帳號:guest(3.148.102.8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曾湘芷
作者(外文):Tseng, Hsiang-Chih.
論文名稱(中文):新手爸媽懷孕與育兒生活經驗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The Experiences of Pregnancy and Parenting of the First Time Taiwanese Parents
指導教授(中文):方怡潔
指導教授(外文):Fang, I-Chieh
口試委員(中文):陳中民
連瑞枝
口試委員(外文):Chen, Chung-Min
Lian, Rui-zh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學號:106141513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1
中文關鍵詞:新手爸媽生活經驗育兒儀式
外文關鍵詞:new parentslife experienceparenting ritual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結婚與生子是許多人人生中的一道重要關卡,有許多夫妻在婚後即面臨了「生」與「不生」的抉擇,其中一部分不敢生孩子的原因是源於對育兒生活的不了解。本研究以四對1980~1990年代出生的臺灣漢人新手爸媽做為深度訪談對象,透過夫妻共同訪談的方式了解初為人父母者在共親職過程中的生活點滴變化,探討他們的生活經驗,試圖了解他們在懷孕及育兒生活上的甘與苦,並勾勒出屬於新手爸媽的民族誌。本研究中發現:

一、這個世代的新手爸媽們在傳統習俗的選擇上更有彈性,如坐月子的方式、孩子如何命名、育兒儀式的舉辦形式等能夠依照自己的意志進行選擇,較不受傳統侷限。

二、這個世代的女性在家中的權力提升,但傳統家庭的氛圍仍隱藏在家庭之中,「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型態仍為主流,歸納出主要原因為:經濟上的最大利益考量、女性將自己視為主要照顧者或被視為主要照顧者。

三、新手爸媽的育兒生活是家庭一連串相互適應與調整的過程,孩子的誕生對夫妻倆影響甚大,除經濟負擔加重外,心理壓力也提升許多,生活忙碌之餘夫妻之間情感的維持容易被忽略,與原生家庭的互動也可能朝天秤兩端移動,可能衝突增加,亦有可能增加家庭成員之間的凝聚力。

四、新手媽媽之間的相互扶持是她們在育兒生活中堅持下去的動力,而外部的社群如Facebook社團、Line群組成為這個世代的新興育兒好幫手,是許多新手媽媽育兒知識的來源,網路社群的活用是時代的趨勢。
Marriage and child-delivery are considered a critical life milestone to the majority of the society. Many couples, right after marriage, face the dilemma between having or not having a child. To a part of couples, not having a child stems from the unfamilarity with the parenting life. Thus, four new Taiwanese parents who were born in 1980s and 1990s a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thesis. The study, with implementing group interview to address the change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the first-time coparenting and a further discussion of their life experiences, attempts to reach a more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eir life during pregnancy and parenting; then depicting new couple’s ethnography. This study shows that:

1.The folklore custom, such as doing the month, naming for children, the forms of parenting rituals and etc., comes with more flexibilty to the new parents in this generation. New couples, relatively, are not confined within the social tradition.
2.Depsite the increases of female power, the traditional concepts still underlie the general family. “The man is in charge of the outside, and the woman is in the house” is, in general, still mainstream social ideology. The two main reasons refers to the maximum of overall economic advantages and that women regard themselves, also in other’s eye, as the main family caretaker.
3.New couple’s parenting life undergoes a series of the mutual adjustment and adaption. Childbirth, not only resulting in the increase of financial burden but also mental pressure, has a enormous impact on the parents. The sequent busy life leads to less attention to relational maintenance between wife and husband. Also, the interaction with family of orientation might either cause increase of conflicts or enhance family’s centripetal forces.
4.Mutual supports from other new parents make one persevere in one’s parenting life. Social communities, such as Facebook, Line groups, becomes a rising star among new parents, also providing parenting knowledges. The use of Online Community, in this generation, becomes the trend of the times.
中文摘要 -----------------------------------------------iv
Abstract -----------------------------------------------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問題意識-----------------------------1
第二節 文獻探討---------------------------------------5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方法--------------------------------12
第二章 姍姍與阿辰的故事------------------------------15
第一節 結婚與生子------------------------------------15
第二節 初為人父母------------------------------------27
第三節 育兒儀式與習俗--------------------------------32
第四節 育兒生活與外部社群的互動----------------------35
第五節 未來的計劃------------------------------------38
第三章 淳淳與阿弘的故事------------------------------41
第一節 結婚與生子------------------------------------41
第二節 初為人父母------------------------------------46
第三節 育兒儀式與習俗--------------------------------48
第四節 育兒生活與社群互動----------------------------50
第五節 未來的計劃------------------------------------52
第四章 阿鈞與珺珺的故事------------------------------54
第一節 結婚與生子------------------------------------54
第二節 初為人父母------------------------------------65
第三節 育兒儀式與習俗--------------------------------71
第四節 育兒生活與社群互動----------------------------72
第五節 未來的計劃------------------------------------76
第五章 阿育與玫玫的故事------------------------------78
第一節 結婚與生子------------------------------------79
第二節 初為人父母------------------------------------88
第三節 育兒儀式--------------------------------------93
第四節 育兒生活與社群互動----------------------------96
第五節 未來的計劃-----------------------------------100
第六章 研究結果分析---------------------------------102
第一節 現代新手爸媽對習俗的觀點---------------------102
第二節 夫妻生活的變化-------------------------------107
第三節 新手爸媽與社群的關係-------------------------111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114
第一節 結論-----------------------------------------114
第二節 建議-----------------------------------------116
參考文獻-----------------------------------------------118

表目錄
表一 受訪者基本資料-------------------------------------14
表二 四對夫妻育兒儀式舉辦類型--------------------------104

Mary Ann Lamanna & Agnes Riedmann著,李紹嶸、蔡文輝譯
1984《婚姻與家庭》。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Wolf, Margery
1972 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 Stanford Cali.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孔祥明
1999〈婆媳過招爲哪樁?:婆婆、媳婦與兒子(丈夫)三角關係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第4期,頁57 – 96。

毛萬儀
2008〈初任父親最初一年父職經驗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論文。

王以仁、李育奇、林慧芬、洪雅真、連惠君、潘婉茹
2001《婚姻與家庭生活的適應》。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舒芸、余漢儀
1997〈奶爸難為-雙薪家庭之父職角色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第8期,頁115–149。

江美玲
2011《臺灣民俗與文化》。新北市:新文京開發出版。

利翠珊
2002〈婆媳與母女:不同世代女性家庭經驗的觀點差異〉,《女性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13期,頁179–218。

吳燕秋、沈佳姍、謝仕淵、劉維瑛、石文誠、黃裕元、陳靜寬2015《臺灣女人記事—生活篇》。臺南市:臺灣歷史博物館。

李秀娥
2006《臺灣的生命禮俗—漢人篇》。新北市:遠足文化。


周玉慧、葉光輝、張仁和
2011《地母與瘋婦:臺灣女性半世紀》。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林振春
1999《學習家庭與家庭學習》。臺北市:師大書苑。

邱雅萍
2011〈現代女性「坐月子」之主體經驗探究〉。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社會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胡幼慧、周雅容
1997《婆婆媽媽經 : 她們的語言,她們的權益》。臺北市:鼎言傳播。

胡蓮珍
2000〈初為人父在角色轉變過程的生活經驗〉。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學
2011《地母與瘋婦:臺灣女性半世紀》。臺北市:秀威出版。

翁玲玲
1992〈漢人婦女產後作月子儀式的行為探討--兩個漁民社區的調查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玲玲
1994《麻油雞之外:婦女坐月子的種種情事》。臺北縣:稻香出版社。

康續祥
2008〈新手爸爸初體驗——初生兒父親之父職經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思嘉
2001〈婚姻早期的適應過程:新婚夫妻之質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第16期,頁91–133。

陳志賢、戴嘉南、連延嘉
2003〈初為人父母心理調適之研究〉,《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第9期,頁27–46。

陳家鳳、林惠雅、蕭英玲
2016〈當第一個孩子來報到:新手父母的親職參與和婚姻滿意度〉,《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第47期,頁91–112。

陳富美、利翠珊
2004〈夫妻的育兒經驗:親職分工與共親職的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4期,頁1–28。

陳富美、利翠珊
2004〈配偶親職角色的支持與分工對夫妻恩情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1期,頁46–83。

陳韻帆
2007〈臺灣當代都會女性的坐月飲食與消費現象初步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季平
2006〈做月內與坐月子中心-舊民俗轉為新產業〉,《民俗曲藝》第152期,頁139 – 174。

黃俊凌
2010《臺灣傳統生命禮俗及其變遷》。福建省:福建教育出版社。

黃迺毓、黃馨慧、蘇雪玉、唐先梅、李淑娟
1995《家庭概論》。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黃淑鶴
2015〈臺灣婦女產後做月子習俗形成、演變與運用之研究〉。國立陽明大學護理學系博士論文。

廖利玲
2015〈從習俗到產業—戰後臺灣「坐月子」與社會變遷,1960~2010年〉。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所碩士論文。

廖玲玲
2006〈「我當媽媽了!」──新手媽媽初任母職歷程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碩士論文。

蔡沛婕
2001〈初為人媳角色轉換經驗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曉雯
2000〈變中找序:初為人父母之生活經驗〉。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采風
1996《婚姻與家庭》。臺北市:幼獅。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