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9.133.16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羅鈁金
作者(外文):Lo, Fang-Chin
論文名稱(中文):國小遊戲治療認輔志工參與經驗之探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Exploring the Experiences in Voluntary Guidance Teachers of Play Therapy at an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中文):曾文志
指導教授(外文):Tseng, Wen-Chih
口試委員(中文):簡宏江
王振世
口試委員(外文):Chien, Hung-Chiang
Wang, Chen-Shih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育心理與諮商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106097513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0
中文關鍵詞:遊戲治療認輔志工參與動機持續服務
外文關鍵詞:play therapyvolunteeringparticipation motivationcontinuous servic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1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目的在理解與探究國小遊戲治療認輔志工參與經驗的本質與意涵,主要探討其參與服務動機與持續服務承諾的信念。本研究採質性研究訪談法,透過詮釋現象學方法論的觀點來還原經驗現象的本質,並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蒐集四位遊療認輔志工的文本資料,繼以「主題分析法」進行資料整理與文本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遊療認輔志工的參與動機分為「參與遊療培訓課程的動機」與「投入遊療認輔志工服務的動機」等兩方面。研究結果發現遊療認輔志工參與遊療培訓課程的動機主要「受到團體人際影響」與「滿足個人內在需求」等因素所致。遊療認輔志工投入遊療認輔志工服務行列的動機為大多受到「滿足個人內在需求」、「實踐利他助人的理念」及「受到團體氣氛的影響」,另有部分遊療認輔志工是「受到遊療練習的正向回饋影響」而加入。遊療認輔志工持續服務的因素可分為:個人因素、情境因素、成效因素、團體因素等四個面向。
本研究並針對上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據此結果針對學校及未來研究者提出具體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and explore the nature and meaning of the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of primary school play therapy volunteers. This research adopts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 method to restore the essence of empirical phenomena by interpreting the viewpoint of phenomenological methodology, and collects the textual data of four volunteers in the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 followed by "themes" Analytical Methods” for data sorting and text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motivation of participating volunteers for therapy certific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motivation to participate in therapy training courses" and "motivation to engage in volunteer services for therapy certific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motives of the volunteers participating in the training course were mainly caused by factors such as "group interpersonal influence" and "meeting the internal needs of individuals". Most of the motives for the volunteers to join the ranks of the volunteers are "meeting the inner needs of the individual", "practicing the concept of altruism" and "being influenced by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the group", and some other volunteers Volunteers joined "influenced by the feedback from the therapeutic exercise". The factors for the continuous service of assisted volunteer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aspects: personal factors, situational factors, effectiveness factors, and group factors.
This study also discusses the above findings, and based on the findings, makes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for school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辭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界定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親子遊戲治療在學校的運用 5
第二節 學校輔導工作與學校志工的參與 14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4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5
第三節 研究實施 2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1
第一節 四個遊療認輔志工的故事 41
第二節 遊療認輔志工參與動機與持續服務信念 73
第三節 遊療認輔志工參與遊療認輔歷程與個人成長 91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10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建議 114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14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9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19
參考文獻 122
附錄一:研究邀請函 129
附錄二:訪談同意書 130

一、中文文獻
王聖生(1983)。國際社會福利大會志願服務世界報告。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王麗斐、李旻陽、羅明華(2013)。WISER生態系統合作觀的雙師合作策略。輔導季刊,49
(3),2-12。
王貴瑛(2001)。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個案研究-以學校義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
王麗斐、趙曉美(2005)。小學輔導專業發展的困境與出路。教育研究月刊,134, 41-53。
王純琪(2012)。親子遊戲治療對婚暴目睹兒童及其受暴母親處遇成效之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王婉書(2013)。親子遊戲治療團體對提升新住民母親與其子女親子關係之探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王子欣(2015)。母親親情與權威教養信念在親子遊戲治療團體的轉化歷程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立法院(2001)。志願服務法(2001年1月4日制定,2001年1月20公布)。
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00701E5A531000000000000000000A000000002FFFFFA00^01287090010400^00006003001
立法院(2011)。國民教育法(2011年1月12日制定,2011年1月26公布)。
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00565301B9F000000000000000000A000000002FFFFFA00^01718100011200^00005001001
立法院(2012)。教育基本法(2011年6月14日修正,2011年6月29日公布,2012年1月1日實施)。
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012345E005D000000000000000000A000000002FFFFFA00^01741100061400^00006004001
立法院(2014)。學生輔導法(2014年10月28日制訂,2014年11月12公布)。
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89030CC46018CC81030CC0BC18C0C1230CC46618C49193CDC460
石昭薰(2010)。學校志工參與動機與持續服務之研究-以桃園縣一所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
江南文社(2015,2月27日)。國學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日頭條文化文章。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4q9j5ox.html
李亞真(2018)。親子遊戲治療對收養家庭親子關係及收養適應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余祥雲(2005)。慢性病童與主要照顧者在親子遊戲治療中互動及改變歷程之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吳坤良(2006)。社教志工的參與動機、服務學習、參與程度與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何美珍(2008)。非營利組織女性志工的參與動機、工作投入和工作表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
沈琡惠(2016)。國民小學學習輔導志工參與動機、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新北市板橋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大學。
邱明崇(2006)。學校志工的參與動機與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以臺南縣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林海清(1990)。學校義工制度探微。師友月刊,280,24-26。
林雅惠(1999b)。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與教養行爲(二):問卷編製與相關分析。應用心理研究,3,219-244。
林美珠、林美珠(2001)。親子遊戲治療訓練之個案研究:一位母親之改變歷程。國立花蓮師院學報,12,23-48。
林正祥(2011)。志工參與動機、參與滿意度與持續參與意願之研究-以雲林縣義勇消防隊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林沛螢(2012)。親子遊戲治療對分離焦慮兒童之焦慮反應及依附關係之成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林妙容、鄭如安(2014)。國小教師參與親子遊戲治療訓練團體之經驗探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7(2),1-22。
林昭君(2016)。學校志工之人格特質、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以高雄市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高苑科技大學。
林玉旋、吳麗雲(2017)。親子遊戲治療在本土的運用。本土諮商心理學學刊,9(3),25-47。
林美蓮(2021)。學校志工工作鑲嵌、工作滿意度與持續服務意願之研究—知覺主管支持為調節效果〔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頁141-158)。巨流出版社。
柯孜青(2015)。以親子遊戲治療改善孩子的行為問題:一位母親的行動實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高淑貞(1998)。親子遊戲治療。桂冠出版。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麗文文化出版社。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3,225-285。
教育部(2002)。教育部推動認輔制度實施要點(2002年10月3日修正發布)。根植法律網。
https://www.rootlaw.com.tw/LawContent.aspx?LawID=A040080031009100-0911003
郭怡君(2011)。母親參與親子遊戲治療訓練學習經驗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許瀞心(2016)。繼親子參與親子遊戲治療之學習與親子互動經驗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許瑀婕(2018)。參與動機對國民小學志工服務角色與功能之影響-以新北市樹林區某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
張高賓(2011a)。破鏡重圓-親子遊戲治療於家庭重聚之介入成效與其改變機轉之分析。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0,63-95。
張春興(1984)。教育心理學。東華書局。
張佩玲(2005)。親子遊戲治療團體的兩位母親在親子互動中自我覺察之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楷翎(2010)。單親母親參與親子遊戲治療團體對其親子關係改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張懿心(2013)。寄養兒童與其主要照顧者在親子遊戲治療中遊戲主題與親子互動行為之改變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張美里(2014)。校園女性志工參與動機、關係品質與持續服務意願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
陳艷紅(1997)。臺灣原住民青年生涯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分析研究:以四位新竹泰雅族男性青年的生命故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美琳(2002)。運用志工從事學童認輔工作之調查-以台北縣市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陳武雄(2004)。志願服務理念與實務。楊智文化出版。
陳玉婷(2012)。分離焦慮傾向兒童之母親參與親子遊戲治療經驗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陳梅慧(2015)。父母參與親子遊戲治療訓練後之主觀經驗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陳雅玲(2016)。個別親子遊戲治療對喪偶者親子關係與親職壓力及哀傷經驗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陳麗玉(2016)。臺中市國民小學教育志工工作滿意度與持續服務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畢恆達(2003)。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5)。巨流出版社。
連廷誥(2009)。從母親情緒驗探究其親子遊戲治療之視框轉移〔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葉光輝(2002)。父母的後設情緒理念類型及測量。載於胡台麗、許木柱、葉光輝(主編),情感、情緒與文化,(頁267-297)。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葉瑞枝(2010)。學校志工服務學習歷程研究-以新竹市一所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玄奘大學。
曾仁美、高淑貞(2005)。親子遊戲治療發展與研究綜探。中華輔導學報,17,131-172。
甄曉蘭(1996)。從典範轉移的再思論質的研究崛起的意義。嘉義師院學報,10,119-146。
遠見雜誌(2014,12月9日)。我們不能做偉大的事,只能以偉大的愛來做小事。遠見雜誌好享生活文章。
https://www.gvm.com.tw/article/25273
蔡漢賢等(2001)。對聯合國推行二○○一國際志工服務年建議的回應:民間版志願服務白皮書初稿。社區發展季刊,93,76-105。
蔡敏玲(2002)。教育質性研究歷程的展現:尋找教室團體互動的節奏與變奏。心理出版社。
蔡宜潔(2011)。親子遊戲治療對ADHD兒童之症狀行為與母親親職壓力介入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鄭崇趁(2000)。教訓輔三合一方案的主要精神與實施策略。教育部學生輔導雙月刊,66,14-25。
鄭佩真(2004)。台中市婦幼志工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出版社。
歐乃瑋(2012)。親子遊戲治療對高風險家庭親子關係和兒童身心適應之成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歐憶陵(2012)。從生態系統觀詮釋認輔志工參與學校輔導工作之研究:以臺北市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龍玉琴(2005)。國小認輔志工參與認輔方案經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鍾蓓妮(2011)。當非常志工面對非行少年—認輔志工投入「偏差行為青少年」輔導深度之相關因素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謝函倩(2017)。親子遊戲治療對母職壓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鍾唯仞(2017-2018)。國小遊戲治療志工督導歷程研究 (計畫編號:106下補OO)〔補助〕。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https://eb1.hcc.edu.tw/edu/data/page/20181004102209649.pdf
魏渭堂(1998)。親子遊戲治療團體方案設計與效果之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Corey, G. (1995)。諮商心理治療與理論實務(李茂興譯)。揚智文化出版。(原著出版於1991)
Corey, G. (2009)。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楊旻鑫、彭祥譯;8版)。雙葉書廊。(原著出版於1991)
Landreth, G. L (1994)。遊戲治療:建立關係的藝術 (高淑貞譯)。桂冠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91)
Robert Coles (1999)。服務的呼喚-理想的實踐(宇莎,葉棻譯)。遠流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97)
Terry Kottman (2018)。戲治療實務訓練手冊(羅明華、曾仁美譯;2版)。學富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1)
二、英文文獻
Abney, P. C. (2002).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s of self-awareness within students enrolled in counseling practicum and the measurements of their counseling effectiveness.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Alderfer, C. P. (1969). An empirical test of a new theory of human need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4(2), 142-175.
Arnott, A. M. (1998). An education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he use of filial therapy in mother-child relationships (Doctoral dissertation).
Axline, V. M., & Carmichael, L. (1947). Child-Centered Play Therapy: The inner dynamics of childhood.
Axline, V. M. (1969). Play therapy (Vol. 125). Ballantine Books.
Beckloff, D. R. (1997). Filial therapy with children with spectrum pervasive development disorders.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Bratton, S. C. (1993). Filial therapy with single parents.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Bronfenbrenner, U. (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own, C. J. (2000). Filial therapy with undergraduate teacher trainees; child-teacher relationship training.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Glass, N. M. (1986). PARENTS AS THERAPEUTIC AGENTS: A STUDY OF THE EFFECT OF FILIAL THERAPY (PLAY THERAPY, SELF-ESTEEM).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Garwood, M. M. (1999). Parental perceptions of filial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selective mutism. The University of Toledo.
Glover, G. J., & Landreth, G. L. (2000). Filial therapy with Native Americans on the Flathead reserv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y Therapy, 9(2), 57.
Hilpl, K. A. (2001). Facilitating healthy parenting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mong adolescents using filial therapy in a high school curriculum.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Herzberg, F. I. (1966). Work and the Nature of Man.
Kale, A.(1997). Filial therapy with parents of children experiencing learning difficulti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Denton.
Landreth, G. L., & Bratton, S. C. (2005). Child parent relationship therapy (CPRT): A 10-session filial therapy model. Routledge.
Lee, M. K., & Landreth, G. L. (2003). Filial therapy with immigrant Korean par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y Therapy, 12(2), 67.
Livio, M. (2017). Why?: What makes us curious. Simon and Schuster.
Maslow, A. H. (1981).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Prabhat Prakashan.
Packer, P. D. (1990). The initial process of filial therapy: A case study of a four-year-old child and her parents.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Stover, L., & Guerney Jr, B. G. (1967). The efficacy of training procedures for mothers in filial therapy.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 Practice, 4(3), 110.
Sweeney, D. S. (1996).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ingle parents' parental stress, empathy, level of acceptance, perceived problems of the child, and child gender and the effect of filial therapy.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Yuen, T., Landreth, G., & Baggerly, J.(2002). Filial therapy with immigrant Chinese famil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y Therapy, 11(2), 6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