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5.188.1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林綉敏
作者(外文):Lin, Hsiu-Min.
論文名稱(中文):體驗學習實施方案對提升特殊需求同儕正向互動關係與接納態度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f Implementing Experiential Learning Projects for Improving Positive Peer Interaction and Acceptance toward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指導教授(中文):朱思穎
指導教授(外文):Chu, Szu-Yin
口試委員(中文):陳志軒
孔淑萱
口試委員(外文):Chen, Chih-Hsuan
Kung, Shu-Hsu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特殊教育學系
學號:106095706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1
中文關鍵詞:體驗學習正向互動同儕接納特殊需求學生
外文關鍵詞:experiential learningpositive interactionpeer acceptance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64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體驗學習實施方案對提升特殊需求同儕正向互動關係與接納態度之研究,研究方法為質量並行之混合型研究。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組為8名六年級普通學生與1名六年級特殊需求學生,進行8堂課的體驗學習實施方案介入課程,控制組則不進行任何介入課程,實驗結果以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正向互動與同儕接納問卷、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正向互動問卷、訪談單、體驗活動回饋單等,進行質性資料與量化資料分析,以探究介入效果。
綜合歸納所有資料,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體驗學習實施方案可增加普通學生與特殊需求學生雙方正向互動的機會。
二、普通學生對特殊需求學生接納態度「認知」向度低於控制組,「情意」向度
高於控制組,「行為」向度與控制組相同。
三、教師與學生對體驗學習實施方案介入持正面看法。
依據以上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對教學現場實務性建議與未來研究相關建議,作為教學工作者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how did the implementation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projects for improving positive peer interaction and acceptance toward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This study utilized mixed method. Participants have been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and each group has eight 6th grade students who were the classmates of the student with special needs.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rticipated in intervention sessions with the student with special needs,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perform any activities. The results have been analyzed through two questionnaires of positive interaction and peer acceptance for higher grade elementary student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 students’ feedback form,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The findings have been shown as follows:
1.Participating in this project can increase positive interactions between general education students and the student with special needs;
2.The scores in "cognitive" domain of general education students' acceptance toward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a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in "affection" domain a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cores in the "behavior" domain are the same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3.Qualitative data reveal that gener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participating students have positive perspectives on this intervention.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壹、融合教育潮流對教育現場之影響 1
貳、教育現場特生與普生同儕關係之正向互動 2
參、體驗學習之於在特教宣導應用的意義 4
肆、相關研究有限 5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壹、特殊需求學生 7
貳、體驗學習 7
參、正向互動關係 8
肆、同儕接納態度 8
第二章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國小學童與特殊需求同儕正向互動關係之探究 10
壹、正向互動關係之理論與重要性 10
貳、正向互動關係表現特質 13
第二節 普通學童對特殊需求學童同儕接納態度之探究 16
壹、同儕接納態度之意涵 16
貳、態度改變之相關理論 17
參、同儕接納態度相關研究之分析 20
第三節 體驗學習之探究 25
壹、體驗學習之意涵 25
貳、體驗學習課程之模式 26
參、體驗學習融入教育應用之分析 27
肆、體驗學習相關研究之分析 31
第三章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5
壹、自變項 37
貳、依變項 37
參、控制變項 37
肆、質性資料 3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8
壹、特殊需求學生之選取 38
貳、普通學生之選取 3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1
壹、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正向互動與同儕接納問卷 41
貳、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正向互動問卷 42
參、學生與教師訪談單 42
肆、體驗活動回饋單 42
伍、教學一致性檢核表 43
第四節 研究實施程序 43
壹、選取研究對象 43
貳、體驗學習方案介入 43
參、問卷填寫 44
肆、訪談學生與教師 44
伍、研究報告撰寫 44
第五節 體驗學習實施方案內容 45
第六節 信度與效度 47
壹、信效度考驗 47
貳、專家效度 48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9
壹、資料蒐集 49
貳、資料分析 49
第四章研究結果與討論 51
第一節 實施方案介入對普生與特殊需求同儕正向互動之分析 51
壹、實施方案介入後普通學生對特殊需求同儕正向互動關係分析 51
貳、實施方案介入後特殊需求學生對普通同儕正向互動關係分析 56
參、小結 59
第二節 實施方案介入後普生對特殊需求同儕接納態度之分析 59
壹、普通學生對特殊需求同儕接納態度總分之分析 60
貳、實驗組與控制組對特殊需求同儕接納「認知」向度之分析 65
參、實驗組與控制組對特殊需求同儕接納「情意」向度之分析 66
肆、實驗組與控制組對特殊需求同儕接納「行為」向度之分析 68
伍、小結 69
第三節 教師對體驗學習實施方案看法 70
壹、班級導師 70
貳、科任教師 71
參、小結 73
第四節 活動回饋單分析 73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77
第一節 結論 77
第二節 研究限制 80
第三節 建議 81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85
貳、英文部分 93
壹、中文部分
于承平、羅清水、林俞均、王菊生(2013)。我國實施融合教育政策之探討。教
育政策論壇,16(2),115-146。
王全興(2007)。杜威體驗學習的理念及其在道德教育上的應用。國教新知,54
(2),74-82。
王為國(2016)。體驗學習在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運用。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
(2),58-63。
王淑娟(2014)。禮儀取向的品德教育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禮貌態度與人際關
係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淑華、李城忠(2018)。露營體驗對同儕互動及生活滿意度之影響。觀光與休
閒管理期刊,6(2),39-48。
王明勳(2005)。成長於繼親加之中輟生親子互動歷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瓊敏(2015)。國中學生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王怡婷(2012)。國民小學教師實施尊重與關懷體驗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王俊杰(2017)。冒險教育融入大學體育課程之探究。中華體育季刊,31(4),
273-282。
王怡茹、薛銘卿(2014)。體驗式品格教育課程方案應用於課後托育中心之行動
研究。體育教育學報,8,108-141。
王財印、吳百祿(2002)。從青少年問題談情緒智力。情緒管理與生活輔導,
83,38-47。
白佳民(2012)。國小高年級學生對資源班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朱敏倫(2010)。國中學生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以花蓮縣某國中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朱鈺雲(2013)。教師管教方式,親子關係,同儕關係與學習適應–以新北市某
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護法(2015年12月16日)。
李志原(2011)。臺港兩地體驗教育領域引導員認證制度比較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永昌(1990)。臺北市國小學生對弱視學生接納態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文心、黃欽永、劉兆達(2018)。大學運動選手知覺教練訓練行為、同儕關係
及教練-選手關係之研究。臺大體育學報,34,27-37。
李懿純、紀俊龍(2019)。大學生社會責任養成之實踐與反思:以單元式體驗學
習融入「國語文能力表達」課程為例。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40,25-45。
李念茹(2017)。體驗學習對學生自我效能影響之研究-以食農校育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李靜姝、陳志軒、徐畢卿(2011)。運用體驗學習提升人文素養-以「關懷與服
務學習」課程為例。醫學教育,15(2),134-142。
吳淑美(2016)。融合教育理論與實務(初版)。新北市:心理。
吳貞儀(2018)。自「體驗」中成長-探討體驗教育對智能障礙學生職場社會適
應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
吳崇旗、翁綾君、吳惠瑩(2010)。冒險教育體驗營對青少年自我實現與人際關
係之影響研究。休閒研究,1(4),1-18。
李育嘉(2016)。體驗學習賦予美感教育的力量。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8)122-128。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余謝涵(2013)。自我曼陀羅模型、接納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沈倚帆(2014)。以融合式教學活動提升普通班學生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何俊青(2019)。數位學伴計畫對大小學生人際關係與學習動機影響之混合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類,13(4),1-27。
何宗翰(2017)。澎湖縣國小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市。
周玉秀、許雅閔(2018)。奧地利 Odilien 小學之融合教育。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0),326-330。
林純燕、賴志峰(2014)。國民小學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與幸福感相關之研究。 學校行政雙月刊,92,205-230。
林佳蓉(2012)。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雯菱(2014)。入班融合的實踐-以藝術治療的概念應用於巡迴輔導班同儕接納課程設計。國教新知,61(3),53-60。
林家米(2018)。「小田園教育」體驗學習融入生命教育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暘甄(2013)。以融合式適應體育教學提昇普通班學生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行動研究~以桃園縣某國小三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幼彩(2019)。融合教育愛心小天使對資源班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國小高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林瑾芳(2012)。體驗學習方案應用於國小學童關懷能力培養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易潔、楊宗文、陳偉振(2014)。以體驗教育方案為學校本位課程之研究-以新北市萬里國民中學為例。中原體育學報,(4),31-37。
林春嬿(2010)。台中縣國小普通班對學習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臺東市。
兒童福利聯盟(2019)。2019台灣兒少人際關係調查報告。取自
https://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70/1491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
北市:五南。
柯華威(2004)。說變就變嗎?談態度的改變。2004年11月28日,取自:
http://www.socialwork.com.hk/psychthe ory/theory_psy/
施淑棉(2019)。國小學生同儕關係之調查研究:Piaget 社會認知論的應用(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特殊教育法(2019年4月24日)。
唐淑惠(2017)。入班宣導活動對於國小普通班學生接納特教班智能障礙兒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莊禮綺(2013)。遊戲團體對新移民子女人際關係提升之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莊雅雯(2013)。故事教學融入生命教育對國小二年級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影響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莊淑蘭(2008)。桃園縣國小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接納度、心理特質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莊斐斐(2010)。嘉義市國小學生對資源班同儕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台東大學,臺東市。
張春興 (2004)。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芳全、夏麗鳳(2011)。新移民子女的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20,73-101。
張菀珍(2017)。運用擴增實境學習系統支援大學生農村體驗學習之探究。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13(1),29-64。
張美華、簡瑞良(2012)。道德經思想在融合教育班級經營的運用。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2012,299 - 321。
陳彥穎(2011)。國小學生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以臺東縣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臺東市。
陳慧茹(2010)。台中縣國中學生對自閉症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陳佩貞(2015)。普通班學生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以台北市Z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陳怡均、朱思穎(2016)。一般幼兒對特殊需求同儕接納度之研究。特殊教育季
刊,141,11-20。
陳志軒、彭彥嘉(2018)。比較人際接觸法與教育宣導法在國小特教生社會距離及接納行為之效果。身心障礙研究季刊,16(1),1-15。
陳若男(1993)。兒童手足關係與友誼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玥吟(2011)。台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對資源班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臺東市。
陳雅俐(2012)。體驗學習融入國小五年級作文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新姬(2017)。應用體驗學習提升低年級學童環境覺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陳逸之(2014)。以桌上型遊戲課程促進國小智能障礙學生與普通班同儕融合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郭託有、陳伃柔、鄭伊庭、游廷煒(2015)。體驗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市:華
都文化。
郭又方、林坤燦、曾米嵐(2016)。臺灣融合教育的實施與展望。東華特教,
56,1-9。
許小莉(2009)。淺談國小資源班之入班宣導。國小特殊教育,48,111-117。
許天威(2001)。身心障礙者的轉銜計畫。載於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主編)新特殊教育通論,431-485。臺北市:五南。
許庭榮(2012)。體驗教育課程對聽障籃球運動員團隊建立訓練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許于仁、楊美娟、張育瑄、嚴敏慈(2018)。跨部門城市體驗式學習對團隊溝通信任影響之研究-以某高科技公司為例。體驗教育學報,11,1-24。
鈕文英(2012)。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的發展及對障礙鑑定和服務提供的意涵。南屏特殊教育,3,1-12。
黃美雅(2013)。臺灣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黃春惠(2014)。國中生同理心發展、復原力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游碧鳳、李玲玉(2016)。音樂活動發展幼幼班幼兒正向情緒及人際互動之研究。朝陽人文社會學刊,14(2),79-100。
游彗菁(2004)。網路水貨化妝保養品之消費者特性、態度及購買行為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曾美玲、蔣明珊、沈慶盈(2010)。國小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及其改變之研究- 讀書會方案之實施成效。特殊教育學報,32,49-78。
楊知音(2010)。共有體驗協商技巧課程對國小四年級學童人際關係改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傅裕豪(2011)。應用心理策略消滅機慢車違規停放之研究:以說服與溝通解決社會困境問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葉麗貞(2014)。以體驗學習培養四年級學童同儕衝突解決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葉任卿(2016)。體驗教育課程對國中資源班學生社交技巧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嶺東科技大學,臺中市。
鄭鈺清、吳怡慧(2018)。以繪本提升國小身障生同儕接納之教學設計探討。特殊教育發展期刊,66,19-32。
鄭曉楓、田秀蘭(2016)。以教師觀點理解兒童同儕關係發展和輔導策略。南臺人文社會學報,16,89-126。
鄭曉楓、田秀蘭(2017)。從正向心理學優勢探討兒童人際關係。臺灣諮商心理學報,5(1),93-120。
鄭秀琴(2012)。體驗教育在學校的實施與應用。體驗教育學報,(6),179-189。
鄭國旭(2011)。金門縣國小學生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劉甜妏、蔡居澤(2016)。體驗活動歷程之微小發生研究:以國中生的課堂體驗為例。體育教育學報,10,106-121。
劉士誠(2020)。體驗學習融入品格籃球營對弱勢青少年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居澤、廖炳煌(2007)。探索教育引導技巧培訓手冊。桃園縣:中華探索教育
發展協會。
蔡清伶(2011)。班級輔導活動增進國小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賴彩茵(2015)。國小高年級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以臺中市太平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顏美姿(2010)。國小中年級學童氣質與同儕互動及學業表現之關係~以台北市大安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謝智謀(2004)。另類學習方式─體驗學習。教師天地,127,6-13。
謝智謀、吳崇旗、謝宜蓉(2007)。體驗學習融入休閒教育課程之實施成效研
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2(4),39-50。資料取自:
http://www.aee.org.tw/exlea1.doc.
謝智謀、王貞懿、莊欣瑋(2013)。體驗教育:從150個遊戲中學習。新北市。亞
洲體驗教育學會。
簡瑄鍰(2014)。同儕接納課程對改善國小普通班智能障礙學生同儕接納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簡育瑛(2010)。生命教育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生生命態度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簡嘉盈、程景琳(2012)。同儕對高中生之利社會行為的影響:檢視同理心與友誼特性之調節角色。教育科學期刊,11(1),105-123。
簡淑怡(2009)。冒險教育活動引導員的自我覺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簡瑞良、張美華(2018)。情意教學意涵及實施面向初探。雲嘉特教期刊,28,1-7。
蕭志成、黃娟娟(2017)。國中學習障礙學生同儕關係現況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雲嘉特教期刊,26,56-65。
羅品欣(2004)。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羅品欣(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情緒智力、親子互動關係、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地區為例。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3,25-56。
貳、英文部分
Brendgen, M., Vitaro, F., Turgeon, L., & Poulin, F. (2002). Assessing aggressive and
depressed children's social relations with classmates and friends: A matter of
perspective.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30(6), 609-624.
Berndt, T. J., & Perry, T. B. (1986).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friendships as
supportive relationship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2(5), 640–648.
Berg, J. K., & Aber, J. L. (2015). A multilevel view of predictors of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school interpersonal climat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07(4), 1150-1170.
Cigman, R. (2007). A Question of universality: Inclusive educa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respect.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41, 775-793.
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Macmillan.
Dodge, K.A., Lansford, J.E., Burks, V, S., Bates, J.E., Pettit, G.S., Fontaine, R., & Price, J. M. (2003). Peer rejection and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gressive behavior problems in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74, 374-393.
Furman, W., & Bierman, K. L. (1984). Children’s conceptions of friendship: A multimethod study of developmental chang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5), 925-931.
Gest, S. D., Welsh, J. A., & Domitrovich, C. E. (2005). Behavioral predictors of changes in social relatedness and liking school in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43(4), 281-301. https://doi.org/10.1016/j.jsp.2005.06.002
Hirschi, T. (2002). Causes of delinquenc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Prentice-Hall.
Kolb, A. & Kolb, D. (2011). 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ory: A Dynamic, Holistic Approach to Management Learning,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rmstrong, S. J. & Fukami, C. (Eds.) Handbook of management learning,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https://dx.doi.org/10.4135/9780857021038.n3.
Levitt, M. J., Levitt, J., Bustos, G. L., Crooks, N. A., Santos, J. D., Telan, P.,
Milevsky, A. (2005). Patterns of social support in the middle childhood to early
adolescent transition: Implication for adjustment. Social Development, 14(3),
398-420. https://doi.org/10.1111/j.1467-9507.2005.00308.x
Laws, G. & Kelly, E. (2005). The Attitudes and Friendship Intentions of Children in
United Kingdom Mainstream Schools Towards Peers with Physical or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bility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52(2), 79-99.
Reid, N. (2006). Thoughts on Attitude Measurement. Research in Science &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24(1), 3-27.
Schneider, B.H., Fonzi, A., Tani, F., & Tomada, G. (1997). A cross-cultural
exploration of the stability of children’s friendships and the predictors of their
continu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6, 322-339.
Selman, R. l. (1980). The growth of interpersonal understanding : Developmental and
clinical analyses. Academic Press.
Wentzel, K. R. (2004). Understanding classroom competence: The role of social-
motivational and self-processes. Advances in child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32, 213-241.
Wasserstein, S., & La Greca, A. (1996). Can peer support buffer against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 parental discord?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25, 177-182. https://doi.org/10.1207/s15374424jccp2502_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