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7.168.4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藍詩縈
作者(外文):Lan,Shih-Ying
論文名稱(中文):從《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兩大課綱探討幼小階段銜接問題
論文名稱(外文):Supporting Articulation  – Interfaces ECEC curriculum framework and Curriculum Guidelines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_General Guidelines
指導教授(中文):彭煥勝
指導教授(外文):Peng, Huan- Sheng
口試委員(中文):李俊湖
王為國
口試委員(外文):Lee, Jun-Hu
Wang, Wei-Ku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學號:106091503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8
中文關鍵詞:《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课程綱要》幼小階段銜接
外文關鍵詞:ECEC curriculum framework (Taiwan, R.O.C.)Curriculum Guidelines of 12- Year Basic Education_General GuidelinesCohesion for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 and elementary school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2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教育部為了提升國民教育品質,並致力於學前教育的整合,制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课程要總綱》及《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希望透過兩大課綱的連接將各階段教育的課程與教學行政達到有效的銜接。本研究主要是想透過教育部所推出的兩大課綱《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要總綱》來探討國內幼小教育階段(幼兒園、國小)是否已形成有效的課程銜接,並搭配訪談實際瞭解教育體制教師及教學行政人員的觀點及作法。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並運用文件分析及訪談法,研究者將探討兩大課綱內的幼小銜接觀點並透過幼教課綱中大班分齡學習指標與小一四大科目領綱內之第一階段學習內容進行銜接分析探究其銜接性,再者透過訪談現場教師及教學行政人員針對實際教學時銜接的情況及課程規劃等問題來進行探討。
根據研究者之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獲得以下研究結果,對於國小一年級四大領綱內學習內容與幼教課綱內學習指標銜接情況,語文領域幼兒園及國小有著些許差異性且有不足之處;幼兒園著重閱讀理解及識字能力的培養,國小注重書寫能力及文意理解。而數學領域幼兒園及國小有些許本質及概念上的不同,幼兒園主在數學概念性了解,國小則是著重數學程序性知識。在生活領域及健體領域與幼教課綱銜接面向最廣,適合作為銜接用課程及兩教育階段互動式課程。
研究者針對以上之結果提出相關建議,對幼兒園方面,建議幼兒園教師及園長可以多參加課綱相關研討會活動,藉此瞭解十二國教課綱的精神,並在課程規劃及應用銜接上對幼兒提供更多的協助。以及幼教師協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校園作息及生活自理能力。且幼教師可以適時地與家長溝通,讓家長瞭解在銜接階段需家長協助的事宜。在國小方面的建議,學校應鼓勵教師逐步調整自編教材比例,加強教師對課綱內容的理解及使用上需求。銜接是共同的責任,國小端應該扮演協助者,積極辦理活動邀請幼兒提前瞭解學校環境。透過上述之建議及結果希望對幼小階段的銜接問題能有所幫助。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ational education and devote itself to the integra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aiwan has formulated the " Curriculum Guidelines of 12- Year Basic Education_General Guidelines " and the " ECEC curriculum framework (Taiwan, R.O.C.)", hoping to connect the various stages through the connection of the two syllabuses. The curriculu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dministration are effectively connected.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whether the domestic primary education stage (kindergarten, elementary school) has been formed through the two major syllabuses " ECEC curriculum framework (Taiwan, R.O.C.)"and " Curriculum Guidelines of 12- Year Basic Education_General Guidelines ". Effective course connection, coupled with in-depth interview to actually understand the views and practices of teachers and leaders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er’s research purpose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 following research results are obtained. Fo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earning content in the four major syllabuses of elementary school and the learning indicators in the preschool curriculum syllabus, the language field of kindergartens and elementary schools have some differences and deficiencies Where: Kindergarten focuses on the cultivation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literacy skills, while elementary schools focus on writing skills and textual understanding. In the field of mathematics, kindergartens and elementary schools are slightly different in essence and concept. The kindergarten masters the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mathematics, while the elementary schools emphasize the procedural knowledge of mathematics. In the field of life and fitness, it has the widest scope of connection with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curriculum. It is suitable as a connection course and an interactive course between the two stages of education.
The researchers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For kindergartens, it is suggested that kindergarten teachers and principals can participate in more syllabus-related seminars,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spirit of the syllabus of the Twelve Nations Educational System, and make corrective responses in curriculum planning and application. Toddlers provide more assistance. And kindergarten teachers help children establish good study habits, school schedules and self-care ability. In addition, kindergarten teachers can communicate with parents in a timely manner to let them know about matters that require parental assistance during the transition phase. For elementary schools, schools should encourage teachers to gradually adjust the proportion of self-developed textbooks, and strengthen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of the syllabus and demand for use. Connection is a common responsibility. Elementary schools should act as facilitators and actively organize activities to invite children to learn about the school environment in advance. Through the above suggestions and results, I hope that it will be helpful to the connection problem in the early stag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9
第三節 名詞解釋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國內幼小銜接相關問題研究 13
第二節 國內兩大課綱內涵分析 18
第三節 探討幼小階段學習及發展銜接相關問題 2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5
第一節 研究步驟與架構 35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3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7
第四節 研究限制 51
第五節 研究的信實度 53
第六節 研究倫理 5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5
第一節 幼兒園與國小教學行政人員與教師對兩課綱瞭解情況 55
第二節 兩大課綱內幼小階段銜接觀點與銜接情況 63
第三節 幼兒園六大領域與小一四大科目領綱內容銜接情況及教師觀點分析 75
第五章 研究探討與分析 97
第一節 幼兒園與國小行政人員與教師對兩課綱瞭解情況 97
第二節 兩大課綱內幼小階段銜接觀點與銜接情況 101
第三節 幼兒園六大領域與國小一年級四大科目領綱內容銜接情況及教師觀點分析 104
第四節 幼小銜接問題根源分析 132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3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33
第二節 建 議 139
第三節 研究者省思 143
參考文獻 145
一、中文部份 145
二、英文部份 151
三、網路資源 152
附 錄 153
附錄 一 訪談大綱 153
附錄 二 訪談知情同意書 155
附錄 三 幼兒園認知領域大班學習指標 156
附錄 四 幼兒園語文領域大班學習指標 157
附錄 五 幼兒園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大班學習指標 158
附錄 六 幼兒園社會領域大班學習指標 159
附錄 七 幼兒園情緒領域大班學習指標 160
附錄 八 幼兒園美感領域大班學習指標 161
附錄 九 小一國語文領域學習表現 162
附錄 十 小一國語文領域學習內容 163
附錄 十一 小一數學領域學習表現及學習內容 164
附錄 十二 小一生活領域學習表現 165
附錄 十三 小一生活領域學習內容 166
附錄 十四 小一健康與體育領域學習表現 167
附錄 十五 小一健康與體育領域學習內容 168

一、中文部份
丁雪茵(1998)。從幼稚園到小學--讓孩子走的更穩健。國教世紀,179,21-25。
方瑞民(1975)。臺北市幼稚園至高級中學男女學生之體能調查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集刊,國民體能分析研究第 11報 。
王文科(1983)。《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 皮亞傑理論的應用》。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王文科、王智弘(2014)。《課程發展與教學設計論,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王立英(2002)。語文識字教學方法評述。信陽師範學院學報,6,60-62。
王延煌、張明文(201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理念與規劃。教育研究月刊,205,47-56。
王為國(2005)。幼小銜接現況與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30,92-99。
王基倫(1996)。「集中識字教學」在 國語文上的運用。臺北師院學報,9,111-128。
立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印行。
朱莉雅·克里斯蒂娃(2016),祝克懿、黃蓓編譯,《主體·互文·精神分析》。臺北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江惠珍(2009)。南投縣國民小學低年級教師實施幼小銜接因應策略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江麗莉(1999)。《幼稚園教學資源手冊》。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行政院(201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2015 年02 月10 日,取自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aspx?n。
何素娟(2001)譯。《重新建構孩子的數學能力》。臺北市:光佑文化。
吳清山(1998)。《幼小銜接教育的基本精神與展望:教育革新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山(2011)。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學生未來適應力。研習資訊,28 (4),1-3。
吳毓瑩、吳麗君(2002)。從比較教育的取向討論測驗評量在教育銜接中之意涵─ 一個可能的研究途徑。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5,313-336。
呂敏華 (2005)。高雄市國民小學品格教育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幼蒸譯(1991)。羅蘭·巴特。《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臺北市:久大出版社。
李宗文(2002)。幼小銜接。幼教資訊,142,2-4。
李宛蓉(2010)。新住民學童學習適應研究—從幼稚園到小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秋霞(2005)。幼兒發展評估之研究。幼兒保育研究集刊,1(1),99-121。
李琪明(2004)。品德教育之課程設計理念及其教學模式。學生輔導。92。9-23。
李靜秋(2006)。小學一年級進行幼小銜接的合作式行動研究-全語文取向的實踐。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李駱遜(2004)。走在銜接路上:幼稚園與小一課程與教學之探討。幼兒教育年刊,16,25-42 。
李麗鳳(2012)。公立幼兒園與國小低年級銜接問題之調查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李麗鳳(2012)。公立幼兒園與國小低年級銜接問題之調查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周育如(2013)。從「我」到「我們」 人際力,影響一生的學習。親子天下雜
周姿翠(1995)。布魯納認知與學習理論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周淑卿(2015)。治絲益棼的課程政策—十二國教課綱修訂的紛擾。教育研究月刊,(205),5-17。
周淑惠(1999)。《幼兒數學新論—教材教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房瑞文 (1996) Jewett博士等人體育課程價值取向的介紹。中華體育季刊,10(2),9-15。
林思騏(2016)。《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政策之施行分析。南臺人文社會學報 ,16,127-158。
林健民(2015)。青少年手機使用態度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屏東市, 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研究所。
林清山(1991)。《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林朝鳳(1992)。我國國民教育向下延伸之探討。師大學報,37,19-63。
林朝鳳(1994)。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及其在幼兒教育上的意義。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31-1,75-105。
林德揚(2005)。《幼兒語文教材教法》。臺北市:心理。
林寶貴、黃玉枝、黃桂君、宣崇慧(2008)。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邵煒譯 (2003) 。蒂費納‧薩莫瓦約。《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凌建侯(2007)。《巴赫金哲學思想與文本分析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孫扶志(2005)。幼小銜接中課程與教學的問題與因應策略成效之研究。朝陽人文社會學刊,3(1),59-130。
容士毅譯(2011)。瑞赫德‧庫蘭特、賀伯斯‧羅賓斯、伊恩‧史都華。《數學是什麼?》。新北市:左岸文化出版社。
翁麗芳(2017)。從《 幼稚園課程標準》到《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 談七十年來臺灣幼教課程的發展。教科書研究,10(1),1-33。
袁方(2002)編。《社會研究方法》。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張明德(2009)。國民小學高年級階段實施品德教育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張芬芬(2012)。文本分析方法論及其對教科書分析研究的啟示。開卷有益:教科書的回顧與前瞻。161-197。高等教育出版社。臺北市
張春興(1998)。《發展心理學》。臺北市:東華出版社。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出版社。
張春興(201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修二版第19刷)。臺北市:東華出版社。
張春興、林清山 (1991) 。《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出版社
張瓊云、魏弘貞、謝孟岑、黃麗僅、郭靜晃合譯 ( 2008 ) 。《兒童發展》。臺北市:華都出版社。
教育部(1996)。幼稚園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2001年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大會參考資料:新思考、新行動、新願景。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幼托整合政策規劃專案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5)。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0)。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國語文及重大議題。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3)。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全國法規資料庫。取自http://law.moj.gov.tw
教育部(2016)。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7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7b)。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7c)。擴大幼兒教保公共化計畫(106-109年度)核定本。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8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語文領域(國語文)。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8b)。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數學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8c)。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生活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8d)。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健康與體育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9)。107學年各級教育統計概況分析。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主要統計表(2020)。幼兒(稚)園概況表(80~109 學年度)。教育部統計處網。
曹美華(2014)。學校幼小銜接與兒童適應探討:小一教師的觀點。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梁福鎮(2004)。人格教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科學期刊,4(2),19-39。
梁福鎮(2004/12)。人格教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科學期刊,4(2),19-39。
許瑞峰、王義忠、蘇嘉祥、呂岱倫(1992)。動作教育的簡介。國教月刊,38(3/4),32-48。
許義雄(1985)。《體育學原理》。臺北市:文景出版社。
連秀敏(2010)。幼兒數學主題式差異性教學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郭碧娟(2012)。南投縣國民小學幼小銜接適應問題相關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郭靜晃(2006)。《兒童心理學》。臺北巿:洪葉文化出版社。
郭靜晃(2006)。《兒童心理學》。臺北市:洪葉文化出版社。
陳志敏譯(2008)。羅蘭·巴特。《符號的想像: 羅蘭·巴特評論集 2》。臺北市:桂冠出版社。
陳忠仁(1994)。動作教育的課程展開。動作教育的教學與應用,7-14。
陳明印(2002),九年一貫課程銜接的調適與因應,國民教育,43(2),10-19。
陳英三、林風南、吳新華(1994)。《動作教育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陳英豪(2017)。以生態系統理論之居間系統探討提早入學學生的幼小銜接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3),239-244。
陳貞臻(1998)。我國小學國語科課程標準之演變及其內涵分析(1902- 199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得文(2018)。幼兒園教保課程綱要和十二年國教課綱之核心素養的銜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3), 65-71。
陳淑美(1999)。國民中學與道德科教師之德行觀點及其教學分析。國立臺灣師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淑琴(1996)。學齡前兒童的發展與學習--談孩子入學前的準備與適應。自我成長,35-48。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教育資料叢書22。
陳淑琴(2000)。幼兒語言發展與語言獲得理論探討。幼兒教育年刊,12,93-111。
陳麗如(2000)。幼稚園與小學一年級注音符號學習銜接問題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頁 5-42。
黃天中(1991)。生涯與生活。臺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黃沛榮 (2006)。《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樂學出版社。
黃惠玲(2010)。《零至六歲兒童發展篩檢量表—指導手冊》。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瑞珍、簡欣瑜、朱麗璇、盧璐(2010)。《華語兒童理解與表達詞彙測驗》。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楊志欽(2007)。基隆市新移民女性國小高年級子女運動參與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溫晉儀譯(1997)。羅蘭·巴特。《批評與眞實》。臺北市:桂冠出版社。
劉乙儀、張瑞村(2015)。從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脈動展望臺灣學前教育的發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4(2), 65-71。
劉惠君、陳麗卿(2010)。雲林縣國小新生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幼兒教育研究,2,107-142。
劉森林(2007)。《語用策略》。臺北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劉慈惠、丁雪茵 (2008)。幼教人看小一生的學校適應及親師之因應。師大學報,53(2),131-167。
劉瓊玫(2011)。公立幼兒園實施幼小銜接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歐陽教主編(1999)。《教育哲學》。臺北市:文景出版社。
毆用生(1999)。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研究 資訊,7(2),128-138。
蔡宜珍、李宗文(2004)。幼小銜接活動:我國相關研究與美國文獻分享。幼教資訊,162,2-14。
蔡春美(1993)。幼稚園與小學銜接問題調查研究。臺北師院學報,6,665-730。
蔡春美(2002)。從國教向下延伸談K 教育的延伸。教師天地,119,16-20。
蔡清田(2011)。課程改革中的核心要素之理論基礎。中正教育研究,10 (1),77-103。
蔡清田(2014)。《素養:課程改革 的DNA》 。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
蔡清田、陳延興、吳明烈、盧美貴、陳聖謨、方德隆、林永豐(2011)。K-12中小學課程綱要的核心素養與各領域之連貫體系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報告,執行單位: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
蔡清田、陳延興、吳明烈、盧美貴、陳聖謨、方德隆、林永豐(2012)。K-12 各教育階段核心素養與各領域課程統整研究總計畫期末報告。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報告,執行單位: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
蔡藍儐、葉鴻楨(2012)。語言課程的意識型態- 以92課綱的「國語文」與97課綱的「華語文」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第 6 期,頁 1-21 。
鄧繼強(1994)。《兒童心理的輔導》。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鄭淵全、鍾月容、詹日宜、曾錦貞、施雅鈴(2003)。幼稚園與小學學習適應與生活適應銜接課題之初探。載於國民教育研究輔導叢書(30)-九十一學年度教師行動研究論文集(上),51-73。新竹:竹師實小。
鄭博真(2012)。幼兒園統整課程的規劃與設計之探討:以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為基礎。華醫社會人文學報,37,57-82。
盧美貴(1993)。幼稚園與小學課程銜接問題之研究。幼兒教育學報,2,215-246。
賴光真(2013),課程組織銜接性原則之再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5),42-48。
錡寶香(2009)。《兒童語言與溝通發展》。臺北巿:心理出版社。
戴汝潛 (1999)。《漢字教與學》。濟南:山東教育。
謝秋雲(2002)。從兒童動作發展談體育教學活動。大專體育,62,18-23。
謝國平(2002)。《語言學概論》。臺北市:三民出版社。
鍾乙豪(2017)。幼小銜接之行政規劃可行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8,7(3),94-97。
簡楚瑛(2010)。《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顏君佩(2014)。從小一新生學校適應看幼小銜接的做法。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魏美惠(1994)。《近代幼兒教育思潮》。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二、英文部份
Babbie. E.(1995).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Belmont: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Barelson, B.(1952).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Glencoe , Il:The Free Press.
Bruner,J.S(1959):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rosnoe,R.,Johnson,M.K,&Elder,G.H.(2004).Intergenerational bonding in school: The behavioral and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student-teacher relationships. Sociology of Education,77, 60-81.
Novak,J.D& Gowin, D.B(1984):Learning how to learn, Cambridge,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liva, P. F.(2005).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6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Wenglinsky,H.(1997). How money matter: The effect of school district spending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7, 221-23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