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52.14.93.23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陳叢
作者(外文):Chen,Cong
論文名稱(中文):左翼知識分子的批判視域:台灣「春風」詩社及其詩人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Critical Perspectives of Left-wing Intellectuals Research on Taiwan's "Chunfeng" Poetry Society and its poets
指導教授(中文):李癸雲
指導教授(外文):Lee, Kuei-Yun
口試委員(中文):楊小濱
洪淑苓
楊佳嫻
楊宗翰
口試委員(外文):Yang, Xiao-Bin
Hong, Shu-Ling
Yang, Jia-Xian
Yang, Zong-Han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號:106049871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17
中文關鍵詞:全球現代性左翼知識分子批判視域第三世界地域烏托邦《春風》詩刊「春風」詩社左翼政治詩
外文關鍵詞:Global modernitiesLeft-wing intellectualsCritical horizonthe Third WorldLocalUtopiaChunfeng Poem JournalChunfeng Poetry SocietyThe left-wing political poem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8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基於「春風」詩社詩人群體的研究,以詩歌為中心,輔之以小說、散文、劇作、報導文學、社會評論、報刊文章,挖掘詩社成員思想的軌跡,試圖對詩社、詩人進行整體的評價。本論文的研究範圍大致可分成兩大部分,一方面是對一九八〇年代「春風」詩社時期的討論,其中《春風雜誌》、《春風》詩刊、「春風詩叢」都呈現了鮮明的左翼特色。另一方面是延伸到「春風」詩社結束之後,以至今活躍的詹澈、鍾喬、楊渡三位「春風」代表詩人作為討論對象。

本論文將德里克(Arif Dirlik)所提出的「全球現代性」作為論述的背景,「全球化」背後的含義絕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術語,而是一個承載了意識型態的概念,它創造了一種既定的時間情形和空間想像,故而德里克用「全球現代性」這個術語來替代「全球化」。「全球現代性」由資本推動產生,隨之到來的是民族主義和國家權力日益深化,多中心城市分佈造成更多的邊緣地帶,跨國資產階級也在這樣的背景中誕生。一九八〇年代至今,台灣「春風」詩社的發展是在一個「全球現代性」的過程中成形的,他們的詩以一種反抗的文體而存在。基於此背景,本文強調「左翼知識分子」和「批判視域」兩個概念。

首先,「春風」詩社符合「左翼知識分子」的集體特性,也符合他們意圖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左翼知識分子」包含肩負社會的使命感。在本論文裡,「左翼知識分子」強調詩人身份的靜態與動態「行動」之意圖的結合。無論是在詩中建構西瓜寮、蘭嶼、綠島三個具有反抗特性「地域」的詹澈,還是對受到西方壓迫的「第三世界」格外關心的鍾喬,抑或是想像「烏托邦」,建構夢想詩學的楊渡,他們都以其「左翼知識分子」的身份,在詩中呈現出對「全球現代性」、全球資本主義畸形發展的抵抗姿態。

另外,本論文也展現了「批判視域」的意義,「批判視域」作為論述的基礎,以對「全球現代性」、資本主義的抵抗為出發點,延伸到左翼知識分子、左翼作品、左翼理論、左翼歷史,從而形成「左翼批判視域」。本論文從詩人的文本出發,去分析詩歌所傳達的意思,再綜合詩人作為「左翼知識分子」的身份所表達的各種觀點,結合左翼發展史的過去、現在、未來所提供的社會背景,最後運用合適的左翼理論進行分析,形成一種「視域融合」的批判方法。「視域融合」的批判方法,也涉及讀者的角度,研究者與作者兼具文本含義的闡釋權,這使得詩歌的理解較為靈活多變。故而,本論文也據此提供分析、閱讀、欣賞「左翼政治詩」的一種路徑與範式。
Based on the poems, novels, proses, plays, reportage, reviews and journalistic articles written by the poets of the Chunfeng Poetry Societ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hanges in the ideas of the Society members, and attempts to arrive at a general conclusion about the Society and the poets. This research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discusses the Society in the 1980s, when the Chunfeng Magazine, the Chunfeng Poem Journal and the Chunfeng Poems all showed distinctive left-w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econd part focuses on Zhan Che, Zhong Qiao and Yang Du, three representative poets after the dismissal of the Society. These poets remain influential until today.

This paper takes global modernities proposed by Arif Dirlik as the guiding theory. Globalization is not simply an economic term. It carries ideology and arouses specific temporal-spatial imaginations. Dirlik therefore uses the term global modernities to refer to globalization. Driven by capital, global modernities came into existence along with deepening nationalism and national power. The distribution of central cities creates more marginal regions. Transnational bourgeoisie thus came into being. From the 1980s to now, the Chunfeng Poetry Society in Taiwan evolves along with the process of global modernities. The poems are resistant. This paper therefore highlights two concepts, namely left-wing intellectuals and critical horizon.

On one hand, the Society fits the colle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ft-wing intellectuals and the role they intend to play in the society. These intellectuals have a strong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his paper, the left-wing intellectuals valu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tatic and dynamic “actions” of the poets. Zhan Che came up with three resistant “local” places, namely the Watermelon Hut, the Orchid Islet and the Green Island. Zhong Qiao focuses on the Third World oppressed by the west. Yang Du proposed the dream poetry based on the imagined Utopia. As left-wing poets, they all resist the global modernities and the unhealthy development of global capitalism in their poems.

On the other hand, this paper adopts the critical horizon to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resisting global modernities and capitalism, the left-wing intellectuals, the left-wing works, the left-wing theories and the left-wing history, which leads to the left-wing critical horizon. By analyzing the meaning conveyed by poems and the ideas expressed by the left-wing poets, this paper develops the critique method of fusion of horizons based on 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the left-wing groups. This method involves the readers. Both researchers and authors can interpret the meaning of texts, which makes poem understanding flexible. In this sense, this paper comes up with a path and paradigm to analyze, read and appreciate the left-wing political poem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研究範疇與文獻回顧 9
第三節 概念界定及理論架構 25
第四節 論文章節概要 34

第二章 一九二〇-八〇年代台灣文學場域與左翼論述 39
第一節 日治新文學時期(1920-1945):左翼文學的綻放與凋謝 41
第二節 戰後至五〇年代(1945-1960):反共文藝下左翼的消泯 47
第三節 六〇年代(1960-1970):左翼話語的潛伏與暗藏 55
第四節 七〇年代(1970-1979):左翼文學的復歸與返航 61
第五節 八〇年代及其後(1979-):左翼批判空間的展開 69
第六節 小結 80

第三章 「春風」出版物中的左翼思想 82
第一節 《春風雜誌》中的詩歌與文藝作品——葉香、蔣勳的登場 82
第二節 四期《春風》詩刊之理念 101
一、編輯群體、發行情況概述 101
二、木刻版畫與「感官共同體」107
三、《春風》詩刊被禁始末鉤沉 115
四、《春風》詩刊各期具體內容 125
(一)獄中詩的吶喊:《獄中詩專輯》(第一期)——林華洲的啟示 125
(二)原住民的關懷:《美麗的稻穗》(第二期)——莫那能的降生 143
(三)性別意識的彰顯:《海外詩抄》(第三期)——李疾的哲思 162
(四)兩岸詩壇的對視:《崛起的詩群·中國大陸當代朦朧詩專題》(第四期)
——施善繼的方向 170
第三節 「春風詩叢」之重奏——李勤岸、廖莫白的發揚 185
第四節 小結 205

第四章 詹澈:以詩展演「地域」裡的抵抗意志 211
第一節 文學歷程 211
第二節 西瓜寮:建構勞作與革命之夢 222
第三節 蘭嶼:原住民的聲音與福爾摩沙的動植物 244
第四節 綠島:差異地點與監獄書寫 258
第五節 小結 271

第五章 鍾喬:詩歌作為想像「第三世界」的方法 276
第一節 文學歷程 276
第二節 「擺蕩是對話的開始」:詩歌與劇場 283
第三節 「滾動原鄉」與「望向大海」的迷思 302
第四節 階級破壁:朝向第三世界的詩 321
第五節 小結 340

第六章 楊渡:建構 「烏托邦」與夢想的詩學 343
第一節 文學歷程 343
第二節 一名「捕夢者」的誕生 351
第三節 新世界從叛逆開始:刺客形象的意義 366
第四節 關於「南方」問題的實踐 381
第五節 小結 400

第七章 結論 403

參考文獻 415

附錄
附錄一 《春風雜誌》、《春風》詩刊、「春風詩叢」刊載篇目列表 436
附錄二 《春風》詩刊、「春風詩叢」中的木刻版畫整理 454
附錄三 「春風」詩人詹澈訪談記錄 475
附錄四 「春風」詩人鍾喬訪談記錄 486
附錄五 「春風」詩人楊渡訪談記錄 498


(一)詩刊

《春風雜誌》:
《春風雜誌》(台北編輯部/總經銷: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0巷15號之1,1979),第一期(十一月號)、第二期(十二月號)。
《春風》詩刊:
第一期《獄中詩專輯》(台北:文季雜誌社代理發行,1984年4月)。
第二期《美麗的稻穗》(台北:前衛,1984年9月)。
第三期《海外詩抄》(台北:台源書報社總代理,1985年2月)。
第四期《崛起的詩群·中國大陸當代朦朧詩專題》
(台北:台源書報社總代理,1985年7月)。
「春風詩叢」:
李勤岸,《唯情是岸》(台北:錦德圖書,1985)。
詹澈,《手的歷史》(台北:錦德圖書,1986)。
廖莫白,《台灣組曲》(台北:錦德圖書,1986)。
楊渡,《南方》(台北:錦德圖書,1986)。

(二)詩集

詹澈, 《土地,請站起來說話:詹澈詩集》(台北:遠流,1983)。
______,《西瓜寮詩輯》(台北:元尊文化,1998)。
______,《海浪和河流的隊伍》(台北:二魚文化,2003)。
______,《小蘭嶼和小藍鯨》(台北:九歌,2004)。
______,《綠島外獄書》(台北:秀威,2008)。
______,《餘燼再生:綠島外獄書續篇》(台北:秀威,2008)。
______,《詹澈詩精選集》(台北:新地文化藝術,2010)。
______,《下棋與下田》(台北:人間,2012)。
______,《發酵:詹澈詩集》(台北:秀威,2018)。
______,《詹澈截句》(台北:秀威,2018)。
鍾喬, 《在血泊中航行》(台北:人間,1987)。
______,《滾動原鄉》(台北:書林,1999)。
______,《靈魂的口袋》(台北:麥田,2003)。
______,《來到邊境:鍾喬詩抄》(台北:正港資訊文化,2008)。
______,《這裡就是羅陀斯:鍾喬詩抄》(台北:秀威,2019)。
楊渡, 《刺客的歌:楊渡長詩選》(台北:南方家園文化,2012)。
______,《下一個世紀的星辰》(台北:南方家園文化,2016)。

(三)詩人其他創作

詹澈,《這手拿的那手掉了》(台東:台東縣立文化中心,1995)。
詹朝立(詹澈),《天黑黑嘜落雨:十二萬農漁民大遊行傳真》(台北:台灣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詹澈,《海哭的聲音》(台北:九歌,2004)。
詹澈(總策劃),《田殤:台灣的農地悲歌》(台灣:台灣鐵牛隊,2007)。
鍾政瑩(鍾喬),《由日據下台灣新文學的發展論張深切的戲劇活動》(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戲劇組碩士論文,1985)。
鍾喬, 《宛若昨日》(台北:希代,1988)。
______,《城市邊緣》(台北:張老師,1992)。
______,《亞洲的吶喊:民眾劇場》(台北:書林,1994)。
______,《邊緣檔案》(台北:揚智,1995)。
______,《戲中壁》(台北:遠流,1995)。
______,《八十四年度優良電影劇本7 腳蹤》(台北:行政院新聞局,1995)。
______,《阿罩霧將軍》(台中:晨星,1998)。
______,《身體的鄉愁》(台中:晨星,1999)。
______,《雨中的法西斯刑場》(台北:聯合文學,2000)。
______,《魔幻帳篷》(台北:揚智,2003)。
______,《述說一種孤寂:劇場·社會與文化行動》(台北:唐山,2005)。
______,《簡國賢》(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
______,《靠左走:人間差事》(台北:心靈工坊文化,2013)。
______,《變身:民眾、戲劇與亞洲連帶》(新北:遠景,2019)。
鍾喬、賀照緹、陳香伶等編著,《觀眾,請站起來》(台北:台北市文化局,2003)。
楊渡, 《強控制解體:解嚴前後台灣社會的面貌》(台北:遠流,1988)。
______,《天安門紀事》(台北:時報文化,1989)。
______,《民間的力量:台灣社會的現代啟示錄》(台北:遠流,1990初版二刷)。
______,《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一九二三~一九三六)》(台北:時報文化,1994)。
______,《大逆轉——世紀末透視中國》(台北:天下雜誌,1995)。
______,《三兩個朋友》(台北:大塊文化,2000)。
______,《漂流萬里》(台北:九哥,2004)。
______,《紅雲:嚴秀峰傳》(台北:南方家園文化,2011)。
______,《水田裡的媽媽(上/下)》(台北:南方家園文化,2014)。
______,《簡吉:台灣農民運動史詩》(台北:南方家園文化,2014)。
楊渡、簡明仁,《帶著小提琴的革命家:簡吉和台灣農民運動》(台北:南方家園文化,2015)。
______,《暗夜裡的傳燈人》(台北:遠見天下文化,2015)。
______,《島嶼的另一種凝視》(台北:遠見天下文化,2015)。
______,《有溫度的台灣史(上/下)》(台北:南方家園文化,2018)。

(四)專書及學術著作

丁威仁,《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台北:新銳文創,2012)。
上野千鶴子著,王蘭譯,《厭女:日本的女性厭惡》(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5)。
王拓,《民眾的眼睛》(台北:長橋總經銷,1978)。
王金城,《台灣新世代詩歌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
王德威,《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二十世紀中期的中國知識分子與藝術家》(北京:三聯書店,2019)。
加斯東·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著,顧嘉琛譯,《水與夢:論物質的想像》(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7)。
加斯東·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著,冬一譯,《土地與意志的遐想——論力的想像》(北京:商務印書館,2020)。
加斯東·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著,張逸婧譯,《空間的詩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
包滬寧(Daniel K. Berman)著,李連江譯,《筆桿子裡出民主:論新聞媒介對台灣民主化的貢獻》(台北:時報文化,1995)。
古繼堂,《台灣青年詩人論》(武漢:武漢出版社,1994)。
台北市政府新聞處編,《出版及大眾傳播事業法令彙編》(台北 : 台北市政府新聞處,1982)。
布洛克(Alexander Blok)著,鄭體武譯,《勃洛克詩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8)。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4)。
向陽主編,《白色時代的盜火者》(新北: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2014)。
朱雙一,《台灣文學創作思潮史》(台北:人間,2011)。
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詮釋學Ⅰ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何榮幸策劃、導論;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召集,《黑夜中尋找星星:走過戒嚴的資深記者生命史》(台北:時報文化,2008)。
克雷爾·科勒布魯克(Claire Colebrook)著,廖鴻飛譯,《導讀德勒茲》(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3)。
吳晟,《店仔頭》(台北:洪範,1985)。
宋國誠,《閱讀左派:二十世紀左翼思想》(台北:唐山,2012)。
希克梅特(Nazim Hikmet)著,李以亮譯,《希可梅特詩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8)。
李瑞騰總編,《文無盡藏——國立台灣文學館典藏精選集(一)》(台南:國立
台灣文學館,2010)。
李澤厚、劉再復,《告別革命——回望二十世紀中國》(台北 : 麥田,1999)。
汪民安主編,《文化研究關鍵詞》(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汪暉,《短二十世紀——中國革命與政治的邏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5)。
孟樊,《台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揚智,2003)。
孟樊,《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1995)。
孟樊、楊宗翰,《台灣新詩史》(新北:聯經,2022)。
拉鐵摩爾(Owen Lattimore)著,唐曉峰譯,《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林于弘,《群星煜煜——台灣當代詩人析論》(台北:秀威,2012)。
林哲元,《空無與行動:齊澤克左翼激進政治理論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
林華洲,《澳南悲歌》(台北:遠流,1983)。
林燿德,《不安海域——台灣新世代詩人新探》(台北:師大書苑,1988)。
阿吉茲·阿罕默德(Aijaz Ahmad)著,易暉譯,《在理論內部:階級、民族與文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著,王寧等譯,《後革命的氛圍》(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著,李冠南、董一格譯,《後革命時代的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著,孫宜學譯,《中國革命中的無政府主義》(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阿蘭·巴迪烏(Alain Badiou)著,鄧剛譯,《愛的多重奏》(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後山文化工作群:《文學台東:後山文化工作協會十年紀念專輯》(台東:台東縣後山文化工作協會,2003)。
施淑,《兩岸——現當代文學論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春雷系列編輯委員會,《崢嶸歲月、壯志未酬——保釣運動四十週年紀念專輯·上冊》(台北:海峽學術,2010)。
柳書琴,《荊棘之道:台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台北:聯經,2009)。
洪素麗,《春雨樓頭:洪素麗木刻版畫畫集》(台北:時報文化,1989)。
紀傑克(Slavoj Zizek)著,季廣茂譯,《意識形態的崇高客體》(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
胡大平,《後革命氛圍與全球資本主義——德里克「彈性生產師大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風美村、袁則難、詹朝立、方素珍文,趙國宗圖,《有翅膀的歌聲》(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1976)。
倪梁康,《胡塞爾現象學概念通釋·增補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唐文標,《天國不是我們的》(台北:聯經,1979)。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2002年12月增訂再版4刷)。
奚淞,《心與手三部曲:奚淞畫展》(台北 : 北市美術館,2011)。
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新北:聯合文學,2010)。
徐光春主編,《馬克思主義大辭典》(武漢:崇文書局,2018)。
徐秀慧,《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的文化場域與文學思潮》(新北:稻鄉,2007)。
徐宗懋、楊渡主編,《吾鄉·稻香》(台北:南方家園文化,2011)。
徐迺翔主編,《台灣新文學辭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著,夢海譯,《希望的原理 第一卷》(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
馬庫色(Herbert Marcuse)著,黃勇、薛民譯,《愛慾與文明:對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學探討》(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張棗著、顏煉軍編,《張棗的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張暉,《中國「詩史」傳統》(北京:三聯書店,2012)。
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台灣:文學典範的軌跡》(台北:聯經,2015)。
張默、張漢良主編,《創世紀四十年總目:1954-1994》(台北:創世紀詩雜誌社出版,1994)。
張雙英,《二十世紀台灣新詩史》(台北:五南,2006)。
曼德爾(Ernest Mandel)著,馬清文譯,《晚期資本主義》(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
盛鎧、黃惠禎主編,《故鄉與他鄉:第四屆苗栗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6)。
莫那能,《美麗的稻穗》(台中:晨星,1989)。
莫那能,《美麗的稻穗》(台北:人間,2010)。
莫那能口述,劉孟宜錄音整理,《一個台灣原住民的經歷》(台北:人間,2014)。
莫里斯·邁斯納(Maurice Meisner)著,杜蒲譯,《毛澤東的中國及其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5)。
莫渝、王幼華,《苗栗縣文學史》(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2000)。
郭紀舟,《七〇年代左翼運動》(台北:海峽學術,1999)。
陳正芳,《魔幻現實主義在台灣:藉拉美魔幻現實主義,反思台灣文學》(台北縣中和市:生活人文,2007)。
陳光興,《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行人出版社,2011年01月二版一刷)。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上/下)》(台北:聯經,2011)。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2011)。
陳芳明,《革命與詩》(新北:INK印刻文學,2016)。
陳芳明,《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台北:麥田,2017)。
陳政彥,《跨越時代的青春之歌——五、六〇年代台灣現代詩運動》(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
陳政彥,《戰後台灣現代詩論戰史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2013)。
陳映真,《陳映真文集 小說卷》(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8)。
陳映真主編,《諾貝爾文學獎全集19》(台北:遠景,1983)。
陳映真主編,《諾貝爾文學獎全集47》(台北:遠景,1982)。
陳映真主編,《諾貝爾文學獎全集51》(台北:遠景,1982)。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汪民安編,《自我技術:福柯文選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彭小妍主編,《楊逵全集 第十四卷·資料卷》(台南:文化保存籌備處,1998)。
彭小妍主編,《楊逵全集 第十卷·詩文卷(下)》(台南:文化保存籌備處,1998)。
揚·阿思曼(Jan Assmann)著,金壽福、黃曉晨譯,《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回憶和政治身份》(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焦桐,《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一九七七~世紀末)》(台北:時報文化,1998)。
程巍,《中產階級的孩子們:60年代與文化領導權》(北京:三聯書店,2006)。
須文蔚主編,《文學@台灣:11位新銳台灣文學研究者帶你認識台灣文學》(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
黃文成,《關不住的繆思:台灣監獄文學縱橫論》(台北:秀威,2008)。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麥田,2007)。
黃惠禎,《左翼批判精神的鍛接:四○年代楊逵文學與思想的歷史研究》(台北:秀威,2009)。
黃曉微,《永遠的人民藝術家——珂勒維茨》(台北:藝術家,2012)。
奧古斯托·波瓦(Augusto Boal)著,賴淑雅譯,《被壓迫者劇場》(台北:揚智,2000)。
楊允言、張學謙、呂美親主編,《台語文運動訪談暨史料彙編》(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2008)。
楊宗翰,《破格:台灣現代詩評論集》(台北:五南,2020年)。
楊翠,《永不放棄:楊逵的抵抗、勞動與寫作》(台北:蔚藍文化,2016)。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1999)。
葛蘭西(Antonio Gramsci)著,曹雷雨等譯,《獄中札記》(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7)。
解昆樺,《青春構詩:七〇年代新興詩社與1950年世代詩人的詩學建構策略》(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8)。
詹姆斯·斯科特(James Scott)著,王曉毅譯,《逃避統治的藝術:東南亞高低的無政府主義歷史》(北京:三聯書店,2016)。
詹姆斯·斯科特(James Scott)著,程立顯、劉建等譯,《農民的道義經濟學:東南亞的反叛與生存》(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著,李自修譯,《詹明信文集第6卷 馬克思主義與形式》(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著,張旭東編,陳清僑、嚴鋒等譯,《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北京:三聯書店,2013)。
廖為民,《解嚴之前的禁書》(台北:前衛,2020)。
廖莫白,《戶口名薄》(台北:遠流,1983)。
福山(Francis Fukuyama)著,陳高華譯,《歷史的終結與最後的人》(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趙勇,《法蘭克福學派內外:知識分子與大眾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趙剛,《求索:陳映真的文學之路》(台北:聯經,2011)。
趙稀方,《後殖民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著,王志弘譯,《工作、消費與新貧》(台北:巨流,2003)。
齊格蒙·包曼(Zygumunt Bauman)著,洪濤譯,《立法者與闡釋者:論現代性、後現代性與知識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蔣勳,《少年中國》(台北:遠景,1980)。
蔣勳,《母親》(台北:遠流,1982)。
蔣勳,《藝術手記》(台北:雄獅圖書公司印行,1979)。
蔣闊宇、周聖凱主編,《我現代沒有時間了——反勞基法修惡詩選》(台北:黑眼睛文化,2018)。
鄭明娳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4)。
鄭慧如,《台灣現代詩史》(新北:聯經,2019)。
鄭鴻生,《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代台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台北:聯經,2001)。
鄭鴻生,《荒島遺事——一個左翼青年在綠島的自我追尋》(台北縣中和市:INK印刻,2005)。
蕭阿勤,《回歸現實世代: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研院社研所,2010)。
龍瑛宗著,陳萬益主編,陳千武、林至潔、葉笛譯,《龍瑛宗全集(中文卷)第八冊 文獻集》。
戴國煇著,魏廷朝譯,《台灣總體相》(台北:遠流,1989)。
戴錦華,《霧中風景: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鍾永豐,《我等就來唱山歌》(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5)。
鍾理和,《原鄉人》(北京:華夏出版社,2010)。
鍾喬主編,《電影歲月縱橫談(上)、(下)》(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1994)。
鍾喬主編,井迎瑞總編輯,《歷史的腳蹤「台影」五十年》(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灣電影文化公司、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1996)。
鍾肇政,《鍾肇政全集11·原鄉人、怒濤》(桃園:桃縣文化局,2000)。
鍾肇政,《鍾肇政全集31·訪談集、台灣客家族群史總論》(桃園:桃縣文化局,2004)。
璧華、楊零主編,《崛起的詩羣:中國當代朦朧詩與詩選選集》(香港:當代文學研究社,1984)。
薩伊德(Edward Said)著,王宇根譯,《東方學》(北京:三聯書店,1999)。
薩伊德(Edward 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北京:三聯書店,
2016)。
藍博洲,《台共黨人的悲歌——張志忠、季澐與楊揚》(新北市 : 台灣人民,2012)。
藍博洲,《幌馬車之歌》(台北 : 時報文化,2004)。
鄺可怡,《黑暗的明燈——中國現代派與歐洲左翼文藝》,(香港:商務印書館,2017)。
讓-菲力浦·德蘭蒂(Jean-Philippe Deranty)編,李三達譯,《朗西埃:關鍵概念》(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8)。

(五)期刊論文

《前進世界》編輯,〈「春風」詩刊被查禁〉《前進世界》總58號第8期(1984年5月5日),頁42。
《前進世界》編輯,〈「春風」詩刊創刊〉,《前進世界》總56號第6期(1984年4月21日),頁54。
《夏潮論壇》編輯,《夏潮論壇》第8卷第3期(革新版,1984年5月號)。
《現代詩季刊》編輯,〈文獻2:現代派信條釋義〉,《現代詩季刊》復刊(40週年專輯),第20期(1993.7),頁21-22。
「兩岸」編輯委員會,《兩岸詩叢刊(第一集)》(1986年12月)。
「兩岸」編輯委員會,《兩岸詩叢刊(第二集)》(1987年5月)。
「兩岸」編輯委員會,《兩岸詩叢刊(第三集)》(1987年10月)。
王文彬,〈戴望舒年譜〉,《新文學史料》2005年01期,頁95-105。
王悠然,〈「全球南方」承載學術與政治價值〉,《中國社會科學報》第003版(2021.12.24),頁1-3。
吳思鋒/文,許斌/攝影,〈差事劇團團長:鍾喬 走入民眾走回自己〉,《PAR表演藝術雜誌》272期(2015 .08),頁25-27。
李癸雲,〈詩和現實的理想距離——一九七二至一九七三年台灣現代詩論戰的再檢討〉,《台灣文學學報》第7期(2005.12),頁43-65。
汪暉,〈歷史的「中間物」與魯迅小說的精神特徵〉,《文學評論》(1986.05),頁53-67。
肖錦龍,〈從「戲仿」到「腹語術」——西方當代先鋒小說創作理路方法轉型管窺〉,《文藝爭鳴》(2018年3月),頁73-80。
林淇瀁(向陽)發行人,《陽光小集》(台北:陽光小集詩雜誌社,1984),第13期「政治詩專輯」。
林淇瀁(向陽),〈八〇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台灣史料研究》第九期(1997.5),頁98-118。
林清芬,〈一九八〇年代初期台灣黨外政論雜誌查禁之探究〉,《國史館學術集刊》第五期(2005.3),頁253-325。
林慧君,〈「南方文化」的理念與實踐——《文藝台灣》作品研究〉,《台灣文學學報》第十九期(2011.12),頁75-97。
林麗雲主訪、陳瑩恩整理,〈荷鋤握筆心憂憂:農運詩人詹澈訪談〉,《人間思想》17期(2018.8),頁4-60。
邱佩玲,〈鄉情紀事 台東的土地是黏的!〉,《聯合晚報》「運動.當代」15版(1993.8.22)。
邵軒磊,〈社群意識與原鄉敘事——以交工樂隊在美濃社區運動之作用為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9卷2期(2015.06.30),頁1-19。
金惠敏,〈無限的他者——對列維納斯一個核心概念的閱讀〉,《哲學與文化》32卷1期(2005 .1),頁129-144。
施懿琳,〈日治時期台灣左翼知識份子與漢詩書寫——以王敏川為分析對象〉,《國文學誌》第8期(2004 . 6),頁1-34。
柳書琴,〈1925年三大農運與作家賴和的誕生〉,《山東社會科學》第257期(2007.1),頁57-67。
洛夫,〈請為中國詩壇保留一份純淨〉,《創世紀詩刊》第三十七期(1974年),頁4-9。
胡志明,〈卡夫卡與德勒茲的「少數族文學」概念〉,《湛江師範學院學報》第33卷第2期(2012.4),頁62。
徐望雲,〈與時間決戰 台灣新詩刊四十年奮闘述略〉,《中外文學》19卷5期(1990.10),頁106-126。
高準主編,《詩潮(第一-八集)》(台北:詩潮社,1977-2017)。
張鐵志,〈當世界都在反抗,1968的台灣發生了什麼?〉,《新活水》(台北:中華文化協會,2018),2018年第5期,頁110-113。
章永林,〈楊渡建設組曲(一)〉,《勞動前線》1994年第五期(11-12月),頁26-27。
章永林,〈楊渡建設組曲(二)〉,《勞動前線》1995年(3月),頁30-31。
章永林,〈楊渡建設組曲(三)〉,《勞動前線》1995年第六期(1-2月),頁34-35。
陳之驊,〈克魯泡特金無政府主義思想剖析〉,《世界歷史》(1980.5.30),頁20-31。
陳光興,〈陳映真的第三世界——50年代左翼分子的昨日今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84期(2011.9),頁137-241。
陳宛茜,〈詩人朗誦反戰詩 為明日遊行熱身〉,《聯合報》B6版文化(2003.4.1)。
陳岸瑛,〈關於「烏托邦」內涵及概念演變的考證〉,《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197期第37卷(2001年第1期),頁123-131。
陳映真,〈以意識形態代替科學知識的災難——批評陳芳明先生的〈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第189期(2000.7),頁138-160。
陳瑞樺,〈以農之名:台灣戰後農運的歷史考察〉,《文化研究》2016年春季第二十二期,頁75-122。
陳鈺翔,〈春風揚起的文學花瓣/專訪詩人莫那能〉,《文訊》第389期(2019.3),頁127-129。
陳瀅州,〈一九六〇年代初期創世紀詩社之「超現實」詩論〉,《台灣文學研究》第十期(2016.6),頁81+83-133。
曾大任,〈從「貓捉老鼠」到「餓虎撲羊」——警總「春風專案」與查禁雜誌風波〉,《亞洲人週刊》總第65號(1985年5月3~9日)。
賀翀、桂立,〈托洛茨基「不斷革命」理論研究〉,《西部學刊》2017(01),頁39-42。
楊秀菁,〈權衝下的10年罪責:雷震案與1950年代的言論自由問題〉,《國史館館刊》第四十期(2014.6),頁107-138。
楊宗翰,〈批判現實、對話大眾與轉向本土——《陽光小集》的時代意義〉,《創世紀雜誌》第205期(2020.12),頁36-37。
楊宗翰,〈路徑殊異,奇特並存——一九八〇年代台灣新興詩社與詩刊〉,《文訊》第389期(2019.3),頁118-122。
楊渡,〈革命前夕的春風少年兄〉,《文訊》第389期(2019.3),頁123-126。
楊渡,〈礦坑裡的黑靈魂〉,《大地生活》(1982年第一卷第四期),頁79-85。
楊渡,〈蘇秋鎮委員的呼籲〉、〈綠島囚禁三十年〉、〈人權的關懷不應有差等——訪陳映真談對羈獄政治犯的關心〉,《大地生活》(1982年第一卷第十期),
頁11-17。
葉振富(焦桐),〈一場現代詩的街頭運動——試論台灣八〇年代的政治詩〉,《中外文學》24卷11期(1996.4),頁116-139。
解昆樺,〈戰後台灣詩刊學之文本閱讀方法論——以《創世紀》、《笠》與七〇代新興詩刊為例〉,《台灣詩學學刊》第八號(2006.11),頁43-85。
詹澈,〈「無米樂」——苦中作樂〉,《聯合文學》第247期(2005.5),頁143-150。
詹澈,〈老劉的黎明〉,《大地生活》(1981年第一卷第二期),頁58-61。
詹澈,〈溪邊洄音〉,《聯合文學》第248期(2005.6),頁27-29。
廖莫白,〈林漢宗,不要怕〉,《大地生活》(1981年第一卷第二期),頁63。
福山(Francis Fukuyama),〈歷史的終結推遲了,我們在實際上走錯了方向〉,《參考消息》第10版(2017年3月23日),原載於瑞士《新蘇黎世報》(2017年3月18日)。
劉紀蕙,〈超現實的視覺翻譯:重探台灣現代詩「橫的移植」〉,《中外文學》24卷第8期(1996.1),頁96-125。
劉莉,〈評阿里夫·德里克的全球資本主義批判思想〉,《馬克思主義研究》(2009.4),頁130-136+160。
蔣洪生,〈弗雷德里克·詹姆遜的烏托邦研究及其「反-反烏托邦主義」〉,《國外理論動態》2016年第5期,頁37-46。
蕭智帆,〈崛起的群星:一九八〇年代台灣現代詩社與詩刊①《春風》詩刊座談會〉,《文訊》第389期(2019.3),頁135-143。
蕭蕭,〈覃子豪詩風與詩觀〉,《文訊》第97期(1993.11),頁74-78。
賴俊雄,〈「幽靈」與「朋友」:論晚期解構主義的政治轉向〉,《中外文學》32卷8期(2004 . 1),頁77-112。
鍾喬,〈「送報伕」五十年訪楊逵〉,《夏潮論壇》第1卷第1期(1983年),頁49-51。
鍾喬,〈和平之鴿〉,《大地生活》(1982年第一卷第九期),頁64。
藍江,〈誰是阿蘭·巴迪歐?〉,《南京社會科學》(2009年第六期),頁27-32。
羅紹平,〈反核廢料 蘭嶼鄉民明天抗爭 不滿政府及台電未兌現年底遷離貯存場承諾〉,《聯合報》「台東縣新聞」18版(2002.12.31)。
關秀惠,〈宣稱見證二二八事件的木刻版畫版畫:黃榮燦〈恐怖的審查〉暨其木刻版畫創作〉,《文化研究》第二十一期(2015.12),頁37 - 94。

(六)學位論文

王冠祺,《論楊逵與蕭軍小說的左翼書寫(1931~1945年)》(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王建國,《百年牢騷:台灣政治監獄文學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
江婉綾,《台灣美術史學正典形構問題:以戰後初期(1945-1949)左翼木刻版畫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11)。
李亞橋,《「民族主義」、「左翼」孰輕孰重?——陳映真左翼中國民族主義的形成於發展》(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李季鴻,《流動的台灣——陳映真與台灣左翼文學史觀》(桃園: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李昀陽,《文學行動、左翼台灣——戰後初期(1945~1949)楊逵文學論述及其思想研究》(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李哲宇,《做為社會行動的劇場:台灣「民眾-劇場」的實踐軌跡(1980年代-2010年代)》(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8)。
林立強,《台灣八〇年代政治詩研究》(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林恕暉,《1990年代的台灣左翼媒體——《群眾》雜誌、《群眾之聲》電台之個案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2016)。
柯景棋,《1980年代台灣的社會反省——以《人間》雜誌為分析場域》(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博士論文,2014)。
洪儀真,《三〇年代和七〇年代台灣鄉土論戰中的左翼思想及其背景之比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1996)。
胡清雅,《台灣日據時期左翼論述的轉進:《以《台灣大眾時報》與《新台灣大眾時報》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凌正峯,《呂赫若農民小說的左翼立場》(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徐千邦,《日據時期檢閱制度下的台灣左翼文學》(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袁公瑜,《國民黨文工會職能轉變之研究》(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許倍榕,《30年代啟蒙「左翼」論述——以劉捷為觀察對象》(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郭佳,《追問新工人文化及其中港台民眾連帶:從「新工人藝術團」形塑「新工人階級」之文化行動入手》(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郭紀舟,《一九七〇年代台灣左翼啟蒙運動——《夏潮》雜誌研究》(台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4)。
陳有財,《日治時期台灣文學左翼系譜之考察》(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陳瑞琪,《記憶變奏曲——「綠島監獄島」之記憶空間沿革探討》(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6)。
陳筱茵,《《島嶼邊緣》:一九八、九○年代之交台灣左翼的新實踐論述》(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2005)。
曾郁明,《巨變與衝擊:論社會主義思潮對台灣左翼運動的影響(以1920~1937年論述)》(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2005)。
黃惠禎,《左翼批判精神的鍛接:四〇年代楊逵文學與思想的歷史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劉瑀之,《欠缺的左翼視角——以謝雪紅為中心的文學與批判》(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
潘志宏,《台灣左翼初探-歷史制度主義觀點》(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2017)。
蔡明諺,《一九五〇年代台灣現代詩的淵源與發展》(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

(七)網絡、部落格與影視資料

「大愛電視 DaAi TV 悅讀·浮世繪」,(來源:https://fb.watch/a2vsLngLTV/)。
「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介紹南朝鮮詩人金芝河同朴正熙集團鬥爭的情況〉,原載於香港《大公報》(1974年7月16日),原文名〈被判死刑的金芝河〉。(來源: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reference-books/poems-of-struggle/korea-jzh2.htm)。
「文化部網站」,「財團法人春風文教基金會」,(來源:https://cloud.culture.tw/frontsite/inquiry/emapInquiryAction.do?method=showEmapDetail&indexId=28993)。
「台北市文化局」,〈台北文化獎21年,本屆鍾喬、黃連煜、明華園戲劇團獲殊榮〉,(來源:https://culture.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4E41733ED3109B4A&sms=C07A07B54DD86E6D&s=73CF1A1786356898)。
「台灣文學獎」,〈「2015台灣文學獎」圖書類長篇小說金典獎決審會議會議記錄〉,(來源https://award.nmtl.gov.tw/information?uid=5&pid=932)。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TIDF)官網」,〈關於TIDF〉,(來源:https://www.tidf.org.tw/zh-hant/page/31710)。
「全國法規資料庫」,〈中華民國憲法〉,(來源: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A0000001)。
「全國法規資料庫」,〈戒嚴法〉,(來源: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F0070002)。
「全國法規資料庫」,〈獎勵投資條例〉,(來源: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J0040010)。
「百度百科詞條」,〈up主〉,(來源:https://baike.baidu.com/item/UP%E4%B8%BB/254084#reference-[1]-2115467-wrap)。
「亞太/文化研究室」,(來源:http://apcsleftmgz.blogspot.com/)。
「法務部矯正署綠島監獄」,〈(火燒島)名稱之由來〉,(來源:https://www.gip.moj.gov.tw/289577/289578/289580/289581/539699/post)。
「南方家園出版社」,(來源:https://homewardpublish.wordpress.com/)。
「為台灣文學朗讀-國立教育電台 臉書」,(來源:https://m.facebook.com/So.Nice.Read/)。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官網」,「為台灣朗讀」,(來源:https://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9d)。
「嗶哩嗶哩bilibili」,「機核網」up主,〈機核專訪《極樂迪斯科》編劇,「本作只是龐大設定中的冰山一角」丨機核〉,(來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K411L7qe?p=1&share_medium=iphone&share_plat=ios&share_source=WEIXIN&share_tag=s_i×tamp=1645521974&unique_k=F2aj2PP)。
「認識植物」,〈棋盤腳樹〉,(來源:http://kplant.biodiv.tw/%E6%A3%8B%E7%9B%A4%E8%85%B3%E6%A8%B9/%E6%A3%8B%E7%9B%A4%E8%85%B3%E6%A8%B9.htm)。
「獨立出版聯盟Indie Publishers Assciation of Taiwan」,「南方家園」(Homeward Publishing),(來源:https://indiepublisher.tw/zh-hant/member/39)。
「簡吉與日據台灣農民運動特展」,〈生平大事記〉,(來源:http://www.lib.ntnu.edu.tw/exhibitions/jianji/chronology.jsp)。
呂博,〈青年學者談︱中古的服飾與政治〉(2020年10月12日),「澎湃新聞」,(來源:https://m.thepaper.cn/wifiKey_detail.jsp?contid=9518458&from=wifiKey #)。
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著、白輕譯,〈9·11思想考古丨鮑德里亞:恐怖主義的幽靈〉,「澎湃思想市場」,(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vDly1nDUN_-HbdtF_6tIsw)。
林孝信捐贈,「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珍藏資料」,〈夏潮聯誼會成立宣言〉(來源:https://nthu.primo.exlibrisgroup.com/discovery/delivery/886UST_NTHU:886UST_NTHU/12368079520006774)。
林奇伯/文、薛繼光/圖,〈亞洲的聶魯達——外籍勞工詩文台灣放異彩〉,「台灣光華雜誌 Taiwan Panorama」,(來源: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Articles/Details?Guid=e357236d-b932-4025-a196-bf3700b5e924)。
邱萬興,〈【街頭人生】爭取100%言論自由〉,「民報 Taiwan People News」,(來源:https://www.peoplenews.tw/news/a0cdcae2-534e-4c27-b242-8ab0e051d725)。
洪辰芳,〈華文朗讀節/蔣勳:我們其實都是68世代的跟隨者〉,(來源:https://star.ettoday.net/news/1266229)。
洪敏隆,〈跳票20年!蘭嶼核廢明年還是遷不走 在地人從希望、失望到絕望〉,《新新聞》(2021年12月15日),「風傳媒」,(來源:https://new7.storm.mg/article/4091457)。
張和強撰文、廖俐瑜共同採訪、呂奇翰攝影,〈船與岸:最後一代中國大陸漁工縮影〉,「報道者」,(來源:https://www.twreporter.org/a/china-migrant-fisherman)。
張宗坤、陳柏謙訪談,〈鍾秀梅的故事(1):叛逆少女反杜邦〉,「國家文化記憶庫」,(來源: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68255B1B-560D-46A2-AB31-6A31EAB70C01)。
陳東爾,〈「耕耘春天」詩會:詩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一環〉(2022年3月25日),「兩岸犇報」,(來源:https://chaiwanbenpost.net/article/%E3%80%8C%E8%80%95%E8%80%98%E6%98%A5%E5%A4%A9%E3%80%8D%E8%A9%A9%E6%9C%83%EF%BC%9A%E8%A9%A9%E6%98%AF%E6%8E%A8%E5%8B%95%E7%A4%BE%E6%9C%83%E9%80%B2%E6%AD%A5%E7%9A%84%E9%87%8D%E8%A6%81%E4%B8%80%E7%92%B0/2952)。
陳芯宜,《大帳篷:想像力的避難所》(台北:行者影像文化有限公司,2018)。
陳思和,〈書訊|陳思和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社團史研究」書系〉(2020年12月29日),「微信公眾號:FD現當代(復旦當代文學)」,(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5jqulpsomFx-BJFBl8zt8g)。
陳瑩恩,〈訪談鍾秀梅:八〇年代後期的台灣農民運動〉,「新國際 New International」(來源:https://www.newinternationalism.net/?p=6224)。
楊宗翰,〈1970年代詩刊綜論〉,「台灣文學館線上資料平臺」,(來源:https://db.nmtl.gov.tw/site4/s3/periodinfo?id=0005)。
楊渡,〈楊渡禁書五札(1):在禁忌中看見理想主義〉,「風傳媒」,(來源:https://www.storm.mg/lifestyle/54569?mode=whole)。
楊渡,〈楊渡禁書五札(2):角落裡的馬克思果然是九陰真經〉,「風傳媒」,(來源:https://www.storm.mg/lifestyle/54570)。
楊渡,〈楊渡禁書五札(3):自己印自己写还要朋友打一架〉,「風傳媒」,(來源:https://www.storm.mg/lifestyle/54571?page=1)。
楊渡,〈楊渡禁書五札(4):春風強度楊柳岸——以詩為武器〉,「風傳媒」,(來源:https://www.storm.mg/lifestyle/54573?page=1)。
楊渡總策劃、藍博洲顧問、王育麟導演,《如果我必須死一千次——台灣左翼紀事》(台北:台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
葛蘭西(Antonio Gramsci),〈南方問題的一些情況〉,「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來源: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gramsci/mia-chinese-gramsci-192611.htm)。
董牧杭,〈「我沒想再當個人」:印度帕博爾毒氣洩漏事件30周年〉,「澎湃新聞」,(來源: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82701)。
詹明信著(Fredric Jameson),徐亮迪譯:〈拉美文學爆炸五十年詹明信談《百年孤獨》:沒有魔幻〉(2017年7月14日),「澎湃思想市場」,(來源: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30919。
詹澈,〈追憶春風——寫在「耕耘春天」詩會之前〉(2022年3月24日),「兩岸犇報」,(來源:https://chaiwanbenpost.net/article/%E8%BF%BD%E6%86%B6%E6%98%A5%E9%A2%A8%E2%80%94%E2%80%94%E5%AF%AB%E5%9C%A8%E3%80%8A%E8%80%95%E8%80%98%E6%98%A5%E5%A4%A9%E3%80%8B%E8%A9%A9%E6%9C%83%E4%B9%8B%E5%89%8D/2946)。
蔣勳,〈南風吹起了我的童年〉(2017年12月24日),「找·話·題」,(來源:https://toments.com/475055/)。
蔣勳,〈學運最大的意義是解構了昔日的我|Sisy選讀〉,原標題〈六八學運五十週年寫給自己》〉,(來源:https://www.luoow.com/dc_tw/106835106)。
龍應台,〈面對大海的時候(上)、(下)〉,「時報閱讀網」,(來源:http://www.readingtimes.com.tw/TimesHtml/authors/tai/theme/003/org/reader03_01.htm、http://www.readingtimes.com.tw/TimesHtml/authors/tai/theme/003/org/reader03_02.htm)。
鍾喬,〈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詩的故事〉,「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鍾喬專欄,(來源: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737)。
鍾喬,〈面對壓殺的歷史:從《范天寒》到《戲中壁》〉,「新國際 New
International」(來源:https://www.newinternationalism.net/?p=5663)。
鍾喬,〈靜默征戰:「詩與影像」於文化冷戰下的突圍〉,「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鍾喬專欄,(來源: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4424)。
(此全文20250801後開放外部瀏覽)
電子全文
摘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