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8.113.24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鄭凱軒
作者(外文):Cheng, Kai-Hsuan
論文名稱(中文):居住權、財產權與公共利益:臺灣反迫遷運動的論述考察
論文名稱(外文):The Right to Housing, Property Rights and Public Interests: A Discursive Investigation of Anti-Forced Eviction Movement in Taiwan
指導教授(中文):陳瑞樺
指導教授(外文):Chen, Jui-Hua
口試委員(中文):楊友仁
李易昆
口試委員(外文):Yang, Daniel You-Ren
Lee, Yi-Ku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學號:106045702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2
中文關鍵詞:反迫遷運動論述居住權財產權公共利益
外文關鍵詞:Anti-Forced Eviction Movementdiscoursethe right to housingproperty rightspublic interest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近年台灣反迫遷運動在財產權之外,開始頻繁援引居住權作為運動論述。本文從運動論述提煉出三項核心的概念:居住權、財產權及公共利益,並嘗試回答:居住權的權利論述如何成為跨議題共通的論述框架?居住權論述和反迫遷運動之間的關係為何?而當居住權與財產權、公共利益等不同價值和權利論述發生緊張和矛盾之時,運動團體又將如何回應?
本研究爬梳2010 年代反迫遷運動的運動軌跡,發現運動團體透過援引兩公約的居住權規範,在兩公約內國法化及人權審查的政治機會結構下,嘗試跨越不同個案的產權與地域差異進行對話、串聯與結盟。而運動論述經歷了從土地到居住、從正義到權利兩條軸線的匯聚與演化,逐漸形成居住權的論述構框,並成為反迫遷運動的共通論述框架。
而反迫遷運動與居住權論述相互蘊含和轉化的關係,建立於具體的社會抗爭和意識形態鬥爭之中。近年反迫遷運動透過居住權試圖建立跨越產權與地域差異的共通論述框架;然而與此同時,台灣社會在居住權實踐的過程中,坐落於居住權消極面向的反迫遷,相較於作為積極面向的社會住宅政策之落實,明顯有所失衡和落差。
在居住權與財產權矛盾和衝突之時,居住權作為維生之基本條件而成為價值權衡的優先序列。而當居住權及財產權等基本權利與公共利益矛盾和衝突時,運動團體首先經由居住權論述指認財產具有維生必需條件的面向,也是眾多生存權利凝結的物質基礎,以此接合居住權與財產權兩種權利論述,重塑價值衡量的比重。其後以上述基礎進一步透過質疑、否證,或繞道討論比例原則,或說明聚落歷史脈絡,以回應政府或開發方主張的公共利益論述。居住權論述不僅是反迫遷運動在特定政治機會結構下形成的策略構框,更是在進步與保守、公益與私利等重重矛盾中迂迴前行,試圖形塑一種「大公有私」的公共性的可能進路。
The Anti-Forced Eviction Movement in Taiwan over the years has been carried out beyond the scope of property rights with the frequent citation of the right to housing as the discursive setting of the movement.In this thesis, three concepts central to the discursive setting of the movement were proposed: the right to housing, property rights, and public interests. It is also an attempt to probe an answer for: how could the discursive claim of the right to housing emerge as a cross-issue discursive framework for common purpose? What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discourse of the right to housing and anti-forced eviction? In the situation of tensions or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value and discursive claims of the right to housing and property rights, and public interests, how should the movement organizations respond?
In this study, the movement trajectories of the anti-forced eviction movement in the 2010s were tidied up.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movement organizations have cited the scope of the right to housing as stated in ICCPR & ICESCR, and attempted to engage in dialogues, connection, and alliance between property right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from different cases under the 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 of incorporation into domestic law and human rights review of ICCPR & ICESCR. The discursive setting of the movement has been modified under the convergence and evolution from land to housing, from justice to right, which incrementally evolved into the discursive framework of the right to housing, and the common discursive framework of the anti-forced eviction movement.
The mutual inclusion and transformation relation between the discursive setting of the anti-forced eviction movement and the right to housing was formed on the basis of substantive social protest and ideological controversy. An attempt at building a common discursive framework surpassing property right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through the right to housing has been made by the anti-forced eviction movement.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society of Taiwan is situated at the negative side of the right to housing through anti-forced eviction. In contrast with the positive side of the pursuit of the social housing policy, the former is indeed a loss of balance and backward.
In the situation of contradiction and contention between the right to housing and property rights, the former will be the first priority in the assessment of value as it is the fundamental condition for livelihood. In the situation of contradiction and contention between the fundamental rights like the right to housing and property rights and public interests, the movement organizations will first identify property rights entail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in livelihood via the right to housing. In other words, it is the material basis of the aggregation of different forms of the right to survival to link to the discursive setting of the right to housing and property rights to reshape the proportion of the value measurement. It will be followed by further query and negation, or turning to discuss 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or description of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settlement to respond to the discourse of public interests suggested by the government of the developers. The discursive setting of the right to housing is not only the strategic framework formed under specific 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 in anti-forced eviction movement, but also in spiral movement amidst the contradictions of advancement, conservatism, public interests and private interest in an attempt to shape a possible way out under “Public interest with private concern” for the publicity.
第一章 導論1
一、前言:朝向敞開而流動的反身性1
二、研究背景3
(一)研究動機: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3
(二)言歸正傳:反迫遷運動概念說明及其概況5
三、問題意識16
四、文獻回顧21
(一)既有反迫遷運動研究21
(二)新自由主義與發展主義兩種土地掠奪體制與迫遷23
(三)反迫遷運動中的權利論述及相關論述研究25
五、研究設計28
(一)論述的兩種面貌:轉轍器或工具箱28
(二)研究方法及章節安排32
第二章 2010年代台灣反迫遷運動的運動軌跡35
一、大埔事件、反土地徵收運動與土地正義38
二、文林苑都更案、都更受害者運動與居住正義43
三、華光社區拆遷、非正規住居土地清理與居住權48
四、匯聚跨議題個案串聯的集會遊行54
(一)把國家還給人民 818拆政府55
(二)巢運58
(三)新政百日、迫遷依舊、土地正義、重返凱道!60
五、修法倡議行動及其結果65
六、2010年代反迫遷運動的後續發展與演變趨勢68
七、小結:構框形成係選擇71
第三章 反迫遷運動論述的演化、價值交錯與折衝81
一、相互蘊含的居住權論述與反迫遷運動81
(一)居住權論述中反迫遷運動的樣貌82
(二)反迫遷運動中居住權論述的浮現96
二、居住權與其他論述的價值交錯與折衝106
(一)居住權的概念層次及可能衝突108
(二)財產權概念內涵之區分,及其權利衝突的處理113
(三)公共利益的認定基準及其與諸權利論述的交錯和折衝124
第四章 結論:費解的希望,或坦然的謎138
後記:和解與救贖(的開始)144
參考文獻150

王崇名,2008,《Charles Taylor的觀點:現代社會與公共性的根源:基於〉「第一人稱激進反思與合理化言說」的社會想像》。臺北縣:稻鄉。
王志弘,2010,〈都市社會運動的顯性文化轉向?1990 年代迄今的台北經驗〉。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6: 39-64。
王珍玲,2013,〈論都市更新之公共利益─從司法院大法官第七○九號解釋及正當法律程序原則出發〉。《法學新論》45: 1-16。
──────2014,〈既賣狗肉,何必掛羊頭—從徵收本質論區段徵收之名實不符。《臺灣環境與土地法學雜誌》12: 141-149。
王曉丹,2014,〈法律的壓制性與創造性—人權與人口販運法制的被害者主體〉。《政大法學評論》137: 33-98。
王興中,2012,〈書寫台灣人權運動史:普世人權的本土歷程〉。《台灣人權學刊》1(3): 205-219。
王章凱,2021,《都市更新制度困境研究-強制參與/排除取徑的解析與重構》
。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私立中國地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章逸、闕河嘉,2020,〈大埔之歌-臺灣主流報紙中的「土地徵收」〉。《資訊
社會研究》38: 19-49。
內政部地政司,2021,《內政部地政司110年人權教材:「關於出於發展目的的
搬遷和遷離問題的基本原則和準則」—落實民眾居住權保障》。未出版。
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反迫遷連線主編,2016,《反迫遷手冊》。臺北市:台灣
人權促進會、台灣反迫遷連線。
台灣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2012,〈台北的身世.都更的身分:作為「營建經濟」的都市更新政策、私有權與公共之辯〉。《文化研究》15: 220-229。
台灣農村陣線主編,2012,《土地正義的覺醒與實踐:抵抗圈地文集》。臺北市:台灣農村陣線、國立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
台灣農村陣線,2013,〈把國家還給人民宣言〉。苦勞網。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75304。取用日期:2022年8月11日。
台灣農村陣線、捍衛農鄉聯盟,2013,〈「把國家還給人民 818拆政府」行動〉。苦勞網。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75317。取用日期:2022年8月11日。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編輯部,2009,〈「都市更新下的社會與空間正義」回應與討
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6: 469-491。
加藤雅信著、鄭芙蓉譯,2012,《“所有權”的誕生》。北京:法律出版社。(加
藤雅信,2001,《「所有権」の誕生》。東京:三省堂。)
江一豪,2009,〈取法乎外:「違建社區」如何成為反攻土地商品化的號角〉。《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6: 459-467。
江俊儒,2013,《農民的公民實踐—灣寶反徵收抗爭的經驗》。臺北市:國立臺
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江雯、紀舜傑,2011,〈都市邊緣化下原住民族部落認同與重建-以新北市新三
鶯部落為例〉。《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0: 125-155。
朱淑娟,2011,〈土地徵收條例修正案朝野協商 行政院小幅讓步 民間:土地正
義、不容妥協〉。環境報導https://shuchuan7.blogspot.com/2011/12/blog-
post_13.html。取用日期:2022年7月20日。
何明修,2003,〈政治民主化與環境運動的制度化(1993-1999)〉。《台灣社會研 究季刊》50: 217-274。
──────2004,〈文化、構框與社會運動〉。《臺灣社會學刊》33: 157-199。
──────2005,《社會運動概論》。臺北市:三民。
李丁讚,2004,〈導論: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在台灣的發展〉。頁1-62,收錄於
氏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臺北縣:桂冠。
李丁讚、林文源,2000,〈社會力的文化根源:論環境權感受在台灣的歷史形
成;1970-86〉。《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8: 133-206。
李永展、藍逸之、莊翰華,2005,〈全球經濟變遷、發展型國家與台灣城鄉規劃
之重探:都市企業主義適用性的地理探查及其治理危機〉。《地理學報》40:69-97。
李得全、羅煊、謝一鋒,2020,〈論居住正義及其解方:臺灣與臺北〉。《臺灣土
地研究》23(2): 157-193。
李惠宗,2015,《「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下的新人權》。科技部補助專題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期末報告。未出版。
李容渝,2021,《反迫遷運動中事主、聲援者、組織者三種角色的互動探究》。
臺北市: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文聰,2012,〈主編的話〉。《台灣人權促進會季刊》2012秋季號:1。
邱逸鈴,2017,《「家」的保衛戰:都市非正式住居的認同展演》。臺北市:國立
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宜家,2019,〈「同意都更後,要反悔變得更難了?」都更新法上路,攸關你
權益的十大變革〉。台灣人權促進會。https://www.tahr.org.tw/news/2456。取用日期:2022年8月16日。
余宜家、許博任,2021,〈與花敬群次長商榷:區段徵收不是「合作開發」〉。
蘋果新聞網。https://www.appledaily.com.tw/forum/20210425/Y3S3RK3OVN
5ELLPATJOQJAHU。取用日期:2022年9月4日。
辛翠玲,2005,〈聯合國體系內NGO 角色與參與機會變遷之分析:新制度主義
的觀點〉。《兩岸與國際事務季刊》2(2): 21-44。
吳庚,2012,〈都更未爆彈知多少?〉。中時新聞網。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20405000607-260109?chdtv。取用日期:2022年9月10日。
吳豪人,2014,〈臺灣經驗?轉型正義的悖論〉。頁351-353,收錄於清河雅孝教
授榮退紀念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民商法制與現代法學理論:清河雅孝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臺北市:新學林。
──────2019,《「野蠻」的復權:臺灣原住民族的轉型正義與現代法秩序的自我救贖》。臺北市:春山出版。
吳綱立,1998,〈規劃思潮與公共利益概念的演變:建構一個新的規劃典範來尋
找公共利益〉。《人與地》179: 74-86。
吳昌鴻,2013,《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之住房權規範與實踐研究-兼論住
宅法對國內住房權之保障》。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素卿、吳幸玲、江尚書,2009,〈後工業化臺北與新自由主義都市政治〉。《中
國地理學會會刊》43: 15-32。
林佳範主編,2009,《台灣人權報告‧2008年》。臺北市:台灣人權促進會。
林明鏘,2013,〈都市更新之公共利益─兼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09號解釋〉。《台灣法學雜誌》227: 120-139。
林郁文,2015,《蟾蜍山聚落保存運動:非正式聚落的公共性與邊界辯證》。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冠宏,2011,《都市邊陲的抵抗:三鶯部落違建運動個案》。新北市: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林彥彤,2017,〈國際專家九點居住權建議 有聽沒有懂?〉。台灣人權促進會。
https://www.tahr.org.tw/news/2005。取用日期:2022年8月16日。
林彥彤、余宜家,2011,〈台大,違建戶,與空間作為資本〉。《文化研究月報》
122: 37-48。
房慧真,2018,〈一生烙印,從零開始──詹順貴專訪〉。報導者。https://www.
twreporter.org/a/interview-zhan-shun-gui-thomas。取用日期:2022年8月16日。
法務部法制司,2018,《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 一般
性意見》。臺北市:法務部。
洪士淵,2002,《活法、國家法與台灣勞資關係》。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法律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偉傑、徐進鈺,2019,〈早買不如晚買?你可能已不小心成為助長房價的幫兇
:台灣房產霸權社會溯源(上)〉。未來城市@天下。https://futurecity.cw.
com.tw/article/820?rec=i2i&from_id&from_index=6。取用日期:2022年6月25日。
徐進鈺,2013,〈公共與集體利益的可能〉。《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0: 243-253。
徐燕興,2020,《都市更新體制的誕生:發展型治理術與生命政治》。臺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徐亦甫,2018,《兩種土地掠奪體制:台灣反迫遷運動的困境與策略》。臺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徐世榮、廖麗敏,2011,〈建構民主人權的土地政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84: 403-429。
高健祐,2015,《土地徵收公益性及必要性之基準》。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法
律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夏傳位,2015,《台灣的新自由主義轉向:發展型國家的變異與挑戰》。新竹市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19,〈臺灣的新自由主義時刻:危機、典範競逐與新古典經濟學者
的進擊〉。《臺灣社會學刊》66: 55-124。
孫健智,2018,〈試析所有權與居住權之衝突-105年度上字第1513號判決為
例〉。《全國律師》22(11): 7-22。
孫窮理、陳逸婷、陳韋綸,2013,〈法務部首波強拆華光社區即時報導〉。苦勞
網。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73451。取用日期:2022年7月28日。
翁燕菁,2015,〈適足居住權之可裁判性-初探國際人權法及其實踐〉。《全國律
師》19(1): 4-17。
馬萱人主編,2011,《2010年台灣人權報告》。臺北市:台灣人權促進會。
陳新民,1999,《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臺北市:元照。
陳宜中,2013,《當代正義論辯》。臺北市:聯經。
陳冠瑋,2017,《憲法上居住權之建構與實現:以司法審查為核心》。臺北市:元照。
陳瑞樺,2016,〈以農之名:臺灣戰後農運的歷史考察〉。《文化研究》22: 75-
122。
陳虹穎,2016a,〈商榷「財產權」的社會性質與社會責任〉。公民行動影音紀錄
資料庫。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44129。取用日期:2022年9月
10日。
──────2016b,〈再談產權、土地抗爭與空間倫理〉。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
庫。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44228。取用日期:2022年9月10
日。
陳虹穎、徐亦甫,2017,〈東亞迫遷法庭及台灣居住權運動現況與挑戰〉。《台灣
人權學刊》4(2): 167-188。
陳虹穎、郭冠均、王耀德,2012,〈社區淪戰場:從爭議案看現行都市更新問題
〉。《建築師雜誌》38(9): 98-99。
陳君愷、賴建寰,2008,〈給我洲後村,我將翻轉全台灣-試論二重疏洪道洲後
村拆遷抗爭事件的歷史意義〉。《中央大學人文學報》36: 185-217。
陳怡伶、黎德星,2010,〈新自由主義化、國家與住宅市場:臺灣國宅政策的演
變〉。《地理學報》59: 105-131。
陳怡伶,2020,〈大市場、小政府:從東亞比較觀點談台灣屋主社會的困境〉
(演講簡報發表於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亞洲社會比較研究中心,2020.
06.23),未出版。
陳佳君,2015,《網路時代社會運動組織的傳播策略—以「文林苑」都市更新抵抗
運動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永健,2015,《物權法之經濟分析:所有權》。臺北市:元照。
張維修,2012,《都市更新體制的浮現與轉型》。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立本,2005,《魔戒:一九九〇年代以降臺北市空間生產與都市社會運動:寶
藏巖聚落反拆遷運動的文化策略》。臺北市: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博任,2014,〈浮濫圈地之成因及其抵抗〉。《台灣人權學刊》2(3): 159-167。
許恩恩,2018,《結盟、團結與分歧:變遷中的臺灣社運組織網絡(2012-2018)》。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孫權,2012,《綠色推土機:九零年代臺北的違建、公園、自然房地產與制度
化地景》。新北市:獨立媒體。
黃麗玲,2015,〈「違章建築社區」的再思考〉。《全國律師》19(1): 18-27。
黃麗玲等,2017,《落實臺灣居住正義之政策工具研究與運用》。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105年度研究計畫案期末報告,未出版。
彭至誠,2019,《解構泛理性的法律思維:重思迫遷事例裡的法律正當性、賠償
與補償》。新北市:天主教輔仁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楊友仁,1998,〈循環的債務:對台北市違章建築與都市規劃的歷史考察〉。《城
市與設計學報》4: 301-314。
──────1999,〈第一屆弱勢社區營造博覽會,從寶藏巖出發!〉。《OURs專業
改革派通訊》1999.2月號:6-7。
──────2018,〈重劃瘟疫、壟斷地租與共識製造:台中自辦市地重劃的案例
〉。論文發表於「2018台灣社會研究學會年會」,新竹縣:國立交通大學客
家文化學院,2018年10月13日至14日。
楊長苓,2004,《銘印、協商與抵抗的空間實踐:由康樂里非自願拆遷重思都市
劃與建築歷史》。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宜靜,2015,《國家與社會關係的司法中介與權利折衝:公有地上非正式住區
拆遷的治理與抵抗》。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勝安,2013,《權利與承認:論Honneth承認理論中的權利》。臺北市:國立
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昱,2016,《反璞玉運動的行動邏輯:當代竹北的發展民族誌》。新竹市:國
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裴元領,2004,〈繞路資本主義-從許寶強《資本主義不是什麼》出發的一種語
意學與類型學討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5: 253-273。
──────2021,〈宗教是什麼?為研究韋伯宗教社會學的準備工作〉。《社會分析》19: 33-74。
詹森林等,2020,《民法概要》。臺北市:五南。
詹順貴、李明芝,2011,〈台灣土地徵收浮濫的原因探討〉。《生態台灣》33: 4-9。
溫豐文,1984,《現代社會與土地所有權理論之發展》。臺北市:五南。
廖福特主編,2012,《2011年台灣人權報告:兩公約民間社團影子報告》。臺北
市:台灣人權促進會、兩公約施行監督聯盟。
廖庭輝,2021,《從無殼蝸牛到巢運:台灣住宅運動的倡議模式形構與轉化》。
臺中市: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昱涵,2018a,〈反迫遷連線:都更新法「聽證」仍徒具形式 釘子戶不可能減
少—都更修法正反意見系列專題三之一〉。沃草。https://watchout.tw/reports
/JpLo377MwVdYhlDPWWpK。取用日期:2022年8月16日。
──────2018b,〈談都更新法 尤美女:和內政部的爭取已達「極限」—都更
修法正反意見系列專題三之三〉。沃草。https://watchout.tw/reports/1ckTGQ
Gp0aFhKlGqM3Lt。取用日期:2022年8月16日。
溫麗圜,2014,〈居住權在司法上的可能性〉,華光社區法律論壇,載於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臺灣法實證資料庫。http://itdels.digital.ntu.edu.tw/
Item.php?ID=A_0008_0001_0002_0013。取用日期:2022年6月25日。
劉華真,2008,〈重新思考「運動軌跡」:台灣、南韓的勞工與環境運動〉。《台
灣社會學》16: 1-47。
鄭愁予,1983〔1979〕,《鄭愁予詩集Ⅰ: 1951-1968》。臺北市:洪範書店。
蔡維音,2006,〈財產權之保護內涵與釋義學結構〉。《成大法學》11: 31-74。
蔡培慧,2010,〈真實是一場社會行動:反思台灣農村陣線的行動與組織〉。《台
灣社會研究季刊》79: 319-339。
蔡敏真,2013,〈「違章」建築與「合法」迫遷?華光社區的一份田野觀察〉。共
誌。http://commagazine.twmedia.org/?p=1413。取用日期:2022年7月31日。
賴澤君,2007,《全球視野看痲瘋隔離制度與台灣樂生院運動-戰後62年樂生
院人權侵害調查與近年立法及保存運動抗爭紀實》。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品瑀,2016,〈60餘迫遷自救會上凱道 鍋碗瓢盆齊飛怨六都市長〉。環境資
訊中心。https://e-info.org.tw/node/200097。取用日期:2022年8月16日。
戴秀雄,2014,〈由制度設計面向論抵價地式區段徵收〉。頁53-124,收錄於
社團法人台灣法學會主編,《台灣法學新課題(十)》。臺北市:元照。
顏厥安,2014,〈何謂正義?一個初步的理論說明〉。頁1-24,收錄於社團法
人台灣法學會主編,《台灣法學新課題(十)》。臺北市:元照。
顏亮一,2014,〈都市規劃、公共利益與社會正義-從樂生療養院保存運動談起〉。《城市與設計學報》21: 115-138。
顏誌君,2019,《不自辦的「自辦市地重劃」?市地重劃制度的「自辦轉向」與
地方土地產權體制轉化》。臺中市: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雅怡,2018,〈適足居住權與我國憲法第15條財產權保障之交錯初探〉。《土
地問題研究季刊》17(3): 108-112。
Bauman, Zygmunt, 1999, In Search of Politics, Oxford: Polity.
Bobbio, Norberto著、沙志利譯,2016,《權利的時代》。西安:西北大學出版
社。(Bobbio, Norberto, 2005, L'età dei diritti. Torino: Giulio Einaudi Editore.)
Brickell, Katherine, Melissa Fernández Arrigoitia and Alexander Vasudevan, eds., 2017, Geographies of Forced Eviction: Dispossession, Violence, Resistance.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Christman, John, 1994, The Myth of Property: Toward an Egalitarian Theory of Ownership.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errida, Jacques著、胡繼華等譯、夏可君編,2006,《友愛的政治學及其他》。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Desmond, Matthew著、胡訢諄、鄭煥昇譯,2017,《下一個家在何方?: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臺北市:時報文化。(Desmond, Matth-
ew, 2016, Evicted: Poverty and Profit in the American City. New York: Crown.)
Donnelly, Jack著、江素慧譯,2007,《普世人權: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巨流。(Donnelly, Jack, 1989, Universal Human Right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thaca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David, Harvey著、許瑞宋譯,2018,《挑戰資本主義:大衛.哈維精選文集》。
臺北市:時報文化。(David, Harvey, 2016, The Ways of The Worl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airclough, Norman著、殷曉蓉譯,2003,《話語與社會變遷》。北京:華夏出版社。(Fairclough, Norman, 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MA: Polity Press.)
Freeman, Michael著、湯智貿譯,2006,《人權:跨學科的探究》。臺北市:巨流。(Freeman, Michael, 2002, Human Rights: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Malden, MA : Polity Press.)
Friedman, Lawrence M.、郭曉明譯,2018,《人權文化:一種歷史和語境的研究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Friedman, Lawrence M., 2011, The Human Rights Culture: A Study in History and Context. Quid Pro, LLC.)
Griswold, Wendy著、黃信洋、曹家榮譯,2008,《變動世界中的文化與社會》。
臺北市:學富文化。(Griswold, Wendy, 1994, Cultures and Societies in aChanging World. Thousand Oaks Calif.: Pine Forge Press.)
Holzman, Lois著、李易昆、陳惠雯、廖新春譯,2015,《成長的校園:當代教
育模式的基進選擇》。臺北市:導航基金會。(Holzman, Lois, 1997, Schools
for Growth: Radical Alternatives to Current Educational Models, Mahwah, N.J. : L. Erlbaum Associates.)
Jhering, Rudolf von著、薩孟武譯,2012〔1872〕,〈法律的鬥爭〉(Der Kampfums Recht)。頁1-11,收錄於王澤鑑,《民法總則》。臺北市:王慕華。
Kothari, Miloon, 1997, “The Global Struggle for the Right to a Place to Live” Development in Practice Vol. 7, No. 1: 5-16.
Locke, John著、葉啟芳、瞿菊農譯,1986〔1689〕,《政府論次講》。臺北市:
唐山。(Locke, John, 1980, Second Treatise of Government, Indianapolis, Ind.:Hackett Pub. Co.)
Lohmann, Georg著、李宏昀、周愛民譯,2018,《論人權》。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
Macpherson, C. B., 1962,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Possessive Individualism: Hobbesto Lock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rx, Karl and Engels, Friedrich, 2004[1848],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London: Penguin Books.
Marx, Karl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2001
〔1852〕,《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Der achtzehnte Brumaire des Louis Bonaparte)。北京:人民出版社。
Nancy, Jean-Luc著、簡燕寬譯,2013,《天與地:關於神》(Au ciel et sur la terre: Petite conférence sur Dieu)。北京:新星出版社。
Park, Bae-Gyoon, Richard Child Hill and Asato Saito, eds., 2012, Locating Neoliberalism in East Asia: Neoliberalizing Spaces in Developmental States, West Sussex: Wiley-Blackwell.
Posner, Richard A.著、朱蘇力譯,2002,《法理學問題》。臺北市:元照。
(Posner, Richard A., 1990, The Problems of Jurisprudenc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assen, Saskia著、謝孟宗譯,2015,《大驅離:揭露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的殘酷真相》。臺北市:商周。(Sassen, Saskia, 2014, Expulsions: Brutality and Complexity in the Global Economy. Massachusett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aunders, Peter, 2007, Urban Politics: A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London: Routledge.
Sayer, Andrew著、許甘霖、萬毓澤、楊友仁譯,2016,《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批判實在論取徑》。高雄市:巨流。(Sayer, Andrew, 2010, Method in Social Science: A Realist Approach, rev.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Taylor, Charles著、韓震等譯,2008,《自我的根源:現代認同的形成》。南京:譯林出版社。(Taylor, Charles, 1989, Sources of the Self: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illy, Charles, Tarrow, Sidney著、李義中譯,2010,《抗爭政治》。南京:譯林出版社。(Tilly, Charles, Tarrow, Sidney, 2007, Contentious Politics. Boulder, Colo.: Paradigm Publishers.)
UN-HABITAT, 2011, Forced evictions: Global crisis, global solution. Nairobi:UN-HABITAT.
Weber, Max著,康樂、簡惠美譯,1992,《宗教與世界:韋伯選集(Ⅱ)》。臺北市:遠流。
Wittgenstein, Ludwig著,尚志英譯,1995〔1953〕,《哲學研究》(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臺北市:桂冠。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