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若蓉、羅淇 (2003)〈補習與升學機率:台灣的實證分析〉。收錄於2003年臺灣經濟學會年會論文。臺北:臺灣經濟學會。 王安琪 (2015)《從問題到防治風險:輔導體制的風險治理、助人專業與情緒勞動》。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芳盛 (2006)〈國中學生課業補習效果之探討〉。《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7(1):131-148。 吳逸樺 (2017)《類家與家的返身相遇:一位女性補習班教育工作者的實踐與成長》。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湘倫 (2011)《一位補習班數學教師教學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大森 (2001)〈家庭教育資源對教育分流、教育取得之影響〉。《政大社會學報》31:45-75。 林大森、陳憶芬 (2006)〈臺灣高中生參加補習之效益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2(4):35-70。 林忠正、黃璀娟 (2008)〈補習文化〉。《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1(4):587-643。 林慧敏、黃毅志 (2009)〈原漢族群、補習教育與學業成績關聯之研究以台東地區國中二年級生為例〉。《當代教育研究》17(3):41-81。 孫清山、黃毅志 (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臺灣社會學刊》19:95-139。 高子壹 (2010)《在「家」與「教」之間:家教關係中的劃界與再生產》。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芳全 (2009)〈家長教育程度與科學成就之關係:文化資本、補習時間與學習興趣為中介的分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4):39-76。 章英華、伊慶春 (2001)〈家庭、學校與補習〉。收錄於《青少年生命歷程與生活調適研討會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陳伯軒 (2013)《補教業的社會和心理功能—一位補習班老師的民族誌調查》。嘉義:南華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陳怡如 (2017)《為人「師」「表」:國中女教師服裝規訓與印象管理策略》。高雄: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靖、黃毅志 (2011)〈學科補習、社會資本、文化資本與高中多元入學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研究學報》45(2):87-111。 陳怡靖、鄭燿男 (2000)〈台灣地區教育階層化之變遷:檢證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財務資本論在台灣的適用性〉。《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0(3):416-434。 黃健倫 (2008)《國中生補習的決定因素與補習對成績的影響》。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黃敏雄 (2009)〈如何因應補習教育的存在與擴張?評Mark Bray, Confronting the Shadow Education System: What Government Politics for What Private Tutoring?〉。《臺灣社會學刊》45:249-260。 黃毅志、陳俊瑋 (2008)〈學科補習、成績成現與升學結果—以學測成績與上公立大學為例〉。《教育研究集刊》54(1):117-149。 翟本瑞、郭家華 (2012)〈臺灣國小補習教育的階級複製現象〉。《止善》12:3-28。 銀慶貞、陶宏麟、洪嘉瑜 (2010)〈臺灣高中生補習對於升學成績的影響〉。全國實證經濟學研討會。臺北:輔仁大學經濟系2010/3/31。 劉正 (2006)〈補習在臺灣的變遷、效能與階層化〉。《教育研究集刊》52(4):1-33。 劉正 (2018)〈臺灣補習班的發展模式與城鄉差異〉。《社會科學前沿》7(11):1752-1759。 劉惠純 (2008)《誰可以成為空服員?—情緒勞動與性別化的生產政治》。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謝雨生、周孟嫻 (2013)〈臺灣青少年及青年補習有效嗎?反事實因果推論的檢驗〉。發表於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第五次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 羅佩倫 (2013)《我們是「陰影教師」?!—升學補習班教師專業認同之質性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關秉寅 (2016)〈同儕補習風氣對國中生學習成就之影響〉。《臺灣社會學刊》60:99-133。 關秉寅、李敦義 (2008)〈補習數學有用嗎?一個「反事實」的分析〉。《臺灣社會學刊》41:97-148。 關秉寅、李敦義 (2010)〈國中生數學補的愈久,數學成就愈好嗎?傾向分數配對法的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6(2):105-139。 TVBS新聞網 (2019)〈台灣平均每月總薪資近5.2萬元 補教業拉低平均?〉。2月22日。 中天新聞 (2017)〈補教戰場調查報告〉。6月4日。 中時新聞網 (2016)〈窮忙業大解密 補教業最薪酸 保全業最操勞〉。10月18日。 台灣勞工陣線 (2016)〈2015窮、忙行業分析結果〉。10月17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 (2017)〈補習及進修教育法〉。6月14日。 自由時報新聞網 (2016)〈台灣勞工窮又忙 服務業勞工占大宗〉。10月17日。 東森新聞 (2016)〈補教業窮忙第一名〉。11月12日。 苦勞網 (2016)〈勞陣調查:去年補教業員工最低薪、保全業最過勞〉。10月17日。 風傳媒 (2016)〈2015「窮、忙」行業,服務業佔最大宗〉。10月17日。 華視新聞網 (2016)〈補教業最低薪 保全工時最長〉。10月18日。 新頭殼 (2016)〈窮忙行業調查:補教業最低薪 保全業最過勞〉。10月17日。 遠見雜誌 (2017)〈教改推動20年 補習班反而增加3倍?〉。1月16日。 蘋果即時新聞網 (2016)〈越忙越窮 台5行業不到30K補教業勞工24K低薪之首「超難活的」〉。10月18日。 Burawoy, Michael原著,林宗弘等譯 (2005)《製造甘願:壟斷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歷史變遷》。臺北:群學。 Foucault, Michel原著,劉北成等譯 (1992)《規訓與懲罰》。臺北:桂冠。 Freire, Paulo原著,方永泉譯 (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臺北:巨流。 Fussell, Paul原著,陳信宏譯 (2004)《愛上制服:制服的文化與歷史》。臺北:麥田。 Goffman, Erving原著,徐敏江等譯 (1992)《日常生活的自我表演》。臺北:桂冠。 Goffman, Erving原著,群學工作室譯 (2012)《精神病院》。臺北:群學。 Gramsci, Antonio原著,曹雷雨等譯 (2014)《獄中札記》。中國:河南大學。 Hochschild, Arlie原著,徐瑞珠譯 (1992)《情緒管理的探索》。臺北:桂冠。 Hochschild, Arlie原著,張正霖譯 (2017)《第二輪班》。臺北:群學。 Marx, Karl原著,吳家駟譯 (1990)《資本論》。臺北:時報文化。
Baker, D. P., Akiba, M., LeTendre, G. K., & Wiseman, A. W. (2001). “Worldwide shadow education: outside-school learning, institutional quality of schooling, and cross-national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23(1): 1–17. Bolton, Sharon & Boyd, Carol (2003). “Trolley dolly or skilled emotion manager? moving on from Hochschild’s Managed Heart.” Work, Employment and Society 17 (2): 289-308. Braverman, Harry (1974). Labor and monopoly capital: the degradation of work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Bray, M. (2007[1999]). The shadow education system: Private tutor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lanners (Fundamentals of Educational Planning No.61). Paris: UNESCO,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 Hochschild, Arlie (2003). The managed heart: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im, Y. C. (2016). Shadow education and the curriculum and culture of schooling in South Korea.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Kim, Y. C., & Jung, J. H. (2019). Shadow education as worldwide curriculum studie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Leidner, Robin (1993). Fast food, fast talk: service work and the routinization of everyday life.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iu, J. (2012). “Does cram schooling matter? Who goes to cram schools? some evidence from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32(1): 46-52. Lively, Kathryn J. (2000). “Reciprocal emotion management working together to maintain stratification in private law firms.” Work and Occupations 27(1): 32-63. Macdonald, Cameron Lynne & Sirianni, Carmen (1996). “The service society and the changing experience of work.” Working in the Service Society Pp.1-26, edited by Cameron Lynne Macdonald and Carmen Sirianni.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Orzechowicz, D. (2008). “Privileged emotion managers: the case of actor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71(2): 143–156. Stevenson, D. L., & Baker, D. P. (1992). “Shadow education and allocation in formal schooling: transition to university in Japa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7: 1639-1657. Trent, J. (2016). “Constructing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in shadow education: perspective of private supplementary educators in Hong Kong.” Educational Research for Policy and Practices 15(2): 150-169. Wharton, Amy (2009). “The sociology of emotional labor.”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35: 147-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