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5.198.9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鄭芮欣
作者(外文):Cheng, Jui-Hsin
論文名稱(中文):照顧倫理的轉變:照顧管理如何影響家庭照顧者的實作與能動
論文名稱(外文):The Shift of Care Ethics:How Care Management Influence Practice and Agency of Family Caregivers
指導教授(中文):林文蘭
指導教授(外文):Lin, Wen-Lan
口試委員(中文):王增勇
石易平
李韶芬
口試委員(外文):Wang, Tsen-Yung
Shih, Yi-Ping
Lee, Shao-F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學號:106045508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9
中文關鍵詞:家庭照顧者照顧管理照顧倫理實作能動性
外文關鍵詞:family caregiverscare managementethics of carepracticeagenc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9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探討1990年代末以來「照顧管理」(care management)的出現,逐漸發展成決定福利資源分配和輸送的體系與技術,設定一套判斷失能等級、評估家庭照顧功能和福利需求的標準。研究提問為:照顧管理如何影響家庭照顧者的實作與能動性?以往研究多側重於分析家庭照顧者對照顧服務的滿意度,從組織視角檢討照顧管理體系的運作模式,或是直接將照顧管理體系和照顧服務視為解決「照顧負荷」的政策解方。既有研究以由上而下的視角來界定照顧服務的項目和「理想」的家庭照顧圖景,本研究則是由下而上探究家庭照顧者如何策略性運用照顧服務,為自己的照顧實作注入各種可能性。
  研究方法上分為兩個部分:一方面蒐集與「家庭照顧者」相關的媒體報導,政策法規以及歷史文獻,藉由多樣的資料來源重新理解照顧倫理內涵轉變的歷程。另一方面,通過深度訪談和觀察家庭照顧者的照顧實作經驗,理解照顧者的生活世界。
  分析上主要採取女性主義與政治科學學者Joan Tronto對照顧倫理(ethics of care)的界定,從實作的脈絡來重新理解照顧倫理的內涵。研究發現:
  第一,藉由報導資料的整理來分析台灣社會在不同時期如何認知「家庭照顧者」的形象和照顧倫理。在1990年初期政策宣導的「三代同堂」著重於家庭內部以親子關係為基礎的照顧想像,因此照顧政策的制定朝向鼓勵共同居住,企圖在空間上與文化上強化鞏固家庭功能。到了2000年之後,對老人照顧需求的討論逐漸轉變為聚焦在失能者的身體照顧與復能需求,以及家庭照顧者的照顧技巧與照顧負荷。本研究從相關報導中彙整歸納出三種照顧倫理的類型:「同住奉養型」、「技巧培訓型」以及「照顧管理型」。進而藉由這三種類型的比較來具體分析照顧倫理轉變的傾向。
  第二,通過歷史文獻的爬梳,本文重新檢視照顧管理體系與技術在台灣社會的建構過程。分析上援引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觀點,以重新理解不同行動者與照顧管理體系之間的關係。除了探討照顧管理體系在地生成的社會脈絡之外,本研究以2001年推行的建構長期照顧先導計劃為切入點,分析在「實驗社區」中先導計劃的專家團隊如何連結與徵召行動者以打造照顧管理的網絡,以及通過評估和推估的策略轉譯了人們對照顧需求的認識。
  第三,深入家庭照顧者的照顧歷程,訪談發現在與照顧管理的互動過程中,家庭照顧者在實作上因應不同照顧情境而選擇引入照顧管理的服務,因應照顧管理體系的要求和不足,形塑出符合自身需要的照顧計劃。不僅如此,本研究進一步提出「照顧投資」(care investment)的概念來闡述家庭照顧者通過將自己作為倫理主體,深入學習照顧管理的知識、連結相關支持團體以及改變照顧信念,藉以探索照顧經驗對於自身生涯發展的其他可能性和意義。
  最後,本研究的貢獻在於:從照顧需求如何被認知與轉譯、照顧管理體系的生成過程,以及家庭照顧者的能動性策略等不同面向重新反思照顧管理對家庭照顧者實作的影響。照顧管理體系與技術的政治性在於:一方面照顧服務的規劃上定位為對家庭照顧的輔助性支持,其後果是再私化照顧為家庭的責任。另一方面,強調專業介入的照顧服務強化了照顧管理者與家庭照顧者之間指導與被指導的階序關係,使得家庭照顧者的實作知識在照顧管理評估和照顧計劃制定的過程中被邊緣化。
  政策建議上,應該在照顧管理體系中納入家庭照顧者發聲的管道和機制,正視家庭照顧者實作知識的重要性,創造有利於家庭照顧者連結和經驗分享的環境。現行評估標準只從受照顧者的身體功能來界定照顧需求,然而本研究指出照顧管理體系應該以家庭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為中心,發展出因應多元需求的照顧服務,才能真正落實增加家庭照顧者選擇權的政策理念。
This thesis examined the phenomenon in which techniques for determin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provision of welfare resources and criteria for grading disabilities and evaluating the care functions and welfare needs of famili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since the advent of care management in the late 1990’s. The study sought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care management on the practices and agency of family caregivers. Much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how satisfied family caregivers are with care services, how care management systems operate from the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and how care management systems and care services can be used to resolve “caregiving burdens.” These works adopt a top-down approach to define care services and specify what the “ideal” family caregiving situation should be. By contrast, the present study employed a bottom-up approach to determine how family caregivers apply care services strategically to inform their care practices.

 The method consisted of two processes: a) collecting news reports, policies and laws, and past studies regarding family caregivers to revisit how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thics of care (EoC) is changing with the times; and b) conducting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family caregivers to articulate their care practices and thus explore their live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oC within the context of care practices was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the EoC definition proposed by the feminist and political scientist Joan Tronto.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First, by summarizing the news reports collected, the study elucidated the perceptions of the Taiwanese public about family caregivers and eldercare need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In the early 90’s, the government encouraged people to build a multigenerational family where parent-child relations underlay the provision of care, and introduced policies that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such a household with the aim of enhancing family functions in terms of house design and familial culture. By 2000, the discourse on eldercare needs had shifted to the needs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for physical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and to the care skills and burdens of family caregivers. The EoC changed, as the medicalization of caring practice, eldercare network shifted to including various actors, and the meaning of family became displaced.

 Second, the literature was reviewed to revisit the development of care management systems and skills in Taiwan. This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actor-network theory, so as to revisi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fferent actors and care management systems. The social context in which the management systems were formed was discussed. This study also investigated how expert teams—who worked in communities where a pilot progra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ng-term care system (launched in 2001) was experimented—connected with and mobilized actors to build care management networks and perceived care needs by evaluating and extrapolating the needs.

 Third, an analysis of interviews with family caregivers revealed that they used care management services—depending on the care situation—to address the needs and limitations of care management systems and thus create their own care plans. In addition, a concept of “care investment” was proposed in which family caregivers exercised self-discipline to deepen their knowledge of care management, connect with support groups, change their beliefs about care, and examine the role of their care experiences on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This study has the following contributions. First, the influence of care management on family caregiving practices was revisited by discussing how care needs were perceived by experts, how care management systems were established, and what agency strategies family caregivers used. Second, the politics of care management systems and techniques can be explained in terms of the fact that: a) Because care services are intended to facilitate family caregiving, care responsibilities inevitably shift back to lie with family members themselves; and b) prioritizing the delivery of care services by professionals enhances the superior-subordin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 managers and family caregivers, marginalizing the practical knowledge of the caregivers when it comes to care management evaluation and care plan creation.

 Several policy recommendations were proposed. There should be a way within care management systems for family caregivers to make their voices heard. This improvement may highlight the caregivers’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create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y can connect with each other and share experiences. Additionally, although existing care management systems define care needs by focusing solely on the receivers’ physical functions, this study argued that the systems should customize care services taking into account what kind of life a family wants to lead, thus giving the caregivers more care options.
目錄
第一章、導論 1
第一節、研究緣起 1
第二節、現象確立 3
第三節、研究提問 5
第四節、文獻評述 6
一、照顧管理研究 6
二、家庭照顧者研究 8
三、照顧倫理與實作 10
第五節、研究設計 13
第二章、「家庭照顧者」的出現與照顧倫理的轉變 18
第一節、「家庭照顧者」形象的轉變 18
一、家庭照顧者性別想像 20
二、照顧悲劇的負面形象 22
三、聰明照顧者翻轉形象 23
第二節、眾聲喧嘩的照顧倫理 25
一、同住奉養型:三代同堂的爭議與改良 26
二、技巧培訓型:家庭照顧者培訓班盛行 28
三、照顧管理型:各種服務資源介入支援 30
第三節、照顧倫理轉變的傾向 34
一、照顧實作的醫療化 35
二、行動者的轉變 36
三、「家庭」意義的位移 38
第四節、照顧倫理的轉變 42
第三章、照顧管理體系與技術的生成 44
第一節、照顧管理生成的社會脈絡 44
一、機構式照顧的爭議(1980年代) 44
二、外籍看護工的開放與禁止(1990年代) 46
三、照顧管理的建制化(2000年代至今) 49
第二節、照顧管理的行動者網絡 52
一、實驗社區的定位 52
二、實驗社區的行動者 55
三、行動者的利益結盟 56
第三節、照顧管理的轉譯過程 59
一、徵募行動者的策略:評估 59
二、建立正當性的策略:推估 62
三、結盟的不穩定與專家的解釋 68
第四節、台灣照顧管理體系與技術的特殊性 72
第四章、家庭照顧者的實作與能動性 74
第一節、導入照顧管理的理由 75
一、病痛的自我敘事 78
二、照顧選擇的排序 80
三、想先有長照資格 82
第二節、形塑合身的照顧計劃 84
一、額度計算的遊戲:我算得多準啊! 85
二、選擇合適的替手:請外看的幫助很大! 88
三、變身照顧管理者:照顧資源越用越好! 92
第三節、實作照顧管理的倫理類型 94
一、連結支持團體 95
二、實作照顧信念 98
三、家庭照顧者的「照顧投資」 105
第四節、家庭照顧者的能動性 108
第五章、未竟的照顧革命:照顧倫理的轉變如何可能? 111
第一節、照顧管理作為家庭照顧者的新倫理類型 111
第二節、照顧的政治與反思 113
一、照顧服務不是萬靈丹 114
二、以家庭照顧需求為本 115
第三節、家庭照顧者的照顧革命 118
一、拿回照顧方式的選擇權 119
二、創造有利於選擇的環境 122
第四節、看見照顧倫理的多元性 125
參考文獻 127
研究後記 136
附錄、訪談大綱 138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2019a,退伍軍人吳先生一打三照顧瀕崩潰 「長照四包錢」助攻明年考博士。https://www.familycare.org.tw/policy/11424,取用日期:2021年7月31日。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2019b,照顧電視台〈照顧不孤單〉第六集:做個勇敢的照顧者。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Ghk6VnMgMo,取用日期:2021年7月31日。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2019c,《別讓衝突毀了家的愛~家庭照顧協議DIY》8/29高雄場免費講座。https://www.familycare.org.tw/service/11375,取用日期:2021年7月31日。
牛慶福,1991,〈高齡化社會 三代同堂天倫樂〉。聯合報,第15版,1月23日。
王安琪,2021,〈裝配安寧居家照護地景:家庭照護者的資源連結、照護實作與情感勞動〉。論文發表於「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年會」,線上舉辦:東華大學,2021 年 8 月 23 日至 26 日。
王宛茹,1992,〈養老爸老媽 是法律責任〉。聯合晚報,第1版,5月29日。
王增勇,2005,〈社區照顧的再省思:小型化?規格化?產業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9:91-141。
王增勇,2007,〈外籍監護工政策何去何從?〉。《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會訊》52:7-14。
王增勇,2011,〈家庭照顧者做為一種改革長期照顧的社會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5:397-414。
王增勇,2014,〈福利造家?:國家對家庭照顧實踐的規訓〉。頁33-66,收錄於黃應貴編,《21世紀的家:台灣的家何去何從?》。台北:群學。
王增勇,2019,家庭照顧者四大權益保障訴求。https://www.familycare.org.tw/sites/default/files/0.4.2%E5%B0%88%E9%A1%8C%E6%BC%94%E8%AC%9B3-%E7%8E%8B%E5%A2%9E%E5%8B%87PPT.pdf,取用日期:2021年7月31日。
台中市政府主計處,2020,市政統計簡析(109年)-友善高齡 長照升級。https://www.dbas.taichung.gov.tw/media/584399/109-007%E5%8F%8B%E5%96%84%E9%AB%98%E9%BD%A1-%E9%95%B7%E7%85%A7%E5%8D%87%E7%B4%9A.pdf,取用日期:2021年7月31日。
台北市法規查詢系統,2021,台北市政府 98.02.12. 府訴字第09870010600號訴願決定書。https://www.laws.taipei.gov.tw/lawsystem/wfLaw_Decision_Content.aspx?CNO=898-027,取用日期:2021年7月31日。
台東縣政府,2020,台東縣政府訴願決定書(案號109017)。https://www.taitung.gov.tw/News_Content.aspx?n=054C02E83378F5AF&sms=6A6B57F5FE966020&s=08C659AB1DB52EED,取用日期:2021年7月31日。
民生報,1989,〈三代同堂 逐漸增加〉。第24版,5月26日。
民生報,1999a,〈為擴展血源 林口長庚成立捐血室〉。第22版,1月13日。
民生報,1999b,〈紅十字會台灣分會 周日培訓家庭照顧者〉。第22版,3月16日。
田玫,1998,〈陪他走更舒適的路〉。民生報,第29版,8月3日。
伊佳奇,2012,〈讓家庭照顧者成長照支柱〉。聯合報,A15版,4月23日。
成令方,2002,〈醫「用」關係的知識與權力〉。《台灣社會學》3:11-71。
朱偉仁,2017,《不需要一個人獨自承擔:愛長照寫給照顧者的照護專書》。台北:大田。
朱國鳳,2017,【朱國鳳專欄】已經聘僱外籍看護,還可以獲得「長照2.0」的照護嗎?。https://www.ilong-termcare.com/Article/Detail/860,取用日期:2021年7月31日。
百家諸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2006,絆。https://ctext.org/dictionary.pl?if=gb&char=%E7%B5%86,取用日期:2021年7月31日。
何振忠,1991,〈勞委會擬引進外籍看護〉。聯合報,第6版,8月27日。
吳佩蓉,1999,〈暫卸肩上千斤擔 家庭照護者放個假 喘息服務 全台年底實施〉。民生報,第7版,9月12日。
吳貞瑩,2018,〈復能服務額度可預支 輔具能租借 使用更靈活〉。聯合報,P03版,9月30日。
吳貞瑩,2019,〈照顧者四大狀況題〉。聯合報,P03版,6月16日。

吳淑瓊、徐慧娟、莊媖智、張明正,1996,〈功能評估在估計台灣社區老人長期照護需要之應用〉。《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5(6):533-545。
吳淑瓊、張明正,1997,《台灣老人健康照護之現況分析》。台中:台灣省家庭計畫研究所。
吳淑瓊、王正、呂寶靜、莊坤洋、張媚、戴玉慈、曹愛蘭,2001,《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畫》。內政部委託研究第一年成果報告。
吳淑瓊、王正、呂寶靜、莊坤洋、張媚、戴玉慈、曹愛蘭,2002,《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畫》。內政部委託研究第二年成果報告。
吳淑瓊、王正、呂寶靜、莊坤洋、張媚、戴玉慈、曹愛蘭,2003,《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畫》。內政部委託研究第三年成果報告。
吳媛華,1991,〈外籍女傭被捉走了 雙薪家庭陷入混亂〉。聯合報,第6版,12月6日。
吳媛華,1992,〈外籍看護家庭幫傭搶中年女性飯碗〉。聯合晚報,第6版,3月11日。
呂以榮等,2018,《老人與家庭:高齡與超高齡社會議題》。台北:雙葉。
呂幼綸,2001,〈家庭照顧者也需要關懷〉。民生報,D8版,8月9日。
呂寶靜,2001,《老人照顧:老人、家庭、正式服務》。台北:五南。
李玉梅,2003,〈失智照顧者培訓 課程免費〉。聯合報,B2版,9月24日。
李玉梅,2004,〈幫親人拍痰 十幾年來 作法都錯了〉。聯合報,B2版,2月17日。
李佳苓等,2014,〈探討照顧管理服務成效與主要照顧者照顧負荷之相關性研究〉。《護理雜誌》61(1):64-73。
李佳苓等,2015,〈照顧管理專員角色功能及照顧管理服務滿意度之相關研究〉。《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11(3):198-205。
周月清,2001,〈「柿子挑軟的吃」?「政府的照顧政策在哪裡」?來自一位家庭女性照顧者的聲音〉。《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會訊》20:2-4。
周燕芳、 高玉珍、張依玲、江承晏、 盧朱滿、曾素美、黃慈心,2020,〈提升社區老人長期照顧資源使用率之改善專案〉。《長庚護理》31(1):47-61。
林文源,2012,〈關鍵字:ANT〉。頁230-241,收錄於王秀雲等編,《意外多重奏:STS如何重組真相》。台北:行人文化研究室。
林伯驊,2016,〈中風父被兒打 社工申請保護令〉。聯合報,B3版,6月9日。
林秀美,2005,〈濟興長青會 家庭照顧者聯誼〉。民生報,CR3版,9月23日。
林秀美,2007,〈照顧者壓力大 讓他喘口氣〉。聯合報,A9版,7月4日。
林浚南,1991,〈外籍女傭 應否開放 兩派婦團 所見不同〉。聯合晚報,第9版,2月26日。
林進修,2010,〈5醫院 辦失智症家屬培訓班〉。聯合晚報,A8版,8月23日。
林淑萱,2004,〈從「長期照護先導計畫」的執行論長期照護體系之建構〉,《社區發展季刊》106:97-105。
林萬億,2006,《台灣的社會福利-歷史經驗與制度分析》。台北:五南。
社團法人台灣職能治療學會,2016,【學會出版】專家報告:復能與銀髮族。http://www.ot.org.tw/news/unit/16,取用日期:2021年7月31日。
經濟日報,1988,〈鼓勵子女與老年人同住給予減稅優待的辦法〉。第2版,11月4日。
邱大昕,2008,〈「殘障設施」的由來:視障者行動網絡建構過程分析〉。《科技醫療與社會》6:21-67。
邱文通、黃士榮,1992,〈老有所安 郝院長鄭重推薦「三代同堂」〉。民生報,第1版,1月22日。
施麗雯,2019,〈「孕產照護邏輯:台灣女性的新生育選擇與共同修補〉。《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44:1-46。
邵冰如,1997,〈她們,孤獨守護重殘親人〉。聯合晚報,第6版,6月28日。
侯建州、黃源協,2012,〈專業主義 v.s. 管理主義:英國社會工作歷史的檢視〉。《台灣社會工作學刊》10:1-46。
洪晨碩,2014,〈彈性病況:失智家庭的照顧軌跡〉。《台灣社會學》28:59-96。
胡幼慧,1995,《三代同堂:迷失與路阱》。台北:巨流。
胡寶璉,1994,〈老者安之?北市安養供需嚴重失衡〉。聯合報,第13版,7月16日。
范榮達,2015,〈利用長照中心 家屬喘口氣〉。聯合報,B3版,8月17日。
錢克綱,2019,〈水產養殖:一個半X半Y的領域〉。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9/02/05/chienkokang/,取用日期:2021年7月31日。
孫中英,2014,〈高齡化 銀髮照護銀髮〉。聯合報,A3版,12月15日。
涂淑芳,1990,〈送父母到養老院〉。聯合報,第24版,10月2日。
袁凌雲,1993,〈敬老倫理〉。《社區發展季刊》64:21-23。
馬道容,1990,〈老人福利政策 家庭奉養為主〉。民生報,第13版,11月16日。
寇維勇,1990,〈平凡的天倫樂 三代同堂李總統郝院長有志一同〉。聯合報,第5版,11月5日。
張世雄,2018,〈高齡社會中的社區照顧與社區政策:社區要怎樣照顧?〉。《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8(3):1-34。
張正莉,2000,〈不可不知的權利 善用出院準備服務〉。聯合報,第34版,3月19日。
張念慈,2011,〈長照分擔壓力 國小師感恩落淚〉。聯合報,B2版,12月8日。
張淑卿、許銘能、吳肖琪,2010,〈台灣長期照護機構品質確保機制發展之趨勢〉。《長期照護雜誌》14(2):149-159。
張欽凱,2018,〈復健科醫師在長照的角色 從居家醫療談邁向高齡社會的一大步〉。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2965,取用日期:2021年7月31日。
張慧中,1991,〈三代同堂非幸福保障〉。民生報,第24版,2月24日。
梁玉芳,1993,〈全台老人 作伙來打拚〉。聯合報,第6版,10月6日。
梁玉芳,1996,〈減輕「愛的勞務」 給她喘息式服務〉。聯合報,第6版,6月24日。
梁欣怡,2003,〈光風霽月 仁者襟懷〉。民生報,B3版,11月7日。
章英華、伊慶春,2006,〈台灣民眾奉養老年父母態度之變遷:理想價值與現實考量〉。頁905-939,收錄於劉翠溶編,《四分溪論學集:慶祝李遠哲先生七十壽辰,下冊》。台北:允晨。
莊琇閔,2009a,〈照顧失智 衛局伸援手〉。聯合報,B2版,6月9日。
莊琇閔,2009b,〈失智症家庭照顧 衛生局開課〉。聯合報,B2版,8月11日。
連翊蘋,2017,《新好男人嗎?探討男性作為家庭主要照顧者的角色平衡》。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陳乃綾,2019,《解開照顧枷鎖:人生必修的長照課,照顧家人你一定要知道的事》。台北:四塊玉文創。
陳正芬、吳淑瓊,2006,〈家庭照顧者對長期照護服務使用意願之探討〉。《人口學刊》32:83-121。
陳正芬,2011,〈管理或剝削?家庭外籍看護工雇主的生存之道〉。《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5:89-155。
陳正芬,2016,〈高齡台灣 漸增的虎子現象〉。聯合報,A15版,6月9日。
陳正芬、官有垣,2020,《台灣的長期照顧體制發展:國家、市場與第三部門》。高雄:巨流。
陳劭杰,2020,《長期照顧的論戰:從Foucault治理性的概念檢視老人長期照顧》。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陳宛茜,2021,〈專家:推動「長照新家人關係」〉。聯合報,A5版,10月4日。
陳雨鑫,2020a,〈長照司:居家復能與居家復健不同〉。聯合報,D4版,5月29日。
陳雨鑫,2020b,家有聘僱外勞不能用長照?衛福部:大錯特錯。https://www.taitung.gov.tw/News_Content.aspx?n=054C02E83378F5AF&sms=6A6B57F5FE966020&s=08C659AB1DB52EED,取用日期:2021年7月31日。
陳景寧編,2003,《啟動照護革命: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劃陳景寧編》。台北: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
陳景寧,2017,〈改變信仰 不讓照顧牢籠壓垮愛〉。聯合報,B4版,5月2日。
陳景寧,2017,【家總投書聯合報】改變信仰 不讓照顧牢籠壓垮愛。https://www.familycare.org.tw/news/10874,取用日期:2020年9月2日。
陳景寧,2018,〈聰明照顧 拒絕孝道綁架〉。聯合報,B4版,8月21日。
陳景寧,2019,〈我國家庭照顧者支持網絡系統〉。《長期照護雜誌》23(1):11-21。
陳碧雲,1997,〈照顧老病長者 大多是婦女 交換生命 漫長孤獨誰聞問〉。民生報,第21版。6月29日。
陳燕禎,2007,〈我國老人照顧資源變遷之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14:239-148。
勞動部,2019,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N0090055,取用日期:2020年9月12日。
曾凡慈,2010,《兒童發展的風險治理:發展遲緩、監管網絡與親職政治》。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
黃士榮,1991,〈三代同堂 中國式老人福利〉。民生報,第13版,9月15日。
黃士榮,1992,〈郝揆強調提倡「三代同堂」〉。民生報,第13版,1月22日。
黃志忠,2014,〈居家服務照顧品質之探討:以「案家為中心」觀點出發〉。《社區發展季刊》147:300-316。
黃宣翰,2000,〈四醫院合辦老人照顧培訓班〉。聯合報,第18版,3月22日。
黃敏中,2000,〈兼顧家庭照顧者 男性分工〉。聯合報,第18版,2月22日。
黃源協,2000,《社區照顧:台灣與英國經驗的檢視》。新北:揚智文化。
黃源協,2007,〈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的團隊運作〉。《長期照護雜誌》11(1):20-26。
黃源協,2017,《個案管理與照顧管理》。台北:雙葉。
愛長照,2016,關於愛長照。https://www.ilong-termcare.com/Home/About,取用日期:2021年7月31日。
新北市政府,2021,特別照顧津貼。https://lkk.ntpc.gov.tw/home.jsp?id=6428140bf7da48aa,取用日期:2021年7月31日。
楊美珍,2000,〈家庭照顧者 走出來、透透氣〉。民生報,A5版,11月4日。
楊寧茵,2020,〈【最佳的照顧就是不要照顧】人人具備復能觀念,才能享有自己持續做主的人生〉。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3422?from=search,取用日期:2021年7月31日。
葉琇姍,1993,〈對老人福利法修正的建議〉。民生報,第2版,5月26日。
葉莉莉,2007,〈長期照護中的個案管理服務〉。《長期照護雜誌》11(3):219-226。
葉惠欽,1990,〈推動「新三代同堂」老爸老媽住隔壁〉。聯合晚報,10版,12月27日。
葉惠欽,1991,〈鼓吹三代同堂 徒具虛名〉。聯合晚報,第10版,5月24日。
葉惠欽,1998,〈讓失能老人家庭 有機會喘息〉。聯合晚報,12版,9月8日。
監察院,2020,長照2.0,汲汲於拓展長照服務據點佈建及服務提供數量,欠缺服務提供之監測與品質管控;另政策造成住宿型機構及醫療機構的照顧及專業人力流失,迫使機構負荷量大增,監察院糾正衛福部。https://www.cy.gov.tw/News_Content.aspx?n=213&s=17952,取用日期:2021年7月31日。
劉香蘭,2015,《揭開台灣照顧的多重面紗──個人生命經驗與社會政策的對話》。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惠敏,2008,〈家庭照顧者不是超人〉。聯合報,E2版,8月28日。
劉惠敏、林秀美、賈寶楠、吳佩玲,2009,〈近9成照顧者 慢性神經衰弱〉。聯合報,A5版,2月12日。
蔡文輝,2012,《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蔡沛璇,2021,《居家服務領域跨專業團隊合作的運作模式探討-以高雄市為例》。高雄: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蔡容喬,2019,〈阻長照悲歌 家總推家庭照顧協議〉。聯合報,B1版,8月30日。
蔡淑鳳,2008,〈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的政策制定與發展〉。《長期照護雜誌》12(1):1-7。
衛生福利部,2016,《長期照顧服務法》。https://1966.gov.tw/LTC/cp-5199-42407-201.html,取用日期:2021年7月31日。
衛生福利部,2018,106年老人狀況調查主要家庭照顧者調查報告。https://dep.mohw.gov.tw/DOS/cp-1767-38429-113.html,取用日期:2020年9月2日。
衛生福利部,2018,1966長照服務專線短片-照顧者篇〈1分半/國語〉。https://1966.gov.tw/LTC/cp-3650-39340-201.html,取用日期:2020年12月29日。
衛生福利部,2019a,長照涵蓋率超過43%住宿型長照機構品質持續精進。https://www.mohw.gov.tw/cp-4250-50605-1.html, 取用日期:2021 年 7 月 31 日。
衛生福利部,2019b,長照復能服務操作指引-觀念篇。file:///C:/Users/TMU/Downloads/%E9%95%B7%E7%85%A7%E5%BE%A9%E8%83%BD%E6%9C%8D%E5%8B%99%E6%93%8D%E4%BD%9C%E6%8C%87%E5%BC%95-%E8%A7%80%E5%BF%B5%E7%AF%87.pdf,取用日期:2021年7月31日。
衛生福利部,2020a,『1966』一通電話 長照到您家。https://1966.gov.tw/LTC/cp-3641-52363-201.html,取用日期:2021年7月31日。
衛生福利部,2020b,聘僱外籍看護工家庭可以使用多元長照服務。https://www.mohw.gov.tw/cp-4636-51057-1.html,取用日期:2020年9月2日。
衛生福利部,2020c,照顧者要休息,長照機構喘息幫忙你。https://1966.gov.tw/LTC/cp-3641-50635-201.html,取用日期:2021年7月31日。
衛生福利部,2021,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長照服務涵蓋率。https://1966.gov.tw/LTC/cp-3948-41555-201.html,取用日期:2021年7月31日。
鄧世雄,2004,〈照護失智長者 該怎麼做?〉。民生報,A14版,5月6日。
鄧桂芬,2017a,〈專業照顧 比自己業餘照顧好〉。聯合報,B4版,2月10日。
鄧桂芬,2017b,〈聰明照顧者 63歲的她,長期一打三〉。聯合報,A12版,4月29日。
鄧桂芬,2017c,〈聰明照顧者四元素〉。聯合報,B4版,12月21日。
鄧桂芬,2018,〈專家建議:應以協助復能為主〉。聯合報,A6版,10月8日。
鄧桂芬,2020,〈長照家庭避免失和 線上開啟對話〉。聯合報,D4版,5月15日。
鄭佩芬、周傳姜,2013,〈從人與病的遭逢談自我轉化:女性經歷婦科疾病與治療歷程的自我敘事〉。《生命教育研究》5(1):1-123。
盧禮賓,2011,〈煮三餐陪看病 「血糖血壓顧好了」〉。聯合報,B1版,2月28日。
蕭文高,2010,〈活躍老化與照顧服務:理論、政策與實務〉。《社區發展季刊》132:41-58。
賴澤涵, 1985,〈社會變遷中的家庭制度〉。民生報,第14版,1月1日。
聯合報,1983,〈社會福利無助於晚景寂寞 提倡孝道使老人頤養天年〉。第3版,9月19日。
聯合晚報,1988,〈三代同堂 好處多〉。第3版,11月5日。
聯合報,1989,〈巿長吳伯雄說:三代同堂很重要 老人福利要加強〉。第15版,11月4日。
聯合報 ,2004a,〈中醫居家護理課程〉。B2版,7月22日。
聯合報 ,2004b,〈家庭照顧訓練 今第2場〉。B2版,7月24日。
聯合報,2015,〈憂鬱症的自然療法〉。D2版,8月7日。
薛桂文,1996,〈乏人照顧老病殘者 留在社區 給他們「家」的感覺〉。民生報,第29版,6月12日。
謝美娥,2000,〈成年子女照顧者:經驗之初探〉。《政治大學社會學報》 30:43-80。
簡浩正,2019a,〈長照調查:錢、照顧方式是衝突主因〉。聯合晚報,A8版,8月23日。
簡浩正,2019b,〈家總:至少半年1次家庭協議〉。聯合晚報,A8版,8月23日。
藍佩嘉,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台北:行人。
藍佩嘉,2009,〈照護工作:文化觀點的考察〉。《社會科學論叢》3(2):1-27。
蘇曉凡,2018,政府的長照2.0服務涵蓋率僅一成,為何使用率如此低?。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0114,取用日期:2021年1月10日。
蘇麗瓊,1993,〈敬老倫理面面觀〉。《社區發展季刊》64:24-26。
Ballew, J. R. & G. Mink著、王玠等譯,1998,《個案管理》。新北:心理。
Cockerham, William C.著、何斐瓊譯,2013,《醫療社會學》。台北:雙葉。
Conrad, Peter著、許甘霖等譯,2015,《社會醫療化:論人類境況如何轉為可治之症》。高雄:巨流。
Foucault, Michel著、尚衡譯,1990,《性意識史 第一卷 導論》。台北:桂冠。
Foucault, Michel著、劉北成、楊遠嬰譯,201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北京:三聯。
Kleinman, Arthur著、陳新綠譯,1994,《談病說痛—人類的受苦經驗與痊癒之道》。台北:桂冠。
Marx, Karl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2004,《資本論 第一卷》。北京:人民。
Mol, Annemarie著、吳嘉苓等譯,2018,《照護的邏輯:比賦予病患選擇更重要的事》。台北:左岸文化。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respite。https://www-oed-com.nthulib-oc.nthu.edu.tw/search?searchType=dictionary&q=respite&_searchBtn=Search,取用日期:2020年12月29日。
Simmel, Georg著、林榮遠譯,2002,《社會學──關於社會化形式的研究》。北京:華夏。
Slaughter, Anne-Marie著、張國儀譯,2016,《未竟之業:為何我們無法兼顧所有?》。台北:悅知文化。
Taylor, Charles著、李尚遠譯,2008,《現代性中的社會想像》。台北:商周。
Winner, Langdon著、林崇熙譯,2004,〈技術物有政治性嗎?〉。頁123-150,收錄於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等編,《科技渴望社會》。台北:群學。
Burkitt, Ian, 2016, “Relational agency: Relational sociology, agency and interac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 19(3): 322-339.
Callon, M., 1986, “Some Elements of a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 Domestication of the Scallops and the Fishermen of St Brieuc Bay.” In Power, Action and Belief: A New Sociology of Knowledge, ed. John Law, 196-233.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Corbin, J. M. and Anselm Strauss, 1988, Unending work and care: Managing chronic illness at home. San Francisco and London: Jossey-Bass.
Dalmer, N. K., 2019, “A logic of choice: Problematizing the documentary reality of Canadian aging in place policies.”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48: 40-49.
Durkheim, E., 1982, 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Hunt, K. Chantal, 2003, “Concepts in Caregiver Research.”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 35(1): 27-32.
Latour, B., 1983, “Give me a laboratory and I will raise the world” In Science observed: Perspectives on the social study of science, ed. Karin Knorr-Cetina, Michael Joseph Mulkay, 141-170. London; Beverly Hills: Sage.
Mol, Annemarie, Ingunn Moser and Jeannette Pols, 2010, Care in Practice: On Tinkering in Clinics, Homes and Farm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trauss, Anselm, 1988, “The articulation of project work: An organizational process.”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29(2): 163-178.
Tronto, Joan, 1993, Moral Boundaries: A Political Argument for an Ethic of Care. New York, London: Routledg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