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3.59.84.3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王澤偉
作者(外文):Wang, Ze-Wei
論文名稱(中文):17-18世紀初在華耶穌會士的漢字收編: 以馬若瑟《六書實義》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Jesuits’ Incorporation of Chinese Grammatology from 17th to Early 18th Century as Exemplified in Joseph de Premare’s Liushu Shiyi
指導教授(中文):羅仕龍
指導教授(外文):Lo, Shih-Lung
口試委員(中文):林佳儀
鍾欣志
口試委員(外文):Lin, Chia-Yi
Chung, Joscha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號:106041470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00
中文關鍵詞:馬若瑟《六書實義》索隱耶穌會六書現代性中國性天學
外文關鍵詞:Joseph de PrémareLiushu shiyi/ Dialogue sur l'histoire de l'écritureFigurismJesuitsSix methods of forming Chinese charactersModernityChinesenessTheolog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0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1
  • 收藏收藏:0
在利瑪竇之後,早期天主教傳教士依舊奉行利氏「中國化」與「學術傳教」之路線。18世紀初,西方中國尚處中國熱之尾聲,種種漢學研究成果層出不窮。適逢中國禮儀之爭,中西矛盾日益尖銳,傳教工作面臨諸多困難。由是誕生了以白晉、馬若瑟、傅聖澤為代表的中國索隱派,旨在運用古代神學並結合兩個世紀以來的漢學研究果實,證明中國古代墳典暗含天主相關訊息。而主人翁馬若瑟所處的清初,正是清初小學興盛的時期。馬氏研究文字、六書,除了耶穌會的上述傳統,還與清初的學術風氣也密不可分。他在白晉與劉凝等人的幫助下,完成《六書實義》,希望用索隱主義找出六書中蘊含的基督宗教奧秘,努力彌合耶儒差異,以達到傳播福音之目的。
本研究旨在以馬若瑟《六書實義》為中心,兼述17-18世紀初歐洲學人對漢字的各種詮釋。透过詮釋學、全球史、後殖民主義、互文等方法,分析歐儒如何将汉字收編入西方文字體系之中,並挖掘《六書實義》運用之中國思想源流。論文一共分為七個角度,分別闡釋該時段內漢字收編成果與《六書實義》的不同研究面向:其一,梳理馬若瑟之前的漢字收編六大成果;其二,探索馬若瑟與現代性之間存在的種種糾葛,以圖突破現代性肇端於晚清的舊論;其三,從《六書實義》撰寫之背景「禮儀之爭」出發,發現馬若瑟撰寫《六書實義》應當受康熙皇帝政策影響;其四,馬氏為貫徹康熙「如中國人一樣」的政策,必須在形式上體現《六書實義》的中國性,如避諱等;其五,從內容上觀看,《六書實義》之六書學說,承襲自宋、元、明、清四朝之鄭樵、吳元滿、趙古則、趙宦光、劉凝諸位學者;其六,馬若瑟特重指事,認為神學思想暗藏於指事的七個文字之中,象形反而為次;其七,馬氏為了統合其文字學理論,確立了從六書與記憶術開始,經儒學而達天學的治學體系。以上之論,皆為馬氏突破前人漢字研究之處。
由以上研究可知,以馬若瑟為代表的索隱派,既承認了中國文化,又從中國典籍中證明基督宗教的合法性,是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方傳教士努力本色化的重要代表。以《六書實義》為例,在「族性」與「風格」概念的框架下,可以明顯觀察到文本中存在的「中國性」。繼而從「中國性」出發,申論非漢族創作之方塊字文學作為跨文化的典範文本,及納入華語系文學的可能性。
After Matteo Ricci, the early Catholic missionaries still followed his tradition of “accommodation” and “academic missionarie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8th century, Western China was still at the end of Chinoiserire, and a variety of sinological research results emerged endlessly. At that time, when the dispute was focused on the Chinese Rites,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acute, and missionary work faced multiple difficulties. This led to the birth of the Figurist, represented by Joachim Bouvet, Joseph de Prémare, and Jean-François Foucquet, with the aim of employing prisca theologia as well as two centuries of research to prove that the ancient Chinese canons implies God related messages. The early Qing Dynasty, where Joseph de Prémare lived was the period when the Chinses philological studies (characters and phonetics) was prosperous. At that time, in addition to the tradition of the Jesuits, Joseph de Prémare's study of characters and “Liushu” were inseparable from the academic atmosphere of the early Qing Dynasty. With the help of Bouvet, Liu Ning and others, he completed Liushu shiyi, hoping to find the mysteri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contained in the Liushu through figurism, and strive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 Catholicism and Confucianism,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pagating the Gospel.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focus on Prémarer's Liushu shiyi, and to describe the various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by European scholars in the early 17- 18th century. Using hermeneutics, global history, post-colonialism, intertextuality and other methods, the research aims to analyze how Chinese characters incorporated into the Western language system and to explore the source of Chinese thoughts used in Liushu shiyi.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even angles, to explain the different research directions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incorporation results and Liushu shiyi during this period: first, to sort out the six major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character incorporation before Prémare. Second, to explain the existing entanglements between Prémare and modernity in order to break through the old theory that modernity bega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ird, from the " Chinese Ritual Controversy", the writing background of the Liushu shiyi, it is found that the writing of this book should be influenced by emperor Kangxi's policy. Fourth, in order to implement Kangxi's "Like the Chinese" policy, Prémare had to formally embody the Chineseness of the Liushu shiyi, such as taboos. Fif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nt, the theory of Chinese characters of Liushu shiyi are inherited from Zheng Qiao, Wu Yuanman, Zhao Guze, Zhao Huanguang, and Liu Ning in the Song,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eventh, in order to unify his theory of philology, Prémare established a system of academic studies that began with liushu and mnemotechnics, through studying Confucianism and finally studied theology. All the above are the places where Prémare broke through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on Chinese characters.
From the above research,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Figurists, represented by Prémare, not only acknowledges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proves the legitimacy of Christianity from Chinese classics. It is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work which embodies the efforts of indigenization in Sino-Western cultural exchanges. Taking Liushu shiyi as an exampl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concepts of "ethnicity" and "style", it can obviously be noted that the "Chineseness" is existed in the text. Then proceeding from the "Chineseness", it is argued that whether the non-Chinese cre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literature as a cross-cultural model text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Sinophone literature.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一、研究動機及問題背景 1
二、 問題意識 9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與文獻回顧 13
一、書目:學術史、傳教史、漢字研究史 13
二、索隱派相關研究 16
三、馬若瑟研究 19
四、小結 2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架構 22
一、研究方法 23
二、章節架構 28
第二章 求索巴別塔:歐儒漢字收編諸說 32
第一節 再造歷史:基歇爾「漢字源自埃及」論 33
一、歐洲與在華傳教士的合力:從「中華/中國」到“China” 34
二、基歇爾的埃及論 37
三、後續影響 40
第二節 巴別塔之先:韋伯「原初語言」論 41
一、歐洲原初語言論 42
二、韋伯原初語言論與中國人之起源 44
第三節 中文捷徑:米勒、門采爾的「中文鑰匙」論 48
一、米勒的「中文鑰匙」 48
二、門采爾的「中文鑰匙」 51
第四節 萊布尼茨之「哲學鑰匙」:「摧毀巴別塔」的「普遍字符」與作為「上帝創世圖景」的漢字 52
一、萊布尼茨與漢字因緣 53
二、記憶術與神秘主義之影響 56
三、追尋普遍語言,打破語言變亂 60
四、與索隱派建立聯繫:易經、漢字與創世 63
第五節 小結 66
第三章 17、18世紀兩大帝國的知識大交換:現代性與中國 69
第一節 中國的現代性浪潮 70
一、現代性的第一次浪潮(16-18世紀末)與中國現代性諸說 71
二、重思「初次被壓抑的現代性」:作為新文學的漢語基督教文學與西學論著 78
第二節 16-17世紀「宗教改革」與《聖經》新詮鼓舞下的「科學革命」:科學滋養下的新神學、世界觀、語言學 96
一、科學嵌入中國 97
二、科學影響下的「新」詮釋學——字面主義復興 99
三、字面主義與科學的相互促進 105
四、科學影響下的語言研究與漢字收編 108
第三節 集大成的「索隱派」:神秘主義與護教傳統 110
一、索隱之源:寓意解經與預表論 111
二、文藝復興中的三種神秘主義:喀巴拉、赫爾墨斯與新柏拉圖 116
第四節 從推手到被壓抑:現代性興起過程中的神秘主義 129
二、現代性的推手:作為無神論兩大基礎的神秘主義與科學 133
三、祛魅与設計現代:「迷信」負面形象的建構 137
第五節 小結:現代性與耶穌會索隱派的再思考 142
第四章 如何中國?如何收編?——試論《六書實義》文本之「中國性」 147
第一節 禮儀之爭中相互收編:康熙「如中國人一樣」、「語言必重」與「西學中源」的收編政策 149
一、局面丕變:禮儀之爭再起及語言問題的顯露 150
二、政策陡轉:「權力之爭」與收編天主教 154
三、誰在收編? 162
四、轉圜之法:索隱主義 165
第二節 形式、年號、假造姓名:中國式的古籍 170
第三節 不可忽視的細節:「玄」字避諱 175
第四節 正俗用字:字學湛深、「確有」三人 179
第五節 索隱基石:從互文看《六書實義》參攷漢籍 185
第六節 小結:從「語言必重」到「辨折帝心」的雙向收編 192
第五章 建構「新六書」:論馬若瑟對漢字與學術體系的收編 195
第一節 承宋元明而啟乾嘉:馬若瑟六書理論 196
一、「六書」之名與次第 197
二、文字學史之遺珠:馬若瑟「四體二用」與「四經二緯」說 201
三、其餘先河眾說:子母相生與轉注說 207
第二節 西體中用:馬氏的治學論 211
一、移植西學:西學六科與馬氏治學歷程 211
二、構建新的治學次第:小學、中學與大學 216
三、治學方法:信經不信傳、索隱主義與記憶術 219
第三節 天學遺跡:賦神學於六書 233
一、天學論 233
二、六書論 243
三、「象」與「靈魂」:從記憶術出發論西人漢字研究 253
第四節 餘論:翻轉的18世紀——基於漢字的中國形象變遷 259
一、文藝復興的黑暗面:語言等級與文明秩序等級 259
二、祛魅後的漢字:原始論與國家形象的聯結 260
三、漢字收編的副產品:中國人種西來說、漢字改革與六書改良 262
四、壓抑與回歸:被壓抑的馬若瑟與索隱主義的回歸 266
第六章 結論 268
參考文獻 274
一、傳統文獻
(按時代先後排列,同時代者按姓氏筆畫排序,傳教士列於最末)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冊1,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冊2。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圈點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2002年。
許慎撰,〔宋〕徐鉉增釋,《說文解字》。收入〔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冊223。
許愼撰,〔宋〕徐鍇增釋,《說文解字》,收入〔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223,頁63-384。
〔漢〕董仲舒原著,蘇興撰,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冊8。
〔漢〕劉熙,《釋名》,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冊3。
〔漢〕鄭眾,《周禮鄭司農解詁一卷》(玉函山房輯佚書秦漢古籍佚書影印本),收入文懷沙主編,《四部文明•秦漢文明卷•三十六》,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頁701-773。
〔魏〕王弼注,〔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冊1。
王弼注,樓宇烈校釋,《老子道德經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王弼著,〔唐〕邢璹注,〔明〕程榮校,《周易略例》(明萬曆二十年[1592]刊「漢魏叢書」影印本),收入嚴靈峯編輯,《無求備齋易經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冊149。
〔魏〕何晏集解,〔宋〕刑昺疏,《論語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冊8。
〔晉〕衛恆,《四體書勢》,收入〔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冊4,頁1061-1066。
〔梁〕顧野王撰,〔唐〕孫強增補,〔宋〕陳彭年等重修,《重修玉編》,收入〔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224,頁1-242。
〔隋〕顏之推,《顏氏家訓》,收入〔清〕 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848,頁937-989。
〔唐〕王冰注,〔宋〕史崧校正、音釋,《靈樞經》,收入〔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97,頁317-428。
〔唐〕顏元孫,《干祿字書》,收入〔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224,頁243-250。
〔唐〕《序廳迷詩所經》,收入周燮藩主編,王美秀分卷主編,中國宗教歷史文獻集成編纂委員會編纂,《東傳福音》,合肥:黃山書社,2005年,冊1,頁31-35。
〔南唐〕徐鍇撰,〔南唐〕朱翱反切,《說文繫傳》,收入〔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223,頁385-790。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收入〔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97,頁1-214。
宋朱熹,《朱子語類》,收入《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冊16。
朱熹撰,〔明〕陳選集註,《御定小學集註》,收入〔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699,頁524,頁521-605。
〔宋〕張有撰,〔元〕吳均增補,《增修復古編四卷》(北京圖書館藏明初刻本),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一八八》,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頁251-288。
〔宋〕程顥、〔宋〕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宋〕鄭樵,《六書略》,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鄭樵著,吳懷祺校補、編著,《鄭樵文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2年。
鄭樵著,王樹民點校,《通志二十略》,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宋〕戴侗,《六書故》,收入〔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226,頁1-618。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羅泌,《路史》,收入〔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383,,頁1-654。
〔金〕韓孝彦、〔金〕韓道昭撰,〔明〕釋文儒、〔明〕思遠、〔明〕文通删補,《成化丁亥重刊改併五音類聚四聲篇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二二九•經部•小學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頁245-529。
〔元〕王申子,《大易緝說》,收入〔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24,頁17-304。
〔元〕周伯琦,《說文字原》,收入〔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228,頁75-105。
〔元〕楊恆,《六書統》,收入〔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227。
〔明〕王守仁著,〔明〕徐愛錄,葉鈞點註,《傳習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明〕吳元滿,《六書正義十二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二〇三•經部•小學類》,頁1-312。
吳元滿,《六書總要五卷附正小篆之訛一卷》(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明萬曆十二年[1584]刻本),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一九四》,頁71-591。
吳元滿,《諧聲指南一卷》(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明萬曆十二年[1584]刻本),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一九四》,頁667-689。
〔明〕胡廣等奉敕撰,《四書大全》,收入〔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205。
〔明〕徐光啟、〔明〕李之藻、〔明〕楊廷筠著,李天綱編注,《明末天主教三柱石文箋注——徐光啟、李之藻、楊廷筠論教文集》,香港:道風書社,2007年。
〔明〕徐光啟著,王重民編,《徐文定公(光啟)集(上)》,臺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
徐光啟撰,王重民校,《徐光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明〕袁黃編,《鼎鍥趙田了凡袁先生編纂古本歷史大方綱鑑補三十九卷首一卷(一)》(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雙峰堂余氏刻本),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第六七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頁99-741。
〔明〕楊慎,《轉注古音略(附《古音後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熊明遇著,徐光台校釋,《函宇通校釋:格致草(附則草)》,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年。
〔明〕趙宧光,《六書長箋》(據上海圖書館藏明崇禎四年趙均崇禎四年[1631]小宛堂刻本影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二〇三•經部•小學類》,頁413-457。
趙宧光,《說文長箋一百卷首二卷解題一卷(二)》(首都圖書館藏明崇禎四年[1631]趙均小宛堂刻本),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一九六》,頁459-564。
〔明〕趙撝謙,《六書本義》,收入〔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228,頁285-374。
〔明〕韓林、〔明〕張賡合著,《耶穌會西來諸位先生姓氏》,附於《聖教信證》。全書收入周燮藩主編,王美秀分卷主編,中國宗教歷史文獻集成編纂委員會編纂,《東傳福音》,冊3,頁46-70。
〔清〕于成龍等修,〔清〕杜果等纂,《江西通志》(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781》,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
〔清〕方中通,《陪集•陪古》(康熙本[1662-1722]),哈佛燕京圖書館藏,編號:990086069880203941。
〔清〕方以智,《浮山文集後編》,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一三九八•集部•別集類》,頁359-402。
〔清〕牛鈕等奉敕撰,《日講易經解義》,收入〔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37,頁201-704。
〔清〕王夫之撰,嚴壽澂導讀,《船山思問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清〕王筠,《說文釋例二十卷釋例補正二十卷》(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王氏自刻咸豐二年[1852]補刻本),收入《山東文獻集成》編纂委員會編,《山東文獻集成•第二輯•冊12》,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年,頁1-502。
〔清〕王錫闡,〈秝策〉,收入〔清〕黎庶昌等校勘,《松陵文錄》(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藏,編號:990071493530203941。
〔清〕世宗纂,《聖祖仁皇帝庭訓格言》,收入〔清〕 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717,頁613-662。
〔清〕永瑢、〔清〕紀昀等撰,《欽定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收入〔清〕 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
〔清〕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收入沈善洪主編,吳光執行主編,《黃宗羲全集•第十二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頁1-14。
〔清〕朱菱、文國繡修,〔清〕鄒廷機、翁兆行纂,《南平縣志》(康熙五十八年[1719]刻本),收入上海書店出版社編,《中國地方集成•福建府縣志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頁1-240。
〔清〕吳任臣注,《山海經廣注》,收入,〔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042,頁85-244。
〔清〕宋恕,《六字課齋津談•小學類第四》,收入胡珠生編,《宋恕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清〕李光地等奉敕撰,《御纂周易折中》,收入〔清〕 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8冊》,頁1-564。
〔清〕柏春修,〔清〕魯琪光等纂,《南豐縣志》(同治十年[1871]刊本),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827》。
〔清〕孫世昌,《廣信府志》(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收入上海圖書館編,《上海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冊135。
〔清〕徐昂發,《畏壘筆記》,收入嚴一萍選輯,《叢書名四部分類叢書集成•續編(第10輯)•殷禮在斯堂叢書(第2函)》,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清〕徐灝撰,《說文解字注箋》,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二二五•經部•小學類》,頁125-668。
〔清〕康熙五十二年敕撰,《御製數理精蘊(一)》,收入〔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799。
〔清〕張廷玉、〔清〕陳敬書等奉敕纂,《御定康熙字典》,收入〔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223-225。
〔清〕張德彝,左步青點,鐘叔河校,《隨使法國記(三述奇)》,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清〕曹雪芹、〔清〕高鶚原著,胡汝章注釋、續錄,胡適考證,《紅樓夢 注釋 續錄 考證》,臺南:三和出版社,2003年。
〔清〕梁碧海修,〔清〕劉應祁纂,《寶慶府志》,康熙二十三年(1684)刻本。
〔清〕梅文鼎,〈上孝感相國〉,《續學堂詩鈔》,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一四一三•集部•別集類》,頁506-507。
〔清〕章學誠、孫德謙著,《文史通義•太史公書義法》,臺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清〕郭嵩燾撰,梁小進主編,《郭嵩燾全集•十一•史部四•日記四》,長沙:嶽麓書社,2018年。
〔清〕曾國藩著,王澧華校點,《曾國藩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清〕黃大成,《平樂縣志》,康熙五十六年(1717)刻本。
〔清〕黃伯祿,《正教奉褒》(上海:上海慈母堂1883年),收入輔仁大學天主教史料研究中心編,《中國天主教史料彙編》,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3年,頁445-569。
〔清〕聖祖御製,〈三角形推算法論〉,《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二)•第三集》,收入〔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99,頁156-157。
〔清〕萬光泰,《轉注緒言》,收入〔清〕謝啟昆撰,《小學考》,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頁462-464。
〔清〕劉凝,〈六書夬自序〉,收入〔清〕鄭釴修,〔清〕劉凝等纂,《南豐縣志》(康熙二十二年[1683]刊本),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八二五》,頁1141-1143。
清劉凝,〈說文解字夬序〉,收入〔清〕鄭釴修,〔清〕劉凝等纂,《南豐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八二五》,頁1149-1153。
〔清〕蔣良騏撰,林樹惠、傅貴九校點,《東華錄》,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清〕鄧實,〈古學復興論〉,收入張枬、王忍之編,《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二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3年,頁56-60。
〔清〕戴震,《戴震集》,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清〕魏勵彤修,〔清〕陳元麟纂,《漳州府志》,康熙五十四年(1615)刻本。
〔清〕顧炎武撰,劉永翔校點,《顧炎武全集:亭林詩文集;詩律蒙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清〕《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明•義〕艾儒畧(Giulio Aleni)著,謝方校釋,《職方外紀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艾儒畧,《天主降生引義》(清光緒十三年[1887]上海慈母堂刻本),收入〔義〕艾儒畧著,葉農整理,《艾儒畧漢文著述全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上冊,頁459-481。
艾儒畧,《天主聖教四字經文》(清康熙二年[1663]江西欽一堂重刊本),收入〔義〕艾儒畧著,葉農整理,《艾儒畧漢文著述全集》,下冊,頁169-194。
艾儒畧,《西學凡》,《艾儒畧漢文著述全集》,上冊,頁79-108。
艾儒畧,《性學觕述》,《艾儒畧漢文著述全集》,上冊,頁121-207。
〔明•義〕利瑪竇(Matteo Ricci)詮著,《西國記法》(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本),收入〔義〕利瑪竇等著,吳相湘主編,《天主教東傳文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年,頁1-70。
利瑪竇,〔法〕梅謙立(Thierry Meynard)注,譚杰校勘,《天主實義今注》,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
〔明•義〕高一志(Alphonse Vagnoni)著,〔法〕梅謙立編注,譚杰校勘,《童幼教育今注》,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
〔明•葡〕傅汎際(François Furtado)譯義,〔明〕李之藻達辭,《名理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明•德〕湯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記,〈都門建堂碑記〉,收入〔義〕艾儒畧,《天主聖教四字經文》,《艾儒畧漢文著述全集》,下冊,頁174-175。
〔清•法〕馬若瑟,《六書實義》,收入鐘鳴旦(Nicolas Standaert)、杜鼎克(Ad Dudink)、蒙曦(Nathalie Monnet)主編,《法國國家圖書館明清天主教文獻》,臺北:利氏學社,2009年,冊25,頁443-502。
馬若瑟,《天學總論》,收入鐘鳴旦、杜鼎克、蒙曦主編,《法國國家圖書館明清天主教文獻》,冊26,頁481-524。
馬若瑟,《經傳眾說》,收入鐘鳴旦、杜鼎克、蒙曦主編,《法國國家圖書館明清天主教文獻》,冊26,頁525-571。
馬若瑟,《儒交信》(徐家匯藏書樓抄本),收入鐘鳴旦,杜鼎克,王仁芳編,《徐家匯藏書樓明清天主教文獻續編》,臺北:臺北利氏學社,2013年,冊26,頁3-154。
馬若瑟,《儒教實義》,收入周燮藩主編,王美秀分卷主編,《中國宗教歷史文獻集成•第三編•東傳福音》,合肥:黃山書社,2005,頁284-303。
〔清•法〕賀清泰(Louis Antoine de Poirot)譯註,李奭學、鄭海娟主編,《古今聖經殘稿》,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清•法〕樊國棟(Alphonse Favier),《燕京開教畧》(北京:救世堂,1905),收入輔仁大學天主教史料研究中心編,《中國天主教史料彙編》,頁285-443。
〔清•義〕利類思(Lodovico Buglio),《超性學要》,收入張西平、任大援、〔義〕馬西尼(Federico Masini)、〔義〕裴佐寧(Ambrogio M. Piazzoni)主編,《梵蒂岡圖書館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叢刊(第一輯)》,鄭州:大象出版社,2014年,冊10。
〔清•義〕殷鐸澤(Prospero Intorcetta)、〔葡〕郭納爵(Ignatius da Costa)譯,〔義〕聶伯多(Pierre Cunevari)、〔葡〕何大化(António de Gouvea)、〔義〕潘國光(Francois Brancati)、〔比〕柏應理(Philippe Couplet)、〔比〕魯日滿(François de Rougemont)訂,〔法〕劉迪我(Jacoques le Favre)准,《西文四書直解》,建昌,1662年。
〔清〕無名氏,《人類源流》,收入鐘鳴旦、杜鼎克、王仁芳編,《徐家匯藏書樓明清天主教文獻續編》,冊26,頁487-575。

二、未出版物

〔法〕馬若瑟,《三一三》,巴黎耶穌會檔案館藏,編號:Fonds Brotier vol. 120。
馬若瑟,《經傳議論》,法國國家圖書館藏,編號:Chinois7164。
馬若瑟,《夢美土記》,法國國家圖書館藏,編號:Chinois4989。
〔清〕夏瑪弟亞,《禮記祭禮泡製》,法國國家圖書館藏,編號:Chinois 7157。
李奭學,〈白話文︰賀清泰譯《古新聖經》及其北堂本今昔〉,中央研究院「五四運動 100 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19年5月3日,未出版。
著者不詳,《初學滿文指蒙歌》,中央民族大學藏抄本,編號:41.5511/7。

三、近人專著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華活動檔案史料》,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中國第、中國海外漢學中心合編,安雙成編譯,《清初西洋傳教士滿文檔案譯本》,鄭州:大象出版社,2014年。
中國第、澳門基金會、暨南大學古籍研究所合編,《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彙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國第,《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方豪,《中西交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方豪豪,《中國天主教史人物傳•中》,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方豪豪,《李之藻研究》,北京:海豚出版社,2016年。
毛曉陽,《清代江西進士叢考》,南昌:江西高教出版社,2014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王汎森,《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修訂版)》,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王海龍,〈導讀一:對闡釋人類學的闡釋〉,收入〔美〕克利福德•吉爾茲(Clifford Geertz)著,王海龍、張家瑄譯,《地方性知識:闡釋人類學論文集》,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年,頁1-27。
王國維,《王國維先生全集•初稿》,臺北:大通書局,1976年。
王國維,《王國維先生全集•初編》,臺北:大同書局,1976年。
王德碩,《北美的中國基督教史研究論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古添洪、陳惠樺編著,《比較文學的墾拓在台灣》,臺北:東大圖書,1976年。
司馬朝軍,《續修四庫全書雜家類提要》,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白雲曉,《聖經地名詞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
朱崇科,《「南洋糾葛」與本土中國性》,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1987年。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
吳孟雪,《明清時期——歐洲人眼中的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吳莉葦,《當諾亞方舟遭遇伏羲神農:啟蒙時代歐洲的中國上古史論爭》,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吳敬恆,〈吳敬恆說文詁林補遺敘〉,收入《說文解字詁林正補合編》,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頁30-43。
宋莉華,《傳教士漢文小說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李天剛,《中國禮儀之爭:歷史文獻和意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李天綱,〈康乾中梵交往及其世界史意義:《清廷十三年——馬國賢在華回憶錄導言》〉,收入(義)馬國賢(Matteo Rippa)著,李天綱譯,《清廷十三年:馬國賢回憶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頁1-40。
李玉平,《互文性:文學理論研究的新視野》,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
李伯重,《江南早期的工業化(1550-185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李奭學,〈白話文〉,收入〔美〕王德威等編著,《五四@100:文化•思想•歷史》,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頁129-133。
李奭學,《中國晚明與歐洲文學——明末耶穌會古典型證道故事考詮》,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李奭學,《明清西學六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年。
李奭學,《譯述:明末耶穌會翻譯文學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2年。
李真,《馬若瑟〈漢語札記〉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
李清志,《古書版本鑑定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李清華,《地方性知識與民族性文本:格爾茨的藝術人類學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7年。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北京:生活•讀書•三聯書店,2008年。
杜勤,《「三」的文化符號論》,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
汪榮寶,趙炳麟,勞乃宣:〈「簡字研究會」啟并章程〉,收入文字改革出版社編:《清末文字改革文集》,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頁111-112。
沈兼士著,葛信益、啟功整理,《沈兼士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沈福偉,《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周有光,《世界文字發展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周寧,《中西最初的遭遇與衝突》,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年。
周寧寧,《世紀中國潮•中國形象:西方的學說與傳說》,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孟華,《中法文學關係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
金觀濤,《探索現代社會的起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侯外廬,《近代中國思想學說史》,上海:生活書店,1947年。
姚介厚著,葉秀山、王樹人總主編,《西方哲學史(學術版)•第二卷•古代希臘與羅馬哲學(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胡適,《胡適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唐蘭,《古文字學導論(增訂本)》,濟南:齊魯書社,1981年。
班立華,〈超越通天塔——耶穌會士的傳教策略與西方對中文的研究〉,收入張國剛等著,《明清傳教士與歐洲漢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頁227-379。
袁進主編,《新文學的先驅——歐化白話文在近代的發生、演變和影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年。
郝劉祥,〈萊布尼茨的通用字符理想〉,收入〔德〕李文潮、〔德〕H. 波賽爾(Hans Poser)編,〔德〕李文潮等譯,《萊布尼茨與中國》,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頁150-168。
張大英,《歐美〈說文〉學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5年。
張西平,〈神奇的東方——中譯者序〉,收入〔德〕阿塔納修斯•基歇爾(Athanasius Kircher)著,張西平、楊慧玲、孟憲謨譯,《中國圖說》,鄭州:大象出版社,2010年,頁5-17。
張西平、李真、王艷、李怡等主編,《西方人早期漢語學習史調查》,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3年。
張國剛,《從中西初識到禮儀之爭——明清傳教士與中西文化交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張祥龍,〈感受大海的潮汐——《西方神秘主義哲學經典》系列總序〉,收入〔英〕安德魯•洛思(Andrew Louth)著,孫毅、游冠輝譯,《神學的靈泉:基督神秘主義傳統的起源》,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2001年,頁1-4。
張湧泉,《漢語俗字研究》,長沙:嶽麓書社,1995年。
曹順慶主編,《比較文學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梁天樞,《簡明聖經史地圖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梁啟超,《中國上古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上海:中華書局,1943年。
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章太炎撰,陳平原導讀,《國故論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莫東寅,《漢學發達史》,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許明龍主編,《中西文化交流先驅:從利瑪竇到郎世寧》,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年。
許明龍,〈中國學界近年來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之管見〉,收入古偉瀛編,《東西交流史的新局:以基督宗教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頁1-25。
許錟輝,《文字學簡編•基礎篇》,臺北:萬卷樓,1998年。
許蘇民,《戴震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陳方中、江國雄,《中梵外交關係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
陳光政,《轉注篇》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3年。
陳來,《中國近事思想史研究(增訂版)》,北京:生活•讀書•三聯書店,2010年。
陳怡,〈約翰•韋伯對漢語的接受〉,收入姚小平主編《海外漢語探索四百年管窺:西洋漢語研究國際研討會暨第二屆中國語言學史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頁288-320。
陳垣,《史諱舉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陳垣識識,《康熙與羅馬使節關係文書》,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彭文林,〈論證內容〉,收入〔古希臘〕柏拉圖(Plato)著,彭文林譯注,《柏拉圖〈克拉梯樓斯篇〉》,臺北:聯經,2002年,頁VII-XIV。
彭文林,〈導論〉,收入〔古希臘〕柏拉圖著,彭文林譯注,《柏拉圖〈克拉梯樓斯篇〉》,頁XV-LVIII。
曾良,《俗字及古籍文字通例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6年。
曾紀澤,〈江氏六書說書後〉,收入《說文解字詁林正補合編》,頁325-327。
程巍,〈語言等級與清末民初的「漢字革命」〉,收入〔美〕劉禾主編,《世界秩序與文明等級:全球史研究的新路徑》,頁347-404。
賀陽,《現代漢語歐化語法現象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馮志偉,《現代語言學流派(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黃叔琳注,李詳補注,楊照明校注拾遺,《增訂文心雕龍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黃一農,《兩頭蛇:明末清初第一代天主教徒》,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
黃錦樹,《馬華文學與中國性》,臺北:元尊文化,1998年。
楊紹南,《宗教哲學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葉維廉,〈東西方文學中「模子」的應用〉,收入吳家榮主編,《比較文學經典導讀》,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頁51-66。
葛兆光,《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續編》,北京:生活•讀書•三聯書店,2012年。
董海櫻,《16世紀至19世紀初西人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鄒振環,《晚明漢文西學經典:編譯、詮釋、流傳與影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
輔仁神學著作編譯會編輯,《神學辭典》,臺北:光啟出版社,1998年。
劉復,李家瑞編,《宋元以來俗字譜》,北平: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單刊,1930年。
劉精忠,《猶太神秘主義概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樊洪業,《耶穌會士與中國科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
歐陽哲生,《古代北京與西方文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
蔡信發,《說文部首類釋》,臺北:台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7年
蔡信發,《說文答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10年。
鄭振鐸,《鄭振鐸全集》,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8年。
魯迅,〈病中答救亡情報訪員〉,收入倪海曙编辑,《拉丁化中國字運動二十年論文集 中國語文的新生》,上海:時代書報出版社,1949年,頁119。
魯實先,《假借遡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
蕭靜山,《天主教中國傳行考》(獻縣:獻縣天主堂,1923年),收入輔仁大學天主教史料研究中心編,《中國天主教史料彙編》,頁1-283。
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錢鍾書,“China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of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錢鍾書英文文集》,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年,頁82-349。
錢鍾書,《錢鍾書集:寫在人生邊上;人生邊上的便是;石語》,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
羅光,《教廷與中國使節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3年。
羅常培,《中國人與中國文 語言與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15年。
羅興波,《17世紀英國科學研究方法的發展:以倫敦皇家學會為中心》,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
蘇精,《鑄以代刻:傳教士與中文印刷變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鐘如雄,《轉注系統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
黨懷興,《宋元明六書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芬蘭〕黃保羅(Paulos Huang)編,《大國視野中的漢語學術聖經學》,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
〔美〕王德威、高嘉謙、胡金倫編,《華夷風:華語語系文學讀本》,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6年。
〔美〕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美〕劉禾,〈序言:全球史研究的新路徑〉,收入〔美〕劉禾主編,《世界秩序與文明等級:全球史研究的新路徑》,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頁1-14。
劉禾著,楊立華等譯,《帝國的話語政治:從近代中西衝突看現代世界秩序的形成:修訂譯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馬來西亞〕蕭遙天,《中國人名研究》,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奧地利〕雷立柏(Leopold Leeb),《西方經典英漢提要(卷四):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經典100部》,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年。
〔德〕李文潮,〈附錄一 萊布尼茨《中國近事》的歷史與意義〉,收入〔德〕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著,〔法〕梅謙立、楊保筠譯,《中國近事:為了照亮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頁102-157。
李文潮,〈附錄二 編年表:萊布尼茨與中國〉,收入〔德〕萊布尼茨著,〔法〕梅謙立、楊保筠譯,《中國近事:為了照亮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頁158-231。

四、外文中譯
(按首字筆畫順序排列)

〔丹麥〕龍伯格(Knud Lundbaek)著,王麗虹譯,《漢學先驅巴耶爾》,鄭州:大象出版社,2017年。
龍伯格,李真、駱潔譯,《清代來華傳教士馬若瑟研究》,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
〔日〕白河次郎、〔日〕國府種德著,競化書局譯,《支那文明史》,上海:競化書局,1903年。
〔日〕松田行正著,黃碧君譯,《零ZERRO:世界符號大全》,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3年。
〔日〕柄谷行人著,林暉鈞譯,《世界史的結構》,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柄谷行,林暉鈞譯,《帝國的結構:中心•周邊•亞周邊》,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比〕鐘鳴旦,宋剛譯,〈文化接觸的方法論:17世紀中國的個案研究〉,收入〔美〕伊沛霞(Patricia Ebrey),姚平主編,《當代西方漢學研究集萃•宗教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頁283-327。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劉彬譯,《維梅爾的帽子》,上海:文匯出版社,2010年。
〔加〕伊安•哈金(Ian Hacking),〈導讀〉,收入〔美〕托馬斯•庫恩(Thomas S. Kuhn)著,金吾倫、胡新和譯,《科學革命的結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頁1-30。
〔加〕秦家懿(Julia Ching)、〔瑞士〕孔漢思(Hans Küng)撰,吳華譯,《中國宗教與西方神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Aristotle)著,吳壽彭譯,《動物志》,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
亞里士,吳壽彭譯,《靈魂論及其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古羅馬〕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著,王曉朝譯,《論演說家》,收入《西塞羅全集(卷一):修辭學》,臺北:左岸文化出版,2005年。
〔古羅馬〕斐洛(Philo Judaeus)著,王曉朝、戴偉清譯,《論〈創世記〉:寓意的解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
〔古羅馬〕奧古斯丁(Augustinus Hipponensis)著,《論基督教教義》,收入〔古〔古羅馬〕奧古斯丁著,石敏敏譯,《論靈魂及其起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頁3-181。
〔古羅馬〕奧利金(Origen)著,石敏敏譯,《論首要原理》,香港:道風書社,2002年。
〔西〕依納爵•羅耀拉(Ignacio de Loyola)著,無名氏譯,《耶穌會例》,收入鐘鳴旦、杜鼎克、蒙曦編,《法國國家圖書館明清天主教文獻》,頁1-186。
〔西〕法蘭西斯科•瓦羅著(Francisco Varo,應作萬濟國),姚小平、馬又清譯,《華語官話語法》,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年。
〔西〕門多薩(Gonzales de Mendoza)著,何高濟譯,《中華大帝國史》,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法〕孔多塞(Condorcet)著,何兆武等譯,《人類進步史表綱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法〕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美〕華康德(L. D. Wacquant)著,李猛、李康譯,《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
〔法〕白晉(Joachim Bouvet)著,楊保筠譯,《中國現任皇帝傳》,收入〔德〕萊布尼茨著,〔法〕梅謙立、楊保筠譯,《中國近事:為了照亮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頁50-101。
〔法〕伏爾泰(Voltaire)著,梁守鏘譯,《風俗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年。
伏爾泰,薛詩綺譯,楊豈深校,《論史詩》。收入伍蠡甫等編,《西方文論選•上》,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年,頁326-333。
〔法〕安田樸(René Etiemble)著,許鈞、錢林森譯,《中國之歐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法〕呂西安•費弗爾(Lucien Febvre)著,閆素偉譯,《十六世紀的無信仰問題:拉伯雷的宗教》,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法〕李明(Louis Lecomte)著,郭強、龍雲、李偉譯,《中國近事報道(1687-1692)》,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
〔法〕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編,鄭德弟、朱靜等譯,《耶穌會中國書簡集:中國回憶錄》,鄭州:大象出版社,2001年。
〔法〕沙百里(Jean Charbonnier)著,耿昇、鄭德弟譯,古偉瀛、潘玉令增訂,《中國基督徒史》(臺北:光啟文化事業,2005年)。
〔法〕阿朗•佩雷菲特(Alain Peyrefitte)著,王國卿、毛鳳支、谷炘、夏春麗、鈕靜籟、薛建成譯,《停滯的帝國:一次高傲的相遇,兩百年世界霸權的消長》,新北:野人文化出版,2015年。
〔法〕夏爾•皮埃•·波德萊爾(Charles Baudelaire)著,郭宏安譯,《1846年的沙龍:波德萊爾美學論文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法〕茱莉亞•克莉斯蒂娃(Julia Kristeva)著,史忠義等譯,《符號學:符義分析探索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
〔法〕費賴之(Louis Pfister)著,馮承均譯,《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法〕雅克•布羅斯(Jacques Brosse)著,耿昇譯,《發現中國》,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年。
〔法〕蒂費納•薩莫瓦約(Tiphaine Samoyault)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法〕榮振華(Joseph Dehergne, S. J.)著,耿昇譯,《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榮振華,〈入華耶穌會士中的道教史學家〉,收入〔法〕安田樸、〔法〕謝和耐等著,耿昇譯,《明清間入華耶穌會士和中西文化交流》,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頁149-161。
榮振華等著,耿昇譯,《16-20世紀入華天主教傳教士列傳》(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法〕維吉爾•畢諾(Virgile Pinot)著,耿昇譯,《中國對法國哲學思想形成的影響》,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法〕熱奈特(Gérard Genette)著,史忠義譯,《熱奈特論文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年。
〔法〕謝和耐(Jacques Gernet)著,耿昇譯,《中國和基督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謝和耐、〔法〕戴密微(Paul Demiéville)著,耿昇譯,《明清間耶穌會士入華與中西匯通》,北京:東方出版社,2011年。
〔美〕丹尼爾•庫克(Daniel J. Cook)、〔美〕羅慕思(Henry Rosemont Jr. )著,潘爾艷譯,收入〔德〕李文潮、〔德〕H. 波賽爾編,李文潮等譯,《萊布尼茨與中國》,頁108-120。
〔美〕王德威著,宋偉傑譯,《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美〕弗蘭克•梯利(Frank Thilly)著,葛力譯,《西方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
〔美〕瓦爾特•米尼奧羅(Walter D. Mignolo)著,魏然譯,《文藝復興的隱暗面:識字教育、地域性與殖民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美〕孫康宜主編,劉倩等譯,《劍橋中國文學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
〔美〕安德魯•迪克斯•懷特(A. D. White)著,魯旭東譯,《基督教世界科學與神學論戰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美〕米歇爾•艾倫•吉萊斯皮(Michael Allen Gillespie)著,張步天譯,《現代性的神學起源》,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年。
〔美〕米爾恰•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晏可佳、吳曉群、姚蓓琴譯,《宗教思想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年。
〔美〕克利福德•吉爾茲(Clifford Geertz)著,王海龍、張家瑄譯,《地方性知識:闡釋人類學論文集》。
〔美〕孟德衛(David Mungello)著,陳怡譯,《奇異的國度:耶穌會適應政策及漢字的起源》,鄭州:大象出版社,2010年。
〔美〕約翰•麥克•格里爾(John Michael Greer)著,舒麗萍譯,《解密失落的符號》,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
〔美〕美國不列顛百科全書公司編著,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不列顛百科全書編輯部編譯,《不列顛百科全書:國際中文版•第10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年。
〔美〕范浩沙(Kevin J. Vanhoozer)著,左心泰譯,《神學詮釋學》,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07年。
〔美〕唐納德•F.拉赫(Donald F. Lach)著,何方昱、劉緋等譯,《歐洲形成中的亞洲•第二卷:奇跡的世紀•第三冊:學術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美〕夏皮羅(Meyer Schapiro)著,沈語冰、王玉冬譯,《藝術的理論與哲學:風格、藝術家和社會》,南京: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6年。
〔美〕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陳新譯,《元史學:19世紀歐洲的歷史想象》,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年。
〔美〕馬世嘉(Matthew W. Mosca)著,羅盛吉譯,《破譯邊疆•破解帝國:印度問題與清代中國地緣政治的轉型》,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9年。
〔美〕馬歇爾•伯曼(Marshall Berman)著,徐大建、張輯譯,《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現代性體驗》,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美〕馬龍(Steven Mailloux),〈詮釋〉,收入〔美〕法蘭克•倫特里奇亞(Frank Lentricchia)、〔美〕麥克列林(Thomas McLaughlin)編,張京媛譯,《文學批評術語》,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頁159-179。
〔美〕曼利P.著,薛妍譯,《古往今來的秘密•第一輯•失落的密碼》,長春:吉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美曼利,《古往今來的秘密•第二輯•失落的符號》,長春:吉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美曼利,《古往今來的秘密•第三輯•失落的秘笈》,長春:吉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美〕赫伯特•馬爾庫塞(Herbert Marcuse)著,黃勇、薛民譯,《愛慾與文明:對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學探討》,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
〔美〕劉禾著,宋偉傑等譯,《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
〔美〕撒穆爾•伊諾克•斯通普夫(Samuel Enoch Stumpf)、〔美〕詹姆斯•菲澤(James Fieser)著,匡宏、鄧曉芒譯,《西方哲學史:從蘇格拉底到薩特及其後(修訂第8版)》,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年。
〔美〕魏若望(John W. Witek)著,吳莉葦譯,《耶穌會士傅聖澤神甫傳:索隱派思想在中國及歐洲》,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魏若望編,〔義〕利瑪竇、〔義〕羅明堅原著,《葡漢辭典》,澳門:葡萄牙國家圖書館、東方葡萄牙學會,舊金山:利瑪竇中西文化歷史研究所,2001年。
〔美〕羅友枝(Evelyn S. Rawski)撰,張海惠譯,〈北美清史研究、教學及其文獻資料〉,收入張海惠主編,《北美中國學:研究概述與文獻資源》,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頁195-208。
〔美〕蘇源熙(Haun Saussy)著,陳琦等校,〈新鮮噩夢縫製的精緻僵屍——關於文化基因、蜂房和自私的基因〉。收入〔美〕蘇源熙編,任一鳴、陳琛等譯,《全球化時代的比較文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頁3-53。
〔美〕蘇爾(Donald F. St. Sure)、〔美〕諾爾(Ray R. Noll)編,沈保義等譯,《中國禮儀之爭西文文獻一百篇(1645-194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英〕弗雷德里克•科普斯登(Frederick Copleston)著,莊雅棠譯,傅佩榮校訂,《西洋哲學史(二)——中世紀哲學(奧古斯丁到斯考特)》,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英〕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著,田禾譯,《現代性的後果》(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年)。
〔英〕托馬斯•托倫斯(Thomas F. Torrance)著,阮煒譯,《神學的科學》,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年。
〔英〕托瑪斯•羅伯特•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lthus)著,朱泱、胡企林、朱中和譯,《人口原理(附:人口原理概觀)》,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年。
〔英〕米憐(William Milne)著,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翻譯組譯,《新教在華傳教前十年回顧》,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年。
〔英〕米蘭達•普魯斯-米特福德(Miranda Bruce-Mitford)、〔英〕菲利普•威爾金森(Philip Wilksinson)著,周繼嵐譯,《符號與象徵》,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
〔英〕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er)著,王志弘、李根芳譯,《文化理論詞彙》,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3年。
〔英〕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著,劉運同譯,《學術的進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英〕泰瑞•伊格頓(Terry Eagleton)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英〕特倫斯•霍克斯(Terence Hawkes)著,瞿鐵鵬譯,劉峰校,《結構主義與符號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
〔英〕凱倫•阿姆斯壯(Karen Armstrong)著,朱怡康譯,《為神而辯:一部科學改寫宗教走向的歷史》,新北:八旗文化出版;遠足文化發行,2019年。
〔英〕赫伯特•巴特菲爾德(Herbert Butterfield),張卜天譯,《現代科學的起源》,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年。
〔英〕羅伯特•亨利•羅賓斯(R. H. Robins)著,許德寶、馮建明、胡明亮譯,《簡明語言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英〕羅賓•科恩(Robin Cohen),〈族性的形成:為原生論適度辯護〉,收入〔英〕愛德華•愛迪莫(Edward Mortimer)、〔英〕羅伯特•法恩(Robert Fine)編,劉泓,黃海慧譯,《人民•民族•國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9年,頁17-27。
〔英〕蘇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比較文學批評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捷克〕嚴嘉樂(Charles Slaviczek)著,叢林、李梅譯,《中國來信(1716-1735)》,鄭州:大象出版社,2002年。
〔荷〕H.弗洛里斯•科恩(H. Floris Cohen)著,張卜天譯,《科學革命的編史學研究》,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
〔荷〕許理和(Erik Zürcher)著,李岩譯,〈十七-十八耶穌會研究〉,《國際漢學》第4輯,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頁429-447。
〔荷〕愛德華•揚•戴克斯特豪斯(Eduard Jan Dijksterhuis)著,張卜天譯,《世界圖景的機械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奧〕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著,文良文化譯,《圖騰與禁忌》,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年。
〔瑞士〕漢斯•海因茨•賀爾茨(Hans Heinz Holz)著,〔德〕李文潮譯,收入〔德〕李文潮、〔德〕H. 波賽爾編,〔德〕李文潮等譯,《萊布尼茨與中國》,頁90-107。
〔義〕多瑪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著,胡安德等譯,《神學大全》,臺南:碧雲書社、中華道明會,2008年。
〔義〕但丁(Durante degli Alighieri),繆朗山譯,《論俗語》,收入張安祈編訂,《繆靈珠美學譯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98年,頁263-245。
〔義〕利瑪竇、〔法〕金尼閣(Nicolas Trigault)著,何高濟、王遵仲、李中譯,何兆武校,《利瑪竇中國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義〕約瑟夫•塞比斯(Joseph Sebes)著,王立人譯,《耶穌會士徐日昇關於中俄尼佈楚談判的日記》,北京:商務印書館,1973年。
〔義〕馬國賢(Matteo Rippa)著,李天綱譯,《清廷十三年:馬國賢回憶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葡〕安文思(Gabriel de Magalhāes)、〔義〕利類思、〔荷〕許理和著,何高濟譯,《中國新史:外兩種》,鄭州:大象出版社,2016年。
〔葡〕克路士(Gaspar da Cruz)著,《中國志》,收入〔英〕博克舍(C. R. Boxer)編注,何高濟譯,《十六世紀中國南部行紀》,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葡〕曾德昭(Alvaro Semedo)著,何高濟譯,李申校,《大中國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葡〕蘇霖(Joseph Suarez)著,〔法〕梅謙立譯,《蘇霖神父關於1692年「容教詔令」的報告》,收入〔德〕萊布尼茨著,〔法〕梅謙立、楊保筠譯,《中國近事:為了照亮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頁1-36。
〔德〕J. G.赫爾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著,姚小平譯,《論語言的起源》,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
〔德〕巴斯蒂安•康拉德(Sebastian Conrad)著,杜憲兵譯,《全球史是什麼》,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年。
〔德〕卡爾•雅斯貝斯(Karl Theodor Jaspers)著,魏楚雄、俞新天譯,《歷史的起源于目標》,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年6月。
〔德〕沃爾夫岡•施路赫特(Wolfgang Schluchter)著,顧忠華、錢永祥譯,《超越韋伯百年智慧:李理性化、官僚化與責任理論》,臺北:開學文化,2013年。
〔德〕阿塔納修斯•基歇爾著,張西平、楊慧玲、孟憲謨譯,《中國圖說》。
〔德〕威廉•施密特•比格曼(Wilhelm Schmidt-Biggemann),〈知識的新結構〉,收入〔瑞士〕瓦爾特•呂埃格(Walter Rüegg)總主編,〔比〕希爾德•德•里德-西蒙斯(Hilde de Ridder-Symoens)分冊主編,賀國慶等譯,《歐洲大學史•第二卷•近代早期的歐洲大學(1500-1800)》,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7年,頁510-553。
〔德〕威廉•馮•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著,姚小平譯,《論人類語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展的影響》,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德〕柯蘭霓(Claudia von Collani)著,李岩譯,《耶穌會士白晉的生平與著作》,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1月。
柯蘭霓,吳莉葦譯,〈喀巴拉在中國〉,收入國家清史編纂會員會編譯組編,《清史譯叢•第三輯》,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5年。
〔德〕迪特•亨利希(Dieter Henrich)著,樂小軍譯,《在康德與黑格爾之間:德國觀念論講座》,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德〕索倫(G. G. Scholem)著,涂笑非譯,《猶太教神秘主義主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德〕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著,黃宗儀譯,廖元威校,〈論意志的捆綁〉,收入路德文集中文版編輯委員會編,《路德文集•第二卷》,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頁297-571。
〔德〕馬克斯•韋伯(Max Weber)著,馮克利譯,《學術與政治》,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
〔德〕康德(Immanuel Kant)著,鄧曉芒譯,楊祖陶校,《純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德〕萊布尼茨著,〔法〕梅謙立、楊保筠譯,《中國近事:為了照亮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
萊布尼,陳修齋譯,《人類理智新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澳〕彼得•哈里森(Peter Harrison)著,張卜天譯,《聖經、新教與自然科學的興起》,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年。
〔澳〕約翰•A.舒斯特(John A. Schuste)著,安維復譯,《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導論》,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3年。

五、期刊論文
(姓氏筆畫排序)

王宏志,〈馬戛爾尼使華的翻譯問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3期,2009年3月,頁97-145。
王宏超,〈宗教、政治與文化:索隱派與來華傳教士的易學研究〉,《華文文學》2015年第3期,2015年6月,頁37-44。
王碩豐,張西平,〈索隱派與《儒教實義》的「以耶合儒」路線〉,《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2年第5期,2012年12月,頁124-128。
古偉瀛,〈明末清初耶穌會士對中國經典的詮釋及其演變〉,《臺大歷史學報》第25期,2000年6月,頁85-117。
江曉原,〈論清代「西學中源」說〉,《自然科學史研究》第7卷第2期,1988年7月,頁101-108。
吳春玉,蘇新寧,〈各種「場」及其在知識創造過程中的作用〉,《情報學報》2004年第23卷第2期,2004年4月,頁247-250。
李帆,〈人種與文明:拉克伯里(Terrien de Lacouperie)學說傳入中國後的若干問題〉,《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198期,2008年2月,頁31-35。
李奭學,〈中西合璧的小說新體——清初耶穌會士馬若瑟著〈夢美土記〉初探〉,《漢學研究》第29卷第2期,2011年6月,頁81-116。
李奭學,〈「耶穌不滅孔子,孔子倒成全於耶穌」——試論馬若瑟著《儒交信》〉,《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第46期,2017年1月,頁27-73。
李真,〈試論明清之際來華耶穌會士與儒家基督徒之學術交往——以馬若瑟與劉凝為中心〉,《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5年第2期,2015年3月,頁123-128。
李學勤,〈國際漢學漫談〉,《國際漢學》2012第2期,2012年11月,頁13-14。
杜欣欣,〈索隱翻譯:清初耶穌會士馬若瑟的譯想世界〉,《翻譯學研究集刊》17輯,2014年6月,頁119-224。
肖清和,〈索隱天學:馬若瑟的索隱神學體系研究〉,《學術月刊》2016年第1期2016年1月,頁156-178。
肖清和,〈清初索隱派傳教士馬若瑟的三一論與跨文化詮釋——以《三一三》為中心〉,《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8年第4期,2018年7月,頁113-119。
卓新平,〈索隱派與中西文化認同〉,《道風:漢語神學學刊》第8期,1998年1月,頁145-171。
岳峰,程麗英,〈索隱式翻譯〉,《中國翻譯》2009年第1期,2009年1月,頁33-37。
孫江,〈拉克伯里中國文明西來說在東亞的傳佈與文本之比較〉,《歷史研究》2010年第1期,2010年2月,頁116-192。
祝平一,〈伏讀聖裁——《曆學疑問補》與〈三角形推算法論〉〉,《新史學》16卷1期,2005年3月,頁51-84。
祝平一,〈索隱派與《儒教實義》的「以耶合儒」路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8本3分,2007年9月,頁435-472。
祝平一,劉凝與劉壎——考證學與天學關係新探〉,《新史學》23卷1期,2012年3月,頁57-104。
張西平,〈前言:拉丁語與中國〉,《拉丁語言文化研究》第1輯,2013年6月,頁1-4。
張西平,〈從語言接觸理論探討漢語國際傳播〉,《語言規劃學研究》2015年第1期,2015年10月,頁67-71。
張西平,〈清代來華傳教士馬若瑟研究〉,《清史研究》2009年第2期,2009年5月,頁40-49。
張湧、張德讓,〈索隱派傳教士對中國經典的詮釋研究〉,《中國外語》2015年第5期,2015年9月,頁106-111。
陳波,〈中國本部概念的起源與建構——1550年代至1795年〉,《學術月刊》第49卷,2017年4月,頁145-166。
陳惠美,〈戴侗「六書故」之研究〉,《東海中文學報》第10期,1992年8月,頁87-109。
馮曉虎,〈萊布尼茨與基歇爾的漢語研究〉,《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2011年6月,頁1-10。
赫兆豐,〈淺談《聖經》索隱派對中國典籍的濫用——以王敬之《〈聖經〉與中國古代經典——神學與國學對話錄》為例〉,《現代交際》2011年第3期,2011年3月,頁89-91。
劉希宋,喻登科,〈知識場與知識型組織的演化〉,《情報雜誌》2008年第3期,2008年3月,頁46-49。
劉耘華,〈「索隱」:馬若瑟對儒家經典的過度詮釋〉,《國際漢學》2005年第2期,2005年11月,頁64-76。
劉溪,〈「西學中源」說與康熙帝「道治合一」形象的建構〉,《自然辯證法研究》2016年第10期,2016年10月,頁72-77。
潘鳳娟,〈翻譯「聖人」:馬若瑟與十字的索隱回轉〉,《國際比較文學》2018年第1期,2018年6月,頁76-96。
潘鳳娟,江日新,〈早期耶穌會士與《道德經》翻譯:馬若瑟、聶若望與韓國英對「夷」、「希」、「微」與「三一」的討論〉,《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5期,2017月7日,頁249-283。
盧怡君,〈創世之道——《易經》索隱思想與萊布尼茨的普遍文字研究〉,《清華學報》新47卷第3期,2017年9月,頁509-545。
盧怡君,〈尋找中文之鑰——萊布尼茨的符號理論與漢字結構〉,《漢學研究》第34卷第4期,2016年12月,頁199-234。
錢玄同,陳獨秀,胡適,〈通信:中國今後之文字問題〉,《新青年》第4卷第4號,1918年4月,頁350-368。
錢存訓著,戴文伯譯,〈近世譯書對中國現代化的影響〉,《文獻》1986年第2期,1986年7月,頁176-204。
錢鍾書著,冉利華譯,〈論17、18世紀英國對中國之接受〉,《國際漢學》2004年第2期,2014年9月,頁109-118。
韓琦,〈17、18世紀歐洲和中國的科學關係——以英國皇家學會和在華耶穌會士交流為例〉,《自然辯證法通訊》1997第3期,1997年6月,頁47-56。
韓琦著,〈白晉的《易經》研究和康熙時代的「西學中源」說〉,《漢學研究》16卷1期,1998年6月,頁185-201。
韓琦著,〈康熙帝之治術與「西學中源」說新論——〈禦制三角形推算法論〉的成書及其背景〉,《自然科學史研究》第35卷第1期,2016年3月,頁1-9。
黨懷興,〈清代對宋元明六書學的繼承與發展〉,《中國文字研究》2009年第1輯,2009年6月,頁26-35。
〔丹麥〕龍伯格著,史倩倩譯,〈漢字的傳統歷史:17世紀耶穌會士手稿〉,《國際漢學》2014年第1期,2014年4月,頁307-311。
〔比〕鐘鳴旦,〈禮儀之爭中的中國聲音〉,《復旦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期,2016年6月,頁95-103。
鐘鳴旦,〈基督教在華傳播史研究的新趨勢〉,《基督教文化學刊》1999年第2輯,1999年4月,頁243-285。
〔芬蘭〕黃保羅,〈漢語索隱神學——對法國耶穌會士續講利瑪竇之後文明對話的研究〉,《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2期,2011年3月,頁5-13。
〔美〕衛周安(Joanna Waley-Cohen)著,董建中譯,〈新清史〉,《清史研究》2008年第1期,2008年2月,頁109-116。
〔美〕韓南(Patrick Hanan)撰,姚達兌譯,〈漢語基督教文獻:寫作的過程〉,《中國文學研究》2012年第1期,2012年1月,頁5-18。
〔義〕陸商隱,〈衛匡國《中國語文文法》對歐洲「中文鑰匙」的影響〉,《北京行政學院報》2013年第2期,2013年4月,頁124-128。

五、學位論文
(按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于明華,〈清代耶穌會士索隱釋經之型態與意義〉,國立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劉艷清,〈清代「六書」學研究〉,陝西師範大學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2010年。
邱凡誠,〈清初耶穌會索隱派的萌芽:白晉與馬若瑟間的傳承與身分問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漢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杜欣欣,〈探賾索隱,鉤深致遠:論馬若瑟法譯《詩經》八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年。

六、西文論著

Bacon, Francis.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 Edited by Joseph Devey, M.A. New York: P.F. Collier and Son, 1901.
Blumenberg, Hans, and translated by Robert M. Wallace. The Legitimacy of the Modern Age.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1983.
Comenius, Johann Amos. A Generall Table of Europe, Representing the Present and Future State Thereof Viz. The Present Governments, Languages, Religions, Foundations, and Revolutions Both of Governments and Religions, the Future Mutations, Revolutions, Government, and Religion of Christendom and of the World &C. / From the Prophecies of the Three Late German Prophets, Kotterus, Christina, and Drabricius, &C., All Collected Out of the Originals, For The Common Use and Information of the English. London?: Printed for Benjamin Billingsley, 1670.
Cordier, Henri. "Origine Des Chinois. Théories Étrangères." T'oung Pao 16.5 (1915): 575–603.
Franz, Wolfgang, and rendred into English by William Nicholson. The History of Brutes, or, A Description of Living Creatures : Wherein The Nature and Properties of Four-Footed Beasts are at Large Described. London: Printed by E. Okes, for Francis Haley, at the Corner of Chancery-Lane in Holborn, 1670.
Fry, Paul H. Theory of Literatur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2.
Gillespie, Michael Allen. The Theological Origins of Modernit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8.
Hegel, G. W. F. "The Childhood of History." The Pattern of Chinese History: Cycles, Development, or Stagnation?. Edited by John Meskill. Boston: Heath, 1965.
Hernisz, Stanislas. A Guide to Conversation in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for the Use of Americans and Chinese in California and Elsewhere. Boston: John P. Jewett & Company, 1854.
Hooke, Robert. "Some Observations, and Conjectures Concerning the Chinese Character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16.180 (1687): 63-78.
Lundbæk, Knud. "Joseph Prémare and The Name of God in China." The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 Its History and Meaning. Ed. by Mungello D. E. Nettetal: Steyler Verlag, 1994. 129-148.
Lach, Donald Frederick. Asia in The Making of Europe, Volume II: A Century of Wonder. Book 3: The Scholarly Discipline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Lackner, Michael. "Jesuit Figrism." China and Europe: Images and Influences in Sixteenth to Eighteenth Centuries. Ed. by Thomas H. C. Lee.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1. 129-149.
Löwith, Karl. Meaning in Histo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49.
McManners, John. 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328.
Merrill, E. D. " The Phytogeography of Cultivated Plants in Relation to Assumed Precolumbian Eurasian-American Contact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33.3 (1931): 375-382.
Prémare, Joseph Henri, and G Pauthier. Lettre du P. Prémare sur le monothéisme des Chinois. Paris: Benjamin Duprat, 1861.
Joseph, and tr. into English by Bridgman J. G. Notitia Linguae Sinicae. Canton: Printed at the office of Chinese repository, 1847.
Joseph. Notitia Linguae Sinicae. Malaccae: Academia Anglo-Sinensis, 1831.
Romberch, Johann Horst von. Congestorium Artificiose Memorie. Venetijs: Melchiorem Sessam, 1533.
Rowbotham, Arnold H. "The Jesuit Figurists and Eighteenth-Century Religious Thought."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17.4 (1956): 471-485.
Rule, Paul Anthony. "K'ung-Tzu or Confucius? The Jesuit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ism." Ph. D dissertation.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72.
Rupp, E G, Philip S. Watson, Desiderius Erasmus, and Martin Luther. Luther and Erasmus: Free Will and Salvation.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Press, 1969.
Spence, Jonathan Dermot. The Memory Palace of Matteo Ricci.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85.
Strauss, Leo. "The Three Waves of Modernity."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Philosophy: Ten Essays. Leo Strauss and edited Hilail Gildin. Detroit, Michigan: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9.
Tai, T‘ung, translated by Lionel Charles Hopkins, and W. Perceval Yetts. The Six Scripts, or the Principles of Chinese Writ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4.
Taylor, Charles. A Secular Age.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Terrien de Lacouperie, A. E. Western Origin of the Early Chinese Civilisation from 2,300 B.C. to 200 A.D. : or Chapters on the Elements Derived from the Old Civilisations of West Asia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London: Asher & Co., 1894.
Tiedemann, R. G. Reference Guide to Christian Missionary Societies in China: From the Sixteenth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M. E. Sharpe, 2009.
Collani, Claudia Von. "Charles Maigrot's Role in The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 The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 Its History and Meaning. Ed. by Mungello D. E. 149-184.
Webb, John. An Historical Essay Endeavoring a Probability that the Language of the Empire of China is the Primitive Language. Printed for Nath. Brook, 1669.
Wei, Sophie Ling-chia. "Sheng Ren in the Figurists’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Yijing." Religions 10.10 (2019): 553.
Whiston, William. A New Theory of the Earth, from Its Original to the Consummation of All Things Wherein the Creation of the World in Six Days, the Universal Deluge, and the General Conflagration, as Laid Down in the Holy Scriptures, Are Shewn to Be Perfectly Agreeable to Reason and Philosophy : with a Large Introductory Discourse Concerning the Genuine Nature, Stile, and Extent of the Mosaick History of the Creation. London: Printed by R. Roberts, for Benj. Tooke at the Middle-Temple-Gate in Fleet-street. MDCXCVI., 1696.
Williams, Samuel Wells. Middle Kingdom: A Survey of the Geography, Government, Literature, Social Life, Arts, and History of the Chinese Empire and Its Inhabitants. London: W.H. Allen,1883.
Yates, Frances Amelia. Giordano Bruno and the Hermetic Tradition.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64.
Amelia. The Art of Memor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6.
Amelia. The Occult Philosophy in The Elizabethan Age. London: Routledge, 2001.

六、報刊

柳詒徵,〈自立與他立〉,《學衡》第43期,1925年7月,頁1-6。
觀雲,〈中國人種攷(一)〉,《新民叢報》第25號,1903年2月11日,頁1-16。

七、網路資料
(按首字筆畫順序排列)

《聖經和合本》,中文聖經網,https://www.expecthim.com/online-bible。檢索日期:2019年6月-11月。
《思高繁體聖經》,天主教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http://www.ccreadbible.org/Chinese%20Bible/sigao ble.org/Chinese%20Bible/sigao。檢索日期:2019年6月-11月。
陳波,〈中國就是中國, 不是"China": 一個微妙的誤用與反思〉,http://culture.ifeng.com/c/7mXfDQBD7VT。檢索日期:2019年7月17日。
崔瑩,〈牛津教授:乾隆已經意識到英國可能侵華〉,「騰訊文化」2015年1月19日,https://cul.qq.com/a/20150119/010032.htm。檢索日期:2019年8月27日。
大英百科全書線上資料庫(Encyclopedia Britannica Online)。檢索日期:2019年7月2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