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5.168.21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盧韻如
作者(外文):Lu, Yun-Ju.
論文名稱(中文):吳濁流中短篇小說中的祖國意識與台灣意識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Consciousness of Motherland and Taiwan- A Study on Wu Zhuoliu's Short Stories and Novellas.
指導教授(中文):王惠珍
指導教授(外文):Wang, Hui-Chen
口試委員(中文):陳萬益
陳惠齡
口試委員(外文):CHEN, WAN-YI
Chen, Wei-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學號:105141517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4
中文關鍵詞:吳濁流台灣意識祖國意識國族認同孤兒意識英雄之旅
外文關鍵詞:Zhuoliu WuTaiwanese consciousnessMotherland consciousnessNational identityOrphan consciousnessJourney of Hero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9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吳濁流於1900年出生於新竹縣新埔鎮,是接受日式教育的「日語世代」,對於祖國的印象大多建立在所閱讀的教科書或是長輩的庭訓上,印象模糊卻帶有憧憬。1941年,他孤身前往南京擔任《大陸新報》的記者,期間,心中的中國印象與實際接觸的大陸事物之間產生了落差。戰後(1945-)歷經回歸祖國的期待與最終失望所產生的認同斷裂,意識到政治上已不宜再透過武力抵抗,卻能透過口誅筆伐的書寫策略,幫助台灣青年找回對政府以及未來的希望。
其長篇小說《亞細亞的孤兒》中所展現的「孤兒意識」過去已受到學界相當大的關注與討論,不同於長篇小說的繁雜,中短篇小說因為篇幅短小,情節簡潔,卻更能夠專注特寫其他角色類型,透過文本分析,本文意圖探討吳濁流在「日治時期」與「戰後」二個不同生命階段以及不同歷史背景下國族認同出現的轉變。並借鏡卡蘿.皮爾森(Carol Pearson)的「內在原型」理論,試圖去找出不同時期吳濁流所認同的「原型」所在,而這個「原型」又是如何驅使他改變與調節當時的想法與行為,以此凸顯出吳濁流在種種衝突情境中所做出的選擇與覺悟。
Zhuoliu Wu was born in Xinpu Town, Hsinchu County in 1900, who received Japanese education, the so called "Japanese generation". The impression of the motherland is mostly based on the textbooks or the elders’ education. The impression of motherland is vague but with longing for him. He went to Nanjing alone as a reporter for the "Mainland News" in 1941. During the period, there was a gap between the impression of China in his mind and the things he actually experienced in the mainland. After the war (1945-), the identity fracture caused by the expectation of returning to the motherland and the final disappointment, he realized that it was no longer appropriate to resist through force in politics, but could use verbal and penal writing strategies to help Taiwanese youths find hope for the government and the future.
The "orphan consciousness" shown in his novel "Orphans of Asia"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and discussion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in the past. Different from novels, short stories are more capable of focusing on close-ups of other character types because of their short length and concise plot. Through text analysis, this study intends to explore the changes in Zhuoliu Wu’s national identity in two different life stages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s of the "Japanese rule" and "post-war". The researcher attempts to find out the changes of the "archetypes" identified by Zhuoliu Wu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through the theories proposed by Carol Pearson's "internal archetype" theory, and how this "prototype" drove him to change and adjusted his thoughts and behaviors at the time, and thus highlighting Zhuoliu Wu's choices and consciousness in various conflict situation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疇與方法 4
一、 研究範疇 4
二、 研究方法 9
第三節 研究回顧與述評 11
第四節 研究架構 17
第二章 日治時期吳濁流小說中的祖國意識與台灣意識 20
第一節 日治時期吳濁流小說中的祖國想像 20
一、 遺民之思的繼承 20
二、 孺慕之情的膨脹 23
第二節 日治時期吳濁流小說中的自我審視 26
一、 生長於斯的土地認同 27
二、 差別歧視問題的揭露 29
三、 向殖民靠攏的御用派 33
第三節 小結 40
第三章 戰後吳濁流小說中的祖國意識與台灣意識 42
第一節 戰後吳濁流小說中祖國意識的轉變 42
一、 接收前期的祖國崇拜 42
二、 劫收之後的認同斷裂 45
第二節 戰後吳濁流小說中台灣意識的覺醒 54
一、 本土價值的壓抑 54
二、 本省意識的彰顯 55
第三節 小結 61
第四章 孤兒的蛻變—吳濁流的英雄之旅 63
第一節 卡蘿.皮爾森(Carol Pearson)的「內在原型」理論 64
一、 英雄之輪的三重迴旋 66
二、 天真者與孤兒(Innocent VS Orphan) 67
三、 殉道者(Martyr) 67
四、 流浪者與鬥士(Wanderer VS Warrior) 67
五、 魔法師(Magician) 68
第二節 日治時期——尋找救贖的尋根之旅 68
第三節 光復以後——找回認同的浴火蛻變 79
第四節 小結 83
第五章 結論 84
第一節 篇章回顧 84
第二節 未竟的認同之旅 85
一、 日本殖民時期: 85
二、 客寓南京時期: 86
三、 戰後初期: 86
四、 尊重與多元共好: 87
參考文獻 88

參考文獻
一、 吳濁流作品
(一) 作品集
吳濁流,《台灣連翹》,台北:前衛,1989年。
吳濁流,《吳濁流選集・小說》,台北:廣鴻文,1966年12月。
吳濁流,《泥濘》,台北:林白,1971年11月。
吳濁流,《南京雜感》,台北:遠景,1977年。
吳濁流,《風雨窓前》,台北:綠水,1958年。
吳濁流,《無花果》,台北:前衛,1990年。
吳濁流,《瘡疤集上》,台北:集文書局,1963年。
吳濁流,《瘡疤集下》,台北:集文書局,1963年11月。
吳濁流,《黎明前的台灣》,台北:遠景,1977年。
河原功編,《吳濁流作品集》,東京都 : 綠蔭書房,2007年6月。
張良澤編,《功狗・吳濁流作品集》,台北:遠行,1977年9月。
張良澤編,《台灣文藝與我・吳濁流作品集》,台北:遠行,1977年9月。
張良澤編《泥沼中的金鯉魚》,台南:大行出版社,1975年9月。
彭瑞金主編,《台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卷・戰後第一代-吳濁流集》,台北:前
衛,2010年。

(二) 報刊雜誌
吳濁流,〈海月〉,《新文學月報》第2號(昭和11年(西元1936年)3月2日),頁14-15。
吳濁流,〈どぶの緋鯉〉,《台灣新文學》第1卷第5號(六月號),頁6-15。
吳濁流,〈自然にかへれ﹗〉,《台灣新文學》第2卷第2號(二月號),頁30-45。
二、 專書
卡蘿.皮爾森 (Pearson, Carol S.),《內在英雄:六種生活的原型》,台北:立緒文化,2020年1月。
石一寧,《吳濁流:面對新語境》,北京:作家,2006年7月。
石一寧,《真實的追問—吳濁流的文學・思想・人格》,台北:人間,2008年。
克利福德・格爾茲著,納日碧力戈等譯《文化的解釋》,上海:上海人民,1999年1月。
吳新昌,《吳濁流及其漢詩研究》,台北:前衛,2006年9月。
呂新昌,《鐵血詩人吳濁流》,台北:前衛,1996年4月。
李理,《日據台灣時期警察制度研究》,臺北:海峽學術,2007年。
林柏燕編,《吳濁流百年誕辰紀念專刊》,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0年12月。
林啟旭,《台灣二二八事件綜合研究》,高雄:新台政論雜誌社,1984年。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台北 : 元尊文化,1997年。
班納迪客・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9年4月。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台北:麥田,2006年1月。
張恆豪編選,《臺灣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02-吳濁流一九○○~一九七六》,台南:台灣文學館,2011年3月。
陳建忠,《被詛咒的文學——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文學論集》,台北 :五南,2007年1月。
陳翠蓮,《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台北:遠流,2008年8月。
黃俊傑,《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化》,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
黃信洋,《多重認同與族群和諧:吳濁流與王幼華的文學社會學考查》,苗栗:苗栗縣政府,2012年。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期台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台北:麥田,2004年。
楊宗翰,《台灣文學的省思》,台北:富春文化,2002年7月。
楊基銓,《楊基銓回憶錄》,台北:前衛,1996年。
葉榮鐘,《小屋大車集》,臺中:中央書局,1977年。
葉蓁,《想望台灣:文化想像中的小說、電影和國家》,台北:書林出版,2011年8月。
廖嘉展,《老鎮新生:新港的故事》,台北:遠流,1995。
榮格,《心理類型》,台北 : 桂冠,1999年10月。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日據初期警察及監獄制度檔案》,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年。
戴寶村、李筱峰、張炎憲,《台灣史論文精選》(下),台北:玉山,1996年。
藍博洲,《吳濁流的西湖歲月》,苗栗:西湖鄉公所,2004年3月。
三、 論文
(一) 期刊論文
古遠清,〈論吳濁流的〈波茨坦科長〉〉,《嘉應大學學報》,1996年第5期,1996年10月,頁27-33。
白素英,〈從文學作品看日據時代的民族心理──楊逵、吳濁流作品探討〉,《史苑》第33期,1980年5月,頁26-34。
收錄於《臺灣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02-吳濁流一九○○~一九七六》,台
林柏燕,〈吳濁流的大陸經驗(下)〉,《客家雜誌》42期,1993年11月,頁64。
邱貴芬,〈性別/權力/殖民論述:鄉土文學中的去勢男人〉,《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3年5月,頁13-34。
南:台灣文學館,2011年3月,頁207-217。
施正鋒,〈戰後吳濁流的認同觀——情境條件下的台灣人認同〉,《吳濁流百年誕辰紀念專刊》,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0年12月,頁149-161。
范振乾,〈「路迢迢」中的「台灣化」概念及其在吳濁流作品中的地位〉,《第一屆台灣客家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1年12月,頁187-197。
茅盾,〈試談短篇小說〉,《文學青年》第8期,1958年8月。
高眾望,〈老薑更辣中的幽默筆調與象徵手法〉,《台灣文藝》第58期,1978年3月,頁201-212。
張良澤,〈吳濁流的社會意識──就其描寫台灣光復以前的小說探討之〉,《中外文學》3卷9期,1975年2月,頁96-106。
張惠珍,〈紀實與虛構:吳濁流、鍾理和的中國之旅與原鄉認同〉,《台北大學中文學報》第三期,2007年9月,頁29-65。
梅家玲,〈孤兒?孽子?野孩子?——戰後台灣小說中的父子家國及其裂變〉,《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2000年6月。
陳玉玲,〈孤兒的傷痕——吳濁流的台灣悲情〉,《台灣文藝》第159期,1997年10月,頁44-58。
陳芳明,〈吳濁流的自傳體書寫與大河小說的企圖〉,《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1998年10月,頁243-261。
陳美霞,〈日據時期旅行文學論述──身分認同與現代性〉,《台灣研究集刊》,2008年第4期,2008年12月,頁96-102。
陳惠齡,〈中日體驗與跨文化視域——析論魏清德和吳濁流域外紀行〉,《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二十九期,2019年10月,頁111-149。
陳萬益,〈胡太明及其「孤兒意識」——《亞細亞的孤兒》兩岸評的不同點〉,
收錄於《臺灣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02-吳濁流一九○○~一九七六》,台
南:台灣文學館,2011年3月,頁207-217。
黃紅春,〈日據時期台灣本土作家小說創作中的「中國情結」〉,《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8年第4期, 2008年12月,頁27-28
黃錦樹,〈遊魂——亡兄、孤兒、廢人〉,《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台北:麥田,2006年5月,頁325-343。
葉石濤,〈吳濁流論〉,《台灣鄉土作家論集》,台北:遠景,1975年3月,收錄於張恆豪編選,《臺灣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02-吳濁流一九○○~一九七六》,台南:台灣文學館,2011年3月,頁153-162。
葉衽榤,〈吳濁流小說〈先生媽〉、〈陳大人〉中的身分置換與認同〉,《吳濁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9年11月6日,頁15。
廖咸浩,〈在解構與解體之間徘徊:臺灣現代小說中「中國身分」的轉變〉,《中外文學》21卷7期,1992年12月,頁193-206。
廖炳惠,〈異國記憶與另類現代性──試探吳濁流《南京雜感》〉,《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台灣一九八九—二○○三‧評論卷(二)》,台北:九歌,2003年10月,頁675-704。
廖珮芸,〈記憶的認同與主體重建——由小說窺探台灣後殖民論述〉,收錄於楊宗翰編,《台灣文學史的省思》(台北:富春文化,2002年7月),頁112。
劉勇,〈論日據時期台灣小說的民族認同主題〉,《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專刊》2005年第4期,2005年,頁5-13。
撒忠民,〈台灣作家吳濁流筆下的知識分子形象〉,《南寧師苑學報》,1982年第4期,1982年11月,頁117-125。
編02-吳濁流一九○○~一九七六》,台南:台灣文學館,2011年3月,頁
龍川勉,〈植民地統治下の台灣民衆の諸相〉,收錄於張良澤編《亞細亞的孤兒》,台北:遠景,2009年,頁19。
鍾肇政,〈以殖民地文學眼光看吳濁流文學〉,《夏潮》第一卷九期,1976年12月,頁63-66。
鍾肇政,〈鐵血詩人吳濁流〉,《夏潮》第一卷八期,1976年11月1日。
鍾鐵民,〈原鄉人及其他〉,《台灣文藝》第67期, 1980年6月,頁246-250。
簡義明,〈吳濁流研究現況的評介與反思〜以台灣的研究成果為分析場域〉,
簡義明,〈孤兒的眼睛——吳濁流遊記中的台灣經驗與異國想像〉,《吳濁流百年誕辰紀念專刊》,頁48-63。
(二) 學位論文
王志仁,《台灣客家小說移民書寫之探究——以吳濁流、鍾理和、鍾肇政、李喬作品為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白筱薇,《吳濁流的大陸經驗及其相關作品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吳雪連,《台灣客籍作家大河小說研究 --以《亞細亞的孤兒》、《濁流三部曲》、《寒夜三部曲》為分析對象》(宜蘭縣: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
林玉萍,《吳濁流中短篇小說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處教師在職進修語文教學/碩士論文,2010年)
邱一帆,《台灣客籍作家吳濁流在詩歌表現上的困境》(新竹教育大學/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徐千惠,《日治時期臺人旅外遊記析論——以李春生、連橫、林獻堂、吳濁流遊記為分析場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莊亞臻,《吳濁流小說作品「他者」論述之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莊富傑,《拼命文章的擠壓與轉折:從《亞細亞的孤兒》、《無花果》、《台灣連翹》析論吳濁流國族認同意識的轉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許光武,《帝國之眼:日本殖民者與他的「它者」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許瓈方,《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褚昱志,《吳濁流及其小說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3年)
劉奕利,《台灣客籍作家長篇小說中女性人物研究——以吳濁流、鍾理和、鍾肇政、李喬所描寫日治時期女性為主》(高雄師範大學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劉美華,《從小說地景重讀吳濁流之《亞細亞的孤兒》》(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論文,2015年)。
潘進福,《吳濁流的詩論與詩歌》(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盧欣怡,《吳濁流小說中的台灣社會》(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四、 報刊社論
《民報》第6號,(民國34年10月15日),第一版。
《民報》第101號,(民國35年1月19日),第二版。
《民報‧要營救省外同胞》第96號,(民國35年1月14日),第一版。
《民報》第174號,(民國35年4月2日),第二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