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21.21.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陳惠菁
作者(外文):Chen, Hui-Ching
論文名稱(中文):大肚山下,時速二十的紅色達可達: 台中海線文盲女工民族誌
論文名稱(外文):A Red Scooter at 20 km/h under the Mountain Dadu: An Ethnography of Illiterate Female Factory Workers on the Ocean Marine way in Taichung
指導教授(中文):李威宜
指導教授(外文):Lee, Wei-I
口試委員(中文):蔡佩如
謝一誼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學號:105141510
出版年(民國):112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8
中文關鍵詞:台中海線文盲女工移動主體性能動性
外文關鍵詞:Taichung Marine wayIlliterate female workersMobilitySubjectivityAgenc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在一九四三年國民義務教育推行後,至今台灣的識字率已達99%以上,文盲女工身為那不到百分之一的少數,且處於性別弱勢和文化資本不利,在台灣工業化的淘洗後,不識字的她們會面臨什麼樣的處境?在資本主義和父權體制合謀夾擊之下,她們又如何展現她們的主體性和能動性?

此民族誌描繪的是一群出生於一九三○至一九五○年代、大肚山下台中海線的文盲女工的處境,包括不識字而得以面對生活中許多的困境,她們如何因應不識字造成的困窘和她們那些難以被公眾觸及的、自我貶低的情感。

台灣工業化在一九六○、一九七○年代開展了台灣的經濟榮景,無數女工的生命史鑲嵌在這資本主義的結構,在這群龐大的女工中,也包含一群失語、面容模糊、未見於學術研究的文盲女工。此民族誌也描繪了這群文盲女工在童年失學後進入紡織工廠、水果罐頭工廠的勞動圖像;以及在一九八○「客廳即工廠」的時代背景下,文盲女工穿梭在工作和家庭的身影。

民族誌的最後一章,又回到二○二三年大肚山下的城鎮,讓文盲女工帶著我們漫遊。並以「移動」這概念,作為理解文盲女工的取徑和視角。題目「大肚山下,時速二十的紅色達可達:台中海線文盲女工民族誌」,則以無照駕駛的文盲女工避開大馬路,騎著摩托車在大肚山下的小路緩慢移動的這幅畫面當作文盲女工展現主體的象徵。

國內對於女工的研究不多,對於更為弱勢的文盲女工研究幾乎是付之闕如,在以男性為主體的論述之中,筆者希冀能以這份研究為失語的文盲女工代為發聲。在這迂迴的文字軌跡與時間的軸線,試圖引領讀者清楚地看見消失在文字歷史中文盲女工的生命圖像。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aiwan in 1943, the literacy rate has exceeded 99%. However, a minority of illiterate female workers, constituting less than one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find themselves in a disadvantaged position due to gender bias and lack of cultural capital. Following Taiwan's industrialization, these illiterate women face various challenges. Persecuted by the collusion of capitalism and patriarchal norms, they still strive to assert their subjectivity and agency.

This ethnographic study portrays the plight of a group of illiterate female workers born between the 1930s and 1950s, who reside along the ocean way in Taichung under the Dadu Mountain. They have confronted numerous difficulties stemming from illiteracy, and my ethnographic narrative explores how they navigate these challenges while grappling with hidden emotions and self-deprecation.

Taiwan's industrialization during the 1960s and 1970s brought economic prosperity, with which histocial process countless women become integral to the capitalist structure. Among this vast workforce, some of the illiterate women remained understudied as they are characterized as speechlessness and without clear identities, whose stories remain absent from academic research. The ethnography also addresses the labor experiences of these illiterate women who entered textile factories, manufacturing plants, and canned fruit factories after experiencing childhood educational gaps.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1980s’ trend of "Living Room as Factories," these illiterate women have traversed the realms of work and family, being present in both spheres.

The final chapter of the ethnography returns to the town by the Dadu Mountains in the year 2023, discussing how illiterate female workers take us into a meandering journey of being in this place. The concept of "movement" serves as a lens to understanding the paths and perspectives of these women. Titled " A Red Scooter at 20 km/h under the Mountain Dadu:An Ethnography of Illiterate Female Factory Workers on the Marine way in Taichung " the imagery depicts illiterate female workers, operating scooter on narrow pathways by the Dadu Mountains at a modest pace, providing the reader a vivid symbol accounting for their agency.

Research on Taiwanese female workers is limited, and even scarcer for the more vulnerable illiterate female workers. Amidst discourses predominantly centered on males, the author aspires for this study to give voice to the silenced illiterate female workers. Through a circuitous trajectory of text and the axis of time, the aim is to guide readers in clearly envisioning the life portraits of illiterate female workers that have disappeared from the annals of written history.
摘要 I
謝誌 IV
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表目錄 X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問題意識 3
第三節 田野概況 6
一、大肚山與台中海線 6
二、報導人 10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5
第五節 文獻回顧 18
第六節 章節地圖 22
第二章 毋捌字 24
前言 24
第一節 阿足毋捌字 25
第二節 阿鳳會曉寫一二三 28
小結-姊妹對話及其外 32
第三章 重返1960至1980 37
前言 37
第一節 紡織廠和失學的查某囡仔工 40
一、車飛仔 40
二、穿柴屐仔 42
第二節 養女秀英和水泥工阿玉 45
一、硩花仔 45
二、嫁到這箍,遮艱苦 48
小結-女兒、妻子、媳婦及其外 52
第四章 移動 55
前言 55
第一節 行路、騎鐵馬、坐公車 57
第二節 頭一擺出國 59
第三節 時速二十的達可達 61
小結 64
第五章 結語-滯固和能動 67
參考文獻 75

Adey,Peter 
2013《移動》。台北:群學出版社。

Augé,Marc
2014《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台北:群學出版社。

Goffman,Erving
2010《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台北:群學出版社。

Willis,Paul
2018《學做工-勞工子弟何以接繼父業?》。台北:麥田出版社。

古學斌,丘延亮
1997〈香港中年女工生命史與僱傭策略初探:回顧和啟示〉,《台灣社會研究季 刊》,26期:167-207。台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王實之
1997《資本主義父權下的紡織女工:台灣工業化的案例研究》。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成露茜、熊秉純
2010〈婦女、外銷導向成長和國家〉,《工人開基祖》,頁71-101。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李威宜
2016〈織襪人的地方〉,《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頁236-285。台北:群學出版社。

李瑩芝
2002《看不見的勞動-1940-1960年台灣女性勞工的生命歷程、家戶動力與僱傭策略》。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論文。

李安如
2003〈王美玲的故事:台灣小型製造業家庭中兩性關係的政治經濟學〉,《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22期,頁30-50。台北:教育部。

吳翠松
2004《文字時代的口語人:文化工具箱觀點之初探》。政治大學新聞系博士論文。

林儀
2021《注音練習》。台南:KIDO親子時堂。

邱琡雯
2020《離返留守-追尋一九六○-一九七○年代沖繩的臺灣女工》。台北:春山出版社。

邱琡雯
2005《性別與移動:日本與臺灣的亞洲新娘》。台北:巨流圖書。

邱琡雯
2013《出外:台日跨國女性的離返經驗》。台北:聯經出版社。

林妙娟
1994〈花蓮區農村不識婦女對識字與家政教育之需求〉,《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頁126-157。花蓮: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胡台麗
1985〈臺灣農村工業化對婦女地位的影響〉,《婦女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角色研討會論文集》,頁337-353。台北:台大人口研究中心。

夏林清
2012《斗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台北:財團法人導航基金會。

許佩賢
2015《殖民地臺灣近代教育的鏡像-一九三○年代臺灣的教育與社會》。新北:衛城出版社。

莊雅仲
2008〈小城故事多:從行走台北到摩托車員林〉,《人類學視界》,頁14-17。台北: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

陳素秋
2017〈臺灣工業化時期女姓離返移工的性別實踐與工作認同〉。《臺灣社會學刊》,頁177-229。台北:臺灣社會學會。

彭桂枝
2004《女人與工作:一群客家農村中年女工的工作經驗》。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瑞彬
2021《內山:一個南台灣農村的老年日常情感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富三
1977《女工與台灣工業化》。台北:牧童出版社。

黃立鶴
2014〈文盲的語言研究:綜述、意義與後續考察〉,《南榮學報》。台南:南榮科技大學。

陳渝苓
2018〈身體實踐的自由:女性、移動與旅行〉,《婦研縱橫》,頁28-37頁。台北:台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婦女與性別研究組。

張晉芬
2010〈女性員工在出口產業待遇的探討〉,《工人開基祖》,頁103-121。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張勝彥等
1989《臺中縣志》卷一 土地志,頁34-37。台中:台中縣政府。

張芳全、余民寧〈開發中國家文盲率、國民所得與人口成長之關係〉,《教育與心理研究》,頁121-147。台北:高等教育。

馮淑貞
1995《無路可逃-家和工作之間:以河下里已婚紡織業女工的生活為分析》。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青矗
2018《工廠女兒圈》。台北:水靈文創。

熊秉純
2010《客廳即工廠》。中國:重慶大學出版社。

謝國雄
2007《以身為度,如是我做》。新北:群學出版。

謝國雄
1997〈做件意識:計件制與台灣勞動者主體性之形塑〉、〈隱形工廠:台灣的外包點與家庭代工〉、〈田野的洗禮、學術的勞動〉,《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頁82-145、302-347。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謝嘉心
2014《「做師傅就好」:港都黑手師傅的生命、工作與社會流動》。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明毅
2012《基隆碼頭工人:貨船、情感及其社會生活》。清華大學人類所碩士論文。

藍佩嘉
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台北:行人出版。

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
2013《重修清水鎮志》。台灣:台中市清水區公所。

嚴祥鸞
2009〈台灣勞動市場性別化分工的解析:1951-2006〉,《性別與工作-社會建構的觀點》,頁26-45。台北:巨流圖書。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