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7.158.24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顧振輝
作者(外文):Gu, Zhen-Hui
論文名稱(中文):廟堂雖高,江湖猶遠: 臺灣一九五〇年代戲劇場域中的「主流」辨析
論文名稱(外文):Although Authoritarian Regimes Seem to Be Omnipotent, it’s Still Beyond Reach for Society: Differentiate and Analyze the “Mainstream” of Taiwan’s Theater Field in 1950s
指導教授(中文):劉柳書琴
指導教授(外文):Liu, Liu shu-Chin
口試委員(中文):邱坤良
徐亞湘
郭澤寬
王威智
口試委員(外文):Chu, Kun-Liang.
Hsu, Ya-Hsiang
Kuo, Tse-kuan
Wang, Wei-Chih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號:105049871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54
中文關鍵詞:臺灣一九五〇年代戲劇史戲劇主流戲劇生產場域
外文關鍵詞:History of Taiwanese Theater in the 1950sDrama MainstreamThe Field of Theater Produc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7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基於戲劇學界前輩黃美序所提出的研究課題,為辨析臺灣一九五〇年代的戲劇主流。本論文以當時戲劇的創作與演出數據的彙整、梳理、統計和比對後發現,在一九五〇年代,這個被以往臺灣戲劇史述慣常認為是「反共抗俄」的年代裡,官方所倡導的反共抗俄劇並非是該時期戲劇創作與演出的主流。

為究其原因,本論文以布迪厄的場域理論為分析框架,以丁羅男的「戲劇整體觀」以及傅科的「反歷史」為方法視角,從創作與演出兩個維度,考察官方對於該時期戲劇生產場域的「自主性」的影響,並以此探析形成該現象的背後戲劇生態上的機理,並試圖勾勒該時期戲劇生態的大致樣貌。

從官方對於戲劇文本生產場域的影響來看,官方所構建的文藝體制與文藝政策,由於未將當時大部分的臺籍劇作家納入其中。同時文化資源的傾斜,使得大陸遷臺劇作家的作品成為了發表與出版的主流。棲身與民間本土地方劇團的臺籍劇作家,則創作適於商業演出的劇作,並通過戲院的舞臺實現「另類發表」。同時官方文藝獎助政策,由於缺乏從文本直接到舞臺的機制。自1953年,尤其是蔣介石發表《民生主義育樂的兩篇補述》以來,官方對於包括戲劇文本在內的文藝作品的要求,就不再侷限於反共抗俄。多元化的訴求催生了其它題材劇作的問世。也促使了外國經典劇作的翻譯出版。進而使得該時期的戲劇文本生產呈現出多元化的面貌。故而從整體來看,即便有臺籍劇作家的缺位,反共抗俄劇也並非該時期戲劇文本生產的主流。

從官方對於戲劇演出場域的影響來看,官方在對於劇團戲院都設有相關的審查管控的規定,在該時期又以諸多名目對戲劇業課以重稅。這就使得原本「水土不服」的大陸來臺諸劇種,在演劇市場的競爭中更加步履維艱。但這些往往會有基層執行不力以及官商鬥法的情況存在,使得這些舉措的成效大打折扣。官方為影響掌控臺灣本土地方劇團,通過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組織每年一度的地方戲劇比賽,並要求劇團演出主題為反共抗俄或教忠教孝的劇目。然而,大多數的劇團在應付比賽後,在民間商演時基本不會搬演這類「參賽劇目」。至於官方組織的地方戲劇人員訓練班,各劇團也是出於應付而參加,官方也沒有監管學習內容會落實到劇團演出的機制。故而這些舉措均不能使反共抗俄劇這類宣教性的劇作深入臺灣民間並產生影響。

同時,官方在黨、政、軍中分別設置了不少公營劇團,或將演劇納入宣傳組織中,或定期,或根據需要展開巡演。這類演出基本都是招待民眾或勞軍的宣慰性活動。但需要注意的是,戲劇演出並非宣傳活動的首選,反共抗俄劇在其中也未佔絕對多數。有的演劇組織也會隨著經費不濟而難以為繼。考察官方利用劇場扶植劇運中產生的齟齬時,可以發現,即便是公營劇團與黨產戲院,也未獲得官方的全額供養,這樣也進一步限縮了國語話劇的影響力。

總體來說,由於官方無意也無力掌控戲劇生產的全流程,將全臺的戲院和劇團均納為官方的機構和單位。在這樣的情況下,演劇市場的客觀存在,使臺灣一九五〇年代戲劇生態場域形成了一幅「沉默者的反向壓制」的圖景。即以歌仔戲、布袋戲及臺灣新劇為代表的臺灣本土地方戲劇,在當時輿論場中沒有發言權,而時常被視為需要改良的對象。但他們在演劇市場的競爭中 ,基本將國語話劇及大陸地方戲劇,限縮於外省人聚居的臺北地區以及官方背景的戲劇活動中。進而形成一種「廟堂雖高,江湖猶遠」的戲劇生態特徴。正是這樣的結構性特徴,造成了反共抗俄劇並非臺灣一九五〇年代戲劇主流的事實。
Based on a research subject proposed by Huang Meixu, a senior member of the theater community, this thesis aims to identify the mainstream of Taiwanese theater in the 1950s. After compiling, sorting, counting, and comparing the data on the cre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ater at that time, this paper finds that in the 1950s, a period that is often regarded as "anti-Communist and anti-Russian"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ese theater, the officially promoted anti-Communist and anti-Russian theater were not the mainstream of theater cre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easons for this phenomenon, this paper, taking the Bourdieu's field theory a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Ding Luonan's "holistic view of theater" and Fu Ke's "anti-history" as a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 inspects the influence of the government on the "autonomy" of the theater production field in this period from two dimensions: creation and performance, explores the mechanism behind the formation of this phenomenon in the theater ecology on this basis, and tries to outline the general appearance of the theater ecology in this period.
In terms of official influence on the field of theater text production, the literary system and literary policies officially constructed did not include most of the Taiwanese playwrights at that time. At the same time, the preference of cultural resources made the works of the playwrights who moved to Taiwan from mainland China,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publication and publishing. Taiwanese-born playwrights who lived in local theater troupes created plays suitable for commercial performance and achieved "alternative publication" through the theater stage.
At the same time, the official literary and artistic award policy lacked a mechanism to move directly from the text to the stage. Since 1953, especially since Chiang Kai-shek published "Two Supplementary Notes on the People’s Livelihood Yule", the official demands in terms of the literary works, including theater texts, were no longer limited to anti-Communist and anti-Russian. The diversified demands gave rise to the production of plays on other subjects, which also led to the trans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foreign classics. As a result, the production of theater texts in this period took on a diversified appearance. Therefore, from the overall perspective, even with the absence of Taiwanese playwrights, the anti-Communist and anti-Russian theater were not the mainstream of the production of dramatic texts in this period either.
In terms of the official influence on the theater performance field, there were official regulations on the censorship and control of theater companies and theaters, and heavy taxes were imposed on the theater industry under many reasons during that period, which made the competition in the theater market even more difficult for the theater genres from mainland China that were originally "unconvincing" in Taiwan. However,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initiatives is often undermined by poor implementation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and by the existence of government-business rivalries.
In an effort to influence and control local local theater troupes in Taiwan, the officials organize annual local theater competitions through the Taiwan Provincial Local Theater Association and require the troupes to perform plays with themes of anti-Communism and anti-Russian resistance or teaching loyalty, filial, and piety. However, most of the troupes, after coping with the competition, basically do not perform such "competition plays" in private commercial performances. As for the training courses for local theater personnel organized by the government, the theater troupes also attended them out of necessity, and there was no official mechanism to monit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earning contents in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heater troupes. As a result, none of these initiatives could make such missionary plays as anti-Communist and anti-Russian plays generate the deep influence on the Taiwanese people.
In general, since the official government had no intention or ability to control the entire process of theater production, all theaters and theater troupes in Taiwan were incorporated as official institutions and units.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the theater market led to a picture of the "reverse suppression of the silent" in Taiwan's theater ecological field in the 1950s. That is, Taiwan's aboriginal and local theaters, represented by Gezi opera, puppet theater and Taiwan New Play, had no right to speak in the court of public opinion at that time, and were often regarded as objects in need of improvement. However, in the competition of the theater market, they basically confined the Mandarin plays and the local plays from the mainland China to the Taipei where the mainlanders lived and to the theater activities of the official background, which has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 kind of theatrical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although the power is high, the market is still far away". It is precisely thi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that led to the fact that anti-Communist and anti-Russian plays were not the mainstream of Taiwanese theater in the 1950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問題意識 1
一、讀史有疑 1
二、黃美序之問 3
第二節 研究範疇與文獻回顧 7
一、 研究範疇 7
二、 文獻回顧 1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分析框架 42
一、研究步驟與方法 42
二、分析框架 47
第五節 章節架構 52
第二章 名不符時——反共抗俄年代裡的反共抗俄劇 55
第一節 以往戲劇史述中的一九五〇年代 56
一、 戒嚴時期戲劇史述中的一九五〇年代 56
二、解嚴至今兩岸的戲劇史述 62
第二節 一九五〇年代臺灣戲劇演出的辯析與比較 73
一、演出團體數據的說明與比較 74
二、演出場次數據的說明與比較 78
第三節 一九五〇年代臺灣戲劇文本的發表與出版 89
一、出版發表的相關法規與政策 89
二、戲劇文本發表出版概況 90
三、戲劇文本發表與出版的數據統計與比較 92
本章小結: 100
第三章 戲劇文本生產場域的考察 104
第一節 文藝體制的構建 105
一、「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 105
二、「中國文藝協會」 115
三、小結 121
第二節 官方對於戲劇主題需求 123
一、官方對於戲劇題材主旨引導與規範的流變 123
二、官方對於文藝需求的轉捩點:《補述》所帶來影響 128
三、官方與文藝市場角力的觀察 141
第三節 不同劇作家群體所構成的戲劇文本生產場域 149
一、大陸遷臺劇作家 149
二、臺籍劇作家 153
本章小結: 160
第四章 官方對於戲劇演出場域的影響 165
第一節 劇團管理與劇目的查禁 167
一、 戲劇業登記與演出劇目的相關政策 167
二、演出劇目的查禁與變通上演 178
第二節 演劇相關的稅負及其影響 188
一、臺灣戲院業的稅負概況 188
二、相關稅負對於戲院經營的影響 195
三、戲劇業者的應對 200
第三節 「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的影響 208
一、「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概貌 208
二、「臺灣省地方戲劇比賽」的組織與影響 213
三、「臺灣省地方戲劇工作人員短期訓練班」概況 242
第四節 官方利用劇場扶植劇運的政策評述 250
一、背景:國語話劇的「場地荒」 250
二、「新世界劇運」中官方扶植政策的評述 253
三、「國立臺灣藝術館」的演劇政策 267
本章小結 275
第五章 戲劇演出生產場域之探析 277
第一節 官方背景的演劇活動及其影響 279
一、教育部中華實驗劇團及其後身的演劇活動 279
二、國民黨宣傳體系下的演劇活動 282
三、軍隊系統內的演劇活動 297
四、學生演劇活動 306
第二節 大陸來臺地方戲劇的演劇生態 321
一、大陸來臺各地方戲劇的概貌 321
二、京劇 323
三、豫劇 337
四、滑稽戲 341
第三節 臺灣本土地方戲劇的演劇生態 353
一、歌仔戲 354
二、布袋戲 360
三、臺灣新劇 368
本章小結 375
第六章 結論 377
一、廟堂雖高,江湖猶遠 377
二、沉默者的反向壓制:該時期戲劇生態場域的結構圖景 379
三、「話劇」:「前一個世代的遺形物」 383
四、未來課題: 387
參考書目 391
附錄: 412
附錄一:苗栗上林戲院業者周碩平先生訪談記錄 412
附錄二:我在一九五〇、六〇年代的觀劇回憶 418
附錄三:我在一九五〇、六〇年代的觀劇回憶 421
附錄四:臺灣一九五〇年代話劇演出紀錄 424
附錄五:臺灣一九五〇年代戲劇文本發表出版記錄表 611

一、專書:
Butler, J,何磊譯,《戰爭的框架》(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6)。
Gramsci Antonio葆煦譯,《獄中札記》(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Michel Foucault,錢翰譯,《必須保衛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Peter Uwe Hohendahl. Building a National Literature: The Case of Germany 1830-1870.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9.
丁羅男,《二十世紀中國戲劇整體觀》(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
于善祿,《臺灣當代劇場的評論與詮釋》(臺北:遠流,2015)。
王唯,《姜龍昭》(臺北:文建會,2006)。
尹雪曼編纂,《中華民國文藝史》(臺北:正中書局,1975)。
石武耕、李沅洳、陳羚芝譯,皮耶·布赫迪厄著,《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6)。
田本相主編,《中國現代比較戲劇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
田本相編,《中國話劇藝術通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田本相編,《臺灣現代戲劇概況》(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
朱雙一,《臺灣文學創作思潮簡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李曼瑰,《李曼瑰劇存(1—4)》(臺北:正中書局,1971)。
李潔非,《典型文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李潔非,《典型文壇》(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李潔非、揚劼,《共和國文學生產方式》(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李潔非、楊劼,《解讀延安——文學、知識份子和文化》(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0)。
李獻廷,《梨園瑣談》(臺北:作者印行,1971)。
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出版部,1961)。
呂福祿口述、廖秀容編著,《見錄歌仔戲》(新北:稻鄉,2015)。
吳若、賈亦棣,《中國話劇史》(臺北:文化建設委員會,1985)。
邱一峰,《臺灣的皮影戲》(臺北縣:漢光文化,1998)。
邱坤良,《臺灣新劇活動研究(1945-1970)》(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995)。
邱坤良,《臺灣劇場與文化變遷:歷史記憶與民眾觀點》,(臺北:臺原,1997)。
邱坤良,《臺灣戲劇發展概說》(臺北:文建會,1998)。
邱坤良,《飄浪舞臺:臺灣大眾劇場年代》(臺北:遠流,2008)。
邱慧齡,《茶山曲未央——臺灣客家戲》(臺北:商周編輯顧問,2000)。
邵玉珍,《留住話劇歷史的表演藝術家》(臺北:亞太圖書,2002)。
若林正丈著,洪郁如等譯,《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
林永昌,《臺南傀儡、竹馬、車鼓戲研究》(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8)。
林永昌,《臺南歌仔戲研究》(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8)。
林永昌,《觀眾視野下的臺灣歌仔戲發展史》,(臺北:天空數位,2011)。
林永昌:《臺南市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臺南:臺南市圖,2006)。
林鶴宜,《臺灣歌仔戲》(臺北:行政院新聞局,2000)。
林鶴宜,《臺灣戲劇史》(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輯,《戰後初期臺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臺北:文津,2005)。
季季,《奇緣此生——顧正秋》(臺北:時報文化,2007)。
周一彤,《南海劇場複刻版1957-2007》(臺北:國立臺灣藝術館,2008)。
周一彤,《臺灣現代劇場發展(1949-1990):從政策、管理到場域美學》(臺北:五南,2017)。
洪鈐,《中國話劇電影先驅洪深歷世編年紀》(臺北:秀威資訊,2011)。
姚斯(H. R. Jauss)、霍拉勃(R.C. Holab)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紀慧玲,《凍水牡丹廖瓊枝》(臺北:時報,1999)
馬俊山,《演劇職業化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
馬森,《臺灣戲劇——從現代到後現代》(臺北:秀威資訊,2010)。
馬森,《戲劇—追夢的藝術•政治劇場與宣傳劇場》(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
莫光華,《臺灣各類型地方戲曲》(臺北:南天書局,1999)。
財政部財稅人員訓練所編,《中華民國賦稅史》(臺北:財政部財稅人員訓練所,1992)。
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主編,《臺灣偶戲藝術:2004雲林偶戲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雲林:雲林縣政府,2004)。
徐友春、蔡鸿源、周兴培主編,《民國人物大辭典》(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徐亞湘,《日殖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臺北:南天,2000)。
徐亞湘編著,《客家劇藝留真:臺灣的廣東宜人園與宜人京班》(桃園:桃縣文化局,2007)。
徐钜昌,《戲劇哲學》(臺北:東方出版社,1968)。
高文升主編,《中國當代戲劇文學史》(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0)。
陳水源,《臺灣歷史的軌跡》上下冊,(臺北:晨星出版,2000)。
陳孔立編,《臺灣研究十年》(臺北:博遠出版社,1991)。
陳正之,《掌中功名——臺灣的傳統偶戲》(臺中:省新聞處,1991)。
陳芳主編,《臺灣傳統戲曲》(臺北:臺灣學生,2004)。
陳建忠主編,《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臺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11)。
陳耕,曾學文,《百年坎坷歌仔戲》(臺北:幼獅文化,1995)。
陳致中,《臺灣報業:歷史、現狀和展望》(臺北:風雲時代,2016)。
陳健銘,《野臺鑼鼓》(臺北:稻鄉,1989)。
陳康芬,《斷裂與生成——臺灣五〇年代的反共/戰鬥文藝》(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2012)。
陳龍廷,《臺灣布袋戲發展史》(臺北:前衛出版,2007)。
孫越,《如歌年少·孫越》(臺北:麥田出版社,2014)。
國史館編印,《中華民國史·文化志》(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1997)。
許淩,《臺灣戲劇(1949—1979)生態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8)。
許極燉,《臺灣近代發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2002)。
張羽主編,《社團、思潮、媒體:臺灣文學的發展脈絡》(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張炯主編,《新中國話劇文學概觀》(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
張道藩先生治喪委員會,《中國文藝鬥士張道藩先生哀思錄》(臺北:張道藩先生治喪委員會編印,1966)。
張誦聖,《當代臺灣文學場域》(鎮江:江蘇大學出版社,2015),頁288。
張誦聖,《臺灣文學生態:從戒嚴法則到市場規律》(鎮江:江蘇大學出版社,2016)。
彭耀春,《臺灣當代戲劇論》(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
黃中宇編,《打鑼三響包得行:張英對臺灣影劇的貢獻》(臺北:九寶建設,1999)。
黃仁,《臺北市話劇史九十年大事記》(臺北:亞太書局,2002)。
黃仁,《臺灣話劇的黃金時代》(臺北:亞太書局,2000)。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2007)。
黃春秀,《細說臺灣布袋戲》(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6)。
黃美序,《貢敏》(臺北:文建會,2004)。
黃美序,《戲劇的味道》,(臺北:五南圖書,2007)。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臺南:文學界雜誌社,1987)。
葉龍彥,《臺灣老戲院》(臺北:遠足文化事業,2006)。
葛一虹,《中國話劇通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
董健、胡星亮,《中國當代戲劇史稿》(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
傅學敏,《1937-1945:「抗戰建國」與國統區戲劇運動》(新北:花木蘭,2012)。
焦桐,《臺灣戰後初期的戲劇》(臺北:臺原出版社,1994)。
曾子玲,《臺南京劇研究》(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8)。
曾永義,《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臺北:聯經,1988)。
曾永義,《臺灣歌仔戲的變遷與發展》(臺北:聯經,1988)。
楊雅琪,《臺南布袋戲研究》(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8)。
楊馥菱、曾永義校閱,《臺灣歌仔戲史》(臺北:晨星出版,2002)。
賈亦棣,《影劇二十年》(臺北:正中書局出版,1975)。
賈亦棣、封德屏總編輯,《劇專同學在臺灣》(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1999)。
趙建新,《中國現代非主流戲劇研究》(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2)。
鄭榮興,《臺灣客家戲之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2016)。
鄭榮興口述、黃以明整理,《客家戲的榮興》(苗栗:慶美園文教基金會,2011)。
劉信成、施依吾,《臺灣客家外臺札記》(臺北縣:聖環圖書,2006)。
劉還月,《瘖暗鶴鳴》(臺北:時報出版,1991)。
鍾明德,《臺灣小劇場運動史: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臺北:書林,2018)。
謝中憲,《臺灣布袋戲發展之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2009)。
應鳳凰,《五〇年代文學出版顯影》(臺北縣板橋市:臺北縣文化局,2006)。
應鳳凰,《五〇年代臺灣文學論集——戰後第一個十年的臺灣文學研究生態》(高雄:春暉,2004)。
應鳳凰,《文學史敘事與文學生態》(臺北:前衛,2012)。
叢靜文,《當代中國劇作家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蘇秀婷,《臺灣客家改良戲之研究》(臺北:文津,2005)。
蘇昭英主編:《臺灣縣市文化藝術發展——理念與實務》(新竹,文化環境工作室,1998)。
蘇桂枝,《國家政策下京劇歌仔戲之發展》,(臺北:文史哲,2003)。
顧正秋、季季,《休戀逝水》(臺北:時報文化,1997)
顧振輝,《「十七年」劇史論稿》(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
顧振輝,《電波聲外文思漾:黃鑑村(青釗)》(臺北:蔚藍文化,2021)。
期刊論文:
丁鳳珍,〈論「臺灣歌仔」與「中國錦歌」的學術論爭〉,《臺灣戲專學刊》,第9期(2004.07)。
王方曙,〈天生和戲劇分不開〉,《文訊》,第32期(1987.10),頁98-101。
王林彤、白如金,〈中國臺灣地區戲劇學科發展研究〉,《戲劇》,2019年第6期。
王金凌,〈清明在躬懷王老師靜芝先生〉,《文訊》月刊,第207 期(2003 .01),頁94-96。
王淳美,〈臺灣反共劇的時代意義〉,《海峽兩岸華文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現代文學學會,2005年),頁1-18。
朱西寧,〈論反共文學〉,《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卷第九期(1977.09),頁6-7。
朱恆夫,〈20世紀50年代戲曲劇團體制改革研究〉,《藝術百家》,2020年第5期(2020.09),頁89-163。
江寶釵,〈重省五○年代臺灣文學史的詮釋問題──一個奠基於「場域」的思考〉,《東華漢學》第3期(2005.05),頁319—347。
李曉揚,〈向反共抗俄的方向前進——光復—五〇年代〉,《表演藝術》,第33期(1995.07)。
杜雲之,〈中國現代戲劇七十年〉,《幼獅文藝》,323 期,1980 年11 月,頁188-221。
汪靖容,〈臺灣五〇年代反共抗俄劇的盛行(1950-1959)〉,臺北師範學院社會科學教育系2004級學生的專題研究,(2004.01)。
林江山,〈歌仔戲七字仔與賣藥仔江湖調的關係〉,《臺灣戲專學刊》第6期(2003年3月),頁83-121
林克歡,〈臺灣新劇史的書寫問題〉,《戲劇》,1995年第3期,頁126-129。
邱冬媛,〈兩岸戲劇之發展〉,《復興岡學報》第70期(2009.09)。
邱冬媛,〈國軍藝工團隊現況及功能之探討——以話劇演出為例〉,《復興崗學報》,第73期(2001.12),頁359-381。
姜龍昭,〈追念鄧綏甯教授〉,《文訊》月刊,第126 期(1996 .04),頁76-77。
姜龍昭,〈追悼劇作家陳文泉〉,《文訊》月刊,第121 期(1995 .11),頁78-80。
紀蔚然,〈重探一九五〇年代反共戲劇——後世評價與時人之論述〉,《戲劇研究》(2009.01),頁193-216。
紀蔚然,〈善惡對立與晦暗地帶:臺灣反共戲劇文本研究〉,《戲劇研究》,第7期(2011.01),頁151-172。
胡星亮,〈1950至1970年代臺灣社會劇的拓展與豐富〉,《中國文藝評論》,2018年第2期,頁58-70。
胡星亮,〈從封閉到開放,從寫實到後現代——當代臺灣話劇與外國戲劇關係之研究〉,《文藝研究》,2010年第3期,頁77—85。
胡星亮,〈當代臺灣戲劇現代化之重挫——論1950至1960年代的臺灣「反共抗俄劇」〉,《南大戲劇論叢》,2015年第1期,頁152-165。
計璧瑞:〈張道藩與國民黨的文藝政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2年第1期,頁46—59。
徐亞湘,〈從外江到國劇:論臺灣民間京劇傳統的形成與失落〉,《民俗曲藝》,第170期(2010.12),頁143-176。
徐亞湘,〈從廣東宜人園到宜人京班:一個本地京班的歷史考察—兼論京劇在臺灣之在地化問題〉,《民俗曲藝》,第155期(2007.03),頁5-51。
徐亞湘,〈臺灣一九五〇年代國語話劇的過渡與重整〉,《戲劇研究》,第22期,(2018.07),頁83-106。
馬森,〈臺灣的反共抗俄戲劇與新戲劇的興起(上)〉,《國魂》,619期,1997年。
張放,〈吳若先生二三事〉,《文訊》,第182 期(2000 .12),頁121-122。
張麗月,〈葛蘭西的有機知識分子理論〉,《現代商貿工業》,2012年第12期,頁153-154。
許淩,〈「平淡時期」不平靜——1949—1979年間臺灣戲劇面貌的還原〉,《南大戲劇論叢》,2015年第1期,頁166-177。
許淩,〈論中國臺灣當代戲劇的新概念——基於中國臺灣前期戲劇研究缺失的探討〉,《甘肅社會科學》,2013年第6期,頁177-180。
郭嗣汾,〈我的戲劇生涯〉,《劇與藝》,卷1 第1 期(1964..04 ),頁:133-135。
郭澤寬,〈從「秧歌劇」與「戲曲反共抗俄劇」看政治宣傳戲曲的操作〉,《民俗曲藝》,第164期,(2009.06),頁97-161。
陳慧勻,〈舞臺上的兇賊與義賊——評述日殖至戰後的新劇《廖添丁》〉,《臺灣學研究》,第9期(2010.06)。
陳龍廷,〈布袋戲與政治——五〇年代的反共抗俄劇〉,《臺灣史料研究》,第11號(1998.05),頁3-13。
曾志誠,〈1950年代文協與話劇運動〉,《文訊》,第295期(2010),頁103-110。
黃美序,〈50~60 年代劇本初探〉,《文訊》月刊,第13 期(1984 .08),頁119-136。
徐瑞雄,〈由本省人組演平劇的宜人京班〉,《新萬象》,第12期(1977.01),頁64-68。
賈亦棣,〈臺灣光復以來校園戲劇活動概述〉,《文訊》月刊,第31 期(1987.08),頁82-97。
劉宏偉,〈中國臺灣地區高等表演藝術教育窺探〉,《戲劇》,2019年第6期。
劉秀庭,〈本地歌仔演藝初探兼越歇仔戲的初期蠶展與影響〉,《復興劇藝學刊》,第21期(1997.10),頁23-33。
劉春曙,〈閩臺錦歌漫議——歌仔戲形成三要素〉,《民俗曲藝》,第72、73合期(1991.07),頁264-291。
蔡盛琦,〈一九五〇年代圖書查禁之研究〉,《國史館館刊》第26期(2010年12月)頁77-78。
蕭義玲〈「文化清潔運動」與五○年代官方文藝論述下的主體建構——一個詮釋架構的反思〉,《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9期(2011.02),頁139-172。
應未遲,〈痛悼鍾雷〉,《文訊》月刊,第154 期,1998 年8 月,頁72-74。
鍾雷,〈五十年代劇運的拓展〉,《文訊》,第9期(1984.03),頁111-121。
簡弘毅,〈撐開反共的大傘——五〇年代國家文藝政策與文藝體制初探〉,《水筆仔》,2001.04,頁:7-19。
羅揚,〈復甦與沉寂:重探1950年代的「新世界劇運」〉,《藝術評論》,第39期(2020.07),頁85-132。
學位論文:
王淳美,《臺灣戒嚴前期的《中華戲劇集》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5)。
王雲玉,《箝制與競技:地方戲劇比賽變遷的歷史解讀》(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石婉舜,《搬演「臺灣」:日治時期臺灣的劇場、現代化與主體型構(1895-1945)》,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博士論文,2010年。
何秀蓮,《臺灣皮影戲的技藝與淵源》(臺北:中國文化學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
李皇良,《李曼瑰和臺灣戲劇發展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林玉如,《跨場域舞臺的戲劇創作與轉化—陳守敬歌仔戲寫作技巧探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2007)。
林秀澧,《臺灣戲院變遷——觀影空間文化形式探討》(臺南: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
林果顯,《一九五〇年代反攻大陸宣傳體制的形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林美鸞,《光復後臺灣地方戲劇演出情形與社會轉型關係初探(1945—1970)——以東華皮戲團、新興閣掌中劇團、拱樂社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邱乙珊,《臺灣戒嚴時期禁戲初探——以國光劇團禁戲匯演劇目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封德屏,《國民黨文藝政策及其實踐(1928-1981)》(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博士論文,2009)。
洪瑞鴻,《美術救國:梁中銘反共漫畫研究(1949-1966)》(臺北: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11)。
胡明,《戰爭永不止息:臺灣五〇年代反共小說的精神結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
胡芳琪,《一九五〇年代臺灣反共文藝論述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7)。
秦慧珠,《臺灣反共小說研究(一九四九至一九八九年)》(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0)。
莊曙琦,《從報紙廣告看戰後(1945-1949)臺灣商業劇場的演劇生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陳俐如,《政治與戲劇:以崔小萍的經歷為中心》(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 2005)。
陳淑珍,《李曼瑰《現代女性》劇本五種之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陳新瑜,《1949年以降臺灣傳統戲曲發展初探》(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8)。
陳碧華,《反共年代臺灣歷史劇的美學與政治——李曼瑰與戰後戲劇運動之展開(1949—1975)》(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曾志誠,《被遺忘的痕跡——軍中話劇團隊發展史》(臺北:國立藝術學院戲劇學系碩士論文,1999)。
曾筱甯,《眾樂之堂:臺北中山堂(公會堂)藝文展演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黃怡菁,《《文藝創作》 (1950-1956)與自由中國文藝體制的形構與實踐》(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楊再熙,《戒嚴時期臺灣劇場空間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廖淑芬,《李曼瑰反共劇本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17)。
蔡其昌,《戰後(1945-1959)臺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6)
盧煒,《當代臺灣戲劇在中國大陸的接受研究》(揚州:揚州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學位論文,2018)。
羅揚,《1950—1960年代臺灣話劇的導表演與舞臺》(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論文,2015)。
蘇碩斌,《戰後臺灣歌仔戲流變的社會學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碩士論文,1992),頁38。
時人論述:
〈中央話劇運動委員會∕輔導演出通過辦法〉,《中華日報》1956 年2 月11 日,版3。
〈四年來的十件大事〉,《康樂月刊》,第24、25合刊(1954年1月),頁43。
〈向臺灣地方戲劇界進一言〉,《聯合報》,1955.12.05,版6。
〈黃牛∕加價∕扶植影劇業〉《聯合報》,1956 年3 月21 日,版6。
〈傳說演話劇為的領津貼 輔導會將改變貸款方式〉,《聯合報》,1957 年4 月26 日,版5。
〈臺灣戲院業的負擔〉,《聯合報》,1957.08.30,版6。
一丁,〈舊瓶裝新酒 漫談臺灣地方劇〉,《聯合報》,1953.01.30,版3。
丁衣,〈編劇感想〉,《康樂月刊》,第34期(1955年1月),頁21-22。
上官耀祖,〈關於劇本獎金〉,《聯合報》,1952年5月27日,版6。
方艾,〈當前文藝書刊出版的危機〉,《幼獅文藝》,3卷1期(1955年8月),頁3-4。
方瑜,〈創作衝動與反共八股〉,《幼獅文藝》,1卷2期(1954年4月),頁2。
方瑜,〈學校演劇也有劇本荒嗎?〉,《幼獅文藝》,1卷2期(1954年4月),頁2-3。
王久烈,〈漫談劇運〉,《文學雜誌》2卷3期(1957年5月),頁75-78。
王方曙,〈我對於劇運的意見〉,《幼獅文藝》,4卷1期(1956年2月),頁10-11。
王方曙,〈戲劇節看話劇當前情況〉,《文藝月報》,2卷2期(1955年2月),頁23。
王平陵,〈今天的劇運〉,《文藝月報》,1卷2期(1954年2月),頁3。
王平陵,〈文藝與戰鬥〉,《康樂月刊》,第36期(1955年2月),頁3。
王平陵,〈改進本省地方戲〉,《革命文藝》,第28期(1958年7月),頁9-12。
王平陵,〈攻心新武器〉,《文藝月報》,2卷2期(1955年2月),頁23。
王平陵,〈怎樣解決「劇本荒」〉,《幼獅文藝》,4卷1期(1956年2月),頁9-10。
王平陵,〈劇運的展開〉,《文藝創作》,第58期(1956年2月),頁1-4。
王宇清,〈打開兩條鎖鏈〉,《文藝月報》,2卷2期(1955年2月),頁21。
王紹清,〈一年來自由中國的電影話劇〉,《文藝創作》,第9期(1952年1月),頁25-29。
王紹清,〈現階段戲劇運動的基本問題〉,《文藝月報》,1卷2期(1954年2月),頁2。
王紹清,〈戲劇的社會效用〉,《文藝創作》,第18期(1952年10月),頁1-9。
王紹清,〈讓學校劇運生根〉,《幼獅文藝》,4卷1期(1956年2月),頁11。
王集叢,〈關於匪情的描寫〉,《文壇》,第1號(1957年1月),頁15-17。
王慰誠,〈為什麼沒有好戲看〉,《文藝月報》,2卷2期(1955年2月),頁20。
王藍,〈我們又挨過了一年 歲首說真話〉,《聯合報》,1958.01.06,版6。
王藍,〈從現實生活中發掘影劇題材〉,《聯合報五週年紀念特刊︰展開影劇復興運動》,1956年9月16日,版8。
平明,〈戰鬥文藝與作家的戰鬥精神〉,《幼獅文藝》,2卷3期(1955年4月),頁1。
本社論,〈戰鬥文藝對誰戰鬥?怎樣戰鬥?〉,《幼獅文藝》,2卷1期(1955年1月),頁2。
白瑞明,〈康總集體創作劇本〉,《康樂月刊》,第29期(1954年8月),頁17。
白濤,〈冷眼旁觀看劇本荒〉,《聯合報》,1959年9月30日—10月4日,版8。
石若水,〈劇場與社會〉,《文藝創作》,第50期,(1955年6月),頁138-143。
任卓宣,〈文藝政策論〉,《文壇》,第4號(1959年5月),頁6。
任卓宣,〈論人的文學和自由的文學〉,《文壇》,第3號(1959年1月),頁7。
朱嘯秋,〈談文藝反映現實〉,《文壇》,第4號(1959年1月),頁13。
艾,〈什麼是好的劇作題——編劇者的經驗和心得談〉,《康樂月刊》,第36期(1955年3月),頁13-14。
吳昕,〈戲劇節獻言〉,《幼獅文藝》,4卷1期(1956年2月),頁2-3。
呂訴上,〈臺灣歌仔戲的演出三態〉,《文藝月報》,2卷2期(1955年2月),頁10。
沈思,〈再談幾個話劇問題〉,《聯合報》,1955年6月17日,版6。
沈思,〈劇場問題〉,《聯合報》,1955年,9月21日,版6。
金城,〈戲院業的苦惱〉,《中央日報》,1959年1月12日,版8。
雨初,〈文學本質真善美〉,《幼獅文藝》,4卷1期(1956年2月),頁19-22。
雨初,〈論戲劇的戰鬥性〉,《文藝創作》,第37期(1954年4月),頁37-44。
哈公,〈也談藝術教育〉,《聯合報》6 版,1958 年8 月24 日。(稅金問題)
哈公,〈中央權力輔導下戲劇運動如何展開〉,《聯合報》,1955年11月28日,版6。
哈公,〈從最近世界劇壇大事 再談臺灣戲劇運動〉,《聯合報》,1958.05.23,版6。
哈公,〈應扶植已進入高潮的劇運〉,《聯合報》,1956年3月21日,版6。
哈公,〈戲劇運動,再接再勵〉,《聯合報》,1956 年1 月9 日,版6。
哈公,〈戲劇運動再呼籲〉,《聯合報》,1958.01.12,版6。
皇甫劍,〈論文藝獎金〉,《幼獅文藝》,3卷2期(1955年9月),頁2-3。
唐紹華,〈論現階段電影話劇運動實踐的路向〉,《文藝創作》,第30期(1953年10月),頁117-127。
徐钜昌,〈反共戲劇總檢討〉,《反攻》,第197期(1958年8月1日),頁4-9轉16。
馬璧,〈當前文藝運動的方向〉,《文壇》,第1號(1957年1月),頁7-9。
張有為,〈歌仔戲觀感〉,《聯合報》,1956.12.12,版6。
張英,〈展開戲劇戰鬥的新頁〉,《文藝月報》,2卷2期(1955年2月),頁21。
張道藩,〈論當前自由中國文藝發展的方向〉,《文藝創作》,第21期(1953年1月),頁1-7。
梁宗之,〈寄望於今後戲劇的境遇〉,《幼獅文藝》,4卷1期(1956年2月),頁7-9。
梁宗之,〈戲的意義〉,《康樂月刊》,第35期(1955年2月),頁5。
郭雄,〈劇運低落癥結何在?〉,《聯合報》,1957.06.07,版6。
陳萬里,〈我所見軍中演劇的幾個問題〉,《康樂月刊》,第28期(1954年7月),頁12-16。
彭歌,〈當前文藝發展方向的探討:對張道藩先生「論當前自由中國文藝發展的方向」的另一種看法〉,《文藝創作》,第22期(1953年2月),頁115-125。
程其恆,〈從統計數字看影劇宣傳的力量〉,《地方戲劇》,創刊號(1956.03),頁6。
葉華,〈戲劇「春秋」〉,《中華日報》,1956.02.15,版2。
葉華,〈戲劇「春秋」〉,《中華日報》1956 年2 月15 日,版2。
葛賢寧,〈論文藝的動員〉,《幼獅文藝》,2卷2期(1955年2月),頁18。
葛賢寧,〈論文藝與武藝的結合〉,《幼獅文藝》,創刊號(1954年3月),頁8。
董心銘,〈四年來的戲劇演出〉,《康樂月刊》,第24、25合刊(1954年1月),頁29。
董心銘,〈我們怎樣做勞軍工作〉《康樂月刊》,第37期(1955年4月),頁33-35。
董心銘,〈紀念第12屆戲劇節感言:往者已矣,來者可追〉,《康樂月刊》,第35期(1955年2月),頁7-8。
董心銘,〈軍中演劇諸問題〉,《康樂月刊》,第28期,(1954年7月),頁6-8。
董心銘,〈戲劇節感言〉,《文藝月報》,2卷2期(1955年2月),頁22。
資料室,〈四年流水帳〉,《康樂月刊》,第24、25合刊(1954年1月),頁44-53。
雷亨利,《臺灣的影劇教育》《中國一周》,創刊號(1950年5月1日),頁11。
端木煊,〈我們怎樣做軍中康樂輔導工作〉,《康樂月刊》,第37期(1955年4月),頁36-37。
翟國瑾,〈我們怎樣做出版工作〉,《康樂月刊》,第37期(1955年4月),頁25-29。
趙友培,〈談戲劇〉,《中國一周》,第78期(1951年10月22日),頁19。
劉碩夫,〈我們怎樣做戲劇演出工作〉,《康樂月刊》,第37期(1955年4月),頁9-12。
潘直庵,〈我們怎樣做創作和審查工作〉,《康樂月刊》,第37期(1955年4月),頁22-24。
編導委員會,〈四年來的編審工作〉,《康樂月刊》,第24、25合刊(1954年1月),頁27-28。
鄧綏寧,〈一年來自由中國的話劇與電影〉,《文藝創作》,第21期(1953年1月)頁22-24。
鄧綏寧,〈一年來的戲劇〉,《幼獅文藝》,3卷6期(1956年1月),頁12-13。
鄧綏寧,〈話劇運動的普遍性與永久性〉,《幼獅文藝》,4卷1期(1956年2月),頁9。
鄧綏寧,〈論戰鬥戲劇〉,《康樂月刊》,第35期(1955年2月),頁6。
鄧綏寧,〈戲劇的戰鬥意義〉,《文藝創作》,第51期(1955年7月),頁123-126。
鄧綏寧,〈戲劇節感言〉,《藝術雜誌》,2卷4期(1960年2月),頁1-2。
鄧綏寧,〈戲劇與小說〉,《康樂月刊》,第33期(1954年12月),頁2。
鄧綏寧,〈戲劇與現實〉,《幼獅文藝》,2卷2期(1955年2月),頁3。
燕京散人,〈從「虹霓關」即是「風塵三俠」 談到平劇准演劇目問題〉,《聯合報》,1956.03.02-16,版6。
穆中南,〈文學家和歷史家〉,《文壇》,第4號(1959年5月),頁8。
穆中南,〈關於文藝政策〉,《文壇》,第2號(1958年6月),頁4-5。
蕭漁,〈我們怎樣做督導區工作〉,《康樂月刊》,第37期(1955年4月),頁30-32。
龍芳,〈五年來康總工作的演進與展望〉,《康樂月刊》,第37期(1955年4月),頁6-9。
龍芳,〈介紹科學的集中寫作制度——有感於軍中劇本荒而作〉,《康樂月刊》,第29期,(1954年8月),頁1-3。
龍芳,〈發揮戲劇的戰鬥功能〉,《文藝月報》,2卷2期(1955年2月),頁20-21。
藝公,〈話劇運動的實際問題!〉,《聯合報》,1960年10月5日,版6。
釋文,〈反共與文學——從桃花扇傳奇談起〉,《反攻》,第188期(1958年8月1日),頁25-27。
(此全文20260927後開放外部瀏覽)
電子全文
中英文摘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