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3.116.13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吳映彤
作者(外文):Wu, Ying-Tong
論文名稱(中文):解嚴世代身體意識的轉變與實踐:劇場演員詹慧玲的案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transformation and practices of body consciousness of democratizing Taiwan:The case study of theatre actor Hueiling Jan.
指導教授(中文):石婉舜
指導教授(外文):Shih, Wan-Shun
口試委員(中文):秦嘉嫄
沈秀華
王鈺婷
口試委員(外文):Chin, Jia-Iuan
Shen, Hsiu-Hua
Wang, Yu-T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號:105049701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3
中文關鍵詞:解嚴小劇場女性身體臨界點劇象錄女演員
外文關鍵詞:democratizing Taiwanthe little thearefemalebodyCritical Pointactres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1980年代臺灣經歷民主化的重要歷程,同時興起了小劇場運動。小劇場運動以導演為創作中心,因此前行研究多圍繞在對於導演的觀察。本研究以演員的視角,從演員身體經驗看出表演訓練後的變化層次,更看到小劇場對人的影響。本文以詹慧玲為案例,透過她的戲劇生命,看到解嚴世代如何透過小劇場訓練形塑其身體的特殊性。
  詹慧玲在1988年成立臨界點劇象錄,前行研究認為1980-1990年代臨界點的作品捕捉解嚴後臺灣政治動盪的社會現象,具有第二代小劇場前衛風格的政治劇場特色,也有評論者批評他們的作品不夠成熟,更接近青少年劇場,然而本研究認為臨界點獨特之處在於以陰柔式的抗爭姿態,在劇場中實驗、摸索如何對抗傳統的性別框架。
  詹慧玲在1970年代保守的戒嚴環境成長時,曾感受身體在校園和家庭內受到無形的約束,直到1986年她進入劇場,劇場訓練改變了詹慧玲的價值觀,也解放了她運用身體的方式。透過夥伴田啓元的表演訓練和創作,轉化她對於性別和身體運用的觀念。在1980年代台灣小劇場盛行的中西方多元表演訓練方法中,詹慧玲塑造了獨特的小劇場演員身體。
  本研究以詹慧玲在臨界點主演的兩部演員代表作品《阿女・白色瑪格麗特》、《瑪莉瑪蓮》為例,說明她如何演繹多種女性反抗形象。在田啓元過世後,她開始嘗試藉由劇場創作述說自身的生命經歷,展開自己的創作之路。
  詹慧玲是資深人體模特兒,她將劇場經驗與人體模特兒工作結合,進行教學劇場,創造了裸體、表演藝術、人體模特兒的各種可能性,用身體啟發觀眾的想像。本文用反色情、自由派兩個不同的女性主義立場來說明詹慧玲的思想及行動,前者以行動挑戰傳統父權對於女性身體的控制,後者主張通過專業建立,展現女性自我定義的權利。
  從詹慧玲的劇場生命回顧她30年來對於身體和性別的體察與省思,將演員的身體作為實踐場域,從女演員、人體模特兒、導演等身份轉換,以劇場開啟女性覺察、訴說的空間,完整其生命的連貫。

關鍵詞:解嚴、小劇場、女性、身體、臨界點劇象錄、女演員

In the 1980s, the Little Theatre Movement in Taiwan thrived as the country went through its democratization. The Little Theatre Movement in 1980s Taiwan was director-centered and as a result, the previous research has mostly aimed at the observation of theatre directors. This thesis takes a further look at the performers by studying the diversity of their body experience after receiving performance training and illustrates the influences of the little theatre on individuals in late 20th century Taiwan. Taking the life history of Jan Hui-ling as an example, the study examines how the generation of democratizing Taiwan has shaped the uniqueness of their bodies through the training of little theatre.

Jan Hui-ling founded the theatre group Critical Point Theatre Phenomenon in 1988. The previous studies pointed out that the group’s works from the 1980s to 1990s captured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urmoil in Taiwan after the lifting of the martial law, which could be categorized as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the Little Theatre Movement highlighting the political theatre. The thesis argues that though sometimes being criticized as immature youth theatre, Critical Point Theatre Phenomenon has developed a feminine way of fighting against the traditional gender framework through its experiment and exploration in theatre.

Growing up in a conservative environment in the 1970s, actress Jan Hui-ling once felt that her body was under invisible constraint both on campus and at home until she joined the theatre group in 1986. The performance training of theatre changed Jan's values and liberated her body. Through director Tien Chi-Yuan's training and works, the actress rebuilt her understanding toward gender and body presentation. Also, the training methods combining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were prevalent among the little theatre companies in the 1980s Taiwan, which helped Jan form her distinctive body in theatre performance.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wo iconic plays of Critical Point Theatre Phenomenon, A Girl White Marguerite and Mary Marlene, which Jan Hui-ling both starred in 1994 to portray how she interpreted a variety of rebellious female characters and started to make her own theatre by expressing personal experience with theatrical productions after Tien Chi-Yuan passed away.

Besides being a theatre actress, Jan Hui-ling is a senior nude model. She combines theatre and art modeling to practice a teaching theatre that inspires the audience through her body while expanding the possibilities of nudity, performing arts, and modeling. With a review of Jan Hui-ling’s meditation and reflection on body and gender in her 30 years of performing arts career, the thesis considers her body a field of practice and fulfillment. From actress, nude model to director, Jan completes her life in different identities and creates a theatrical space for women to be self-aware and self-elaborate.

Keywords: democratizing Taiwan, the little theare, female, body, Critical Point, actres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9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9
第二節 研究回顧 10
一、「小劇場運動」研究 10
二、「臨界點劇象錄」劇團研究 13
三、田啓元作家作品研究 13
四、演員研究、人體模特兒研究 1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理論工具 16
一、口述歷史 17
二、「世代理論」 20
三、身體理論 22
四、研究步驟 26
第四節 研究架構 27
第二章 解嚴前後臺灣社會、劇場、女性 29
第一節 解嚴前後的臺灣社會與常民身體 30
一、解嚴世代成年以前:戰後到1970年代 30
二、解嚴世代成年以後:1980年代的政治狂飆與身體 35
第二節 小劇場的始末跟分期 39
一、臺灣小劇場的開展:1980年代的第一代小劇場 39
二、解嚴後的臺灣小劇場:1980年代後期到1990年代前期的第二代小劇場 41
三、1990年代中後期到約2000年小劇場樣貌:第三代小劇場 43
四、小劇場相關的身體論述 44
五、關於小劇場運動的結束 46
第三節 1980年代前後的婦女運動與女性劇場 47
一、1970年代的臺灣婦女運動 47
二、1980年代的婦女運動 48
三、女性,在劇場 49
第三章 詹慧玲的身體履歷:意識萌芽、追求解放與自我培力 55
第一節 童年生活及劇場初探(1966-1988) 56
一、1970年代成長背景:蒙昧的身體意識 56
二、初期戲劇經歷(創立臨界點以前) 59
第二節 臨界點前期:生活劇場與演員表演訓練(1988-1996) 63
一、創立臨界點 63
二、臨界點再出發 66
三、詹慧玲,團長與製作人角色 67
四、演員角色 70
第三節 臨界點後期:劇團重建與自我培力(1997-2006) 76
一、田啓元辭世 76
二、詹慧玲的團長與製作人角色產生轉變 76
三、演員角色轉變:編導與創作實驗 79
四、劇團解散:有始有終,以人為本 83
第四節 劇團解散至今(2020) 85
一、身兼五種不同工作 85
二、持續探索劇場藝術:演員、教學、創作 86
第四章 表演作為一種反抗:詹慧玲的戲劇作品與「敢曝」美學 88
第一節 臨界點的反抗精神與「敢曝」美學 88
一、對臨界點反抗風格的評價 88
二、敢曝美學風格 92
第二節 演員詹慧玲的代表作品:《阿女・白色瑪格麗特》與《瑪莉瑪蓮》 95
一、《阿女・白色瑪格麗特》的作品特色 95
二、《瑪莉瑪蓮》的作品特色 99
三、女性的反抗形象 100
四、演員與導演創作方式:共同參與編排 101
五、女演員的陰柔式反抗:詹慧玲導演《瑪莉小姐在這裡》三部曲 102
第三節 創作者詹慧玲:結合劇場與行為藝術的人體模特兒畫室劇場 107
一、資深人體模特兒的工作與爭議 107
二、詹慧玲的人體模特兒畫室劇場 114
第五章 結論 126
參考資料 132
附錄一、詹慧玲半生經歷暨劇場活動紀要 139
附錄二、詹慧玲「畫室劇場」演出側記 150




參考資料
一、引用文獻
(一)專書
1. 于善祿,《臺灣當代劇場的評論與詮釋》(臺北:遠流出版社,2015)。
2. 王墨林,《都市劇場與身體》(臺北:稻香出版社,1990)。
3. 王墨林,《臺灣身體論-1979-2009第一卷》(左耳文化,2009)。
4. 王駿,《十信風暴:臺灣史上最大金融弊案》(臺北:鏡文學出版社,2020)。
5. 石婉舜,《幽遠寂滅 喧嘩人間:周逸昌的劇場藝術與社會實踐,上卷 【30年】文獻‧憶述‧專訪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21.08.04)。
6. 安元良、劉守曜,《幽遠寂滅 喧嘩人間:周逸昌的劇場藝術與社會實踐,下卷 【演員訓練】梨園戲科步‧動中定》(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21.08.04)。
7. 吳乃德,《臺灣最好的時刻》(臺北:春山出版社,2020),頁32。
8. 吳若、賈亦棣,《中國話劇史》(臺北:行政院文建會,1985)。
9. 吳全成主編,《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1986~1995台灣小劇場》(台北:文建會,1996)。
10. 何春蕤,《豪爽女人:女性主義與性解放》(臺北市:皇冠出版社,1994)。
11. 周一彤,《南海劇場復刻版1957-2007》(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2008.12)。
12. 周慧菁、尹萍、莊舒淇、林怡廷、鄧凱元,《逆風臺灣:民主開放崎嶇路,我們一起走過》,(天下雜誌,2018),頁15-26。
13. 林鶴宜、紀蔚然,《眾聲喧譁之後臺灣現代戲劇論集》(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8),頁174。
14. 邱坤良,《漂浪舞臺:臺灣大眾劇場年代》(臺北市:遠流,2008),頁251-255。
15. 邱坤良,《臺灣戲劇發展概說》(臺北市 : 文建會,1998),頁34。
16. 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8)。
17. 馬森,《中國現代戲劇的兩度西潮》(文化生活新知出版,1991年初版)。
18. 馬森,《當代戲劇》(威秀資訊,2016),頁78。
19. 馬森,《馬森戲劇論集》(臺北市:爾雅出版社,1985),頁196。
20.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聯經出版,2011.10初版),頁87。
21. 陳姿仰編,楊美英、盧崇真、鍾尚思著,《高雄表演藝術資源調查叢書:現代戲劇》(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5.03)。
22. 許雪姬主編,《臺灣口述歷史的的理論實務與案例》(臺北:臺灣口述歷史學會,2014.06)。
23. 張靚蓓,《凝望.時代:穿越悲情城市二十年》(臺北:田園城市出版社,2011)。
24. 游鍵明,《她們的聲音─從近代中國女性的歷史記憶談起》(臺北:五南出版社,2014.11)。
25. 曾秋美訪問,江文瑜編,《消失中的臺灣阿嬤》(臺北市:玉山出版社,1995)。
26. 施舜翔,《性、高跟鞋與吳爾芙:一部女性主義論戰史》(臺灣商務,2018)。
27. 賴俊雄,《批判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十二講》(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20)。
28. 蔡德本,《蕃薯仔哀歌》(臺北縣中和市 : 遠景,1997)。
29. 黃俊傑,《 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望》(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6增訂新版)。
30. 蕭阿勤,《回歸現實:臺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二版)》(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出版,2010.5.01)。
31. 盧非易,《臺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臺北:遠流出版,1998)。
32. 薛化元《戰後臺灣歷史閱覽》(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5)。
33. 鍾明德,《臺灣小劇場運動史: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臺北:揚智文化,1999)。
34. Bryan S. Turner著,謝明珊譯,《身體與社會理論》,(韋伯出版社,2010)。
35. Chris Shilling著,謝明珊、杜欣欣譯,《身體三面向》(韋伯出版社,2009)。
36. Catharine Alice MacKinnon著,陳昭如編,王慕寧, 李仲昀, 葉虹靈, 韓欣芸譯,《性平等論爭:麥金儂訪臺演講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
37. Eugenio Barba、Nicola Savarese著,丁凡譯,《劇場人類學辭典》(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2)。
38. Ken Howarth著,陳瑛譯,《口述歷史》(臺北: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2003.05)。
39. William Runyan著,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譯,《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臺北市:遠流出版社,2002)。
(二)論文
1. 期刊論文
(1) 石之瑜,〈臺灣本土化論述的當代緣起〉,《展望與探索》1:4期,頁73-84(2003.04)。
(2) 江宜樺,〈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5期,頁83-121(1997.03)。汪俊彥,〈冷戰臺灣與身體政治: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與開放性〉,《現代美術學報》,35期(2018.05)。
(3) 沈懷玉,〈口述訪問稿與資料的整理〉,《近代中國》146期,頁9(2002.06)。
(4) 何春蕤,〈自我培力與專業操演:與臺灣性工作者的對話〉,《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1期(2001)。
(5) 李元貞,〈雛妓問題步步艱難〉,《婦女新知》,57期,頁0-1(1986.02)。
(6) 李雪莉,〈廢娼事件—婦運路線之爭翻上檯面〉,《騷動季刊》5期,(1998.03)。
(7) 周一彤,〈給上一輪學生話劇的備忘錄〉,《美育》163期(2008.05.01)。
(8) 周伶芝,〈在舞臺發亮,打造Her/story 臺灣劇場女演員之路〉,《PAR表演藝術雜誌》,232期,頁44 – 47 (2012/04 /01)。
(9) 林乃文,〈運動之後,敘事解散—解讀九〇年代前衛劇場《星之暗湧》和《白水》的「失語」敘事 〉,《戲劇學刊》26期 ,頁59-84(2017年)。
(10) 邱坤良,〈臺灣近代民間戲曲活動之研究〉,《國立編譯館館刊》11卷2期(1982.12)。
(11) 傅裕惠,〈女人如此「多嬌」?臺灣女性劇場創作概述〉,《美育雙月刊》191期(2013)。
(12) 游美惠,〈身分認同與認同政治〉,《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1期(2005)。
(13) 潘慧玲,〈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期(2003)。
(14) 鄧正健,〈總體深悉經驗的(不)可譯性---沈浸式劇場理論初探〉,《劇場・閱讀》,43:5期,頁24-27(2019.3)。
(15) 賴駿杰、王品驊整理,〈回看80年代臺灣的現代性、在地性和特殊性:「當空間成為事件──臺灣,1980年代現代性部署」座談會Ⅱ〉,《典藏今藝術》,243期(2012.12)。
(16) 賴柔蒨,〈原來前戲已經是高潮了---小劇場導演陳梅毛談九○年代〉,《藝術家》508期(2017.09)。
(17) 藍貝芝、鄭尹真,〈妳的劇場行政人生〉,《美育雙月刊》191期(2013.01.01)。
(18)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臺灣家電產業歷史考察與文物史料調查研究〉結案報告書(2007)。
(19) 詹慧玲,〈劇場經驗 漫漫長路 我在劇場的八年抗戰〉,《盼盼雜誌》第10期59頁,(1994.08)。
2. 學位論文
(1) 余威,〈林絲緞的平面媒體再現與解構(1961-1975)〉(臺北: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2) 林乃文,〈臺灣後解嚴前衛劇場美學:田啓元及其同代人〉(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博士論文,2019)。
(3) 林慧雲,〈文化與藝術的實踐場域:談臺東劇團經營發展與變遷〉(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4) 吳奕蓉,〈女性發聲,姊妹作戲:臺灣小劇場「女節」初探(1996~2012)〉(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4)
(5) 邱敏芬,〈曖昧的情慾─田啓元三個戲劇演出中的性別展演性〉(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論文,2011)。
(6) 高德樺,〈臨界點劇象錄劇場聚散現象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2014)。
(7) 邱詩婷,〈魏海敏當代京劇表演創作研究〉,(臺北:臺灣大學戲劇系碩士論文,2008)。
(8) 施立,〈生命的臨界點---田啓元的劇場十年〉(臺北: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1998)。
(9) 陳玟瑾,〈具體的藝術:一則人體模特兒的現象書寫〉(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10) 張蘊之,〈臺北「小劇場文化」發展脈絡研究〉(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08),頁74。
(11) 章丁尹,〈霹靂布袋戲之精神、文化與美學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12) 游淑婷,〈裸體、藝術與社會:以人體模特兒林絲緞為研究線索〉(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13) 傅子豪,〈「變成」人體模特兒:身體操作機制分析及身體展演〉(臺北: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三)報導文章
1. 小米,〈生活在劇場 詹慧玲的現在最美麗〉,《時報週刊》901期,1995.06。
2. 王右君,〈裸體藝術的新觀點 詹慧玲、戴月項價值觀發出挑戰〉,《自立晚報》,1996.1.18。
3. 汪宜儒,〈人偶激情色不色?讓作品自己說〉,《中國時報》,2009.09.17。
4. 周美惠,〈文化邊緣人/專題第二章 詹慧玲 走在前衛尖端 劇場女遊俠體內能量十足〉,《聯合報》,1995.5.29。
5. 陳恩惠,〈拒攔查遭大外割上銬 女師詹慧玲嗆警「你真的很蠢」 獲不起訴〉,《自由時報電子報》,2021.10.26。
6. 馬世芳,〈我的90年代〉,《自由副刊》,2016.6.19。
7. 匯川創作群,〈匯川創作群節目單〉,清大圖書館典藏,2000.3.22。
8. 劉力仁,〈人體模特兒 獻身終不悔〉,《自由時報》,2004.12.06。
9. 賴淑雅,〈泅泳在咖啡酒樂中的小劇場〉,《破報》,1995.12.29。
10. 蘭薰,〈一樁情慾糾葛的外外遇事件 色情酒店 女人的壞點子〉,《自立晚報》,1995.11.29。


(四)電子媒體
1. 于善祿,〈瘋狂劇場《姊妹仨》〉,2005.08.30(來源:https://mypaper.pchome.com.tw/yushanlu/post/1250803431,2021.09.07瀏覽)。
2. 臺北市政府、陳梅毛等著,〈臺北小劇場--一群年輕劇場工作者的文化記錄〉,在地實驗影音檔案庫 ET@T Archive,(來源:https://archive.etat.com /?p=1931 ,2021.09.30瀏覽)。
3. 小劇場聯盟、俳遊場、尤宗文、郭文泰、零與聲音解放組織等著,〈在地新聞1998.06.02-1998.06.04〉,在地實驗影音檔案庫 ET@T Archive,1998年(來源:https://archive.etat.com/?p=2774 ,2021.10.02瀏覽)。
4. 林乃文,〈運動的表演性與表演的運動性 —記祁家威、田啓元的1980年代〉數位荒原,2018年(來源:http://www.heath.tw/nml-article/the-performativity-of-social-movement-and-the-activeness-of-performance/,2021.10.23瀏覽)
5. 張小虹,〈話《白水》〉,臺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ARTalks,2015.06.17
(來源:https://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chh/2015061702,2021.8.22瀏覽)。
6.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我們之間心心相印──女朋友作品1號》〉,在地實驗影音檔案庫 ET@T Archive(來源:https://archive.etat.com/?p=1026 ,2020.12.07瀏覽)。
7. 施舜翔,〈酷兒的犯賤美學:敢曝與同志歷史的政治〉,臺灣人文學社通訊,2019(來源:http://bulletin.twhs.org.tw/archives/301,2021.8.22瀏覽)。
8. 溫吉興,〈1997到2005的一段(二)〉,劇場猩猩,2006(https://mypaper.pchome.com.tw/120651226/post/1270510611,2021.10.02瀏覽)
9. 婦女期刊作者研究平臺,〈李曼瑰傳記資料〉,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來源:http://mhdb.mh.sinica.edu.tw/ACWP/author.php?no=1360,2021.09.07瀏覽)。
10. 葉根泉,〈立意清晰卻無風格特色《白水》〉,表演藝術評論臺,2015.06.01(來源: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16709,2021.09.30瀏覽)。
11. 鄒欣寧,〈標籤貼不牢,界線綁不住― 90年代以降的臺灣女性劇場創作者們(四)〉,每週看戲俱樂部,2013.01.26(來源:https://mjkc.tw/?p=811,2021.9.30瀏覽)
12. 閻鴻亞,〈臺北小劇場:密獵者劇團〉,1907影音檔案庫,1996.05(來源:https://archive.etat.com/etat-varchive/1907/,2021.5.26瀏覽)。
13. 羅倩,〈臺灣表演藝術的沉浸式美學〉,CLABO實驗波,2020.03.30(來源:https://mag.clab.org.tw/clabo-article/immersive-experience-of-performing-arts-in-taiwan/,2020.09.07瀏覽)。
(五)劇本及影像
1. 田啓元等著,《狂睡五百年》(臨界點出版社,2002年)。
2. 田啓元編導,《阿女・白色瑪格麗特》1994年劇本及影像,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特藏組。
3. 田啓元編導,《瑪莉瑪蓮》1995年第一版、第二版影像,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特藏組。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