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2.121.13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張晏菖
作者(外文):Chang, Yen-Chang
論文名稱(中文):反思社會運動者自我:「編輯者賴和」與《臺灣民報》的戲劇
論文名稱(外文):The Self-reflections of Social Activists in Drama: “The Editor Lai Ho” and The Plays Published in Taiwan Min Pao
指導教授(中文):石婉舜
指導教授(外文):Shih, Wan-Shun
口試委員(中文):陳萬益
張隆志
口試委員(外文):CHEN, WAN-YI
CHANG, LUNG-CHIH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號:105049501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2
中文關鍵詞:賴和《臺灣民報》文藝欄新劇劇本臺灣新文學運動臺灣文化協會
外文關鍵詞:Lai HoTaiwan Min Pao’s Literary ColumnNew Drama ScriptTaiwan New Literature Movement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1
  • 點閱點閱:8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1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試圖指出1920年代戲劇作為一種新的文類,其劇本、觀念、刊行載體,如何發軔於社會運動者之手,表現殖民統治下尋找出路的曲折。《臺灣民報》先後作為臺灣文化協會、臺灣民眾黨的機關報紙,試圖傳播新知以啟蒙民眾,也開設文藝欄,臺灣新文學得以藉由現代媒體而茁壯。1927年文協左右分裂後,《臺灣民報》由東京移臺發行帶來重大改版,賴和所接手的文藝欄成為每週常設版面,持續提供臺灣新文學作家發表園地,也轉載中國新文學作品,數量因而大幅上升。在主編賴和的執掌下,出現一批不知名作者的劇作,其具備西方戲劇(Drama)體裁,並且內容都描繪社運青年的心靈,讓文協分裂後社會運動者遭遇挫折、苦惱、悲觀、內省的知識份子形象活躍於報紙版面。值此臺灣新文學邁開步伐之際,這批劇作反映了賴和刊登戲劇文類的編輯思想,正與臺灣文化協會分裂前後的社運內部狀況關係密切。作為文藝欄編輯者的賴和,一如以小說、新詩、散文揭露殖民地現實的作家賴和,選編刊登這批劇作,亦是社會運動者以文藝實踐理想的一項具體行動。本研究最後指出,1920年代的社會運動者透過反思自我,創作劇本、模仿戲劇文類的雜文,實現理想主義的積極精神。這也是文學文類、演出實踐同步爭出的時代,戲劇新文類的重要意義。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point out the start stage of new drama as a new genre, including plays, concepts, and the media by social activists in the 1920s, and it represented the pursuit of outlet under the colonial ruling. Being the official media of 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 and Taiwan People’s Party, Taiwan Min Pao committed to spreading knowledge in order to enlighten people, and its literary columns facilitated the growth of Taiwan new literature. After 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 was divided against itself in 1927, Taiwan Min Pao was relocated from Tokyo to Taipei and reissued with crucial changes. A newly literary column, edited by Lai Ho, became a weekly routine, reprinting many works of Chinese new literature and showcasing those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Navigated by Lai Ho, the column attracted a body of scripts by unknown writers. These plays have featured the genre of western drama and portrayed the youth engaged with social movement — a vivid rendition of the frustration, pessimism, agony, and interior reflections of the social activists confronting the division of 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 In line with the rising wave of Taiwan new literature, the publication of these newly emerging plays represent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ai Ho’s editorial policy and the political campaigns around the division of 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 Like the writer Lai Ho who exposed the realities of the colonial ruling by his fictions, poems and proses, “the editor Lai Ho” put these selected plays in print—another social activist’s practical action to attain ideals by liberal arts. At the end of this study, it points out that social activists which reflects the self realized the positive spirit of idealism by writing plays and essays imitating the dramatic genre in the 1920s.Thus, it was significant meaning shown in the drama as new genre like the others and the theatrical events at the same tim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前行研究回顧 2
一、 戲劇新文類 3
二、 賴和研究 5
三、 《臺灣民報》研究 7
第三節 研究範疇與研究方法 8
一、 年代範圍與研究對象 8
二、 研究方法 9
第四節 章節架構 10
第二章 《臺灣民報》文藝欄與戲劇新文類的摸索 12
第一節 新文學、《臺灣民報》與1920年代殖民地社會 12
一、 臺灣新文學發軔期 13
二、 左右分裂年代的《臺灣民報》 14
三、 戲劇新文類與其他文類同步出現 15
第二節 《臺灣民報》文藝欄演變與編務分期 16
一、 「移臺發行」前後的文藝欄 17
二、 文藝欄編務的空窗期 18
三、 賴和主持文藝欄時間再商榷 20
第三節 摸索新戲劇:從張梗到江肖梅等人的理論性摸索 22
一、 張梗的創作實踐與理論主張 22
二、 戲劇應如是:葉榮鐘、江肖梅戲劇論爭 24
小結 26
第三章 「編輯者賴和」登場 27
第一節 賴和與新版文藝欄的創設 28
一、 編輯工作:由賴和書信窺看 30
二、 賴和主編前後期 33
第二節 文藝欄特徵(一):轉載魯迅學緣的廈門新文學 37
第三節 文藝欄特徵(二):新版文藝欄的戲劇 42
小結 45
第四章 戲劇新文類發軔:反照社運曲折路 47
第一節 理想青年初起程:與家父長權威決裂的影姿 47
一、 「非孝論爭」:臺灣版理想青年的離家劇〈絕裾〉 48
二、 社運時代的選編立場:〈巾幗英雄〉、轉載劇本〈新時代的男女〉 49
第二節 理想青年的挫敗 :文協分裂時代的光明之路 52
一、 回歸務實:轉載劇本〈平民的天使〉 52
二、 婚變悲劇的隱喻:分裂年代的知識分子 〈蜜月旅行〉、〈櫻花落〉 53
三、 社會運動者的路線檢討:左翼青年內鬥劇〈反動〉 55
第三節 模仿戲劇體裁的雜文 59
一、 蔣渭水〈北港溪底的奇遇〉、〈三角戀愛〉、〈喜劇一幕〉 60
二、 黃旺成〈一齣的悲喜劇批星而出戴月而歸六十人徒呼負負〉 61
三、 郭秋生〈深夜的怪劇〉 62
小結 66
第五章 結論 68
附錄 :表 10-週刊期《臺灣(新)民報》標題或內文具有「戲劇」作為修飾之雜文(1924~1932) 74


參考文獻 79

報刊、文藝雜誌資料
《人人》(台北:東方文叢景印中國期刊50種)。
《山朝》1:1(上海山朝半月刊編輯部,1927年10月)、1:2(上海山朝半月刊編輯部,1927年11月10日)。
《天馬》第2期(集美留學校畢業同學會,1927.11.16)。
《民鐘日報》(廈門:鼓浪嶼民鐘報社,1917.4.3、1926.10.28、1927.7.30、1928.10、1929、1930)。
《先發部隊》(台北:東方文叢景印中國期刊50種)。
《波艇》1、2(上海:北新書局:1926)。
《蛩聲》5(廈門:1927.6.1)、6(廈門:1927.6.7)。
《鼓浪周刊》1~7(廈門:1926~1927)。
《臺灣文藝》(台北:東方文叢景印中國期刊50種)。
《臺灣民報》(台北:東方文化,1973年復刻版)。
《臺灣民報》(台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2018年復刻版)。
《臺灣新民報》(台北:東方文化,1973年復刻版)。

專著
王詩琅譯,《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台北:稻鄉,1988)。
王燈岸,《磺溪一老人》(台北:玉山社,2018)。
王燈岸,《磺溪少年兄》(台北:玉山社,2018)。
布羅凱特,胡耀恆譯《世界戲劇藝術的欣賞: 世界戲劇史》(台北:志文,1981)。
朱水涌、 王烨主编,《鲁迅:厦门与世界》(厦门:厦门大学中文系,2008)。
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1991)。
李引随,《李硕果九十年回忆录》(廈門:李成章,1978)。
房向东,《孤岛过客:鲁迅在厦门的135天》(武汉:崇文书局,2009)。
林柏維,《狂飆的年代:近代台灣社會菁英群像》(台北:秀威,2007)。
林瑞明,《文學台灣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台北:允晨,2017)。
林瑞明編,《賴和全集》(台北:前衛,2000)。
林鶴宜,《台灣戲劇史(增修版)》(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2015)。
邱坤良,《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1895~1945)》(台北:自立晚報,1994)。
陈梦韶,《鲁迅在厦门修订本》(厦门:厦门大学中文系,1978)
封德屏、陳建忠等,《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01:賴和》(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1)。
封德屏、陳建忠等,《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81:楊守愚》(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6)。
洪卜仁,《厦门旧报寻踪》(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洪學琛,《致遠島一孤鸞》(上海:泰東圖書,1928年)。
胡立新、汤博恩等,《厦门报业》(厦门:鹭江出版社,1998)。
飛白、方素平,《汪靜之文集:回憶、雜文卷》(西冷印社出版社,2006)。
徐 学,《厦门新文学》(厦门:鹭江出版社,1998)。
翁聖峯,《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台北:五南,2007)。
張京瑗,《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1993)。
莊淑芝,《台灣新文學觀念的萌芽與實踐》(台北:麥田,1994。)
許俊雅、李勤岸、顧敏耀主編,《臺灣日治時期翻譯文學作品集》(台北:萬卷樓,2014)。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上下冊)》(台北:聯經,2011)。
陳建忠,《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台北:五南,2004)。
陳建忠,《書寫台灣・台灣書寫:賴和的台灣文學與思想研究》(高雄:春暉,2004)。
陳淑容,《「曙光」初現——台灣新文學的萌芽時期(1920-1930)》(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
陳萬益,《于無聲處聽驚雷 : 台灣文學論集》(台南:南市文化,1996)。
陳翠蓮,《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1920~1950》(台北:遠流,2008)。
厦门大学中文系编,《鲁迅在厦门资料汇编.第1集》(厦门:厦门大学中文系,1976)。
湯逸佩主編,《新潮演劇語話劇的發展》(廣西,廣西師範大學,2019)。
黃玉齋編,《台灣年鑑》(臺北:海峽學術,2001)。
黃旺成、許雪姬,《黃旺成先生日記》(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7)。
黃武忠,《臺灣作家印象記》(台北:眾文圖書,1984)。
黃英哲編,《日治時期臺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6)。
楊 翠,《日據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台北:時報文化,1993)。
楊渡,《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1923~1936)》(台北:時報,1992)。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註解版)》(台北:三民,2010)。
蔣朝根,《蔣渭水先生全集(復刻)》(台北:國史館,2004)。
鄧慧恩,《日治時期外來思潮的譯介研究:以賴和、楊逵、張我軍為中心》(臺南:臺南市圖書館,2009年)。
魯 迅,《兩地書:魯迅與景宋的通信》(香港:南國出版,1966)。
磺溪文化協會,《磺溪一完人:賴和先生百年紀念文集》(台北:前衛,1994)。
薛建蓉,《重寫的「詭」跡: 日治時期臺灣報章雜誌的漢文歷史小說》(台北:秀威,2015)。
藍博洲,《日據時期台灣學生運動:1913~1945》(台北:時報,1993)。

學位論文
石婉舜,《搬演「臺灣」:日治時期臺灣的劇場、現代化與主體型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博士論文,2010)。
吳宗佑,《「民眾」的戲劇實踐:以日治時期台日知識人的劇本創作為中心(1923-1943)》(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
吳婉萍,《殖民地臺灣的戀愛論與接受——以《臺灣民報》和新文學為中心——(1920~1937)》(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沈芳序,《張我軍對胡適文學思想的傳播與接受: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3-1932)》(國立成功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2013)。
柯喬文,《「五四」與臺灣文學/文化運動(1915-1945)》(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
崔末順,《現代性與台灣文學的發展(1920-1949)》(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
莊勝全《《臺灣民報》的生命史:日治時期臺灣媒體的報導、出版與流通》(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2017)。
陳韻如,《郭秋生文學歷程研究(1929~1937)》(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
陳麗真,《從《聲律啟蒙》到「新聲律啟蒙」》(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
解佳蓉,《日治時期臺灣知識分子新劇與中國戲劇的關係探討》(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戲劇學系碩士論文,2016)。

單篇論文
白春燕,〈1929年戲劇論爭看葉榮鐘的文藝觀〉,《臺灣文學學報》34(2019)。
李宛儒,〈1920 年代の台灣新劇と知識人:『臺灣民報』の記』の記事分析を中心に──〉,《演劇博物館グローバルCOE紀要 演劇映像学 2007(第一集)》(東京:早稻田大學演劇博物館グローバルCOEプログラム,2008)。
李宛儒,〈臺灣新式戲劇的早期發展——日治時期臺灣知識份子的新劇運動〉(袁國興主編,《清末民初新潮演劇研究》(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11)。
柳書琴,〈幾萬人的關係者,生路將被斷絕:1925年三大農運與作家賴和的誕生〉,《山東社會科學》257(2017)。
張耀仁,〈想像的「中國新文學」?──以賴和接任學藝欄編輯前後之《臺灣民報》為析論對象〉(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臺灣現當代文學媒介研究,2007)。
莊勝全,〈《臺灣民報》的報導取材與新聞採訪:以黃旺成的記者生涯為例〉,《臺灣史研究》26:1(2019)。
許俊雅〈誰的文學?誰的產權?————日治臺灣報刊雜誌刊載中國文學之現象探討〉,《臺灣文學學報》21(2012)。
陳建忠,〈先知的獨白—賴和散文論〉,《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01,台灣文學館,2011)。
陳培豐,〈鄉土文學、歷史、歌謠與族群:重層殖民統治下臺灣文學詮釋共同體的建構〉,《臺灣史研究》,第18卷第四期(2011)。
鍾欣志,〈晚清「世界劇場」的理論與實踐─以小說《黑奴籲天錄》的改編演出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74(2011)。
顧振輝,〈《臺灣民報》劇作家青釗生平考〉,《臺南文獻》15(2019)。

資料庫、其他網路資料
上海圖書館,《中國全國報刊索引》。
廈門大學《廈門大學報刊館》、《民國報紙專題庫》。
董立功,〈民國初年的廈門報業〉(廈門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網頁)。 http://www.fzb.xm.gov.cn/xmws/201412/t20141231_1028962.htm
賴和紀念館,《數位化典藏建置計畫》。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