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5.63.4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廖子萱
作者(外文):Liao, Tzu-Hsuan
論文名稱(中文):2010年代台灣的地方文化行動: 青年在地團體的行動邏輯之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Taiwan’s Local-Oriented Cultural Movements in the 2010s: An Analysis of the Action Logic of Local-Based Youth Organizations
指導教授(中文):陳瑞樺
指導教授(外文):Chen, Jui-Hua
口試委員(中文):古明君
莊雅仲
口試委員(外文):Ku, Ming-Chun
Chuang, Ya-Chu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學號:105045506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7
中文關鍵詞:地方文化行動地方發展社區營造地方創生青年返鄉文化事業化
外文關鍵詞:local-oriented cultural movementcommunity constructionregional revitalizationcultural busines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2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2010年代的地域發展場域中,以地方為基點從事文化營造的青年在地團體是重要的集體行動樣態。尤其,行政院在2017年將「地方創生」定位為國家安全戰略層級國家政策後,地方發展的課題重新聚焦在青年返鄉、地方文化的議題上。本研究試圖解答2010年代在地青年行動團體移居至非都市地區,從事地方文化行動的行動模式為何,通過地方行動的特徵歸結出集體行動的歷史趨勢,說明在地青年團體的行動邏輯。
本研究以苑裡掀海風、鹿港囝仔、金魚厝邊三個在地青年行動團體進行個案比較分析,將其類型化為三種文化行動模式:以地方公共議題為導向的地方文化運動組織者、異業結盟的文化事業體、地方文化經紀人。「地方文化運動組織者」類型帶有社會運動的特質:行動者為改變社會現狀,以公共議題為行動框架並以文化策略進行集體動員;「異業結盟的文化事業體」指團隊以文化作為商業經營的核心要素,並與不同行業進行橫向結盟,該模式在商業經營上可增加服務項目、拓展事業規模、提供經驗和情感上支持;「地方文化經紀人」是指在中心化的組織中,行動者擅於運用不同領域之間的社會資本來轉化人力和財務資源以進行文化實作,該角色具備媒合、調度與橋接跨域資源的能力。
本文指出當代地方文化團體具「文化事業化」的趨勢,即組織通過營業或公司登記,發展以「地方文化」為內涵的商品,藉此於地方紮根並提高經濟自立的程度,從而達成更大規模營造的目的。此外,在以文化作為振興地方經濟的策略的趨勢中,地方團體逐漸從社區營造、文化保存轉向創新創業領域。在文化事業化的趨勢中,初為非營利的地方團隊逐漸側重商業經營模式,其文化實作卻不必然轉以市場經濟導向的行動目標。
最後,本研究從地方團體獲領政府計劃補助的層面來討論文化行動的自主性,以回應強調維持自由市場以驅動地方經濟的論述,即將政策介入民間、申請補助金視為降低地方團體自主性的因素。研究顯示申請政府計畫補助是一種文化行動的策略,在行動者的視角中,地方文化團體沒有因為長期獲領補助金而失去行動的自主性,或以爭取補助金為行動目標,反而藉由補助金輔助所欲推動的議題,或逐漸轉往推動青年創業的領域發展,該過程展現了地方文化團體靈活尋找資源的能動性。
In the 2010s, the field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featured a significant collective action: local-based youth organizations involved in constructing the local cultures. In particular, as the Executive Yuan enacted the “National Strategic Plan for Regional Revitalization,” the discussion on regional development has focused on the issues of the local development and local-culture.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plain the modes of social action based on which some youth organizations have devoted themselves into local-oriented cultural movements in the 2010s. By teasing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behind such movements, this thesis illuminates a trend of these collective actions and explain the action logic in the local-based youth organizations.
With a comparative framework, this research considers three cases including Yuanli Hi Home (苑裡掀海風), The Kids From Lukang (鹿港囝仔), and Goldfish Space (金魚厝邊) as analytic objects, and from them it defines three action genres of the local-oriented cultural movements: Local Cultural Movement Organizer, Cultural Consortium Constituted by Horizontal Alliances, and Local Cultural Agent. The Local Cultural Movement Organizer is akin to a social activist that aims for social reforms, mobilizing the locals with cultural strategies and taking public issues as their action framework. The Cultural Consortium Constituted by Horizontal Alliances aims to expend business through culture and cross-industry activities; it operates in ways such as increasing services, enlarging the scale of business, and providing experience assistance and emotional support. The Local Cultural Agent refers to centralized organizers who through their social capitals would integrate and transform human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as a way to engage with cultural practice; they are often capable of matching, allocating and bridging cross-field resources.
Based on my explanation of the three action genres, this paper then turns to analyzing the trend of transforming nonprofits organization into cultural business, a trend espeically embodied by the Cultural Consortium Constituted by Horizontal Alliances and the Local Cultural Agent. In Taiwan, the 2010s witnessed this trend as the local-oriented cultural organizations developed the commodity featuring “local cultures” to increase values to the commodity, in order to reach a large-scale placemaking and improve the extent of financial self-relia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field of activity has shifted from community construction or cultural conservation to innovation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Nonetheless, although the trend of transforming nonprofits organization into cultural business would make some organizations focus on business operating, the purpose of their cultural practices would not necessarily become market-oriented.
Lastly, I discuss the autonomy in the cultural movements which have been subsidized by the government’s revitalization plans. The existing discourse, which regards free-market system without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s the way to stimulate local economy, believes the award and funding from the governmental projects would decrease the autonomy of the local-based organizations. Yet, from an actor-centered perspective, this thesis argues that the autonomy of the local-oriented cultural movements would not be declined, and the ambition of their cultural movements would not be replaced by the seeking for funds. Rather, with governmental subsidies, these organizations demonstrate their dynamic agency in appropriating a variety of resources, dedicating themselves to the local issues that they want to involve in and promote projects of youth start-up.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一、前言 1
(一)地方文化行動的定義 3
(二)初探 4
(三)地方文化營造相關的政策脈絡 5
二、問題意識 7
三、文獻回顧 10
(一)不同時代青年投入地方的成因和性質 10
(二)1990年代的地方行動回應的政治動因 10
(三)1990年代文化政策背後的經濟動力 12
(四)2000年代後文化政策的經濟轉向 13
(五)2000年後以農返鄉的地方文化行動 14
(六)從社區營造到地方創生 15
四、研究設計 18
(一)概念工具:「文化」的分析視角 18
(二)研究架構 21
(三)研究方法 22
五、章節安排 26
第二章 掀海風的返鄉路 27
一、從社會運動到社區運動 27
(一)反瘋車運動 29
(二)苑裡掀海風 29
(三)地方誌、書店與活動類型 31
二、地方文化行動:文化產業、海風季 32
(一)掀海風的藺草編織行動 32
(二)文化保存的不同策略 36
(三)海風季——Hi Home 39
(四)返鄉到尋根 41
(五)小結 43
三、地方關係 44
(一)苑裡公有零售市場火災事件 44
(二)基進教芋部 51
四、小結 53
第三章 鹿港囝仔的回鄉路 55
一、從保鹿運動到文化事業 56
(一)返鄉之路 56
(二)社區行動 57
(三)鹿港囝仔的文化事業 59
二、地方文化行動:文化資產保存事件與今秋藝術節 62
(一)2015年金銀廳保存運動 62
(二)今秋藝術節 65
三、地方關係 72
(一)與「政治」保持距離 72
(三)關係與認同的建構 75
四、小結 77
第四章 頭城裡的好厝邊 79
一、返回開蘭第一城 80
(一)替代役練功期 80
(二)「金魚。厝邊」與頭城老街文化藝術季 81
(三)蘭城巷弄有限公司 82
(四)從區域創新到教育創新 83
(五)青年創業、電商與地方品牌 85
(六)小結 86
二、頭城老街文化藝術季 87
(一)巷弄裡的人家 89
(二)地方記憶與地方職人 90
(三)移居自慢頭城 92
(四)小結 95
三、地方關係 98
(一)地方經紀人 98
(二)在地脈絡的商業模式 100
四、小結 102
第五章 地方文化運動之分析 103
一、「文化事業化」的課題 103
二、文化事業體的建立 105
(一)組織事業化的動機 105
(二)地方文化工作的性質 107
(三)常設據點的功能 109
(四)商業經營的文化策略 110
(五)比較:組織型態事業化後的文化行動方向 113
三、文化行動性質、類型及轉變過程 114
(一)地方文化運動組織者:議題動員與建立公共參與 114
(二)異業結盟的文化事業體:創新創業與建立生活風格 117
(三)地方文化經紀人 120
四、比較:類型與兩種發展模式 124
五、小結:定義「文化事業化」 126
第六章 地方文化行動團體與政府計畫補助的關係 129
一、自主性的課題 129
二、目的與方法的釐清 130
三、計畫補助的功能與效果 132
(一)象徵資本的累積 132
(二)象徵資本的轉化與調節功能 137
(三)政策過程創造的幽微屏障 138
(四)儀式性功能與創造社群連帶 140
四、申請計畫補助金的行動策略 143
五、小結 145
第七章 結論 147
一、文化事業化 147
二、地方文化行動的三種類型 148
三、三種地方發展的模式 149
四、側重文化經濟的地方發展模式 149
五、從政府計畫補助金看自立性與自主性的問題 150
六、文化抵抗與協商 151
參考文獻 153
一、中文文獻 153
二、西文中譯文獻 155
三、西文文獻 156

一、中文文獻
于國華,2003,〈文化、創意、產業:十年來台灣文化政策中的「產業」政策〉。《今藝術》128: 46-48。
木下齊著,林書嫻譯,2018a,《地方創生戰鬥論:從地區活動到事業經營,必備的思考、步驟、技巧!》。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
木下齊著,張佩瑩譯,2017,《地方創生:小型城鎮、商店街、返鄉青年的創業10鐵則》。台北:遠足文化。
——,2018b,《地方創生:觀光、特產、地方品牌的28則的生存智慧》。台北:遠足文化。
王志弘,2010,〈文化如何治理?一個分析架構的概念性探討〉。《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報》11: 1-38。
——,2013,〈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2: 121-186。
——,2015,〈領域化與網絡化的多重張力:「地方」概念的理論性探討〉。《城市與設計學報》23: 71–100。
王志弘、程彩倫、李秉霖、李家儀等著,2011,《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台北:群學。
王俐容,2005,〈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菁英文化到文化經濟?〉。《文化研究》1: 169-195。
何明修,2003,〈自主與依賴:比較反核四運動與反美濃水庫運動中的政治交換模式〉。《臺灣社會學刊》30: 1-49。
——,2006,《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台北:群學。
李丁讚,2016,〈導論:農業人文的誕生〉《文化研究》22: 10-22。
——,2004,〈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在台灣的發展〉,收錄於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
李丁讚、林文源,2000,〈社會力的文化根源:論環境權感受在台灣的歷史形成1970-1986。《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8: 133-206。

——,2003,〈社會力的轉化:台灣環保抗爭的組織技術〉。《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2: 57-119。
李鎮邦,2006,〈鑲嵌與自主性:台灣社區大學運動的發展模式與行動邏輯〉。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秀芃、劉育育。2016。〈苑裡「藺」類生活:青年返鄉復耕藺草〉。《巡田水》7。台灣農村陣線出版。
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2021,《2020臺灣農村發展觀察年報》。
張正衡,2016,〈根莖狀的社區:新自由主義下的日本地方社會〉,《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群學:台北。
張立本,2005,〈都市治理與社會運動的文化策略:台北市寶藏巖違建運動〉。《中外文學》33(9): 109-142。
張茂桂,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陳其南,1995,《「文化、產業」研討會暨社區總體營造中日交流展論文集》。台北,文建會。
陳瑞樺,2008,《地方的再發現——民族國家與地方社會之辨證(從1926年中華民國到2000年台灣)》。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社會學博士論文。
——,2016,〈以農之名:臺灣戰後農運的歷史考察〉。《文化研究》22: 75-122。
陳耀勳,2002,〈加入WTO後台灣農業之轉型發展〉。《農政與農情》125。行政院農委會。(2002年11月出版)
曾旭正,2014,〈從社區發展到社區營造〉。頁5-18,收錄於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策畫,《落地生根:台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唐山出版社。
費孝通,1991,〈差序格局〉。頁25-33,收錄於《鄉土中國》。三聯書店出版:香港。
黃長玲,2007,〈彼此鑲嵌,互相形構:轉變中的國家與社會關係〉。頁289-323,收入錢永祥編,《自由主義與新世紀台灣》。台北:允晨。
黃應貴,1994,〈從田野工作談人類學家與被研究者的關係〉,《山海文化雙月刊》6: 18-26。
黃麗玲,1995,《新國家建構過程中社區角色的轉變——「生命共同體」之論 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弘任,2007,《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臺北:左岸文化。
——,2011,〈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思語言》49(4): 5-29。
劉育育,2014,〈抗爭的力量來自〉。《人間思想》(6): 137-148。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台北:天下文化。
——,2011,〈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與生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11): 113-136。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蔡晏霖,2014,〈以農作為方法:「以農為本」的抵抗政治〉,《文化研究》18: 217-226。
盧俊偉,2017,〈青年力與在地文化經濟發展的新出路〉。《臺灣經濟研究月刊》40(9): 66-73。
——,2018,〈協助青年推動地方創生〉。《新社會政策》55: 16-21。
蕭新煌,1989,《社會力—台灣向前看》。台北:自立晚報。
二、西文中譯文獻
Banks, Mark著,王志弘、徐苔玲、沈台訓譯,2015,《文化工作的政治》。新北市:群學。
Bilton, Christ著,姜冬仁、楊皓鈞譯,2011,〈創意產業:管理的文化與文化的管理〉。頁143-159,收於李天鐸編著,《文化產業讀本 創意管理與文化經濟》。台北:遠流。
Burt, Ronald 著,任敏、李璐、林虹譯,2008 [1992],《結構洞:競爭的社會結構》。上海人民出版。
Durkheim, Émile著,渠東、汲喆譯,2006 [1912],《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Harvey, David著,王志弘譯,2003,〈地租的藝術:全球化、壟斷與文化的商品化〉,《城市與設計》(15)(16): 1-22。
——,2008,《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台北:群學。
Lash, Scott、Urry, John著,趙偉妏譯,2010,《符號與空間的經濟分析》。新北市:韋伯文化。
McAdam, Doug著,2011,黃克先譯,《自由之夏》。台北:群學。
Ritzer, George著,林祐聖、葉欣怡譯,2002,《社會的麥當勞化》(The McDonaldization of Society),台北:弘智出版社。
Throsby, David著,張維倫等譯,2003,《文化經濟學》。台北市:典藏。
Weber, Max著,顧忠華譯,1993,《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台北:遠流。
三、西文文獻
Bourdieu, Pierre, 1984 [1979],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Richard Nice tra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avis, Peter, 1999, Ecomuseums: a sense of place. London & New York: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Giddens, Anthony, 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Greetz, Clifford, 1983,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New York: Basic Books.
Lin, Nan, 1999 “Building a Network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 Connections 22(1):28-51.
McAdam, Doug, 1982, Politic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 1930-1970.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McCarthy, John D. and Zald, Mayer N., 1987, “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 A Partial Theory.” Pp. 15-42 in Social Movement in an Organizational Society, edited by Mayer N. Zald and John D. McCarthy.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Books.
Melucci, Alberto, 1995, “The Proces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in Social Movements and Culture. Pp.41-63.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1996,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ctive Action” in Challenging Codes. Pp. 13-4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widler, Ann, 1986, “Culture in action: Symbols and strateg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1(2), 273-28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