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7.101.10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張曉偉
作者(外文):ZHANG,XIAO-WEI
論文名稱(中文):新媒體小組教會傳道效果之研究,以新生命小組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preaching effect of group church
指導教授(中文):陳明祺
指導教授(外文):CHEN, MING-CHI
口試委員(中文):古明君
黃克先
口試委員(外文):KU, MING-CHUN
HUANG, KE-XI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學號:105045468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6
中文關鍵詞:細胞小組教會教會組織架構新媒體網路發展傳福音
外文關鍵詞:Cell ChurchChurch organizationsNew mediaNetwork development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6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將「新生命小組教會」作為社會學研究的對象,透過對教會成立以來新媒體的發展觀察,重新歸納出新生命小組教會所運用到的新媒體類別,分析教會運用新媒體傳教的途徑及效果。同時還對新生命小組教會的發展歷程、教會的組織架構、教會的聚會模式及教會的附屬組織進行研究,瞭解該小組教會的組織架構及運營模式。研究觀察發現部分原本沒有基督教信仰的年輕人,雖然對教會存有興趣,但實際參與時對於教會持有懷疑和排斥的態度,而原本出生於基督教家庭的年輕人,對活潑熱侵的小組教會氛圍感到滿意,留存意願較高。
This paper takes ‘New Life church’as the object of sociological research. By observ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urch, this paper sums up the types of new media used by the new life group church, and analyzes the ways and effects of new media used by the church.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also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New Life church,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church, the gathering mode of the church and the affiliated organizations of the church, to understand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mode of the group church. The study found that some young people who had no Christian faith were skeptical and exclusive of the Church even though they were interested in the church. Young people who were originally born in Christian familie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lively and aggressive group church atmosphere and had a higher willingness to stay.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範圍及架構………………...….……7

第二章 文獻探討……………………………….……......…10
第一節 台灣新靈恩派的擴張…………………...………10
第二節 世俗化與宗教發展………………………....……12
第三節 宗教傳播的媒體使用變革……………….……14
第四節 宗教與新媒體的關聯…………………..…….…17
第五節 基督教會與台灣年輕人圖象…………………20
第六節 小結………………………………….........…………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23
第一節 研究法及資料來源………………………....……23
第二節 新生命小組教會的發展歷程…………………25
第三節 新生命小組教會的組織結構…………………28

第四章 不斷蛻變的新媒體發展策略…………...……32
第一節 新媒體的初步嘗試……………………….....……33
第二節 教會多樣化的新媒體佈局………………..……42
第三節 小結…………………………………………...........…20

第五章 誰走進了教會…………………………….......……53
第一節 從線上到線下…………………………….......……53
第二節 教會的運作…………………………………........…56
第三節 當慕道者進入教會之後…………………...……66
第四節 小結……………………………………………...........75

第六章 結論…………………………………………......……78

參考文獻………………………………………………..........……8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仁傑,2004,《社會分化與宗教制度變遷》。聯經出版。
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2011,<台灣基督教會教勢報告(2011)>。頁6-9。
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2013,<2013台灣基督教會教勢報告>。表1:1989-2013台灣基督教教會教勢統計。
方文,2008,<轉型心理學:以群體資格為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雜誌。
方鎮明,2008,<二十世紀靈恩運動與教會復興>。《舉目》第30期。
王婉妮,2014,<網路新媒體特點及其現狀分析>。今傳媒2014年12期。
王博賢、廖斌洲,2013,<資本主義倫理與成功神學精神>。《新使者》第134期P19 - 23。
王樂,2018,《國外網路宗教治理經驗淺析》。資訊安全與通信保密雜誌社。
匡文波,2008,<「新媒介」概念辨析>。《國際新聞界》(2008)06-0066-04。
何玖陵,2016,<宗教型非營利組織運用新媒體行銷之研究-以中華基督教新生命小組教會為例>。
李樂夫、王利民,2015,《細胞小組教會組長手冊》。高接觸有限公司。
肖文、戴益信,2005,<論大眾傳播系統中的反饋機制及其現實效果>。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5期。
林本炫,1997,<宗教熱潮或是信仰重組?:對台灣當代信仰變遷的另一種解讀>。中研院社會所「宗教、靈異與科學」研討會論文。
林本炫,2000,<台灣的宗教變遷與社會控制>。輔仁學誌 -- 法, 管理學院之部1~26頁。
林金水,2003,《台灣基督教史》。九州出版社。
林瑋嬪,2018,《跨越界線:LINE與數位時代的宗教》,《媒介宗教——音樂、影響、物與新媒體》。臺大出版中心。
金勛,2003,《現代日本的新宗教》。宗教文化出版社。
金勛,2015,<互聯網時代 世界宗教的新形態>。《中國宗教》2015年04期。
金勛,2016,<宗教與網路:世界新宗教發展的一個趨勢>。發表於《第十三屆北京論壇——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
基督教新媒體運動,2017,<千里之行 由心出發>,《教牧分享》2017年7月號,世界華福中心。
康來昌,1998,《井歌》〈未死的神死神學〉。雅歌出版。
張海平,2013,《社會研究法(概要)精粹(含社會統計)》。高點出版社。
張強,2013,<宗教力芻議>。《社會科學論壇》第五期。
張遠來,2009,<基督徒與網路>。《天風》,2009年08期。
莊佳穎,2014,《探勘小確幸世代:當代台灣年輕人的認同地景和每日生活》。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教師著作。
陳胤安,2012,<宗教經驗的形塑及其意識形態:以台灣五旬節/靈恩運動為例>。
陳韋安,2016,<資本主義化的教會>。文章來源:時代論壇。
喬慧玲,2016,<文化/媒體與差傳>。文章發表於「第九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
曾來海,2015,《新媒體概論》。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楊牧,2003,《狂飆後的微聲——靈恩與侍奉》。明風出版。
楊雅祺,2012,<個人與宗教組織的探戈-以臺北都會區細胞小組教會為例>.台灣神學論刊 ; 34期 (2012 / 06 / 01) , P59 – 85。
葉先秦,2012,<台灣五旬節/靈恩運動現況的神學反思>。《台灣神學論刊》。
葉輔焌,蔡佳靜,2006,<認同管理對教會成長之影響-以華人地區基督教會為例>
鄒川雄,2004,<從現代社會的反身性論當代基督宗教的靈恩現>。世界宗教學刊4:43-72。
翟海源,2006,《宗教,術數與社會變遷》。桂冠出版。
趙子林,2017,<傳播學視角下的大學生宗教信仰問題探析>。《懷化學院學報》2017年第9期。
趙星光,2006,<張力與融滲-台灣地區基督教會發展的個案觀察>。發表於第一屆基督教與華人社會文化發展研討會。
齊偉先,2018,《台灣漢人民間信仰與新媒體:以臉書為媒介的宗教建構》,《媒介宗教——音樂、影響、物與新媒體》。臺大出版中心。
劉立夫,2003,<宗教與科學的本質對立及其功能關係>。《自然辯證法研究》第19卷,第11期。
劉怡寧,2011,<重估世俗化:從台灣人間佛教現象出發的考察>,宣讀於「2011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研究新世代」,臺北:台灣社會學會、台灣大學社會系。
劉苑如,2018,《孤獨的必要:<刺客聶隱娘>中的色彩語言與宗教意識》,《媒介宗教——音樂、影響、物與新媒體》。臺大出版中心。
劉寶中,2015,<基督徒群體身份認同衝突研究——以北京市BC家庭教會為例>。
潘春旭,2004,<今日台灣基督教會增長的因素>。《神學論集》141期451-461。
鄭仰恩,2008.〈台灣靈恩運動發展初探〉,《台灣神學論刊》30,2008,頁77-110。
鄭志明,2011,《台灣宗教的發展與變遷》。文津出版社。
鄭志明1995,《兩岸宗教交流之現況與展望》。南華管理學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譚笑,2016,《跨媒體營銷策劃與設計》。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譚策方,2011,<基督教教會增長與領導及組織運作模式之研究:以北台灣基督教教會為例>。
蘇永明,2000,<教育大辭書>。詞條:同儕壓力。
台灣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107 年持有手機民眾數位機會調查報告》
《105年內政統計年報電子書》內政部統計處,網址:https://www.moi.gov.tw/stat/node.aspx?cate_sn=&belong_sn=6463&sn=6465
維基百科詞條:第二次恩典,網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C%AC%E4%BA%8C%E6%AC%A1%E6%81%A9%E5%85%B8

二、英文部分:
Berger, Peter L,1969, The Sacred Canopy: Ele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 New York: Doubleday.
Campbell, Heidi,2012,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Online and Offline in a Networked Societ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 80(1):64-93.
Comiskey, Joel著、郭淑儀譯,2003,《大豐收》。高接觸有限公司。
Defleur, Melven L.著、杜力平譯,1982,《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又名《大眾傳播理論》。新華出版社。
Durkheim,Emile著、渠東、汲喆譯,1912,《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
Eisensten, Elizabeth著、何道寬譯,2010,《作為變革動因的印刷機:早期近代歐洲的傳播與文化變革》。北京大學出版社。
Gates, Hill,1996, China’s Motor: A Thousand years of petty capitalism.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Kotler ,Philip, and Hermawan Kartajaya, and Iwan Setiawan著、畢崇毅譯,2011,《營銷革命3.0:從產品到顧客,再到人文精神》。機械工業出版社。
Levinson, Paul著、何道寬譯,2011,《新新媒介》。復旦大學出版社。
Lofland, John, and Rodney Stark,1965, A Theory of Conversion to a Deviant Perspective. Journal for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Madsen, Richard著、趙文詞譯,1999,《五代美國學者對中國國家與社會關係的研究》,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McLuhan, Marshall著、何道寬譯,2011,《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譯林出版社。
McLuhan, Marshall,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New York: McGraw-Hill.
Miller, Donald E, and Testunao Yamamori, 2007, Global Pentecostalism: The New Face of Christian Social Engagement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Neighbour, Ralph W.,1990, Where do we go from here? A guide for the Cell Group Church. Houston, TX: Touch Publication.
Neuman, W. Lawrence著、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揚智文化。
Shiner, Larry,1972, Religion’s influenc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Readings in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pp.469-486.
Simmel, Georg著、曹衛東譯,2003,《現代人與宗教》。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Stolow, Jeremy,2005, Religion and/as Media, McMaster University, Canada.
Vries, Hent de, and Samuel Weber,2001, In Media Res: Global Religion, Public Spheres, and the Task of Contemporary Comparative Religious Studie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Wach, Joachim,1944, Sociology of Relig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Wagner, Peter著、牛膝草小組譯,1988,《聖靈第三波》。臺北:以琳書房。
Wallace, Anthony,1966, Religion: An Anthropological View. New York :House.
Wallis, Roy, and Steve Bruce,1992, Secularization: The Orthodox Model, in Steve Bruce, ed., Religion & Modernization (Oxfoird: Clarendon 199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