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7.217.22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江尚叡
作者(外文):Chiang, Shang-ruei
論文名稱(中文):與天為一,學者之過──關於葉適與理學思想歧異的再衡定
論文名稱(外文):”Union with Heaven is Wrong for Learners” ──Re-evalu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Ye Shi and the Neo-Confucianists
指導教授(中文):楊儒賓
指導教授(外文):Yang, Ru-bin
口試委員(中文):簡良如
鍋島亞朱華
口試委員(外文):Chien, Liang-ju
Nabeshima, Asuka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號:105041508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5
中文關鍵詞:永嘉學派工夫冥契二元論事功
外文關鍵詞:Yongjia Schoolkung-fumysticismdualismachievement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5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文整理了目前學界對於葉適思想的看法,指出主流的「自然天」觀點的不足之處,並說明葉適的天道觀亦同於理學家,是存在道德秩序與宇宙秩序的連續性的,唯其存有圖式乃是陰陽二元、陽善陰惡,由此而與理學家的一元本體不同。在工夫論上,葉適十分強調俗常經驗的工夫,並反對奇異經驗與冥契經驗的工夫,此與強調冥契證悟的理學家頗有出入,這也是葉適反理學的最主要原因。但在為學風格與下手工夫方面,葉適與朱熹則存在相似之處。
本文希望藉由分析理學家與葉適間思想的歧異點,釐清在南宋初年儒學環境中其論爭的共識與爭點為何。
This paper reviews and indicates that the prevailing understanding of Ye Shi’s thoughts on Heaven──the materialistic approach──is not adequate. Ye Shi’s thoughts on Heaven, just like the Neo-Confucianists’, contained continuity between the order of the nature and the order of humanity. The ontology of Ye Shi’s thoughts is dualism──yin and yang. Yin represents evil, and yang represents good,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monistic ontology of the Neo-Confucianists. On kung-fu theory, Ye emphasized the kung-fu approach on ordinary experiences, objecting that on spiritual experiences and mystical experiences, while the latter was largely concerned by the Neo-Confucianists. This disagreement was the main reason why Ye criticized the Neo-Confucianists a lot. But there is still some resemblance between the learning theories of Ye and Zhu Xi.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dentify the consensus and the contentions among the different schools in the early years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
壹、前言.........................................................3
貳、緒論.........................................................4
一、葉適簡介與題名解釋............................................4
二、文獻回顧.....................................................7
(一)研究葉適的門徑..............................................8
(二)當代學界論葉適與理學思想之異..................................8
三、材料選擇與材料處理............................................20
(一)材料選擇...................................................20
(二)如何詮釋材料...............................................24
參、葉適的天道觀.................................................27
一、牟宗三「自然天說」的三階判斷................................27
二、葉適天道的定義與範圍........................................29
(一)定義:天地萬物運行的道理..................................29
(二)範圍:「天道」的範疇也包含人事............................31
三、價值天與人間義理的來源......................................33
四、天道性命的連結..............................................37
五、葉適以《易經》詮釋天道......................................45
(一)葉適的易學作品............................................45
(二)朱伯崑的「先象後義」......................................45
(三)《易經》的創作目的與過程..................................46
(四)天道、易道就是乾道........................................49
六、討論:葉適與理學家的天道觀比較..............................54
(一)共通......................................................54
(二)差異......................................................56
肆、本文如何討論葉適的工夫論....................................59
一、簡介知識論與工夫論..........................................59
二、以知識經驗層次分析葉適的工夫論..............................60
(一)冥契經驗..................................................62
(二)俗常經驗..................................................64
(三)奇異經驗..................................................65
伍、葉適對於各經驗層次的態度....................................67
一、葉適對於冥契經驗的態度......................................67
二、葉適對於奇異經驗的態度......................................68
(一)葉適如何看待佛家的奇異經驗................................68
(二)葉適如何看待上古神靈的記載................................72
(三)老莊是虛誕妄想之祖........................................77
(四)理學家的新說奇論與虛構的奇異經驗..........................79
(五)儒家正統的奇異經驗........................................83
三、葉適對於俗常經驗的態度......................................87
陸、葉適在俗常經驗上的工夫......................................97
一、內外交相成..................................................97
二、統紀之學....................................................99
(一)「統紀」作為一種工夫.....................................101
(二)統紀的集體工夫...........................................117
三、討論:葉適與理學家工夫論的比較.............................119
柒、結論: 我們如何錨定葉適與理學家思想的關係?................125
捌、引用書目與參考文獻.........................................129
一、傳統文獻...................................................129
二、近人論著...................................................130
一、傳統文獻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史記》一百三十卷(全二冊),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2005年。
[宋]周敦頤著,陳克明點校,《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宋]張載著,張岱年編校,《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頁7-66。
[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宋]程頤,《易程傳易本義》,臺北:河洛圖書,1974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月刊社,1984年。
〔宋〕朱熹,《大學或問》,輯入朱傑人等編:《朱子全書》第六冊,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
〔宋〕黎靖德,《朱子語類》,輯入朱傑人等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
[宋]葉適,《葉適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宋]葉適,《習學記言序目》,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宋]黃震著,張偉編,《黃震全集》,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臺北:臺灣商務,1978年。
[宋]吳子良著,《荊溪林下偶談》,輯入[明]陳繼儒《寶顏堂秘笈》,收錄於嚴一萍選編,《原刻影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1967年。
[元]劉壎,《隱居通議》,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明]黃宗羲撰,[清]全祖望續修,《宋元學案》(中),臺北:河洛圖書,1975年。
[清]王梓材、馮雲濠編著,《宋元學案補遺》,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清]紀昀等,《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6年,總目四‧集部(一),卷160。
〔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二、近人論著
Berger, Peter L.著,蕭羨一譯,《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臺北:商周出版,2003年。
Dupre, Louis著,傅佩榮譯,《人的宗教向度》,新北:立緒文化,2006年。
Eliade, Mircea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2000年。
Hume, David著,關文運譯,《人性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
James, William著,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人性的探究》,新北:立緒文化,2001年。
John of the Cross著,加爾默羅聖衣會譯,《聖十字若望‧心靈的黑夜》,台北:星火文化,2018年。
Scharfstein, Ben-Ami著,徐進夫譯,《奇異經驗》,臺北:天華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
Stace, Walter Terence著,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學》,臺北:正中書局,1998年。
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BDB)單機版,ver. 2019/4/24。
王邦雄等著,《中國哲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14年。
王欽賢,〈禪境之觀照——冥契主義的觀點〉,《鵝湖學誌》26期,2001年6月,頁107-126。
伍振勳,〈荀子「天論」的旨趣:「知天」論述的主題〉,《臺大中文學報》第46期,2014年9月,頁51-86。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北京:昆侖出版社,2005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68年。
何俊,《南宋儒學建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何俊,〈葉適論道學與道統〉,《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頁109-127。
李申,《中國儒教史》,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李澤厚,《歷史本體論‧己卯五說:增訂本》,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頁8-126。
沈清松主編,《哲學概論》,臺北:五南,2002年。
杜保瑞、陳榮華,《哲學概論》,臺北:五南,2008年。
束景南,《朱子大傳》,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
周夢江,〈永嘉之學如何從性理轉向事功〉,《孔子研究》2006年第2期,頁84-93。
周夢江,陳凡男,《葉適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周學武,《葉水心先生年譜》,臺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1983年。
岡元司,〈葉適の宋代財政観と財政改革案〉,《史學研究》第197期,1992年,頁35-55。
林月惠,《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2年。
林永勝,〈功夫試探——以初期佛教譯經為線索〉,《臺大佛學研究》21期,2011年6月,頁1-34。
林秀珍,〈葉適「書序」散文之美學〉,《正修通識教育學報》第8期,2011年6月,頁81-104。
林秀珍,〈葉適「墓誌銘」的內容及其寫作特色〉,《興大中文學報》第35期,2014年6月,頁171-207。
林美容,〈高雄縣王爺廟分析:兼論王爺信仰的姓氏說〉,《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8期,2000年,頁107-133。
林益勝,《胡瑗的義理易學》,臺北:臺灣商務,1974年。
俞吾金,〈馬克思哲學是社會生產關係本體論〉,《學術研究》2001年第10期,頁5-12。
胡自逢,《程伊川易學論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唐君毅,《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Chu, Ping-tzu(祝平次),《Tradition Building and Cultural Competition in Southern Song China (1160-1220): The Way, the Learning, and the Texts》,Harvard University,1998年。
祝平次,《朱子學與明初理學的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祝平次,〈從「治足以為經」到「統紀之學」——論葉適對儒家經典的看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究所集刊》第七十六本第一分,2005年3月,頁117-168。
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佛教與儒教》,臺北:聯經,2008年。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三)天》,新北:七略出版社,1996年。
張亨,〈「天人合一」的原始及其轉化〉,《思文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頁195-222。
張志剛,《宗教哲學研究:當代觀念、關鍵環節及其方法論批判》,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3年。
張義德,《葉適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張寶三編,《日本漢學研究初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陳來,〈心學傳統中的神秘主義問題〉,《有無之境——王陽明的哲學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頁359-384。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允晨文化,2010年。
陳昭瑛,〈荀子與儒家的宗教性〉,《荀子的美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第一章,頁47-88。
陳瑞麟,〈為什麼ontology是存有論而不是本體論?〉(未出刊文章),Academia.edu網站,2016年4月,網路開放原文位址:https://www.academia.edu/24898913/%E7%82%BA%E4%BB%80%E9%BA%BC_ontology_%E6%98%AF%E5%AD%98%E6%9C%89%E8%AB%96%E8%80%8C%E4%B8%8D%E6%98%AF%E6%9C%AC%E9%AB%94%E8%AB%96_?source=swp_share。
陳榮華,《形上學:理論與批評》,台北:五南,2013年。
傅偉勳,《西洋哲學史》,臺北:三民,2004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10年。
彭孟堯,《知識論》,臺北:三民,2009年。
景海峰,〈葉適的社會歷史本體觀——以「皇極」為中心〉,《哲學研究》2001年第4期,頁71-74。
黃忠天,《周易程傳註評》,高雄市:高雄復文出版社,2000年。
楊儒賓,〈新儒家與冥契主義〉,《當代新儒學的關懷與超越》,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頁317-363。
楊儒賓,〈理學家與悟——從冥契主義的觀點探討〉,劉述先主編,《中國思潮與外來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頁167-222。
楊儒賓,〈格物與豁然貫通——朱子〈格物補傳〉的詮釋問題〉,收入鍾彩鈞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頁219-246。
楊儒賓,〈宋儒的靜坐說〉,《台灣哲學研究》第四期,2004年3月,頁39-86。
楊儒賓,〈論「喜怒哀樂未發前氣象」〉,《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5卷第3期,2005年9月,頁33-74。
楊儒賓,〈從體用論到相偶論〉,《清華中文學報》第6期,2011年12月,頁31-80。
楊儒賓,〈葉適與荻生徂徠——皇極之學的開展〉,《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頁363-396。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家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楊儒賓,〈先秦儒家與冥契論述〉,《中國文化》,第35期,春季號,2012年05月,頁12-29。
楊儒賓,〈悟與理學的動靜難題〉,《國文學報》第52期,2012年12月,頁1-32。
楊儒賓,〈未躡天根豈識人——理學工夫論〉,收入景海峰主編,《儒家思想與當代中國文化建設》(會議論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頁574-589。
楊儒賓,《從五經到新五經》,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
萬斌主編,《浙學研究集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裴普賢,《詩經評註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趙雨樂,〈論南宋事功派的軍事防禦思想——以陳亮、葉適為研究對象〉,《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7期,2012年6月,頁105-126。
鄭宗義,〈本體分析與德性工夫——論宋明理學研究的兩條進路〉,收入林維杰主編,《跨文化哲學中的當代儒學———工夫、方法與政治》,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6年,頁73-106。
鄭芳祥,〈永嘉文派「文勝於學」研究——從葉適到吳子良之文體論探析〉,《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8卷第2期,2015年,頁381-414。
鄭芳祥,〈南宋嘉定間文章宗尚研究——由比較葉適與蘇軾政論觀察〉,《實踐博雅學報》第22期,2015年7月,頁43-64。
賴錫三,〈熊十力體用哲學的存有論詮釋——略論熊十力與牟宗三的哲學系統相之同異〉,《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5期,2003年12月,頁81-120。
賴錫三,〈當代學者對《老子》形上學詮釋的評論與重塑——朝向存有論、美學、神話學、冥契主義的四重道路〉,《清華學報》38卷1期,2008年3月,頁35-83。
賴錫三,〈道家的自然體驗與冥契主義——神秘、悖論、自然、倫理〉,《臺大文史哲學報》74期,2011年5月,頁1-49。
錢穆,〈象山龍川水心〉,《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臺北:東大圖書,1978年,頁257-272。
謝維營,〈關於本體論演化的歷史考察〉,《煙台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2期,2004年4月,頁130-136。
簡良如,《詩經論稿》,新北市:Airiti Press,2011年。
關永中,〈神秘主義及其四大型態〉,《當代》第36期,1989年4月,頁39-48。
關永中,〈神秘經驗知識論及其三大型態〉,《臺大哲學論評》第17期,1994年1月,頁31。
關永中,〈上與造物者遊——與莊子對談神秘主義〉,《臺大哲學論評》,第22期,1999年1月,頁137-172。
譚家哲,《形上史論》,臺北:唐山出版社,2006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