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3.58.40.17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何保豫
作者(外文):Hoo, Poh-Yi
論文名稱(中文):唐代學士院的機構化及其對翰林學士政治地位之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Hanlin Academy and Its Effects on the Political Status of Hanlin Scholars
指導教授(中文):許銘全
指導教授(外文):Hsu, Ming-Chuan
口試委員(中文):李欣錫
廖宜方
口試委員(外文):Lee, Hsin-Hsi
Liao, Yi-F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號:105041401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3
中文關鍵詞:翰林制度書詔權學士承旨削藩政策學士院的政治功能
外文關鍵詞:Hanlin legislationoffical stamp for edictDean of Hanlin Academyeradication of regional military powerpolitical role of the Hanlin Academ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0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7
  • 收藏收藏:0
戰爭是唐代翰林學士政治表現突出的關鍵原因,其政治地位變化,是由德宗、憲宗朝「建藩」的時代需要所決定的。唐廷作為「天下共主」,必須維繫中央與藩鎮的合作關係,確保唐廷作為合法政權的統治地位。在試圖重建帝國權威的同時,唐廷也必須消除割據勢力對中央所造成的威脅。這一時期翰林學士作為皇帝與藩臣之間的溝通橋樑,其政治職能是相當明顯的。為了使學士院作為處理朝藩事務關係的機構,憲宗對學士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本文主要探究此項制度改革的時代背景,以及其中的兩大舉措:一、書詔印的設置;二、翰林學士承旨的設置,如何造成翰林學士政治地位的提高,了解削藩政策對翰林學士政治權位所構成的影響。書詔印的設置,加強了翰林學士的書詔權,使其在原有的權限以外,代行中書舍人草擬詔書的職務。政務性批答的增加,改變了翰林學士參預政治的方式,使之獲得議政主動權。另一方面,學士承旨之正式設置,也與削藩政策存在聯繫。在憲宗朝積極落實建藩政策的主導思想下,學士承旨的職務內容、議政方式均與宰相發生相互交涉之情形。以學士承旨作為宰相備選之慣例,改變了翰林學士的政治前途。

Hanlin Scholars of the Tang dynasty play a vital role during the war against provincial governments. The dominating factor which changes their political status was attained by the court's policy to confront regional military power, as advocated by Emperor De zong 德宗and his later successor, Xian zong 憲宗. As the leader of many provincial governors, the efforts are to ensure the reign of Tang as the supremacy, as well as to eliminate potential threats towards the court.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taming the rebels, Hanlin Scholars were well recognized as a group of devoted messenger between the emperor and provincial governors. To consolidate the political role of Hanlin Scholars on this, Xian zong implements several revolutionary acts, which thought to eventually lead to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Hanlin Academy, resulting in a permanent change of the political status of those officers. Thus, this thesis concentrat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wo of the reforms taken. These include, first of all,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official stamp for edict書詔印and secondly, the Dean of Hanlin Academy 學士承旨 to study how they contribute to the elevated political status and power of Hanlin Scholars respectively. Establishment of the official stamp for edict, giving Hanlin Scholars the power in drafting official documents on behalf of the Imperial Secretariat zhongshu sheren 中書舍人. The increasing numbers of official letters circulating between the emperor and provincial governors also enable Hanlin Scholars to gain decisive power in the central court. In conjunction with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Dean of Hanlin Academy, make them the perfect substitute for prime ministers, by the means of similarities shown between the two in terms of working scope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high tendency of Hanlin Scholars to be promoted as the prominent leader by the court, pressured by the political needs back then, change their political status in returns.
第一章:緒論 ------------------------------------------------------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前人研究回顧 -------------------------------------------- 11
第三節:章節安排 ------------------------------------------------- 17
第四節:小結 ------------------------------------------------------20

第二章:學士院政治功能的變遷 ---------------------------------- 22
第一節:安史之亂前後學士院及學士的職能 ----------------------- 22
(一)玄宗時期--------------------------------------------------- 24
(二)肅宗、代宗時期 -------------------------------------------- 28
第二節:德宗、順宗時期翰林學士的政治處境 --------------------- 31
第三節:憲宗時期翰林學士的權位變化 ---------------------------- 42
第四節:小結 ------------------------------------------------------ 49

第三章:憲宗朝學士院作為書詔機構的確立 ------------------------- 51
第一節:〈奉天改元大赦制〉的奠基地位 --------------------------- 51
第二節:書詔印的設置作用 ----------------------------------------- 58
第三節:批答表疏的專斷權 ----------------------------------------- 65
第四節:小結 ------------------------------------------------------- 72

第四章:翰林學士承旨的政治地位 ----------------------------------- 75
第一節:「承旨」的職官性質 --------------------------------------- 75
第二節:學士承旨的職掌 -------------------------------------------- 80
第三節:學士承旨拜相前後的遷轉途徑 ------------------------------ 85
(一)以郎官•知制誥、中書舍人為加學士承旨之前階 --------------- 85
(二)以學士承旨、尚書省侍郎為入相之前階 ----------------------- 89
第四節:學士承旨之任選條件——以「內相」為視角的討論 --------- 93
第五節:小結 -------------------------------------------------------- 101

第五章:結論 -------------------------------------------------------- 104
第一節:總結 -------------------------------------------------------- 104
第二節:未來研究展望 ----------------------------------------------- 107

引用書目 ------------------------------------------------------------- 109

一、傳統文獻(以下按時代先後排序)

1.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註,《說文解字註》,經韻樓藏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2版。

2. 〔宋〕范曄撰;〔唐〕李賢等註,《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1版,冊2。

3. 〔唐〕白居易撰;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冊4、5。

4. 〔唐〕杜佑撰,《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5. 〔唐〕韓愈撰,《順宗實錄》,收入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清道光潘仕成輯刊,海山仙館叢書本,影印本,臺北縣板橋市:藝文印書館,1966年,函60,冊7。

6.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7. 〔唐〕陸贄撰,《陸宣公奏議》,收入《四部備要•史部》叢書,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

8. 〔後晉〕劉昫撰,《舊唐書》,清乾隆武英殿本,影印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冊1、2、3。

9. 〔宋〕宋祁、歐陽修撰,《新唐書》,清乾隆武英殿本,影印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冊1、2、3。

10. 〔宋〕司馬光;〔元〕胡三省音註,《資治通鑒》,收錄於《四部備要史部》叢書,臺北:中華書局,1976年,冊14、15、16、17、18、19。

11. 〔宋〕王溥撰,《五代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2. 〔宋〕王溥撰,《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新第一版,下冊。

13. 〔清〕董浩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1版(2001年重印),冊2、5、6、7、8。

14. 〔清〕錢大昕撰,《廿二史考異》,收入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廣雅書局史學叢書本,影印本,臺北縣板橋市:藝文印書館,1964年,函26,冊17。

15. 上海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6.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2016重印),上冊。

17. 傅璇琮、施純德編,《翰學三書》,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年,冊1。


二、近人論著(以下按人名姓氏字母排序)
(一)專書

1. 岑仲勉編,《郎官石柱題名新考訂(外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2. 陳仲安、王素著,《漢唐職官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3. 杜文玉,《大明宮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4. 馮金忠,《唐代河北藩鎮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年。

5. 傅璇琮,《唐宋文史論叢及其他》,鄭州:大象出版社 ,2004年。

6. 傅璇琮,《唐翰林學士傳論》,沈陽:遼海出版社,2005年,上卷。

7. 傅璇琮,《李德裕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8. 胡平著,《未完成的中興:中唐前期的長安政局》,收入寧欣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史學探索叢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

9. 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

10.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年。

11. 賴瑞和,《唐代高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社,2016年。

12. 李德輝,《唐代文館制度及其與政治和文學之關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3. 李碧妍,《危機與重構:唐帝國及其地方諸侯》,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14. 李福長,《唐代學士與文人政治》,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15. 廖伯源,《使者與官制演變:秦漢皇帝使者考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

16. 劉後濱,《唐代中書門下體制研究——公文形態•政務運行與制度變遷》,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17. 劉萬川,《唐代中書舍人與文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18. 毛蕾,《唐代翰林學士》,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19. 仇鹿鳴,《長安與河北之間:中晚唐的政治與文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

20. 宋靖,《唐宋中書舍人研究》,哈爾濱: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

21. 孫國棟,〈唐代中書舍人遷官途徑考釋〉,《唐宋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頁91-146。

22. 王壽南,《唐代藩鎮與中央關係之研究》,臺北:大化書局,1978年。

23. 王素,《陸贄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24. 吳夏平,《唐代文館文士社會角色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25. 楊果,《中國翰林制度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

26. 余華青,《中國宦官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27. 袁剛,《隋唐中樞體制的發展演變》,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28. 張國剛,《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29. 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增訂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0年。

30. 張國剛著;陳平原編,《大唐氣象:制度、家庭與社會》,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17年。

31. 張煜,《新樂府辭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32.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大明宫遺址區改造保護領導小組編,《唐大明宮遺址考古發現與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33. 周道濟,《漢唐宰相制度》,臺北:大化書局,1978年。

34. 朱紅霞,《代天子立言:唐代制誥的生成與傳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二)會議暨期刊論文

1. 陳仲安,〈唐代的使職差遣制〉,《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1963年第1期,頁87-103。

2. 傅璇琮,〈唐玄肅兩朝翰林學士考論〉,《文學遺產》,2000年第4期,頁55-64。

3. 傅璇琮,〈唐永貞年間翰林學士考論〉,《中國文化研究》,2001年秋之卷,第33期,頁93-99。

4. 傅璇琮,〈中國最早兩位翰林學士考——呂向、尹愔傳論〉,《文獻》,2002年10月第4期,頁60-75。

5. 傅樂成,〈唐代宦官與藩鎮的關係〉,《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年,頁191-208。

6. 何敦鏵,〈唐代宦官集團勢力及其在藩鎮監軍的影響〉,收入嚴耀中主編,《中國唐史學會論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頁58-71。

7. 黃樓,〈從樞密使到樞密院——唐代樞密使演進軌跡的再考察〉,《徐州工程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30卷第4期,頁39-44。

8. 劉健明,〈論北門學士〉,收入中國唐史學會編,《中國唐史學會論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頁205-218。

9. 劉健明,〈論唐玄宗時期的集賢院〉,收入黃約瑟、劉建明合編,《隋唐史論集》,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93年,頁54-64。

10. 毛漢光,〈中國中古皇權之極限——以唐代詔書封駁為中心〉,《止善》2016年12月第21期,頁3-30。

11. 吳麗娛,〈試論「狀」在唐朝中央行政體系中的應用與傳遞〉,收入《文書•政令•信息溝通:以唐宋時期為主》,上冊,頁3-46。

12. 辛德勇,〈大明宮西夾城與翰林學士院諸問題〉,《陝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4期,頁119-125。

13. 許銘全,〈現存《元和三舍人集》相關問題考述〉,《臺大文史哲學報》2017年8月第87期,抽印本,頁43-79。

14. 葉煒,〈唐代「批答」述論——以地方官所獲「批答」為中心〉,收入鄧小南、曹家齊、平田茂樹主編,《文書•政令•信息溝通:以唐宋時期為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上冊,頁84-100。

15. 葉煒,〈信息與權力:從《陸宣公奏議》看唐後期皇帝、宰相與翰林學士的政治角色〉,《中國史研究》,2014年第1期,頁49-67。

16. 張東光,〈唐宋時期的中樞秘書官〉,《歷史研究》1995年第4期,頁135-150。

17. 張連城,〈唐後期中書舍人草詔權考述〉,《文獻》,1992年第2期,頁85-99。

18. 趙康,〈論唐代翰林學士院之沿革及其政治影響〉,《學術月刊》1986年第10期,頁71-76。

19. 趙雨樂,〈唐代翰林學士院與南北司之爭〉,《唐都學刊》,2001年第1期第17卷,頁27-33。


(三)學位論文

1. 徐靜,《唐憲宗朝宰相群體與「元和中興」研究》,雲南:雲南師範大學歷史與行政學院碩士論文,2018年。

2. 張琰,《唐代憲宗朝中樞政局演進研究》,山東: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18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