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35.18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許容展
作者(外文):Xu, Rong-Zhang
論文名稱(中文):廖漢臣生平及其作品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Liao Han-Chen's course of life and his works
指導教授(中文):王惠珍
指導教授(外文):Wang, Hui-Chen
口試委員(中文):翁聖峰
柯榮三
口試委員(外文):Weng, Sheng-Feng
Ko, Jung-S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號:104049510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7
中文關鍵詞:廖漢臣作家研究文學史料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通俗著作
外文關鍵詞:Liao Han-ChenStudy of Writersliterature historical informationTaiwan HistoricaPopular Literatur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4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1
  • 收藏收藏:0
  此研究論文旨在建立相對完整的1930年代台灣新文學運動先鋒者──廖漢臣的生平與作品資料。本論製作廖漢臣的生平與作品年表,發現了先行研究鮮少提及與未討論過的背景。例如:戰前時期,廖漢臣的家族成員軼事,他的姊姊廖秋桂曾任《臺灣日日新報》記者。還有,他在1931年至1932年前往上海東亞同文書院留學一年學習中國白話文。戰後時期,在《台灣文化》發表<周作人在獄裡>一文顯示了台灣人在二次大戰結束後,面對日本與中國的政權轉移,出現複雜的清理機制與積極面對重建的心理狀態。還有,他在《臺北文物》發表的<新舊文學之爭>與1950年代及1970年代修纂的文獻會方志書,在舊文學與新文學的撰寫比例與褒貶值有因著時空氛圍進行變化。期待未來研究可以透過本論整理出來的線索,持續深化相關議題。

  其次,本論藉由一手資料考證二手資料的資訊,進行二手資料與先行研究資料的確認與新發現。例如:林快青將廖漢臣的<臺灣新文學運動概論>於1943年投稿《申報副刊》創刊號,以筆名『亞夫』篇名改作<漫談臺灣文化界>。這篇文章的意義不只是將台灣文化界介紹到中國文化界,也提醒當時的中國與日本,不能忽略台灣作為中日雙方的溝通橋樑,應加善用。還有《臺北城下的義賊廖添丁》與《鯤島爭雄記》的出版順序的確認,以及廖漢臣跨時代的書寫技巧有明顯的進步,原因在於他對史料工作越趨熟稔,掌握了台灣歷史的人物、事件、風俗與環境後,更貼近他最初的文學觀『台灣的文學必須真實反映台灣的客觀現實』。

  最後,本論梳理廖漢臣從青年至晚年的交友社群,藉由他的人脈關係得以了解他的文化資源管理。本論也希望外界可以重新理解作家論/研究,它並非對研究對象歌功頌德,而是透過挖掘沉默與進行更深度的理解,進而觸及突破僵局的解答之道。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stablish a relatively complete the life and works of Liao Han-Chen who is an advance-guard of the new Literature movement of Taiwan in the 1930s. This paper produced Liao Han-Chen’s life and works chronology, and found out some facts the previous research were rarely mentioned and discussed before. For example, Liao Han-Chen’s family members were anecdote about his sister Liao Qiu-Gui was a reporter for “Taiwan Daily News”. Also, from 1931 to 1932, he went to Tōa Dōbun Gakuin University to study Chinese vernacular for one year. In the post-war period, the publication of “Zhou Zuo-Ren in Prison” in “Taiwan Wen Hua” shows that after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Taiwanese faced the transfer of sovereignty between Japan and Republic of China. And Taiwanese have a complicated clean-up mechanism and a positive mind with reconstruction. In addition, his “Discussion on Controversy of Taiwanese Modern and Historical Literature during Japanese” published in “Taipei Historical Documents Quarterly” and his documentary literature of the 1950s and 1970s, the writing appraise of Taiwanese Modern and Historical Literature during Japanese are due to the space-time atmosphere to transform.

Secondly, this paper uses the first-hand data checking the information of second-hand data reveal. For example: Lin Kui-Qing submitted Liao Han-Chen’s “Introduction to Taiwan’s New Literary Movement" to the issue of “Shun Pao” in 1943, and changed title to “Talk about Taiwan’s cultural” by “Ya-Fu”. The significance of “Talk about Taiwan's cultural” is not only to introduce the Taiwanese cultural to the China, but also to remind China and Japan at every time that Taiwan cannot be ignored as a bridge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 addition, the confirmation of the publication order of “Liao Tian-Ding under the Taipei City” and “鯤島爭雄記”. The remarkable progress to show Liao Han-Chen’s writing skills across his ages. And he is more familiar with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masters the history of Taiwan. After the characters, events, customs and environment in story, it is closer to his original literary view that “Taiwan’s literature must truly reflect Taiwan’s objective reality.”

  Finally, this paper arranged Liao Han-Chen’s friends from youth to old age. Hope that future research can used this paper to understand his cul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This paper also hopes people can re-understand the research of writers. It is not a slogan of the research object, but through listening silence speak to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then touches the answer to the breakthrough.
第一章、緒論 4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問題 4
第二節、文獻回顧 6
一、生平資料 6
二、廖漢臣單篇或單本作品與文學活動評述 8
三、自述 13
第三節、研究方法 14
第四節、章節安排 18

第二章、廖漢臣文壇初登場:一九三○年代新文學運動先鋒者 22
前言 22
第一節、青少年時期的文學底蘊 22
一、艋舺-大稻埕地區的文化與社會資本 22
二、廖漢臣的家族背景-廖秋桂、黃土水 25
三、至上海東亞同文書院留學的文化資本 29
四、職場經驗中的社會資本──記者、可爾必思會社駐在員 31
第二節、1930年至1936年殖民地下的文學發展──以廖漢臣為例 32
一、投稿文學雜誌與寫作初期 32
二、組織文藝團體──臺灣文藝協會、臺灣歌人協會 37
三、多元文類的創作 39
四、廖漢臣對文學的立場 41
五、1930年代台灣文壇對廖漢臣作品的評述 50
六、戰爭前廖漢臣對台灣文壇的看法 51
七、研究史的再討論與修正 52
第三節、廖漢臣青年時期的文藝社群網絡 54
一、文學界爆彈三勇士-朱點人、林克夫 54
二、夢覺書房相識-吳逸生、徐瓊二 56
三、流行歌同好-陳君玉、蔡德音、林月珠、趙櫪馬 60
四、老松公學校同校生-王詩琅、黃啓瑞 62
五、「連曉青」筆名的背景-連溫卿、林快青 63
六、因論戰結識的友人以及與文學世家的交往-郭秋生、黃得時 67
七、好友與其「廈門-臺灣總督府」經驗-曾文欣 68
八、與〈同好者的面影〉的交往-賴和、楊守愚、李献璋、賴明弘、劉捷 70
小結 72



第三章、戰爭時期與戒嚴初期下的文學轉折 74
前言 74
第一節、烽火下的台灣文學任務與主體發展(1936-1945) 74
一、逐漸走向單一的文學類型與銳減的數量 74
二、民俗書寫與島內文人應盡的義務 75
三、林快青協助投稿《申報》一事 76
第二節、戰後初期面對「質疑」所產生的作品(1945-1949) 77
一、戰後初期台灣文學重探與重建的背景 77
二、戰後初期(1945-1949)廖漢臣作品發表概況 78
三、廖漢臣寫〈周作人在獄裡〉的重建意義 79
四、跨時代者的反駁:台灣文壇不是一片未被開墾的處女地 80
第三節、戒嚴初期下文獻文章與通俗著作的突圍與風險(1950年代) 82
一、臺灣省文獻會成立與臺籍文人參與概況 82
二、1950年代廖漢臣作品概況 83
三、反共氛圍下《臺北文物》第3卷第3期遭到禁刊 87
四、《臺北文物》主編更動與廖漢臣投稿數變化 90
五、廖漢臣的台灣諺語相關作品與評價 90
六、1950年代廖漢臣通俗著作出版突圍與風險 92
小結 99

第四章、1960年代至1980年代跨時代非跨語者的文化活動 100
前言 100
第一節、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期間的撰稿情形(1960年代) 100
一、1960年代廖漢臣作品概況 100
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於1960年代的立場 103
三、《台灣神話》的版本問題 104
四、廖漢臣於報紙發表古物保存言論的情形 107
第二節、從文獻撰寫到出席台灣研究會(1970年至1980年) 108
一、 1970年至1980年廖漢臣作品概況 108
二、 1950年代與1970年代文獻會方志書的對照 109
三、 於《臺灣風物》與《臺灣教育》投稿情形 112
四、1970年《臺灣省通志卷六:學藝志藝術篇》之探析 113
五、文獻會舉辦台灣研究會、聯合報副刊舉辦光復前台灣文學座談會 113
第三節、廖漢臣晚年時期的社群網絡 114
一、益壯會與非正式成員的廖漢臣 114
二、〈廖漢臣紀念特輯〉顯示的廖漢臣人際網絡 116
小結 118

第五章、結論 119
一、廖漢臣小傳 119
二、研究操作與限制 120
三、研究問題答覆與第二章至四章摘要 120
四、未來的研究議題 121

參考文獻 122
一、報紙 122
二、雜誌 123
三、方志、作家文集、日記、回憶錄、文學史料彙編、紀念誌 124
四、作家出版作品 125
五、專書 126
六、學位論文 127
七、期刊 127
八、會議資料 129
九、日文資料 129
十、網路資源 129

附錄 130
附錄一:廖漢臣的文學活動年表
附錄二:廖漢臣的作品年表
附錄三:〈◎闇〉與〈去路〉手稿 原稿影像 提供者:賴和紀念館
〈◎闇〉毓文
〈去路〉毓文────毓文用箋版本
〈去路〉毓文────大眾時報社原稿用紙版本
附錄四:莊永明與廖漢臣的書信(兩封) 提供者:莊永明
莊永明與廖漢臣的信件通訊影像-1
莊永明與廖漢臣的信件通訊影像-2
附錄五:廖漢臣於《新高新報》刊登文章
新高新報 昭和八年(1933年)1月27日 (第三百五十八號)
新高新報 昭和八年(1933年)2月10日 (第三百六十號)
新高新報 昭和九年(1934年)1月1日 (第四百五號)
附錄六:吳逸生的作品列表
附錄七:亞夫,〈漫談 台灣文化界〉
(依刊登、出版時間先後為排序)
一、報紙
1. 〈艋舺信組紛糾問題 革新俱樂部發聲明書 恐再演曩年醜態〉,《臺灣日日新報》,1931.01.23,第10版。
2. 〈東京の婦人と臺灣の婦人大聲で話し募す本島婦人〉,《臺灣日日新報》,1931.07.14,第6版。
3. 〈本島人の女性間-流行し出した洋裝-臺灣服に■(按:原件影像不清楚,故以■標示)てゐるのと、■■的理由〉,《臺灣日日新報》,1931.07.31,第6版。
4. 毓文,〈給黃石輝先生──鄉土文學的吟味〉,《昭和新報》,1931.08.01、08。
5. 毓文,〈鄉土文學的檢討──在給黃石輝先生〉,《昭和新報》(寫作日期:1931.08.31,刊登日不詳)。
6. 〈衣裳文化と『黑貓』-本島人モガの生活を解剖〉,《臺灣日日新報》,1931.10.02,第6版。
7. 毓文,〈萎微不振的文學運動與瀰漫於作物的頹廢思想〉,《新高新報》,1933.01.27、02.10。
8. 逸生,〈談一談幾個性欲上的問題〉,《臺灣新民報》,1933.05..31、06.03,第8版。
9. 逸生,〈男女鬪爭史的一考察〉,《臺灣新民報》,1933.09.02-03、05-09,第8版。
10. 毓文,〈就一九三三年的文壇說幾句笨話〉,《新高新報》,1934.01.01。
11. 〈艋舺信組組合員大會 賛成被指名理監事就任 假理事存續臨時總會諸問題撤去 擧十委員陳情營業停止解禁〉,《臺灣日日新報》,1934.11.05,第8版。
12. 〈艋舺信組買委任狀問題開批判會〉,《臺灣日日新報》,1934.02.06,第4版。
13. 〈市尹室で 頑張る 魚類組合紛糾〉,《臺灣日日新報》,1936.04.02,第n02版。
14. 〈魚類紛爭問題 陳情市尹 頑強不肯歸〉,《臺灣日日新報》,1936.04.02,第4版。
15. 史新,〈「嘸啥」〉,《申報》(上海版),1943.03.10,第7版。
16. 毓文,〈打破緘默談「文運」〉,《新生報》,1947.07.23,第5版。
17. 廖漢臣,〈臺灣民主歌〉,《公論報》,1948.06.08日,第4版。
18. 廖漢臣,〈從俚語看臺灣〉,《公論報》,1948.6月連載至9月,第4版。
19. 朱介凡,〈廖漢臣與台灣諺語〉,《聯合報》,1954.06.09,第6版。
20. 〈謝介石、王香禪 局外人竟歷歷如繪 親生子卻全然不知 地檢處受理一起文字官司〉《自立晚報》,1956.09.29,第4版。
21. 廖漢臣,〈宜蘭的特殊諺語〉,《徵信週刊》,1966.10.15,第11版。
22. 王昶雄,〈人生幾度清涼-悼念廖漢臣兄〉,《自立晚報》,1980.12.17,第10版。
23. 吳坤煌,〈悼老友漢臣兄〉,《自立晚報》,1980.12.17,第10版。
24. 劉捷〈作家與時代環境〉,《自立晚報》,1980.12.17,第10版。
25. 郭水潭,〈浪人不回頭──悼念廖漢臣〉,《自立晚報》,1980.12.17,第10版。
26. 立青,〈關於前輩作家廖漢臣〉,《自立晚報》,1980.12.17,第10版。
27. 黃武忠,〈採風擷俗的廖漢臣〉,《臺灣日報》,1981.01.29,第8版。
28. 林政華,〈組織文藝社團長於民俗文獻整理的通人廖漢臣〉,《台灣新聞報》,2002.10.21,第7版。
29. 吳逸生,〈同源分歧的臺語〉,《自立晚報》,1980.11.16,第3版。
30. 吳逸生,〈讀「再論台語」有感〉,《自立晚報》,1980.12.14,第3版。
二、雜誌
1. 黃石輝,〈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伍人報》,伍人報社,(1930.08.16至09.01)。
2. 毓文,〈一種的榨取〉,《反普特刊》,赤崁勞働青年會(1930.08.31)。
3. 毓文,〈我們的明日〉,《明日》第1卷3號,明日雜誌社(1930.09.07)。
4. 毓文譯,昇曙夢著,〈最近「蘇維埃文壇」的展望〉,《南音》第1卷5號,南音社(1932.03.14)。
5. 毓文,〈祝「南音」發刊並將來〉,《南音》第1卷2期,南音社(1932.01.17)。
6. 負人,〈臺灣話文雜駁(二)「二、」奕世文章之弄廁清池的存在--臺灣話改造論(曾演奏)與幾句鄉土話(劉魯)〉,《南音》第1卷2期,南音社(1932.01.17)。
7. 定,〈To Play〉,《南音》第1卷第11期,南音社(1932.09.27)。
8. 楚女,〈評先發部隊〉,《臺灣文藝》第1號,台灣文藝聯盟(1934.11.05)。
9. 毓文,〈諸同好者的面影(一)〉,《臺灣文藝》第2卷第1號,臺灣文藝聯盟(1934.12.18)。
10. HC生,〈文藝時評〉,《第一線》,臺灣文藝協會出版部(1935.01.06)。
11. 夜郎,〈讀「第一線」小感〉,《臺灣文藝》第2號,台灣文藝聯盟(1935.02.01)。
12. 毓文,〈諸同好者面影(二)〉,《臺灣文藝》第2卷第2號,臺灣文藝聯盟(1935.02.01)。
13. 毓文,〈玉兒的悲哀〉,《臺灣文藝》第2卷8-9號,臺灣文藝聯盟(1935.08.04)。
14. 鄭定國等人,〈反省與志向〉,《臺灣新文學》,臺灣新文學社(1935.12.28)。
15. 毓文,〈同好者的面影(一)〉,《臺灣新文學》第1卷第2號,臺灣新文學社(1936.03.03)。
16. 毓文,〈同好者的面影(三)〉,《臺灣新文學》第1卷第5號,臺灣新文學社(1936.06.05)。
17. 毓文,〈同好者的面影(四)〉,《臺灣新文學》第1卷第8號,臺灣新文學社(1936.09.19)。
18. 毓文,〈諸同好者的面影(五)〉,《臺灣新文學》第1卷第9號,臺灣新文學社(1936.11.05)。
19. 黃氏秋桂,〈よい仕事を〉,《臺灣婦人界》第4卷第4期,臺灣婦人社,(1937.04.01)。
20. 廖漢臣,〈汝食飽未に就いて〉,《民俗臺灣》第2卷第2號(1942.02.05)。
21. 廖漢臣,〈馬に關する俚諺〉,《民俗臺灣》第2卷第2號(1942.02.05)。
22. 廖漢臣,〈馬に關する俚諺(補遺)〉,《民俗臺灣》第2卷第5號(1942.05.15)。
23. 廖漢臣,〈臺南の俚諺.上〉,《民俗臺灣》第2卷第8號(1942.08.05)。
24. 廖漢臣,〈臺南の俚諺.下〉,《民俗臺灣》第2卷第10號(1942.10.05)。
25. 亞夫,〈漫談臺灣文化界〉,《申報月刊》復刊號(1943.01)。
26. 廖漢臣,〈地名に関する官臺灣の謎語〉,《民俗臺灣》第3卷第6號(1943.06.05)。
27. 毓文,〈島內文人應負的任務〉,《南方》,(南方雜誌社,1942.11.01)。
28. 毓文,〈周作人在獄裡〉,《台灣文化》第2卷第2期,台灣文化協進會(1947.02.05)。
29. 廖漢臣,〈談談民歌的搜集〉,《台灣文化》第3卷6期,台灣文化協進會(1948.08.01)。
30. 廖漢臣,〈臺灣歷史與諺語〉,《文獻專刊》第3卷1期(1952.05.27)。
31. 連曉青,〈天才彫刻家黃土水〉,《臺北文物》第1卷第1期(1952.12.01)。
32. 廖漢臣,〈臺南的諺語〉,《臺南文化》第2卷4期(1953.01.31)。
33. 廖嗣源,〈黃三桂〉,《臺北文物》第2卷第1期(1953.04.15)。
34. 廖毓文,〈我的文學回顧──臺灣文藝協會的回憶〉,《臺北文物》第3卷第2期(1953.08.20)。
35. 〈北部新文學.新劇運動座談會〉,《臺北文物》第3卷第2期(1954.08.20)。
36. 廖毓文,〈我的文學回顧──臺灣文藝協會的回憶〉,《臺北文物》第3卷第2期(1954.08.20)。
37. 榮峰,〈新文學、新劇運動人名錄〉,《臺北文物》第3卷第3期(1954.12)。
38. 〈美術運動座談會紀錄〉,《臺北文物》第3卷第4期(1955.03.05)。
39. 廖漢臣,〈臺北市之特殊諺語〉,《臺北文物》第5卷1期(1956.04.30)。
40. 廖毓文,〈臺北市三水街的穢業──社會實錄之二〉,《臺灣風物》第12卷2期(1962.04.20)。
41. 國分直一著;廖漢臣譯,〈祀壺之村〉,《臺灣文獻》第13卷第2期(1962.06.27)。
42. 〈幾個小歷史的問題(讀書會)〉,《臺灣文獻》第13卷第3期(1962.09.27)。
43. 盛清沂,〈趙一山先生劍樓吟稿輯逸〉,《臺灣風物》第12卷5期(1962.10.30)。
44. 廖漢臣,〈俚諺拾零〉,《臺灣風物》第13卷第1期(1963.02.28)。
45. 廖漢臣,〈臺灣文學年表〉,《臺灣文獻》第15卷第1期(1963.03.27)。
46. 王一剛,〈吳球捨生取義〉,《臺灣教育》第152期(1963.08.01)。
47. 廖漢臣,〈學界的墊腳石:憶石暘睢兄〉,《南瀛文獻》第10卷(1965.01)。
48. 陳逸松,〈回憶文明批評家張深切先生〉,《臺灣風物》第15卷第5期(1965.12.31)。
49. 史可乘,〈日據時期臺灣ESP.運動〉,《臺灣風物》第17卷 4期(1967.08.28)。
50. 〈臺灣古董書畫座談會〉,《臺灣風物》第21卷3期(1971.08.16)。
51. 王詩琅,〈從文學到民俗〉,《臺灣風物》第25卷2期(1975.06.30)。
52. 〈台灣研究研討會第六次集會紀錄〉,《臺灣風物》第29卷1期(1979.03. 31)。
53. 謝里法,〈黃土水彫刻專輯採訪過程〉,《雄獅美術月刊》98期(1979.04)。
54. 林抱石,〈民國人物小傳──廖漢臣〉,《傳記文學》(1981.02)。
55. 王昶雄,〈無論來與往 俱是夢中人─悼念廖漢臣兄〉,《台灣文藝》,(1981.05)。
56. 王詩琅,〈奇才廖漢臣兄的逝世雜憶〉,《台灣文藝》,(1981.05)。
57. 柳塘(楊朝枝),〈黑面廖漢臣〉,《台灣文藝》,(1981.05)。
58. 龍瑛宗,〈新文學的先聲〉,《台灣文藝》,(1981.05)。
59. 莊永明,〈琴聲響,無時停〉,《台灣文藝》,(1981.05)。
60. 〈第11次「台灣研究研討會」紀錄:台灣美術的演變〉,《臺灣風物》第31卷4期(1981.12.20)。
61. 張炎憲,〈戰後台灣史研究的發展脈絡(二)〉,《台灣文藝》第89期(1984)。
62. 賴永松〈益壯會同窗錄──紀念王昶雄先生〉,《淡水牛津文藝季刊》第7期(2000.04.15)。
63. 邱坤良,〈黑色軌跡──追尋吳松谷先生〉《文訊》295期(2010.05.01)。
64. 張恆豪,〈第一線的文化先鋒──廖漢臣〉,《臺北人物誌》(2000.11)。
65. 廖毓文,〈天才雕刻家黃土水〉,《藝術家》第485期(2015.10)。
三、方志、作家文集、日記、回憶錄、文學史料彙編、紀念誌
1. 福建省檔案館、廈門市檔案館編,《閩台關係檔案史料》,鷺江出版社(1933.06)。
2. 廈門臺灣公會發行,《台灣居留民會報 三十周年紀念特刊》,廈門臺灣公會(1936)。
3. 台灣居留民會創立三十五週年誌編輯委員編纂,《台灣居留民會創立三十五週年記念誌》,發行:廈門市台灣居留民會,印製:廈門市廈門全閩新日報社(1942)。
4. 廈門職員錄發行所,《廈門職員錄》,廈門職員錄發行所(1941、1942、1943、1944)。
5. 廖漢臣,《臺灣省通志稿卷六.學藝志文學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4)。
6. 張恆豪,《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豚》,遠景出版社(1979.07)。
7. 黃武忠,《日據時代台灣新文學作家小傳》,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0.08)。
8. 婁子匡編著,《新文學雜誌叢刊-復刻本》,東方文化書局(1981)。
9. 黃武忠,《臺灣作家印象記》,眾文圖書出版社(1984.05)。
10. 警察沿革誌出版委員會編著;王乃信等人譯,《台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創造出版社(1989.06)。
11. 莊永明,《台灣紀事》,時報文化(1989.10.10)。
12. 朱雙一,《台灣文學史(上)》,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1.06)。
13. 王昶雄,《復活的群像-臺灣卅年代作家列傳》,前衛出版社(1994.06)。
14. 王昶雄,《驛站風情》,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3.06)。
15. 郭水潭,《郭水潭集》,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4.12)。
16. 王昶雄,《阮若開心內的門窗》,草根出版社(1996.03)。
17. 趙天儀主持,《臺灣文學史料調查研究計畫(上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
18. 葉石濤、鍾肇政,《牛車》,遠景出版社(1997.07.01)。
19. 葉榮鐘,《臺灣人物群像》,晨星出版社(2000.08.01)。
20. 王昶雄,《王昶雄全集.散文卷二》,臺北縣文化局(2002.10)。
21. 黃美娥,《日治時期台北地區文學作品目錄(下)》,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3)
22. 陳萬益選編,《國民文選.散文卷1》,玉山社出版公司(2004.08)。
23. 黃英哲主編,《日治時期臺灣文藝評論集 雜誌篇.第一冊》,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10)。
24. 黃英哲主編,《日治時期台灣文藝評論集第四卷》,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10)
25. 中島利郎,《一九三○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春暉出版社(2007.07)。
26. 王振勳、趙國光主持、國立中興大學編纂《臺中市志.人物志》,臺中市政府(2008.12)。
27. 封德屏主編,《台灣現當代作家評論資料目錄VOL.6》,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11)。
28. 吳燕和,陳淑容編,《吳坤煌詩文集》,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04)。
29. 莊永明,《活!該如此──莊永明七十自述》,遠流出版(2015.08.01)。
四、作家出版作品
1. 廖毓文,《臺北城下的義賊廖添丁》,南華出版社(1955)。
2. 廖毓文,《鯤島爭雄記》,南華出版社(1955)。
3. 廖毓文,《清代臺灣三大奇案》,南華出版社(1955)(國家圖書館轉製,2010.10.29)。
4. 廖毓文,《謝介石與王香禪》,南華出版社(1956)(國家圖書館轉製,2011)。
5. 連曉青,《臺灣兩大奇聞》,南華出版社(1956)。
6. 廖毓文,《臺灣神話》,生生出版社(1967.05.30)。
7. 許丙丁,《廖添丁再世》,臺南:藝昇出版社(1957)。
8. 廖漢臣編纂,《臺灣省通志稿卷六.學藝志文學篇第二冊》,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8)。
9. 廖漢臣編纂《臺灣省通志稿卷六.學藝志文學篇第三冊》,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9)。
10. 廖漢臣纂修,《臺灣省通志稿卷二.:人民志氏族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0)。
11. 廖漢臣纂修,《臺北市志稿.卷三:政制志行政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60)。
12. 廖漢臣纂修,《宜蘭縣志.卷二:人民志語言篇》,宜蘭縣文獻委員會(1960)。
13. 廖漢臣纂修,《臺南縣志稿.卷十:附錄之一古碑志》,臺南縣文獻委員會(1960)。
14. 廖漢臣整修,《臺灣省通志卷六.學藝志藝術篇(全兩冊)》,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06.30)。
15. 廖漢臣整修,《臺灣省通志卷六.學藝志藝術篇(全兩冊)》,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06.30)。
16. 許丙丁,《義俠廖添丁》,臺中:重光書店(1974)。
17. 廖漢臣,《臺灣兒歌》,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80.06)。
18. 廖漢臣,《臺灣兒歌註解》,東方文化出版社(1988)。
19. 毓文等人;丁鳳珍、許惠悰譯寫,《無花果》,人光出版社(1997)。
五、專書
1.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王壽南編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紀要》(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1.07)。
2. 莊永明,《台灣第一》(文經出版社,1983)。
3.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春暉出版社,(1987.02.01)。
4.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黃土水雕塑展》,國立歷史博物館(1989.12)。
5. 許俊雅,《日據時期臺灣小說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95.02)。
6. 陳芳明,《台灣大眾時報週刊(創刊號──第十號)》,南天書局(1995.08)。
7. 陳碧娟,《臺灣新音樂史──西式新音樂在日據時代的產生與發展》,樂韻出版社(1995.10)。
8. 李欽賢,《大地.牧歌.黃土水》,雄獅美術社(1996)。
9. 王秀雄,《黃土水-臺灣美術全集19》,藝術家出版社(1996.10.30)。
10. 張明雄,《臺灣現代小說的誕生》,前衛出版社(2000.09)。
11. 朋尼維茲(Patrice Bonnewitz)著;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麥田出版社(2002)。
12. 王天濱,《臺灣報業史》,亞太圖書出版社(2003.04)。
13. 王景山主持,《臺港澳暨海外華文作家辭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07)。
14. 薛宗明,《臺灣音樂辭典》,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3.11)。
15. 黃琪椿撰、許雪姬便纂,《臺灣歷史辭典》,文建會(2004)。
16. 陳淑容,《一九三○年代鄉土文學/台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台南市立圖書館(2004.12)。
17. 台北市艋舺扶輪社,《艋舺百年風華──1905~2005艋舺人物風土誌》,台北市艋舺扶輪社(2005.01.15)。
18. 蔡相煇,《媽祖信仰研究》,秀威資訊(2006.11.01)。
19. 翁聖峰,《日據時期台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五南圖書(2007.01)。
20. 張炎憲,《二二八事件辭典》,國史館、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08.02.28)。
21. 柳書琴,《荊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聯經出版公司(2009.05.15)。
22. 黃惠禎,《左翼批判精神的鍛接:四○年代楊逵文學與思想的歷史研究》,秀威資訊(2009.07)。
23.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聯經出版社(2011.12)。
24. 吳佩珍主編,下村作次郎、垂水千惠、星名宏修等著,《中心到邊陲的重軌與分軌:日本帝國與臺灣文學》,臺大出版中心(2012)。
25. 崔末順,《海島與半島:日據臺韓文學比較》,聯經出版(2013.09.18)。
26. 王惠珍《戰鼓聲中的殖民地書寫:作家龍瑛宗的文學軌跡》,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27. 白春燕,《普羅文學理論轉換期的驍將楊逵:1930年代台日普羅文學思潮之越境交流》,秀威經典(2015.09.11)。
28. 黃英哲,《漂泊與越境:兩岸文化人的移動》,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06.30)。
29. 駒込武,《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01.18)。
30. 洪郁如著,吳佩珍、吳亦昕譯,《近代台灣女性史:日治時期新女性的誕生》,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2017.06)。
31. 大谷渡,譯者陳凱雯,《太陽旗下的青春物語:活在日本時代的臺灣人》,遠足文化(2017.11.22)。
六、學位論文
1. 施福珍,《台灣囝仔歌創作研究》(東吳大學音樂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1)。
2. 賴松輝,《日據時期台灣小說思想與書寫模式之研究(1920-1937)》(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02.07)。
3. 劉晏齊,〈從救恤到「社會事業」-台灣近代社會福利制度之建立〉(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5)。
4. 駱香芸,《廖添丁傳說》(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05)。
5. 王美惠,《1930年代台灣新文學作家的民間文學理念與實踐──以《台灣民間文學集》為考察中心》(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8)。
6. 蔡美俐,《未竟的志業:日治世代的台灣文學史書寫》(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8.07)。
7. 王雅珊,《日治時期台灣的圖書出版流通與閱讀文化—殖民地狀況下的社會文化史考察》(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學位論文,2011)
8. 黃裕元,〈日治時期臺灣唱片流行歌之研究-兼論一九三○年代流行文化與社會〉(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暨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11)
9. 森山裕子,〈愛知大學中國學程沿革---對日筆者明教育的反思〉,(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2.02)。
10. 蔡易澄,《王詩琅研究:黑色青年與戰後再出發》(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2.07)。
七、期刊
1. 黃福慶,〈東亞同文會--日本在華文教活動研究之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期(1976.06.01)。
2. 若林正丈,〈台灣總督府秘密文書「文化協會對策」〉,《台灣近現代史研究》第1號(1978)。
3. 朱南,〈試論三十年代臺灣小說〉,《臺灣研究集刊》第2期(1984.05)。
4. 翁聖峰,〈擴清新舊對峙的迷思:論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之研究不宜偏廢〉,《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8期(1993.09)。
5. 黃琪椿,〈日治時期社會主義思潮下之鄉土文學論爭與臺灣話文運動〉,《中外文學》第23卷第9期(1995.02)。
6. 苏智良,〈上海东亚同文书院述论〉,《档案与史学》第5期(1995)。
7. 翁聖峰,〈《重修台灣省通志.藝文志著述篇》的若干問題〉,《書目季刊》第31卷1期(1997.06.01)。
8. 林文龍,〈省文獻會與漢詩關係初探〉,《臺灣文獻》第59卷2期(2008.06)。
9. 邱欣怡,〈臺灣省通志館之成立經過與組織編制初探〉,《臺灣文獻》第60卷3期(2009.09)。
10. 周明瑩,〈「廖添丁去世一百週年學術研討會」概況(2009年11月18日)〉,《師大臺灣史學報》第3期(2010.03.01)。
11. 黃永宏,〈《臺灣省通志》與《重修臺灣省通志》「氏族篇」之比較〉,《臺灣文獻》第61期第1卷(2010.03.31)。
12. 邱各容,〈獻身臺灣文獻整理的民俗研究者:廖漢臣〉,《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010.06)。
13. 許雪姬,〈台灣史研究三部曲:由鮮學經顯學到險學〉,《思想16》,聯經出版社(2010.10)。
14. 莊永明,〈臺語歌謠史略-兼談日治時代流行歌〉,《大同大學通識教育年報》第7期(2011.07.01)。
15. 柳書琴,〈《臺灣新民報》向右轉:賴慶與新民報日刊初期摩登化的文藝欄〉,《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12期,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12)。
16. 李志銘,〈俠魂義膽少年夢──古本舊書尫仔冊裡的廖添丁傳奇〉,《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162期(2012.06)。
17. 許雪姬,〈保密局台灣站二二八史料的解讀與研究〉,《臺灣史研究》第21卷第4期(2014.12)。
18. 許倍榕,〈日治初期台灣言論界「文學」概念的變化〉,《台灣文學研究》第7期(2014.12)。
19. 張育華,〈日治時期藝術社交網絡的建構-以雕塑家黃土水為例〉,《雕塑研究》第13期(2015.03.01)。
20. 翁聖峯,〈大溪《革新》與「Kenko」的重層現代性鏡像〉,《洄溯與再生-臺灣文學史料集刊》第6集(2016.07)。
21. 林靜雯採訪、整稿〈穿越「白色恐怖」的歲月--受難者家屬徐守綱先生口述歷史〉,《臺灣風物》第67卷第1期(2017.03)。
22. 黃惠禎,〈自治與建設新臺灣之夢──歡迎國民政府籌備會的歷史意義〉,《臺灣風物》第67卷第2期(2017.06.30)。
23. 王美惠,〈革故鼎新-1930年代廖漢臣的文學理念與實踐〉,《高雄師大學報》第43期(2017.12)。
24. 許雪姬,〈東亞同文書院大學(1900-1945)的臺灣學生〉,《臺灣史研究》第25卷第1期(2018.03)。
八、會議資料
1. 丁鳳珍,〈「歌仔冊」中台灣人武裝反抗統治者的敘事歌綜論〉,《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獎助博碩士班學生研撰傳統藝術論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07)。
2. 許容展,〈1930年代台北新文學發展析探-以《先發部隊》及其總編輯廖漢臣為例〉,2017年「清臺成政」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交流研討會(2017.05.20)。

九、日文資料
愛知大学.東亞同文書院大学記念センター,《東亜同文書院大学と愛知大学》,神戶:六甲出版(1993.10.15)。
十、網路資源
1. 林文龍,〈「阿Q之弟」徐坤泉〉,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第77期,2011.04.29。(http://www.th.gov.tw/epaper/site/page/77/1064)。
2. 林文龍,〈廖毓文的鄉土名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第126期(2014.09.30)。網址:http://www.th.gov.tw/epaper/site/page/126/1814
3. 蔡烈輝,〈說說我自己〉,台美人西遊足跡網站。網址:https://goo.gl/oJqH4v
4. 清末臺北舊街總覽。網址:http://wickwillie.pixnet.net/blog/post/27810492-%7C-%E6%B8%85%E6%9C%AB%E8%87%BA%E5%8C%97%E8%88%8A%E8%A1%97%E7%B8%BD%E8%A6%BD-%7C
5. 翁聖峰,〈徐瓊二1912.2.24~1950.11.18〉,台灣文學館台灣文學辭典資料庫檢索系統,網址:http://tld.nmtl.gov.tw/opencms/dictionary/Dictionary01519.html?keywords=%E5%BE%90%E7%93%8A%E4%BA%8C
6. 「連溫卿研究」網站。網址:https://lianwenqing.wordpress.com/
7. 〈吳新榮日記〉(臺灣日記知識庫,1963.09.05)。網址:http://taco.ith.sinica.edu.tw/tdk/%E5%90%B3%E6%96%B0%E6%A6%AE%E6%97%A5%E8%A8%98/1963-09-05
8. 正聲廣播公司簡史,網址:http://www.csbc.com.tw/about/csbcmutita.php
9.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師資簡介黃得時,網址:http://www.cl.ntu.edu.tw/people/bio.php?PID=135#personal_writing
10. 林星,〈日据时期台湾籍民社团初探:以厦门台湾公会为例〉,《福建论坛》,(2009.11.07)。網址:http://www.fjsen.com/l/2009-11/17/content_1411236_6.htm
11. 台灣漢詩數位典藏資料庫,網址:http://lgaap.yuntech.edu.tw/literaturetaiwan/poetry/home.asp?fbclid=IwAR3eHKZ_pPRqPA6Gk1fifqEJoEPZeDjIBQXuF0HtOm-auRKviI5uh8ynAV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