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2.164.6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張莉昕
作者(外文):Chang, Li-Hsin
論文名稱(中文):滿洲蕩兒:論爵青的浮浪書寫
論文名稱(外文):Lumpen in Manchuria: Prodigal writing of Jue Qing
指導教授(中文):柳書琴
指導教授(外文):LIU, SHU-CHIN
口試委員(中文):吳佩珍
彭明偉
口試委員(外文):Wu, Pei-Chen
Peng, Ming-We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號:104049467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9
中文關鍵詞:浮浪取締制度浮浪書寫滿洲蕩兒滿洲現代性解殖文學
外文關鍵詞:The ban on "Lumpen"Prodigal WritingManchuria LumpenManchuria ModernityDecolonization Literatur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5
  • 收藏收藏:0
「滿洲國」特殊軍警時期下對「浮浪」的取締作為社會運作的主軸發揮了從前期「治安肅正」至後期「勞動者索出」之作用。「浮浪」作為社會邊緣人在官方話語中被闡述、被扭曲、被擴大化的歷程,使得滿洲知識分子也被納入至浮浪取締框架中。筆者以米歇爾·福柯為理論依據試圖論述「滿洲國」以權力規訓之方式令「浮浪」與「匪」、「鬼」等概念作連結,以達到殖民控制之效果。而滿洲殖民地文學也在裂縫中與「主流」話語抗衡,以此產生了「浮浪」現象的相關書寫。
筆者提出浮浪書寫作為一種視角與方法論,一方面是文學對「浮浪=罪犯」這一汙名化的「解殖」,力圖將被法律與傳媒建構的鬼獸化、暴力化的「滿洲國」底層邊緣群體描述重新拉入世界共通的苦難群像中。另一方面,「浮浪」在滿洲「流動」、「流亡」、「漂泊」之社會歷史情境與滿洲在地作家「境內流亡」之文學特質相結合,形塑了文學特殊的「滿洲現代性」。
筆者以爵青為例,論述他有意識的回應浮浪法令中的汙名化話語和這一制度產生的「滿洲國」歷史環境,並以此譬喻出「滿洲蕩兒」之文學形象。「滿洲蕩兒」借用世界文學「脫出文學」之話題,並傳承「五四」以來的「娜拉出走」話語,在「離」與「歸」中蘊含著對「滿洲國」現代性辯證之思考。爵青在不同文學場域中汲取多重文學資源,並以此創造了「滿洲蕩兒」這一非西方政治性的「流亡」、也非民國式「漂泊出走」,而是在滿洲特殊土地上生長出來的殖民現代式的流浪模式。
The ban on "Lumpen" under the special military police period of "Manchuria" played a role as the main axis of social operation from the early "safety and security" to the later "laborers demanding". As a marginalized person in the official discourse, "Lumpen" was expounded, distorted, and magnified, and Manchurian intellectuals were also included in the framework of banning. Based on Michel Foucault's theory, I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link between "Lumpen" with "bandit" and "ghost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colonial control. And I think the Manchurian colonial literature also competes with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in the cracks, thus creating the relevant writing of the " prodigal ".

I puts forward the prodigal writing as a kind of perspective and methodology. On the one hand, it is the "deconstruction" of the stigma of "Lumpen = criminals" in literature, which constructed to be a ghostly and violent bottom-level marginal group by law and media. So the bottom-level marginal group description can be re-introduced into the common image of the world. On the other hand, the "Lumpen" in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of "flowing", "exile" and "wandering" in Manchuria combined with the literary traits of the "inland exile" of Manchurian writers in the land, shaped the special "Manchu modernity" of literature.

Taking the example of Jue Qing, I discusses his conscious response to the stigmatized discourse in the Lumpen decree and th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of Manchuria produced by this system, and uses this as a metaphor for the literary image of Manchuria. "Manchuria Lumpen" borrows the topic of "out of " in world literature, and inherits the "Nora away" discourse since the "the May 4th Movement". In "Leaving" and "Returning", there is a dialectical dialect of Manchuria. Jue Qing has taken multiple literary resources in different fields of literature, and created the non-Western political "exile", nor a "wandering ou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but a modern colonial prodigal mode that grew up on the special land of Manchuria.
摘 要 I
Abstract II
謝 誌 III
目 錄 1
第一章 緒論 2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研究背景、重要性與問題的提出 4
第三節、相關先行研究檢討 8
第四節、研究範圍與方法 14
第五節、章節架構與內容概述 18
第二章 「浮浪」話語及其挪用 21
第一節、「浮浪」生成的語境及複數性 21
第二節、「浮浪」話語的爭奪及文學化 29
第三章 浮浪書寫類型論 36
第一節、「浮浪書寫」的提出 36
第二節、「浮浪」書寫的兩種類別 45
第三節、「滿洲蕩兒」的文學特徵 50
第四章 蕩兒之「殤」:滿洲現代性的駁雜 59
第一節 鐵路與都市——底層浮浪書寫 59
第二節 精神的喪失——滿洲青年的生命共同體 65
第三節 精神的更生——浮浪書寫的轉變 68
第五章 滿洲蕩兒的批判性 71
第一節 「浪子回家」的反思 71
第二節 「滿洲國」的「歸鄉」敘事 78
第三節 雙線回應:滿洲現代性困境 82
第六章 結語 87
參考資料 91
1. 專書
艾勒克·博埃默著,盛寧等譯,《殖民與後殖民文學》(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11)
艾瑞克·霍布斯鮑姆著,張曉華等譯,《資本的年代》(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01)
愛德華·W·薩義德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04)
卞之琳,《卞之琳譯文集(上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03)
勃蘭兌斯著,張道真譯,《十九世紀文學主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10)
曹樹基,《中國移民史·第六卷:清·民國時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07)
長春市政協文史委員會編,《長春文史資料第三輯:僞滿警察史略》(長春:長春文史資料編輯部,1992.09)
陳因編,劉曉麗主編,《滿洲作家論集:僞滿時期文學資料整理與研究(研究卷)》,(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7.01)。
陳召榮,《流浪母題與西方文學經典闡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12)
陳姃湲主編,《看不見的殖民邊緣:日治台灣邊緣史讀本》(臺北:玉山社出版,2012.07)
陳姃湲主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底層社會:台灣與朝鮮》(臺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18.11)
池子華,《中國流民史·近代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01)
崔一、吳敏編,《僞滿洲國朝鮮作家作品集》(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7.01)
大久保明男、岡田英樹等編著,《僞滿洲國文學研究在日本》(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7.01)
東北淪陷十四年史總編室、日本殖民地文化研究會編,《僞滿洲國的真相——中日學者共同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01)
費裡德裡希·恩格斯、卡爾·馬克思著,中央編譯局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2)
馮至,《馮至美詩美文》(北京:東方出版社,2005.02)
岡田英樹著,靳叢林譯,《僞滿洲國文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1.02)
葛劍雄,《中國移民史第六卷:清·民國時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07)
吉林省圖書館偽滿洲國史料編委會編,《僞滿洲國史料(三)》(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2)
吉林省圖書館偽滿洲國史料編委會編,《僞滿洲國史料(十二)》(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2)
薑念東等編,《僞滿洲國史》(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10)
爵青著,謝朝坤、李冉編,劉曉麗主編《爵青作品集:僞滿時期文學資料整理與研究(作品卷)》(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7.01)
爵青著,中國現代文學館編,《爵青代表作:歸鄉》(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01)
孔範今主編,《中國現代文學補遺書系·小說卷·5》(濟南:明天出版社,1990.08)
李秉剛、高嵩峰,《日本在東北奴役勞工調查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01)
李理,《日據臺灣時期警察制度研究》(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7.12)
柳書琴主編,《東亞文學場:臺灣、朝鮮、滿洲的殖民主義與文化交涉》(臺北:聯經出版社,2018.01)
劉曉麗,《異態時空中的精神世界:偽滿洲國文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09)。
劉曉麗、葉祝弟編,《創傷:東亞殖民主義與文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7.02)
劉心皇:《抗戰時期淪陷區文學史》,(臺北:成文出版社,1980.05)
魯迅,《魯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12)
滿史會編,東北淪陷十四年史遼寧編寫組譯,《滿洲開發四十年史·上》(北京:新華出版社,1988.01)
滿史會編,東北淪陷十四年史遼寧編寫組譯,《滿洲開發四十年史·下》(北京:新華出版社,1988.01)
滿史會編,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譯,《滿洲國史》(哈爾濱:黑龍江省社科院,1990.09)
茅盾,《茅盾文集:幻滅·動搖·追求》(北京:中國工商聯合出版社,2015.12)
梅娘著,張泉編,《梅娘作品集》(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7.01)
米歇爾·福柯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01)
米歇爾·福柯,余碧平譯,《性經驗史》(增訂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0)
諾思洛普·弗萊著,郝振益、樊振幗、何成洲譯:《偉大的代碼:聖經與文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01)
齊格蒙特·鮑曼著,歐陽景根譯,《流動的現代性》(上海:三聯書店,2002.01)
錢理群,《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07)
申殿和、黃萬華,《東北淪陷時期文學史論》(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1991.01)
孫中田、逢增玉、黃萬華、劉愛華,《鐐銬下的繆斯:東北淪陷區文學史綱》(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0.11)
孫邦主編,《殖民政權》(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10)
宋國誠,《形上的流亡:二十世紀的流亡書寫》(臺北:擎松圖書,2008.07)
王學泰:《遊民文化與中國社會》(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09)
王亞民、杜曉麗、巴莉雅編,《僞滿洲國俄羅斯作家作品集》(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7.01)
解學詩,《僞滿洲國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04)
許華孚、陳治慶,《社會底層的遊民——遊民之形成、被害經驗與治理之論述》(臺北:一品文化出版社,2015.05)
詹麗,《僞滿洲國通俗小說研究》(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7.01)
張鳳鳴、王敬榮編,《殘害勞工》(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06)
張泉,《淪陷時期北京文學八年》(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4.10)
張毓茂主編,閻志宏、李樹權選編,《東北現代文學大系:1919-1949(評論卷)》(瀋陽:瀋陽出版社,1996.12)
張毓茂主編,白長青選編,《東北現代文學大系:1919-1949(短篇小說卷:上、中、下)》(瀋陽:瀋陽出版社,1996.12)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與世界·第二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01)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國抗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02)
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合編,《東北經濟掠奪》(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1.04)
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合編,《僞滿憲警統治》(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3.02)
中央檔案館編:《僞滿洲國的統治與內幕:僞滿官員供述》(北京:中華書局,2000.07)
鐘放,《僞滿洲國的法治幻象》(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01)

2. 論文
(1)期刊、研討會論文
白宇,〈撫順矯正輔導院罪行概述〉,《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第6期,頁149-150。
北塔:〈紀德在中國〉,《中國比較文學》,2004年第2期(總第55期),頁116-132。
曹艶紅,〈20世紀20-30年代漂泊母題敘事文學熱潮成因初探〉,《廣東開放大學學報》2018年第3期,頁60-65。
丁帆、李興陽,〈流亡文學群體的民族意識與生命意識〉,《求是學刊》2007年第2期,頁119-124。
陳炳輝,〈福柯的權力觀〉《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4期,頁84-90。
陳春萍、田麗梅,〈神社——僞滿時期日本對東北進行文化侵略的主要形式〉,《大連近代史研究》2010年00期,頁249-260。
陳思和,〈東北殖民地文學的初步探索——讀劉曉麗《異態時空中的精神世界》〉,《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9年第1期,頁202-206。
岡田英樹,〈僞滿洲國文藝政策的展開——從「文話會」到「藝文聯盟」〉,《東北淪陷時期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瀋陽:瀋陽出版社,1992)
高樂才,〈日本侵華期間的青少年移民政策芻議〉,《世界歷史》2008年第4期,頁85-93。
高樂才,〈日本「滿洲移民」政策的三點透析〉,《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頁1-6。
關偉、關捷,〈日本「滿洲移民」諸問題探討〉,《抗日戰爭研究》2002年第2期,頁25-41。
郭台輝、張俤,〈誰是流氓無產階級——馬克思的經典解釋及其當代爭論〉,《探索與爭鳴》2015年第6期,頁36-41。
黃萬華,〈「藝文志派」文學初探〉,《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2期,頁79-83。
黃萬華:〈藝文志派四作家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4年第1期,頁95-112。
黃萬華,〈論淪陷區作家的創作心態及其文學的基本特徵〉,《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期,頁2-7。
胡慶祝,〈「日滿時期」東北地區的警察統治研究〉,《蘭台世界》2011年第16期,頁10-11。
加美嘉史,〈戦前期京都の「浮浪者」対策:昭和恐慌から戦時体制移行期を中心に〉,《佛教大学社会福祉学部論集》第12号(2016.3),頁27-50。
焦潤明,〈日本自近代以來對東北資源與財富的掠奪〉,《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頁7-14。
金曉燕,〈爵青短篇小說的創作風格〉,《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第4期,頁86-89。
覺生:〈爲紀念建國敬告滿洲青年〉,《新青年》1936年第3、4期。
孔范今、潘學清,〈論中國現代小說發展中的後期現代派〉,《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0年第4期,頁311-312。
李春燕,〈文學的淪陷與淪陷的文學〉,《東北淪陷時期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瀋陽:瀋陽出版社,1992)
李明燊,〈論爵青小說的審美特質與人性書寫〉《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6期,頁69-72。
李慶林,〈遊民社會:帝制中國隱秘的話語空間〉,《經濟與社會發展》2008年第2期,頁88-91。
李仲明,〈抗戰時期淪陷區文學研究疏略〉,《抗日戰爭研究》1998年第4期,頁71-83。
梁江、劉泉、孫暉,<偽滿時期長春城市規劃形態探源>,《城市規劃學刊》2006年第4期,頁93-98。
柳書琴,〈「滿洲他者」寓言網絡中的新朝鮮人形象:以舒群〈沒有祖國的孩子〉為中心〉,《韓中言語文化研究》2007年第21輯,頁187-216。
柳書琴整理,〈我的勤勞奉仕經驗:呂元明教授口述〉,《文訊》,2012年6月,頁94-98。
柳書琴,〈魔都尤物:上海新感覺派與殖民都市啓蒙敘事〉,《山東社會科學》2014年第2期,頁38-49。
柳書琴,〈翻譯·尤物——上海新感覺派與「滿洲國」藝文志派作家〉,《跨文化流動的吊詭——晚清到民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6年,頁147-189。
柳書琴,〈流亡的娜拉:左翼文化走廊上蕭紅的性別話語〉,《清華學報》第48卷第4期(2018.12),頁763-796。
劉曉麗,〈僞滿洲國作家爵青資料考索〉,《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3期,頁59-66。
劉曉麗,〈打開「新滿洲」——宣傳、事實、懷舊與審美〉,《山東社會科學》2015年第1期,頁105-110。
劉曉麗,〈東亞殖民主義與文學——以僞滿洲國文壇爲中心的考察〉,《學術月刊》2015年第10期,頁136-143。
劉曉麗,〈解殖性內在於殖民地文學〉,《探索與爭鳴》2017年第1期,頁111-116。
劉萍,〈僞滿「勤勞奉公法」的出臺及其與協和會的關係〉,《抗日戰爭研究》2006年第1期,頁87-110。
劉擁峰、李正鴻,〈僞滿時期之「矯正輔導院」研究〉,《抗戰史料研究2016·》2016年第2輯,頁149-157。
劉子清,〈對「馬克思主義流氓無產階級」內涵、作用的解讀〉,《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1期,頁66-68。
呂佳蒙,〈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流浪兒童」文學淺析〉,《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7年第6期,頁67-69。
莫畏、侯幼彬、張成龍,<長春偽滿洲國「新京」建築樣式>,《新建築》2007年第5期,頁86-88。
牟岱、徐明君,〈日本美化僞滿時期殖民侵略的文化手段分析〉,《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20期,2007.07,頁137-144。
寧波:〈僞滿洲國的出版法和目錄類出版物之管窺〉,《耕耘錄——吉林省博物院學術文集》,2012年,頁274-282。
潘啓貴、金書勤,〈東北淪陷時期日僞憲兵和警察及罪惡舉要〉,《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第5期,頁114-118。
強磊,〈僞滿洲國法律制度概說〉,《學術交流》1987年第1期,頁70-75。
曲偉、李述笑主編,《哈爾濱猶太人》(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09)
沈德汶,〈國家規訓的舞臺——日治時期的「浮浪者收容所」〉,《臺灣文獻》58卷3期,2007.09,頁79-116。
沈德汶:〈國家規訓的舞臺——日治時期的「浮浪者收容所」〉,《台灣文獻》第58卷第3期,2007年,頁79-116。
沈慶利,〈從「遊民」向「流氓」的歧變——從阿Q形象的「遊民文化」視角解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3年第4期,頁164-175。
沈衛威,〈關於「東北流亡文學」的思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0年第3期,頁291-292。
施淑,〈大東亞文學共榮圈——《華文大阪每日》與日本在華占領區的文學統制〉,《新地文學》1卷1期,2007.09,頁41-72。
蕭宗瀚,〈日治時期臺灣的犯罪搜查體系及其科學化的出現〉,《師大臺灣史學報》6期,2013.12,頁149-180。
謝朝坤,〈異態時空的反抗及其命運——論爵青小說中的時間與空間的書寫〉,《漢語言文學研究》,2015年第2期,頁102-107。
謝朝坤:〈魯迅在僞滿洲國的傳播、接受與影響〉,《名作欣賞》2016年第26期,頁8-12。
謝朝坤,〈憂鬱,受殖者的精神抵抗——論東北淪陷時期文學的憂鬱書寫及其抵抗精神〉,《社會科學論壇》2017年第4期,頁80-89。
徐塞,〈山丁鄉土文學的主張及其實踐——兼談《綠色的穀》的評價〉《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2期,頁72。
許華孚、孔健中、黃千嘉、劉育偉,〈從底層階級到危險他者的「遊民」〉,《犯罪學期刊》2014年17卷1期,頁1-37。
湯擁華,〈作為方法的殖民性——殖民地文學研究的一種理論路徑〉,《探索與爭鳴》2017年第1期,頁117-122。
楊慧,〈一次穿越「異國情調」的文學旅程——略論靳以1930年代初的白俄敘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年第5期,頁133-143。
楊惠,〈僞滿洲國時期的「東北新感覺派」代表——爵青的都市小說〉,《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15年第34期,頁106-108。
王坤,〈殖民地法制統治功能與殖民地統治秩序構建〉,《黑龍江史志》2012年第21期,頁43-49。
王確,〈殖民地語境與爵青的身份建構〉,《社會科學戰線》2011年第9期,頁141-146。
王勝今、高瑛,〈以「開拓」爲名的日本移民侵略——日本移民侵略檔案分析〉,《東北亞論壇》2015年第2期,頁45-127。
王學泰,〈遊民、遊民文化與遊民文學(下)〉,《文史知識》1996年12期,頁10-18。
王越、馮雅,〈東北淪陷時期文學的民族主義特徵〉,《文藝爭鳴》2014年第4期,頁120-125。
遊雲琳,〈襲入全滿的霹雷——試論蕭軍的早期作品《跋涉》〉,《文教資料》2008年第21期,頁14-15。
張德明,〈流浪的繆斯——20世紀流亡文學初探〉,《外國文學評論》2002年第2期,頁53-61。
張鳳鳴、王敬榮,〈僞滿勞動統制政策剖析〉,《學習與探索》2003年第5期,頁130-134。
張士軍,〈輪回與怪圈:遊民的歷史淵源及當代發展〉,《中國青年研究》1995年第4期,頁18-19。
張鐵江,<哈爾濱:近代東亞猶太人最大的活動中心>,《學習與探索》2000年第6期,頁125-132。
張一兵,〈政治肉體控制:作爲知識—權力存在的效應機制出場的靈魂〉,《山東社會科學》2015年第3期,頁30-38。
張毓茂、閻志宏,〈論東北淪陷時期小說(上)〉,《社會科學輯刊》1992年第2期,頁139-142。
鄭毅,〈帝國意識支配下的東亞人口移動問題研究——以日本「滿洲移民」政策爲中心〉,《社會科學戰線》2014年第10期,頁119-124。
周敏,〈東北淪陷時期的僞滿警察〉,《北方文物》2015年第2期,頁105-108。
周青民,〈東北作家爵青接受史〉,《當代作家評論》2015年第3期,頁155-165。
莊嚴、穆占一、王放、朱巍,〈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東北的思想文化侵略研究——以吉林省檔案館藏日本侵華檔案爲主要依據〉,《社會科學戰線》2014年第8期,頁20-35。

(2)學位論文
陳雷,《日本對僞滿和臺灣殖民統制政策比較研究》,(長春:延邊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5.05)。
代瓊芳,《「九一八事變」後關東軍「滿洲移民實邊政策」研究》(黑龍江: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遊學院碩士論文,2009.04)
韓靜,《知性的迷宮:僞滿洲國作家爵青小說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18.05)
黃雅芳,《清代臺灣羅漢腳之生活圖像》(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
賈艶玲,《從〈大同報〉輿論引導看東北淪陷初期日本的文化侵略》(長春: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碩士論文,2011.05)
李明暉:《慘敗了的文學救贖——論僞滿洲國作家爵青的寫作心態》(吉林:吉林大學文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9.04)。
李佳玲:《紀德作品中的聖經原型》(湖南:湘潭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碩士論文,2008)
沈德汶,《日治時期台灣浮浪者取締制度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王菲,《爵青創作論》(山東:山東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18.06)
王楠,《論「滿鐵」與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東北的移民侵略》(哈爾濱: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遊學院碩士論文,2014.02)
王越,《東北淪陷時期文叢派與藝文志派比較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文藝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11)
文繼斌,《僞滿「治安肅正」研究》(哈爾濱:哈爾濱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14.06)
翁彪,《僞滿時期日僞憲警的「思想對策」研究》(長春:吉林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16.04)
袁英,《話語理論的知識譜系及其在中國的流變與重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03)
張妍,《20世紀三四十年代小說中的都市空間》(長春:吉林大學文學院博士論文,2014.12)
趙聰,《論爵青文學世界中的救贖與迷失》(哈爾濱:哈爾濱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05)

3. 報紙、雜誌文章
(1)報紙
滿洲日日新報社,《滿洲日日新聞》1943年4月28日。
滿洲日報社,《滿洲新聞》1943年6月25日。
阿爵,〈異國情調〉,《哈爾濱五日畫報》1937年2月5日。
白紙,〈藝文志的評論〉,《大同報》,1939年9月12日。
韓志君,〈浮浪營:煤礦魔窟〉,《吉林日報》,2005年8月25日。
爵青,〈黃金的窄門〉《泰東日報》1943年4月13日。
劉爵青,〈非文化談〉,《盛京時報》1940年1月5日-1940年1月7日。
駱駝生,〈文壇建設芻議1-11〉,《民聲晚報》,1935年3月10日-1935年5月19日。
吳郎,〈一年來滿洲文藝界〉,《華文大阪每日》,1943年2月15日。

(2)雜誌
新青年旬刊社,《新青年》1935年第1卷第5期。
大內隆雄,〈滿系和家族〉,《滿洲評論》,1941年第21卷第18期
爵青,〈白癡智識〉,《文選》第一輯,1939年12月。
爵青,〈獨語〉,《新滿洲》1941年第4期
爵青,〈隨想〉,《盛京時報》,1942年08月19日。
爵青,〈青年與文學〉,《新潮》,1943年第1期。
爵青,〈《黃金的窄門》前後〉,《青年文化》1943年第3期。
爵青,〈每月評論〉,《青年文化》第1卷第2期,1943年9月。
爵青,〈小說〉,《青年文化》第2卷第1期,1944年1月。
爵青,〈西歐的知性的破滅〉,《藝文志》第1卷第4期,1944年2月。
爵青、田瑯:〈談小說〉,《藝文志》1944年第1卷第11期,1944年9月。
梁山丁,〈心有靈犀一點通〉,載《東北現代文學研究》,1989年第1輯。
湯閣麟,〈現代青年之病態種種〉,《新青年》第1卷第3期,1936.01
隱冰女士,〈現代青年今後應行的道路〉,《新青年》第1卷第3期,1936.01。
澤生,〈易蔔生與婦女〉,《學藝》第一輯,1941.02
湯閣麟,〈現代青年之病態種種〉,《新青年》1935年第4期。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