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3.209.16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吳 文
作者(外文):Wu, Wen
論文名稱(中文):女性、戲劇與戰爭:五〇年代臺灣小說中的女演員形象分析——以潘人木、彭歌、司馬桑敦作品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Women, Drama and War: Analysis of Actress Images in 1950s Taiwanese Novels—Case studies on Sang-Tun Ssu ma, Jen-Mu Pan, and Ge Peng
指導教授(中文):王鈺婷
指導教授(外文):Wang, Yu-Ting
口試委員(中文):陳芷凡
李淑君
口試委員(外文):Chen, Chih-Fan
Li, Shu-Chu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號:104049466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1
中文關鍵詞:女性戲劇戰爭五〇年代小說
外文關鍵詞:WomenDramaWar1950s Taiwanese Novel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9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8
  • 收藏收藏:0
在臺灣文學史的分期中,五〇年代(1950-1959)文學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價值,其內涵遠不止「反共懷鄉」一個面向。本文再審視了現有的文學史書寫立場,試圖尋找一個具實踐性和創造性的理論架構,以彰顯五〇年代文學的價值。經由對「流亡」與「離散」概念的梳理,對「華語語系」與「民國文學」的文學史重述觀點的分析,本文提出,可以在文學的「歷史共同體」觀點下,分三個層次討論「離散」:在文學創作者層面,「離散」的第一層次是「作家的離散」;在整體文學系統層面,「離散」的第二層次是「風格的離散」在具體作品層面,「離散」的第三層次是「角色的離散」。
本文以五〇年代臺灣小說為研究範圍,著重探討以司馬桑敦、彭歌和潘人木為代表的五〇年代小說家的文藝創造。三位作家及其代表作分別以「離散」的多層次觀照之,則既為理論可行性提供了例證,又發掘了這些作家作品在前行研究之外的文學價值。在具體的文本分析中,本文還關注女演員在一個新舊交替又極其動盪的時代展現出了怎樣多面的生存面貌?作家如何從女演員的角度書寫戰爭中的女性?野臺戲子、平劇青衣和新式演員的不同展演,新舊戲劇形式和女演員戰爭經驗的再現,承載了這些作家各自不同的戰爭思考和文藝匠心,是五〇年代文學中獨特的風景。
In the staging of the history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the 1950s’ literature has an important value, which couldn’t be simply described as “anti-communist literatur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xisting writing position of literary history and tries to find a practical and creative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highlight the value of 1950s’ literatu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s of "exile" and "Diaspora", this paper straightens out the two restatements: "Sinophone" and "Literature of ROC period".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Diaspora" can be discussed in three level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community of literature". At the level of literary creators, the first level of "Diaspora" is "Diaspora of writers"; at the level of the overall literary system, the second level is "Diaspora of style"; at the level of specific works, the third level is "Diaspora of role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Taiwanese novels in the 1950s as the research scope, focusing on the literary creations represented by Sang-Tun Ssu ma, Jen-Mu Pan, and Ge Peng. Taking those creations in a multi-level view of "Diaspora", which can not only provides an illustr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feasibility, but also explores the literary value of these writers' works outside the previous research. In the specific text analysis, this article also pays attention to: How does the actress show a multifaceted life in the transforming era? How do writers wri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r and wom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 actress?The different performances of the folk actor, the Ping opera actor and the drama actor, the reappearance of the old and new drama forms and the actress's war experience show that these writers have different war thinking and literary ingenuity, which is a unique landscape in 1950s’ literatur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探問五〇年代文學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先行文獻 3
第三節 文學史典律與反思 7
第四節 問題意識
14
第二章 文學「歷史共同體」下的多層次「離散」 16
第一節「流亡」與「離散」的概念 16
第二節 重寫文學史:「華語語系」與「民國文學」 21
第三節 文學的「歷史共同體」與「離散」的多層次性 30
第四節 女性、戲劇與戰爭 37

第三章 左右不逢源:司馬桑敦及其「野馬」書寫 42
第一節 前言 42
第二節 書生俠氣:司馬桑敦的離散一生 44
第三節 亂世俠女:《野馬傳》牟小霞形象分析 52
第四節 餘論:司馬桑敦的亂世哲學——戲劇的離散與永恆的追求 59

第四章 傳統文藝的現代展演——論彭歌《落月》的戲子書寫 65
第一節 前言:彭歌及其《落月》 65
第二節 再讀夏濟安的〈評「落月」兼論現代小說〉 68
第三節 《落月》對傳統敘事手法的運用 70
第四節 結論:文化懷鄉與藝術自覺 71

第五章 巨浪下的漣漪:論《蓮漪表妹》的歷史書寫與話語批判 80
第一節 潘人木:《文藝創作》的當家花旦 80
第二節 潘人木的離散經驗與《蓮漪表妹》的抗戰書寫 83
第三節 啟蒙•救亡•革命:三大話語下白蓮漪形象塑造的意義 88
第四節 小結:動之以情——潘人木的「離散」書寫與抵抗策略 98

第六章 結語 102

參考文獻 105
一、文學文本

司馬桑敦,《山洪暴發的時候》(臺北:文星書店,1967)。
司馬桑敦,《野馬傳》(自費出版,1967)。
佚名著,王新禧譯,《平家物語》(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
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張愛玲,《色•戒》(臺北:皇冠出版社,2010)。
張愛玲,《張愛玲典藏全集•散文卷一:1939-1947年作品》(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03)。
張愛玲,《惘然記》(臺北:皇冠出版社,2010)。
莎士比亞著:《哈姆雷特》(英文)(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4)。
彭歌,《生命與創作》(臺北:中央日報出版部,1986)。
彭歌,《自強之歌》(臺北:三民出版社,2015)。
彭歌,《彭歌自選集——短篇小說》(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2)。
彭歌,《落月》(臺北:遠景出版社,1977)。
彭歌,《戲與人生》(臺北:九歌出版社,1978)。
潘人木,《蓮漪表妹》(《文藝創作》8-12期,1951-1952)。
潘人木,《蓮漪表妹》(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85)。
潘人木,《蓮漪表妹》(臺北:爾雅出版社,2001)。
潘人木著,應鳳凰編選,《潘人木作品精選集》(臺北:遠見天下文化,2014)。
魯迅著,林文光編,《魯迅文選》(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9)。

二、專書

中共瀋陽市和平區委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瀋陽市和平區歷史 第1卷 1921-1949》(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
什克洛夫斯基等著,方珊等譯,《俄國形式主義文論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
王永生編,《中國現代文論選》(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2)。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晴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社,1993)。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城邦文化出版,2007)。
史書美,《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臺北:聯經出版社,2017)。
史書美著,楊華慶譯,蔡建鑫校訂,《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臺北:聯經出版社,2013)。
司馬長風,《新文學史話——中國新文學史續編》(香港:南山書屋,1980)。
安倍能成著,楊琨譯,《岩波茂雄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艾德華•薩依德著,單德興譯:《知識份子論》(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1997)。
宋寶珍,《中國話劇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
李丹柯著、譯,《女性,戰爭與回憶:三十五名重慶婦女的抗戰講述》(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
李有成,《離散與家國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13)。
李有成、張錦忠主編,《離散與家國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臺北:允晨文化,2010)。
李怡,《問題與方法:民國文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6)。
李寅生、宇野直人編著:《中日歷代名詩選•東瀛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李標晶、王嘉良主編,《簡明茅盾詞典》(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98)。
周維東,《民國文學:文學史的「空間」轉向》(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6)。
周憲,《從文學規訓到文化批判》(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
周勵等著,《回望故土:尋找與解讀司馬桑敦》(臺北新店:傳記文學出版社,2009)。
東北大學史志編研室編,《東北大學校志 第1卷 下 1923.4-1949.2》(瀋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08)。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戰後初期臺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11)。
林武憲、應鳳凰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潘人木》(台南:臺灣文學館,2012)。
林海音,《剪影話文壇》(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84)。
林鎮山,《離散•家國•敘述——當代臺灣小說論述》(臺北:前衛出版社,2006)。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
邱貴芬、陳建忠等著,《台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
金仲達編,《野馬停蹄——司馬桑敦記念文集》(臺北:爾雅出版社,1982)。
侯如綺,《雙鄉之間:臺灣外省小說家的離散與敘事》(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
勃蘭兌斯著,張道真譯,《十九世紀文學主流》(第一冊 流亡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
胡敬署、陳有進、王富仁等主編,《文學百科大辭典》(北京:華齡出版社,1991)。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5)。
夏麗萍主編,《普通高校音樂教程 上》(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孫國林、曹桂芳編:《毛澤東文藝思想指引下的延安文藝》(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2)。
徐穎果主編,《離散族裔文學批評讀本——理論研究與文本分析》(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
馬良春,李福田 總主編,《中國文學大辭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馬良春、李福田 總主編,《中國文學大辭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張中良,《民族國家概念與民國文學》(廣州:花城出版社,2014)。
張永葳,《稗史文心 明末清初白話小說的文章化現象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3)。
張福海,《中國近代戲劇改良運動研究1902-191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曹宙編,《美學成語辭典》(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11)。
陳平原,《千古文人俠客夢》(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出版社,2011)。
陳芳明,《孤夜獨書》(臺北: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5)。
陸一著,《教養與文明:日本通識教育小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
陸揚、王毅,《文化研究導論 修訂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
傅學敏,《1937-1945:「抗戰建國」與國統區戲劇運動》(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1)。
彭歌,《憶春台舊友》(臺北:九歌出版社,2009)。
湯溢澤、廖廣莉,《民國文學史研究(1912-1949)》(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1)。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
楊放採訪整理,《落地生根:眷村人物與經驗》(臺北:允晨文化,1996)。
楊儒賓,《1949禮贊》(臺北:聯經出版社,2015)。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87)。
葛一虹,《中國話劇通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
廖炳惠編著,《關鍵字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3)。
漢弗萊(Humphrey,R.)著,程愛民、王正文譯,《現代小說中的意識流》(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趙一凡,《哈佛讀書劄記》(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2016)。
趙方,齊柏平編著,《名歌鑒賞》(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趙彥寧,《帶著草帽到處旅行:性/別、權力、國家》(臺北:巨流出版社,2001)。
齊邦媛,《千年之淚》(臺北:爾雅出版社,1980)。
齊邦媛、王德威編,《最後的黃埔:老兵與離散的故事》(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4)。
劉心皇,《抗戰時期淪陷區文地下文學》(臺北:正中書局,1985)。
劉恪,《先鋒小說技巧講堂》(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
劉熙載著,王氣中箋注,《藝概箋注》(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0)。
範銘如,《眾裡尋她——臺灣女性小說縱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
蔣寅,《中國詩學的思路與實踐》(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簡政珍,《放逐詩學:臺灣放逐文學初探》(臺北:聯合文學,2003)。

三、論文

(一)期刊論文

丁帆,〈關於建構民國文學史進程中難以回避的幾個問題〉,《國文天地》28卷5期(2012)。
丁龍嘉,張業賞,〈山東抗日根據地的「肅托」問題〉,《中共黨史研究》,01期(1995)。
王侃,〈抗戰時期的「肅托」一個不能不說的問題〉,《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04期(2003)。
王禹微,〈尋回童年的歡歌——潘人木連鎖歌的文本結構論析〉,《昆明學院學報》4期(2016)年。
王梅香,〈不為人知的張愛玲:美國新聞處譯書計畫下的《秧歌》與《赤地之戀》〉,《歐美研究》45卷1期(2015)。
王勛鴻,〈大愛下的小我——潘人木及其《蓮漪表妹》和《馬蘭的故事》〉,《世界華文文學論壇》3期(2011)。
王鈺婷,〈多元敘述、意識型態與異質台灣-以五〇年代女性散文集《漁港書簡》、《我在臺北及其他》、《風情畫》、《冷泉心影》為觀察對象〉,《臺灣文學研究學報》4期(2007)。
本雅明,〈歷史哲學論綱〉,張旭東譯,《文藝理論研究》04期(1997)。
田文兵,〈「民國文學」熱的冷思考——論「民國文學」的理論限度與研究困境〉,《人文雜誌》1期(2014)
江江明,〈五〇年代臺灣女性小說史觀念之詮釋策略再思考〉,《世新人文社會學報》十期(2009)。
李怡,〈「民國文學史」框架與「大後方文學」 〉,《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期(2009)。
李怡,〈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中的「民國文學」概念——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演講〉,《文藝爭鳴》2期(2017)。
李怡,〈中國現代文學的「民國意義」〉,《國文天地》28卷5期(2012)。
李怡,〈民國文學:命運共同體的文學表述〉,《中國現代文學》26期(2014)。
李怡,〈民國文學:闡釋優先,史著緩行〉,《學術月刊》3期(2014)。
李怡,〈命運共同體的文學表述——兩岸華文文學視野中的「民國文學」〉,《社會科學研究》3期(2013)。
周維東,〈「民國文學」到底研究什麼?——澄清關於「民國文學」研究的三個誤解〉,《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期(2016)。
周維東,〈「民國視野」與大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新趨向〉,《國文天地》28卷5期(2012)。
周勵,〈火一樣的青春──記我的父親王光逖(司馬桑敦)在東北淪陷後的抗日活動〉,《新文學史料》02期(2001)。
周勵,〈臺灣作家司馬桑敦和他的《野馬傳》〉,《新文學史料》03期(2005)。
林武憲,〈潘人木的兒歌世界〉,《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7卷2期(1999)。
林瑞明,〈目的與手段之別——試論黃春明與陳映真〉,《成功大學歷史學報》25期(1999)。
張俐璇,〈重慶之民,自由之國:「後1949」臺灣小說中「民國文學機制」的承繼與演繹〉,《中國現代文學》26期(2014)。
張堂錡,〈「民國文學」研究的時空框架問題〉,《中國現代文學》26期(2014)。
梅家玲,〈性別vs.國家:五〇年代的臺灣小說——以《文藝創作》與文獎會得獎小說為例〉,《台大文史哲學報》55期(2001)。
陳芳明,〈民國文學的史觀建構〉,《中國現代文學》26期(2014)。
陳建忠,〈流亡者的歷史見證與自我救贖——由「歷史文學」與「流亡文學」的角度重讀臺灣反共小說〉,《文史臺灣學報》2期(2010)。
陳榮強,〈華語語系研究:海外華人與離散華人研究之反思〉,《中國現代文學》22期(2012)。
傅士珍,〈德希達與「悅納異己」〉,《中外文學》34卷8期(2006)。
湯溢澤,〈對目前民國文學史話題的評析〉,《湖南社會科學》4期(2014)。
詹閔旭,〈多地共構的華語語系文學:以馬華文學的台灣境遇為例〉,《臺灣文學學報》30期(2017)。
詹閔旭,〈華語語系的跨國連結:臺灣-馬華文學〉,《臺大文史哲學報》78期(2013)。
詹閔旭,〈華語語系研究的種族化轉向:談史書美、蔡建鑫、貝納德合編的"Sinophone Studies: A Critical Reader"〉,《台灣文學研究》4期(2013)。
趙立寰,〈政治.暴力.自由主義-司馬桑敦及其小說之戰爭書寫析論〉,《中國現代文學》21期(2012)。
趙學勇,〈「視角」的限制與「邊界」延展的困境——對於「民國文學」構想及其研究視角的思考〉,《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期(2013)。
劉小新、朱立立,〈從「怨恨哲學」邁向「友愛的政治學」——對近年臺灣文化翻譯與闡釋中「悅納異己」思想脈絡的觀察與讀解〉,《東南學術》1期(2008)。
劉勇、張馳,〈文學史的時間意義——兼論「民國文學史」概念的若干問題〉,《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期(2013)。
蕭阿勤,〈民族主義與臺灣一九七〇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臺灣史研究》6卷2期(1999)。
應鳳凰,〈《自由中國》、《文友通訊》作家群與五〇年代臺灣文學史〉,《文學臺灣》26期(1998)。
應鳳凰,〈一部小說的批評史——論姜貴《旋風》及其評論的三次變遷〉,《文史台灣學報》7期(2013)。
應鳳凰,〈戰後台灣新疆題材小說——潘人木五〇年代之異地與異族書寫〉,《新地文學》2期(2007)。
藤田莉娜,〈台灣早期後殖民文本嘗試——司馬桑敦的《高美狼》與韓半島〉,《華文文學》6期(2008)。

(二)學位論文

王東,〈抗日戰爭時期延安秧歌劇研究〉(南京: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
王素真,〈潘人木短篇小說書寫中的地域圖象與歷史記憶——以五、六〇年代作品為例〉(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0)。
王鈺婷,〈抒情之承繼,傳統之演繹——五○年代女性散文家美學風格及其策略運用〉(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9)。
邱蕙如,〈潘人木及其《蓮漪表妹》小說研究〉(臺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2010)。
胡明,〈戰爭永不止息:台灣五〇年代反共小說的精神結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8)。
陳良真,〈潘人木小說研究〉(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2004)。
麻馨悅,〈冷戰下的政治文學——《青春之歌》與《蓮漪表妹》比較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7)。
湯惠蘭,〈何其芳與一九五○年代台灣現代抒情詩〉(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2012)。
游如芬,〈潘人木徵文得獎小說研究〉(臺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2011)。
趙立寰,〈戰後遷臺小說家之戰爭議題研究——以司馬桑敦、柏楊、端木方、趙滋蕃和朱西甯為例〉(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5)。
蔡羽軒,〈越境與跨界的記者/作家——司馬桑敦及其作品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四、網路資料

「台美史料中心」(History of Taiwanese American,http://taiwaneseamericanhistory.org)和「太平洋時報」(Pacific Times,http://pacific-times.com/)網站,曾輝光文章〈來美國追夢半世紀〉,網址:http://pacific-times.com/upload/October%202014-1/7-1.pdf發佈日期:2014-10-2,參引日期:2018-06-15。
「洛杉磯華人資訊網」文章〈洛杉磯長青書局走過二十年〉,發佈者Mrs LA,網址:https://www.chineseinla.com/f/page_viewtopic/t_2064.html,發佈日期:2006-07-29,參引日期:2018-6-15
章海寧網路文章〈《跋涉》的版本及其它〉,網址:http://yvonne-frank.blogspot.com/2010
/11/blog-post.html,轉引日期:2010-11-06(原文發佈日期2008-08-12,發佈網址「章海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631782674,已不可見),參引日期:2018-6-13。
黃錦樹:〈這樣的「華語語系」論可以休矣!──史書美的「反離散」到底在反甚麼?〉,網址:https://sobooks.tw/sinophone-literature-review/,發佈日期:2018-01-02,參引日期:2018-5-19。

五、西文資料

Edward W. Said, ‘Reflections on Exile’, Reflections on Exile and Other Essays, Cambridge: Harw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Sudesh Mishra, ‘Diaspora Criticism’, in Julian Wolfreys (ed.), 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the 21st Century.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2
William Safran, ‘Diasporas in modern societies: Myths of homeland and return’, Diaspora 1(1), 199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