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圖書館首頁
|
網站地圖
|
首頁
|
本站說明
|
聯絡我們
|
相關資源
|
台聯大論文系統
|
操作說明
|
English
簡易查詢
進階查詢
論文瀏覽
熱門排行
我的研究室
上傳論文
建檔說明
常見問題
帳號:guest(18.217.2.5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詳目顯示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論文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作者(中文):
曾凡庭
作者(外文):
Tseng,Fan-Ting
論文名稱(中文):
亞德里亞諾‧德‧拉斯科特斯 (Adriano de las Cortes) 手稿中的晚明廣東飲食習俗
論文名稱(外文):
Food Customs of Guangdong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Based in Adriano de las Cortes’ Manuscript
指導教授(中文):
李毓中
指導教授(外文):
Lee, Yu-Chung
口試委員(中文):
陳宗仁
李其霖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
歷史研究所
學號:
104043606
出版年(民國):
111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7
中文關鍵詞:
廣東
、
異文化接觸
、
吉亞聖母號
、
飲食習俗
外文關鍵詞:
Guangdong
、
Intercultural contact
、
Nuestra Señora de Guía
、
Food Customs
相關次數:
推薦:0
點閱:48
評分:
下載:0
收藏:0
1625年,葡萄牙籍商船吉亞聖母號從馬尼拉前往澳門,卻不幸遭逢船難擱淺於廣東沿海。Adriano de las Cortes神父身為船上乘員之一,被送往潮州和廣東接受審訊,於次年才獲釋返回澳門。神父詳細紀錄遭關押於中國時的所見所聞,尤其對廣東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飲食有相當獨特的視角。晚明時期中國南方飲食習俗中的異文化交流,一直是學界過往較少著墨的議題,關於這一段時間的研究,多集中於討論中國地方飲食特色或西方傳教士眼中的中國飲食文化,對當時東西方飲食的差異認知有侷限性。本文以神父的手稿為核心,剖析廣東當時的飲食情境,與建構歐人東來文化適應的切入點。
In 1625, the Portuguese merchant ship Nuestra Señora de Guía set off from Manila to Macau but unexpectedly stranded on the coast of Guangdong.Father Adriano de las Cortes, as one of the crew members, was sent to Chaozhou and Guangzhou for interrogation, before being released and allowed to Macau the following year. The Father recorded in detail what he saw and heard when he was detained in China, with a special emphasis on his unique perspective on the daily diet of the people of Guangdong. The exchange of the dietary customs of different cultures in southern China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had been a topic not frequently discussed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The research on the dietary history of this period mostly focused on the features of various regional Chinese diets or the Chinese food culture in the eyes of Western missionaries. Such focus leads to limitations of our cognition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diets. This paper uses de las Cortes’ manuscript as the foundation to analyze the dietary landscape in Guangdong at that time and construct the entry point on how the Europeans culturally adapt to the East.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研究回顧 3
第三節、研究材料與方法 4
第四節、章節架構與介紹 5
第五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六節、預期成果 6
第二章、吉亞聖母號船難與西人飲食視角 8
第一節、船難的發生與背景 8
第二節、晚明時期西人的飲食選擇 11
一、小麥 11
二、肉與魚 12
三、航海飲食選擇 14
第三節、明代他國者的飲食印象 16
第三章、難民文化與廣東飲食之碰撞 19
第一節、基本生存與飲食習性上的差異 19
第二節、日常與宗教中的飲食 25
第三節、傳統階級與飲食禮儀 32
第四節、「ALANO」-飲食風俗的衝突 35
第四章、結論 40
論文參考書目 43
一、傳統文獻以及史料
Adriano de las Cortes著,Pascale Girard編譯,《Le voyaen Chine d' Adriano de las Cortes s.j.(1625)》(Paris : Chandeigne,2001)。
Domingo Navarrete著,J.S.Cummins編譯,《The Travels and Controversies of Friar Domingo Navarrete》(London,1960)。
E.H.Blair and J.A.Robertson,eds.,“Letter from Juan Pacheco Maldonado to Felipe Ⅱ”,The Philppine Islands.
E.H.Blair and J.A.Robertson,eds.,“Letter from the Audiencia to Felipe Ⅱ”,The Philppine Islands.
Fermao Mendes Pinto著,Rebecca D. Catz編譯,《The Travels of Mendes Pinto》(Chicago,1989)。
(英)C.R博克舍編注,何高濟譯,《十六世紀中國南部行紀》(北京:中華書局,1990)。
屈大均,《廣東新語(上)》影印本,收於張智主編,《風土志叢刊》(58)(揚州:廣鈴書社,2003)。
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影印本,收於張智主編,《風土志叢刊》(59)(揚州:廣鈴書社,2003)。
屈大均,《廣東新語(下)》影印本,收於張智主編,《風土志叢刊》(60)(揚州:廣鈴書社,2003)。
《中國明朝檔案總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所,1962,《明實錄》景印舊鈔本,明代其餘各朝實錄均同此本)。
江樹生主譯,《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Ⅱ(1627-1629)》(南投:臺灣文獻館,2010)。
江樹生譯,《荷蘭大員長官致巴城總督書信集(Ⅰ)》(臺北:南天書局,2007)。
江樹生譯注,《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臺南:臺南市政府,2002)。
何喬遠,《閩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崇禎四年成書)。
何喬遠,《鏡山全集》(東京,內閣文庫,據崇禎十四年刻本攝製)。
何喬遠,《名山藏》(臺北:成文出版社,1971)。
李毓中、吳孟真譯著,《西班牙人在臺灣1626-1642》(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6)。
李毓中主編/譯註,《臺灣與西班牙關係史料彙編Ⅰ》(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8)。
李毓中主編/譯註,《臺灣與西班牙關係史料彙編Ⅲ》(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3)。
李樂,《見聞雜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宋詡,《宋氏養生部》(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9)。
佚名,《閩海紀略》(《續修四庫全書》,景印清抄本)。
利瑪竇、金尼閣著,何高濟等譯,《利瑪竇中國札記》(北京:中華,1983)。
侯繼高,《全浙兵制》(《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崇禎四年成書)。
徐敏學,《萬曆重修泉州府志》(臺北:臺灣學生,1987)。
高濂,《飲饌服食牋》(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5)。
張燮,《東西洋考》(《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萬曆四十五年成書)。
陳道、黃仲昭纂修,《弘治八閩通志》(臺北:臺灣學生,1987)。
郭起元,《閩省務本節用疏》(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
管景纂修,《永豐縣志》(上海:上海古籍書店據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二十三年刻本重印,1964)。
韓奕,《易牙遺意》(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4)。
韓浚纂修,《嘉定縣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中國史學叢書》,景印萬曆三十三年刻本)
二、 近人論著
E.N.Adrerson著,馬櫻、劉東譯,《中國食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
卜正民,《明代的社會與國家》(合肥:黃山書社,2009)。
卜正民,《維梅爾的帽子》(臺北:遠流出版,2009)。
卜正民,《賽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香料貿易、佚失的海圖與南中國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5)。
卜正民,《掙扎的帝國:氣候、經濟、社會與探源南海的元明史》(臺北:麥田出版,2016)。
方真真,《明末清初台灣與馬尼拉的帆船貿易(1664-1684)》(臺北:稻鄉出版社,2006)。
方真真《華人與呂宋貿易(1657-1687):史料分析與譯註》(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王仁湘著,《飲食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王學泰,〈從文化角度看中國飲食習俗〉,《第三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1994)。
卞浩宇、高永晨,〈論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南京林業大學學報》,卷2期4(南京:2004)。
石毛直道,〈從世界觀看中國飲食文化的特色〉,《第一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1993)。
史景遷著,阮叔梅譯,《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臺北:臺北商務,2000)。
甘為霖英譯,李雄揮漢譯,《荷蘭時代的福爾摩沙》(臺北:前衛出版,2017)。
包樂史,《看得見的城市:全球視野下的廣州、長崎與巴達維亞》(臺北:蔚藍文化,2015)。
庄國土、陳華岳,《菲律賓華人通史》(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2)。
全漢昇,〈美洲發現對於中國農業的影響〉,收入《中國經濟史研究(二)》(北京:中華書局,2011),頁183-191。
伊永文著,《明清飲食研究》(臺北:洪葉文化,1998)。
李龍生,《晚明海外貿易數量研究:兼論江南絲綢產業與白銀流入的影響》(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5)。
李毓中、季鐵生,〈圖像與歷史:西班牙古地圖與古畫呈現的菲律賓華人生活(1571-1800)〉,收入劉序楓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9輯。
李德霞,《17世紀上半葉東亞海域的商業競爭》(昆明:雲南美術出版社,2010)。
李慶新,《明代海外貿易制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巫仁恕,〈明清飲食文化中的感官演化與品味塑造—以飲膳書籍與食譜為中心的探討〉,《中國飲食文化》,卷2期2(臺北:2006)。
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貿易》(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
林偉盛,《荷蘭貿易與中國海商(1635-1662)》,《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7期(2000),頁16-30。
林偉盛,〈荷據時期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貿易〉(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
林乃燊,《中國飲食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林麗月,〈晚明福建的食米不足問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5(臺北:1987)。
冼劍民、盧金玲,〈明清時期澳門中西飲食文化的交流〉,《廣西社會科學》,第11期(廣西:2005)。
俞為潔著,《中國食料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侯波,《明清時期中國與東南亞地區的飲食文化交流》(廣州:暨南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6)。
徐泓,《二十世紀的明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晁中辰,《明代海禁與海外貿易》(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翁佳音,〈十七世紀的福佬海商〉,湯熙勇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七輯(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9),頁59-92。
翁佳音,《荷蘭時代臺灣史的連續性問題》(臺北:稻鄉出版社,2008)。
張增信,《明季東南中國的海上活動(上)》(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88)。
張顯清、林金樹主編,《明代政治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曹永和,《中國海洋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
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6)。
陳宗仁,〈晚明「月港開禁」的敘事與實際:兼論通舶、徵商稅與福建軍情之轉變〉,收入湯熙勇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10輯,頁101-142。
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臺灣早期史研究1400-1700》(臺北:聯經出版社,2005)。
陳荊和,《十六世紀之菲律賓華僑》(香港:新亞研究所,1963)。
陳國棟,〈十七世紀的荷蘭史地與荷據時期的臺灣〉,《臺灣文獻》,第54卷,第3期(2006),頁107-138。
曾品滄,〈辦桌——清代臺灣的宴會與漢人社會〉,《新史學》,卷21期4(臺北:2010)。
曾品滄,〈鄉水食和山水亭:戰爭期間「臺灣料理」的發展(1937-1945)〉,《中國飲食文化》,卷9期1(臺北:2013)。
黃一農,〈吳橋兵變:明清鼎革的一條重要導火線〉,《清華學報》,新42卷,第1期(2012),頁79-133。
黃婉琪,〈福建—呂宋—九州麵粉貿易初探與西班牙人於馬尼拉的糧食適應問題(1571-1683)〉,收入李其霖主編,《宮廷與海洋的交匯》,頁157-201。
楊彥杰,《荷據時代臺灣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
趙啟峰,《族群、宗教與認同—西班牙殖民時代菲律賓華人社會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11)。
鄭永常,《來自海洋的挑戰:明代海貿政策演變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2008)。
劉朴兵,〈利瑪竇視野中的晚明飲食文化〉,《西夏研究》,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黎虎,〈略論中國古代飲食文化研究〉,《揚州大學烹飪學報》,第三期,(揚州:2008)。
聶德寧,《明末清初海寇商人》(臺北:楊江泉,2000)。
蕭軒竹,〈十六世紀華舶至馬尼拉及華商市場之形成〉,《政大史粹》,13(臺北:2007)。
蕭軒竹,《西屬初期菲律賓土著的華貨消費市場(1571-162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希旭菲德爾著,張志成譯,《歐洲飲食文化—吃吃喝喝五千年》(新北市:左岸文化,2009)。
查爾斯•曼恩著,黃煜文譯,《1493:物種大交換丈量的世界史》(新北市:衛城出版,2013)。
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著,韓良憶譯,《食物的歷史(新版)》(新北市:左岸文化,2012)。
費爾南•布勞岱爾著,施康強、顧良譯,《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日常生活的結構:可能和不可能(卷一)》(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
湯姆•斯丹迪奇著,楊雅婷譯,《歷史大口吃:食物如何推進世界文明發展》(臺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0)。
電子全文
摘要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1.
白銀、黨爭、神父與文化碰撞: 晚明吉亞聖母號船難及生還者在廣東之境遇
2.
崇禎朝薊遼兵變與餉稅重整
3.
狐媚燕京:海之王國占城對明朝的朝貢策略與影響
4.
「廣如薪,色絕勝」─ 14-17世紀暹羅蘇木在東亞海域貿易網絡中的影響
5.
明朝華人的海外地理知識 ─ 以大泥國、佛郎機的認識為例
6.
18世紀西班牙人在東亞海域的活動
7.
從品味到口味:新香料引起的「辣味革命」
8.
歐洲軍事武器與東亞的交流─以明代蜈蚣船及叭喇唬船為例
9.
《菲律賓諸島誌》及其作者安東尼奧.德.摩爾加研究
10.
後黎朝末期(1735‐1789)安南使節在中國的外交活動
11.
明末清初上海耶穌會住院的運作─以《敬一堂誌》為中心
12.
「有麝自然香,何必當風颺」─中日麝香社會生命史
13.
十九世紀武吉斯海圖研究:以《馬德里本》為中心
14.
近代初期(16-18世紀)潮州人的商業活動
15.
西方人眼中的中國法律──以阿德里亞諾.德.拉斯.科爾特斯的《中國遊記》為例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論文瀏覽
|
熱門排行
|
管理/審核者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