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5.176.23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林駿騰
作者(外文):Lin, Chun-Teng
論文名稱(中文):日治時期阿美族農業型態與部落環境變遷
論文名稱(外文):Agricultural Pattern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of the Amis/Pangcah Villages in Colonial Taiwan
指導教授(中文):張瑋琦
邱馨慧
指導教授(外文):Chang, Wei-Chi
Chiu, Hsin-Hui
口試委員(中文):林素珍
黃宣衛
口試委員(外文):Lin, Sue-Jane
Huang, Shiun-Wey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學號:104043602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0
中文關鍵詞:日治時期環境變遷農業阿美族
外文關鍵詞:AgricultureAmisColonialTaiwanEnvironmentalPangcah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3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1
  • 收藏收藏:0
日治時期引進的蓬萊米種植促成東臺灣阿美族各部落水田化,同時從小米種植為主的社會轉變為水稻為主。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日本所推行「經濟化」的作物對於當時的阿美族而言並非完全陌生,同時阿美族也不但只是接受新式農業技術的客體而已。對於阿美族而言,科學化農業伴隨著水田化以及土地私有制度而來,稻米亦是結合糧食與經濟作物的存在。阿美族農業從小米時代走向水稻時代並非只是旱田與水田、傳統經濟以及現代化經濟模式的轉變,同時也並非只是因為稻米屬於外來者推動的純經濟與糧食作物,使得小米所蘊含的傳統文化觀直接消亡,應是一連串農業現代化政策逐漸影響下的轉變。
When Taiwan was in Colony period, the growing of japonica rice made the field of Amis/Pangcah’s villages in eastern Taiwan into paddy field. At the same time it changed tribes from millet planting into rice planting. The Amis/Pangcah was not only the object who accepted the modern agriculture technology, many crops which was promoted by Japanese government were not completely strange for Amis/Pangcah. For the Amis/Pangcah, the scientific agriculture were coming together with paddy field and privatizing ownership of the land, and the rice also combine the features of grain crop and cash crop. The Amis/Pangcah’s agriculture which changed from millet period to rice period is not simply just the changes from dry field to paddy field, or from traditional economy to modern economy; simultaneously, it is not just because the rice is the cash and grain crop which was promoted by alien regime to make the value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implies in millet planting immediately die out. It is better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se chang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 serie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policy.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5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5
(一) 研究動機 5
(二) 問題意識 6
第二節 研究回顧 9
第三節 史料與田野調查 11
(一) 史料介紹 12
(二) 田野地與訪談人介紹 13
第四節 論文架構與章節概述 15
第二章 進入殖民者的視野―東臺灣的族群與開發 17
第一節 日治初期的東臺灣與阿美族 17
(一) 東臺灣族群環境與行政區劃演變 17
(二) 阿美族的生業慣習與勞力互助 20
第二節 「阿美族」的界定與東臺灣開發論 25
(一) 人類學對「阿美族」的界定與政策的矛盾 25
(二) 東臺灣開發論 28
第三節 單一國族想像下的族群階序 31
第三章 從科學農業到生活改革 35
第一節 農會制度的建立與推行―以臺東廳為例 35
(一) 臺東廳農會的成立 35
(二) 牛畜改良計畫 36
(三) 園藝果樹作物栽培計畫 44
第二節 科學化的生產與技術推廣 46
(一) 引進肥料與推廣-產量至上 46
(二) 病蟲害與品評會-質量管理 49
(三) 農事指導與技術推廣 51
第三節 農業教育與苦力勞役的技術學習 53
(一) 日治時期東臺灣學校的農業教育 53
(二) 苦力勞役中的技術學習 57
第四節 土地私有化與科學農業的生活變遷 60
(一) 繼承改革與土地私有 60
(二) 從科學農業到繼承改革的生活變遷 67
第四章 東部阿美族水田化過程中的部落環境變遷 68
第一節 煙草、香茅與甘蔗-非水田區的經濟化 68
(一) 從絲煙到捲煙-阿美族煙草的使用型態與種植分布變遷 68
(二) 日治時期專賣局下的阿美族煙草種植 72
(三) 日治到戰後初期的香茅與甘蔗種植與分布變遷 76
第二節 從小米到水稻-水田化前後的部落環境 81
(一) 在來米與蓬萊米-水稻改良推廣的環境影響 81
(二) 部落水田化前後的整體土地利用變遷比較 84
第五章 結論 90
參考書目 92
參考書目
〈一〉 史料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總督府檔案》,臺灣總督府檔案系統。
漢珍數位圖書,《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
伊能嘉矩
1904 《臺灣蕃政志》。臺北市:南天。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
2010 《臺灣蕃人事情》。臺北市:成文出版社。(原版為1900出版)
折原兼次
1930 〈苦力出役と蕃社〉,《臺灣警察時報-讀者心血號》12期,頁15-16。
安倍明義
1929 〈アミ族の結婚に就て〉,《社會事業の友》,頁18-22。
安部高義
1926 《臺灣ニ於ケル煙草》。臺中市: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卒業報文
農學科。
村本道春
1930 〈アミ族保護制度の必要を論ず(第十四回懸賞論文第三等當選)〉,《臺灣警察時報》,頁4-7。
持地六三郎
1912 《臺灣殖民政策》。東京:富山房。
鈴木秀夫編
2010 《臺灣蕃界展望》。臺北市:成文。(原版為1935出版)
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
2011 楊南郡譯註,《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第一冊本研究篇。臺北市:原民會、南天。(原版為1935出版)
臺灣地方自治協會
1937 〈臺東.花蓮港.澎湖三廳の現在及將來を語る座談會〉,《臺灣地方行政》,頁87-98。
臺灣協會
1900 〈植民地としての臺東〉,《臺灣協會會報》23期,頁1-10。
臺灣番族調查會編
1976 《臺灣番族慣習研究》。臺北市:南天。(原版為1921出版)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編
1986 《臺東殖民地豫察報文》。臺北市:成文出版社。(原版為1900出版)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2000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二卷。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原版為1921出版)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1929 《臺灣に於ける母国農業植民》。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
1929 〈水稻豐凶考照試驗成績自大正十四年至昭和二年〉,頁52-67。
1941 〈水稻豐凶考照試驗成績自昭和十一年至昭和十五年〉,頁71-90。
橋本白水編著
1922 《東臺灣》。臺北:南國出版。
藤崎濟之助
1988 《臺灣の蕃族》。臺北市:南天。(原版為1936出版)

〈二〉 研究書目
(一)論著
山口政治
2007 《知られざる東台湾―湾生が綴るもう一つの台湾史》。東京:展転社。
山路勝彦
2011 《日本の人類学―植民地主義、異文化研究、学術調査の歴史》,関西学院大学出版会。
王泰升
2001 〈日治時期高山族原住民族的現代法治初體驗:以關於惡行的制裁為中 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0(1):1-98。
中生勝美
2016 《近代日本の人類学史―帝国と植民地の記憶》。東京:風響社。
石丸雅邦
2008 〈臺灣日本時代的理蕃警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以撒克•阿復
2008 〈紀念作為文化抵抗-大港口事件作為「危險記憶」的解放意涵〉,《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3:187-205。
李玉芬
1996 〈日治時代的東臺灣研究會及其叢書-兼述一個在臺日人的地方團體〉,
《東臺灣研究》,1:9-27。
李尚仁主編
2008 《帝國與現代醫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李宜憲
2009 〈日治時期阿美族之水稻種植下的社會變貌〉,《政大民族學報》,29:25-46。
2011 〈東台灣日本統治體制的建立與原住民的民族發展〉。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
2012 〈東台灣的日本統治體制與原住民的民族發展之研究回顧〉,《政大民族
學報》,30:85-107。
坂野徹
2005 《帝国日本と人類学者―一八八四‐一九五二年》,東京:勁草書房。
呂紹理
2015 〈從螟蛉到螟害─近代臺灣的農業蟲害及其防治〉,《臺大歷史學報》56:133-188。
孟祥瀚
2002 〈清代臺東成廣澳的拓墾與發展〉,《興大人文學報》32:879-918。
林素珍、林春治、陳耀芳
2005 《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七腳川事件》。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郭祐慈
2008 〈臺東平原的農業民族:馬蘭社阿美族社會經濟變遷—臺東平原的農業民
族年〉。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
徐雨村
2017 〈日治時期的臺灣原住民研究概況〉,http://beta.nmp.gov.tw/enews/no7/5.htm。
吳叡人
2006 〈福爾摩沙意識形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
論述的形成〉(1919-1937),《新史學》17(2):,頁127-218。
范燕秋
2008 〈新醫學在臺灣的實踐(1898-1906)-從後藤新平《國家衛生原理》談
起〉,收錄於李尚仁主編,《帝國與現代醫學》,頁19-53。臺北:聯經出版。
洪俊輝
2010 〈控制與動員-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對阿美族的治理〉。臺北:臺灣師
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文德
1986 〈阿美族親屬制度的再探討:以胆(月曼)部落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1期:41-80。
1989 〈胆(月曼)阿美族年齡制度的研究與意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8期:105-144。
孫俊彥
2011 〈歌謠中的部落、歷史與生活:以三首馬蘭阿美族的現代歌謠為例〉,《民俗曲藝》171:65-120。
張素玢
2014 《濁水溪三百年》。臺北:衛城。
張耀宗
2007 〈教育菁英vs.傳統菁英:日治時期教育影響下原住民領導機制的轉變〉,
《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1):1-27。
張瑋琦
2011 〈幽微的抵抗:馬太鞍原住民食物系統的變遷〉,《臺灣人類學刊》9(1):99-146。
康培德
1997 〈南勢阿美聚落、人口初探-十七到十九世紀〉,《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
究》4(1),臺北:48。
1999 《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臺北:稻鄉出版社。
湯本貴和、矢原徹一、松田裕之、高原光編
2011 《環境史とは何か》。東京:文一総合出版。
2011 《環境史をとらえる技法》。東京:文一総合出版。
黃宣衛
2005 《異族觀、地域性差別與歷史:阿美族研究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2005 《國家、村落領袖與社會文化變遷:日治時期宜灣阿美族的例子》,臺北:南天書局。
黃宣衛、黃淑芬
2008 〈粟作から稲作への転換 -日本植民地・台湾における海岸アミ族の社会文化変遷をめぐって-〉,《南方文化》35:165-193。
黃唯玲
2012 〈日治時期「平地番人」的出現及其法律上待遇(1895-1937)〉,《臺灣史研究》19(2):99-150。
黃智慧
2003 〈日本對臺灣原住民宗教的研究取向-殖民地時期官學並行傳統的形成與糾葛〉,收錄於:張珣、江燦騰合編,《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頁1-62。臺北:南天。
溫席昕
2016 《日治時期在臺日本警察的原住民書寫:以重要個案為分析對象》。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葉鳳娟
2007 〈從傳統到當代:試論馬蘭阿美人的酒、祖先祭祀、社會秩序之變遷〉,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璧榛
2007 〈水稻、野鹿與公雞:噶瑪蘭人的食物、權力與性別象徵〉,《考古人類學刊》67:43-70。
2014 〈從祭儀到劇場、文創與文化資產國家轉變中的噶瑪蘭族與北部阿美之性
別與巫信仰〉,《考古人類學刊》80:141-178。
劉斌雄
1975 〈日本學人之高山族研究〉,《中研院民族所集刊》40:5-17。
劉士永
2008 〈「清潔」、「衛生」與「保健」-日治時期臺灣社會公共衛生觀念之轉變〉(修訂稿),收錄於李尚仁主編,《帝國與現代醫學》,頁271-323。臺北:聯經出版。
賴昱錡
2011 〈Misakoliay Kiso Anini Haw?(你今天做苦力了嗎?)-日治時代臺東
廳阿美人的勞動力釋出〉。臺北: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繼道
2002 〈花蓮大庄「舊人」後山移民史〉,《史耘》8:1-22。
2008 《國家、區域與族群:臺灣後山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的歷史變遷》。高雄:高雄復文。
2010 〈近代東臺灣木瓜番里史變遷之研究〉,《東華人文學報》16:101-157。
謝世忠
2017 《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臺北:玉山社。
藤原辰史
2012 《稲の大東亜共栄圏―帝国日本の<緑の革命>》。東京:吉川弘文館。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1993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In 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y: A Reader, ed. Patrick Williams and Laura Chrisman, pp. 82-83.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
Shepherd, John R.
1993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二)譯著
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 JR)著,鄭明萱譯
2011 《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The Columbian
Exchange: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equences of 1492(30th Anniversary Edition))。臺北:貓頭鷹。
巴特‧摩爾-吉爾伯特(Bart Moore-Gilbert)著,彭淮棟譯
2004 《後殖民理論》(The Postcolonial Theory)。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弗朗茲‧法農(Frantz Fanon)著,陳瑞樺譯
2005 《黑皮膚白面具》(Peau Noire, Masques Blancs)。臺北:心靈工坊。
松岡格著,周俊宇譯
2018 《「蕃地」統治與「山地」行政-台灣原住民社會的地方化》。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查爾斯‧曼恩(Charles C. Mann)著,黃煜文譯
2013 《1493:物種大交換丈量的世界史》(1493:Uncovering the New World
Columbus Created)。臺北:衛城出版。
埃里克‧霍布斯鮑姆(Eric J. Hobsbawm),李金梅譯。
1997 《民族與民族主義》(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臺北:麥田出版社。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
2010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新版)》(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New Edition, 2006))。臺北:時報出版。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
2006 《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臺北市:麥田。
賀蕭(Gail Hershatter)著,韓敏中、盛寧譯
2005 《危險的逸樂:二十世紀上海的娼妓與現代性》(Dangerous Pleasures:
Prostitution and Modernity In Twentieth-Century Shanghai)。臺北:時英。
駒込武著
2004 許佩賢譯,〈臺灣的「殖民地現代性」〉,收錄於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論文集,頁161-170。臺北: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
2017 吳密察、許佩賢、林詩庭譯,《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臺北:臺大出版社。
鶴見俊輔著,邱振瑞譯
2008 《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1931-1》。臺北市:行人出版。
露絲‧潘乃德(Ruth Benedict)著,陸徵譯
2012 《菊花與劍:日本研究化的雙重性》。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
Doyle, T. and McEachern, D.著,陳穎峰譯
2001 《環境與政治》(Environment and politics)。臺北:韋伯文化。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