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91.215.20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孫程
作者(外文):Sun, Cheng
論文名稱(中文):從都城到省城:清初金陵城市文化之轉變
論文名稱(外文):From An Imperial Capital to A Provincial City: The Transformation of Jinling Urban Culture in Early Qing
指導教授(中文):馬雅貞
指導教授(外文):Ma, Ya-chen
口試委員(中文):王鴻泰
馬孟晶
口試委員(外文):Wang, Hung-tai
Ma, Meng-ch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學號:104043467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8
中文關鍵詞:明清易代江寧城市文化《金陵四十景圖》地方政府
外文關鍵詞:Ming-Qing dynastic transitionJiangningurban culture"Forty views of Jinling Paintings "local government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6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3
  • 收藏收藏:0
在明清城市文化研究中,17世紀中後期改朝換代之後明清城市文化的轉變,一直是學界較少著墨的議題。關於這一段時間的研究多集中於探討城市文化中的遺民性問題,尤其是在對清初江寧的城市文化研究中,無論是史學家還是藝術史學家,都聚焦於其遺民性的展現,對城市文化的認知有其侷限性。事實上,明清易代對南京城市文化衝擊最大、但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便是城市政治性格的轉變——從都城到省城。本文聚焦於17世紀後半期的江寧地方社會,以地景文化為切入點,分析清初江寧城市文化重建中,地方政府、地方精英圍繞實際地景空間和文化意涵的重塑,而展開的一系列政治和文化活動、地景圖像製作。探討地方政府如何配合中央對江寧的政治、文化新定位,整合城市中的前朝都城性政治空間,使之歸入地方;並利用地景文化這一文人階層所認可的文化傳統,以及參與其中的地方精英在文人群體中的知名度,來擴大地方政府重建工作的影響力。與此同時,本文透過對17世紀中期至18世紀初的半個多世紀中,金陵地景文化從明清易代之初的懷舊與感傷,以及與此並行的城市文化重建中對山水人文之盛不殊晚明的建構;至康熙中後期在文化重建脈絡下對家鄉山水認同感的強調;到18世紀初逐漸脫離晚明的地景文化意象,發展出新的地景遊覽方式的曲折歷程的分析,勾勒出清初江寧城市政治和文化特性之轉變與發展軌跡。
Among the study of urban cultur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culture after the dynastic transition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7th century has always been a topic of less academic attention. Most of the researches on this period focus on the issue of the loyalist's impact on urban culture. Especially in the study of urban culture in Jiangning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both historians and art historians focused on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loyalist's culture. Their cognition of urban culture, however, was limited. The biggest impact of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Ming to the Qing Dynasty on Nanjing's urban culture was, however, the most easily overlooked. That w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ity’s urban political character from an imperial capital to a provincial city. Focusing on the local society in Jiangning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7th century,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andscape culture, the thesis analyzes a series of political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the productions of landscape painting carried out by contemporary local governments and local elites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Jiangning's urban culture which centered on the remodeling of actual landscape space and cultural meaning. Exploring how the local government coordinated the new political and cultural orientation of Jiangning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how it received and rectified the political space of the former dynasties in the city. Moreover, the landscape culture, a cultural tradition recognized by the literati class, and the popularity of the local elites involved, helped to exp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reconstruction work of local governments.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Jinling landscape culture from the mid-17th century to the early 18th century. That is, from the nostalgia and sentimentality in the early Qing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flourishing of landscape culture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urban culture, to the emphasis of the sense of identity of hometown landscape in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 of Kangxi reign. Finally, it gradually divorced from the cultural imagery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 and developed a new way of landscape tour. This evolution process outlines th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s of Jiangning's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Early Qing as well.
摘要
致謝辭
目錄
緒論⋯⋯⋯⋯⋯⋯⋯⋯⋯⋯⋯⋯⋯⋯⋯⋯⋯⋯⋯⋯⋯⋯⋯⋯⋯⋯⋯⋯⋯⋯⋯ 1
第一章:改「京」為「省」:清初江寧城市之變遷⋯⋯⋯⋯⋯⋯⋯⋯⋯⋯⋯ 7
第一節 抑藩服而遵京師:清帝國秩序中的江寧新定位⋯⋯⋯⋯⋯⋯⋯⋯⋯ 8
第二節 清初江寧都城性政治空間的接收與重建⋯⋯⋯⋯⋯⋯⋯⋯⋯⋯⋯⋯ 19
第三節 持風化以正人心:城市風俗與士人文化活動整頓⋯⋯⋯⋯⋯⋯⋯⋯ 34
第四節 康熙初年地方文人的城市感觀變化:以方文為例 ⋯⋯⋯⋯⋯⋯⋯⋯ 43
小結⋯⋯⋯⋯⋯⋯⋯⋯⋯⋯⋯⋯⋯⋯⋯⋯⋯⋯⋯⋯⋯⋯⋯⋯⋯⋯⋯⋯⋯⋯⋯ 52
第二章 地方精英與地方政府對金陵城市文化認同之重建⋯⋯⋯⋯⋯⋯⋯⋯⋯ 55
第一節 風景未殊,河山不改:周亮工對晚明清初城市文化延續性之建構⋯⋯ 56
第二節 新一代之典,昭一方之徽美:從《金陵圖詠》到康熙《江寧府志》⋯ 65
第三節 清初《江寧府志》中地方政府的地景文化重構⋯⋯⋯⋯⋯⋯⋯⋯⋯⋯ 76
第四節 康熙中後期金陵地景圖繪中晚明地景意象的消散⋯⋯⋯⋯⋯⋯⋯⋯⋯ 84
小結 ⋯⋯⋯⋯⋯⋯⋯⋯⋯⋯⋯⋯⋯⋯⋯⋯⋯⋯⋯⋯⋯⋯⋯⋯⋯⋯⋯⋯⋯⋯⋯ 98
餘論⋯⋯⋯⋯⋯⋯⋯⋯⋯⋯⋯⋯⋯⋯⋯⋯⋯⋯⋯⋯⋯⋯⋯⋯⋯⋯⋯⋯⋯⋯⋯ 100
附錄 ⋯⋯⋯⋯⋯⋯⋯⋯⋯⋯⋯⋯⋯⋯⋯⋯⋯⋯⋯⋯⋯⋯⋯⋯⋯⋯⋯⋯⋯⋯⋯ 108
參考書目⋯⋯⋯⋯⋯⋯⋯⋯⋯⋯⋯⋯⋯⋯⋯⋯⋯⋯⋯⋯⋯⋯⋯⋯⋯⋯⋯⋯⋯ 128
史料
1.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北京:中華書局,2007,頁109。
2. (宋)李昉等奉勅撰,《太平御覽》,收入《四部叢刊》子部,第2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
3. (宋)周應合纂、馬光祖修,《景定建康志》,收入《金陵全書》甲編方志類·府志,第2冊,南京:南京出版社,2010。
4. (明)王俊华纂修,《洪武京城圖志》,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24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
5. (明)朱之蕃編、陸壽柏繪圖,《金陵圖詠》,收錄于《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據明天啓四年(1624)刻本影印。
6. (明)朱之蕃編、陸壽柏繪圖,《金陵四十景圖像詩詠》,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據天啓三年(1623)刻本影印。
7. (明)余孟麟,《金陵雅遊編》,天啓四年(1624)刊本,南京圖書館藏。
8. (明)李昭祥,《龍江船廠志》,收入《玄覽堂叢書續集》第26冊,臺北:中正書局,1985。
9. (明)姚士觀,沈鈇編校,《明太祖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23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
10. (明)夏元吉等纂修,《鈔本明實錄·明太祖實錄》,北京:線裝書局,2005。
11. (明)陳沂撰,《金陵古今圖考》,明正德十一年(1516)刊本,國立中央圖書館藏。
12. (明)盛時泰,《牛首山志》,收錄於《南京稀見文獻叢刊》,第17冊,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13. (明)黃佑撰,《南雍志》,北京:學院出版社,1997。
14. (明)葛寅亮,《金陵梵剎志》,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44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1996。
15. (明)葛寅亮,《金陵玄觀志》,收錄于《中國道觀志叢刊》,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16. (明)程嗣功修、王一劃纂,《(萬曆)應天府志》,收入《金陵全書》甲編方志類·府志,第8~10冊,南京:南京出版社,2011。
17. (明)顧起元,《客座贅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8. (清)丁宿章,《湖北詩徵傳略》,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詩文評類,第170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9. (清)丁廷健修, 趙吉士纂,《徽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據康熙三十八年(1699)刻本影印。
20. (清)于成龍纂修,《康熙江寧府志》,收入《金陵全書》甲編方志類·府志,第15~18冊,南京:南京出版社,2011,據康熙二十二年(1683)精抄本影印。
21. (清)王士禎,《金陵遊記》,收入《漁洋山人集七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乾隆年間刊本。
22. (清)王士禎,《帶經堂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41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3. (清)方文,《嵞山集續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7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24. (清)孔尚任,《桃花扇》,收入《暖紅室彙刻傳奇叢書》,第7冊,南京:江蘇省古籍出版社,1990。
25. (清)孔尚任,《湖海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257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26. (民國)王煥鑣,《明孝陵志》,收入《南京稀見文獻叢刊》,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2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新華書店,1991。
28. 中國歷史檔案館整理,《康熙起居注》,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印行,1984。
29. (清)朱緒曾,《國朝金陵詩徵》,清光緒年間刻本,南京圖書館藏。
30. (清)佟世燕修、戴本孝纂,《(康熙)江寧縣志》,收入《金陵全書》甲編方志類·縣志,第13~15冊,南京:南京出版社,2013,據康熙二十三年(1684)刻本影印。
31. (清)邵長蘅,《青門簏匯》,收入《叢書集成續編》集部,第156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
32. (清)余賓碩,《金陵覽古》,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
33. (清)呂燕昭修、姚鼐纂,《(嘉慶)江寧府志》,收入《金陵全書》甲編方志類·府志,第19~21冊,南京:南京出版社,2011。
34. (清)沈德潛輯,《國朝詩別裁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56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35. (清)余懷,《板橋雜記》,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
36. (清)屈大均,《翁山文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37. (清)周亮工,《賴古堂集》,收入《周亮工全集》,第1~2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38. (清)周亮工,《賴古堂印譜》,收入《周亮工全集》,第17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39. (清)周亮工,《讀畫錄》,收入《清代傳記叢刊》藝林類,第71冊,臺北:明文書局,1985。
40. (清)卓爾堪,《明末四百家遺民詩》,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73。
41. (清)金鰲,《金陵待徵錄》,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
42. (清)紀映鐘,《戆叟诗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3. (清)計六奇,《明季南略》,收入《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五輯,臺北:台灣大通書局,1987。
44. 陝西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編,《金陵畫派書畫精品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7。
45. (清)陳文述,《秣陵集》,收入《南京稀見文選叢刊》,第5冊,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
46. (清)徐世昌,《晚晴簃詩匯》,北京:中國書店,1989。
47. (清)高岑,《金陵四十景圖》,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
48. (清)陳伯雨,《金陵通紀》,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5。
49. (清)袁枚修纂,《乾隆江寧縣新志》,收入《金陵全書》甲編方志類·縣志,第16~17冊,南京:南京出版社,2013。
50. (清)悟明編,《敕建報恩寺梵剎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
51. (清)高宗敕撰,《清朝文獻通考》,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3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52. (清)陳恭尹,《獨漉堂詩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41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3. (清)宮夢仁,《讀書紀數略》,臺北:新興出版社,1971,據康熙四十六年刊本影印。
54. (清)唐開陶修,《(康熙)上元縣志》,收入《金陵全書》甲編方志類·縣志,第2~4冊,南京:南京出版社,2010。
55. (清)陳開虞修、張怡等纂,《(康熙)江寧府志》,收入《金陵全書》甲編方志類·府志,第11~14冊,南京:南京出版社,2011,據康熙七年(1668)刻本影印。
56. (清)孫鋐,《皇清詩選》,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398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出版社,1997。
57. (清)徐鼐,《小腆紀傳(補遺)》,收入《中國野史集成》續編,第2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58. 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丙編》,第六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59. (清)張廷玉等奉敕纂,《明史》,清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刻本,哈佛燕京圖書館藏。
60. (清)張怡,《白雲道者自述稿》抄本,南京圖書館藏。
61. (清)張怡,《玉光劍氣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
62. (清)張怡,《謏聞續筆》,收入《筆記小說大觀》二十二編,臺北:新興出版社,1978。
63. (清)張怡,《濯足庵文集鈔》,收入《南開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清人別集叢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0。
64. (清)鄂爾泰等纂修,李洵、趙德貴等點校,《八旗通志‧初集》,第1冊,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65. (清)《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66.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軍機處檔摺件,文獻編號004860、005483。
67. (清)蔣廷錫等奉敕撰,《大清一統志》,清乾隆九年(1744)武英殿刻本,哈佛燕京圖書館藏。
68. (清)鄧漢儀輯,《詩觀初集》,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第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69. (清)錢謙益,《牧齋有學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39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70. (清)魏憲輯,《詩持全集·詩持二集》,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第3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71. (清)藍應襲修、何夢篆纂,《乾隆上元縣志》,收入《金陵全書》甲編方志類·縣志,第5~6冊,南京:南京出版社,2011。
72. (清)顧炎武撰,胡蕭白點校,《建康古今記》,收入《南京稀見文獻叢刊》,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
73. (清)顧炎武,《亭林詩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40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4.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第2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
75. (清)顧雲,《盋山志》,收入《南京稀見文選叢刊》,第5冊,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
76. (清)顧夢遊,《顧與治詩》,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52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77. (民國)夏仁虎,《秦淮志》,收入《南京稀見文獻叢刊》,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
78. (民國)夏仁虎,《玄武湖志》,收入《金陵全書》甲編方志類·專志,南京:南京出版社,2013。
79. (民國)陳詒紱,《金陵瑣志九種(下)·鐘南淮北區域志》,收入《南京稀見文獻叢刊》,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
80. (民國)張惠衣,《金陵大報恩寺塔志》,收入《南京稀見文獻叢刊》,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
81. 趙爾巽等,《清史稿》,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29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82. 單國強編,《金陵諸家繪畫》,香港:商務印書館,1997。

專書
1. 大木康著,《中国遊里空間―明清秦淮妓女の世界》,東京:青土社,2002。中譯本見大木康著、辛如意譯,《風月秦淮:中國遊里空間》,臺北:联经出版社,2007。
2. 任道斌,《方以智年譜》,合肥:教育出版社,1983。
3. 呂曉,《圖寫興亡:名畫中的金陵勝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
4. 呂曉,《明末清初金陵畫壇研究》,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12。
5. 吕曉,《筆憶金陵:二個遺民藝術家族的山水詠懷》,臺北:石頭出版社,2010。
6. 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
7. 巫仁恕,《優游坊廂:明清江南城市的休閑消費與空間變遷》,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13。
8. 范金民等編,《南京通史·明代卷》,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
9. 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南京建置志》,深圳:海天出版社,1994,頁184。
10. 胡祥翰,《金陵勝跡志》,南京: 南京出版社,2012。
11. 夏維中、張鐵寶、王剛等編著,《南京通史·清代卷》,南京:南京出版社,2014。
12. 張慧劍,《明清江蘇文人年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3. 蕭瓊瑞,《懷鄉與認同——台灣方志八景圖研究》,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7。
14. Fei, Si-yen. Negotiating Urban Space: Urbanization and Late Ming Nanjing.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15. Finnane, Antonia. Speaking of Yangzhou: A Chinese City, 1550–1850. 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 236.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4.中譯本見安東籬、李霞譯,《說揚州:1550-1850年的一座中國城市》,北京:中華書局,2007。
16. Fong, Wen. Landscapes Clear and Radiant: The Art of Wang Hui (1632-1717). New York: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
17. Goodman, Bryna. Native Place, City, and Nation: Regional Network and Identities in Shanghai , 1853-1937.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中譯本見顧德曼著、宋鑽友譯,《家鄉、城市和國家——上海的地緣網路與認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8. Kim, Hongnam. The Life of a Patron: Zhou Lianggong(1612-1672)and the Painters of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New York:China Institute, 1996.
19. Meyer-Fong, Tobie. Building Culture in Early Qing Yangzhou.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中譯本見梅爾清著、朱修春譯,《清初揚州文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20. Naquin, Susan. Peking: Temples and City Life, 1400–190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中譯本見韓書瑞、朱修春譯,《北京:寺廟與城市生活》,臺北:稻香出版社,2014。
21. Shang Wei. Rulin waishi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3. 中譯本見商偉著、嚴蓓雯譯,《禮與十八世紀的文化轉折——《儒林外史》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12。
22. Spence, Jonathan D. Tsʻao Yin and the Kʻang-hsi Emperor: Bondservant and Master.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nd edition, 1988. 中譯本見史景遷著、陳引池等譯,《曹寅與康熙:一個皇室寵臣的生涯揭秘》,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4


論文
1. 大木康,〈順治十四年的南京秦淮——明朝的恢復與記憶〉,《文學新論》,12(2009.12),頁1-26。
2. 王仲蘭,〈金陵勝概:實景圖與十七世紀南京山水畫〉,澳門藝術博物館:秣陵煙月——明末清初金陵畫派書畫學術研討會,2010。
3. 王汎森,〈清初士人的悔罪心態與消極行為——不入城、不赴講會、不結社〉,收入《國史浮海開新錄——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社,2002,頁405-56。
4. 史文娟,〈王世貞筆下的16座南京名園(1588-1589)考略〉,《建築師》,2(2017),頁31-45。
5. 林開世,〈方志的呈現與再現——以《噶瑪蘭廳志》為例〉,《新史學》,18:2(臺北,2007),頁1-60。
6. 林開世,〈風景的形成和文明的建立——十九世紀宜蘭的個案〉,《台灣人類學刊》,1(臺北,2003),頁1-38。
7. 王正華,〈乾隆朝蘇州城市圖像:政治權利、文化消費與地景塑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50(臺北,2005),頁115-184。
8. 王振忠,〈明清以來漢口的徽商與徽州人社區〉,收入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公司,2005,頁59-100。
9. 文燁,〈清代南京城市發展歷程探析(1644-1911)〉,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系碩士論文,2007。
10. 王鴻泰,〈社會圖像的建構——百年來明清社會史研究的透視〉,《東吳歷史學報》,32(臺北,2009),頁73-130。
11. 王鴻泰,〈從經國濟民到聲色犬馬——二十年來台灣社會文化史研究的回顧〉,Ming Studies,73(2011.4):18-37。
12. 王鴻泰,〈明清的士人生活與士人文化〉,收入邱仲麟編,《中國史新論——生活與文化分冊》,臺北:聯經出版社,2013,頁267-316。
13. 王鴻泰,〈浮游群落——明清間士人的城市交遊活動與文藝社交圈〉,《中華文史論叢》,96(上海,2009),頁113-158。
14. 王鴻泰,〈青樓名妓與情藝生活——明清間的妓女與文人〉,收入熊秉真、呂妙芬主編,《禮教與情慾——前近代中國文化中的後/現代性》,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頁73-123。
15. 王鴻泰,〈美人相伴——明清文人的美色品賞與情藝生活的經營〉,《新史學》,24:2(2013),頁71-130。
16. 王鴻泰,〈美感空間的經營——明、清間的城市園林與文人文化〉,收入王汎森編,《東亞近代思想與社會》,臺北:月旦出版社,1999,頁127-86;
17. 王鴻泰,〈俠少之游——明清士人的城市交游與尚俠風氣〉,收入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頁101-147。
18. 石守謙,〈由奇趣到復古——十七世紀金陵繪畫的一個切面〉,《故宮學術季刊》,15:4(臺北,1998),頁45-76。
19. 石守謙,〈失意文士的避居山水——論十六世紀山水畫中的文派風格〉,收入氏著《風格與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臺北:石頭出版社,2010,頁301-37。
20. 邱仲麟,〈從文化史、社會風俗到生活〉,收入氏編,《中國史新論——生活與文化分冊》,臺北:聯經出版社,2013,頁1-24。
21. 李孝悌,〈序——明清文化史研究的一些新課題〉,收入氏編,《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頁1-35。
22. 李孝悌,〈十七世紀以來的士大夫與民眾--研究回顧〉,《新史學》,4:4(臺北,1993),頁97-139。
23. 李孝悌,〈桃花扇底送南朝——斷裂的逸樂〉,收入氏著《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慾望與生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頁1-53。
24. 巫仁恕,〈從遊觀到旅遊:16至20世紀蘇州旅遊活動與空間的變遷〉,收入巫仁恕、康豹、林美莉主編,《從城市看中國的現代性》,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0,頁113-49。
25. 巫仁恕,〈江南園林與城市社會——明清蘇州園林的社會史分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61(臺北,2008),頁1-60。
26. 汪利平,〈杭州景觀建設與清代政治文化〉,收入范金民、胡阿祥編,《江南地域文化的歷史演進文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頁653-72。
27. 何幸貞,〈明代的建文朝歷史記憶〉,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28. 李珮詩,〈明亡前後金陵勝景圖像之研究——以松巒古寺為例〉,《書畫藝術學刊》,4(臺北,2008),頁257-292。
29. 吳翊良,〈南都·南疆·南國——南明(1644-1662)遺民詩中的南方書寫〉,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
30. 汪榮祖,〈桃花扇底送南明〉,《歷史月刊》,182(臺北,2003),頁28-32。
31. 呂曉,〈明末清初「金陵勝景圖」研究〉,《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 
版》,4(南京,2010),頁7-18。

32. 范金民,〈鼎革與變遷:明清之際江南士人行為方式的轉向〉,《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5:2(北京,2010),頁26-41。
33. 孟晗,〈周亮工年譜〉,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07。
34. 馬孟晶,〈名勝志或旅遊書:明《西湖遊覽志》的出版歷程與杭州旅遊文化〉,《新史學》,24:4(臺北,2013),頁93-138。
35. 馬雅貞,〈商人社群與地方社會的交融:從清代蘇州版畫看地方商業文化〉,《漢學研究》,28:2(臺北,2010),頁87-126。
36. 馬雅貞,〈中介於地方與中央之間:《盛世滋生圖》的雙重性格〉,《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4(2008.03),頁259-322。
37. 胡簫白,〈勝景品賞與地方記憶——明代南京的遊冶活動及其所見城市文化生態〉,《南京大學學報》,6(南京,2014),頁76-90。
38. 胡簫白,〈文人,和尚與皇帝:明清南京棲霞山的文化形塑與景觀政治〉,《新史學》,27:2(臺北,2016),頁39-94。
39. 洪麗君,〈明代《金陵圖詠》之編輯、出版與圖像風格探究〉,《中臺學報·人文社會卷》,21:1(臺北,2009),頁61-99。
40. 陳葆真,〈康熙和乾隆二帝的南巡及其對江南名勝和園林的繪製與仿建〉,《故宮學術季刊》,32:2(臺北,2015),頁1-62。
41. 郭奕,〈周亮工《讀畫錄》及其畫事研究〉,天津美術學院美術理論碩士論文,2010。
42. 陳連域,〈盛清時期的布政使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43. 崔逸文,〈張氏家族文學研究〉,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3。
44. 張渝,〈金陵三俊與明中期金陵文化的興盛〉,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研究碩士論文,2012。
45. 許富翔,〈清代江寧滿城的研究〉,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
46. 張瀚心,〈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圖冊」研究:南京意象之形塑〉,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47. 梅韻秋,〈張崟《京口三山圖卷》:道光年間新經世學風下的江山圖像〉,《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6(臺北,1999),頁195-239。
48. 梅韻秋,〈明代蘇州地區的勝景紀遊圖〉,《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第一屆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論文集》,臺北,1994。
49. 黃菲,〈祀真武或祭龍潭——清初雲南東川府的信仰空間交疊與景觀再造〉,《新史學》,23:4(臺北,2012),119-61。
50. 程章燦、成林,〈從《金陵五題》到「金陵四十八景」——兼論古代文學對南京歷史文化地標的形塑作用〉,《南京社會科學》,10(南京,2009),頁64-70。
51. 董博芳,〈周亮工的藝術交往與收藏〉,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史碩士論文,2010
52. 費絲言,〈明清的城市空間與城市化研究〉,收入邱仲麟編,《中國史新論——生活與文化分冊》,臺北:聯經出版社,2013,頁317-41。
53. 萬新華,〈十七世紀金陵畫家筆下的金陵勝景〉,澳門藝術博物館:秣陵煙月——明末清初金陵畫派書畫學術研討會,2010。
54. 楊敦堯,〈圖寫興亡:實景山水圖在清初金陵社會網絡中的意涵〉,《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刊》,(臺北,2006),頁1-32。
55. 楊敦堯,〈景象、記憶與遺民情境:龔賢《攝山棲霞圖》在清初金陵社會網絡中的意涵〉,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56. 鄭文惠,〈公共園林與人文建構:明代中期虎丘地景的文化書寫〉,《政大中文學報》,11(臺北,2009),127-62。
57. 鄭淇丰,〈從《詠懷古跡》、《板橋雜記》論余懷的金陵記憶〉,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6。
58. 薛永年,〈地域文化与清初金陵画坛〉,澳門藝術博物館:秣陵煙月——明末清初金陵畫派書畫學術研討會,2010。
59. 蘇辰,〈明代南京守備體制人員任職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學刊》,3(2015),頁98-106。
60. 羅曉翔,〈城市生活的空間結構與城市認同——以明代南京士紳社會爲中心〉,《浙江社會科學》,7(杭州,2010),頁85-94。
61. 羅曉翔,〈「國都記憶」與晚明南京的地方敘事——兼論明清時期的國家與城市關係〉,《江海學刊》,6(2017),頁162-172。
62. Hay, Jonathan. “Ming Palace and Tomb in Early Qing Jiangning: Dynasty Memory and the Openness of History.” Late Imperial China, 20:1(June, 1999): 1-48.
63. Hay, Jonathan. “The Suspension of Dynastic Time”, In Boundaries in China, edited by John Hay. London: Reaktion Books, 1994. pp.171-97.
64. Ma, Ya-chen. “Picturing Suzhou-Visual Politics in the Making of Cityscapes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Ph.D.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2007.
65. Mei, Yun-chiu. “The Pictorial Mapping and Imperialization of Epigraphic Landscapes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Ph.D.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2008.
66. Owen, Stephen. “Place: Meditation on the Past at Chin-ling”,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0:2 (Dec., 1990): 417-57.
67. Stuer, Catherine “Dimensions of Place: Map, Itinerary, and Trace in Images of Nanjing”. Ph.D. dissert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2012.
68. Vinograd, Richard. “Fan Ch'i (1616-after1694): Place-Making and the Semiotics of Sight in Seventeenth-Century Nanching”,《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14(2003): 129-57+244.
69. Wang, Liping. “Paradise for Sale: Urban Space and Tourism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Hangzhou, 1589-1937.” Ph.D. di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1997.


網絡資料
1. 王鴻泰,〈清初整風運動下江南士人城市活動與文人文化的轉折〉,「明清的城市文化與生活」研究計劃之子計劃,http://citylife.sinica.edu.tw/intro/intro_02.htm,擷取日期2019年1月15日。
2. 石守謙講座,〈金陵殘夢——追憶晚明的南京〉,中正紀念堂演藝廳,2015年11月4,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M5Ayue2tk&sns=fb&fbclid=IwAR3AbagIMpN8nmr972lqQVXgESHllZsUcz1s9OTcWR-OkAiWKrBSWcXYM3A,擷取日期2018年10月14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