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90.239.4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張穎
作者(外文):Chang, Ying
論文名稱(中文):灰色舞台:抗戰時期京劇伶人生存形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mbiguous Stage: Study of Peking Opera Actor's dilemma in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指導教授(中文):徐亞湘
李貞慧
指導教授(外文):Hsu, Ya-Hsiang
Lee, Chen-Hui
口試委員(中文):孫玫
沈惠如
林佳儀
李元皓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號:104041808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94
中文關鍵詞:中日戰爭上海租界京劇馬連良程硯秋周信芳
外文關鍵詞:Second Sino-Japanese WarForeign concessions in ShanghaiPeking operaMa LianliangCheng YanqiuZhou Xinfang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7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中日戰爭期間,北京在盧溝橋事變發生不久後成為日本統治區域,長期由日本扶持之傀儡政權統;上海租界在戰爭前半期為英法等外國勢力盤據的孤島,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才逐漸成為日本統治地區。京劇最為流行的地區-北京與上海,戰爭前半期分屬於不同的政治環境中。戰時許多知識分子與民眾跟隨國民政府前往國統區,但京劇伶人多半選擇留在原地,並維持日常演出。此舉導致中日戰爭期間,京劇發展並未因戰爭與原政府遷移而位移,仍舊以北京、上海為主要發展城市。
從北京與上海京劇伶人之戰時演劇歷程中,可觀察出合作、隱退與反抗三種對日態度,並從中可汲取出馬連良、程硯秋與周信芳三位典型人物。北京為傀儡政權統治區,多數伶人抱持合作態度,參加附日機構所舉辦的募款獻機活動;少數伶人仿效文人以隔離自我、無涉政治的態度專注於演劇發展;少部分上海京劇伶人,則利用戰爭前期上海租界尚未淪陷之特殊性,上演帶有抗敵意味的劇目宣傳抗日。雖然伶人立場看似有別,但在長期的戰爭環境中,局勢變化、外力衝擊都會造成伶人態度產生擺盪,因此伶人的立場與表態並非一貫的壁壘分明。在眾多京劇伶人各異的演劇發展中,戰時日統區的京劇發展樣貌由此勾勒成型。
During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Beijing had become a region under Japanese rule shortly after the Lugou Bridge Incident and was ruled by a puppet state supported by Japan for a long time.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war, foreign concessions in Shanghai were a solitary island controlled by the British, French and other foreign powers. With the outbreak of the Pacific War, the Shanghai foreign concessions were gradually controlled by Japan so that Beijing and Shanghai, where the Peking opera were popular, were under different political environment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war. During the war, many intellectuals and citizens followe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to the area under its rule while most Peking opera actors stayed in the same place and remained their daily performances. Therefore, during the war, the cent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king opera was not moved by the war and the migration of the government's location and still was mainly in Beijing and Shanghai.
From records of performances of the actors in Beijing and Shanghai, there are three attitudes toward Japan, collaboration, passivity, resistance, which may be typically represented by Ma Lianliang, Cheng Yanqiu, Zhou Xinfang respectively. As Beijing was under the puppet state, most of the actors were cooperative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fund-raising activities organized by the Japanese-affiliated organizations. A few of them followed the example of the literati and focused on their performances of the Peking Opera in an isolated, non-political manner. In addition, a very few of the Peking opera actors in Shanghai took advantage of the Shanghai foreign concessions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war, which were not being occupied by Japan, and staged plays with the meaning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lthough the political positions of the actors seemed to be different, during the long war, changes in the situation and the impact of external forces caused the actor's attitudes to sway. Thus, the political positions and expressions of the actors were not always clear-cut. By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s of many individual Peking opera actors, the overall pictu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Peking opera in the area controlled by the puppet state during the war was formed.
第一章 緒論 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5
二、文獻回顧與評析 11
三、研究方法 20
四、章節大綱 28
第二章 日本統治陰影下的社會與京劇 31
第一節 戰爭時空下的新社會 32
一、開戰之後:日統區北京與孤島上海 32
二、傀儡政權對文化與言論的管制 35
三、戰爭時空下的社會變動 40
第二節 戰時劇場環境之變化 45
一、京劇在不同政治區域的發展情況 45
二、京劇發展的分期與承繼 49
第三節 京劇伶人的反應與選擇 52
一、從廣播救難到復業:京劇演員的救助與自救 52
二、名角的高調退場:梅蘭芳的最後演出 56
三、生活與生計的選擇:回歸「淪陷」之地 62
第三章 親日抑或從流?馬連良與日本統治下的伶人縮影 69
第一節 善於進退應對的伶人們 71
一、一如既往:權力更迭下的伶人演劇 71
二、伶人演劇與時人之見 76
三、非關時局變化的新編戲 80
第二節 交流與宣傳:為戰事服務的演劇 84
一、日人對京劇旦角的印象與關注 84
二、懷抱憧憬的演劇交流 88
三、傀儡政權的慶演與募款 94
四、灰色立場:伶人對政治性演出的擺盪 101
第三節 滿洲國演劇:日常商演與政治解讀 104
一、赴滿洲國演劇的北方伶人 104
二、演劇使節的風光與職責 108
三、戰後遭受清算的伶人們 113
第四章 隱退與超然演劇:程硯秋之演藝高峰與流派開展 119
第一節 伶人隱退態度的生成 121
一、文伶形象的建構 121
二、開戰的衝擊 124
三、無涉政治的演劇態度 127
第二節 名旦發展與流派承繼 132
一、以新編戲與上海劇場開啟戰時演劇高峰 132
二、名旦的流派開展 138
三、政治性劇目的隱聲 145
第三節 態度立場的轉變起伏 151
一、在戰事衝擊下開展演劇新藝向 151
二、立場與理想的貫徹 153
三、伶人的有意表態 161
第五章 反抗與商業的消長:周信芳的跨界演劇與劇場競爭 168
第一節 反日之聲:上海京劇界的抗敵風氣 169
一、早於戰爭的京劇抗敵劇目 169
二、京劇新編的兩種革新方式 172
三、戲曲界的抗日仿效 179
第二節 商業之勢:與孤島並行的演劇興衰 183
一、商業化導向的演劇趨勢 183
二、多元文化的審美取向 188
三、時局驟變下的禁令與衝擊 192
第三節 南北之爭:南北名伶匯聚上海劇場 198
一、人口流動與都市吸引力 198
二、同行競演與南北伶人合作 201
三、最後一齣京劇抗敵劇目 207
第六章 疾風與勁草:戰爭、社會與伶人演劇的互映 213
第一節 藉勢飛升:以亂世為演劇盛世 214
一、政治立場為演劇理想實現之推手 214
二、日本勢力與伶人演劇聲勢並進 217
三、無須附逆卻得順從 221
第二節 見微知著:以京劇折射的京滬城市面貌 224
一、特殊地理位置導致上海伶人流動性下降 224
二、政治性演劇拓展北京伶人公共性 227
三、社會局勢與伶人態度的同步擺盪 230
第三節 政治皮,商業骨:演劇商業性與政治性之並存關係 233
一、政治性演劇的順反兩面 234
二、包裝在政治下的商業演劇 238
三、徹底倒向商業的演劇天平 241
第七章 結論 245
一、戰時市民娛樂研究 246
(一)用於發聲與宣洩的戰時娛樂 246
(二)跨越地區審美的流行 247
二、演劇與政治之關係研究 248
(一)與日本的合作關係 248
(二)抗敵與商業的一體兩面 250
三、戰時京劇的承繼研究 251
(一)集結於日統區的演劇成果 251
(二)北京伶人與上海劇場 251
參考書目 253
附錄 266
一、抗戰期間京劇伶人演出附日機構舉辦之政治性演劇活動列表 266
二、戰時京滬名伶演劇活動大事記 274
三、周信芳1942年至1944年演出情況列表 288
一、專著

丁秉燧,《菊壇舊聞錄》,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5。
上海市檔案館,《日偽上海市政府》,北京:檔案出版社,1986。
上海廣播電視志編纂委員會,《上海廣播電視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99。
么書儀,《程長庚.譚鑫培.梅蘭芳-清代至民初京師戲曲的輝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三輯.北洋政府1912-1927.文化》,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委員會編譯組,《華北治安戰(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戲曲菁英(上)》,上海:新華書店,1989。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京劇談往錄》,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______,《京劇談往錄續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______,《京劇談往錄三編》,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中國戲曲志上海卷編輯部,《上海戲曲史料薈萃》第一期,上海:上海藝術研究所,1986。
______,《上海戲曲史料薈萃》第二期,上海:上海藝術研究所,1986。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北京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出版,1999。
______,《中國戲曲志・上海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出版,1999。
______,《中國戲曲志・四川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出版,1995。
______,《中國戲曲志・吉林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出版,1993。
______,《中國戲曲志・黑龍江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出版,1994。
______,《中國戲曲志・新疆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出版,1995。
______,《中國戲曲志・遼寧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出版,1994。
______,《中國戲曲志.廣西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5。
天津市政協文史資料硏究委員會,《天津租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方漢奇,《中國新聞事業通史》第二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日本防衛廳防衛硏修所戰史室編撰,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日軍對華作戰紀要(一):從盧溝橋事變到南京戰役》,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7。
王家熙、許寅編,《俞振飛藝術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
王敏,《上海報人社會生活(1872-1949)》,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
北京社會科學研究所編:《北京歷史紀年》,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史梅定主編,《上海租界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1。
四川聯合大學研經濟研究所,《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物價史料匯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1998。
朱繼彭,《童芷苓》,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
辻聽花,《支那芝居》,北京:支那風物研究會,1923。
余子道、劉其奎、曹振威編,《汪精衛國民政府「清鄉」運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呂芳上主編,《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第四冊,臺北:國史館,2015。
李元皓,《京劇老生旦行流派之形成與分化轉型研究》,臺北:國家,2008。
李占才、張勁,《超載:抗戰與交通》,桂林:廣西大學出版社,1996。
李玉茹著、李如茹整理,《李玉茹談戲說藝》,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
李伶伶,《尚小雲全傳》,北京:中國青年,2009。
______,《程硯秋傳》,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
______,《尚小雲評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李孝悌,《下層社會的啟蒙運動(1901-1911)》,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98。
李浮生,《春申梨園史話》,臺北:李浮生,1980。
李茜,《《小留香館日記》研究》,中國戲曲學院碩士論文,2017。
李焱勝,《中國報刊圖史》,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北京:人民文學,2010。
汪宏倫,《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臺北:聯經,2014。
汪培,《上海滬劇志》,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
沈鴻鑫、何國棟,《周信芳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沈鴻鑫,《京劇大師周信芳》,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9。
沙垚、周劼人,《一個人的京劇史:張正芳評傳》,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
周武,《二戰中的上海》,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15。
周信芳藝術研究會編,《周信芳藝術評論集續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4。
周春,《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物價史》,成都:四川大學出版,1998。
周簡段,《梨園往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
孟兆臣主編,《中國近代小報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邵迎建,《上海抗戰時期的話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姜進,《詩與政治:20世紀上海公共文化中的女子越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胡金兆,《京劇大師程硯秋》,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7。
胡疊,《上海孤島話劇研究》,北京:文化藝術,2009。
重慶戲曲志編輯委員會,《重慶戲曲志》,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1。
唐振常主編,《上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夏衍,《懶尋舊夢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00。
宮寶榮,《法國戲劇百年(1880-1890)》,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01。
徐幸捷、蔡世成,《上海京劇志》,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
徐迺翔、黃萬華,《中國抗戰時期淪陷區文學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編輯委員會編輯,《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六卷「傀儡組織(三)」》,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出版,1981。
翁偶虹,《梨園鴻雪錄》,北京:文津出版社,2017。
馬少波等主編,《中國京劇史》,北京:中國戲劇,1999。
馬龍,《我的祖父馬連良》,北京:團結出版社,2007。
張正芳,《入戲-張正芳京劇生涯自述》,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7。
張永和,《春風秋雨馬蹄疾—馬連良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張仲禮主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1990。
張同樂,《華北淪陷區日偽政權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
張向華,《田漢年譜》,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2。
張泉,《淪陷時期北京文學八年》,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4。
張根福,《抗戰時期的人口遷移-兼論對西部開發的影響》,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
張愛玲,《張愛玲典藏全集.散文卷一:1939-1947》,臺北:皇冠,2001。
張嘉璈、楊志信,《中國通貨膨脹史(1937-1949)》,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6。
張慧、曹其敏,《清新雋雅喜彩蓮》,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梅紹武,《我的父親梅蘭芳》,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
梅蘭芳,《東遊記》,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7。
______,《舞台生活四十年》,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
梅蘭芳述,許姬傳記,《舞台生涯四十年》,臺北:里仁,1979。
許雪姬,《日治時期在「滿洲」的台灣人》,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
許錦文,《文武全才:李少春》,上海:上海人民,2012。
郭岱君主編,《重探抗戰史一:從抗日大戰略的形成到武漢會戰,1931-1938》,臺北:聯經,2015。
陳平原、王德威編,《北京: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陳白塵、董健主編,《中國現代戲劇史稿1899-1949》,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
陳存仁,《抗戰時代生活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陳青生,《抗戰時期的上海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陳紀瀅,《齊如老與梅蘭芳》,合肥:黃山書社,2008。
陶菊隱,《天亮前的孤島》,出版地不詳:中華書局,1947。
______,《孤島見聞-抗戰時期的上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傅謹,《20世紀中國戲劇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
程永江,《我的父親程硯秋》,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10。
______,《程硯秋史事長編(下)》,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程硯秋,《程硯秋自傳》,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2。
______,《程硯秋戲劇文集》,北京:華藝出版社,2010。
程硯秋著、程永江整理,《程硯秋日記》,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9。
費三金,《俞振飛傳》,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1。
______,《絕代風華:言慧珠》,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賀捷生、曹其敏編,《禦霜實錄——回憶程硯秋先生》,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2。
黃美真、張雲編,《汪精衛國民政府成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楊存昌、蘇海坡編,《梨園幽韻》,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
楊佳嫻,《懸崖上的花園: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學場域(1942-1945)》,臺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
鄒依仁:《舊上海人變遷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葛一虹主編,《中國話劇通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
賈志剛主編,《中國近代戲曲史》,北京:文化藝術,2011。
鄒依仁,《舊上海人口變遷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寧殿弼,《關東奇伶唐韻笙》,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趙白生,《傳記文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趙榮琛,《粉墨生涯六十年》北京:當代中國,2006。
齊如山,《齊如山回憶錄》,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6。
劉大成,《「七.七」事變前後北京地區抗日活動》,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
劉心皇,《抗戰時期淪陷區地下文學》,臺北:正中書局,1985。
劉枋,《顧正秋的舞台回顧》,臺北:時報文化,1976。
劉家峰,《抗日戰爭時期的基督教大學》,福州:福建教育,2003。
劉滬生、張力、任曜翔,《京劇厲家班史》,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劉豁公、孫克雲編,《雅歌集六十週年紀念特刊》,臺北市:雅歌集,1969。
樓嘉軍,《上海城市娛樂研究》,上海:文匯出版社,2008。
歐陽予倩,《自我演戲以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
蔡國裕,《1920年代中國社會主義論戰》,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
樹棻,《生死戀歌:周信芳與裘麗琳》,上海:文匯出版社,2003。
遲金聲,《馬連良》,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7。
錢理群主編,《中國淪陷區文學大系.戲劇卷》,南寧:廣西教育,1998。
謝蔭明、陳靜,《淪陷時期的北平社會》,北京:北京出版社,2015。
蘇移,《京劇二百年概觀》,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
蘇智良,《上海青幫》,臺北:立緒文化,2010。
蘇關鑫編,《歐陽予倩研究資料》,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
顧正秋,《休戀逝水—顧正秋回憶錄》,臺北:時報出版,1997。
龔義江,《蓋叫天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日〕大橋毅彥等編,《上海租界與蘭心大戲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日〕小濱正子著,葛濤譯,《近代上海的公共性與國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日〕今井武夫,《今井武夫回憶錄》,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9。
〔日〕北岡伸一著,周俊宇、張智程、陳柏傑譯,《日本政治史》,臺北:麥田出版,2018。
〔日〕辻聽花,《菊譜翻新調—百年前日本人眼中的戲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法〕白吉爾(Bergère, Marie-Claire)著,王菊、趙念國譯,《上海史:走向現代之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
〔美〕耿德華(Edward M,Gunn.)著,張泉譯,《被冷落的繆思:中國淪陷區文學史(1937-1945)》,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美〕傅葆石(Poshek, Fu)著,張霖譯,《灰色上海,1937-1945中國文人的隱退、反抗與合作》,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12。
〔美〕費正清.戈德曼(John King Fairbank)著,薛絢譯,《費正清論中國:中國新史》,臺北:正中,1994。
〔美〕葉文心著,王琴、劉潤堂譯,《上海繁華:都會經濟理論與近代中國》,臺北:時報文化,2010。
〔美〕蜜雪兒.貝德利(Michelle Baddeley)著,洪夏天譯,《我們為何從眾,何時又不?》,臺北:商周出版,2018。
〔美〕戴安娜.拉里(Diana Lary)著,廖彥博譯,《流離歲月:抗戰中的中國人民》,臺北:時報文化,2015。
〔美〕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著,芮傳明譯,《上海歹土-戰時恐怖活動與城市犯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英〕方德萬(VandeVen, Hans J.)著,何啟仁譯,《戰火中國1937-1952》,臺北:聯經,2020。
〔英〕施祥生(J. Stock)著,趙玥譯,《滬劇:現代上海的傳統戲曲》,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0。
〔德〕拉貝.約翰(John Rabe)著,埃爾文.維克特(Erwin Wickert)編,周婭、譚蕾譯,《拉貝日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
Michel Foucault, Society Must Be Defended: Lecture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1975-76, New York: Picador, 2003.
_____, Security, Territory, Population: Lecture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1977-78,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二、單篇論文

王安祈,〈「演員劇場」向「編劇中心」的過渡——大陸「戲曲改革」效應與當代戲曲質性轉變之觀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9期(2001年9月),頁251-316。
田漢,〈戲劇的民族形式問題座談會〉(中會),《戲劇春秋》第1卷第3期(1941年),頁10-22。
朱婷筠,〈許曉初與上海戲劇學校〉,《中國戲劇》1993年第9期,頁56-57。
江棘,〈日據時期東北、華北的日本「戲通」及其京劇書寫-從「華北交通寫真」的京劇文獻說起〉,《中央戲劇學院學報》2019年第5期,頁136-150。
何爽,〈偽滿洲國時期的舊劇〉,《中國戲曲學院學報》第35卷第1期(2014年2月),頁129-133。
李莉薇,〈1920年代梅蘭芳訪日公演後京劇與日本戲劇的交流〉,《戲曲藝術》2015年第8期,頁77-96。
李莉薇,〈論大正時期日本作家對京劇的接受〉,《外國文學》2013年第2期,頁80-88。
李元皓,〈從黑膠唱片看京劇《紅樓夢》戲曲改編〉,《紅樓夢學刊》2014年第3期,頁165-189。
余敏玲,〈從無知到有感——程硯秋與中國共產黨〉,《新史學》第27卷第3期(2016年),頁123-176。
邱坤良,〈附逆與抗敵:汪精衛政權的戲劇界〉,《戲劇研究》第15期(2015年1月),頁117-148。
胡天石,〈在歐洲考察的日子裡〉,《禦霜實錄——回憶程硯秋先生》,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2,頁118-132。
翁偶虹,〈我與中華戲校〉,《梨園鴻雪錄》,北京:文津出版社,2017,頁131-165。
翁偶虹,〈我與程硯秋〉,《梨園鴻雪錄》,北京:文津出版社,2017,頁1-25。
郭貴儒、陶琴,〈日偽在華北新聞統制述略〉,《民國檔案》第4期(2003年),頁70-76。
陳佳彬,〈淺論程硯秋表演藝術特色與京劇程派發展〉,《戲曲研究通訊》第6期(2008年6月),頁117-131。
傅謹,〈抗戰時期日偽的戲劇政策〉,《文藝研究》第11期(2005年),頁111-121。
程硯秋,〈我的學藝經過〉,《程硯秋自傳》,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2,頁3-10。
楊世祥,〈東北京劇史略(上)-東北戲曲史專題研究之四〉,《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頁41-49。
楊世祥,〈東北京劇史略(下)-東北戲曲史專題研究之四〉,《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頁34-38。
解芳著、顧艷譯,〈程硯秋與現代京劇發展研究〉,《美育學刊》第5期第10卷(2019年5月),頁91-102。
薛浩,〈流水年華春去渺-程硯秋與學者文人的詩詞交往〉,《山東藝術》2019年第3期,頁78-85。
韓明非、徐東兵,〈南派京劇對東北京劇的影響〉,《戲劇文學》2013年第12期,頁24-29。
羅義俊,〈「八一三」時期上海的難民工作〉,《社會科學》第8期(1982年),頁44-47。
〔日〕田村榮子,〈「孤島」時期上海跨劇種的互動關係——兩種《明末遺恨》與「改良」口號〉,《戲劇學刊》第19期(2014年),頁7-30。
〔日〕仲萬美子著,郭艷平譯,平林宣和校,〈梅蘭芳赴日公演之時日本知識界的反應〉,《戲劇藝術》2015年第2期,頁53-63。
〔美〕葉凱蒂(Catherine Yeh),〈從護花人到知音—清末民初北京文人的文化活動與旦角的明星化〉,《北京: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頁121-134。
Catherine Yeh, “Refined Beauty, New Woman, Dynamic Heroine or Fighter for the Nation? Perceptions of China in the Programme Selection for Mei Lanfang's Performances in Japan (1919), the United States (1930) and the Soviet Union (1935),” Europe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6/1(2007): 75-102.
Chang Tai-Hung, “Female Symbols of Resistance in Chinese Wartime Spoken Drama,” Modern China 15/2 (Apr. 1989): 149-177.
Gail Hershatter, “State of the Field: Women in China's Long Twentieth Centu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3/4 (Nov. 2004): 991-1065.
Megan Evans, “The Emerging Role of the Director in Chinese Xiqu,” Asian Theatre Journal 24/2 (Fall 2007): 470-504.
Tarryn Li-Min Chun, “Revolutionary Illumination: Stage Lighting, Politics, and Play in 1930s Shanghai Theater,”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30/2 (Fall 2018): 87-140.

三、學位論文

王玨,《海派京劇研究(1895-1949)》,南京大學博士論文,2014。
王婉如,《上海抗戰時期戲曲活動研究》,上海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9。
王軼貝,《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京劇與青幫》,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論文,2007。
朱凌慧,《從民國報刊史料看程硯秋及其表演藝術——以程硯秋來滬演出為考察中心》,東華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13。
來平,《戰時上海大眾娛樂研究(1937-1945)》,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
管爾東,《抗戰時期淪陷區的戲曲研究-以平、津、滬、寧為主要範例》,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
劉楚楚,《1942年「大東亞建設博覽會」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9。

四、報刊雜誌

《申報》上海版,上海:上海書店,2008。
《新聞報》,上海:上海圖書館攝製,1987。
《新北平》,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中心,1988。
《戲劇報》,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中心,1988。
《實報》,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中心,1990。
《庸報》,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中心,1988。
《一四七畫報》,收錄於姜亞沙、經莉、陳湛綺主編,《民國畫報匯編.北京卷》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中心,2006。
《十日戲劇》,收錄於姜亞沙、經莉、陳湛綺主編,《中國早期戲劇畫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中心,2006。
《三六九畫報》,收錄於姜亞沙、經莉、陳湛綺主編,《民國畫報匯編.北京卷》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中心,2006。
《中國藝壇畫報》,收錄於周德明、張偉主編,《民國時期電影雜誌彙編》,北京:國家圖書館,2013。
《中華周報》,北京: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中心,1989。
《半月戲劇》,收錄於姜亞沙、經莉、陳湛綺主編,《中國早期戲劇畫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中心,2006。
《立言畫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中心,2007。
《快活林》,收錄於孟兆臣主編:《中國近代小報彙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良友》,收錄於姜亞沙、經莉、陳湛綺主編,《民國畫報彙編》,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中心,2007。
《社會日報》,收錄於孟兆臣主編:《中國近代小報彙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金鋼鑽》,上海:鑽報社,上海圖書館攝製,1987。
《青青電影》,收錄於姜亞沙、經莉、陳湛綺主編,《中國早期電影畫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中心,2004。
《電影》,收錄於姜亞沙、經莉、陳湛綺主編,《中國早期電影畫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中心,2004。
《電影生活》,收錄於姜亞沙、經莉、陳湛綺主編,《中國早期電影畫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中心,2004。
《電聲》,收錄於周德明、張偉主編,《民國時期電影雜誌彙編》,北京:國家圖書館,2013。
《滿蒙》,東京都:不二出版,1994。
《戲報》,收錄於傅謹, 程魯潔編,《清末民國戲劇期刊彙編》,
《戲劇週報》,收錄於姜亞沙、經莉、陳湛綺主編,《中國早期戲劇畫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中心,2006。
《戲劇雜誌》,收錄於姜亞沙、經莉、陳湛綺主編,《中國早期戲劇畫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中心,2006。

五、檔案資料

《天津特別市政府審查戲曲電影規則》1944年4月26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全宗號:2005,案卷號1067。
《協力完遂戰爭之中日共同宣言》1943年11月2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全宗號:2010,案卷號6194。
《查電影檢查事宜》1940年8月3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全宗號:2003,案卷號2190。
《國民政府還都宣言》,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全宗號:2003,案卷號:6362。
《電影戲曲唱片檢查暫行規程》1940年5月11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全宗號:2010,案卷號3767。


六、電子資源

全國報刊索引:http://www.cnbksy.com/
《大公報》上海版,中國近代報刊資料庫《大公報》:http://tk.dhcdb.com.tw/tknewsc/tknewskm?@@0.5276431728589488
民國圖書數據庫:http://www.nlcpress.com/DigitalPublishingView.aspx?DPId=3
近代史數位資料庫:http://mhdb.mh.sinica.edu.tw/index.php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無相關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