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7.254.22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李奇鴻
作者(外文):Lee, Chi-hung
論文名稱(中文):從科舉到文學──唐末孤寒詩人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Service Examinations to Literature: A Study of Underprivileged Literati in Terminal Tang Dynasty
指導教授(中文):許銘全
指導教授(外文):Hsu, Ming-Chuan
口試委員(中文):黃奕珍
蔡英俊
徐國能
李宜學
口試委員(外文):Huang, Yi-jen
Tsai, Ying-chun
Hsu, Kuo-neng
Li, Yi-shiue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號:104041804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2
中文關鍵詞:唐末科舉孤寒詩人干謁苦吟出處之思
外文關鍵詞:terminal Tang dynastyservice examinationsunderprivileged literatipoem theme of seeking ruler favorsmeditation poemsthe quandary about official or seclus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6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現今唐代文學研究大多肯認科舉制度對文人的影響,但少有把科舉制度視為問題並據以開展者的研究。本文即著眼於此,透過觀察一群受科舉制度所左右的知識分子(即「孤寒詩人」),釐清制度對文學的生產、觀念以及思想的影響,為唐詩經歷中晚唐變化轉型成另種典範(宋詩)的嬗遞歷程,提供一條可能的解釋脈絡。
在世亂之下,科舉制度遠比我們想像中穩定。據統計,自咸通元年(860)至天佑四年(907)之間僅有四次停舉。有別於日漸衰亡的世家大族,「孤寒詩人」此時乘勢而起,大量應舉者在家鄉、幕府與科場之間移動,他們在不穩定的情勢下,除了需取得鄉貢進士的資格,還要四處干謁以尋求名聲與賞識、並創作大量詩歌作品。
透過研究孤寒詩人,大略可以將其影響分為三大方面:干謁活動、苦吟創作以及行藏之思。主要成果概約如下:(一)分析干謁詩作之後,可以發現干謁者與被干謁者之間的文學交流,並非絕對的下對上關係,若彼此相契合,甚至能發展為「知音」關係。此外,詩作中也流露著企盼知音與公道的念想,很大程度支持孤寒詩人們往返場屋、奔赴四方以尋訪知己。(二)苦吟研究是中晚唐重要的文學現象,苦吟除了既有的賈島影響之外,本文則提出另種可能,即苦吟是科舉制度影響文學創作之下的現象。在舉子與詩人身分結合之下,苦吟也與謀身相結合,成為普遍的生命型態。(三)制度影響最深刻者為出處之思,在科舉成為掄才主要途徑後,已不見所謂終南捷徑,而更重視進士科資格。從時、機、命的探討中,孤寒詩人對於戰亂雖大多明哲保身,但鮮少有真正退棲之想。有賴於常年舉行的科舉制度,他們認為,只要制度仍舊,就還有飛黃騰達的可能。
Study of China Tang literature have shown that the service examinations system significantly affect literati, yet there was not a viewpoint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stem and literature. Thus, this study concerned about a kind of intellectuals stucked in service examinations system, so called “underprivileged literati,” by investigated how did the system intervened the literature-production, literary notion and even values to revealed a clue of Tang-Song transform of literary changes, which started from mid-late Tang period.
After many chaos, the service examinations system still kept stable. According to the record, there were only four times for stop the examination during 860 to 907 A.C. In this difficult situation, when many nobility family almost falled into disintegration, the “underprivileged literati” seized the chance to raise up, they rush around from hometown to local government and examination venue to got the official qualification and tried to earn society reputation by poems.
There were three theme by study underprivileged literati’s poems: seeking ruler favors, meditation and seclus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were: (1) About theme of seeking seeking ruler favors, the relationship in poems between ruler and literati did not base on power but resemble confidant, if the ruler willing to. Moreover, the poem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ason why underprivileged literati persist with traveling around was that aim to getting support from powerful men or so-called confidants. (2) Meditation study always have been valued and point out Jia Dao was the keyman formed the notion of meditation, however in terminal Tang the meditation was a literary phenomenon affected by service examinations system. Thus the consequence of participated both meditation and examinations was that the life situation of literati combined examinee and semi-professional poet, and most generally in underprivileged literati. (3) For literati, the quandary about official or seclusion was more difficult due to the official candidate(Jinshi) became a main gate for royal court, replace the direct recruitment from ruler (“Zhongnan shortcut” 終南捷徑). By investigated the key words of the quandary: “trend,” “opportunity” and “destiny,” despite underprivileged literati withdrawned from chaos, the seclusion was temporary and they was ready for service examinations at any time. After all, for underprivileged literati, the the regular operation of system w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action and thought, as a result to sustained the belief of ideal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反思「與文學」的命題 1
第二節 孤寒詩人:是舉子也是詩人 8
第三節 「從科舉到文學」:本文主要構想 14
第二章 聲價與名場──孤寒詩人的干謁與赴舉活動 17
第一節 進士科風尚與孤寒現象的興起 17
第二節 聲名即功名:社會上好奇風氣 23
第三節 求薦與知音:由「詩」建立與維繫的社交關係 32
第四節 公道:舉子們謀身的精神依托 44
第三章 苦吟與謀身──孤寒詩人的生命形態 53
第一節 晚唐「賈島時代」與「普遍苦吟」說法的提出 53
第二節 誰在苦吟:中晚唐苦吟詩人群及其時代風氣 59
第三節 在舉子和詩人之間:唐末的苦吟情境 69
第四節 苦吟:一種後設的解讀方式 78
第四章 時、命與息機──孤寒詩人的出處之思 89
第一節 「行藏」作為唐末隱逸文學的關鍵詞 89
第二節 明時或危時:時勢困境與出處的兩難 97
第三節 賦命與窮通:世俗化的視角 106
第四節 息機:「待時」的隱逸思想 116
第五章 結論 制度、孤寒與文學 127
引用書目 133
一、傳統文獻(依成書年代排序) 133
二、近人論著(依作者名筆劃排序) 136
附錄:唐末孤寒詩人列表 145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依成書年代排序)
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萬卷樓,2007。
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
劉 向集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王 充著,北京大學歷史系《論衡》注釋小組注,《論衡注釋》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
班 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鄭 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注疏》,收入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北京:中華書局,1980。
列 子撰,楊伯峻集釋,《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
嵇 康著,載明揚校注,《嵇康集校注》,臺北:河洛圖書,1978。
王 弼注,孔穎達正義,《周易正義》,收入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北京:中華書局,1980。
何 晏集解,刑昺疏,《論語注疏》,收入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北京:中華書局,1980。
干 寶,《搜神記》,臺北:里仁書局,1981。
范 曄撰,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劉義慶著,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91。
酈道元著,王先謙校,《合校水經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
蕭 統編,李善注,《文選》,臺北:五南,1991。
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孟浩然撰,李景白校注,《孟浩然詩集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88。
王昌齡著,胡問濤、羅琴校注,《王昌齡集編年校注》,成都:巴蜀書社,2000。
封 演,《封氏聞見記》,收入陶敏主編,《全唐五代筆記》,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
岑 參撰,廖立箋注,《岑嘉州詩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孟 郊著,韓泉欣校注,《孟郊集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李吉甫撰,賀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韓 愈著,劉真倫、岳珍校注,《韓愈文集彙校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
白居易撰,謝思煒校注,《白居易詩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
劉 肅,《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
姚 合,《姚少監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賈 島著,李建崑校注,《賈島詩集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2。
賈 島著,李嘉言新校,《長江集新校》,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
闕 名,《玉泉子》,收入陶敏主編,《全唐五代筆記》,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
杜 牧著,馮集梧注,《樊川詩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
方 干,《玄英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臺北:臺灣商務,1983。
貫 休著,胡大浚箋注,《貫休歌詩繫年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
羅 隱著,李定廣繫年校箋,《羅隱集繫年校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
皮日休著,蕭滌非整理,《皮子文藪》,上海:中華書局,1959。
韋 莊著,聶安福箋注,《韋莊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司空圖著,祖保泉、陶禮天箋校,《司空表聖詩文集校箋》,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
黃 滔,《黃御史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084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
韓 偓撰,吳在慶校注,《韓偓集繫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5。
蘇 鶚,《杜陽雜編》,收入陶敏主編,《全唐五代筆記》,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
康 軿,《劇談錄》,收入陶敏主編,《全唐五代筆記》,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
陸龜蒙著,何錫光校注,《陸龜蒙全集校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
杜荀鶴著,胡嗣坤、羅琴校注,《杜荀鶴及其《唐風集》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5。
鄭 谷著,趙昌平等箋注,《鄭谷詩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范 攄,《雲溪友議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7。
王定保撰,姜漢椿校注,《唐摭言校注》,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丁用晦,《芝田錄》,收入陶敏主編,《全唐五代筆記》,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
劉 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孫光憲,《北夢瑣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劉崇遠,《金華子雜編》,收入陶敏主編,《全唐五代筆記》,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
薛居正等撰,《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
徐 鉉,《騎省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08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王 溥,《五代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樂 史,《廣卓異記》,《全宋筆記》第1編第3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
王禹偁,《小畜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08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寇 準,《忠愍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08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林 逋,《林和靖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08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陶 岳撰,黃寶華整理,《五代史補》,《全宋筆記》第8編第8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17。
孔平仲著,池洁整理,《續世說》,《全宋筆記》第2編第5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歐陽修,《歐陽文忠公文集》,《四部叢刊》,臺北:藝文出版社,1975。
歐陽修,《六一詩話》,收入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
蔡 啟,《蔡寬夫詩話》,收入郭紹虞輯,《宋詩話輯佚》,北京:中華書局,1987。
王 讜撰,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
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
吳處厚撰,夏廣興整理,《青箱雜記》,《全宋筆記》第1編第10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
宋敏求,《長安志》,《四庫全書珍本》第11集第91冊,臺北:臺灣商務,1981。
題蘇軾撰,孔凡禮整理,《漁樵閒話錄》,《全宋筆記》第1編第9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
葉夢得撰,徐時儀整理,《避暑錄話》,《全宋筆記》第2編第10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計有功撰,王仲鏞校箋,《唐詩紀事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7。
洪 邁撰,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
王 銍,《四六話》,收入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1冊,上海:復旦大學,2007。
許 顗,《彥周詩話》,收入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
嚴 羽,《滄浪詩話》,收入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
方 回選評,李慶甲集評校點,《瀛奎律髓彙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范晞文,《對牀夜語》,收入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
脫 脫等,《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
李東陽,《麓堂詩話》,收入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
胡震亨,《唐音癸籤》,臺北:世界書局,1985。
薛 雪著,杜維沫校注,《一瓢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紀 昀等著,《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子部》第三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董 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
徐 松撰,孟二冬補正,《登科記考補正》,北京:中華書局,2019。
陳貽焮主編,《增訂注釋全唐詩》,北京:文化藝術,2001。
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0。
傅璇琮等主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成都:巴蜀書社,1991。
二、近人論著(依作者名筆劃排序)
川合康三,《終南山的變容:中唐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方震華,《權力結構與文化認同:唐宋之際的文武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
方積六,《黃巢起義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
毛漢光,《唐代統治階層社會變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1968。
王 佺,《唐代干謁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11。
王 南,〈苦吟詩論〉,《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北京:1995,頁105-111+104。
王 瑤,《中古文學史論集》,上海: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6。
王 毅,《園林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王 燁,〈淺談「賈島衝撞」繫[系]列軼事的產生與意義〉,《古籍研究》第67卷第1期,2018年10月,頁13-19。
王仁祥,《先秦兩漢的隱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95。
王景鳳,〈近二十年姚賈詩派研究綜述〉,《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頁67-70。
王勛成,《唐代銓選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1。
王夢鷗,《傳統文學論衡》,臺北:時報文化,1987。
王德權,〈孤寒與子弟:制度與政治結構的探討〉,收入黃寬重主編,《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臺北:政大歷史學系出版,2008,頁41-84。
王德權,《為士之道──中唐士人的自省風氣》,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
王潤華,《司空圖新論》,臺北:東大圖書,1989。
包弼德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田 菱著,張月譯,《閱讀陶淵明》,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4。
石雲濤,《唐代幕府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宋詩概說》,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2。
吉川幸次郎著,孟偉譯,〈杜甫的詩論和詩──京都大學文學部最終講義〉,《鵝湖月刊》第463期,2014年1月,頁36-48。
宇文所安著,田曉菲譯,《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宇文所安著,賈晉華、錢彥譯,《晚唐:九世紀中葉的中國詩歌:827-860》,北京:三聯書店,2011。
江國貞,《司空表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5。
余恕誠,〈晚唐兩大詩人群落及其風貌特徵〉,《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2期,1996年5月,頁161-171。
余恕誠,《唐詩風貌》,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吳在慶,〈略論唐代的苦吟詩風〉,《文學遺產》2002年第4期,頁29-40。
吳在慶,〈關於方干生平的幾個問題〉,《文學遺產》1997年第4期,頁36-40。
吳在慶,《唐代文士的生活心態與文學》,合肥:黃山書社,2006。
吳在慶,《聽濤齋中古文史論稿》,合肥:黃山書社,2011。
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2。
吳夏平,《唐代制度與文學研究述論稿》,濟南:齊魯書社,2008。
吳淑鈿,〈賈島詩之藝術世界〉,《鐵道師院學報》1996年第6期,頁40-45。
吳調公,《古典文論與審美鑑賞》,濟南:齊魯書社,1985。
吳璧雍,〈人與社會──文人生命的二重奏:仕與隱〉,收入蔡英俊主編,《抒情的境界》,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頁161-201。
呂思勉,《讀史札記》,《呂思勉全集》第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何忠禮,《科舉與宋代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李小榮,〈賈島對「咸通十哲」影響之檢討〉,《淮陰師專學報》1997年第4期,頁35-37。
李弘祺,《學以為己:傳統中國的教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2。
李江峰,《晚唐五代詩格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李奇鴻,〈不安頓的隱士──唐末司空圖自保心態下的書寫策略〉,《政大中文學報》第34期,2020年12月,頁45-82。
李奇鴻,〈陸龜蒙──「士不成士」的隱居者難題探論〉,《東華漢學》,待刊稿。
李定廣,〈論唐末五代的「普遍苦吟」現象〉,《文學遺產》2004年第4期,頁51-61。
李定廣,《唐末五代亂世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李定廣,《羅隱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李知文,〈賈島「苦吟」索解〉,《北京社會科學》1989年第4期,頁94-96。
李知文,〈賈島評價質疑〉,《貴州社會科學》1993年第2期,頁77-81+91。
李知文,〈論賈島在唐詩發展史的地位〉,《文學遺產》1989年第5期,頁79-86。
李建崑,〈論姚合〈武功縣中作〉三十首〉,《興大中文學報》第17期,2005年6月,頁93-114
李建崑,《中晚唐苦吟詩人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5。
李紅霞,《唐代隱逸與文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
李國棟,《黃滔詩文繫年》,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7。
李福標,〈試論唐末的文壇風尚〉,《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頁31-37+43。
李德輝,《唐代交通與文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卓遵宏,《唐代進士與政治》,臺北:國立編譯館,1987。
岡田充博,〈關於賈島和孟郊的「苦吟」〉,《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4期,頁91-93+51。
松原朗著,張渭濤譯,《晚唐詩之搖籃:張籍、姚合、賈島論》,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8。
林啟屏,〈先秦儒學思想中的「遇合」問題──以〈窮達以時〉爲討論起點〉,《鵝湖學誌》第31期,2003年12月,頁85-121。
林燕玲,《唐人之隱──一種文學社會學角度的觀察》,新北:花木蘭文化,2010。
林繼中,《詩國觀潮》,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金宗燮,〈五代政局變化與文人出仕觀〉,《唐研究》第9卷,2003年12月,頁491-507。
侯迺慧,〈從知命到委命──白居易詩命限主題中才、命、心的角力與安頓〉,《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25期,2019年3月,頁71-109。
姜士彬,〈一個大族的末年──唐末宋初的趙郡李氏〉,收入范兆飛編譯,《西方學者中國中古貴族制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頁245-252。
施逢雨,〈唐代道教徒式隱士的崛起:論李白隱逸求仙的政治社會考察〉,《清華學報》,新16卷1+2期,1984年6月,頁27-48。
查屏球,《唐學與唐詩:中晚唐詩風的一種文化考察》,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柯慶明,《文學美綜論》,臺北:長安出版社,1983。
柳立言,〈五代治亂皆武人──基於宋代文人對「武人」的批評和讚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9本第2分,2018年6月,頁339-402。
胡 戟等主編,《二十世紀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胡 遂,〈佛禪意蘊與「亦足滌煩」的劉得仁詩〉,《文學遺產》2006年第6期,頁129-131。
胡中行,〈略論賈島在唐詩發展中的地位〉,《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年第3期,頁46-50。
胡可先,《中唐政治與文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胡可先,《唐代重大歷史事件與文學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胡嗣崑、羅秦,《杜荀鶴及其唐風集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5。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唐君毅全集》第12卷,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埋田重夫著,王旭東譯,《白居易研究:閒適的詩想》,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9。
孫昌武,《唐代文學與佛教》,西安:陝西人民出版,1985。
孫昌武,《道教與唐代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孫昌武,《禪思與詩情》,北京:中華書局,2006。
孫國棟,〈唐宋之際社會門第之消融──唐宋之際社會轉變研究之一〉,《新亞學報》第4卷第1期,1959年8月,頁211-258。
孫康宜、宇文所安主編,劉倩等譯,《劍橋中國文學史》,北京:三聯書店,2013。
徐 紅,《北宋初期進士研究》,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徐 規,《王禹偁事跡著作編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
祝尚書,《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秦 蓁、李碧凝、肖田田,《王禹偁「白體詩」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8。
馬承五,〈中唐苦吟詩人綜論〉,《文學遺產》1988年第2期,頁81-90。
高津孝著,潘世聖等譯,《科舉與詩藝──宋代文學與士人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
張希清,《中國科舉制度通史‧宋代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張春萍,〈賈島「苦吟」創作的內涵及淵源解讀〉,《語文學刊》2000年第3期,頁15-18。
張震英,〈《詩人主客圖》與唐人詩歌流派觀念的形成〉,《學術論壇》2010年第11期,頁70-74。
張震英,〈二十年賈島研究述評〉,《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頁68-74。
張震英,《寒士的低吟──賈島藝術新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曹淑娟,〈江南境物與壺中天地──白居易履道園的收藏美學〉,《臺大中文學報》第35期,2011年12月,頁85-124。
許銘全,〈《河岳英靈集》的版本流傳與編纂動機重探〉,《漢學研究》,第35卷第1期,2017年3月,頁67-104。
陳 飛,《文學與制度:唐代試策及其他考述》,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陳 飛,《唐代試策考述》,北京:中華書局,2002。
陳尚君,〈《唐代科舉與文學》獲思勉原創獎點評〉,收入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唐代文學研究年鑑》,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頁50-52。
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增訂本)》,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陳渤海,〈宏觀世界話玉溪──試論李商隱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地位〉,收入霍松林主編,《全國唐詩討論會論文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頁430-443。
陳貽焮,《唐詩論叢》,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陳貽焮,《陳貽焮文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陳麗桂,〈天命與時命〉,《哲學與文化》第38卷第11期,2011年11月,頁59-82。
陶 敏,〈姚合年譜〉,《文史》2008年第2期,頁159-185。
陶 敏,〈讀姚合、盧綺二誌札記〉,《文史》2011年第1期,頁245-255。
陶 敏,《全唐詩作者小傳補正》,瀋陽:遼海出版社,2009。
曾棗莊,《論西崑體》,高雄:麗文文化,1993。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三卷》,臺北:五南圖書,2013[1938]。
傅璇琮,〈唐代文學研究:社會─文化─文學〉,《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頁45。
傅璇琮,〈從白居易研究中的一個誤點談起〉,《文學評論》2002年第2期,頁130-137。
傅璇琮,〈第三屆思勉原創獎頒獎典禮上的講話〉,收入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唐代文學研究年鑑》,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頁47-49。
傅璇琮,〈論唐代進士的出身及唐代科舉取士中寒士與子弟之爭〉,《中華文史論叢》1984年第2期,頁97-113。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3,第2版。
傅璇琮主編,《新編唐五代文學編年史‧晚唐卷》,瀋陽:遼海出版社,2012。
程千帆,《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上海:新華書店,1980。
程千帆、吳新雷,《兩宋文學史》,高雄:麗文文化,1993。
黃奕珍,《宋代詩學中的晚唐觀》,臺北:文津,1998。
黃雲鶴,《唐宋下層士人研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黃雲鶴,《唐宋時期落第士人群體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20。
楊 明,〈淺論張為的《詩人主客圖》〉,《文學遺產》1993年第5期,頁51-57。
楊玉成,〈後設詩歌:唐代論詩詩與文學閱讀〉,《淡江中文學報》第14期,2006年6月,頁63-131。
楊曉山著,文韜譯,《私人領域的變形:唐宋詩詞中的園林與玩好》,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
溫廣義著,張淑元編著,《溫廣義先生文集》,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葛兆光,《想象力的世界:道教與唐代文學》,北京:現代出版社,1990。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葛曉音,《山水田園詩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3。
葛曉音,《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葛曉音,〈中晚唐的郡齋詩和「滄州吏」〉,《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2013年1月,頁88-103。
賈晉華,〈「平常心是道」與「中隱」〉,《漢學研究》第16卷第2期,1998年6月,頁317-349。
鄒 艷,〈近三十年苦吟研究述論〉,《江西科技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6期,頁88-92。
鄒福清,《唐五代筆記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廖咸惠,〈閒談、紀實與對話:宋人筆記與術數知識的傳遞〉,《清華學報》新48卷第2期,2018年6月,頁387-418。
廖美玉,《回車:中古詩人的生命印記》,臺北:里仁書局,2007。
聞一多,《唐詩雜論 詩與批評》,北京:三聯書店,2012。
趙文潔,《宋代苦吟詩論》,山西大學碩士論文,2009。
趙昌平,〈從鄭谷及其周圍詩人看唐末至宋初詩風動向〉,《文學遺產》1987年第3期,頁33-42。
趙榮蔚,《晚唐士風與詩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齊 濤,〈韋莊詩繫年〉,《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2期,頁39-51。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聯書店,2006。
劉明華,〈刻苦與創造──論苦吟〉,《西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1期,頁57-60。
劉琴麗,《唐代舉子科考生活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劉翔飛,〈論唐代的隱逸風氣〉,《中國書目季刊》第12卷第4期,1979年3月,頁25-40。
劉 寧,〈「詩話」與「本事」──再探《六一詩話》與晚唐五代詩歌本事著作的關係〉,《清華學報》新48卷第2期,2018年6月,頁327-356。
劉 寧,〈晚唐視野中的右丞詩──司空圖對王維的解讀〉,《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6期,頁69-78。
劉 寧,《唐宋之際詩歌演變研究:以元白之「元和體」的創作影響為中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劉衛林,《中唐詩境說研究》,臺北:萬卷樓,2019。
蔣 寅,《大歷詩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
蔣 寅,《百代之中──中唐的詩歌史意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鄭曉霞,《唐代科舉詩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鞏本棟,〈「詩窮而後工」的歷史考察〉,《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31期,2007年7月,頁121-144。
蕭 馳,〈問津「桃源」與棲居「桃源」──盛唐隱逸詩人的空間詩學〉,《中國文哲研究期刊》第42期,2013年3月,頁1-50。
蕭麗華,〈出山與入山:李白廬山詩的精神底蘊〉,《臺大中文學報》第33期,2010年12月,頁185-223。
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4。
霍松林、鄧小君,〈韓偓年譜(中)〉,《陝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3期,頁46-55。
霍松林、鄧小君,〈韓偓年譜(下)〉,《陝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1期,頁116-124。
戴偉華,《唐代使府與文學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鍾曉峰,〈中唐縣級僚佐的官況書寫──以王建、姚合為討論中心〉,《東華人文學報》第15期,2009年7月,頁69-100。
鍾曉峰,〈詩領域的自覺:晚唐的「詩人」論述〉,《彰師大國文學誌》第24期,2012年6月,頁49-83。
鍾曉峰,〈論晚唐的「詩名」:一個文學社會學的考察〉,《師大學報》第57卷第1期,2012年3月,頁71-101。
韓立新,《唐代干謁詩中的士人形象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謝定紘,《北宋詠史詩的亂世人物書寫》,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20。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羅宗濤,〈唐末詩人對唐亡的反應試探〉,收入中國唐代學會、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歷史系主編,《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五屆》,高雄:麗文文化,2001,頁381-405。
羅龍治,《進士科與唐代文學社會》,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1971。
譚 凱著,胡耀飛、謝宇榮譯,《中古中國門閥大族的消亡》,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龐國雄,〈黃滔年譜簡編〉,《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學報》2019年第4期,頁80-88。
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龔鵬程,〈論唐代的文學崇拜與文學社會〉,收入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晚唐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頁1-98。
龔鵬程,《漢代思潮(增訂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高木重俊,《唐代科挙の文学世界》,東京:研文出版,2009。
妹尾達彥,〈詩のことば、テクストの権力──九世紀中国における科挙文学の成立──〉,《中國─社會と文化》第16期,2001年6月,頁25-55。
根本誠,《專制社會における抵抗精神:中國的隱逸の研究》,東京:創元社,1952。
神樂岡昌俊,《隠逸の思想》,東京:ぺりかん社,2000。
長部悅宏,〈唐代州刺史研究─京官との関連─〉,《奈良史學》第9期,1991年12月,頁27-51。
Thomas J. Mazanec. “How Poetry Became Meditation in Late-Ninth-Century China,” Asia Major, vol. 32.2(2019), pp. 113-15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