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235.23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呂依依
作者(外文):Lyu, Yi-Yi
論文名稱(中文):王安石《周官新義》在宋代的學術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The Academic Influence of Wang An-Shih's "Zhou Guan Xin yi" in Song Dynasty
指導教授(中文):侯道儒
指導教授(外文):Skonicki, Douglas Edward
口試委員(中文):李貞慧
祝平次
口試委員(外文):Lee, Chen-Hui
Chu, Ping-Tz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號:104041505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0
中文關鍵詞:王安石《周官新義》新學宋代《周禮》學
外文關鍵詞:Wang An-Shih"Zhou Guan Xin yi"Shin Xue"Zhou Li" Study in Song Dynast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1
  • 點閱點閱:16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2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探討王安石《周官新義》在兩宋時期產生的學術影響。《周官新義》是王安石主政期間奉詔編纂的注書,著述目的在於統一學子們對經義的理解;由於《周禮》與王安石變法之間存有密切關聯,《周官新義》又作為王氏唯一親注的一本,因此歷來所遭受的爭議最大,影響也最為廣泛。
北宋時期,有許多不同流派的學者,對《周禮》提出不同的觀點,同時對以《周禮》作為內在根基的新學、新政進行批評。筆者篩選出司馬光、二程兄弟、蘇軾、晁說之等人,探討他們對王氏學術的評議,作為《新義》在北宋影響力的參考。因為《周官新義》官方教材的地位,加上其解經方法確實有特出之處,吸引了當時的大批學子「宗王氏新說」,其中以王昭禹《周禮詳解》為代表作。《詳解》不僅在許多地方繼承《新義》注解,肯定王安石的《周禮》觀之外,王昭禹還進一步模仿安石「以字解經」,即藉由說解字形來推導出經義。雖然昭禹對於部分《新義》說法表達疑義,但整體而言,《周禮詳解》在相當程度上聲援了王安石新說。但在另一方面,二程高足楊時對王學展開激烈的批判,其著述《三經義辨》全為攻破安石學說而作,針對《新義》的解經方法到思想內容,楊時一一提出非難,這對於王學正統性及神聖性的消解,造成不小的影響。
到了南宋時期,由於道學傳人的不斷努力,使得程朱思想在中期以後成為主流,王學終究歸向沒落一途,而南宋學者也大致傾向以道學家角度看待王學。筆者同樣篩選出四位人物:朱熹、陸九淵、胡宏、陳傅良,探究他們與王安石《周禮》觀的差異,進一步明白他們反對王學的原因。另外,針對南宋兩部較值得注意的《周禮》學著作—葉時《禮經會元》和魏了翁《周禮折衷》進行討論,分析他們引述《新義》注解處及其中表述的立場,嘗試勾勒出安石《周禮》學在道學氣氛濃厚的南宋,所引發之後續效應與評價的逐步確立。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the academic influence of "Zhou Guan Xin Yi"(周官新義) which was composed by Wang An-Shih (王安石) in Song Dynasty. Wang An-Shih finished compiling "Zhou Guan Xinyi" during his administration period in order to unify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classics. Due to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Zhou Li "(周禮) and Wang An-Shih’s Reform, "Zhou Guan Xinyi" is regarded as the only one of Wang's personal annotation. That’s the reason why it has been sustaining controversy and impacting widely.
There were various scholars of different genres who proposed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Zhou Li”(周禮)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lso, they criticized Wang's learning and political achievement based on "Zhou Li" at the same time. The writer decided to investigate the academic comments from Sima Guang (司馬光), Cheng Brothers (二程), Sue Shih (蘇軾), and Chao Shui-Zhi (晁說之) in purpose of accessing a reference about Xinyi's influence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Not only the status of the official textbook of "Zhou Guan Xinyi" but also its special method of interpretation. It attracted a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to advocate Wang's doctrine. Among these reason, Wang Zhao-Yu 's (王昭禹)" Zhou Li Xiang Jie "(周禮詳解) is a representative work. " Zhou Li Xiang Jie "is inheriting the annotation as well as agreeing with Wang An-Shih's view of “Zhou Li”. Additionally, Wang Zhao-Yu derivate the classic meaning through characters explaining by further imitating An Shi's "word interpretation" (以字解經). Although Wang Zhao-Yu expressed a few doubts about Xinyi, he supported Wang An-Shih's statement quietly. On the other hand, Yang Shi (楊時) did fierce criticism on An-Shih's learning. His book called "San Jing Yi Bian" (三經義辨) was all made to break the An-Shih's theory. Yang Shi stricture the method of interpretation and contents of Xinyi thoroughly. This book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Wang An-Shih's scholarship. Also, it dispelled Wang’s legitimism and sacredness at the same time.
Moreover, because of the continuous efforts of Tao Xue(道學) scholars, Tao Xue became mainstream after middle period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On the contrary, Wang Xue decline eventually. The scholars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also had tendency to the same regard for Wang Xue. The writer choose four people as well, they are Zhu Xi(朱熹), Lu Jiu-Yuan(陸九淵), Hu Hong(胡宏)and Chen Fu-Liang(陳傅良). Explor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and Wang An-Shih's view of Zhou Li for the purpose of further understanding why they opposed Wang Xue. In addition, the writer discuss two noteworthy "Zhou Li" studies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which are Ye Shi’s (葉時) "Li Jing Hui Yuan"(禮經會元)and Wei Liao-Weng’s (魏了翁) " Zhou Li Zhe Zhong "(周禮折衷). Finally, the writer tried to sketch out the follow-up effect and evaluation of Wang An-Shih's "Zhou Li" study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when there were strong Tao Xue atmosphere by analyzing their quotes from the Xinyi commentary and the position expressed therei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及評述 3
一、 王安石新學研究 3
二、 宋代道學研究 7
三、 宋代經學研究 9
四、 宋代政治研究 11
第三節 研究步驟與各章要旨 14
第二章 《周官新義》與新學、新政的關係 16
第一節 《周官新義》與新學 16
一、 王安石的禮學思想 17
二、 王安石的解經特色 29
第二節 《周官新義》與新政 41
一、 其法可施於後世:《周禮》和王安石新政的聯繫 41
二、 令學者定於一:《三經新義》與科舉考試 47
第三節 本章小結 52
第三章 《周官新義》在北宋的學術影響 54
第一節 北宋士人對新學的評論 54
一、 司馬光 55
二、 程顥和程頤 56
三、 蘇軾 58
四、 晁說之 61
五、 小結 64
第二節 王昭禹對《周官新義》的評論 64
一、 王昭禹及其《周禮詳解》 65
二、 王昭禹對《周官新義》的追隨 66
第三節 楊時對《周官新義》的評論 76
一、 楊時及其《三經義辨》 77
二、 楊時對王氏學說的批評 82
第四節 本章小結 89
第四章 《周官新義》在南宋的學術影響 91
第一節 南宋士人對新學的評論 94
一、 朱熹 95
二、 陸九淵 98
三、 胡宏 101
四、 陳傅良 105
五、 小結 108
第二節 葉時對《周官新義》的評論 108
一、 葉時及其《禮經會元》 109
二、 《禮經會元》對《周官新義》的評議 113
第三節 魏了翁對《周官新義》的評論 120
一、 魏了翁及其《周禮折衷》 121
二、 《周禮折衷》對《周官新義》的評議 124
第四節 本章小結 134
第五章 結論 136
第一節 研究成果總結 136
第二節 論文之未來展望 139
參考書目 141

一、 古籍文獻資料
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香港:中華書局,1971年。
王安石撰、李之亮箋注,《王荊公文集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王應麟著、翁元圻等注,《困學紀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王水照主編,《王安石全集:周禮新義、三經新義附錄》,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年。
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局,1986年。
朱熹,《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影印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86 年。
朱彝尊,《經義考新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全祖望著、朱鑄禹編,《全祖望集滙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影印清刊本,1974 年。
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臺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清光緒廣雅書局刊本,1980 年。
沈松勤注釋、王基倫校閱,《王安石文選》,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
周夢江點校,《陳傅良文集》,浙江大學出版社,1999年。
晁公武著、孫猛校證,《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脫脫等著,《宋史》,台北:鼎文書局,影印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78 年。
陸九淵,《陸九淵集》,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黃宗羲、全祖望編,《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程元敏輯,《三經新義輯考彙評(三)—周禮上、下》,臺北:國立編譯館,1987年。
楊時,《楊龜山集》,臺北:商務印書局,1965年。
司馬光,《司馬光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年。
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出版社,1979年。
蔡上翔,《王荊公年譜考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
蘇軾,《蘇軾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二、 近現代研究專著
(一) 大陸地區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漆俠,《王安石變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李祥俊,《王安石學術思想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趙益,《王霸義利:北宋王安石改革批判》,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蕭永明,《北宋新學與理學》,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關長龍,《兩宋道學命運的歷史考察》,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 年。
漆俠,《宋學的發展和演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年。
羅家祥,《朋黨之爭與北宋政治》,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李華瑞,《王安石變法研究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
鄧廣銘,《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劉成國,《荊公新學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
方笑一,《北宋新學與文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何俊、范立舟,《南宋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邢舒緒,《陸九淵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
惠吉興,《宋代禮學研究》,河北大學出版社,2011年。
皮錫瑞著、周予同注釋,《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何俊,《南宋儒學建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胡金旺,《王安石的哲學思想與三經新義》,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4年。
方誠峰,《北宋晚期的政治體制與政治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梁啟超,《王安石傳》,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劉豐,《北宋禮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

(二) 台灣地區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出版,1968年。
葉國良,《宋人疑經改經考》,臺大出版中心,1980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中國文化大學印行,1982年。
蔣義斌,《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王安石之融通儒釋及程朱學派之排佛反王》,臺北:商務印書館,1988年。
夏長樸,《李覯與王安石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羅家祥,《北宋黨爭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
李弘祺,《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
王明蓀,《王安石》,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姚瀛艇主編,《宋代文化史》,臺北:雲龍出版社,1995年。
吳萬居,《宋代三禮學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1999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2003年。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2004年。
涂美雲,《北宋黨爭與文禍、學禁之關係研究》,萬卷樓出版,2012年。
彭國翔,《近世儒學史的辨正與鉤沉》,臺北:允晨文化,2013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二版。
羅克典,《王安石評傳》,臺北:國家出版社,2015年。

(三) 海外地區
劉子健(James T.G. Liu)著、趙冬梅譯,《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
田浩(Hoyt Tillman),《朱熹的思維世界》,臺北:允晨文化,2008年。
包弼德(Peter K. Bol)著、王昌偉譯,《歷史上的理學》,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二版。
包弼德(Peter K. Bol)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江蘇人民出版社,2017年。

三、 學位論文
(一) 博士論文
夏長樸,《王安石的經世思想》,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80年。
蔣義斌,《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王安石之融通儒釋及程朱學派之排佛反王》,文化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1983年。
石櫻櫻,《王安石經心與經世思想述論》,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
廖育菁,《王安石詩經新義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

(二) 碩士論文
1. 大陸地區
張勁,《從更化到紹述—宋哲宗朝的時代與政治》,廣州: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年。
韓蕊,《禮經會元研究》,天津師範大學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07年。
李旭然,《王安石政治思想研究》,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陸凱彥,《王安石變法與二程理學在歷史中的交會》,貴州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許玲,《宦官與宋神宗、哲宗兩朝政治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2. 台灣地區
黃復山,《王安石字說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2年。
何湘妃,《南宋高孝兩朝王安石評價的變遷過程與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86年。
李雅鳳,《王安石人才思想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廖育菁,《王安石周官新義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郭春輝,《王安石政論文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7年。
吳依凡,《三經新義與王安石新學的形成》,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鄧筱君,《王安石的周公之夢—論周官新義的政治制度與政治倫理觀》,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四、 單篇論文
(一) 大陸地區
蕭慶偉,〈二程與王安石新法之離合〉,《漳州師院學報》第一期,1999年,頁19-25。
肖永明,〈荊公新學的兩個發展階段及其理論特點〉,《湖南大學學報》第14卷第1期,2000年3月,頁26-27。
劉成國,〈王安石與蘇軾關係新論—兼論宋學流變中新學與蜀學之爭〉,《撫州師專學報》第20卷第2期,2001年,頁29-36。
王書華,〈荊公新學與二程洛學在經學領域的對立與分歧〉,《河北學刊》第21卷第2期,2001年,頁10-14。
范立舟、徐志剛,〈論荊公新學的思想特質、歷史地位及其與理學之關係〉,《西北師大學報》社科版,2003年第3期,頁86-91。
陳志剛,〈南宋初年的黨爭及其影響〉,《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1期,2003年,頁76-80。
雷家聖,〈從經學到理學—略論北宋儒學學術取向之轉變〉,《史耘》第9期,2003年,頁29-48。
方笑一,〈私學與政治權力的結合—北宋「荊公新學」官學化進程述論〉,加拿大《文化中國》季刊,2005年第1期,頁57-62。
王書華,〈蘇軾、蘇轍對荊公新學的批判〉,《河北大學學報》第30卷,2005年第3期,頁5-10。
肖永明,〈北宋禮學思想發展的二重路徑〉,《張載關學與東亞文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頁206-212。
王啟發,〈在經典與政治之間—王安石變法對《周禮》的具體實踐〉,《湖南大學學報》第21卷第2期,2007年,頁11-18。
蔡方鹿,〈胡宏對王安石經說及《周禮》的批評〉,《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學報》,2008年第4期,頁29-34。
殷慧、肖永明,〈朱熹的周禮學思想〉,《湖南大學學報》第22卷第1期,2008年,頁28-33。
楊世文,〈魏了翁《周禮折衷》析論〉,《蜀學》第六輯,2011年,頁182-195。
劉豐,〈葉時《禮經會元》與宋代儒學的發展〉,《中國哲學史》,2012年第2期,頁77-89。
周建剛,〈陸九淵荊國王文公祠堂記與朱陸學術之爭〉,《江西師範大學學報》第46卷第1期,2013年2月,頁54-58。
方笑一,〈兩宋之際的學派消長與學術變局〉,《學術月刊》第45卷,2013年第2期,頁147-154。
羅家祥,〈楊時與兩宋之際的王氏新學〉,《華中國學》第2卷,2014年,頁128-140。
夏微,〈魏了翁周禮折衷經學特點探析〉,《西華大學學報》第33卷第3期,2014年,頁6-12。
董春林,〈和戰分途:南宋初年的政治轉向—以孝宗朝政策遷移為線索〉,《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4期,2014年,頁203-208。
楊高凡,〈陸九淵《荊國王文公祠堂記》芻議—兼論朱陸之爭〉,《宋史研究論叢》,2016年第2期,頁169-189。
方笑一,〈宋代《禮》學與禮制策問研究〉,《歷史文獻研究》第39輯,2017年,頁141-151。
夏微,〈論宋代《周禮》學發展的三個階段〉,西南財經大學《哲學與文化》第44卷第5期,2017年,頁161-175。

(二) 台灣地區
劉子健,〈王安石、曾布與北宋晚期官僚的類型〉,《清華學報》新二卷第一期,1960年,頁109-127。
雷飛龍,〈北宋新舊黨爭與其學術政策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11卷,1965年,頁201-244。
夏長樸,〈一道德同風俗─王安石新學的歷史定位及其相關問題〉,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5年,頁1-15。
李隆獻,〈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以春秋三傳為重心〉,《臺大中文學報》第22期, 2005年,頁99-150。
張鴻愷,〈王安石「以《禮》解《詩》」的《詩經》學〉,《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5期,2006年11月,頁87-102。
廖育菁,〈王安石經學著作考察:《尚書新義》〉,第二屆青年經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6年11月18日,頁41-58。
黃士恆,〈王安石《老子注》的道論與天人關係〉,《清華中文學報》第二期,2008年,頁17-44。
黃信二,〈論儒家「禮」之形式意義與功能〉,《當代儒學研究》第3期,2008年,頁1-23。
夏長樸,〈「其所謂道非道,則所言之韙不免於非」—朱熹論王安石新學〉,《中國史研究》,2009年第4期,頁81-100,。
廖育菁,〈王安石詩經新義解經特色—循古篇〉,《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27期,2013 年,頁75-92。
廖育菁,〈論王安石崇尚周公人臣之勇-以《詩經新義》為本〉,《台北大學中文學報》,2013年第14期,頁119-139。
黃忠慎,〈王安石以「法」解《詩》的詮釋精神與特質〉,《臺大中文學報》47期,2014年,頁47-88。
方震華,〈和戰與道德—北宋元祐年間棄地論的分析〉,《漢學研究》第33卷第1期,2015年,頁67-91。
黃忠慎,〈王安石《詩經新義》的詮經進路及其以禮法解《詩》析評〉,《中正漢學研究》,2016 年第27期,頁1-26。
方震華,〈復仇大義與南宋後期對外政策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八本,第二分,2017年,頁309-345。

(三) 海外地區
包弼德(Peter K. Bol)撰、方笑一譯,〈王安石與《周禮》〉,《歷史文獻研究》第33輯,2010年,頁65-7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