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7.190.7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麥向暉
作者(外文):Mak, Heung-Fai George
論文名稱(中文):中日「文人論兵」思想的比較: 以王陽明、林羅山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comparison about scholars in military and politics among China and Japan by Wang Yangming and Hayashi Razan
指導教授(中文):鍋島亞朱華
指導教授(外文):Nabeshima, Asuka
口試委員(中文):劉瓊云
張崑將
口試委員(外文):Liu, Chiung-yun
Chang, Kun-Chi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號:104041401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10
中文關鍵詞:文人論兵兵學王陽明林羅山戰略
外文關鍵詞:scholarsstrategyWang-YangmingHayashiRaza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2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主要探討中日兩地「文人論兵」的思想特色,以及彼此的兵學體系,最後透過比較找出兩地文人學者的異質點。方便討論之故,本文以近世時期為主,選取了中國的王陽明、日本的林羅山為對象。首先,本文會整理中日的社會文化如何影響兩地的戰略取向,復次,本文會從二人的兵學著作出發,建構出他們兵學思想的體系,再觀察兵學思想有否與儒學(心學、理學)的原則有所違背。最終,把兩人作一比較,帶出中日的兵學思想的異同、對武力的態度,以至中日文人論兵的思維對兩地現代化的進程的影響。
This thesis aims to exa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schools of thought regarding scholars’ understanding of military and politics strategy (文人論兵), and find how the scholars on both sides differ each other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thesis will mainly focus on the works of two modern thinkers; China's Wang Yangming and Japan's Hayashi Razan. This thesis will first examine how the cultures of these two countries respectively influence their geopolitical strategies; furthermore, this thesis will use the works of Wang and Hayashi to reconstruct their respective thought of strategy systematically (兵學思想) and observe whether or not they violate the principles of Confucianism, or more specifically the principles of the Xinxue and Lixue sects. Finally, this thesis will compare the thinkers themselves, to further demonstrat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thought of strategy, their attitudes regarding military force, and how their respective mindsets influence the modernization efforts of both countries.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誌謝辭 IV
第壹章 緒論 4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4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8
1.1王陽明軍事方面的研究概況 8
1.2林羅山兵學思想的研究概況 12
1.3文人論兵與文武合一論 1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章節安排 16
第貳章 19
以北宋「文人統兵論」為例淺釋戰略文化的意義 19
本章指歸 19
第一節 戰略的基本概念 20
第二節 戰略文化的形成及意義 23
第三節 戰略文化的個案研究:文人統兵論 27
1.1宋代「重文輕武」的再思考 27
1.2「重文」背景下北宋「文人統兵」論及安邊思想的興起 33
1.3文人的兵學資源:兵書、武學與武舉 44
小結 北宋的戰略文化及其意義 48
第參章 51
王陽明《武經七書評》的兵學思想 51
本章指歸 51
第一節 陽明學兵經歷及《武經七書評》的版本說明 52
1.1王陽明事功研究之梗概 52
1.2王陽明與學習兵學的偶然性:一個心理學上的解釋 55
第二節 《武經七書評》的意義與陽明的兵學思想 62
2.1王陽明《武經七書評》的源流及版本說明 62
2.2 《武經七書評》所見王陽明的軍事理念 64
第三節 王陽明的軍事觀與良知學的可能性 83
3.1陽明的軍事觀點與心學融攝之詮釋 83
3.2心學與兵學的藩籬:詭詐、權謀、殺戮 99
小結 良知學、兵學與儒將 105
第肆章 110
林羅山《三略諺解》的兵學思想 110
本章指歸 110
第一節 林羅山的思想資源: 朱子學、神道學和兵學 111
第二節 林羅山《三略諺解》中的兵學體系 122
第三節 《三略諺解》內儒學、神道、兵學的複雜性 140
小結 「複數性」的意義 150
第伍章 154
總結:王陽明、林羅山之比較與中日現代化的回應 154
本章指歸 154
第一節 兵學思想之比較:大戰略與戰略文化 154
1.1大戰略的核心:「道」、「和國」 155
1.2戰略文化:哲學化的戰術(tactics)重於武備 163
第二節 中日兵學背後思維的差異 170
2.1中日對武力的心態: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 170
2.2中日現代化的思考模式:道德主體性與文化複數性 177
總語 兵學於中日兩地的意義 184
參考書目(按出版年份排序) 188
一、王陽明著作 188
二、林羅山著作 188
三、中文古籍 188
四、日文古籍 193
五、中文著作 193
六、日文著作 199
七、西文著作 202
八、學位論文 205
九、期刊論文 206

參考書目(按出版年份排序)
一、王陽明著作
1.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6年)。
2. 王守仁著;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
3. 王守仁批注:《陽明先生手批武經七書》(臺北:中華戰略學會景印,1988年),第三版。
二、林羅山著作
1. 林羅山:《羅山林先生文集》(京都:平安考古学会社,1918年),全二冊。
2. ______:《三略諺解》,收錄於井上哲次郎等編:《武士道全書》(東京:國書刊行會,1998年),卷二。
3. 鈴木健一:《林羅山年譜稿》(東京:ぺりかん社),1999年。
4. 林羅山:《野槌》,東京国文学研究資料館藏(編號:089-0079-1~10),冊一。
三、中文古籍
1. 劉寅:《武經七書直解》(臺北: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939年),全四冊。
2. 國史編纂委員會編:《朝鮮王朝實錄‧宣祖實錄》,據太白山史庫本景印(首爾:東國文化社,1955年)。
3. 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
4. 范瞱:《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5. 王稱:《東都事略》,收錄於趙鐵寒編:《宋史資料萃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一輯。
6. 曾公亮編:《武經總要》,據故宮博物院所藏文淵閣本影印,(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69年)。
7. 錢若水、楊億編:《太宗皇帝實錄》(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71年)。
8. 唐順之編:《武編》,據故宮博物院所藏文淵閣本影印,(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72年)。
9. 歐陽修:《新五代史》(北京市:中華書局,1974年)。
10. 趙弼撰:《效顰集》(臺北:新興書局,1975年)。
11. 脫脫編:《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12. 張載著;章錫琛點校:《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13. 王夫之:《宋論》(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14. 趙汝愚編:《宋名臣奏議》(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年)。
15.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16. 徐渭:《徐渭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17. 胡廣等編:《性理大全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年)。
18. 楊伯峻譯注:《孟子今注今譯》(香港:中華書局,1984年)。
19. 黃彰健校勘,《明實錄‧太祖寶訓》,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51年刊本縮編景印(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20. 黃彰健校勘,《明實錄‧武宗實錄》,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51年(1976年)刊本縮編景印(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21. 黃彰健校勘,《明實錄‧世宗實錄》,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51年(1976年)刊本縮編景印(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22. 黃彰健校勘,《明實錄‧憲宗實錄》,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51年刊本縮編景印(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23. 佚名:《清實錄‧穆宗毅皇帝實錄》,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大紅綾本景印(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24. 茅元儀輯:《武備志》(臺北:華世出版社,1984年),重印版。
25. 魏汝霖註譯:《黃石公三略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局,1984年)。
26.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臺北:三民書局,1985年)。
27. 王世貞,《史乘考誤》,收錄於氏著;魏連科點校,《弇山堂別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28. 朱熹著;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
29. 黃宗羲著;全祖望補修;陳金生等點校:《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30. 黃宗羲著;魏連科點校:《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31. 陳亮:《陳亮集(增訂本) 》(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32. 陳獻章著;孫通海點校:《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全二冊。
33. 程樹德撰;程俊英等點校:《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34. 戚繼光:《紀效新書》(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35. 邵博撰;李劍雄等點校:《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36. 宋綬等編:《宋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37. 唐書文:《六韜‧三略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38. 趙汝愚編;北京大學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校點:《宋朝諸臣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全二冊。
39. 孫武著;曹操等注;楊丙安校注:《十一家注孫子校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40. 歐陽修撰;李逸安點校:《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41. 楊一清著;唐景紳等點校,《楊一清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42. 戚繼光:《練兵實紀》(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43. 朱熹:《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44. 徐勇主編;邵鴻等編著:《先秦兵書通解》(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45. 范能濬編;薛正興注釋:《范仲淹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全二冊。
46. 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47.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48. 楊伯峻譯注:《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49. 洪邁:《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全二冊。
50. 孫武著;魏武帝等註;孫星衍等校:《孫子集註》(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51. 葉夢得:《避暑錄話》,收錄於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二編。
52. 黃懷信等校注:《逸周書匯校集注(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53. 歐陽修:《歐陽修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冊六。
54. 王畿著;吳震編校整理:《王畿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55. 俞大猷:《正氣堂全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56. 張廷玉等編:《明史》(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57. 顧炎武著;陳垣校注:《日知錄校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
58. 陸九淵著:鐘哲注:《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59. 戴震著;何文光整理:《孟子字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60. 孫武撰;曹操等注;楊丙安校理:《十一家注孫子校理》(北京:中華書局有限公司,2008年)。
61. 南懷瑾等註譯:《周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2009年)。
62. 夏燮:《明通鑑》(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63. 阮元編:《十三經注疏(清嘉慶刊本)》(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64. 楊伯峻:《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65. ___:《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全四冊。
66. 葉適著;劉公純等點校:《葉適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全三冊。
67. 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68. 陳鼓應註譯:《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2011年)。
69. 沈括:《夢溪筆談》(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
70. 司馬光撰;鄧廣銘等點校:《涑水記聞》(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71. 王栐:《燕翼詒謀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與張邦基《墨莊漫錄》合冊。
72.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73. 王梓材等編撰;沈芝盈等點校:《宋元學案補遺》(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74. 茅坤著;張夢新等點校:《茅坤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
75. 顧炎武著;嚴文儒等校點:《日知錄》,收錄於《顧炎武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冊十八、冊十九。
76. 施子美:《施氏七書講義》,據寬永十一年(1634年)豐雪齋道伴刊本影印,收錄於金程宇編:《和刻本中國古逸書叢刊‧子部‧兵家類》(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年),冊十九。
77. 周振甫譯注:《周易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78. 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4年)。
79. 王念孫:《讀書雜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80. 唐順之著;馬美信等點校:《湛甘泉先生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
81. 孫承宗著;李紅權輯錄、點校:《孫承宗集(上中下)》(北京:學苑出版社,2014年)。
82. 馮夢龍:《王陽明出身靖亂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
83. 駢宇驀等譯:《武經七書》(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84. 楊伯峻編:《春秋左傳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85. 王安石撰;王水照主編;聶安福等整理:《臨川先生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年)。
86. 王畿撰;貢安國輯;朱之珩點校:《龍溪會語》(香港:槐風書社,2017年)。
87. 王雲五主編;陳鼓應註譯:《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2017年),第三版。
88. 孫雅芬等編:《武經總要注》(西安:西安出版社,2017年)。
89. 趙本學等著:《續武經總要》(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
90. 劉若愚著;馮寶琳點校:《酌中志》(北京:北京出版社,2018年)。
四、日文古籍
1. 橋本香坡:〈武教錄序〉,收錄於井上哲次郎、有馬祐政編:《武士道叢書》(東京:博文館,1906年),卷中。
2. 山鹿素行:《山鹿語類》(東京:国書刊行会,1911年)。
3. 吉田兼倶:《日本書紀神代抄》(東京:国民精神文化研究所,1938年)。
4. 吉田松陰:《講孟餘話》,收錄於《吉田松陰全集》(東京:岩波書店,1939年)。
5. 山鹿素行著;廣瀨豐編:《山鹿素行全集:思想篇》(東京:岩波書店,1942年),卷十三。
6. 岡見正雄校注:《日本古典文学大系37:義経記》(東京:岩波書店,1959年)。
7. 藤原惺窩等著;西田太一郎編:《日本の思想:藤原惺窩・中江藤樹・熊沢蕃山・山崎闇斎・山鹿素行・山県大弐集》(東京 : 筑摩書房,1970年)。
8. 三輪執齋:〈士心論〉,收錄於荒木見悟等編《日本の陽明學‧上》,《陽明學大系》(東京:明德出版社,1972年),卷八。
9. 松宮觀山:《松宮觀山集》,國民精神文化研究所據昭和10年至16年刊本複製(東京:第一書房,1987年),卷二。
10. 宮本武蔵著;渡辺一郎校注:《五輪書》(東京:岩波書店,1991年)
五、中文著作
1. 錢穆:《陽明學述要》(臺北 : 正中書局,1955年)。
2. 張君勱:《比較中日陽明學》(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5年)。
3. 王國維,〈生霸死霸考〉,收錄於《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4. 章太炎:〈答鐵錚〉,收錄於《章氏叢書》(臺北:世界書局,1971年),〈別錄二〉,頁84-85。
5. 陳芳明:〈宋初弭兵論的檢討〉,收錄於宋史座談會編:《宋史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1977年),第 9 輯,頁 63-97。
6. 趙鐵寒:〈關於宋代「強榦弱枝」國策的管見〉,收錄於宋史座談會編:《宋史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1980年),頁450-453。
7.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 : 三民書局,1981年)。
8. 梁天錫:《宋樞密院制度》(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
9. 柯林士(John M. Collins)著;鈕先鍾譯:《大戰略》(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85年)。
10.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
11. ___:《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
12. 劉子健:〈從儒將的概念說到歷史上對南宋初張浚的評論〉,收錄於楊聯陞等編:《國史釋論:陶希聖先生九秩榮慶祝壽論文集》(臺北:食貨出版社,1987年),頁 481-490。
13. 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學生書局,1988年)。
14. 吳晗:〈陣圖和遼宋戰爭〉,收錄於氏著:《吳晗史學論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冊,頁87-96。
15. 梁啟超:《新民說》,收錄於《飲冰室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專集四。
16. 西北大學西北歷史研究室編:《西北歷史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
17. 林聰舜:〈道德與事功──由「知行合一」探討陽明思想產生歧異發展的根源〉,收錄於王邦雄等著:《陽明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1989年),頁87-104。
18. 呂卓民:〈宋夏陝北戰爭與北宋的築城〉,收入西北大學西北歷史研究室編:《西北歷史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
19. 康德著;李明輝譯:《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臺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
20. 王明蓀:〈宋初的反戰論〉,收錄於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戰爭與中國社會之變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頁 37-52。
21. 江天健:《北宋對西夏邊防研究論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93年)。
22. 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卷五〈五代宋元〉卷。
23. 陳守忠:《河湟史地考述》(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3年)
24. 鍾彩鈞:《王陽明思想之進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25. 陳守忠:《河湟史地考述》(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3年)。
26. 江天健:《北宋對西夏邊防研究論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93年)
27. 劉述先:〈有關理學的幾個重要問題的再反思〉,收錄於《理想與現實的糾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頁240–262。
28. 羅家祥:《北宋黨爭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29. 黃仁宇:《從大歷史角度讀蔣介石日記》(臺北:時報文化,1994年)。
30. 黃進興:《優入聖域》(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
31. 全漢升:《唐宋帝國與運河》(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5年)。
32. 柳立言:〈宋遼澶淵之盟新探〉,收錄於國立編譯館編:《宋史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年),第23輯,頁71-189。
33.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
34. 錢穆:《國史大綱(下)》,收錄於《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1997年),冊二十八。
35. ____:《國史新論》,收錄於《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1997年),冊三十。
36. 劉子健:〈略論宋代武官群在統治階級中的地位〉,收錄於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年),頁173-184。
37. 范中義:《明代軍事史》,卷十五,收錄於王兆春、張文才等編:《中國軍事通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
38. 趙益:《王霸義利:北宋王安石改革批判》(南京:南京大學,2000年)。
39. 賴賢宗:《體用與心性:當代新儒家哲學新論》(臺北:學生書局,2001年)。
40. 黃寬重:《南宋地方武力──地方軍與民間自衛武力的探討》(臺北:東大出版社,2002年)。
41. 唐立宗:《在「盜區」與「政區」之間──明代閩粵贛湘交界的秩序變動與地方行政演化》(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2002年)。
42. 卡爾‧馮‧克勞塞維茲(Karl von Clausewitz)著;鈕先鐘譯:《戰爭論》(南寧:廣西師範大學,2003年)。
43.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收錄於《牟宗三全集》(臺北:聯經出版,2003年),冊二十九。
44. ___:《心體與性體(一至三)》,收錄於《牟宗三全集》(臺北:聯經出版,2003年),冊五至七。
45. ___:《從陸象山到劉蕺山》,收錄於《牟宗三全集》(臺北:聯經出版,2003年),冊八。
46. ___:《現象與物自身》,收錄於《牟宗三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2003年),冊二十一。
47. ___:《政道與治道》,收錄於《牟宗三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2003年),冊十。
48.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2003年。
49.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臺北:學生書局,2003年)。
50. 曾瑞龍:《經略幽燕:宋遼戰爭軍事災難的戰略分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3年)。
51. 何冠環:〈論靖康之難中的种師道與种師中〉,收錄於氏著:《北宋武將研究》(香港:中華書局,2003年),頁551-584。
52. 張崑將:《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與發展──以兵學與陽明學為中心》(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53. 陳峰:〈北宋各地統軍體系中武將地位的變遷──以都部署到經略安撫使的變化為中心,收錄於氏著:《北宋武將群體與相關問題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頁189-250。
54. 趙國華:《中國兵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55.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2004年)。
56.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歷史研究所,2004。
57. 傅樂成:《中國通史》(臺北:弘揚圖書有限公司,2005)。
58. 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出版,2005年)。
59. 陳立勝:《王陽明「萬物一體」論:從「身──體」的立場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2005年)。
60.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2005年),頁15-19。
61. 梁漱溟:〈答美國學者艾愷先生訪談記錄摘要〉,收錄於氏著,《梁漱溟全集》(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八卷,頁1162-1163。
62. ___:《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收錄於氏著,《梁漱溟全集》(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
63. ___:《東方學術概觀》,收錄於氏著,《梁漱溟全集》(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七卷。
64. 傅樂成:《中國通史》(臺北:弘揚圖書有限公司,2005)。
65. 梁啟超:《中國之武士道》(北京:中國檔案出版,2006年)。
66. 姜國柱:《中國軍事思想通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全五冊。
67. 閻德學:《武士之路︰日本戰略文化及軍事走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68. 張崑將:《德川日本儒學思想的特質:神道、徂徠學與陽明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7年),頁348-350。
69. 龔穎:《「似而非」的日本朱子學︰林羅山思想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年)。
70. 楊國榮:《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71. 張文儒:《中華兵學的魅力︰中國兵學文化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72. 王智榮:《先秦兩漢陰陽軍事思想研究》(香港:珠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8年)。
73. 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原》(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年)。
74. 鄭樑生:〈朱子學在日本〉,收錄於王成勉等著:《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紀念牟復禮教授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年),頁49-92。
75. 吳偉明:《易學對德川日本的影響》(香港:中文大學,2009年),第十章。
76. 韓東育:《從「脫儒」到「脫亞」:日本近世以來「去中心化」之思想過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77. 阿德里安‧吉爾伯特著;趙清澄等譯:《閃擊戰:裝甲作戰的經典戰役》(臺北:風格司藝術創作坊,2009年)。
78. 曾瑞龍:《北宋种氏將門之形成》(香港:中華書局,2010年)。
79. 楊正顯:《一心運時務:正德時期的王陽明》(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80. 倪梁康:《心的秩序︰一種現象學心學研究的可能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
81. 津田左右吉著;鄧紅譯:《日本的神道》(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82. 謝忠志:《明代兵備道制度──以文馭武的國策與文人知兵的實練》(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
83. 涂美雲:《北宋黨爭與文禍、學禁之關係研究》(臺北:萬卷樓,2012年)。
84. 邱逸:《兵書上的戰車──宋代的《孫子兵法》研究》(香港:中華書局,2012年)。
85. 高橋文博:〈中江藤樹解釋《論語》之方法及其意義〉,收錄於張崑將編:《東亞論語學︰韓日篇》(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頁253-278。
86.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87. 曾瑞龍:《拓邊西北:北宋中後期對夏戰爭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88. 李建民:《日本戰略文化與『普通國家化』問題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89. 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增訂版〕》(臺北:臺灣大學出版,2016年)。
90. 張崑將:《電光影裏斬春風:武士道分流與滲透的新詮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91. 胡塞爾著;倪梁康譯:《胡塞爾現象學概念通釋(增補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
92.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2017年)。
93. 呂玉新:《政體、文明、族群之辯:德川日本思想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7年)。
94. 杜維明:《青年王陽明(1472-1509):行動中的儒家思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年)。
95. 田豐:《朱陳王霸之辨義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
六、日文著作
1. 井上哲次郎:《日本朱子學派の哲學》(東京:冨山房,1905年)。
2. 高瀬武次郎:《王陽明詳伝》(東京:廣文堂,1915年)。

3. 石田文四郎:《日本武士道史の體系的研究》(東京:教文社,1944年)。
4. 湯浅邦弘:《中国古代軍事思想史の研究》(東京都:研文出版,1957年)。
5. 今中寬司:〈林羅山の教学思想〉,收錄於伊東多三郎編:《國民生活史研究3》東京:吉川弘文館,1958年)。
6. 尾藤正英:《日本封建思想史》(東京:青木書店,1961年)。
7. 津田左右吉:《日本の神道》,收錄於氏著:《津田左右吉全集》(東京:岩波書店,1963年),卷九。
8. __________:《文学に現はれたる我が国民思想の研究:武士文學の時代》,收錄於氏著:《津田左右吉全集》(東京:岩波書店,1963年),別卷三。
9. __________:《シナ思想と日本》,收錄於氏著:《津田左右吉全集》(東京:岩波書店,1965年),卷二十。
10. _____:《日本.シナ思想の研究》,收錄於氏著:《津田左右吉全集》(東京:岩波書店,1966年),卷二十八。
11. 岡田武彥:《王陽明と明末の儒学》(東京:明德出版社,1970年)。
12. 島田虔次:《中国における近代思惟の挫折》(東京:筑摩書房,1970年)。
13. 山下龍二:《陽明学の研究‧成立編》(東京:現代情報社,1971年)。
14. 今中寛司:《近世日本政治思想の成立-惺窩学と羅山学-》(東京:創文社,1972年)。
15. 平重道:〈近世の神道思想〉,收錄於《日本思想大系39:近世神道論‧前期國學》(東京:岩波書店,1972年),頁518-519。
16. 横井清:《中世民衆の生活文化》(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75年)。
17. 石田一良:〈林羅山の思想〉,收錄於家永三郎等編:《日本思想大系28:藤原惺窩.林羅山》(東京:岩波書店,1975年)。
18. 西田長男:《日本神道史研究:中世編(上、下)》(東京:岩波書店,1978年),卷四、卷五。
19. 斯波義信:《宋代商業史研究》(東京:風間書房,1979年)。
20. 今井淳等編:《日本思想論争史》(東京:ぺりかん社,1979年)。
21. 溝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の屈折と展開》(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80年)。
22. 源了圓:《近世初期実学思想の研究》(東京:双文社,1980年)。
23. 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83年)。
24. 三島由紀夫:〈行動学入門〉,收錄於《三島由紀夫評論全集》(東京:新潮社,1989年),第三卷,頁252-287。
25. ____:〈革命哲学としての陽明学〉,收錄於《三島由紀夫評論全集》(東京:新潮社,1989年),第三卷,頁564-586。
26. 堀勇雄:《林羅山》(東京:吉川弘文館,1990年)。
27. 山下龍二:《朱子學と反朱子學 : 日本における朱子學批判》(東京:研文社,1991年)
28. 野口武彥:《江戶の兵学思想》(東京:中央公論社,1991年)。
29. 相良亨:〈近世日本における儒教運動の系譜〉,收錄於氏著;高橋文博等編集:《日本の儒教》(東京:ぺりかん社,1992年),冊一,頁35-50。
30. 宇野茂彦:《日本の思想家.林羅山(附)林鵝峰》(東京 : 明德出版社,1992年)。
31. 丸山真男:〈福沢に於ける「実学」の転回〉,收錄於氏著:《丸山真男集》(東京:岩波書店,1995年),卷三,頁115-125。
32. 前田勉:《近世日本の儒学と兵学》(東京:ぺりかん社,1996年)。
33. 和島芳男:《中世の儒学》(東京:吉川弘文館,1996年)。
34. 內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收錄於《內藤湖南全集》(東京:筑摩書房,1997年),卷八,頁111-119。
35. 井上哲次郎:〈《三略諺解》解說〉,收錄於氏編:《武士道全書》(東京:國書刊行會,1998年),卷二,頁1-8。
36. 小岩井弘光:《宋代兵制史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8年)。
37. 宮崎市定:《東洋的近世》(東京:中央公論新社,1999年)。
38. 三宅正彥:〈江戶時代の思想〉,收錄於石田一良編:《思想史‧体系日本史叢書23》(東京:山川出版社,2001年)。
39. 西田幾多郎:《善の研究》,收錄於《西田幾多郎全集》(東京:岩波書局,2003年)。
40. 岡田武彥:《王陽明大伝:生涯と思想》(東京:明德出版社,2002年)。
41. ________:《孫子新解》(東京:明德出版社,2003年)。
42. 奧山憲夫:《明代軍政史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3年)。
43. 浅野裕一等編:《諸子百家「再発見」──掘り起こされる古代中国思想》(東京:岩波書店,2004)。
44. 佐藤正英校譯:《甲陽軍鑑》(東京:筑摩書房,2006年)。
45. 小島毅:《近代日本の陽明学》(東京:講談社,2006年)。
46. 黑住真:《複数性の日本思想》(東京:ぺりかん社,2006年)。
47. ______:《近世日本社会と儒教》(東京:ぺりかん社,2006年)
48. 平野邦雄:《帰化人と古代国家》(東京:吉川弘文館,2007年)。
49. 笠谷和比古:《戦争の日本史17‧関ヶ原合戦と大坂の陣》(東京:吉川弘文館,2007年)。
50. 玉懸博之:《日本近世思想史研究》(東京:ぺりかん社,2008年)。
51. 渡邊浩:《近世日本社会と宋学》(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10年)。
52. 渡邊大門:《大坂落城 戦国終焉の舞台》(東京:角川学芸出版,2012年)。
53. 鈴木健一:《林羅山──書を読みて未だ倦まず》(東京:ミネルヴァ書房,2012年)。
54. 上田正昭:《渡来の古代史:国のかたちをつくったのは誰か》(東京:角川學芸,2013年)。
55. 小林伸二:《春秋時代の軍事と外交》,東京:汲古書屋,2015。
56. 高橋 昌明:《東アジア武人政権の比較史的研究》(東京:校倉書房,2016年)。
七、西文著作
1. Hart, B.H. Liddell, The British Way in Warfare (London: Faber & Faber Limited, 1932)
2. Waltz, Kenneth, Man, the State, and War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3. Erikson, Erik H.,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W. W. Norton, 1968)
4. Hart, B. H. Liddell, Strategy, second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 Praeger, 1967)
5. Weigley, Russell F., The American Way of War: A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Military Strategy and Policy (New York: Macmillan, 1973)
6. Church, William F., Richelieu and Reason of Stat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3).
7. Clausewitz, Karl von, On War, Howard, Michael and Paret, Peter (trans. & ed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8. Jung, Carl Gustav, Symbol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1961), in Adler, Gerhard, Fordham, Michael, Read, Herbert, McGuireeds, William (Eds.) The Collected Works of C.G. Jung,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6)
9. Jervis, Robert,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10. Sondhaus, Lawrence, Routledge Military Studies:Strategic Culture and Ways of War. (London: Routledge Press, 1976).
11. Morgenthau, Hans J.,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5th Edition,(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78).
12. Needham, Joseph,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ume 5,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Part 7, Military Technology; the Gunpowder Epi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13. Wang, Gungwu, “The Rhetoric of a Lesser Empire: Early Sung Relations with Its Neighbours” in Rossabi, Morris(ed.), China among Equal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pp. 47-65.
14. Mearsheimer, John J., Liddell Hart and the Weight of History (New York, 1988).
15. Russell, Greg, Hans J. Morgenthau and the Ethics of American Statecraft. (Baton Rouge: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6. Papadopoulos, Renos, Carl Gustav Jung: Critical Assessments, (London: Routledge, 1992).
17. Rosecrance, Richard & Stein, Arthur (eds.), Domestic Bases of Grand Strategy(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18. Storey, John (ed.),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A Reader (Hemel Hempstead: Harvester-Wheatsheaf, 1994)
19. Kier, Elizabeth, Imagining War: French and British Military Doctrine between the Wars.(Princeton, New Jers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20. Naveh, Shimon, In Pursuit of Military Excellence; The Evolution of Operational Theory. (London: Francass, 1997)
21. Hill, Claire Ortiz & Silva, Jairo Jose Da eds. The Road Not Taken: On Husserl's Philosophy of Logic and Mathematics. (London: College Publications.,1997)
22. Kier, Elizabeth, Imagining War: French and British Military Doctrine between the Wars.(Princeton, New Jers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23. Freud, Sigmund,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Vol. XIX. trans. by Strachey, James. In collaboration with Freud, Anna. Assisted by Strachey, Alix and Tyson, Alan, (London:Hogarth Press, 1999)
24. Gilbert, Adrian, Germany’s ligntning war(London: David & Charles, 2000).
25. Wittgenstein, Ludwig,‎‎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second revised edition (London:Routledge, 2001)
26. House, Jonathan M., Combined Arms Warfa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Kansas: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2001)
27. Luttwak, Edward N., Strategy:The Logic of War and Peace, Revised and Enlarged Edition, (Cambridge, MA, and London,England: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28. Jones, Eric Lionel, Growth Recurring: Economic Change in World History ,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2), 2nd edition
29. Morgan, Forrest E., Compellence and the Strategic Culture of Imperial Japan: Implications for Coercive Diplomac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anta Barbara: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3)
30. Hobson, John M., The Eastern Origins of Western Civilis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31. Keegan, John, The Mask of Command: A Study of Generalship. second Pimlico edition (London:Pimlico, 2004)
32. Biddle, Stephen D., Military Power: Explaining Victory and Defeat in Modern Battl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
33. Henri, baron de Jomini, The Art of War , Mendell, G. H. & Craighill, W. P. (trans.), (Texas:El Paso Norte Press, 2005), CHAPTER 2:Elements of Strategy.
34. Metzler, Mark, Lever of empire: the international gold standard and the crisis of liberalism in prewar Japan, (Oaklan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6)
35. Inazo, Nitobe(新渡戶稻造), Bushido : the soul of Japan, (New York:Kodansha International, 2012)
36. McNeal, Robin, Conquer and Govern:Early Chinese Military Texts from the Yi Zhou shu,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2)
37. Graff, David A., The Eurasian Way of War: Military Practice in Seventh-Century China and Byzantium, (London: Routledge, 2016)
38. Rand, Christopher C., Military Thought in Early China, (New York: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7)
39. Szonyi, Michael, The Art of Being Governed : Everyday Politics In Late Imperial China,(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7)
40. Champion, Michael & O'Sullivan, Lara eds., Cultural Perceptions of Violence in the Hellenistic World, (London:Routledge, 2017)
八、學位論文
甲、 中文論文
1. 林盛裕:〈論魏源與佐久間象山的海防思想──兼論十九世紀中葉中日兩國的海防暨海防思想(一八四零至一八七四)〉,碩士學位論文,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1987年。
2. 殷小燕:〈王陽明「知行合一」鄉村治理思想研究〉,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已出版論文,2005年。
3. 張藝曦:〈王學、家族與地方社會──以吉水、安福兩縣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博士論文,已出版論文,2005年。
4. 王繼華:〈王陽明實踐哲學研究〉,博士學位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2008年。
5. 吳挺誌:〈北宋中後期的文臣統兵:以陝西沿邊五路經略安撫使為例(1038~1100)〉,碩士學位論文,歷史學系,2011年。
6. 宋彥陞:〈以儒為帥:北宋統兵文臣傳統的建立(1004-1085)〉,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2014年。
7. 薛春黎:〈陽明心學對徐渭詩歌創作的影響〉,碩士學位論文,上海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2018。
乙、 西文論文
1. Tsang, Shui-lung. War and peace in northern Sung China:Violence and strategy in Flux, 960-1100. Ph.D. dissertation, East Asain Studies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Arizona, 1993.
九、期刊論文
甲、 中文論文
1. 羅球慶:〈宋夏戰爭中的蕃部與堡寨〉,《崇基學報》,第四卷,第二期,1967年5月,頁223-243。
2. 鄧廣銘:〈北宋的募兵制度與當時積貧、積弱和農業生產的關係〉,《中國史研究》,1980年,第 4期,北京,頁61-77。
3. 王曾瑜:〈宋朝的文武區分和文臣統兵〉,《中州學刊》,1984年,第二期,頁107-111。
4. 谷霽光:〈泛論唐末五代的私兵與親軍、義兒〉,《歷史研究》,1984年,第2期,頁21-34。
5. 楊康蓀:〈宋武舉述略〉,《中國史研究》,1985年,第3期,頁49-61。
6. 何冠環:〈宋初三朝武將的量化分析──北宋統治階層的社會流動現象新探〉,《食貨月刊》復刊第16卷,1986年,第3、4期合刊,頁115-127。
7. 黃寬重,〈中國歷史上武人地位的轉變:以宋代為例〉,《歷史月刊》,1988年,第8期,頁64- 69。
8. 黃啟江:〈宋太宗與佛教〉,《故宮學術季刊》,1994年,卷十二,第二期,頁107-133。
9. 柳立言:〈宋遼澶淵之盟新探〉,收錄於國立編譯館編:《宋史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年),第23輯,頁71-189。
10. 張素卿:〈思想的展示:述論張載思想的「學思歷程」〉,《臺大中文學報》,1995年4月,第七期,頁313-345。
11. 曹國慶:〈明代鄉約推行的特點〉,《中國文化研究》,1997年,第1期,頁19。
12. 管敏義:〈從平寧藩之役看王守仁的軍事思想〉,《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8年6月,第2期,頁1-7。
13. 吳振漢:〈王守仁撫贛時期的文人領軍〉,《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1999年6月,第十九期,頁35-67。
14. 趙冬梅:《武道徬徨:歷史上的武舉和武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0年)。
15. 李明輝:〈劉蕺山對朱子理氣論的批判〉,《漢學研究》,2001年,第 19 卷,第 2 期,頁1-32。
16. 龔穎:〈林羅山的孫吳兵法觀──與朱熹及南宋事功派比較〉,《日本研究論集》,2002年,頁355-387。
17. 周維強:〈佛郎機銃與宸濠之叛〉,《東吳歷史學報》,2002年,第8期,頁93-127。
18. 錢明:〈王陽明《歷朝武機捷錄》辨析──兼與永富青地先生商榷〉,《浙江社會科學》,第5期,2003年9月,頁157-161。
19. 劉述先:〈評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九州學林》,2003年,第二期,頁316-334。
20. 楊儒賓:〈如果再迴轉一次「哥白尼的迴轉」──讀余英時先生的《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當代》,第一九五期,2003年,頁 125-141。
21. 包弼德(Peter K.Bol)著、程鋼譯:〈對余英時宋代道學研究方法的一點反思〉,《世界哲學》,2004年,第四期,頁92-102。
22. 方震華:〈文武糾結的困境──宋代的武舉與武學〉,《臺大歷史學報》,2004年,第33期,頁1-42。
23. 姜勇:〈《武經總要》纂修考〉,《圖書情報工作》,2006年,頁131-135。
24. 王汝華:〈梁漱溟對「陽明學」的思考向度與時代回應──以析辨《大學》暨發皇心學為雙軸〉,《國文學誌》,2007年12月,第十五期,頁51-90。
25. 楊儒賓:〈王學學者的「異人」經驗與智慧老人原型〉,《清華中文學報》,2007年,第一期,頁171-210。
26. 祝平次:〈評余英時先生的《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成大中文學報》, 第十九期,2007年12月,頁249-298。
27. 魏鴻:〈宋代「崇文抑武」治國方略與孫子兵學研究〉,《濱州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頁6-12。
28. 閻盛國:〈《孫子兵法》對王陽明兵學思想的影響〉,《史學月刊》,2009年第09期,頁127-130。
29. 陳瑋芬:〈日本「自然」概念考辨〉,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10年3 月,第36期,頁103-135。
30. 鄧國亮:〈「田州事非我本心」──王守仁的廣西之役〉,《清華學報》,2010年6月,四十卷第二期,頁265-293。
31. 黃文宏:〈西田幾多郎的「直觀」論〉,《臺大文史哲學報》,2010年,第73期,頁173-196。
32. 藍弘岳:〈近現代東亞思想史與「武士道」傳統的發明與越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11年12月,第八十五期,頁51-88。
33. 方震華:〈從和戎到拓邊-北宋中期對外政策的轉折〉,《新史學》卷24,第2期,頁35-69。
34. 宋彥陞:〈關於宋代「重文輕武說」的幾點反思〉,《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9期,2013年 6 月,頁341-368。
35. 陳佳銘:〈胡五峰與劉蕺山的思想型態之比較〉,《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五十八期,2014 年 10 月,頁 155-156。
36. 金根:〈《南贛鄉約》的社會政治功能與借鑒意義〉,《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6月,卷三十三,第3期,頁68-138。
37. 王鴻泰:〈武功、武學、武藝、武俠:明代士人的習武風尚與異類交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14年,第85本2分,頁209-267。
38. 王鴻泰:〈暴力與秩序:明中期倭亂下的民風士習〉,發表於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武備論述與戰爭書寫:以元明清為中心」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2017年11月30至12月1日。
39. 黃繁光:〈論宋真宗對遼作戰與陣圖使用的關係〉,《淡江史學》,2006年,第17期,頁43-66。
40. 方震華:〈和戰與道德──北宋元祐年間棄地論的分析〉,《漢學研究》,第 33 卷,第 1 期,頁67-91。
41. 吳挺誌:〈北宋士人對「文臣統兵」的合理化論述〉,《清華學報》,新44卷,第 4 期,2014年,頁589-628。
42. 鍋島亞朱華:〈由《大學》三綱領的詮釋探討日本江戶初期的儒學發展──以藤原惺窩治經方法為中心〉,《漢學研究》,卷35,第2期,2017年,頁159-186。
乙、 日文論文
1. 和島芳男:〈義堂周信と清原良賢-清家学成立の契機-〉,《大手前女子大学論集》,1977年,卷十一,頁1-117。
2. 今中寛司:〈清家神道から理当心地神道へ〉,《季刊日本思想史》,1977年,第5期,頁92-105。
3. 高橋美由紀:〈林羅山の神道思想〉,《季刊日本思想史》,1977年,第5期,頁106-121。
4. 青山幹哉:〈鎌倉幕府の「御恩」と「奉公」〉,信濃史学会編《信濃》,1987年,第39期,頁1-20。
5. 宮本義己:〈徳川家康公の再評価〉,《大日光》,1992年第64號,頁18-21。
6. 玉懸博之:〈林羅山『巵言抄』の思想研究──羅山の思想展開史の実相を求めて〉,《文芸研究》,1996年,第142期,頁1-23。
7. 今井正之助:〈『義貞軍記』考—『無極鈔』の成立に関わって—〉,《日本文化論叢》, 1998年第6號,頁19-40。
8. 渡邊久:〈北宋の經略安撫使〉,《東洋史研究》,1999年,卷57,第4號,頁69-103。
9. 永冨青地:〈王守仁の佚存書『歴朝武機捷録』について〉,《九州中國學會報》,2001年,第39期,頁107-119。
10. 永冨青地:〈尊経閣文庫蔵『新鐫武経七書』について—王守仁の『武経』注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早稲田大学理工学部複合領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会,第46期,2006年3月,頁87-123。
11. 清水峰子:〈鄭曼青水墨畫與太極拳之相關性〉,《書畫藝術學刊》,2013年7月,頁253-270。
丙、 西文論文
1. Howard, Michael, “The Forgotten Dimensions of Strategy”, in Foreign Affairs, Vol. 57, No. 5 (Summer, 1979), pp. 975-986
2. Hall, James A., “Polanyi and Jungian psychology: dream-ego and waking-ego”, Journal of Analytival Psychology, 1982, No.27, pp. 239-254.
3. Bagby, Laurie M. Johnson, “The Use and Abuse of Thucydid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8, no. 1, 1994, pp.133-141
4. Kier, Elizabeth, “Culture and Military Doctrine: France between the War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9, No. 4 (Spring, 1995), pp. 65-93.
5. Goldstone, Jack A. "Efflorescence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World History: Rethinking the "Rise of the West"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Vol. 13, No. 2 (Fall, 2002), pp. 323-389.
6. Zaman, Rashed Uz, “Strategic Culture: A “Cultural” Understanding of War,” in Comparative Strategy, vol.28, no. 1, 2009, pp.68-88.
7. Deng, Kent G.,. “Demystifying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North Song China, 960–1127”, Economic History Working Papers, London: London School of Econ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2013, pp.1-62.
8. Oros, Andrew L., Japan's Strategic Culture: Security Identity in a Fourth Modern Incarnation?, Contemporary Security Policy, 2014, 35:2, pp.227-248.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電子全文
中英文摘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