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90.217.12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簡明玉
作者(外文):Jian, Ming-Yu
論文名稱(中文):日本殖民統治的探索與反思:以魏清德散文作品為觀察中心
論文名稱(外文):Explorations and Reflections upon the Japanese Rule: A Study on Qing-De Wei's Prose Works
指導教授(中文):陳芷凡
林以衡
指導教授(外文):Chen, Chih-Fan
Lin, Yi-Heng
口試委員(中文):黃美娥
余育婷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學號:103141509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5
中文關鍵詞:魏清德散文日治時期殖民記者同化同文
外文關鍵詞:Qing-De WeiproseJapanese colonial periodcolonizationjournalistassimilationsame languag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4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
  • 收藏收藏:0
1895年甲午戰爭結束後,中、日雙方簽訂馬關條約,臺灣則依約成為日本的殖民地。臺灣人民深知無法改變政治命運後,便開始思索回應殖民統治的方式,從市井小民到菁英階層,對殖民者的認知人人皆異,回應方式自然大不相同。過去研究指出,有人進行武裝抗日,有人歸順殖民政權,也有人內渡中國或退隱。而選擇留臺的菁英階層中部分為受過中國傳統教育的文人知識份子,其所見所聞所想多能透過書寫保存下來,使我們得以從中探究其人對異族殖民統治的思考,以及其眼前新時代、新世界的面貌。這批菁英文人擁有深厚的古典文學根柢,能創作漢詩文,因此日本殖民政府領臺之初便打著「同文」的旗幟,利用共有的文化資源「漢字」來與之進行文藝交流,以期達到安撫綏靖之效。也由於這批文人備受殖民政府禮遇,其對殖民者的認知以及雙方的互動亦變得耐人尋味。

本論文欲研究的臺灣傳統文人魏清德(1886-1964),長期在日治時期最大官報《臺灣日日新報》擔任記者,本身具有深厚的漢學根柢,也曾擔任過許多公職,可說是在當時文壇與政壇都據有一席之地。而身為漢民族的魏清德,又在與日本殖民政府關係密切的媒體發表言論,其人對殖民情境的詮釋頗教人好奇。過去有關日治時期傳統文人的研究,部分是採取民族主義的角度切入觀察,而魏清德表面上看來所處的較為親日的發言位置,因此容易招致批評,但是這樣的視角毋寧是過於僵化的,因此本論文將從較能貼近作者思想的散文作品著手,並輔以相關史料著作,嘗試梳理他在殖民情境下所作的思考。

本論文主幹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先將《魏清德全集》中的兩卷《文卷》作品進行分類與分期,以便能更清楚的掌握魏氏創作散文的類型與偏向。採行的方式是先評估若干前行研究的散文分類方式,再從中揀選合適的分類架構。而分期的部分則以魏氏創作之空窗期作為斷限,共分為五期。

第二部分則是探討前述的論題。首先,在十九世紀即開始流行於西方的文明進化史觀亦經由殖民政府引進臺灣,將殖民統治合理化。透過魏氏散文中呈現的不同種族、群體的形象,來理解其人對文明進化史觀的吸收程度。其次,則將焦點拉回殖民地臺灣,源於殖民政府操作的風俗論述,以及殖民政府在臺實施的各項建制,皆是殖民政府對臺灣的改造工程,從他對這些改造工程的評論,可以觀察到他如何參與其中,而殖民政府對臺人的差別待遇,又會否令他失望。最後,則以魏氏的漢文觀來觀察他對殖民政府提出的「同文同種」、「同化」進而到亞洲主義論述的回應。

本論文發現,身為官報記者的魏清德,政治立場頗為曖昧模糊,可說是有著流動的身分認同。然而,魏清德自始至終都在關心臺灣的教育和文化議題,希望臺灣人能在弱肉強食的競爭世界中免於被淘汰的命運,而這一貫的堅持,才是造成他在政治立場上反覆不定最為關鍵的因素。因此本論文認為,應了解此一本質上的問題,才能跳脫認同議題的爭辯。
This thesis is a close study of the prose works by Qing-De Wei (1886-1964), who was a significant Taiwanese poet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He also worked as a journalist for the official press, Taiwan NichiNichi Shimpo, and was appointed to a few civil service posts. As we can see, Wei, as a colonized, had a seemingly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His paradocxical identity thus becomes an interesting topic worth discussing. The objective of this thesis is to examine Wei’s perspectives on the Japanese colonization, and I choose his prose works, instead of poetry and novels, to be the main materials for close reading, as prose shows more feelings of the author than poetry and novels do.

Chapter two tries to work out a structure in which all of Wei’s prose works can be properly categorized according to their form and content. In addition, the chronological divisions of his prose works will be introduced. Chapter three examines Wei’s views on some groups of people, including Westerners, Japanese, Chinese, Taiwanese, Taiwanese aborigines, and females. Chapter four looks at how Wei writed about Taiwan. Chapter five analyzes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Wei’s ideas of Chinese (referring to the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nd his stance on such issues as assimilation and Asiaism.

In conclusion, I argue that Wei had fluid identity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nd the key factor of his fluid identity is his eagerness to see Taiwanese people become civilized ones. It is also suggested that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is very key factor can help us avoid ideological debates over his political identit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8
第二章 魏清德散文作品分類與發表情形 11
第一節 分類方式之評估與選擇 11
第二節 魏清德散文作品分類架構 19
第三節 魏清德散文發表情形觀察 28
小結 30
第三章 殖民視角下的「族」與「群」 33
第一節 進步的民族:歐美民族與大和民族 33
第二節 待開化的民族:中國人與臺灣人 40
第三節 弱勢的群體:原住民與女性 45
小結 54
第四章 殖民統治下的臺灣相關書寫 55
第一節 以文明啟蒙為名的風俗論述 55
第二節 如何邁向文明之路 63
第三節 為臺灣發聲 72
小結 78
第五章 在同文、同化與國策之間 81
第一節 「同文」與臺灣的「同化」任務 81
第二節 日本國策的對外宣傳 91
小結 104
第六章 結論 107
參考文獻 109
一、討論文本
魏清德著,黃美娥主編,《魏清德全集》(臺南:臺灣文學館,2013年)。


二、史料資料庫
「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http://stfb.ntl.edu.tw.nthulib-oc.nthu.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YTgYBN/main?db=book&menuid=book。(清華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源)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http://stfj.ntl.edu.tw.nthulib-oc.nthu.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cache=1516363237083。(清華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源)
「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elib.infolinker.com.tw.nthulib-oc.nthu.edu.tw/cgi-bin2/Libo.cgi?。(清華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源)
「臺灣民報」資料庫:http://www.dhcdb.com.tw.nthulib-oc.nthu.edu.tw/SP/。(清華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源)
「臺灣總督府府報」資料庫:http://ds3.th.gov.tw/ds3/app007/。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http://who.ith.sinica.edu.tw/mpView.action。


三、專書
子安宣邦著,陳瑋芬等譯,《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
小松吉久編,《大正協會創立十周年記念文集》(臺北:大正協會,1922年4月25日)。
王學新,《日本對華南進政策與臺灣黑幫籍民之研究(1895-1945)》(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9年)。
半藤一利著,林錚顗譯,《昭和史 第一部 1926-1945(上)》(臺北:玉山社,2010年)。
田啟文,《臺灣古典散文研究》(臺北:五南,2006年)。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臺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4年)。
吉見俊哉著,蘇碩斌、李衣雲、林文凱、陳韻如譯,《博覽會的政治學——視線之現代》(臺北:群學,2010年)。
臼井勝美著,陳鵬仁譯,《張學良與日本》(臺北:聯經,1994年)。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領導階層》(臺北:五南,2008年)。
吳鈺瑾,《島民、新民與國民:日治臺籍教師劉克明(1884-1967)的同化之道》(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5年)。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李永熾,《日本近代史研究》(臺北:稻禾出版社,1992年)。
李南衡主編,《日據下臺灣新文學明集5:文獻資料選集》(臺北:明潭出版社,1979年)。
周佳榮,《近代日本文化與思想》(臺北:臺灣商務,1994年)。
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臺北:聯經出版社,2009年)。
林玫君,《從探險到休閒:日治時期臺灣登山活動之歷史圖像》(臺北:博揚文化,2006年)。
林柏維,《臺灣文化協會滄桑》(臺北:臺原出版社,1993年)。
林淑慧,《臺灣清治時期散文的文化軌跡》(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
近藤正己著,林詩庭譯,《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
南博著,邱琡雯譯,《近代日本的百年情結:日本人論》(臺北:立緒文化,2014年)。
張子文、郭啟傳、林偉洲撰文,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
張素玢,《臺灣的日本農業移民(1905-1945):以官營移民為中心》(臺北:國史館,2001年)。
梁華璜,《台灣總督府的「對岸」政策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2001年)。
梁華璜,《梁華璜教授台灣史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2007年)。
許佩賢,《太陽旗下的魔法學校:日治臺灣新式教育的誕生》(臺北:東村出版社,2012年)。
連橫,《雅堂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
陳水逢,《日本近代史》(臺北:臺灣商務,1988年)。
陳必祥,《古代散文文體概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陳培豐,《想像和界限——臺灣語言文體的混生》(臺北:群學,2013年)。
陳培豐著,王興安、鳳氣至純平編譯,《「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陳瑋芬,《近代日本漢學的「關鍵詞」研究:儒學及相關概念的嬗變》(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陳豐祥,《近代日本的大陸政策》(臺北:金禾出版社,1992年)。
馮永敏,《散文鑑賞藝術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黃武忠編,《美人心事》(臺北:號角出版社,1987年)。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出版,2004年)。
瘂弦編,《散文的創造(上)》(臺北:聯經,1994年)。
葉榮鐘,《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臺中:晨星,2000年)。
福澤諭吉著,北京編譯社譯,《文明論概略》(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臺灣教育會編,許錫慶譯注,《臺灣教育沿革誌(中譯本)》(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0年)。
趙偵宇,《觀念、分類與文類源流——日治時期的臺灣現代散文》(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6年)。
劉克明,《臺灣今古談》(臺北:新高堂書店,1930年)。
劉明修著,李明峻譯,《台灣統治與鴉片問題》(臺北:前衛出版社,2008年)。
樊和平,《儒學與日本模式》(臺北:五南,1995年)。
蔣竹山,《島嶼浮世繪:日治臺灣的大眾生活》(臺北:蔚藍文化,2014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增訂三版)。
鄭政誠,《臺灣大調查: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之研究》(臺北:博揚文化,2005年)。
鄭政誠,《認識他者的天空——日治時期原住民觀光行旅》(臺北:博揚文化,2005年)。
藤井志津枝,《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理蕃政策》(臺北:文英堂,1997年)。


四、期刊論文
子安宣邦著,陳瑋芬譯,〈福澤諭吉《文明論之概略》精讀〉,《文化研究》第5期(2007年10月)。
不著撰者,〈英雄出少年——謀刺袁世凱壯行前合照〉,《臺北文獻直字》第140期(2002年6月)。
王更生,〈論我國古今散文體類分合之價值原則及方法〉,《孔孟學報》第54期(1987年9月)。
王振勳,〈櫟社詩人的社會意識與女性態度之研究〉,《朝陽人文社會學刊》第2卷第1期(2004年6月)。
王順隆,〈日治時期台灣「漢文教育」的時代意義〉,《臺灣風物》第49卷第4期(1999年12月)。
王韶君,〈日治時期臺灣文人魏清德的鄭成功譯寫與歷史再現〉,《臺灣文獻》第67卷第3期(2016年9月)。
石川禎浩,〈李大釗早期思想中的日本因素─—以茅原華山為例〉,《社會科學研究》2007年第3期。
余育婷,〈風雅與風流: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風雅觀〉,《成大中文學報》第37期(2012年6月)。
余美玲,〈日治時期傳統文人魏清德的書畫活動與南宗風尚之探析〉,《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4號(2010年12月)。
余美玲,〈海東進士施士洁的詩情與世情〉,《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期(2000年11月)。
吳明勇,〈田代安定與近代臺灣行道樹理論之建立〉,《淡江史學》第19期(2008年9月)。
李南衡,〈一九二○年臺灣地名變更及其語音變化〉,《地理研究》第48期(2008年5月)。
李恩涵,〈九一八事變前後日本對東北(偽滿洲國)的毒化政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5期(1996年6月)。
李毓嵐,〈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女性觀〉,《臺灣史研究》第16卷第1期(2009年3月)。
李毓嵐,〈陳懷澄的街長公務職責與文人生活:以〈陳懷澄日記〉為論述中心(1920-1932)〉,《臺灣史研究》第23卷第1期(2016年3月)。
周婉窈,〈臺灣人第一次的「國語」經驗──析論日治末期的日語運動及其問題〉,《新史學》第6卷第2期(1995年6月)。
林以衡,〈日治時期臺灣文人魏清德東北亞紀行的文明之旅與漢文體驗〉,《漢學研究》第30 卷第4 期(2012 年12 月)。
林玉茹,〈過新年:從傳統到現代臺灣節慶生活的交錯與嫁接(1890-1945)〉,《臺灣史研究》第21卷第1期(2014年3月)。
洪惟仁,〈台北褒歌之美〉《傳統藝術雙月刊》第15期(2001年10月)。
苗延威,〈從「天然足會」到「解纏會」——日治初期臺灣的女體政治(1900-1915)〉,《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91期(2013年6月)。
徐國章,〈臺灣日治時期之彩票發行制度〉,《臺灣文獻》第54卷第1期(2003年3月)。
徐興慶,〈德川幕末知識人吸收西洋文明的思想變遷〉,《臺大歷史學報》第40期(2007年12月)。
張崑振,〈臺灣伏流水水道的代表,記日據時期新竹水道的營造〉,《竹塹文獻雜誌》第57期(2014年8月)。
張隆志,〈從「舊慣」到「民俗」:日本近代知識生產與殖民地臺灣的文化政治〉,《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2期(2006年11月)。
戚文芬,〈淺談台灣電業的發展——吳政憲副教授專訪〉,《臺電月刊》第640期(2016年4月)。
陳文添,〈1922年臺北師範校學生襲警事件〉,《臺灣文獻》別冊33(2010年6月),頁19-22。
陳惠齡,〈從〈東遊紀略〉管窺魏清德漢學觀及其同化論述〉,《經學研究集刊》第20期(2016年)。
曾巧雲,〈故國之內‧國境之外——日治前期《臺灣日日新報》上傳統文人的西渡經驗初探〉,《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8期(2014年4月)。
曾立維,〈日治時期新竹地區的農會與柑橘業之推廣〉,《臺灣文獻》第64卷第3期(2013年9月)。
游勝冠,〈同文關係中的臺灣漢學及其文化政治意涵——論日治時期漢文人對其文化資本「漢學」的挪用與嫁接〉,《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8期(2009年4月)。
游勝冠,〈舊瓶裝舊酒——論日治時期舊文人「新」文化視域的封建性〉,《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創刊號(2009年6月)。
黃自進,〈利用與被利用:孫中山的反清革命運動與日本政府之關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9期(2003年3月)。
黃美娥,〈日、臺間的漢文關係——殖民地時期臺灣古典詩歌知識論的重構與衍異〉,《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2期(2006年11月)。
黃美娥,〈差異/交混、對話/對譯——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身體經驗與新國民想像(1895-1937)〉,《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8期(2006年3月)。
黃美娥,〈奮飛在二十世紀的新世界:魏清德的現代性文化想像與文學實踐(上)〉,《歷史文物》第173期(2007年12月)。
黃美娥,〈奮飛在二十世紀的新世界:魏清德的現代性文化想像與文學實踐(下)〉,《歷史文物》第174期(2008年1月)。
黃新憲,〈日據時期臺灣書房探微〉,《教育評論》2004年第5期。
葛兆光,〈想像的和實際的:誰認同「亞洲」?──關於晚清至民初日本與中國的「亞洲主義」言說〉,《臺大歷史學報》第30期(2002年12月)。
劉士永,〈「清潔」、「衛生」與「保健」——日治時期臺灣社會公共衛生觀念之轉變〉,《臺灣史研究》第8卷第1期。
謝世英,〈由魏清德《臺灣日日新報》〈忙中賞心錄〉談中日臺書畫交流〉,《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第39期(2009年5月)。
謝世英,〈從追逐現代化到反思文化現代性:日治文人魏清德的文化認同與對臺灣美術的期許〉,《藝術學研究》第8期(2011年5月)。
謝世英,〈魏清德的雙料生涯——專業記者與書畫喜好〉,《歷史文物》第173期(2007年12月)。
謝世英,〈魏清德舊藏書畫.歷史鉤沉〉,《典藏古美術》第183期(2007年12月)。
鍾淑敏,〈臺灣總督府的「南支南洋」政策——以事業補助為中心〉,《臺大歷史學報》第34期(2004年12月)。
藍弘岳,〈「明治知識」與殖民地臺灣政治:「國民性」論述與1920年代前的同化政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8期(2015年6月)。


五、論文集論文
石井明,〈亞洲主義者的「地域合作論」——以樽井藤吉的著作為線索的考察〉,張啟雄主編,《二十世紀的中國與世界(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
朱雙一,〈魏清德島外紀遊作品芻論——以東亞各地文明狀況的觀察和思考為中心〉,陳惠齡主編,《自然、人文與科技的共構交響:第二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萬卷樓,2017年)。
洪郁如,〈日本統治初期士紳階層女性觀之轉變〉,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播種者文化,2000年)。
陳建忠,〈先知的獨白:賴和散文論〉,郭懿雯編,《時代與世代:臺灣現代散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2003年)。
陳培豐,〈日治時期的漢詩文、國民性與皇民文學——在流通與切斷過程中走向純正歸一〉,《跨領域的臺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


六、學位論文
王俐茹,《臺灣文人的記者初體驗及其創作實踐——以李逸濤為例的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王韶君,《日治時期「中國」作為工具的臺灣身分思索:以謝雪漁、李逸濤、魏清德為研究對象》(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6年)。
何力友,《戰後初期臺灣官方出版品與黨國體制之構築(1945-1949)》(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吳宗曄,《《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4)傳統與現代的過渡》(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吳鈺瑾,《島民、新民與國民──日治臺籍教師劉克明(1884~1967)的同化之道》(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2012年)。
呂淳鈺,《日治時期台灣偵探敘事的發生與形成:一個通俗文學新文類的考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宋南萱,《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桃園: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李婉甄,《藝術潮流的衝擊與交會:日治時期魏清德的論述與收藏》(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李毓嵐,《世變與時變——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肆應》(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沈士杰,《「移」風「易」俗——殖民地風俗論下的現代性治理》(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林以衡,《日治時期台灣漢文俠敍事的階段性發展及其文化意涵:以報刊作品為考察對象》(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室屋麻梨子,《《臺灣教育會雜誌》漢文報(1903~1927)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7年)。
洪麗雯,《殖民主義與產業形塑:日治時期臺灣蓪草產業的發展》(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高野史惠,《日據時期日臺官紳的另外交流方式——以木村匡為例(1895-1925)》(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張瑜庭,《日本與臺灣的漢學連結:明治時期《臺灣教育會雜誌》漢文報(1903-1911)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漢學研究所,2011年)。
張端然,《日治時期瀛社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3年)。
許碧蘭,《二宮尊徳研究——其儒學思想特色之探討》(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陳瑞明,《台灣閩南語諺謠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2年)。
曾玉惠,《日治時期魏清德報刊文章書寫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7年)。
黃千珊,《日治時期旅人的城市經驗——以《台灣日日新報》、《漢文台灣日日新報》為觀察核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黃采瀅,《日治時期城市公園圖像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葉碧苓,〈臺北帝國大學與日本南進政策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劉俐伶,《臺灣日治時期水道設施與建築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
蔡佩玲,《「同文」的想像與實踐:日治時期台灣傳統文人謝雪漁的漢文書寫》(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蔡依伶,《從解纏足到自由戀愛:日治時期傳統文人與知識分子的性別話語》(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鄭明珠,《謝雪漁小說《櫻花夢》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薛建蓉,《日治時期歷史小說研究——以台灣報章雜誌漢文小說為考察對象》(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博士班博士論文,2012年)。


七、研討會論文
許達然,〈日據時期臺灣散文〉,「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臺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會議論文,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系主辦,1994年11月25日-27日。
陳惠齡,〈中日體驗與跨文化視域——析論臺灣報人魏清德和吳濁流域外紀行〉,「第二屆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臺灣文學與亞太人文的多元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臺北:臺灣大學文學研究所主辦,2016年6月25-26日。
賴恆毅,〈由魏清德〈新店賦〉及相關作品觀察其應世態度〉,「籠天地於形內,化山水於筆端:記遊文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基隆: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通識教育中心、臺灣徐霞客研究會籌備處主辦,2008年5月22-23日。


八、網路資源
不著撰者,〈修築史略〉,《艋舺龍山寺網站》,網址:http://www.lungshan.org.tw/tw/01_2_build.php。檢索日期:2017年12月14日。
不著撰者,〈張福興小傳(1888-1954)〉,《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2007年5月15日),網址:http://web3.hakka.gov.tw/ct.asp?xItem=25614&ctNode=1838&mp=1828。檢索日期:2017年7月31日。
劉建仁,〈湳仔(lamʟ-ma`)──泥坑(地名)〉,《台灣話的語源與理據》(2011年3月11日),網址:http://bit.ly/2jSFVMN。檢索日期:2017年4月26日。
薛宗耀,〈許世英題寫“擊楫”不是反對復辟〉,《福州新聞網》(2014年7月21日 10:58:54),網址:https://goo.gl/8QmTqt。檢索日期:2017年3月11日。
林冠瑜,〈大稻埕內的百年溫柔鄉 ─ 從江山樓到文萌樓〉,《臺北村落之聲》(2016年11月21日),網址:http://www.urstaipei.net/article/20221。檢索日期:2017年8月17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