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8.24.1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吳家瑩
作者(外文):Wu, Chia-Ying
論文名稱(中文):網路代號名譽權案件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Cases Concerning Reputation Rights of Online Identity
指導教授(中文):陳宛妤
指導教授(外文):Chen, Wan-Yu,
口試委員(中文):范建得
王銘勇
口試委員(外文):Fan, Chien-Te
Wang, Ming-Yo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科技法律研究所
學號:103074602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8
中文關鍵詞:網路社群網路代號名譽權妨害名譽
外文關鍵詞:online communityonline identityreputation rightsdefam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2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3
  • 收藏收藏:0
  於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日,網路相關之案件與日俱增,而網路代號作為自然人在網路社群中的代表,妨害網路代號名譽之案件亦屢見不鮮,然而由於其具備與真實身分隔絕、易於移轉拋棄甚至可能多人持有等特性,網路代號在法律上之定位至今未能明確,是否應以法律保障網路代號名譽更是司法實務上之爭議問題。

  本文首先自網路空間及網路社群之特性出發,探討實體法律適用於網路世界可能面對之案件類型及問題,以及網路代號名譽案件之特殊性,並藉由分析各網路社群平台之運作方式及規範,了解網路社群使用者在相關案件中尋求司法救濟之必要性及目的。

  在網路代號名譽案件之爭議上,本文聚焦於網路代號無法與真實身分產生連結之案件,以民國90年至108年間,案件事實為妨害網路代號名譽,且未指明使用者真實身分之民事侵權行為案件及刑事妨害名譽案件作為研究來源,試分析我國人民救濟途徑之選擇傾向及法院判決結果概況,並透過觀察歷年之實務案件判決理由,分別整理我國民事及刑事案件中,司法實務對於此類案件之考量因素及認定標準,並選擇詳細論述相關爭議之個案進行分析,做出整合探討,並提出本文之意見。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today, the number of cases related to internet are increasing day by day, and cases which are concerning reputation rights of online identity also become common. However, with its characteristics included isolating from real identity, easily transferring and abandoning, and could be managed by multiple individuals, the legal position of online identity has not been clarified yet. Whether the reputation of online identity should be protected by law is a controversial issue in judicial practice.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yberspace and online community, discusses the difficulties about law application to the virtual world and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online identity.

  Regarding the issue of the reputation of the online identity,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whether directed speeches at online identity are applicable to reputation law. Through observing the attitude and demonstration of judgments made from 2001 to 2019, this article tries to analyze and clarify the standard and development of cases concerning reputation rights of online identity of judicial practice in Taiwan.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2
第三節 問題之提出 3
第四節 名詞定義 4
壹、 虛擬人格 5
貳、 網路暱稱 5
參、 網路化身 5
肆、 網路代號 5
第五節 研究方法及論文架構 6
第二章 法律對於名譽之保障 7
第一節 憲法對名譽之保障 7
第二節 刑法對名譽之保障 9
壹、 公然侮辱罪 9
貳、 誹謗罪 10
參、 公然侮辱罪與誹謗罪之異同 12
肆、 刑法保障之名譽內涵 13
伍、 妨害名譽犯罪除罪化之討論 14
第三節 民法對名譽之保障 15
壹、 民法保障之名譽概念 16
貳、 權利主體 17
參、 阻卻違法事由 18
肆、 保障名譽方式 19
第四節 小結 20
第三章 網際網路之發展及相關規範 21
第一節 網際網路空間 21
壹、 無時空限制 23
貳、 數位化資訊 24
參、 身體不在場性 25
肆、 小結 25
第二節 網際網路社群 26
壹、 網路社群之概念 26
貳、 網路社群之類型 29
參、 網路社群之特質 35
第三節 網際網路對法律規範之衝擊 39
壹、 實體規範適用於網路空間之爭議 39
貳、 網路社群紛爭類型 41
參、 網路社群平台於名譽案件中之紛爭解決機制 43
肆、 網路代號名譽侵權之特殊性 47
伍、 我國學界見解 50
第四節 小結 52
第四章 關於網路代號名譽侵害之司法實務見解 53
第一節 法院判決概況 54
壹、 案件數量 54
貳、 判決結果 55
第二節 刑事訴訟判決分析 57
壹、 早期見解:未區分網路代號與真實身分 57
貳、 民國100年後:平台管理者知悉告訴人真實身分 58
參、 民國101年後至今:分歧為肯否二說 60
第三節 民事訴訟判決分析 67
壹、 民事侵權行為中被害人之特定 68
貳、 網路代號等同於使用者在網路社群中之姓名 68
參、 肯定網路代號具網路世界人格 69
肆、 否定網路代號足以特定使用者身分 70
伍、 回歸真實世界之名譽權 71
第四節 案例研究 71
壹、 網路代號法律地位之討論 72
貳、 網路代號與真實身分之連結討論 78
第五章 結論 86
參考文獻 90
附錄 94
附表一、 刑事判決整理表 94
附表二、 民事判決整理表 151
壹、 中文文獻
一、 專書
王澤鑑(2010),《侵權行為法》,台北:三民書局。
王澤鑑(2015),人格權法(第三版),台北:三民書局。
甘添貴(2013),《刑法各論(上)》(修訂三版),台北:三民書局出版社。
法治斌、董保城(2010),《憲法新論》(修訂四版),台北:元照出版社。
林山田(2006),《刑法各罪論》(修訂五版),台北:元照出版社。
林東茂(2016),《刑法分則》,台北:一品文化出版社。
林世宗,〈論誹謗刑事責任〉,《法律人會診退報案》,台北:退報運動聯盟。
黃仲夫(2013年),《刑法精義》(修訂廿九版),台北:犁齋社出版社。
黃榮堅(2000),〈刑法增修後的電腦犯罪問題〉,《刑罰的極限》,台北:元照出版社。
孫森焱(2005),《民法債編總論(上冊)》,台北:自版。
項靖(2005),《數位化治理與資訊政策》,台北:秀威資訊出版社。
陳子平(2015年9月),《刑法各論(上)》(增修版),台北:元照出版社。
楊智傑(2017),《資訊法》第五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許家馨,王正嘉,李聖傑,吳耀宗,鄭逸哲(2016),《談刑法妨害名譽犯罪》,台北:元照出版社。
韓忠謨(2000),《刑法各論》(修訂版),台北:自版。

二、 期刊論文
王正嘉(2012),〈網際網路上刑法妨害名譽罪適用與界限—以實體與虛擬的二分社會論之〉,《政大法學評論》,第128期,頁143-202。
李聖傑(2010),〈也論刑法對於虛擬人格的名譽保護-評台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九十八年度審簡字第六一一六號〉,《月旦裁判時報》,第4期,頁109-114。
李嘉維(2000),〈解構虛擬、探掘空間:網際網路的三種空間閱讀策略〉,網路與社會研討會論文。
吳俊憲(2010),〈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理念與實施〉,《靜宜大學師培實習輔導通訊》,第9期,頁3。
吳壽進、方文昌、黃恆獎(2012),〈虛擬社群成員識別匿名性與群體規範之研究:外在自我覺察與社群認同之中介效果〉,《資訊管理學報》,第 19期,頁315-347。
林三元(2008),〈從經濟分析的觀點探討網路不法行為之預防---以線上遊戲「竊取」寶物之紛爭為中心〉,《科技法學評論》,第2期,頁173-213。
林恩瑋(2016),〈國際私法上之網路誹謗問題研究〉,《中華國際法與超國界法評論》,第12卷第1期,頁115。
黃啟龍(2002年7月),〈網路上的公共領域實踐:以弱勢社群網站為例〉,《資訊社會研究》,第3期,頁 85-111。
徐振雄(2007),〈網際空間中的法律與倫理議題及跨域研究趨勢〉,《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42期,頁2-18。
施懿珊(2002),〈網路社群與社交網絡〉,中華傳播學會2002年年會論文。
高強華(1997),〈創造學校與社區互動的新境界〉,《台灣教育》,第558期,頁2-9。
陳怡安、陳俞霖(2002),〈『網路文化特性』討論脈絡與內容摘要〉,《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21期。
張維安(2002),〈網路空間〉,《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25期。
湯梅英(1997),〈學校社區化-舊觀念?新口號?〉,《教育資料與研究》,第15期,頁2-8。
楊哲男、許瑞明,2003,無線通訊及網際網路:一個想法改變世界–網際網路的誕生與發展,《科學發展》,第371期,頁6 -11。
蔡至欣、賴玲玲(2011年6月),〈虛擬社群的資訊分享行為〉,《圖書資訊學刊》,第9卷第1期,頁161-196。
蔡蕙芳(2008),〈網際空間內之名譽保護─「天堂 II」公然侮辱罪之延伸思考〉,《月旦法學雜誌》,第158期,頁171-183。
鄭天爵(1998),〈台灣網際網路電子佈告欄系統(BBS)的發展與使用特徵之研究─以宜蘭農工專科學校BBS站為例〉,《宜蘭技術學報》,第1期,頁159-172。
謝永江(2016),〈網絡空間的法律屬性〉,《網絡空間研究學刊》,第32卷,第162期。
劉燕青(2003),〈「網路空間」的控制邏輯〉,《資訊社會研究》,第5期,頁283-303。

三、 學位論文
王德凱(2003),論網際網路涉外民事案件之國際管轄權,國立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哲瑋(2014),〈論網路空間特性對妨害名譽犯罪適用之影響〉,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
紀慧怡(2004),〈真實與虛擬空間的對話 -網咖族的內在經驗意義探討〉,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汎萱(2014),〈網際網路上妨害名譽罪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裕涵(2013),〈網路空間中之隱私權保障 ─以社群網站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柏偉(2002),《虛擬社群:一個想像共同體的形成—以線上角色扮演遊戲《網路創世紀》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 網路資料
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2015),《2015 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載於: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150901e.pdf,最後瀏覽日:2020/04/26。
劉揚銘、陳伯璿、胡舜詅、周昱璇(2016),〈解讀Ptt:台灣最有影響力的網路社群〉,《數位時代》,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38609/bn-2016-01-29-161210-178,最後瀏覽日:2020/04/26。
ebay網站,信用評價的評估方式,https://www.ebay.com.hk/pages/help/feedback/howitworks.html,最後瀏覽日:2020/04/26。
Facebook,社群守則,https://www.facebook.com/communitystandards/,最後瀏覽日:2020/04/26。

貳、 英文文獻
一、 專書
Anderson, Benedict R. O'G.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Clay Shirky(2008), Here Comes Everybody.
Cohen, A. P. (1985), The Symbolic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Chichester: EllisHorwood.
Howard Rheingold (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Jary, D. & Jary, J. (1995). Harpercollins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Manuel Castells(2003), The Internet Galaxy.
Mercer,B.(1956), The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Random House.
Oxford Dictionaries.(2014). Oxford Dictionaries.
Steve Jones(1999), Doing Internet Research: Critical Issues and Methods for Examining the Net.

二、 期刊論文
Armstrong, A., Hagel III, J.( 1996), The real value of online communiti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p134-140.
Alexander E. Voiskounsky, Olga V. Mitina, Anastasiya A. Avetisova(2004), Playing Online Games: Flow Experience, , PsychNology Journal, Volume 2, Number 3, p259 – 281.
danah m. boyd, Nicole B. Ellison(2007),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Volume 13, Issue 1, p210–230.
Danilovic, S. (2009), Media Review: Autism and Second Life - An Introduction, Journal o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15 (3), p125-129.
Gregory C. Lisby(2004), No Place in the Law: The Ignominy of Criminal Libel in American Jurisprudence, Communication Law and Policy, Volume 9, Issue 4, p.433-487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ecurity techniques — Guidelines for cybersecurity, p6.

三、 網路資料
Barlow, J. P. (1996). A declaration of the independence of cyberspace. Retrieved April 26, 2020, from https://projects.eff.org/~barlow/Declaration-Final.html
Harmful Digital Communications Act 2015. Retrieved June 15, 2020, from http://www.legislation.govt.nz/act/public/2015/0063/latest/whole.html
Mary Meeker. (2019), Internet Trends Report 2019. Retrieved April 26, from https://www.bondcap.com/report/itr19/
Protecting Canadians from Online Crime Act, SC 2014, c 31. Retrieved June 15, 2020, from http://canlii.ca/t/52m4g
Protection from Harassment Act. Retrieved June 15, 2020, from https://sso.agc.gov.sg/Act/PHA2014
THE CODE OFHAMMURABI, Translated by L. W. King, Retrieved April 26, 2020, from https://avalon.law.yale.edu/ancient/hamframe.asp
The Twelve Tables, Retrieved April 26, from https://avalon.law.yale.edu/ancient/twelve_tables.asp
Yun Suh-young (2012), Online real-name system unconstitutional, THE KOREA TIMES, Retrieved June 15, 2020, from http://www.koreatimes.co.kr/www/news/nation/2012/08/117_118115.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