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6.186.22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黃毓純
作者(外文):Huang, Yu-Chun
論文名稱(中文):流動情境:論張惠菁的文學作品與專欄
論文名稱(外文):Liquid Scenario: A Study of Chang Lotus Hui-Ching’s Works and Columns
指導教授(中文):王鈺婷
指導教授(外文):Wang, Yu-Ting
口試委員(中文):楊佳嫻
陳筱筠
口試委員(外文):Yang, Chia-Hsien
Chen, Siao-Yu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號:103049508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7
中文關鍵詞:張惠菁流動情境專欄媒介
外文關鍵詞:Chang Lotus Hui-ChingLiquid ScenarioColumnmedium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4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4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試圖指出作家張惠菁在台灣文學場域的位置。張惠菁台大歷史學畢業後,公費留學於愛丁堡大學歷史學研究所,讀博班時,獲取文學獎成為新生代作家,毅然決然放棄成為學者,而以創作為志,回台後,一邊工作一邊創作,其創作扣合其所面臨社會中之處境,本研究以包曼「液態現代性」為發想,提出「流動情境」為二十世紀末至二十一世紀之現代台灣社會景象。本研究藉由張惠菁的作家歷程、所處時代背景、文學作品,三者共構,描繪出其創作姿態與在文學場域中的位置。並指出其不同時期發表場域,以專欄為發表核心,展現出迥異傳播媒介之特性,有其差異之書寫策略。首先,留學愛丁堡時,發表於《新新聞周刊》「愛丁堡傳真」專欄文論,此時期創作小說獲得文學獎,踏入文壇,成為新生代作家。再者,寫楊牧傳記,並有五年半時間發表《壹週刊》「步行書」專欄,展現其美學位置;後刊載《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三少四壯集」專欄為小說雛形文章。最後,在中國工作時,發表至中國《上海壹周》「他城」後改名「給冥王星」專欄、香港《信報》「上海通訊」專欄、臺灣《蘋果日報》「啟稟娘娘」專欄,展現中港臺的跨文化傳播現象。故本研究最終指出,張惠菁面對流動情境所呈現之創作,為台灣文學中注入一股中介力量,並以流動姿態活躍於文壇,顯現其自我能動性。
This thesis concerns itself with writer Chang Lotus Hui-Ching’s works and columns in the field of Taiwan Literature. After graduating from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Chang gained her master’s degree at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School of History, Classics and Archaeology with government fellowship. While doing her PhD, Chang decided to pursue a career in writing instead of academy due to the recognition of literature awards. Chang’s works focus on Taiwanese society and reflect the social conditions she encounters back in Taiwan. Derived from the critique of liquid modernity by Zygmunt Bauman, the thesis conceives the idea of “liquid scenario” illustrating the society of contemporary Taiwan from the late 20th to current century. By analyzing Chang’s writing career, time background and works, the research examines the author’s dynamic writing strategies presented in her columns during different period of time and elaborates the writer’s characteristics and position in Taiwan literary studies.
The thesis divides Chang’s writing into four major phases. Firstly, Chang started her career as columnist for The Journalist when studied in Edinburgh and earned the title of “writer of the new generation” as her novel was awarded with literature prize. Then, the writer wrote the biography of poet Yang Mu and columns in Next Magazine for five and half years, which illuminate her writing aesthetics. Later on, Chang developed her novel based on the columns she wrote for the literary supplement of China Times. Finally, while working in China, the author wrote regular columns in several media including Shanghai Weekly,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and Apple Daily, creating a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cross mainland China, Hong Kong and Taiwan. In summary, the thesis indicates that in facing with liquid scenario, Chang’s writings could be viewed as an intermediary in Taiwan literature and express author’s subjectivity and flexibility in the literary communities.
目錄
摘要....................................................i
序言....................................................iii
目錄....................................................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一、 驚豔文壇,消失文壇.........................................2
二、 台灣文壇初步定位:「世紀末的奇花異卉」........................2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範疇.........................................4
一、 張惠菁相關之前行研究.......................................4
二、 研究範疇:以發表專欄為主....................................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架構.........................................9
一、 「流動情境」之展現.........................................9
二、 張惠菁創作分期之討論......................................11
三、 章節架構................................................12
第二章 世紀末台灣文壇的新生代作家(1997-2001).....................15
第一節 前言:世紀末的台灣文學場域.................................15
第二節 創作起點:愛丁堡時期......................................18
一、 知識份子:介入社會的方式...................................19
二、 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之間的自我追尋...........................22
第三節 驚豔文壇:創作新生時期.....................................24
一、 文學獎的成年儀式..........................................26
二、 議題式的嘗試與探究........................................28
第三章 時間的作用力:張惠菁的美學位置(2002-2008)..................39
第一節 前言:世紀末台灣散文的特點..................................39
第二節 專欄作為文學傳播媒介:論張惠菁的「步行書」與「三少四壯集」.......41
一、 《壹週刊》之「步行書」專欄:「深海採珠人」....................42
二、 《中國時報》之「三少四壯集」專欄:「液態之愛」.................50
第三節 張惠菁的作品出版與風格行塑..................................55
一、 文學作品「出版」之必要?:部落格與書系........................55
二、 書寫的本質:「誠實與超越」..................................59
三、 「知性都會」之美學位置.....................................61
第四章 三城跨界:張惠菁的中港臺媒介傳播與專欄(2009-2013)...........65
第一節 前言:二十一世紀初期跨文化傳播研究...........................65
第二節 勵志書寫:中國《上海壹周》「他城」、「給冥王星」...............71
第三節 職場書寫:香港《信報財經新聞》「上海通信」....................75
第四節 兩性專欄:臺灣《蘋果日報》「啟稟娘娘」........................80
第五章 結論....................................................87
第一節 從「新世代」作家談起.......................................88
第二節 張惠菁的美學位置..........................................89
第三節 張惠菁之中港臺跨文化傳播....................................90
第四節 結語....................................................91
參考書目.........................................................93
附 錄.........................................................103
附錄一:張惠菁創作年表..........................................103
附錄二:出版書籍表.............................................105
附錄三:文學獎得獎獎項表........................................106
附錄四:專欄表................................................107
附錄五:《新新聞周報》「愛丁堡傳真」專欄...........................108
附錄六:張惠菁刊載《自由時報》文章列表.............................109
附錄七:《自由時報‧花編心聞》「網路食蟲花」專欄.....................110
附錄八:中國《台港文學選刊》發表文章...............................111
附錄九:「網路與書」系列發表文章表.................................112
附錄十:臺灣《壹週刊》「步行書」專欄...............................113
附錄十一:《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三少四壯集」專欄....................121
附錄十二:中國《上海壹周》「他城」後更名「給冥王星」專欄...............123
附錄十三:香港《信報》「上海通信」專欄..............................125
附錄十四:臺灣《蘋果日報》「啟稟娘娘」專欄...........................130
附錄十五:中港臺發表相關藝術的文章..................................134
附錄十六:《典藏投資》「12個值得投資的藝術關鍵字」專欄.................135
附錄十七:《聯合文學》「十二個月夜」專欄.............................135
附錄十八:臺灣《蘋果日報》「死地報告」專欄...........................136
參考書目

一、張惠菁出版書目

(一)出版書

張惠菁,《流浪在海綿城市》(台北:新新聞,1998)。
張惠菁,《惡寒》(台北:聯經,1999)。
張惠菁撰文、紅膠囊作品,《未來11》(台北:大田,1999)。
張惠菁,《末日早晨》(台北:大田,2000)。
張惠菁,《閉上眼睛數到十》(台北:大田,2001)。
張惠菁,《活得像一句廢話》(台北:大田,2001)。
張惠菁,《楊牧》,(台北:聯合文學,2002)。
張惠菁,《掌中乾隆:乾隆皇帝的文化大業》(台北:故宮博物院,2002)。
張惠菁,《它們的故事:故宮文物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台北:故宮博物院,2003)。
張惠菁,《告別》(台北:洪範,2003)。
張惠菁,《你不相信的事》(台北:大塊文化,2005)。
張惠菁,《給冥王星》(台北:大塊文化,2008)。
張惠菁,《步行書》(台北:遠流,2008)。
張惠菁,《一千年夜宴》(上海:上海書店,2009)。
張惠菁,《雙城通訊.臺北》(台北:聯合文學,2013)。
張惠菁,《雙城通訊.上海》(台北:聯合文學,2013)。
張惠菁,《比霧更深的地方》(台北:木馬文化,2019)。

(二)單篇文本

張惠菁,〈日本行走帖〉,《中國時報》,(1998年10月22-23日),第37版。
張惠菁,〈得獎感言:範型與門檻〉,《聯合報》,(1998年10月26日),第37版
張惠菁,〈噴嚏通靈法則〉,《聯合文學》171 期,(1999年1月),頁88-91。
張惠菁,〈千禧年前33184369秒〉,《自由時報》,(1999年1月2日),第41版。
張惠菁,〈驚世排泄〉,《自由時報》,(1999年1月17日),第40版。
張惠菁,〈覆轍〉,《自由時報》,(1999年4月9日),第41版。
張惠菁,〈得獎感言:難題〉,《聯合報》,(1999年5月21日),第37版。
張惠菁,〈善良異教徒之眠〉,《自由時報》,(1999年6月19日),第41版。
張惠菁,〈座標裡的新英格蘭〉,《聯合文學》177期,(1999年7月),頁80-85。
張惠菁,〈玻璃城〉,《自由時報》,(1999年7月11日),第40版。
張惠菁,〈小雪〉,《中央日報》,(1999年7月26-27日),第18版。
張惠菁,〈零度教室〉,《自由時報》,(1999年9月8日),第41版。
張惠菁,〈銀色降生〉,《自由時報》,(1999年9月24-25日),第39版。
張惠菁,〈規則是條巨鯨〉,《中國時報》,(1999年11月29日),第37版。
張惠菁,〈迷宮的冬天〉,《自由時報》,(1999年12月12日),第40版。
張惠菁,〈不管是什麼樣的鳥日子〉,《幼獅文藝》553期,(2000年1月),頁25。
張惠菁,〈冬天拉拉〉,《聯合文學》184 期,(2000年02月),頁83-87。
張惠菁,〈旅遊小說大展:逆光〉,《自由時報》,(2000年3月9日),第39版。
張惠菁採訪整理,〈一路走過關鍵的十年:一位歷史學者回顧個人生命史與台灣社會的十年〉,《自由時報》,(2000年4月15日)。
張惠菁,〈白眼之屋〉,《中央日報》,(2000年7月27日),第22版。
張惠菁、張釗維,〈深度對談:電影紀錄片《真實在他方》〉,《聯合報》,(2002年12月11日),第39版。
張惠菁,〈創作自述:一本書的三城記〉,《中央日報.副刊》,(2003年1月10日),第16版。
張惠菁,〈旱災的童話〉(上、下),《聯合報》,(2010年12月26-27日),第D3版。後改寫為〈女魃記〉發表於《聯合文學》343期,(2013年5月),頁33-39。張惠菁,〈沒有人證的歷史〉,《中國時報》,(2011年1月28日),第E4版。
張惠菁,〈蟲陣〉,《短篇小說》第1期,(2012年6月),頁83-104。

二、專書

James Lull著;陳芸芸譯,《全球化下的傳播與文化》(台北市:韋伯,2003)。
王天濱,《台灣報業史》(台北:亞太出版社,2003)。
史書美、楊華慶譯,《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台北:聯經,2013)。
艾瑞克.克萊默(Eric Mark Kramer)、劉楊譯,《全球化語境下的跨文化傳播》(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艾德華.薩伊德(Edward W. Said)、單德興譯,《知識份子論》(台北市:麥田出版,2011)。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 : 文建會,2000)。
克莉斯蒂娃(Kristeva, Julia),《思考之危境:克莉斯蒂娃訪談錄》(台北市 : 麥田,2005)。
李少南,《香港傳媒新世紀(第二版)》(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5)。
李昂編,《90年小說選》(台北:九歌出版社,2002)。
李奭學,《書話台灣──1991-2003文學印象》(台北:九歌,2004)。
李蘊娜編,《第四屆香港文學節論稿匯編》(香港:香港藝術發展局,2003)。
杜正勝,《走過關鍵十年(一九九〇—二〇〇〇):文化關懷》(台北:麥田,2000)。
周佳榮,《香港報刊與大眾傳播》(香港:天地圖書,2017)。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
周浩正,《編輯道》(台北市:文經社,2006)。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2002)。
虹風(沙貓),李偉麟,游任道,陳安弦,《馴字的人:寒冬未盡的紙本書出版紀事》(新北市:小小書房,2017)。
香港臨時市政局公共圖書館編,《第二屆香港文學節演討會講稿彙編》(香港:臨時市政局公共圖書館,1998)。
香港藝術發展局辦事處編,《第六屆香港文學節演討會講稿彙編》(香港:藝術發展局,2006)。
張 容,《法國新小說派》(台北:遠流出版社,1992)。
張惠菁、黃秀如主編,《詩戀Pi》(台北市:網路與書,2001)。
張惠菁主編,《閱讀的風貌》(台北市:網路與書,2001)。
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台北:麥田,2006)。
張瑞芬,《狩獵月光:當代文學及散文論評》(台北:聯合文學,2007)。
張瑞芬,《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台北:麥田,2007)。
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台灣:文學典範的軌跡》(台北:聯經,2015)。
梁秉鈞編,《香港的流行文化》(台北市:書林,1994)。
許懷中,《似水流年》(福建省:廈門大學出版社,2017)。
陳正芳,《意識流╱魔幻現實主義》(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0)。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2011)。
陳建忠,《島嶼風聲:冷戰氛圍下的臺灣文學及其外》(新北市:南十字星,2018)。
陳義芝主編,《華年放異采:聯合報文學獎一九九八年卷》(台北:聯經,1998)。
陳謙,凌明玉主編《那一年,流蘇開得正美》(台北市:耕莘文學基金會,2005)。
彭小妍主編,《跨文化情境:差異與動態融合─臺灣現當代文學文化研究》(臺北市:中央研究院,2013)。
彭瑞金總編輯,《2003台灣文學年鑑》(台北:文建會,2004)。
湯世鑄等,《魔鬼.上帝.印第安:第二屆華航旅行文學獎精選作品文集》(台北市:元尊,1998)。
黃 婷,《e世代電影男女雙人雅座──走入《千禧曼波》的台北不夜城》(台北市:台灣角川,2002)。
黃秀如主編,《網路與書6:移動在瘟疫蔓延時》(台北市:網路與書,2003)。
楊 照,《霧與畫:戰後臺灣文學史散論》(台北:麥田出版,2010)。
楊佳嫻主編,《臺灣成長小說選增訂版》(台北市:二魚文化,2013)。
楊牧、顏崑陽主編,《現代散文選續編》(台北市:洪範,2008)。
楊牧、顏崑陽主編,《現代散文選續編》(台北市:洪範,2008)。
廖志峰,《書,記憶著時光》(台北市:允晨文化,2015)。
廖炳惠,《另類現代情》(台北:允晨文化,2001)。
臺北市文化基金會,《西元1999.文學復活紀:第二屆臺北文學獎作品集》(台北市:台北市圖書館,1999)。
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何定超、高瑟濡譯,《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台北:城邦文化,2007)。
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陳雅馨譯,《液態現代性》(台北:商周,2018)。
劉乃慈,《奢華美學:台灣當代文學生產》(台北:群學,2015)。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2006)。
劉亮雅等,《想像的壯遊:十場台灣當代小說的心靈饗宴(2)》(台北:印刻,2008)。
蔡素芬主編,《小說30家:台灣文學30年菁英選1978-2008(下)》(台北:九歌出版社,2008)。
鄭 莉,《理解鮑曼》(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台北:大安出版社,2001)。
鄭樹森,《結緣兩地:台港文壇瑣憶》(台北市:洪範,2013)。
蕭新煌,《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臺北市 : 巨流,1989)。
賴慈芸,《臺灣翻譯史:殖民、國族與認同》(台北市:聯經,2019)。
應鳳凰主編,《漫遊與獨舞:九〇年代台灣女性散文論集》(台北:秀威,2007)。
鍾怡雯,陳大為主編,《天下散文選Ⅱ:1970~2010》(台北市:天下遠見,2010)。

三、單篇論文

何乏筆,〈跨文化批判與中國現代性之哲學反思〉,《文化研究》8期,(2009年3月),頁125-147。
何旭初,〈市場導向新聞學之思維與運作:《蘋果日報》個案分析〉,《中華傳播學刊》11期,(2007年6月),頁243-273。
何亭慧,〈流浪在物質世界:論張惠菁散文的新世代風格〉,《國文天地》第211期,(2002年12月),頁64-66。
何蓓茹,〈走在後現代的迷宮──論張惠菁的旅行書寫〉,《中正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6期,(2010年6月),頁1-25。
吳介民、李丁讚,〈生活在台灣:選舉民主及其不足〉,《思想》9期,(2008年5月),頁33-68。
吳羊璧,〈從「文學現象」角度談香港文學史的編寫〉,《文學世紀》第3卷第4期,(2003年4月),頁10-12。
吳品誼,〈漫遊於虛構與紀實:張惠菁《你不相信的事》之時間書寫〉,《國文天地》260期,(2007年1月),頁55-60。
李丁讚,〈社運與民主〉,《思想》7期,(2007年12月),頁84-118。
林芳玫,〈雅俗之分與象徵性權力鬥爭—由文學生產與消費結構的改變談知識份子的定位〉,《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6期,(1994年3月),頁75-76。
林思平,〈《壹週刊》現象與消費文化政治:權力、真相、八卦〉,《中外文學》31卷4期,(2002年9月),頁20-38。
林運鴻,〈當代台灣小說中的資本主義體制〉,《台灣文學研究》第九期,(2015年12月),頁169-215。
邱貴芬,〈「發現臺灣」──建構臺灣後殖民論述〉,《中外文學》21卷2期,(1992年7月),頁151-167。
侯作珍,〈自我困境與抵抗異化:現代主義在新世代小說中的呈現〉,《東華漢學》10期,(2009年12月),頁361-394。
姚伊文,〈時尚類報紙的文化分析──以《上海一周》為樣本〉,《東南傳播》79期,(2011年3期),頁52-56。
崔冬梅、周建國,〈消費社會與中產階級的“夢想家園”──《上海壹周》的“上海想象”〉,《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卷6期,(2013年12月),頁62-65。
張瑞芬,〈告別未來──讀張惠菁《你不相信的事》〉,《文訊》237期,(2005年7月),頁21-23。
張錦忠,〈一九八七:之前與之後〉,《思想8:後解嚴的台灣文學》,(臺北市:聯經,2008年),頁117-122。
陳正芳,〈魔幻現實主義在台灣小說的本土建構以張大春的小說為例〉,《中外文學》31卷5期,(2002年10月),頁131-164。
陳德錦,〈文化的重塑和懷舊──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香港散文的文化背景〉,《文學世紀》第5卷第7期,(2005年7月),頁68-77。
楊佳嫻,〈時空確定。關係開始──談張惠菁散文與小說中的現代性〉,《幼獅文藝》612期,(2004年12月),頁89-95。
劉乃慈,〈九〇年代台灣小說的再分層〉,《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九期,(2009年12月),頁69-104。
劉乃慈,〈九〇年代台灣小說與類菁英文化趨向〉,《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出版》第十一期,(2007年12月),頁51-74。
劉乃慈,〈便利,營利與架空的危機──女性主義修辭與台灣當代小說生產研究〉,《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四期,(2007年4月),頁259-284。
劉亮雅,〈臺灣理論與知識生產:以一九九○年代臺灣後殖民與酷兒論述為分析對象〉,《臺灣文學研究集刊》18期,(2015年8月),頁45-81。
應蕙芬,〈從兩大旅行文學獎談產業跨界的藝文聯盟〉,《臺灣旅遊文學論文集》(台北市:五南,2006),頁237-252。
羅夏美,〈生命定位三稜鏡:論張惠菁小說〈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筆記〉〉,《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第9卷第1期,(2015年3月),頁27-41。
蘇碩斌,〈旅行文學之誕生:試論臺灣現代觀光社會的觀看與表達〉,《第一屆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秀威資訊,2017),頁207-237。

四、學位論文

王玉貞,《都會女性知性散文中的生活世界──以張小虹、柯裕棻、張惠菁、王文娟為中心》(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何蓓茹,《九〇年代女作家的旅行書寫──以鍾文音、師瓊瑜、郝譽翔、張惠菁為核心》(嘉義: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巫珮琪,《書寫欲望與主體實踐:以《邱妙津日記》為中心》(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15)。
李婉寧,《女性散文中的空間、時間與關係書寫以柯裕棻、張惠菁、鍾怡雯為討論對象》(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10)。
林 芝,《走過時代的洪流─《新新聞》周刊的創刊和改版》(新竹:玄奘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林月香,《城市漫遊──以胡晴舫、張惠菁的女性城市散文為討論對象》(台東:臺東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金 晶,《城市文化的媒介呈現──《上海壹周》與“海派”文化》(安徽: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洪翎軒,《張惠菁作品的時空形式與書寫策略》(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粘佳懿,《新世紀女性知性散文與文學媒介研究──以張小虹、柯裕棻、張惠菁為中心》(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莊宜文,《兩報小說獎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98)。
陳姿瑾,《女╱城:論90年代以後臺北城市文化變遷與「新世代」女性小說家》(台北: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黃怡婷,《八〇年代以降台灣公寓書寫之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溫毓詩,《靜靜的生命長河──解嚴以來臺灣女性散文之主題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10)。
歐陽良貞,《新世紀臺灣女性都市散文研究──以張惠菁、楊佳嫻、黃麗群為例》(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8)。
鄭佳芳,《從蘋果日報入台前後看台灣報業的發展與影響》(台中: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所碩士學位論文,2012)。
鄭恒惠,《家庭.城市.旅行──台灣新世代女性散文主題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錡曉瑩,《來自心靈的回聲:張惠菁作品中的女性困境與自我追尋》(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
羅姿顯,《中國時報「三少四壯集」散文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11)。

五、報章雜誌

(一)、期刊資料

于善祿,〈出版、書展與閱讀:九十年元月~二月〉,《文訊》185 期(2001年3月),頁10-14。
王盈勛,〈來去在「定居」與「流浪」之間──小說家張惠菁與Internet〉,《數位時代》13期,(2000年7月),頁298-299。
王乾任,〈令人難忘的西方思潮原典叢書〉,《文訊》308期,(2011年6月),頁67-69。
本報編輯部,〈改版宣言:周報的時代來臨了!〉,《新新聞周報》530期,(1997年5月4日-5月10日),頁15。
本報編輯部,〈編輯報告〉,《新新聞周報》1期,(1987年3月16-22日),頁3。
向 陽,〈為文學出版樹立典模──洪範書店成立四十周年的意義〉,《文訊》370期,(2016年8月),頁70。
向 陽,〈海上的波浪:小論文學獎與文學發展的關聯〉,《文訊》218期,(2003年12月),頁37-40。
向 陽,〈繽紛花編繪浮世:報紙「第二副刊」的文學傳播取徑觀察〉,《文訊》190期,(2001年8月),頁46-49。
安傑樓,〈記一段關於書系的燦爛時光〉,《文訊》308期,(2011年6月),頁44-49。
朱 立,〈香港新聞自由的挑戰〉,《新聞評議》269 期,(1997年5月),頁6-7。
吳均堯,〈編輯室報告:溝通〉,《幼獅文藝》551期,(1999年11月),頁1。
吳妮民,〈讀者自白:等待,從〈蟲陣〉到《雙城通訊》〉,《聯合文學》343期,(2013年5月),頁68-69。
吳鈞堯,〈崛起九〇年代企劃緣起〉,《幼獅文藝》601期,(2004年1月),頁78-80。
吳鈞堯,〈理想的追求與崩壞〉,《文訊》308期,(2011年6月),頁58。
吳鈞堯,〈眾說紛紜〉,《幼獅文藝》602期,(2004年2月),頁91-95。
巫維珍,〈隨時加長的列車〉,《文訊》308期,(2011年6月),頁60-61。
李欣如,〈沒錯,她就是張惠菁〉,《書寫遠傳》34期,(2006年3月),頁40-42。
李欣倫,〈人文博覽會,群眾視聽室:報紙副刊專欄主編談副刊〉,《文訊》191期,(2001年9月),頁49。
李金蓮,〈洪範傳承,開啟下一個40年──訪葉步榮、葉雲平〉,《文訊》370期,(2016年8月),頁100。
林俊平記錄,〈突破與創新:《第三屆青年文學會議》實錄(四)〉,《文訊》174期,(2000年4月),頁78。
徐譽誠採訪,〈由閱讀重返他者:張惠菁談《雙城通訊》〉,《聯合文學》343期,(2013年5月),頁40-47。
張堂錡,〈跨越邊界:現代散文的裂變與演化〉,《文訊》167期,(1999年9月)頁42-50。
張瑞芬,〈往事的勝訴:論張惠菁,兼及《雙城通訊》〉,《聯合文學》343期,(2013年5月),頁52。
陳保平,〈《上海壹周》:尋找讀者真正的興奮點〉,《中國報業》,(2003年12期),頁14-15。
陳保平,〈城市指南的概念與報刊的創辦思路〉,《中國報業》,(2002年9期),頁23-26。
陳建忠,〈回顧新世紀以來的台灣長篇小說:幾點觀察與評論〉,《文訊》346期(2014年8月),頁68-81。
陳國偉,〈面對世界,我們恰好趕上了〉,《文訊》308期,(2011年6月),頁75。
陳德錦,〈香港專欄文學現象〉,《文訊》191期,(2001年9月),頁44-46。
曾利芬,〈《上海壹周》是如何贏得市場的〉,《新聞實踐》,(2003年2期),頁47-48。
曾琮琇,〈點燃文學的花火:第五屆青年文學會議側記〉,《文訊》195期,(2002年11月),頁66-69。
曾曉玲,〈標的創作生涯的作品〉,《文訊》370期,(2016年8月),頁151。
黃基銓採訪,〈逃不出的惡寒迷宮——張惠菁〉,《野葡萄文學誌》12期(2004 年8月),頁66-73。
劉 萍,〈黎智英是個天生的反動分子〉,《今週刊:蘋果日報砸60億力戰三大報》329期,(2003年4月10日),頁32。
編輯部,〈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新增作家〉,《文訊》175期,(2000年5月),頁88。
鄭順聰,〈發涼的書背〉,《文訊》308期,(2011年6月),頁65。
魏可風整理,〈長榮環宇文學獎決審會議記錄〉,《聯合文學》167期,(1998年9月),頁22-33。
羅珊珊,〈張惠菁切片〉,《聯合文學》343期(2013年5月),頁76-77。
顧 明,〈不慎闖入的世界〉,《聯合文學》343期,(2013年5月),頁74。

(二)、報紙資料

王開平,〈主題人物:張惠菁記憶緣遇〉,《聯合報》,(1998年2月1日),第48版。
平 路,〈圍繞著「記憶」這主題—評〈惡寒〉〉,《聯合報》,(1999年5月21日),第37版。
白素整理,〈旅行與文學:第二屆華航旅行文學獎決審會議記錄〉,《中國時報》,(1998年9月26日),第37版
成英姝,〈更完美的男人〉,《中國時報》,(2007年5月23日),第E7版。
江斐琪,〈張惠菁—在生命轉折:找到一枝好筆〉,《中國時報》,(2001年3月4日),第37版。
吳達芸,〈進行反思:有關〈惡寒〉的評析〉,《聯合報》,(1999年5月22日),第37版。
李明璁,〈筷子〉,《中國時報》,(2007年5月26日),第E7版。
李欣倫整理,〈第二十二屆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決審會議記錄:錶內不停轉動的時差〉,《中國時報》,(1999年10月25日),第37版。
東 年,〈評審感言:隱喻的界面〉,《中國時報》,(1999年11月29日),第37版。
林水福,〈評審的話:自我的追尋〉,《中央日報》,(1998年3月4日),第22版。
孫梓評專訪,〈入世的寫作者:張惠菁談新作《雙城通訊.上海》、《雙城通訊.臺北》〉,《自由時報》,(2013年6月4日),第D09版
徐淑卿,〈人物專訪:張惠菁化奇想為奇文〉,《中國時報》,(1999年5月4日),第42版。
晏山農紀錄.整理,〈楊澤vs楊照:在七〇與九〇年代之間〉,《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9年11月25日),第37版。
康俐雯,〈林宜澐東海岸減肥報告 《你不相信的事》張惠菁一一道來〉,《自由時報》,(2005年6月17日),第E5版。
許正平紀錄.整理,〈「華文報紙的文化承擔──廣州、台北、香港的視野交錯」座談會:副刊,閱讀的尖兵〉,《中國時報》,(2005年2月14、15日),第E7版。
陳文芬,〈兩年內連得七項文學大獎「惡寒」聯經出版—張蕙菁青春身姿舞弄小說〉,《中國時報》,(1999年10月12日),第11版。此處把惠誤植成蕙。
陳昌明、莊裕安、愛亞,〈三家評論〉,《聯合報》,(1998年10月26日),第37版。
陳 浩,〈溫柔時光〉,《中國時報》,(2007年5月24日),第E7版。
陳選豪,〈信是有緣〉,《信報》,(2015年11月19日),頁42。
彭樹君,〈花編的回顧與感謝:終須一別〉,《自由時報》,(2017年8月27日),第E27版。
楊佳嫻,〈都會與微物論者──新世紀女性知性散文寫著〉,《中國時報》,(2004年12月12月),B4版。
編輯部,〈花編宣言〉,《自由時報》,(1998年7月1日),第40版。
龍應台,〈雨兒〉,《中國時報》,(2007年5月25日),第E7版。
隱 地,〈我的眼睛〉,《中國時報》,(2007年5月21日),第E7版。
韓良憶,〈高麗菜的他鄉故土〉,《中國時報》,(2007年5月22日),第E7版。
蘭若整理,〈中篇小說:決審會議記錄〉,《中央日報》,(1998年3月5日),第22版。

六、網路資料

Audrey Ko,〈專訪張惠菁:能看見多少自己,才能看見多少世界〉,《女人迷》,2019年3月7日,網址: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18219(2020.6.18徵引)
房慧真,〈我從來不讀(萬惡的)《壹週刊》〉,臉書(2014年3月12日)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transpoeman/posts/734125986620435(2020.06.04徵引)
黃天浩,〈針尖上能站幾個天使〉,https://www.wiki101.com.tw/archives/21757(2020.07.11徵引)
黃文鉅,〈【張惠菁專訪2】她涉弊案被關進看守所 像小龍女睡細板凳〉,《鏡傳媒》,(2019年3月25日)。網址: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320pol004/(2020.6.18徵引)
黃文鉅,〈【張惠菁專訪3】看到口供才發現自己惹人厭 她的文字浮現憂鬱字句〉,《鏡傳媒》,(2019年3月25日)。網址: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320pol005/(2020.6.18徵引)
衛城臉書頁面網址:https://reurl.cc/GVjEr3(2020.5.28徵引)
嶺南大學中文系畢業生,《考功集(畢業論文選粹)》(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1998)。連結:http://commons.ln.edu.hk/chi_diss/14。(2020.06.04徵引)

七、講座

「一個時代的單手鼓掌──張惠菁的迷霧時代VS張鐵志的烏托邦」,誠品敦南店2F藝術書區閱讀桌,2019年3月27日,20:00-21:30。
「一日店長系列的講座:新手書店(台中場)」,2019年4月12日,19:30-21:00。

八、其他

公共電視,《文學風景第6集:張惠菁》(台北市:公共電視,2009年12月1日)。
畫展:「以你成熟的態度」從紅膠囊到郭宏法,展覽期間:2018年6月8-28日,地點:Alley9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