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9.159.20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劉姵均
作者(外文):Liu, Pei-Chun
論文名稱(中文):海洋移動‧身體符碼: 夏曼‧藍波安於博物館與影像中的作家形構
論文名稱(外文):Ocean Movement‧Body Code: The Formation of the Writer Syaman Rapongan in Museum and Image Field
指導教授(中文):柳書琴
指導教授(外文):Liu, Shu-Chin
口試委員(中文):陳芷凡
林建享
口試委員(外文):Chen, Zhi-Fan
Lin, Jian-Xi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號:103049506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8
中文關鍵詞:接觸區展示再現移動夏曼・藍波安
外文關鍵詞:contact zoneexhibition representationmoveSyaman Raponga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5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關注的是後工業社會中,作家受媒體產製構成的作家符號。筆者以 作家夏曼・藍波安為研究對象,關注作家經過再現、轉譯之後,進而形成的複數 作家意象,筆者關注的複數作家意象分別是再現於博物館空間、影像空間的展示 文本,以及作家於小說書寫的作家符號,乃至於作家脫離所有被再現、被觀看的 媒介,作為人原初的作家主體。
本論文分為五章進行:第一章是緒論;第二章爬梳作家於博物館空間的建構; 第三章為影像空間的作家建構;第四章則進一步關照作家在博物館及影像媒介中, 被產製、被操作的脈絡化現象;第五章則為結論。
在第二章的部分,筆者舉兩個展示文本為案例,分別為「與船靈對話:達悟 拼板舟的詩歌與文學特展」以及「上山、下海——蘭嶼朗島部落『造舟』與『划 船』的故事」,在第三章的部分,筆者舉三筆影像資料為案例,分別為《老海人 洛馬比克》、《海洋練習曲》、《文學風景第九集:夏曼・藍波安》
在全球化資本主義之下,蘭嶼無可避免地必須面對現代性的直線進程,儘管 日據時期將蘭嶼視為人類學研究的田野地,將蘭嶼與外界隔絕,使得蘭嶼在這段 時間得以保留舊有的傳統生活,但隨之而來的則是國民政府時期,蘭嶼與台灣之 間頻繁的人群、物資流動,蘭嶼島上達悟族人不得不面對現代性的到來。在這波 快速且倉促的現代性進程中,達悟族青年在現代與傳統之間不斷被拉扯因而造成 「脫序」行為,筆者關注的夏曼・藍波安正是成長於這個遭受現代化侵襲的後殖 民社會脈絡中。
無論是現代化降臨於蘭嶼,或是夏曼・藍波安與台灣漢人的接觸,乃至於筆 者於本論文亦關注的拼板舟「1001 ipanga na 跨越號」航行至台灣的活動事件, 這些事件背後隱藏的皆是「移動」及「接觸」。因此,本論文將從理論方面述及 因「移動」、「接觸」而形構的「接觸區」,也將透過來自後殖民的「接觸區」概 念,進一步闡釋、理解夏曼・藍波安因移動而遭逢的後殖民接觸經驗,以除去作 家近來在媒體操作下,而於博物館及影像文本中的過度「魅化」現象,以還原其 作家主體。再且,筆者也將關注作家在後殖民語境下的自我解殖,將主體性歸位 為原初的達悟族母體,進而形構出夏曼・藍波安的作家主體性。
This thesis focused on how media influences a writer to build his own writing patterns in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The author used Syaman Rapongan as a subject and observed his different images showed in several aspects, namely his works on the display of museums and image media, his writing patterns in novels, and the writer himself, without any interference of media.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1) introduction, 2) the writer’s formation in museum field 3) the writer’s formation in image field, 4) the phenomena of manipulation and production of writers in museum andimage field, and 5) conclusion.
The second chapter will elaborate on two cases, “Conversation with the Spirit of Boat: The Poetry and Literature Exhibition of Taos’ Tatala Boat” and “Mountains and Sea: Stories of Making and Rolling boats in Langdao tribe of Orchid Island”.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author uses three media as cases namely “Old Seafarer”, “Ocean Etudes”, “Literary Landscape ninth episode: Syaman Rapongan”.
In a capitalistic society, Orchid Island inevitably faces modernisation. Although during the Japanese rule the island was used as a field of anthropologic research and was isolated from the outside world, keeping the original life of the island, while during the rule of Republic of China, due to increasing interaction with Taiwan, the Tao on the island had to face the modernised society and during this transition, Tao youngsters responded abnormally. The focus of this thesis is Syaman Rapongan, who grew up in this modernised, postcolonial society.
With the modernisation in Orchid Island and the interaction with Hans from Taiwan, this thesis also focuses on the event of the Tatala boat “1001 ipangan na” reaching Taiwan which represents ‘move’ and ‘contact’, which could build a ‘contact zone’. The thesis also explains how Syaman Rapongan’s image was excessively reproduced in media and museums in the postcolonial society, and how to remove the manipulation of media and reveal the genuine writer in terms of the writer himself and the Tao language.
目次
第一章、緒論 ..................................................................................... 8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8
二、研究目的與問題提出 ..................................................................... 10
三、研究方法 ......................................................................................12
四、先行研究與文獻檢討 ...................................................................... 15
五、論文章節概述與安排 .......................................................................19
第二章、博物館的作家形構 .................................................................... 25
第一節、展示空間與資源盤點 ................................................................. 25
(一)、台灣文學館「與船靈對話:達悟拼板舟的詩歌與文學特展」..................... 25
(二)、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上山、下海:蘭嶼朗島部落『造舟』與『划船』的故事」.... 28
第二節、展示意象:再現作家・再現族群 ......................................................31
(一)、「與船靈對話:達悟拼板舟的詩歌與文學特展」的展示意象..................... 31
(二)、「上山、下海:蘭嶼朗島部落『造舟』與『划船』的故事」..................... 35
(二)、觀者反應..........................................................................................44
第三章、影像中的作家形構 .............................................................................................................. 49
第一節、影像文本與資源盤點 ........................................................................................................... 49
(一)、《老海人洛馬比克》....................................................................... 50
(二)、《海洋練習曲》...............................................................................52
(三)、《文學風景第九集:夏曼・藍波安》.................................................... 54
第二節、影像意象:再現作家・再現族群 ..................................................... 57
(一)、《老海人洛馬比克》的影像意象........................................................ 57
(二)、《海洋練習曲》的影像意象 ............................................................. 59
(三)、《作家第九集:夏曼・藍波安》的影像意象 ............................................ 62
第三節、 意象轉譯暨觀者反應.........................................................................................................65
(一)、意象轉譯.......................................................................................... 65
(二)、觀者反應:作為對話地帶的「接觸區」 ................................................... 68
第四章、產製作家:夏曼・藍波安的作家主體................................................... 71
第一節、展示與影像:展者與受展者的剝削與利用 .............................................71
(一)、博物館與紀錄片及戲劇文本 .................................................................71
(二)、兩界的接觸:展者與受展者的剝削與利用 .................................................73
第二節、媒介的殊異:媒介操作模式暨移動現象.................................................78
(一)、媒介觀看:文學、文學館/博物館以及影像 .................................................. 79
(二)、「ipanga na,1001 跨越號」的文化移動:................................................... 81
第三節、作家生產機制暨作家主體態度:作家鏡象與反身創造的共構 ......................... 84
(一)、作家生產機制中的作家鏡象 ........................................................................ 86
(二)、作家反身共構的主體態度............................................................................ 88
第五章、結論 .....................................................................................................90
參考資料............................................................................................................ 94
附錄一:展示資料 ..................................................................................................99
附錄二:影像資料 ..................................................................................................109
附錄三:口述整理 ..................................................................................................114
一、專書
夏曼・藍波安,《八代灣的神話》,(台中:晨星出版社,1992.09)。 夏曼・藍波安,《冷海情深》,(台中:聯合文學出版社,1997.05)。 夏曼・藍波安,《黑色的翅膀》,(台中:晨星出版社,1999.04)。 夏曼・藍波安,《海浪的記憶》,(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2.07)。 夏曼・藍波安,《航海家的臉》,(台北:印刻出版社,2007.07)。 夏曼・藍波安,《老海人》,(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9.09)。 夏曼・藍波安,《大海浮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09)。 夏曼・藍波安,《安洛米恩之死》,(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2015.08)。 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0.04)。 孫大川,《台灣南島語言 13:雅美語參考語法》(臺北:國家圖書館,2000)。 廖炳惠,《關鍵詞 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臺北:麥田出版社,
2003.09.28)。 張譽騰,《博物館大勢觀察》,(臺北:五觀藝術管理,2003.11)。 生安鋒,《霍米巴巴》,(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01)。 呂紹理,《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出
版社,2005.10)。 傅君,《南島民族論壇:海洋文化的傳統與當代發展活動實錄》,(台東縣:行政
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12.01)。 蔡有月,《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臺北: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07)。 吉見俊哉著,蘇碩斌譯,《媒介文化論:給媒介學習者的 15 講》,(新北:群
學出版社,2009.09.01)。 陳碧月,《凝視心靈:文學、電影與人生》,(台灣:秀威資訊科技公司,
2010.07)。
楊正賢,《島、國之間的「族群」-台灣蘭嶼 Tao 與菲律賓巴丹島 Ivatan 關係史
的當代想像》,(花蓮: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2012.12)。 程麗華,《向世界發聲:原住民散文中的文化演現》,(臺北:秀威出版社,
2013.02)。 李育霖,《擬造新地球──當代臺灣自然書寫》,(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2015.01)。 謝世宗,《電影與視覺文化:閱讀台灣經典電影》,(臺北:五南出版社,
2015.02)。 李道明,《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
司,2015.05)。 許雪姬、王昭文,《奔流:林瑞明教授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
94
2015.10)。 邱貴芬,《「看見台灣」台灣新紀錄片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
心,2016.01)。 鳥居龍藏、夏曼・藍波安,《紅頭嶼研究第一本文獻》(新北:原著民族委員
會,2017.04)。
二、期刊論文
陳茂泰,〈博物館與慶典:人類學文化再現的類型與政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 研究所集刊》第 84 期(1997,秋季)。
黃厚銘,〈皮耶.布赫迪厄與反身社會學〉,《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二十二期 (2002.04.15)。
陳建忠,〈部落文化重建與文學生產--以夏曼.藍波安為例談原住民文學發展〉, 《靜宜人文學報》,第十八期,(2003.07)。
盧梅芬,〈人味!哪去了?博物館的原住民異己再現與後殖民的展示批判〉,《博 物館學季刊》,第 19 期(2005.01)。
紀俊龍,〈生活的文學-夏曼.藍波安文學創作中的生活展現〉,《弘光人文社會 學報》,第 2 期,(2005.03)。
王嵩山,〈體現文學的疆界——當文學遇上博物館〉,《台灣文學館通訊》,第七 期,(2005.04)。
陳鏗任、張育嫻、康瀚文、張蕙蘭,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 用》,(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06)。
王志弘、沈孟穎,〈誰的「福爾摩沙」?展示政治、國族工程與象徵經濟〉,《東 吳社會學報》第二十期,(2006.06)。
宋澤萊,〈夏曼‧藍波安小說《海浪的記憶》中的奇異修辭及其族群指導,〉, 《台灣學研究》(2007.06)。
簡曉惠,〈淺探外來文化的入侵與夏曼.藍波安的創作〉,《中國語文》, (2007.12)。
許雅筑,〈傳統與現代–原住民作家夏曼.藍波安的地誌書寫與對話〉,《臺灣文 學研究學報》,第 6 期,(2008.04)。
楊政源,〈試論《冷海情深》(1992-1997)時期夏曼.藍波安的文化策略〉,《東 吳中文學報》,第 16 期(2008.11)。
林建享,〈拼板舟上的男人們:ipanga na 跨越號〉,《台灣文學館通訊 No.23》, (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05)。
夏曼•藍波安,〈蘭嶼達悟族的海洋知識〉,《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 5 期 (2009.06)。
鄭雅雯,〈以詩歌佐船,神遊人之島:達悟族拼板舟的詩歌與文學特展〉,《台灣 文學館通訊 No.24》,(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08)。
陳佳利,〈博物館中的文學風景——台灣文學博物館的發展脈絡與展示內涵之研 95

究〉,《博物館學季刊》,第 25 期,(2011.01)。 江育錡,〈由意象的運用探究夏曼.藍波安的族群回歸意識–以小說《老海人》
為例〉,《臺灣文學評論》,(2011.07)。 李育霖,〈游牧的時間:夏曼‧藍波安關於海浪的記憶〉,《台灣文學研究》,第一
卷第二期,(2012.06)。 劉建基,〈文學與電影的對話:差異性的重複與創新再造〉,《美育》,第
190 期(2012.11)。 李威宜,〈族群展示的反思:後威權台灣的反思〉,《考古人類學季刊》,
第 80 期(2014.06)。 盧梅芬,〈從展示文本邁向我群與他者的溝通:原住民文化再現的策展脈絡與反
思〉《博物館學季刊》,29 卷 3 期(2015.07),頁 8。 王惠珍,〈潮汐馥郁的海洋文學:夏曼藍波安文學在日本〉,《台灣文學館通
訊》,第 49 期(2015.12)。
三、研討會論文
楊翠,〈山與海的共構史詩:夏曼‧藍波安作品中繁複的「海洋」意象〉,「『自然 書寫』學術研討會」論文(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主辦,2005)。
邱貴芬,〈跨領域實踐與疆界—從夏曼.藍波安創作談起〉(會議宣讀版),「跨領 域—全球化下的台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成功大學 台灣文學系,2007.10)。
楊政賢,〈「島嶼」博物館? ─蘭嶼遺產「博物館化」的當代建構及其展示景 觀〉,「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論文(臺灣博物館、臺北藝術 大學主辦,2014.10)。
四、學位論文
陳佳琦,〈再現他者與反思自我的焦慮-關曉榮的蘭嶼攝影〉,(台南:成功大學 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06)。
李珮琪,〈海洋作為認同的場域 : 從廖鴻基及夏曼.藍波安作品探究其認同與實 踐〉,(花蓮: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陳芷凡,〈語言與文化翻譯的辯證:以原住民作家夏曼・藍波安、奧威尼・卡露 斯盎、阿道・巴辣夫為例〉,(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6)。
戴貴慧,〈他方與地方──論夏曼.藍波安小說的主體辯證與美學風格〉,(台 中: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許雅筑,〈水上往還--論戰後達悟首批遷移世代作家 Syaman Rapongan、 Syaman Vengayen、Sin Jiayouli 的書寫〉,(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 所碩士學位論文,2010)。
杜侃倫,〈夏曼・藍波安的社會實踐〉(花蓮: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
96
2010) 王素惠,〈國立台灣文學館的角色定位與營運績效研究〉,(臺南:臺南藝術大學
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吳惠菁,〈臺南市原住民族文化館觀眾參訪動機與經驗初探〉,(臺南:台南藝術
大學,2016)。
五、電子媒體
〈林正盛《海洋練習曲》達悟拼板舟停靠宜蘭〉,(來源:goo.gl/ZNv6RR, 2009.06.12)。
〈台灣・文學・我們〉,(http://goo.gl/WmbRU3,2009.07.16)。 吳幸樺,〈高雄世運蘭嶼達悟族拼板舟「海洋文學」活動啟航〉,(來源:
http://goo.gl/c0NdrG,2009.07.21)。
〈蘭嶼拼板舟「ipanga na 1001 跨越號」航向人社院〉,(來源:goo.gl/Yzt7sQ,
2010.03.12)。 夏曼・利達森,〈《人類的眼睛》影像展-老照片勾回憶〉,(來源:goo.gl/mAl5hj,
2011.12.15)。 王崇堯,〈除魅或復魅〉,(來源:goo.gl/1TWWmZ,2012.11)。
〈國立台灣文學館關於文學館創立歷程〉,(http://goo.gl/9Zzp2I,
2014.03.17)。
林建享,〈「文學 Face&Book 第 20 集:夏曼‧藍波安,原初的夢」〉,(來源:
goo.gl/khgTvg,2014.09.03)。 施岑諺,〈閱讀時光-老海人洛馬比克-五分鐘紀錄片〉,(來源:
goo.gl/pO8DlV,2015.03.18)。 〈潛入靈魂的深海──《老海人洛馬比克》導演鄭有傑 vs 作家 夏曼‧藍波安
對談〉,(goo.gl/hK5gfB,2015.05.07)。
詩的復興,〈詩的旅行「蘭嶼 飛魚 藍波安」領路人:夏曼藍波安〉,(來源:
goo.gl/Rgwy2I,2015.06.06)。 李屏瑤,〈閱讀時光老海人洛馬比克鄭有傑:小說是瞭解歷史的最好方式〉,
《博客來閱讀生活誌-人物專訪》,(來源:goo.gl/oqCm3K, 2015.07.15)。
呂孟璠,〈文化傳譯與多元詮釋-博物館與原住民關係的回顧與展望〉,(來源: goo.gl/A8f8dm,2016.06.11)。
林梁群,〈台灣公共電視-野性蘭嶼〉,(來源:goo.gl/EepSBk,2016.08.21)。 童元昭、巫淑蘭、黃維晨,〈原住民族與她那些博物館難以言說的歷史: 「殖民、解殖與博物館」工作坊紀實〉,《國立臺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 心》,(來源:http://www.cis.ntu.edu.tw/,2017.05.18)。
林建享,〈文學風景:夏曼・藍波安訪談〉,(來源:goo.gl/Zy6kY4)。 典藏台灣,《首選珍藏 : 日治時期在台學者》,(來源:goo.gl/ccBU1r)。
97
〈公共電視紀錄片平台:海洋練習曲〉,(來源:goo.gl/o0mkVR)。 〈台灣文學館文學與電影的《閱讀時光》作家導演現身映後座談新聞稿〉,(來
源:goo.gl/CW82xf)。
六、多媒體
夏曼・藍波安,《老海人洛馬比克》,鄭有傑(2016;新北市:稻田電影工作室 有限公司),影片。
林正盛,《海洋練習曲》(2008;台北市: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影片。 林建享,《文學風景 9:夏曼・藍波安》(2004;台北市: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
金會)影片。
七、其他
夏曼・藍波安,〈沒有妳 我是殘廢而孤獨的海人〉為於 2017 年 8 月 16 日完 稿。在《大海浮夢》日譯本新書發表與座談會中,夏曼・藍波安將此篇 文章作為感想會的講義對外發表(演講日期:2017.10.27;地點:臺北教 育大學;演講名稱:「帶著海洋去旅行」)。
夏黎明,〈跨界與跨越的行動主體 2007 蘭嶼達悟大船划向台灣紀事〉。由林建享 導演提供。
八、英文文獻
Clifford, James.1988.05. Predicament of Culture: Twentieth-Century Ethnography, Literature, and Ar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ate Darian-Smith, Liz Gunner, Sarah Nuttall. (1996). Text, Theory, Space: Land, Literature and History in South Africa and Australia”, London and New York
Clifford, James. 1997. 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ichael Hitch Cock, Ken Teague. 2000. Souvenirs: The Material Culture of Tourism, Ashgate Publishing Ltd.
Maurizio Ascari, Adriana Corrado. (2006). Sites of Exchange: European Crossroads and Faultlines, Rodopi B.V., Amsterdam
Carrie Reese, “Contact Zones and Cultural Relations in Early Travelogues”, (from: goo.gl/sLh6SQ,2013.09.24)
Jeremy Munday. (2016),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Rouletg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