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21.21.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蔡寬義
作者(外文):Tsai, Quan-I
論文名稱(中文):反抗來自生活,為生活而反抗—李喬短篇小說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bellions Came from Life, The Resistances Are for Life. — The Study of Lee Chiao’s Short Stories.
指導教授(中文):陳萬益
王鈺婷
指導教授(外文):Chen, Wan-Yi
Wang, Yu-Ting
口試委員(中文):簡義明
張俐璇
口試委員(外文):Chien, I-Ming
Chang, Li-Hsu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號:103049503
出版年(民國):106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0
中文關鍵詞:李喬短篇小說生活反抗蕃仔林
外文關鍵詞:Lee ChiaoShort storiesLifeRebellionsFantsai Forest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79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1
  • 收藏收藏:0
摘要

小說家李喬(1934 - )自1959年8月15日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以來,截止1999年為止,共有188篇短篇小說的發表紀錄,合計短篇小說的寫作,長達40年。如以開始投入撰寫長篇小說的1977年為分水嶺,前20年可分為兩個階段,後20年為第三階段。

第一階段共發表68篇短篇小說,主要故事場景為李喬的家鄉「蕃仔林」,小說人物多數以生活在李喬周遭的人物為主,主題則以描述困苦的生活與對抗惡劣環境的經驗。第二階段發表了78篇短篇小說,是李喬短篇小說創作的全盛時期。小說主題轉向社會關懷,在形式上不斷求變,反抗的書寫以揭示社會不公不義的事件為主。第三階段雖已將創作重心移轉至長篇小說,但仍有36篇小說發表。關懷的對象為國族與文化,反抗的對象指向政治權力者。

李喬長達40年的短篇小說創作,主要的書寫都以「反抗來自生活,為生活而反抗」為主軸。本文是以李喬的188篇短篇小說主要表現的「反抗哲學」為研究目標,而以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進行析論,探索李喬從生活經驗的書寫起始,到追尋生命哲理的小說書寫脈絡。
Abstract

In 1959, novelist Lee Chiao (1934 - ) published his first short story. For the next 40 years up to 1999, he had written 188 short stories totally. From the point of his creative peak in 1977, the year he started writing novels, one may divide his works into three periods: Two periods in his first twenty years, and the third period for his next twenty years.

For the 68 short stories published by Lee Chiao during the first period mentioned above, the main setting of these stories are in Lee Chiao’s hometown Fantsai Forest. Most of the characters are people living around him. The themes of the stories are mostly about characters' plights with life and their rebellions against harsh living condition. The 78 short stories published in the second period is his creative prime period. The man against the odds theme in his first period had been changed to the theme of social awareness, and the form of his writing had been changed also. He focused more on social events, uncovering the human's struggles against unfair society.

For his third period, Lee Chiao devoted his energy to novels, however, during the same period, 36 short stories had been published. In these stories, his main focuses are nation and cultural conflict. The government in power has become his target of the rebellion theme.

“The Rebellions Came from Life, The Resistances Are for Life” is the key point of his writing during the past forty years. This thesis takes the aim of the researching upon the philosophy of rebellion exploring in the 188 short stories. To research the life philosophy and the thread of thought in those articles, textual analysis had been taken.
目次

第一章 緒論-------------------------------------------------------------------------------------------05
第一節 研究動機------------------------------------------------------------------------------05
第二節 文獻回顧------------------------------------------------------------------------------06
第三節 研究方法------------------------------------------------------------------------------10
第四節 章節架構------------------------------------------------------------------------------12
第二章 李喬生平與短篇小說創作歷程-------------------------------------------------------15
第一節 李喬生平------------------------------------------------------------------------------15
第二節 李喬短篇小說創作歷程----------------------------------------------------------16
第三章 李喬短篇小說中的反抗主題一─人生命題之反抗-----------------------------24
第一節 〈修羅祭〉中黑狗「洛辛」的反抗------------------------------------------24
第二節 〈寂寞雙簧〉 中的「溫柔的反抗」----------------------------------------29
第三節 自我反抗——以〈告密者〉 為例------------------------------------------33
第四章 李喬短篇小說中的反抗主題二─政治權力之反抗-----------------------------38
第一節 反抗「政治權力」的〈阿妹伯〉--------------------------------------------38
第二節 每一個生命也就是『一段反抗歷程』—以〈泰姆山記〉為例-----43
第三節 自救式的「反抗」— 以〈回家的方式〉 為例------------------------47
第四節 由外轉內的抗爭——以〈恐男症〉 為例--------------------------------52
第五章 李喬的反抗哲學暨台灣人的反抗與認同------------------------------------------57
第一節 李喬的反抗哲學-------------------------------------------------------------------57
第二節 台灣人的反抗與認同------------------------------------------------------------62
第六章 結論-------------------------------------------------------------------------------------------66
參考文獻------------------------------------------------------------------------------------------------70
附件_1---------------------------------------------------------------------------------------------------76
附件_2---------------------------------------------------------------------------------------------------78
附件_3---------------------------------------------------------------------------------------------------84
參考文獻

一、 專書

(一)、李喬專著
《亞洲物語》,(新北市:印刻,2017.06)
《李喬文學文化論集》,(高雄市:春暉,2017.04)
《新版小說入門》,(高雄市:春暉,2016.07)。
《草木恩情》,(新北市:遠景,2016)。
《V與身體:幽情三部曲之二》,(台北:印刻,2013)。
《散靈堂傳奇:幽情三部曲之三》,(台北:印刻,2013)。
《我的心靈簡史―文化台獨筆記》,(台北:望春風文化事業公司,2010.12)。
《咒之環-幽情三部曲之一》,(台北:印刻出版社,2010)。
《重逢―夢裡的人:李喬短篇小說後傳》,(台北縣:INK印刻,2005)。
《李喬短篇小說精選集》,(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
《李喬短篇小說全集》,(苗栗市:苗栗縣立文化局,1999.08-2000.01)。
《飄然曠野》,(台北:幼獅出版社,1965.10)。
《戀歌》,(台北:水牛出版社,1968)。
《晚晴》,(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人的極限》,(台北:現代潮出版社,1969)。
《山女》,(台北:晚蟬出版社,1970)。
《恍惚的世界》,(高雄:三信出版社,1974)。
《李喬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5)。
《心酸記》,(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0)。
《告密者》,(台北:台灣出版社,1985)。
《共舞》,(台北:學英出版社,1985)。
《強力膠的故事》,(台北:文鏡文化事業公司,1985)。
《兇手》,(台北:文鏡文化事業公司,1985)。
《三腳馬》,(台北:名流出版社,1986)(與鄭清文、陳映真合集)。
《慈悲劍》,(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3)。
《李喬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
《山園戀》,(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71)。
《痛苦的符號》,(高雄:三信出版社,1974)。
《結義西來庵—噍吧哖事件》,(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77.10)。
《結義西來庵—噍吧哖事件》(臺南縣:臺南縣文化局,2000.05)
《青青校樹》,(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78)。
《寒夜》,(台北:遠景出版社,1980)。
《孤燈》,(台北:遠景出版社,1980)。
《荒村》,(台北:遠景出版社,1981)。
《情天無恨-白素貞逸傳》,(台北:遠景出版社,1980)。
《藍彩霞的春天》,(台北:遠景出版社,1980)。
《台灣我的母親》,(台北:草根出版社,1995)。
《埋冤一九四七埋冤》,(基隆:海洋台灣出版社,1996)。
《台灣人的醜陋面》,(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89)。
《台灣運動的文化困局與轉機》,(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
《台灣文化造型》,(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
《台灣文學造型》,(高雄:派色出版社,1992)。
《文化心燈:李喬文化評論選粹》,(台北市:望春風文化,2000.10)
《1986台灣小說選》,(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
《72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85)。
《1995、1996台灣文學選》,(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
《台灣當代小說精選〈1945-1988〉》,(台北:新地出版社,1991)。

(二)、研究資料專書

彭瑞金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7李喬》,(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0.03)。
許素蘭,《給大地寫家書—李喬》,(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08.12。)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市:麥田,2003.09)
蔡源煌著,《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文學術語新銓》,(台北市:書林,2009.10)。
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New Edition, 2006)),(台北市:時報文化,1999.04)
卡繆(Albert Camus)著,嚴慧瑩譯,《L’Homme Révolté(反抗者)》,(台北市:大塊文化,2014.04)
卡繆(Albert Camus)著,沈台訓譯,《薛西弗斯的神話(Le mythe de sisyphe)》,(台北市:商周出版,2015.07)
斯科特 (James C. Scott) 著,鄭廣懷等譯,《弱者的武器》,(中國‧南京市:譯林,2011.04)
劉亮雅等,《想像的壯遊:十場台灣當代小說的心靈饗宴(2)》,(新北市:印刻,2008.01)
陳翠蓮,《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台北市:遠流,2008.08)
山根勇藏,《台灣民俗風物雜記》,(台北市:武陵出版社,1989.05)
William Kenney著,〝How to Analyze Fiction〞 陳迺臣譯,《小說的分析》,(台北市,成文,1977.06)。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市:明文,1993.03)。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2003)。
Paul Cloke, Philip Cranf, Mark Goodwin編,王志弘、李延輝等人譯,《人
文地理概論》,(台北:巨流,2006)。
Mitchell Don” The work of Landscape: Producing and Representing the Cultural
Scene” in Cultural Geograph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2000.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2008)。
Linda McDo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譯,《性別、認同與地方》,(台北:群學,2006)。
畢恆達,《空間就是性別》,(台北:心靈工坊,2004)。
范銘如,《空間 文本 政治》,(台北:聯經,2015)。
Joanne P. Sharp著、司徒懿譯,《後殖民地理學》,(台北:韋伯,2012)。
黃宗儀,《面對巨變中的東亞景觀:大都會的自我身分書寫》,(台北:群學,2008)。
Mitchell Don” Geographies of Belonging? Nations, Nationalism, and Identity in an Era of De-terrotorialization ” in Cultural Geograph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2000.
Cresswell Tim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2006)。
王溢嘉編著,《精神分析與文學》,(台北:野鵝,1992)。
王寧,《文學與精神分析學》,(台北:洪葉,2003)。
Wiffred L.guerin, John R.Willingham, Earle C.Labor, Lee Morgan編,徐進夫譯,《文學欣賞與批評》(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1966),(台北:幼獅,1988)。
佛洛依德著,林克明譯,《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台北:志文,1990再版)。
佛洛依德著,賴其萬、符傳孝譯,《夢的解析》,(台北:志文,1995再版)。
佛洛依德著,楊庸一譯,《圖騰與禁忌》,(台北:志文,1995再版)。
佛洛依德著,葉頌壽譯,《精神分析引論.精神分析新論》,(台北:志文,1997)。
佛洛依德著,林克明譯,《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台北:志文,1997再版)。
賈馥茗,《人格心理學概要》,(台北:三民,1997)。
Jung,C.G.. 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New york:Routledge &
kegan Paul,Ltd.1980,26-27. 容格著,鴻鈞譯,《榮格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台北:結構群,1990)。
榮格著,龔卓軍譯,〈第一章 潛意識探微〉《人及其象徵》,(台北:立緒,2010)。
杜聲鋒,《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台北:遠流,1988)。
Jacques Lacan, ECRITS: A Selection New York:Norton,1996. 潘恩(Payne, Michael)著,李奭學譯,《閱讀理論:拉康、德希達與克麗絲蒂娃導讀》,(台北:國立編譯館,1996)。
德希達(Jacques Derrida)著,張寧譯,《書寫與差異》,(台北:麥田,2004)。
杜國清,《臺灣文學與世華文學》,(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11。)


二、論文

(一)學位論文
黃雅慧,〈李喬短篇小說人物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紀俊龍,〈李喬短篇小說研究〉,(台中市: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3年。)

王瓊慧,〈李喬小說人物分析──以《慈悲劍——李喬短篇小說自選集》、《李喬短篇小說精選集》、《李喬集》為主〉,(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2008年。)

吳慧貞,〈李喬短篇小說主題思想與象徵藝術研究〉,(台中市: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袁麗雲,〈李喬短篇小說的情感與形式美學研究〉,(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3年。)

陳美滿,〈李喬短篇小說之女性人物研究〉,(台南市: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鄭雅文,〈李喬短篇小說研究〉,(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黃小民,〈歷史的謊言‧鄉土的真實――李喬小說創作研究〉,(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

李秀玲,〈李喬《情天無恨──白蛇新傳》生命觀探析〉,(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博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1年。)

陳明琪,〈李喬《寒夜三部曲》女性人物研究〉,(玄奘大學應用外語學系碩士班碩士,2014年。)

陳郁娉,〈英雄、族群與宗教:李喬《寒夜三部曲》研究〉,(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語文教師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5年。)

陳錚潁,〈主體的發現:李喬《情天無恨:白蛇新傳》與八0年代初期臺灣社會思潮的互涉〉,(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12年。)

羅秀英,〈李喬《寒夜三部曲》客家題材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1年。)

蘇毅絲,〈李喬《情天無恨》研究 ──以情愛書寫、性格悲劇為觀察主軸〉,(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蘇毅絲,〈李喬長篇小說女性形象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二)期刊論文

汪淑珍,〈個人作家全集研究--以《李喬短篇小說全集》為例〉,(藝見學刊 3 2012.04[民101.04] 頁49-58)

袁麗雲,〈李喬短篇小說中扭曲與畸怪的人物探究〉,(藝見學刊 5 2013.04[民102.04] 頁47-59 )

陳惠齡,〈故事與解釋--論李喬短篇小說中遊戲性與開放性的寫本符碼〉,(文與哲 11 2007.12[民96.12] 頁513-543 )

歐宗智,〈禁忌、荒誕、意識流與象徵--談「李喬短篇小說精選集」的特色〉 (臺灣文學評論 2:1 民91.01 頁38-40 )

曾貴海,〈還有明天。那麼,愛……--評讀李喬小說《V與身體》〉(文學臺灣 86 2013.04[民102.04] 頁129-148)

黃英哲,〈重讀李喬的臺灣寓言--《情天無恨:白蛇新傳》〉( 文訊 363 2016.01[民105.01] 頁28-30 )

李蕙如,〈李喬《藍彩霞的春天》中的反抗哲學〉(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18 2015.09[民104.09] 頁1-13 )

賴松輝,〈詛咒、反抗、救贖:從《咒之環》論李喬的文化論述及神學思想〉(文史臺灣學報 8 2014.06[民103.06] 頁165-201 )

彭瑞金,〈為臺灣解咒--《V與身體》的解讀〉 文學臺灣 90 2014.04[民103.04] 頁105-136

李喬,〈寫在《情世界--回到未來》前面〉( 文學臺灣 90 2014.04[民103.04] 頁90-93 )

游美惠,〈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 ; 8期 (2000 / 08 / 01) , P5 - 42 )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