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3.59.72.25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曹笑笑
作者(外文):Cao, Xiao-Xiao
論文名稱(中文):從文學出發的左傾:魯迅和陳映真的小說創作與文藝思想之比較
論文名稱(外文):The Left Leaning Starting from Literature: Comparison of Lu Hsun and Chen Ying-Zhen's Literary Fictions and Artistic Thoughts
指導教授(中文):柳書琴
指導教授(外文):Liu, Shu-Chin
口試委員(中文):陳萬益
陳光興
口試委員(外文):Chen, Wan-Yi
Chen, Kuan-Hs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號:103049467
出版年(民國):106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0
中文關鍵詞:魯迅陳映真比較文學思想現代主義現實主義殖民性批判
外文關鍵詞:Lu XsunChen Ying-ZhenComparisonLiterary FictionsArtistic ThoughtsModernismRealismDe-colonialism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1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2
  • 收藏收藏:0
魯迅和陳映真的關聯性問題是兩岸文學的熱絡課題。魯迅逝世於1936年日本全面侵華前夕的上海,而陳映真出生於1937年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這不僅是時間上接續性的巧合,也呈現了被侵凌與被殖民的中國近現代史進程,以及文學註定的背負歷史和現實的使命。陳映真多次談及魯迅所給予他的深刻影響,而我們在閱讀二者文字時也往往感受到相接近的氣質。
本論文,從魯迅和陳映真的早期小說與稍後期的文藝思想的文本分析和比較出發,來探討他們的文學和思想的核心要義。具體分三個層面展開:一、小說創作層面,二人早期小說均有象徵主義和寫實主義相調和的特質,它既具有現代主義的抒情性,又具有現實主義的寫實性,在個人和社會之間形成恰當的調和關係,用個人氣質強烈的抒情筆調達成對遼闊現實畫面的理性關照;二、文學場域及思潮層面,二人創作與場域、思潮的互動均體現現代主義帷幕之下的現實主義特性,魯迅的創作形式與中國現代思潮密切相關,受現代危機促發,學貫中西,尤其向域外謀求新知是中國現代知識份子的訴求,魯迅也積極提倡和實踐翻譯活動,並將此自覺融匯到了創作之中,陳映真的創作形態則與台灣戰後五、六〇年代的現代主義潮流有所聯繫,但在現代主義的形式和個人的憂鬱氣質之下,卻有著對歷史和現實的廣闊描摹,以及對由歷史和現實內化而成的精神生活的深刻探索;三、文藝思想層面,二人的文藝思想均演繹了文學藝術與社會生活相辯證的關係,他們都認同文學來自社會反映社會,但文學又不直接等同於社會或政治,而要求上達的形式,力求以藝術形象的方式將理性範疇的思索化為獨特的審美品格,以及保持有個人「永遠的在野派」的批判力。
最終,我主要處理有以下幾個重點:一、魯迅和陳映真的文學的共同之處,在於「從文學出發的左傾」的文學和思想之間的辯證關係,它讓思想因文學所特有的細緻、柔軟和豐潤而避免走向教條式的極端和僵硬,也使得文學因為有深沈的思想支撐而落實在遼闊的大地上,這種恰當的調和關係成就了他們文學永遠的自由生命力和現實批判性;二、在如此共同性基礎上,他們文學的旨歸又都落在各自生命所依傍的歷史階段的社會現實,例如陳映真就將魯迅認識封建社會的方式轉化為批判台灣社會白色恐怖歷史的基礎;三、從對他們前後階段的觀察來看,雖則具體表現有所差異,但他們文學的核心特質具有連貫性,文學和思想的調和性質貫穿他們的生命歷程;四、在二人文學和思想比較的框架中,也可找到思索和批判兩岸「現代性」、「殖民性」的契機。
在豐富而零散的前行研究的基礎上,本論文從文本和社會歷史背景著眼,探索出這樣一條詮釋的路徑,試圖更接近二人文學和思想的核心特性,也為當下我們思考文學、思想及二者關係,還有兩岸文學關聯、思想批判任務提供一些線索。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 Xsun and Chen Ying-Zhen is a popular topic in the academic world both of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Lu Xsun Passed away in 1936, one year before the outbreak of Sino-Japanese War. Chen Ying-Zhen was born in 1937 when Taiwan was being colonized by Japan. The numbers of year not only present a coincidence of time, but also tell us the invaded and colonized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and the mission of realism, nationalism and de-colonialism that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is destined to bear. Chen Ying-Zhen talked a lot about how much Lu Xsun impressed him, and we also can feel th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when reading their literary works.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se two writers’ early fictions and later thoughts, trying to figure out the fundamental essentials of their literature and thought. There are three levels of specific analysis. Firstly, as for the early literary fictions, they both have the reconciliation of symbolism and realism. Their fictions start from the lyricism of subjectivity and get to approach the vast picture of society and history.
Secondly, as for the filed of literature and the wave of thought, the pattern of Lu Xsun’s fictions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arising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That was the moment of national crisis. Intelligentsia including Lu Xsun called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literary works in order to reform the ancient and indigenous thoughts. Lu Xsun also devoted himself to translation activities from which he absorbed many ideas into his writings. That’s his way of performing realistic literature in his time. Chen Ying-Zhen’s way of writing had the background of the wave of modernism in the 1950s and 1960s in Taiwan. However, under the mask of modernist style and sentimental tune, his writings are the description and reflection of the extensive history and reality as well as of the profound spiritual life internalized by history and reality. Therefore, we can say that realism is under the curtain of modernism.
Last but not least, as for the conscious artistic thoughts, two writers both show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istic works and social life. On the one hand, they consider that literature comes from society and should reflect real life. On the other hand, they consist that art is not paralleled to society or politics. Literature should keep the fine form and try to transform rational thoughts into artistic images so that it will achieve the special aesthetic feeling and endless critical thinking.
In summary, the keys points of this thesis are as follows. First of all, the most common character for Lu Xsun and Chen Ying-Zhen’s literature is “the left leaning starting from literature”. That means a proper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thought. It makes that thought never moves towards dogmatism and extremism because of the reconciliation of literature’s soft and exquisite nature. Also, it makes literature have the support of deep thought and stand consistently on the broad ground of real history and common life. Such reconciliation is their literature’s wisdom and vitality. Secondly, their writings rely on their respective social reality of their time. Chen Ying-Zhen transformed the way that Lu Xsun considered Chinese feudal society into the base of the criticism of Taiwan’s White Terror after World War II. Thirdly, for both of two, though their literary expressions were not all the same in different period of history and in distinctive stage of their life, the reconcilia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thought runs through their life. Lastly, through such a comparison of these two great writers’ literature and thought, we can find out some inspiring ideas about the criticism of modernism and colonialism both for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第一章 緒論:看見魯迅,看見陳映真

第一節 研究緣起..............................................................................................................................1
第二節 問題意識…………………………………………………………………………………..7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評述…………………………………………………………………………..9
第四節 研究方法、範疇和預計成果……………………………………………………………..17

第二章 早期小說創作比較:象徵主義與寫實主義相調和

引言:象徵主義和寫實主義風格之概說…………………………………………………………..19
第一節 狂人敘事的情感政治:從魯迅到陳映真的文學傳統…………………………………..22
一、魯迅的狂人故事和寂寞吶喊……………………………………………………………..23
二、陳映真的狂人書寫和白月光效應………………………………………………………..27
第二節 「愛情的故事」:魯迅與陳映真小說之新別意涵新釋…………………………………32
一、 魯迅的〈傷逝〉新解…………………………………………………………………….33
二、 陳映真的兩性書寫釋解——以〈我的弟弟康雄〉和〈蘋果樹〉為例………………….37
第二節 理想主義者及其墮落:魯迅和陳映真小說中的知識份子主體………………………..42
一、〈在酒樓上〉:「舊日的夢的痕跡」……………………………………………………........42
二、〈鄉村的教師〉:「墮落了的改革者」…………………………………………………........46
結語:抒情與史詩之間……………………………………………………………………………..54

第三章 文學場域及思潮比照:現代主義帷幕之下的現實主義

引言:現場.思潮.文學史…………………………………………………………………………..56
第一節 魯迅與中國現代文學的起源:以「翻譯的現代性」為中心……………………………..59
一、從晚清到五四的外國文藝思潮熱………………………………………………………..60
二、「域外小說集」:芒漠的希望和欣愉的嘗試………………………………………………63
三、「新青年」園地:語體的革新和持續的耕耘………………………………………………68
第二節 重看台灣六〇年代現代派:以《筆匯》革新號及其同人為視角………………………..71
一、六〇年代台灣文學史觀察……………………………………………………………….72
二、六〇年代台灣文學復系統的啟示………………………………………………………..76
三、《筆匯》的「前世今生」:永遠的革新號及其同人……………………………………….77
第三節 如何面對「現代」/回望「鄉土」:從魯迅到陳映真的現實主義思想傳統…………..85
一、從語際/翻譯實踐的角度再談魯迅筆下的「國民性」…………………………………..85
二、陳映真思索的起步:「介紹第一部台灣的鄉土文學作品集」……………………………89
結語:「現代」與「鄉土」之間………………………………………………………………………..96

第四章 文藝思想各自表述:文學藝術與社會生活的辯證關係

引言:文藝思想之探尋……………………………………………………………………………..97
第一節 魯迅的文藝思想:「一切文藝固然是宣傳,而一切宣傳卻並非是文藝」……………99
一、魯迅的二〇年代:「目前是多麼離奇,心裡是多麼無雜」………………………………..99
二、文藝思想統觀:「與人生接觸,想做點事」…………………………………………….102
第二節 一九二八年「革命文學」論爭觀察:魯迅於「文化批評上的理性主義」………………109
一、創造社等:「魯迅代表著有閒的資產階級」………………………………………..........111
二、魯迅與語絲派:「他們擺著一副極左的凶惡的面貌」…………………………………..117
第三節 陳映真的文藝思想:「文學是離不開政治的,但文學又絕不是政治」………………..122
一、走過台灣六〇、七〇的歷史後街………………………………………………………..122
二、文藝思想概覽:「寫什麼遠比怎麼寫重要得多」………………………………………..126
第四節 七〇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爭以及陳映真的反省殖民性的台灣文學經驗………130
一、陳映真的現實主義觀念:「文學來自社會反映社會」…………………………………..131
二、陳映真如何以台灣文學反省殖民性:「建立民族文學的風格」………………………..133
結語:文學藝術與社會生活之辯證………………………………………………………………140

第五章 結論:從文學出發的左傾…………………………………………………………. .141

參考書目………………………………………………………………………………………….145
一、作家全集、選集文學集
魯迅,《魯迅全集》(第一卷至第十八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魯迅佚文全集》(北京:群言出版社,2001年)。
周氏兄弟,《域外小说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陳映真,《陳映真小說集》(第一卷至第六卷)(台北:洪範書店,2001年)。
—— ,《父親:陳映真散文集》(台北:洪範書店,2004年)。
—— ,《陳映真作品集》(第一卷至第十五卷)(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
—— ,《陳映真文選》(薛毅 編,北京:三聯出版社,2009年)。
陳若曦,《陳若曦自選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76年)。

二、研究專著
(一)魯迅研究相關
李歐梵,《鐵屋中的吶喊》(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95年)。
夏濟安 著,林以亮 譯,《夏濟安選集》(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
Jaroslav Prusek , The Lyric and the Epic: Studie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edited by Leo Ou-fan Le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0.
錢理群,《與周氏兄弟相遇》(香港:三聯書店,2008年)。
李長之,《魯迅批判》,《李長之文集》(卷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汪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吶喊》、《彷徨》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年)。
——,《汪暉讀魯迅:〈破惡聲論〉〈吶喊自序〉講稿》(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年)。
王富仁,《中國反對封建革命的一面鏡子》(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
——,《魯迅前期小說與俄羅斯文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王宏志,《文學與政治之間:魯迅.新月.文學史》(台北:久大文化公司,1990年)。
張寧,《無數人們與無窮遠方:魯迅與左翼》(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朱正,《魯迅傳》(香港:三聯書店,2008年)。
王曉明,《無法直面的人生:魯迅傳》(台北:業強出版社,1992年)。
許壽裳,《許壽裳:台灣時代文集》(台北:台大出版總中心,2010年)
曹聚仁,《魯迅評傳》(台北:東西文化事業出版社,1988年)。
樂黛雲 主編,《國外魯迅研究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年)。
林語堂等,《永在的溫情——文化名人憶魯迅》(鐘敬文等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中島利郎 編,《台灣新文學與魯迅》(台北:前衛出版社,1999年)。

(二)陳映真研究相關
黎湘萍,《台灣的憂鬱》(北京:三聯書店,1994年)。
趙剛,《求索:陳映真的文學之路》(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
——,《橙紅的早星:隨著陳映真重訪台灣1960年代》(台北:人間出版社,2013年)。
趙遐秋,《生命的思索與吶喊:陳映真氣象》(台北:人間出版社,2007年)。
曾萍萍,《噤啞的他者:陳映真小說與後殖民論述》(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3年)。
陳明成,《陳映真現象:關於陳映真的家族書寫及其國族認同》(台北:前衛出版社,2013年)。
封德屏 主編,《陳映真創作5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訊雜誌社,2009年)。
陳光興、蘇淑芬 編,《陳映真:思想與文學》(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1年)。

(三)二者研究相關及其它
黃繼持,《魯迅·陳映真·朱光潛》(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
尉天驄 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書林出版社,1978年)
—— ,《回首我們的時代》(台北:印刻文學出版社,2011年)。
李何林 編,《中國文藝論戰》(上海:上海書店,1984年)。
陳漱渝 主編,《魯迅論爭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劉禾 著,宋偉傑等譯,《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
錢理群,《夢話錄》(桂林:灕江出版社,2012年)。
—— ,《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
—— ,《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93年)。
陳平原,《中國現代小說的起點——清末民初小說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夏志清 著,劉紹銘等譯,《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5年)。
孫康宜、宇文所安 編,《劍橋中國文學史》(北京:三聯書店,2013年)。
王德威,《茅盾,老舍,沈從文:寫實主義與現代中國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9年)。
王德威、陳思和、許子東 編,《一九四九以後》(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
朱雙一,《台灣文學思潮與淵源》(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
趙稀方,《後殖民理論與台灣文學》(台北:人間出版社,2009年)。
張頌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灣當代小說論》(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
林瑞明,《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3年)。
陳建忠,《書寫台灣.台灣書寫:賴和文學與思想研究》(高雄:春暉出版社,2004年)。
趙園,《地之子:鄉村小說與農民文化》(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3年)。
——,《中國現代小說家論集》(台北:人間出版社,2008年)。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0年)。
—— ,《殖民地的傷痕——台灣文學問題》(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年)。
須文蔚 編,《文學台灣》(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
蔡明諺,《燃燒的年代——七〇年代台灣文學論爭史略》(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年)。
戴華萱,《鄉土的回歸——六、七〇年代台灣文學走向》(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年)。
東海大學中文系 編,《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台灣:蓬島文化公司,1980年)。
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魏源,《海國圖志》(長沙:岳麓書社,2011年)。
周作人,《苦雨齋序跋文》(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 ,《周作人自編文集.談龍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錢玄同,《錢玄同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戴國煇,《台灣史研究集外集》(戴國輝文集卷五)(台北:遠流出版社,2002年)
—— ,《台灣結與中國結:睪丸理論與自立、共生的構圖》(戴國輝文集卷四)(台北:遠流出版社,2002年)。
陳光興,《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行人出版社,2006年)。
竹內好 著,孫歌 編,李冬木、趙京華、孫敏 譯,《近代的超克》(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
郭紀舟,《七〇年代台灣左翼運動》(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年)。
白先勇等,《現文因緣》(台北:現文出版社,1991年)。
彭瑞金,《鍾理和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姜德明,《新文學版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
John D. Jump 編, 顏元叔等譯,《西洋文學術語叢刊》(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7年)。
安德列耶夫,即安特萊夫(L. Andreev),靳戈、顧用中等譯,《安德列耶夫中短篇小說集》(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年)。

三、學位論文
延光錫,《朴玄採思想的當代意義——以陳映真文學為參照點》,國立交通大學社文所博士論文,2016年。
石筱珮,《陳映真的小說書寫與社會實踐析論述》,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5年。
楊傑銘,《冷戰時期魯迅思想的台、港傳播和演繹》,香港嶺南大學哲學博士論文,2014年。
—— ,《魯迅思想在台傳播與辯證(1923-1949):一個精神史的側面》,國立中興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2009年。
李亞橋,《「民族主義」、「左翼」孰輕孰重?——陳映真左翼民族主義的形成與開展》,國立成功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2013年。
朱宥勳,《戰後中文小說的「日本化」風格:鍾肇政、陳千武、郭松棻、陳映真、施政明》,國立清華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2013年。
徐紀陽,《台灣魯迅接受史研究》,廈門大學文藝學博士論文,2012年。
李季鴻,《流動的台灣——陳映真與台灣左翼文學史觀》,國立中央大學英美文學所碩士論文,2011年。
彭明偉,《五四時期周氏兄弟的翻譯文學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7年。
張清文,《鍾理和文學裡的「魯迅」》,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6年。
鄭秀婷,《陳映真的文學觀及其文學實踐》,國立成功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

四、會議、期刊論文
陳思和,〈試論陳映真的創作與「五四」新文學傳統〉,2009年11月20-21日國立交通大學「陳映真:思想與文學」學術會議。
錢理群,〈陳映真和「魯迅左翼」傳統〉,2009年11月20-21日國立交通大學「陳映真:思想與文學」學術會議。
—— ,〈在世界文明大檢討的視野下重新認識魯迅的超越性力量〉,「圓桌會議:拿來主義與文化主體性:魯迅傳統中的中國與世界——紀念魯迅誕辰135週年暨逝世80週年」,《探索與爭鳴》,2016年06期。
—— ,〈魯迅的當代意義與超越性價值——在「30後」與「70後」魯迅研究者對話會上的講話〉,《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26卷第3期。
—— ,〈「魯迅」的「現在價值」〉,《社會科學輯刊》,2006年第1期。
松永正義,〈抒情和現實之間:陳映真文學試論〉,2009年11月20-21日國立交通大學「陳映真:思想與文學」學術會議。
—— ,〈70年代的意義:以陳映真為線索〉,2009年9月26-27日「陳映真創作5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
施淑,〈陳映真論台灣現代主義的省思〉,2009年9月26-27日台灣「陳映真創作5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
——,〈從前夜到長征:陳映真與台灣左翼文學〉,《人間思想》第9期,2015年4月1日。
林瑞明,〈《筆匯》的創刊、變革及其影響〉,2011年11月29-30日東海大學「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國際學術研討會」。
應鳳凰,〈五〇年代文藝雜誌與台灣文學主潮〉,2003年11月8-9日中正大學「文學傳媒與文化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
黎湘萍,〈閱讀陳映真是對其「人」及其世界的探索〉,《文訊》第275期,2017年1月號。
朱雙一,〈民族主義作為帝國主義侵凌的產物——陳映真的「民族主義」觀〉,《台灣研究集刊》,2010年第3期。
—— ,〈陳映真在魯迅現實主義批判傳統於台灣傳承中的作用〉,《廣東社會科學》,2011年第3期。
趙稀方,〈今天我們為什麼紀念陳映真?〉,《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7年第6期。
王德威,〈「有情」的歷史——抒情傳統與中國文學現代性〉,《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3期,2008年9月。
陳光興,〈陳映真的第三世界:狂人/瘋子/精神病篇〉,《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8期,2010年6月。
——,〈陳映真的第三世界:50年代左翼分子的昨日今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84期,2011年9月。
—— ,〈回到萬隆/第三世界國際主義的路上——「一帶一路」民間版二十年階段性報告〉,《開放時代》2016年第5期。
陳芳明,〈台灣魯迅學〉,《文訊》第248期,2006年6月。
—— ,〈台灣文學與東亞魯迅〉,《文訊》第267期,2008年1月。
趙剛,〈重建左翼:重見魯迅、重見陳映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7期,2010年3月。
高興,〈歷史語境變遷中的疊合與參差——魯迅、陳映真文藝思想比較〉,《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4期,2010年8月。
許愛珠,〈比較魯迅與陳映真的文學觀〉,《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0年3月第1期。
黃文倩,〈陳映真早期小說對魯迅的國民性思考的接受和衍義〉,《文藝爭鳴》,2017年02期。
王晴飛,〈陳映真對魯迅的接受與偏離〉,《社會科學》,2011第2期。
張誦聖,〈台灣現代主義文學潮流的崛起〉,《台灣文學學報》第11期,2007年12月。
張錦忠,〈現代主義與六十年代台灣文學復系統〉,《中外文學》第30卷第3期,2001年8月
陳明成,〈永遠的革新號——側論《筆匯》遺漏在文學史上的密碼及其重要性〉,《屏東教育大學學報——人文社會類》第40期,2013年3月。
劉人鵬,〈重讀〈狂人日記〉與「狂人」殘障政治視野的提出〉,《中外文學》45卷2期,2016年6月。
吳曉東,〈魯迅第一人稱小說的復調問題〉,《文學評論》2004年第4期。
徐紀陽,朱雙一,〈魯迅台灣接受史綱〉,《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18期,2013年第4期。
徐秀慧,〈「魯迅戰鬥精神」對台灣的影響〉,《華文文學》第77期,2006年6月。
陳建忠,〈東亞的知識交流與民族情結:重論魯迅〈藤野先生〉與賴和〈高木友枝先生〉中的教師形象〉,《中國比較文學》第94期,2014年1月。
曾健民,〈談「魯迅在台灣」:以1946年兩岸共同的魯迅熱潮為中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7期,2010年3月。
朱西甯,〈若要鄉土文學浩蕩,宜先免於提倡〉,台灣《綜合月刊》,1977年第9期。

五、網路資料
錢理群悼王富仁:「知我者」走了,我還活著
http://culture.ifeng.com/a/20170509/51063998_0.shtml來源:新京報書評週刊2017/05/09
鐘麗明,〈台灣著名作家陳映真:「魯迅給了我一個祖國!」〉
http://www.hellotw.com/whsk/lawhjl/200706/t20070630_152625.htm來源:香港大公報
2004/02/2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