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243.14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洪伊君
作者(外文):Hung, Yi-Chun
論文名稱(中文):泛溢的遺產:安順地戲遺產化過程中的跨地域連結與社群性
論文名稱(外文):Heritage at Large:Trans-territory connection and Sociality of Anshun Dixi in the Heritagization Process
指導教授(中文):呂玫鍰
指導教授(外文):Lu, Mei-Huan
口試委員(中文):丁仁傑
何翠萍
古明君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人類學研究所
學號:103046503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1
中文關鍵詞:遺產化地方社群性地戲實踐
外文關鍵詞:heritagizationlocalsocialityDixipractic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6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9
  • 收藏收藏:0
  地戲是中國貴州農村中以地方社群為基礎的歲時祭儀,近年一反「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的原有規矩,出現女子地戲隊與跨地域的地戲組織。為了理解這些新興現象,此份研究關注遺產化過程如何提供地方自身以外的價值與機會,使地戲成為地方再造的資源、跨地域連結生成的憑藉,發展出超越原有社群結構的社群性(sociality)。
  我將20世紀80年代中期與21世紀分別視為地戲的兩階段遺產化過程。經由國際、國家、地方政府與地方的作用,地戲在80年代中期開始,其敘事、定位與價值開始被積極地生產;在21世紀國家遺產體制與地方發展進程中,更被視為重要資源。從這份研究的幾個民族誌例子中,可以看見地戲在這一遺產化過程發展出歲時祭儀以外的更多實踐。展演包含的各種元素與連結,從一個整體泛溢碎裂,在新脈絡中重組為各種地戲新興現象。我將這樣的現象稱之為「泛溢的遺產(Heritage at large)」,試圖探索遺產化過程中的地戲如何持續實踐,以及當代地戲中的個人定位自我的方式。
  Dixi is an annual local performance based on territory-bound community in China Guizhou’s rural area that only allows mentorship between insiders and men. However, women’s Dixi groups and trans-territoral Dixi organizations have been emerging in recent years. To understand this phenomenon, this research explores how the heritagization process provides values and opportunities as resources of local reconstruction and trans-territory connection. The process generates an annual local performance that transcends the original community structure, making it goes beyond local scale with its very own sociality.
  In this research, mid-1980’s and 21th century are set as two stages of heritagization process. Because of transnationalism, state power and local faction, Dixi has started to produce its own narrative, position, and value since mid-1980’s; further, Dixi is considered a key resource under the heritage regime and local development agenda in 21th century. From the ethnographic cases in this study, it appears that Dixi develops more practices beyond annual local performanc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heritagization. The elements of performance are now fragmented as Dixi is recontextualized. Hence, the expression “Heritage at large” is to convey how the heritagization process has been being practiced and self-identification is defined by the modern Dixi community.
目錄
摘要 I
謝誌 III
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本文的理論框架 4
一、 泛溢的遺產:遺產化過程中的文化再生產 4
二、 社群性的思考:地方、人群與個人的連結 8
三、 實踐的再生產 11
四、 小結 13
第三節 各階段學術視野下的地戲研究 14
一、 國族藝術史中的地戲 (80年代中期) 15
二、 民俗學儀式紀錄中的地戲(90年代中期) 17
三、 作為屯堡文化象徵的地戲(2000年以後) 17
四、 多方角力下再現的地戲(2000年以後) 19
五、 小結:從我眼中看見的地戲 21
第四節 田野材料與寫作說明 22
第五節 章節安排 24
第二章 在全球、國家與地方之間的遺產 26
第一節 遺產的運作 26
一、 明朝屯田的後裔:地域、民族與國家下的社群形成 27
二、 80年代中期開始的地戲遺產化過程 29
三、 從地戲到屯堡文化的賦值與定位 34
四、 2000年後中國遺產體制的運作 39
五、 2000年後遺產作為地方發展的資源 43
第二節 九溪村的地方結構變化 47
一、 鄉村旅遊下的地區整合 47
二、 搞屯堡:地方核心的形成與轉變 50
三、 九溪村內的空間 55
四、 九溪的區位與對外連結 60
第三節 小結 65
第三章 我們這一堂神──祭祀性地戲實踐中的社群 68
第一節 祭祀性地戲的特質 68
一、 跳神:地方社群的歲時祭儀 68
二、 鞏固與交流:地戲與地方之間 73
第二節 一堂神的整體性 79
一、 地方集體的臉子 79
二、 技藝的傳承與限制 83
三、 一起看戲,一起跳戲 87
第三節 小結 93
第四章 地戲新舞台:大眾化與地域關係變動 95
第一節 從地方社群走向大眾 95
一、 不再是地方祭儀 95
二、 地戲隊離鄉進城 100
三、 「舞台化」的新要求、新技術與新權威 103
第二節 激烈競爭的地域關係 106
一、 屯堡社群再造 107
二、 跨地域的大型活動 112
第三節 小結 116
第五章 跨域脫戲:展演的碎裂泛溢 120
第一節 成為大家的臉子 120
一、 藝術、旅遊與視覺形象:臉子的價值操作 121
二、 每村每人都有一個博物館夢 125
三、 面子與臉子的角力 129
第二節 技藝的流動與整合 132
一、 生涯規劃與興趣探索:離開家與地方的技藝傳承 132
二、 婦女和小孩都來跳:學地戲的新人群 136
三、 大屯堡的地戲:時機中的技藝整合 144
第三節 各顯神通的觀演交流 148
一、 大眾化的觀眾 149
二、 微信上的地戲群組 154
三、 當代地戲的個人實踐 160
第四節 小結 166
第六章 結論 170
一、 地戲遺產化 170
二、 地戲不只是地方的 173
三、 從地方社群到社群性 175
四、 不受社群所縛:在遺產化之中的個人 177
參考書目 180
附錄 191


圖目錄
圖 1 1986年巴黎秋季藝術節節目冊內頁 30
圖 2伊東忠太手繪婦女頭飾 35
圖 3安順二我相館屯田鳳頭男女像 36
圖 4明代安順屯堡分布圖 37
圖 5 2017年九溪河燈節於廣場舉辦 55
圖 6九溪村地域空間 56
圖 7 九溪後街古巷道 57
圖 8 九溪河風景 58
圖 9九溪交通區位圖 61
圖 10祭祀性地戲與農耕的週期 69
圖 11 2017年九溪河燈節重現參桌儀式 79
圖 12 一堂神的臉子 82
圖 13現大堡地戲梁文與朱興田親屬圖(已包含女子地戲) 84
圖 14九溪人眼中安順地戲技藝的尺度差異 86
圖 15地戲成員穿戴整齊後的扮相 89
圖 16 地戲對打套路(拍攝對象為詹家屯地戲隊) 90
圖 17在村中的圍場子演出 93
圖 18大堡女子地戲隊赴安順市參與婦女節演出 102
圖 19地方政府以臉子為主題的形象製作 125
圖 20金馬新村博物館臉子牆 128
圖 21顧順佈置的臉子牆 128
圖 22關係親密的婦女一起訂製最新花樣的大袖服出門 139
圖 23攝影團拍攝後街女子地戲 154
表目錄
表 1地方自治組織民選後的九溪村權力變動 55
表 2作為地方社群祭儀的地戲展演過程 72
表 3 60年代後九溪地戲發展 108
表 4九溪村全村大掃除工作分配表 112

原作者不可考
2018[年代不詳] 方相氏。新譯周禮讀本,注釋:賀友齡。頁373。臺北:三民出版社。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雕本,夏官司馬第四。
丁仁傑
2012 全球化下的地方性:台南西港刈香中的時間、空間與村際網絡。臺灣人類學刊10(1):93-158。
王秋桂
1993 安順地戲來台巡演。表演藝術6:50。
1994 後記。貴州安順地戲調查報告集。民俗曲藝叢書,頁496-497台北:施合鄭基金會。
王繼平
2015 薛仁貴。屯堡故事,朱發猛主編,頁147-151。北京:現代出版社。
王文章主編
2013 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中國西部概覽•貴州編委會
2000中國西部概覽•貴州。龍超雲主編。北京:民族出版社。
古明君
2008 文物之用?:中國文物體制的形構與轉變。台灣社會學16:149-192。
曲六乙
1996 序。中國面具史,頁1-5。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2003 儺魂。儺魂-梵淨山儺文化文選,頁1-21。貴州省德江縣委宣傳部主編。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江鍾岷修,陳廷棻纂
1932歲時伏臘。平壩縣志,頁145。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據民國二十一年鉛印本影印。第二冊,民生志。
朱偉華
2008 建構與生成-屯堡文化及地戲型態研究。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朱炳祥
2010 何為「原生態」?為何「原生態」?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2(3):1-4。
呂玫鍰
2015 由祭祀活動探討地方感的生產與再生產:以苗栗北獅潭客家民間信仰為例。族群、社會與歷史:莊英章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張維安、連瑞枝主編,頁201-280。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6 想像、體驗與儀式再結構中的地方社會。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黃應貴、陳文德主編,頁177-233。新北市:群學出版社。
呂燕平
2011原生態文化流變因子探討-對屯堡女子地戲的人類學思考。走進原生態文化-人類學高級論壇2010年卷,曾羽、徐杰舜主編。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李立
2010 在學者與村民之間的文化遺產:村落知識生產的經驗研究、話語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
宋茨林
2008 是歷史遺存還是現代包裝?-屯堡重塑中的熱點與冰點。安順學院學報,2008年8月,第10卷第4期,頁32-34。
李嵐
2008 信仰的再創造──人類學視野中的儺。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宋修文
2000 九溪村志(手稿複印未出版)。
何翠萍
1999 從少數民族研究的幾個個案談「己」與「異己」的關係。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篇。徐正光、黃應貴主編,頁357-404。南港,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沈福馨
1990 安順地戲的形成和發展。安順地戲論文集,沈福馨、帥學劍等編,頁8-23。貴州:文化藝術。
1994a安順地戲各村寨擁有戲班類型統計表。貴州安順地戲調查報告集。民俗曲藝叢書,頁479-480。台北:施合鄭基金會。
1994b 前言。貴州安順地戲調查報告集。民俗曲藝叢書,頁5-13。台北:施合鄭基金會。
沈福馨、楊長槐
2003 古樸、精美、神奇、豪放-略談貴州儺戲面具。儺魂-梵淨山儺文化文選,頁102-107。貴州省德江縣委宣傳部主編。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吳羽
2004 屯堡文化的時空建構。安順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7月,第6卷第3期,頁72-75。
吳羽 & 龔文靜
2009屯堡文化研究現狀及趨勢分析。學術視野下的屯堡文化研究,頁62-70。貴州科技出版社。
林開世
2002 文明研究傳統下的社群:南亞研究對漢人研究的啟示。「社群」研究的省思,陳文德、黃應貴主編,頁331-358。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林瑋嬪
2016 線上馬祖:網路社群與地方想像。「網路•人類學」專號(一)。考古人類學刊85:17-50。
周春元、王燕玉、張祥光、胡克敏編著
1982貴州古代史。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胡建國
1993 巫儺與巫術。湖南:海南出版社。
侯紹庄
2003朱洪武治黔。叩響貴州歷史之門,叩響貴州歷史之門編委會編,頁29-32。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韋翰
1987 逍遙遊5。四川:雲南、貴州、四川人民出版社。
皇甫重慶
1990 地戲與軍儺關係探源。安順地戲論文集,沈福馨、帥學劍等編,頁87-92。貴州:文化藝術。
帥學劍
1994 金官屯《粉妝樓》地戲隊應邀赴伍家關演出的前前後後的。貴州安順地戲調查報告集。民俗曲藝叢書,頁75-114。台北:施合鄭基金會。
2008 安順地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孫兆霞
2004 屯堡鄉民社會的特徵。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第31卷,頁49-54。
孫兆霞等
2005 屯堡鄉民社會。孫兆霞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馬健雄
2011從儀式神話到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拉祜族文化標記的〈牡帕密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東亞地方社會。廖迪生主編,頁393-415。香港: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
徐雨村
2016「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與地方實踐:以「雲林六房媽過爐」為例。民俗曲藝193:221-265。
徐新建
1990 安順地戲與儺文化研究。安順地戲論文集,沈福馨、帥學劍等編,頁34-41。貴州:文化藝術。
庹修明
2010巫儺文化與儀式戲劇。台北:國家出版社。
庹修明、楊蘭
1993儺戲儺文化研究輯要。中國儺戲儺文化資料匯編,楊啟孝編。台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張文順
2007 我見證和參與了九溪21年的發展與變化。屯堡重塑:貴州省的文化旅遊與社會變遷,Oaks, Tim &吳曉萍主編,頁243-261。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張永泰
1989貴州旅遊指南。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
張原
2008在文明與鄉野之間:貴州屯堡禮俗生活與歷史感的人類學考察。北京:民族出版社。
張定貴
2009 屯堡地戲的人類學解讀。學術視野下的屯堡文化研究,李建軍主編,頁177-184。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
2010 屯堡地戲:是儀式性戲劇還是表演性戲劇?屯堡文化研究2010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170-181。
2012 儀式社會:對屯堡族群的整體認識。屯堡文化研究2012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116-133。
黃才貴
2000 影印在老照片上面的文化──鳥居龍藏博士的貴州人類學研究。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黃應貴
2016 導論: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黃應貴、陳文德主編,頁1-46。新北市:群學出版社。
陳文杰
2015 回望民國安順。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陳文德
2002 導論──「社群」研究的回顧:理論與實踐。「社群」研究的省思,陳文德、黃應貴主編,頁1-42。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貴州省旅遊局等編
2004貴州省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世界旅遊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貴州省旅遊局編。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彭兆榮
  2010論「原生態」的原生形貌。貴州社會科學243(3):19-24。
曾夢宇
2011 原生態背景及對西部民族地區經濟的影響。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3(2):108-114。
塚田誠之
2009a[1998] 對民族集團該怎樣研究──以貴州"屯堡人"為例 [民族集団はどのように作られるのか―「屯堡人」は漢族か?]。學術視野下的屯堡文化研究,黃才貴譯,李建軍主編,頁8-15。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
2009b[1998] 貴州省西部民族關係的動態──關於"屯軍後裔"的調查研究[貴州省西部における民族間関係の動態―『屯軍の末裔』たちをめぐって]。學術視野下的屯堡文化研究,黃才貴譯,李建軍主編,頁16-22。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
2014 有關貴州「屯堡文化」的話與漢資源化的現狀。中國社會的家族•民族•國家的話語及其動態-東亞人類學者的理論探索,馬茜、鄒雙雙譯。韓敏、末成道男編,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出版。
葛榮玲
2014 景觀的生產:一個西南屯堡村落旅遊開發的十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楊正文
2011文化產業發展語境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瓦爾俄足」與「苗年」展演為例。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東亞地方社會。廖迪生主編,頁335-345。香港: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
楊昌儒、孫兆霞、金燕
2010貴州:民族關係的建構。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楊有維
1990 地戲崇神心態。安順地戲論文集,沈福馨、帥學劍等編,頁93-99。貴州:文化藝術。
廖迪生
2011「傳統」與「遺產」──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意義的創造。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東亞地方社會。廖迪生主編,頁259-277。香港: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
蔣立松
2002 田野視角中的屯堡人研究。貴州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第22卷,頁148-154。
盧百可
2014 屯堡人:起源、記憶、生存在中國的邊疆。北京:民族出版社。
薛若琳
1990 序。安順地戲論文集,沈福馨、帥學劍等編,頁1-4。貴州:文化藝術。
藍東興
2003貴州:屯堡文化省。叩響貴州歷史之門,叩響貴州歷史之門編委會編,頁33-36。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顧朴光
1996 中國面具史。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顧之炎
2007我與屯堡第一村。屯堡重塑:貴州省的文化旅遊與社會變遷,Oaks, Tim &吳曉萍主編,頁262-277。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Appadurai , Arjun
2009[1996] 消失的現代性[Modernity at Large]。鄭義愷譯,台北:群學。
Anderson, Benedict
2010[1983]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吳睿人譯。台北:時報文化。
Barabantseva, V. Elena
2009 Development as Localization: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a’s Official Discourseon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Project. Critical Asian Studies 41(2):225-254.
Brosius, Christine & Polite, Karin M.
2011 Introduction:Ritual, Heritage and Identity in a Globalised World . In Ritual, Heritage and Identity: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and Performance in a Globalised World. Christine Brosius and Karin M. Polite eds., pp.1-16. London: Routledge.
Díaz-Andreu, Margarita
2017 Heritage Values and the Public. Journal of Community Archaeology & Heritage 4(1):2-6.
Endres, Kirsten W.
2011 Performing the Divine: Medium, Markets and Modernity in Urban Vietnam. Denmark: NIAS press.
Harrison, Rodney
2013 Heritage: critical approaches. New York: Routledge.
Hobsbawm, Eric
2004[1983] 導論:發明傳統。傳統的發明[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顧杭、龐冠群譯,P.1-17。南京:譯林出版。
Kirshenblatt-Gimblett, Barbara
2004 Intangible Heritage as Metacultural Production. Museum 56(1-2): 52-65.
Li, Lan
2013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Popular Religion of Nuo(儺) in Modern      Chinese Politics. In Modern Asian Studies, First View Articles (12):1-23.
Oakes, Tim
2005 Land of Living Fossils: Scaling Cultural Prestige in China’s Periphery. In Locating China: Space, Place, and Popular Culture. Jing Wang, ed. Pp 31-51.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Alchemy of the Ancestors: Rituals of Genealogy in the Service of the National in Rural China. In Faiths on Display: Religion, Tourism, and the Chinese State. Tim Oakes and Donald S. Sutton, eds. Pp.51-77. Lanham,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Oaks, Tim &吳曉萍等
2007 屯堡重塑:貴州省的文化旅遊與社會變遷。Oaks, Tim &吳曉萍主編。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2009 屯堡文化的價值──與宋茨林先生商酌。安順學院學報,2009年4 月,第11卷第2期,頁36-37、74。
2010 再談”屯堡重塑”──與宋茨林先生商酌。安順學院學報,2010年2 月,第12卷第1期,頁1-4。
Oxfeld, Ellen
2004 “When you drink water, think of its source: morality, status, and reinvention in rural Chinese funerals” in The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64(4) pp961-990.
Salazar, Noel B.
2010 The glocalisation of heritage through tourism: Balancing standardiz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Heritage and Globalisation, Sophia Labadi & Colin Long eds. Pp130-146. NY: Routledge.
Sanchez-Carretero, C.
2013. “Significance and Social Value of Cultural Heritage: Analyzing the Features of Heritag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Edited by M. A. Rogerio-Candelera, M. Lazzari, and E. Cano. London: Taylor & Francis Group, 387–92.
Smith, Laurajane & Akagawa, Natsuko
2009 Introduction. In Intangible Heritage, Smith & Akagawa eds. ,Pp1-9. New York: Routledge.
Silverman, Helaine & Blumenfield, Tami
2013 Cultural Heritage Politics in China:An Introduction. In Cultural Heritage Politics in China. Helaine Silverman, Tami Blumenfield eds., pp.1-22. New York:Springer.
Wulf, Christoph
2011 Perfornativity and Dynamics of Intangible Cultiral Heritage. In Ritual, Heritage and Identity: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and Performance in a Globalised World. Christine Brosius and Karin M. Polite eds., pp.76-94. London: Routledge.
Watson, James L.
2003[1988] 中國喪葬儀式的結構:基本形態、儀式次序、動作的首要性[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Funerary Rites Elementary Forms, Ritual Sequence, and the Primacy of Performance]。歷史人類學學刊1(2):98-11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