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3.59.70.12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鄭萃文
作者(外文):Cheng, Tsuei-Wen
論文名稱(中文):從美工到設計師? 台灣平面設計工作的專業認同與形成路徑
論文名稱(外文):From the craft labor to the graphic designer? Professional formation and identity of graphic design workers in Taiwan.
指導教授(中文):吳泉源
指導教授(外文):Wu, Chyuan-Yuan
口試委員(中文):鄭志鵬
鄭陸霖
口試委員(外文):Cheng, Chih-Peng
Cheng, Lu-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學號:103045515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1
中文關鍵詞:平面設計美工專業產業轉型
外文關鍵詞:graphicdesignprofessionalidentityindustrialtransform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1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8
  • 收藏收藏:0
從美工到設計師,是平面設計工作者職稱的轉變,也意味著工作內容以及專業內涵的不同。近年來設計以一種生活風格之姿而廣受社會大眾歡迎,同時也因為其產製符號象徵意義的功能而開始備受產業界重視。從美工到設計師的現象,反映了設計專業在產業轉型過程中的角色與其重要性。
在重視設計的趨勢底下,美工的意義因為其技術特質而從美術工藝被化約為平面設計的基礎能力,並在設計工具的轉變後,代言了技術門檻較低的「軟體操作員」,進而在平面設計捍衛專業價值時成為被排除的對象。但在成功地對美工畫界後,設計工作者的環境並未轉好,關鍵在美工所代言的工作處境並未隨著設計興起而消失,而是以設計之名存續在工作場域中。本文即透過釐清美工與平面設計的關係並做出區分,去揭示美工的存續對設計工作者、業主,及產業環境有什麼樣的影響與意義。
而面對這樣一種有專業能力,缺乏專業權力的設計專業,本文以畫界的概念將關注焦點從權力的競逐轉向動態的指認過程,發現「從美工到設計」並非一條邁向專業的線性晉升路徑,而是個別設計師爭取創作自主性的畫界策略。包括(1)戲棚下站久了;(2)工作與創作分開;(3)篩選案子;(4)跨領域的UI設計師等四種路徑,都可以看見台灣社會在接納並宣稱尊重像平面設計這一類非典型專業時,因著對符號經濟較僵固的觀念,而以設計之名聘用美工產生的諸多矛盾。
藉著討論台灣平面設計工作的專業認同,以及跟著畫界策略而生的專業形成路徑,進一步釐清了設計爭議的癥結點。本文揭示的是平面設計在台灣的特殊地位,以及其在產業轉型過程中,被推崇卻不被理解與善用的困境。
From the craft labor to the graphic designer is not only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design worker's title, but the difference in working content and the connotation of profession.
Design, popular for being a life style, is emphasized in the industry on account of its function of producing the signs of symbols.
The phenomenon, from the craft labor to the graphic designer, reflects the importance and the role design takes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n Taiwan, some of the design workers, focusing on technique, become the craft labors, and are taken as low-level designers by the others. However, the designers' boundary work doesn't improve their working conditions.
This study tries to figure out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raft worker and graphic design, and reveal the influence and meaning of the craft worker for the design worker, the client and the industrial environment.
To deal with design profession, which is with professional ability but without profession authority, this study uses the concept of boundary work, putting the emphasis on the process of dynamic identification instead of the power approach, and indicates that from the craft worker to the designer is not a linear approach, but diverse boundary working strategies, including all good things come to those who wait, separating work and creation, filtering cases and cross-border, which show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claim of respecting profession and the reality.
第一章 緒論 7
第一節 研究緣起 7
第二節 確立現象——處境維艱的平面設計 9
活動與社會輿論 9
就學、就業的統計數據 10
政策走向與產業結構改變 13
平面設計的艱難處境 16
第三節 研究問題 20
第四節 文獻回顧 21
平面設計的定位 21
平面設計作為一種專業——從權力到畫界 22
平面設計工作的畫界對象 25
第五節 研究設計 29
分析架構 29
研究方法 30
預期貢獻 32
章節安排 33
第二章 不只是做圖的人——以美工作為畫界對象 34
第一節 設計者的視界——入行動機與設計業生態簡述 35
第二節 從畫圖到做圖——關鍵技能的轉變 39
第三節 軟體補習班——被窄化的設計專業 42
第四節 成功卻失策的畫界 47
小結 在做圖之外——平面設計的專業內涵 51
第三章 平面設計專業的底蘊:以創作提供解方 54
第一節 美感作為問題——以設計之名聘用美工 55
缺乏互信的合作關係 55
專業與工作的衝突 58
「雙輸」的設計成果 60
第二節 商業作為目的——衝突的三個面相 61
資訊傳達問題 61
風格調性問題 64
預算成本問題 67
以商業為名的干預——仍然是做圖的人 70
第三節 商業與美感衝突之外的關鍵——浮現中的專業認同 72
三個衝突的美工解法 72
創作的原創與獨特性 74
平面設計師的詮釋空間 76
第四節 重新定位業主的問題——創造區辨性 77
第五節 強韌的保守思維——不需要區辨性 82
小結 文化工作者的認同意識與設計的工具性 86
第四章 從美工到設計師——非線性的專業形成路徑 90
第一節 戲棚下站久了——從美工到大師 92
第二節 工作與創作分開——務實的生存策略 95
第三節 篩選案子——寧缺勿濫的設計師思維 97
第四節 走出平面設計——跨領域的UI設計師 100
小結 爭取創作自主性的畫界策略 103
第五章 結論 105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105
研究發現 105
從美工到設計師——非線性晉升的路徑 106
台灣平面設計工作者所面臨的難題 108
第二節 研究貢獻、限制與發展 110
研究意涵與貢獻 110
研究限制 111
未來研究發展 112
參考文獻 114
附錄一、受訪者基本資料 119
附錄二、訪談大綱 120
LaVie編輯部,2014《解剖裝幀》。台北:麥浩斯。
LaVie編輯部,2014《平面設計從創意到創業:從單打獨鬥到團隊合作,78個 從優秀邁向卓越的創業良策》。台北:麥浩斯。
王志弘,2011,〈創意何為?室內設計師的勞動與倫理〉,文化研究學會年會: 嘿山寨,慮消費:生態、科技與文化政治,真理大學。
—2013,〈彈性的藝術——商業矛盾:書封設計的創意勞動與專業團隊〉, 設計學研究,第十二卷第六期。
王志弘、林純秀、饒祐嘉、黃大祐,2011,〈文化產業設計者的地方鑲嵌:工作、
生活與倫理〉,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王建翔,2006,〈視覺傳達設計師人格特質、工作壓力、工作滿足、離職傾向之 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王寶福,2009,〈商業設計師與客戶間之溝通問題探究〉,銘傳大學碩士論文。
朱和平,2012,《現代設計史》。台北:五南。
曾堯生策劃,2008,《好樣:台灣平面設計14人》。台北:積木文化。
李令儀,2015,〈文化與商業的雙重邏輯:台灣圖書出版產業的發展與變遷〉, 台灣大學博士論文。
何明泉,2011,〈設計的核心價值與核心能力〉,朝陽學報(16), 31-44。
何明泉、單承剛,2002,〈設計經理人與跨領域設計團隊之傳達研究〉。設計學 報第八卷第一期。
何明泉、廖志忠,2004,〈標案過程中設計價值傳達溝通之研究〉,設計研究(4), 142-153。
林品章,2003,《臺灣近代視覺傳達設計的變遷》。台北:全華。
林榮泰、林伯賢,2009,〈融合文化與美學促成文化創意設計新興產業之探討
〉藝術學報第五卷第二期(85期),81-106。
吳嘉苓,2000,〈醫療專業、性別與國家:台灣助產士興衰的社會學分析〉,台 灣社會學研究4:191-268。
周宥均,2012,〈台灣設計產業與經濟發展之關聯性探討〉,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陳昱穎,2014,〈台灣插畫創作者的文化勞動與科技中介〉,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翁註重,2002,〈當“歷史”碰上“設計”-重看“設計史或設計研究”的爭論, 及其背後的歷史思維〉,設計學報,7(1),15-32。
張智銘、游萬來,2012,〈工業設計師應具備之能力——國內外文獻回顧〉。工 業設計第四十卷第一期。
黃靜沂,2012,〈台灣文創產業之創業精神——以設計產業為例〉,政治大學碩 士論文。
蔡玉枝,2002,〈台灣視覺設計師之實務歷程研究〉,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蔡沛廷,2014,〈台灣牙科醫療執業人員的專業化與制度變遷〉,清華大學碩 士論文。
鄭陸霖,2013,〈「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 制度形成〉,社會分析第六期。
櫻井和枝等著,馮筱萍譯,2011《設計就該這麼好玩!版型1000圖解書》。台 北:精誠資訊。(櫻井和枝, 杉江耕平, 田中クミコ, ハラヒロシ, ハヤシア キコ, ヤマダジュンヤ(2009)レイアウト・デザインのアイデア1000。 東京:翔泳社)
Abbott,1988,《The System of Professions: An Essay on the Division of Expert Labo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Adrian Shaughnessy著、朱耘譯,2006,《如何成為頂尖設計師》。台北:積木 文化。(Shaughnessy, Adrian(2005)How to be a Graphic Designer, without Losing your Soul.London:Laurence King)
Bill Ryan,1992,《Making capital from culture : the corporate form of capitalist cultural production》。New York : Walter de Gruyter。
Bryan Lawson, Kees Dorst,2009,《Design Expertise》。London:Routledge。
John Mirowsky,2011,〈Wage Slavery or Creative Work?〉。Society and Mental Health 2011 1(2) 73–88。London: SAGE.
Mark Banks著、王志弘、徐苔玲、沈台訓譯,2015,《文化工作的政治》。台北: 群學。(Banks, Mark(2007)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Work. UK: Palgrave Macmillan.)
Miguel A. Centeno, Nina Bandelj, Frederick F. Wherry(2011)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ultural Wealth. Pp. 23-46 in The Cultural Wealth of Nations, edited by Nina Bandelj and Frederick F. Wherr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eter Corrigan著、王宏仁譯,2010,《消費社會學》。台北:群學。(Corrigan, Peter (1997)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 An Introduction. London: SAGE.)
Quentin Newark,林行健校審,2003,《什麼是平面設計?》。新北:視傳文化。 (Newark, Quentin(2002)What is Graphic Design? Brighton: Roto Vision)
Richard Hollis,許明潔校對,1999,《平面設計發展史》。台北:龍溪。(Hollis, Ricahrd. (1994)Graphic Design: A Concise History.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Smith, Vicki, ed.,2012,《Sociology of Work: An Encyclopedia.》
Thomas Hauffe著,陳品秀譯,2010《設計小史》。台北:臉譜。(Hauffe, Thomas (1995)Schnellkurs Design. Köln: DuMont)
Volti, Rudi,2012,《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Work and Occupations.》 Pp. 153-172。London:Sage。
教育部,2016,〈99-101 學年度大專校院畢業生 就業薪資巨量分析〉
經濟部工業局,2013,〈專案計畫期末執行成果報告——台灣設計產業翱翔計畫〉
—2013,〈經濟部設計服務產業專業人才供需調查2013-2015〉
黃智彥、賴杉桂、黃振銘、拾已寰,2011,〈臺灣設計產業創業育成輔導資源 與 環境需求調查研究〉,中小企業研究季刊。

網路資料與報導:
蔣季容,2017,〈新鮮人底薪創新高 理工群、設計群「薪」情大不同〉。新頭殼。
王彩鸝,2016/10/12,聯合報〈大學念設計「薪情」最差 教部考慮控管招生〉。 聯合報。
趙浩宏,2016,〈跟風選科系,設計學門不跟你說的真相〉。職人shokuzine。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中心,2015,〈他為早餐店做3萬元LOGO 竟是惡夢的開始...〉 蘋果日報新聞網。
塔吉鍋,2014,〈設計、美工、藝術,你分得清楚這三個名詞嗎?〉。女人迷 Womany。
飛爾酥,2011,〈你是美工,還是設計師〉。賣點子Mydesy。
台灣創意中心www.tdc.org.tw/about05.htm
台灣設計波酷網boco.com.tw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技能檢定中心全球資訊網www.labor.gov.tw
經濟部工業局www.moeaidb.gov.tw
經濟部統計處www.moea.gov.tw/Mns/dos/home/Home.aspx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