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部分 Anderson Benedict著,吳叡人譯 (1999)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出版。 Goffman Erving著,冯钢譯 (2008)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Halbwachs Maurice著,畢然、郭金華譯 (2002) 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Warren Belasco著,曾亞雯、王志弘譯 (2014) 食物:認同、便利與責任。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蔡翠旭、林翠蓉、陳怡珮、程伊昉 (2012) 大陸學生在臺灣生活適應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華人前瞻研究 8(2): 15-42。 沈松僑 (1997) 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8): 1-77。 陳陸輝、黃信豪 (2007) 社會化媒介, 在學經驗與臺灣大學生的政治功效意識和政治參與。東亞研究 38(1): 1-48。 陳陸輝、陳映男、王信賢 (2012) 經濟利益與符號態度:解析臺灣認同的動力。東吳政治學報 30(3): 1-51。 陳明旺、楊惠琪、許敏溶 (2012) 離譜 陸生月領2萬獎學金:違「三限六不」政策 綠轟教部。蘋果日報。臺北。 陳向明 (2000) 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陳志柔 (2008) 二十年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現象。游盈隆編,《近二十年兩岸關係的發展與變遷》,頁327-347。臺北: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陳子軒 (2008) 公共電視運動轉播與國族認同建構:以公視王建民經驗與CBC的「Hockey Night in Canada」。新聞學研究 96: 213-259。 代帆、張秀三 (2002) 論海外華僑華人的文化認同。東南亞(01) 2002: 46-51。 戴寶村 (2001) 玉山地景與臺灣認同的發展。臺灣歷史學會編輯委員會編,國家認同論文集,頁123-144。臺北:稻鄉出版社。 戴曉霞、莫安豪、謝安邦 (2002) 高等教育市場化:臺、港、中趨勢之比較。臺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杜曉宇 (2013) 出版業的「民國熱」現象反思。前沿(5): 179-180。 范麗娟 (2004) 質性研究。臺北:心理出版社。 郭添財 (2013) 我國增加大陸學歷採認對臺生及陸生之影響。臺灣教育(682): 48-51。 郭妍秀、陳琦媛 (2011) 以行銷理論探討陸生來臺政策及陸生感受情形之研究。新竹:國立交通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果然 (2013) 臺灣電影對大陸大學生認知臺灣文化的影響。新聞世界(5): 242-244。 韓震 (2009) 全球化時代的華僑華人文化認同的特點。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01)。 胡文生 (2006) 臺灣民眾「國家認同」問題的由來,歷史及現實。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4(2): 83-88。 黃炳欽、張國保 (2007) 教育部推動產學合作現況與發展方向。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1(1): 1-19。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圖書。 黃萬傳 (2013) 開放陸生來臺就學之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2(1): 32-39。 黃亞平、劉曉寧 (2008) 語言的認同性與文化心理。中國海洋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8(6): 78-81。 江宜樺 (1997) 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5): 83-121。 金生 (2000) 教育的多元價值取向與公民的培養。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20(8): 2-8。 藍佩嘉、吳伊凡 (2011) 在「祖國」與「外國」之間。臺灣社會學(22): 1-57。 藍振弘 (2013) 來臺陸生的國族想像與對臺觀感之研究。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李明歡 (2000) 20世紀西方國際移民理論。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4。 李佩雯 (2014) 我群與他群:兩岸學生社會認同差異之跨群體溝通研究。傳播研究與實踐 4(1): 129-171。 李強 (2005) 中國社會分層結構的新變化。鞍山社會科學(5): 37-38。 林純德 (2009) 成為一隻 「熊」: 臺灣男同志「熊族」的認同型塑與性/性別身體展演。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6): 57-117。 林聖娥、侯挺南、王芳芳、鄭開廈 (2013) 海峽兩岸語言差異探析。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9(10): 31-33。 林顯明、宋宥賢 (2015) 「在臺陸生」的生活適應及同儕團體相處情形之探究。青年探索(4): 51-60。 劉名峰 (2010) 現代性與國族認同的建構: 從日治時期到民主鞏固期間之想像中國時的道德視域。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9): 159-202。 劉文斌 (2004) 臺灣國家認同變遷下的兩岸關係。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性仁 (2011) 讓來臺陸生獲足夠尊重。九鼎(49): 42-44。 劉毓晴 (2013) 「漢奸」:國族認同的形塑與演變。東亞觀念史集刊(4): 345-388。 馬藹萱 (2014) 從在臺外籍生之學習選擇看留學生遷移決策之社會建構。Journal of Population Studies(48): 43-94。 潘信瑋 (2012) 中國配偶在臺灣:政治認同探討。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正峰 (2001) 臺灣人的國家認同。臺灣歷史學會編輯委員會編,國家認同論文集,頁145-180。臺北:稻鄉出版社。 舒展、李慧勤、霍大然 (2013) 高等教育視角下簡析我國自費留學熱潮。中國校外教育 36: 001。 蘇湘涵 (2014) 來臺大陸生之休閒調試策略對文化適應壓力的影響。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碩士論文。 孫碧佳 (2015) 陸.生:來臺陸生生活經驗之詮釋分析。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唐豪駿 (2010) 臺灣國族建構與兩岸認同的轉折。第二屆二十一世紀海峽兩岸青年論壇:「變遷中的青年文化」。臺北:世新大學。 汪宏倫 (2012) 淺論兩岸國族問題中的情感結構:一種對話的嘗試。徐斯儉、曾國祥編,《文明的呼喚:尋找兩岸和平之路》,頁181-231。新北:左岸文化。 汪宏倫 (2014) 理解當代中國民族主義:制度,情感結構與認識框架。文化研究 (19): 189-250。 王嘉州 (2011) 來臺陸生的政治態度與臺灣主權接受程度。臺灣政治學刊 15(2): 67-113。 王嘉州 (2012) 來臺陸生統一態度變遷初探:政治社會化途徑與定群追蹤法之分析。臺灣民主季刊 9(3): 85-118。 王孝勇 (2007) 女性主義立場論的主體與權力問題。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1): 89-146。 王翊涵 (2012) 曖昧的歸屬, 策略性的協商:在臺東南亞新移民女性的國族認同。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9): 83-125。 王振輝 (2013) 評陸生來臺及其爭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2(1): 29-31。 吳錦惠 (2013) 建置陸生友善的就學環境與生活輔導機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2(1): 44-48。 蕭阿勤 (2007) 威權統治下的國族認同:隱蔽與公開,連續與斷裂。思想(4): 141-175。 蕭新煌 (1999) 新臺灣人的心:國家認同的新圖像。臺北:新自然主義。 謝劍 (2006) 東南亞華人的認同問題:對R. J. Coughling雙重認同理論的再思考。臺灣東南亞學刊 3(2): 3-18。 謝世宗 (2010) 遇見他者:余光中的旅美詩作與其國族認同的形塑。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1): 113-138。 徐文章 (2014) 「民國熱」與我國當前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北京:北京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教學與研究中心碩士論文。 薛承泰 (2004) 臺灣近五十年的人口變遷與教育發展: 兼論教改的方向。載於教育部主辦之「學齡人口減少對國民教育的影響及因應對策」研討會論文集 頁5-34。新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薛紅 (2009) 解讀華裔美國文學中的文化身分認同。山東:山東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顏亮一 (2006) 國族認同的時空想像: 臺灣歷史保存概念之形成與轉化。規劃學報(33): 91-106。 楊景堯 (2003) 中國大陸高等教育之研究。臺北:高等教育出版公司。 楊瑞松 (2011) 打造共同體的新仇舊恨:鄒容國族論述中的 「他者建構」。深圳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1(6): 125-131。 楊泰順 (2005) 族群關係與國家建構。施正峰編,《臺灣國家認同》,頁7-37。臺北:財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楊振宇 (2014) 澳大利亞華人移民的自我認同和社會認同。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05) 2014: 76-78。 張鈞凱 (2012) 臺灣陸生政策的歧視與不合理陸生現身說法,呼籲臺灣社會平等以待。海峽評論(257): 52-57。 張秀雄、李琪明 (2002) 理想公民資質之探討:臺灣地區個案研究。公民訓育學報(12): 1-32。 趙建民、劉文斌 (2005) 從中華民國到中華民國(臺灣):自制度面解釋國家認同問題。施正峰編,《臺灣國家認同》,頁85-128。臺北:財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鄭雪、王磊 (2005) 中國留學生的文化認同、社會取向與主觀幸福感。心理發展與教育(01) 2005: 48-54。
英文部分 Alberts, Heike C. and Helen D. Hazen. 2005. "'There Are Always Two Voice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tentions to Stay in the United States or Return to Their Home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43(3):131-154. Armbruster, Heidi (2002) "Homes in crisis: Syrian orthodox christians in Turkey and Germany" In, Al-Ali, Nadje and Koser, Khalid (eds.) New Approaches to Migration? Transnational Communiti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Home. pp. 17-33. London: Routledge Barth, Fredrik.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Prospect Heights, IL: Waveland. Berry, John W. 1997. "Immigration,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Applied psychology 46(1):5-34. Bhatia, Sunil and Anjali Ram. 2009. "Theorizing Identity in Transnational and Diaspora Cultures: A Critical Approach to Accultu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33(2):140-149. Bilecen, Basak. 2014.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 and Transnational Friendships. New York: Springer. Black, J Stewart, Mark Mendenhall and Gary Oddou. 1991. "Toward a Comprehensive Model of International Adjustment: An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6(2):291-317. Bourdieu, Pierre. 1999.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Modernity: Cultural modernity 2:351. Brooks, Rachel and Johanna Waters. 2010. "Social Networks and Educational Mobility: The Experiences of UK Students." Globalisation, Societies and Education 8(1):143-157. Chen, Tse-Mei and George A. Barnett. 2000.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Student Flows from a Macro Perspective: A Network Analysis of 1985, 1989 and 1995." Higher education 39(4):435-453. Carlson, Soren. 2013. "Becoming a mobile student: a processual perspective on German degree student mobility." Population, Space and Place 19(2):168-180. Howard, Judith A. 2000. "Social Psychology of Identitie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6:367-393. King, Russell and Enric Ruiz‐Gelices. 2003. "International Student Migration and the European 'Year Abroad': Effects on European Identity and Subsequent Migration Behaviou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pulation Geography 9(3):229-52. Lindsay, Lowell B and Khadka Pramod. 2001.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 in a Competitive World: Determinants and US Policy before and after Post 9/11."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Liu-Farrer, Gracia. 2011. Labor Migration from China to Japa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ransnational Migrants. London: Routledge. Mazzarol, Tim and Geoffrey N Soutar. 2001. The Global Market for Higher Education: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Strategies for the New Millennium.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Mazzarol, Tim and Geoffrey N Soutar. 2002. "Push-Pull Factors Influenc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 Destination Cho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16(2):82-90. Miller, Jennifer M. 2000. "Language Use, Identity, and Social Interaction: Migrant Students in Australia." 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33(1):69-100. Nyaupane, Gyan P, Cody Morris Paris and Victor Teye. 2011. "Study Abroad Motivations, Destination Selection and Pre‐Trip Attitude Form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13(3):205-217. Ong, Aihwa. 1999. Flexible Citizenship: The Cultural Logics of Transnationality.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Racine, Nicolas, Paul Y Villeneuve and Marius Thériault. 2003. "Attracting Foreign Students: The Case of Two Universities in Québec."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7(3):241-252. Salih, Ruba. 2003. Gender in Transnationalism: Home, Longing and Belonging among Moroccan Migrant Women. London: Routledge. Sandhu, Daya S. and Badiolah R. Asrabadi. 1994. "Development of an Acculturative Stress Scal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Preliminary Findings." Psychological Reports 75(1):435-448. Scott, James C. 1990. 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 Hidden Transcript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hen, Hsiu-hua. 2003. Crossing the Taiwan Strait: Global Disjunctures and Multiple Hegemonies of Class, Politics, Gender, and Sexuality. Lawrence: University of Kansas. Solimano, Andrés. 2008. The International Mobility of Talent: Types, Causes, and Development Impac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ters, Johanna L. 2006. "Geographies of Cultural Capit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Family Strategies between Hong Kong and Canada."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31(2):179-192. Weeks, John. 2011. Popul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s and Issues. Boston: Cengage Learning. Zheng, X.H. 2003. "An Analysis on Study Abroad of Graduates of Undergraduate in Tsinghua University." Research on China’s foreign cultural exchange in higher education:199-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