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7.138.10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謝志緯
作者(外文):Hsieh, Chih-Wei
論文名稱(中文):明代翰林院官出任內書堂教習新論
論文名稱(外文):A new discussion on the appointment on Teaching in Neishutang of Hanlinyuan official in Ming Dynasty
指導教授(中文):毛傳慧
指導教授(外文):Mau, Chuan-Hui
口試委員(中文):朱鴻
邱仲麟
口試委員(外文):Chu, Hung
Chiu, Chung-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學號:103043503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50
中文關鍵詞:內書堂教習翰林院編修司禮監內書館內館詹事府內書堂教習史官中書舍人中書房文書房內府宦官宦權經筵講官內府教書尚書侍郎同考官庶吉士科舉進士教習庶吉士文華殿內閣書辦文華殿書辦內閣辦事東宮檢討內使文華殿劉若愚修撰
外文關鍵詞:NeishutangSilijianTaijiansHanlinNeifueunuch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0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內書堂是明代的司禮監專門培養初選入內府的小內使,提供讀書教學的書塾場所。有明一代,內書堂並沒有正式的衙署稱謂,內館、內書館、司禮監書堂等書寫用法。待年幼的內府官人未來學業有成,肄業後會授予內府文書職事。而內使們的教習業師的人選,並非內府的太監。自永樂、洪熙的模式形成,宣德的嘗試,至正統初書堂定制。其教習的選派皆是從侍於皇帝身邊朝廷的近侍文官而來,並且是有一個制度形成的過程。最終,教習逐漸集中於翰林院的史官-修撰、編修和檢討,其中又以編修為主。
自內書堂建置以後,從翰林院史官到內閣閣臣,作為內書堂教習的翰林官,該批人為國朝最菁英的政治群體和人才儲備庫。其輩既是內廷皇帝的近侍、秘書;也是皇帝經筵或太子出閣的帝師;同時也是翰林庶吉士的教習;科舉會試、鄉試的主考、同考官;與國子監掌事的祭酒、司業。
本研究所謂新論,乃基於過去學人前輩們對宦官與內書堂共同累積的研究成果,從四個層面重新詮釋:一是制度形成背景與過程。藉由以早期(洪武至天順)政治與制度的建置與轉型,並配合整個宣德以後宮禁中所設置的秘書機制(即中書房中書舍人與內閣)的衙署、職銜、遷銜的形成、分流,此兩大政治的發展背景,重新審視翰林官出任內書堂教習的意義。
二是翰林出任內書堂教習的作用與影響。探索肄業內書堂的內使內府仕途之可能性,再用翰林官出任內書堂教習後,耙梳內使與翰林之間所存在人脈網絡及政治互助的相關事例,嘗試以制度層面還原其法源的本貌。
三是調整過往針對宦官預政與讀書的研究認知,皇帝與士大夫面對宦官問題上的認知差異與態度、方法的轉變。內書堂作為外廷士大夫與內府建立師生情誼的聯繫平臺,探討前輩學者所謂化宦運動是否存在。
四是關於相關議題細節的考證與論證。本研究欲站在前輩的肩膀上,嘗試舊題新做,針對內書堂與翰林教習之間相關的議題,論證更為具體的結論。
Neishutang (inner Secdang book hall) in Ming Dynasty was subordinate to Silijian, a remarkable institution for training young eunuchs. They had just been selected into Neifu and provided them with a place to study.Throughout the Ming Dynasty, neishutang did not formally name the administrative unit, and the related nouns such as Neiguan, Neishuguan and Silijian Shutang were used in ancient Chinese. When the young eunuchs succeed in their studies in the future, they will be granted the clerical work of other units in Neifu. However, the teachers of the little eunuchs were not Taijians (Eunuch with official rank) of the Neifu.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Yongle and Emperor Hongxi, the eunuch education model began to take shape. At this time, the eunuch teacher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civil Secretary officials around the emperor. In the period of emperor Xuande, the selection of eunuch teachers tried to change. Finally, the system of neishutang was established in the early period of emperor Zhengtong. Eunuch teachers were gradually selected by the historiographers of Hanlinyuan (the Imperial Academy).
Hanlin officials were the most elite political group and talent pool of the state Dynasty. They are not only the Secretary of the emperor, but also the teacher of the emperor or the prince, the teacher of Shujishi, the examiners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Guozijian (the Imperial College).
This research is called the new discuss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accumulated by the predecessors of scholars on eunuch and neishutang, which can be reinterpreted from four aspects :
The first is the background and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system,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two backgrounds, the establish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politics and system in the early period (from emperor Hongwu to Emperor Tianshun), and the formation and division of the promotion mechanism of secretaries set up in the Forbidden City after the emperor Xuande's reign. With these two breakthrough points, we can reexamin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offical historiographer as teachers of Neishutang.
The second is the political influence of Hanlin as the teacher of neishutang. To explore the path of th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fficial career of the little eunuch who once read books in Neishutang, Then, the author tries to restore the essence of their author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ystem by collecting the relevant examples of the relationship network and political mutual assistance between the small eunuchs in the neishutang and the teachers of the Hanlin.
The third is to revise some viewpoints and re discuss the previous scholars' research that emperor Hongwu prohibited eunuchs from reading and from interfering in government affairs. The author want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mperor and the scholar bureaucrats on the admonition of ancestors, and the change of attitude and way of getting along with eunuchs. As a platform to establish the friend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between the imperial court and the inner government, this paper wants to discuss whether the scholar-bureaucrats after the middle of the Ming Dynasty were discussed by previous scholars. They began to think about the trend of actively educating eunuchs to change the emperor, and then reconsidered the status of eunuchs.
The fourth is the textual research and argumentation on the details of relevant issues. This study wants to stand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try to explore the old topic. In view of the related issues between Neishutang and Hanlin teachers, the paper demonstrates more specific conclusions.
序論、

【研究動機】………………………………………………………………………(001)
【研究回顧】………………………………………………………………………(002)
【研究問題】………………………………………………………………………(010)
【研究方法與史料分析】…………………………………………………………(012)
【章節安排】………………………………………………………………………(013)


第一章、內書館建置與教習選任模式的形成

第一節:明代內府的建置與內侍儒學教育………………………………………(014)
一、明代內政的形成與建置………………………………………………………(014)
二、內府的擴權與書堂內官的培育………………………………………………(023)
第二節:永宣時期內書館內使讀書與師資選派模式的形成……………………(026)
一、明初教習內使的記載與「內書館」模式的形成………………………………(026)
二、「內府教書」與內侍教育機構的詞義考辯……………………………………(031)
第三節:宣德後內書館教習的模式化和人選嘗試………………………………(036)
一、宣德元年教習選任模式的正常化……………………………………………(036)
二、內書館作為人才選拔的嘗試…………………………………………………(040)
第四節:從文華殿中書房習字到內書館讀書習字………………………………(045)
一、明代四殿二閣中的文華殿……………………………………………………(045)
二、內府文華殿書辦:中書房習字的培育…………………………………………(048)
三、文華殿奇童習字同中貴人讀書考……………………………………………(056)
四、文華殿中書房供事的特殊性…………………………………………………(059)
小結…………………………………………………………………………………(064)


第二章、內府司禮監建置書堂的背景與教習的仕途歷程

第一節:內館教習備顧問:司禮監書堂建置與教習選派的制度化………………(065)
一、內府書堂建置前的教習選派…………………………………………………(065)
二、司禮監書堂建置的政治背景………………………………………………………(069)
三、正統初於內府設書堂的時間、原因考論…………………………………………(078)
第二節:景泰、天順朝進士入翰林與司禮監書堂教習選派之合流………………(080)
一、司禮監書堂罷廢之疑:景泰朝文華殿東廡教習內使考論……………………(080)
二、非庶常不為內館教習:景天二朝司禮監書堂讀書教習之選派………………(084)
第三節:成嘉朝的極盛-內書堂教習仕途職能擴張的歷程……………………(095)
一、內堂教習作為編修的史館日常職掌…………………………………………(095)
二、翰詹遷銜遷浸奪外廷諸司:內館教習陞遷職能的擴張………………………(098)
第四節:晚明內館教習制度的修正與弱化………………………………………(111)
一、嘉靖末徐階改內館教習人選資淺翰林再探…………………………………(111)
二、萬曆朝教習人數的增加與人選職銜的下移…………………………………(115)
三、天啟、崇禎劉若愚謂內館「無人讀書」探析………………………………… (118)
小結…………………………………………………………………………………(125)


第三章、司禮監書堂的政治作用與影響

第一節:內書堂肄業內使的出路升遷……………………………………………(126)
一、司禮監下轄內府的監局、官銜和職事……………………………………… (126)
二、司禮監書堂於紫禁城中的位置………………………………………………(134)
三、肄業內書堂的監宦仕途………………………………………………………(138)
第二節、由教習而對柄:文翰和內翰師徒間的來往與中樞決策的變化……… (146)
一、翰林教習對內使培育的思考…………………………………………………(146)
二、宣德至成化間內書館教習與內使互通事例…………………………………(149)
三、成化以後的司禮監書堂教習與內使互通事例………………………………(159)
四、司禮監、內閣職能上幾種建構人脈網絡的梳理…………………………… (166)
小結……………………………………………………………………………… (171)


第四章、皇帝與朝臣之間對內官認知的差異與觀念的轉變

第一節:初學與精進:《酌中志》中記載內府和書堂的讀本判讀……………… (172)
一、內書堂初學階段分析…………………………………………………………(172)
二、書堂肄業後精進讀本分析……………………………………………………(175)
第二節:流動的祖宗?皇帝與官員之間對祖制中內官認知的差異性…………(179)
一、洪武朝禁止內使進學的異說…………………………………………………(179)
二、永樂以降皇帝與朝臣之間對祖制中內官認知的差異………………………(182)
第三小節:成化後士大夫對內官認知、應對和態度的分歧…………………… (190)
一、嘉靖、隆慶朝徐階的仕宦經歷及其與內官的相處之道…………………… (190)
二、陽明學派的政治作用與士人的政治實踐……………………………………(194)
三、天啟朝士大夫為官處世對內官認知的岔路…………………………………(199)
四、成化後宦官記載對後世的影響的背景因素…………………………………(202)
小結……………………………………………………………………………… (204)


結論……………………………………………………………………………… (206)

研究展望…………………………………………………………………………(211)

參考書目………………………………………………………………………… (213)


附錄

附錄01:北京紫禁城重要宮殿名稱並更易建築物群列表………………………(224)
附錄02:《酌中志》中記載的內府有板藏書……………………………………… (227)
附錄03:明代正統以後各時期的內閣輔臣列表…………………………………(232)
附錄04:內書堂教習一覽表(含內館教習)…………………………………………… (238)
附錄05:入內書堂內官一覽表(含自學)………………………………………………(317)


文中之表/圖(不含附錄)

表1-1:館、書館、書堂、書房之詞義異同………………………………………(036)
表1-2:宣德年間入內書館教習來源與職稱…………………………………(045)
表1-3:洪武十八年翰林院職官、品秩定制…………………………………(048)
表1-4:題本入內府票擬-批紅之路徑與流程………………………………(051)
表1-5:于內府供事之奏本文移與殿閣職官體系……………………………(062)
表2-1:正統朝入內書館教習的來源與職稱…………………………………(069)
表2-2:可查一甲進士入館/考選庶吉士留館的內館教習……………………(088)
表2-3:皇帝經筵、東宮/親王出閣進講流程與侍從…………………………(093)
表2-4:景泰、天順朝可查入內書館教習的來源與職稱……………………(094)
表2-5:可查初授編修、檢討後約莫同時期授命修史之內館教習…………(098)
表2-6:可查編修、檢討轉遷前後授命支援禮部之內館教習………………(102)
表2-7:太祖定禮部、太常寺、鴻臚寺、光祿寺、司禮監職能表…………(108)
表2-8:可查編修、檢討轉遷前後授命兼銜六部侍郎、尚書之內館教習…………(110)
表2-9:萬曆朝內書堂教習選任的來源與除授……………………………………(118)
表3-1:內府監官/內官的官階、主事者稱謂、供職單位之分類……………(133)
表3-2:可查會試主考/教習庶吉士出任過的內書館教習………………………(170)

圖1-1:嘉靖朝北京城的內外城佈局……………………………………………(021)
圖1-2:明朝北京紫禁城宮城佈局………………………………………………(022)
圖1-3:永樂朝編修於東安門教內侍讀書地點…………………………………(029)
圖1-4:題本入內府票擬-批紅之路徑與流程…………………………………(052)
圖2-1-3:徐顯卿《宦蹟圖》:〈經筵進講〉〈日直講讀〉〈儲寀綰章〉…………(093)
圖2-4:徐顯卿《宦蹟圖‧司禮授書》…………………………………………(114)
圖3-1:司禮監掌房、文書房位置………………………………………………(137)
圖3-2:內館教習入內書堂的行徑路線…………………………………………(137)
圖3-3:從現在北京衛星空拍圖看內館教習入內書堂的行徑路線……………(137)
【史料】

(魏)王肅注,《孔子家語》(臺北:世界書局,1991)。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北京中華書局,1985)。
(隋)姚察、謝炅、(唐)魏徵、姚思廉合撰;楊家駱主編,《梁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底本:宋大字本)。
(宋)司馬光編,《資治通鑑》,(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宋)張載,《張橫渠先生文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清康熙張伯行編同治左宗棠增刊本)。
(宋)歐陽修,宋祁撰;楊家駱主編,《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底本:北宋嘉祐十四行本,1981)。
(宋)薛居正等撰;楊家駱主編,《舊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 ,1981)。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
(元)脫脫等撰;楊家駱主編,《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底本:元至正本配補明成化本)。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商務印書館,1987)。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湖北3刷:1997;初版:1959)。
(明)吳伯與,《國朝內閣名臣事略》(華盛頓:美國國會圖書館,1961,據明崇禎壬申宣城李尚仁刊本攝)。
(明)楊守勤,《寧澹齋全集》(華盛頓:美國國會圖書館,1961)。
(明)王恕,《王端毅公文集》,收於(明)陳子龍等選《明經世文編》卷39(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62)。
(明)李東陽等奉敕撰;申時行等奉敕重修,《大明會典》(臺北:國風出版社,1963)。
(明)徐學聚編,《國朝典彙》(臺北:學生書局,1965,明天啟間刊本)。
(明)王世貞,《鳳洲雜編》,收於《紀錄彙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據上海涵芬樓明萬暦沈節甫輯;陽羨陳于廷刊本影印)。
(明)羅玘,《圭峰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3)。
(明)伍袁萃《林居漫録》,收於《清代禁燬書叢刊》第一輯(臺北:偉文圖書公司,1977,據國家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印)。
(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81)。
(明)顏季亨,《九十九疇》(臺北:正中書局,1981,明天啓庚申刋本)。
(明)王世貞,《嘉靖以來首輔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景印四庫全書本影印)。
(明)程敏政,《篁墩文集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景印四庫全書本影印)。
(明)廖道南,《殿閣詞林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景印四庫全書本影印)。
(明)韓昂,《圖繪寶鑒續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景印四庫全書本影印)。
(明)黃訓集,《皇明名臣經濟錄》(永和:文海出版,1984,嘉靖二十八年刻本)。
(明)方鵬,《責備餘談》(北京:中華書局, 1985)。
(明)楊士驄,《玉堂薈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陳洪謨,《治世餘聞》(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黃佐,《翰林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陸容,《菽園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劉若愚,《酌中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據清道光乙巳海山仙館叢書鐫本印)。
(明)《萬曆起居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末淸初;民國抄本補配不分卷)。
(明)王鳴鶴,《登壇必究》(瀋陽:解放軍出版社,1990,據明萬曆刻本印)。
(明)焦竑編,《國朝獻徵錄》(臺北:明文書局,1991,據明萬暦沈節甫輯;陽羨陳于廷刊本印)。
(明)顧清,《東江家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文淵閣四庫全書,1991)。
(明)鄧士龍輯;許大齡;王天有主點校,《國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明)倪元璐,《倪文貞集外四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明)王鏊,《守溪筆記》收於(明)鄧士龍輯;許大齡;王天有主點校《國朝典故》卷42(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據明萬暦沈節甫輯、陽羨陳于廷刊本編印)。
(明)楊守陳,《楊文懿公文集》(上海:上海書店,1994,據薜荔山房藏稿印)。
(明)王九思,《渼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5,據明嘉靖崇禎補修本印)。
(明)朱長春《朱太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明萬曆刻本影印)。
(明)黃鳳翔,《田亭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天津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年刻本印)。
(明)敖文禎,《薜荔山房藏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明)張世則,《貂璫史鑑》(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6,據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印)。
(明)張位、于慎行等撰,《詞林典故》(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6,據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十四年張位刻本)。
(明)王世貞、董復表編,《弇州史料》(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7,據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二年刻本印)。
(明)方孔炤,《全邊略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據明崇禎刻本印)。
(明)尹守衡,《皇明史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明)徐階,《世經堂集》(臺南:莊嚴文化有限公司,1997,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徐氏刻本影印)。
(明)金日昇輯,《頌天臚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明)李清撰;顧思點校,《三垣筆記上》(北京:中華書局,1997,2刷)。
(明)應檟,《大明律釋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圖書館藏明:嘉靖三十一年廣東布政使司刻本,1997)。
(明)陶珽編,《說郛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據清順治三年宛委山堂刻本影印)。
(明)鄭紀,《東園文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
(明)焦竑,《玉堂叢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何瑭,《何瑭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明)王錫爵,《王文肅公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王時敏刻本)。
(明)顧起元,《雪堂隨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明天啟七年刻本)。
(明)王畿,《中鑒錄》(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明)沈一貫,《喙鳴文集》,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據北京圖書館藏明刻本影印)。
(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據清順治五年李成之世德堂重刻本印)。
(明)陳子龍輯,《皇明經世文編》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據明崇禎平露堂刻本印)。
(明)萬斯同,《明史》,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據清抄本印)。
(明)盧上銘,《辟雍紀事》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據明崇禎刻本印)。
(明)郭實撰,吳亮輯《萬曆疏鈔》,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據明萬曆三十七年刻本印)。
(明)張瀚《皇明疏議輯略》卷11,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據明嘉靖三十一年刊本印)。
(明)錢謙益,《列朝詩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
(明)郭正域,《皇明典禮志》(合肥:黃山書社,2008,明萬曆四十一年劉汝康刻本)。
(明)張居正,《張太岳先生文集》(合肥:黃山書社,2008,據明萬曆四十年唐國達刻本印)。
(明)黃鳳翔,《田亭草》(合肥:黃山書社,2008,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冊44)。
(明)嚴嵩,《鈐山堂集》(合肥:黃山書社,2008,嘉靖二十四年刻增修本)。
(明)黄瑜,《雙槐歲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明)過庭訓,《本朝分省人物考》(揚州:廣陵書社,2015,明天啟本)。
(明)雷禮,《國朝列卿紀》,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據山東省圖書館藏:明萬曆徐鑒刻本影印)。
(明)《嘉靖祀典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5,傅斯年圖書館藏:未刊明烏絲欄鈔本)。
(明)耿定向,《耿天臺先生文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冊131集部。
(明)蔣平階,《東林始末》收於《學海類編》(據清曹溶輯陶越增訂六安晁氏排印本)。
(明)徐顯卿,《徐顯卿宦跡圖》(北京: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
(明)李邦華,《李忠肅公集》(據鈐東方文化事業總委員會所藏清乾隆間活字本印)。
(明)周應賓,《舊京詞林志》(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出版;正中書局印行,據明萬曆二十五年原刊本印)。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栞宋本周易注疏附挍勘記》,收於《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出版社,1965,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刊本)。
(清)談遷,《國榷》(臺北:鼎文書局,1978)。
(清)張廷玉修;楊家駱主編,《明史》(臺北:鼎文書局,清武英殿本,1980)。
(清)孫承澤,《天府廣記》(臺北:大立出版社,1980)。
(清)孫承澤,《春明夢餘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景印四庫全書版)。
(清)嵆璜,《續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景印四庫全書版)。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景印四庫全書版)。
(清)黄宗羲《明儒學案》(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勒德洪等奉勅纂修,《(康熙朝)大淸會典》(臺北:文海出版社,1993)清康熙年間內府刻本,收於:《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72-73輯)。
(清)方以智,《浮山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湖北省圖書館藏:清康熙此藏軒刻本,1995)。
(清)羅惇衍,《集義軒詠史詩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天津圖書館藏:清光緒元年刻本,1995)。
(清)盛楓,《嘉禾征獻錄》(臺南:莊嚴出版,上海圖書館藏稿本,1996)。
(清)傅維麟《明書》(江蘇: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8)。
(清)吳肅公,《闡義》(北京:北京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四十六年慕園刻本影印,2000)。
(清)方苞,《望溪先生文集》收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據清咸豐元年戴鈞衡刻本印)。
(清)應檟,《大明律釋義》(北京:國家圖書館,2015,明嘉靖刻本)。
(清)謝啟昆著;李文澤、霞紹暉、劉芳池校點,《小學考》(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5.12)。
(清)黃叔璥輯,《南臺舊聞》(傅斯年圖書館古籍線裝書:清康熙壬寅年序刊本)。

【方志】

(明)李廷寳修;李復初、趙惟勤纂,《清苑縣志》(上海:上海書局,明嘉靖刻本,1991)。
(明)葉溥修;張孟敬纂,《福州府志》(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明正德十五年刻本)。
(明)李賢,《天順日錄》,收於《紀錄彙編》(據明萬暦沈節甫輯;陽羨陳于廷刊本印)。
(明)周希哲修;張時徹撰,《寧波府志》(嘉靖三十九年刊本)。
(清)郭汝誠修,《順德縣志》(臺北:成文出版,清咸豐三年刊本,1974)。
(清)符執桓修,《新喻縣志》(臺北:成文出版,清康熙十二年刊本,1989)。
(清)謝旻修,《江西通志》(臺北:成文出版,清康熙修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9)。
(清)李光祚修,《長洲縣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清乾隆18年刻本,1991)。
(清)姚詩德、鄭桂星修;杜貴墀纂,《巴縣志》(長沙:岳麓書社,清同治修光緒重刊本,2008)。
(清)高德貴、高龍光增修;張九徵纂,《(乾隆)鎮江府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據清乾隆十五年增刻本印)。
(清)龍汝霖修,《高平縣志》(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清同治六年刻本)。
(清)尹繼善修;黄之隽纂,《江南通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乾隆元年刻本)。
(清)夏宗彝修 汪國鳳纂,《(光緒)金壇縣志》(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據清光緒十一年活字本印)。
(清)曹秉讓修;楊庚纂,《長寧縣志》(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清嘉慶十三年刻本)。
(民)張儒玉、袁勵傑;王寀廷纂,《新城縣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民國重修一版)。
(民)焦國理總纂;賈秉機總編,《重修鎮原縣志》卷30(民國二十四年蘭州俊華印書館排印鉛印本)。

【專書】

王其榘,《明代內閣制度史》(北京:中華書局,1989)。
方志遠,《明代國家權力結構與運行機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6)。
杜乃濟,《明代內閣制度》,(臺北:商務印書館,1967)。
吳宏一,《鄉飲酒禮儀節簡釋》收於《儀禮復原研究叢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5)。
胡丹,《明代宦官制度研究》,(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8.6)。
孟森,《明史講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陳賢波,《重門之禦 明代廣東海防體制的轉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11)。
張希清、毛佩琦、李世愉,〈庶吉士選拔、培養與散館制度〉《中國科舉制度通史‧明代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9)。
張顯清、林金樹,《明代政治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日)井上進著、李俄憲譯,《中國出版文化史》(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02)。
齊暢,《宮內、朝廷與邊疆:社會視野下的明代宦官研究》,(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4.9)。
蔡石山,《明代宦官》,(臺北:聯經出版社,2011.11),頁57-62。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9.7;修訂三版:1940.6)。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臺北:東大圖書,二版:2008.6;初版:1977.6)。
關文發、顏廣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9)。
謝貴安,《明實錄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0)。

【期刊論文】
大野晃嗣,〈明代の廷試合格者と初任官ポスト:「同年齒録」とその統計的利用〉《東洋史研究》,58卷01期(1999.6),頁29-30。
文琦,〈明代經筵制度新論〉《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05期(廣東:2012.5),頁40-43。
王浩,〈翰林院與明代的文化教育探論〉《河西學院學報》,04期(甘肅:2013.8),頁61-71。
方祥,〈明代詹事府的構成及其職能初探〉《黑河學院學報》,02期(黑龍江:2015.4),頁137-146。
余福海,〈晚明文官群體與宦官群體關係析探—以袁崇煥交結魏忠賢的史事為個案〉《平頂山學院學報》卷30期01(河南:2015.2),頁53-59。
包詩卿,〈明代教育新析〉《史學月刊》,10期(河南:2013),頁46-54。
包詩卿,〈明代經筵制度新探〉《史學集刊》,02期(吉林:2017),頁63-70。
朱鴻,〈《徐顯卿宦蹟圖》研究〉《故宮博物院院刊》,02期(北京:2011.3), 頁47-80。
朱鴻林,〈明太祖的經史講論情形〉《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45期(香港:2005.1), 頁141 -172。
朱鴻林,〈申時行的經筵講章〉《屈萬里先生百歲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家圖書館,2006),頁509-533。
朱鴻林,〈明神宗經筵進講書考〉《華學》(第九、第十輯,)第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初刊:中山大學出版社),頁131-147。
朱鴻林,〈高拱與明穆宗的經筵講讀初探〉《中國史研究》,01期(北京:2009), 頁131-147。
朱紅霞,〈翰林學士與制誥草擬〉《代天子立言:唐代制誥的生成與傳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9),頁143
朱子彥,〈明萬曆朝經筵制度述論〉《社會科學戰線》,02期(吉林:2007),頁122-128。
余勁東,〈閣臣更替與景泰政治內閣的地位變遷〉《長江大學出版社(社會科學版)》卷42期03期(湖北:2019.5),頁94。
林麗月,〈「擊內」抑或「調和」?—試論東林領袖的制宦策略〉《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 14期(1986.6),頁35-56。
李伯重,〈明代後期國家決策機制研究〉《中華文史論叢》期13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19.1),頁2-69。
汪燕崗,〈雕版印刷與民代通俗小說的出版〉《學術研究》期09(廣東:2009),頁137-143。
吳琦、唐金英,〈明代翰林院的政治文化功能〉《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卷01(湖北:2006),頁96-101。
吳琦、趙秀麗,〈明代皇帝及儲君教育的缺失〉《淮陽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9卷06期(湖北:2007.6),頁779-784。
吳仕偉,〈略論明代宮廷的宦官教育〉《昆明學院學報》,02期(雲南:2009.3),頁52-56。
吳兆豐,〈化宦:明代中期士大夫對宦官的新認知與行動〉《漢學研究》,34卷:2期(臺北:2016.6),頁37-71。
吳兆豐,〈中晚明士大夫教化宦官「運動」:以內書堂為中心〉《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66期(香港:2018.1),頁65-93。
吳兆豐,〈以「攻宦」為名:明成化間名臣王恕的政治形塑〉《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香港:2016.7),頁69-89。
邱仲麟,〈點名與遷到—明代京官朝參與工作文化的探索〉《新史學》,02期(臺北:1998.6),頁1-41。
邱進春,〈明代北京行部與行在六部考辨〉《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62卷01期,(湖北:2009.1),頁93-96。
胡丹,〈洪武朝內府官制之變與明初的宦權〉《史學月刊》,05期(河南:2008),頁41-47。
胡丹,〈明代司禮監研究〉,《明史研究論叢》(第九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頁63-85。
胡丹,〈明代的朝會與「懶朝」〉《紫禁城》,05期(北京:2008.9),頁188-193。
胡丹,〈明代早朝述論〉《史學月刊》,09期(河南:2009),頁28-37。
胡丹,〈明太祖禁止宦官干政「祖制」之辯〉《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期02(山東:2010),頁40-43。
高志忠,〈明代內書堂教育與知識型宦官〉《蘭州學刊》,10期(蘭州:2011.10),頁151-156。
陳天浩,〈晚明宦官劉若愚生平考略〉《明清史集刊》卷12(香港:2017:6),頁33-50。
陳賢波,〈柘林兵變與明代中後期廣東的海防體制〉《國家航海》期03(上海:2014),頁1-19。
張存武,〈說明代宦官〉《幼獅學志》,3:5(臺北:1964),頁1-22。
張緝華,〈明仁宣時內閣制度之變與宦官僭越相權之禍〉《史語所集刊》,31本(臺北:1960),頁179-197。
張英聘,〈略述明代的經筵日講官〉《刑臺師範學報(綜合版)》,04期(河北:1995),頁14-16。
張英聘,〈試論明代的經筵制度〉《明史研究》(第五輯),(河北:1997.5),頁139-148。
張韵,〈論明代翰林院在高級官員培養中的作用及其得失—以憲宗朝為例〉《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 25卷 06期(湖北:2007.12),頁41-44。
張獻忠,〈明中後期商業出版的大眾傳播性與文化的下移〉《求是學刊》卷40期02,(黑龍江:2013.3),頁164-169。
張獻忠,〈廟堂與天下:晚明社會輿論與朝廷政治〉《山東社會學》,(山東:2018.9),頁86-89。
張瑞,〈科舉考試對晚明印刷業的影響〉《中國出版》期15(北京:2019),頁67-69。
張抒,〈論明代雕版印說與宋體字的形成〉《南京藝術學院學報》(江蘇:2012.1),頁30-34。
梁紹傑,〈明代宦官教育的名稱與初設時間新證〉《史學集刊》,1996:3(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頁18-23。
梁紹傑,〈明代內書堂的設立與祖制〉《趙令揚教授上庠講學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香港:中華書局,2015.6),頁162-188。
楊業進,〈明代經筵制度與內閣〉《故宮博物院院刊》,02期(北京:1990),頁79-87。
趙現海,〈銀章密奏與洪熙中樞〉06期(臺北:2010)《故宮博物院院刊》,頁60-159。
趙子富,〈明代的翰林院與內閣〉《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06期(北京:1988),頁98-104。
趙子富,〈明代的翰林院與內閣〉《東北師大學報(哲社會科學版)》,176期(長春:1998),頁103-104。
趙中男,〈試述明代宮廷史的分期與特點〉,《故宮博物院院刊》,04期(北京:故宮博物院,2007),頁48-62。
鄭連章,〈文華殿一區建築沿革考〉《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二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10)。
歐陽琛,〈明代的司禮監〉《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期,(江西:1983 ),頁12-21。
歐陽琛,〈明內府內書堂考略:兼論明司禮監和內閣共理朝政〉《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02期(江西:1990),頁56-61。
關文發、嚴廣文,〈明代官員職前培訓制度〉《明代的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頁268-311。
甄鵬,〈明代大學士的排名及首府的確定〉《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01期(山東:2014.3),頁36-39。
劉曉東、年旭,〈洪武朝東宮官屬的嬗替與外廷政治〉《故宮博物院院刊》,03期(北京:2012),頁162-163。
謝貴安,〈明代宮廷教育思想初論〉《求是學刊》,02期(黑龍江:2015),頁163-171。
謝貴安,〈明代經筵和日講講官的選任條件〉《明清論叢》,01期(北京:2015),頁25-52。
謝貴安,〈明熹宗經筵日講述論〉《學習與探索》,10期(黑龍江:2015),頁145-152。
謝貴安,〈國學經典:明神宗經筵日講課程考〉《華中國學》,02期(湖北:2015),頁137-152。
謝貴安,〈明崇禎經筵日講初探〉《人文論叢》(第2輯),24卷(湖北:2015),頁137-146。
謝貴安,〈明世宗經筵日講階段性特徵述論〉《華中國學》,01期(湖北:2016),頁 107-118。
謝貴安、謝盛,〈內書堂教習考〉《故宮學刊》,02期(北京:2016.12),頁69-94。
謝盛,〈魏忠賢「文盲」考辨〉《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43期05(河南:2016.9),頁118-124。

【學位論文】

于芳芳,《儲才養望:明代翰林院制度運作的考察與思考》,曲阜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山東:2016.6)。
王淳慶, 《清華之選:明代庶吉士考選與教習館課變遷考》,清華大學碩士論文(新竹:2012.6)。
王麗靜,《明代太常寺研究》,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吉林:2015.5)。
尹 鑫,《明代東宮官研究》,西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甘肅:2014)。
周丹,《明代會試主考官研究》,江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江西:2016.6)。
常文相,《聖王期待與萬曆早朝政局:以《帝鑒圖說》為中心》,東北師範大學碩士研究論文(吉林:2010,6)。
陳彥超,《明代編修官研究》,蘭州大學碩士論文(甘肅:2013.5)。
陳志婷,《經筵與嘉靖大禮議》,東北師範大學碩試論文(吉林:2016.6)。
陳璽,《明代戶部侍郎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9.5)。
陳延軒,《明代禮部尚書群體研究》(福建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7.5)。
陳婧,《明代南京戶部尚書研究》(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8.3)。
黃寶慧,《明代北京國子監祭酒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13.1)。
唐金英,《明代翰林院的社會文化功能》,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湖北:2007.5)。
張聖蘇,《明代文化宦官初探》,江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江西:2011.6)。
張書銘,《明代兵部尚書研究》,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山東:2019.6)
潘婧瑋,《明英宗經筵研究》,西南民族大學碩試論文(四川:2017.6 )。
蕭宇青,《明代的經筵制度》,華南師範大學碩試論文(廣東:2007)。
蕭意茹,《明代西苑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臺北:2011)。
張瀟,《明代刑部尚書研究》,甘肅政法學院碩士論文(甘肅:2016.5)。
閻福新,《明代吏部尚書研究》,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山東:2017.5)。

【工具書/史料彙編】

朱偰,《明清兩代宮院建置沿革圖考》(北京:古籍出版社,1990)。
胡丹,《明代宦官史料常編》(江蘇:鳳凰出版社,2014.1)。
梁紹傑、趙令揚編,《明代宦官碑傳錄》(香港:香港大學中文系出版,199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