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7.180.21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林家妃
作者(外文):Lin, Chia-Fei
論文名稱(中文):梵漢對比視角下的《維摩詰經》語法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Grammatical Study of the “Vimalakīrti Nirdeśa Sūtr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anskrit-Chinese Comparative Analysis
指導教授(中文):陳淑芬
指導教授(外文):Chen, Shu-Fen
口試委員(中文):劉承慧
朱慶之
鄧偉仁
朱冠明
口試委員(外文):Liu, Cheng-Hui
Zhu, Qing-Zhi
Deng, Wei-Ren
Zhu, Guan-Ming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號:103041802
出版年(民國):112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45
中文關鍵詞:《維摩詰經》梵漢對比語言接觸語序「主題-評述」結構
外文關鍵詞:Vimalakīrti-Nirdeśa-SūtraSanskrit-chinese comparative collationLanguage contactWord OrderTopic-comment construc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文取材梵本《維摩詰經》與其傳世的三部漢譯本──分別由三國吳支謙、姚秦鳩摩羅什和唐玄奘翻譯──,以對比法考察梵語單句、合句、複句和分詞構句與其譯文結構的對應關係,以及不同時期的語法表現。
  考察結果,梵語單句的定式動詞句的SOV語序和複合詞語序對漢語受事前置句式有過一定影響,並討論漢譯佛經語言「與」字被動句的成因。合句方面,受梵語合句傾向使用關係詞語合成分句的影響,經同經異譯比較,顯示隨時代推演,越後期的文本使用越多關係詞語連接分句,加速漢語由意合到形合的轉變。複句方面,梵語名詞從句的翻譯策略是主題化;形容詞從句和副詞從句的翻譯,則視篇章類型而定,敘事篇章對應「主題-評述」結構;論說篇章,對應「主題-評述」和「條件-推論」。分詞構句方面,梵語絕對分詞構句,敘事篇章總體對應漢語「主題-評述」;獨立分詞構句,為了標記原典獨立結構與主要子句的主語不同,譯文以「時」、「後」標明句界,傾向強制使用。
  總之,漢語在與語言類型差異極大的梵語長期接觸下,漢語除了作為主題優先語言的特點更加顯耀之外,同時加速由意合到形合的轉變。
關鍵詞:《維摩詰經》、梵漢對比、語言接觸、語序、「主題-評述」結構
Abstract
This dissertation is based on the Sanskrit version of Vimalakīrti Nirdeśa Sūtra and its three handed-down Chinese translations that were respertively—translated by Wu Zhiqian (支謙)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 period (220-280 A.D.), Kumārajīva (鳩摩羅什) during the Yao Qin (姚秦) period (also known as the Later Qin, 384-417 A.D.), and Xuanzang (玄奘) during the early Tang (唐) period (602-664 A.D.) by using the comparative method investigates the construction of simple sentences, compound sentences, complex sentences, and participle clauses of Sanskrit and the corresponded relations of its structure of translation, and also the grammatical manifestation of the three translated version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Regarding Sanskrit simple sentences, the SOV word order of finite clauses and compound word order have had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patient preposition sentences. In additi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reason for the passive sentence with "yǔ" (與) in 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In the aspect of compound sentences, by the influence of Sanskrit's preference for using connectives to connect clauses has been observed, and through a comparison of translations from different periods, it is evident that as time progressed, texts increasingly employed relational words to link clauses in Chinese translations, accelerating the transition from parataxis to hypostasis in Chinese. According to the complex sentence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for Sanskrit noun clauses involves topicalization. The translation of adjective clauses and adverbial clauses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semantics of discourse type. In narrative discourse, they correspond to a "topic-comment" structure, while in expository discourse, they correspond to both "topic-comment" and "condition-inference" structures. Regarding participle clause in Sanskrit, absolute participial constructions in narrative discourse generally correspond to the "topic-comment" structure in Chinese. Independent participial constructions, on the other hand, are used to mark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independent structure in the source text and the subject of the main clause. In translation, it is common to use " shí " (時) or "hòu " (後) to indicate the boundary of the clause, tending to enforce their usage.
Briefly, under the long-term contact between Chinese and Sanskrit, the two distinct languages typologies, the Chinese language becomes more prominent as a Topic-Prominent language and accelerates its transformation from parataxis to hypotaxis.
Key words: Vimalakīrti-Nirdeśa-Sūtra, Sanskrit-chinese comparative collation, Language contact, Word Order, Topic-comment construction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v
表目次 ix
凡例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意義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及材料時間差質疑 4
一、 研究方法 4
二、 材料時間差質疑 8
第三節 研究材料 10
一、 梵文文本 14
二、 漢語譯本 18
第四節 章節安排 22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評述 24
第一節 佛教漢語的語言性質 25
第二節 漢譯佛經語法研究回顧與評述 27
一、 1980年以來的漢譯佛經語法研究 27
二、 梵、漢語語言對比 30
(一) 梵、漢語的語言類型和語法手段對比 30
(二) 梵、漢語的詞類對比 32
(三) 梵、漢語的句式對比 36
1. 受事前置句 38
2. 「若VP時」結構 42
3. 選擇關係「為……為……」式 46
4. 關係代詞及關係結構的翻譯 46
第三章 梵語單句的翻譯 48
第一節 梵語單句的語序 48
一、 傳統語序 49
二、 語用因素導致的語序改變 56
第二節 《維摩經》中單句的翻譯 57
一、 主動語態和中間語態 58
二、 被動語態 66
第三節 梵語受事前置的翻譯 74
一、 受事主語句的梵語影響來源 75
(一) 定式動詞句的語序 76
(二) 複合詞的語序 79
(三) 漢譯《維摩經》受事前置的特點 81
二、 「與」字被動句 82
(一)「與」字被動句的界定 83
(二) 上古漢語「圍」、「繞(/繞)」的用法 87
(三)「與」字被動標記的成因 89
三、 小結 95
第四章 梵語合句的翻譯 97
第一節 梵語對等關係詞語的介紹 97
第二節 《維摩經》中梵語合句的翻譯 102
一、 並列關係:ca、tathā(api) 102
(一) 關係詞語:復(有)/與/并/及 102
(二) 關係詞語:若……若…… 104
二、 轉折關係:ca……ca……/(api)tu…… 108
三、 選擇關係:kim……uta/……vā 112
四、 推論關係:tat、tasmāt、tena 123
第三節 梵語並列關係詞語對漢語關係詞語的影響 126
第五章 梵語複句的翻譯 128
第一節 梵語複句的種類 128
第二節 漢語的「主題-評述」結構 129
第三節 名詞從句的翻譯 131
一、 梵語名詞從句的特點 131
二、 《維摩經》中梵語名詞從句的翻譯 133
三、 梵語名詞從句的翻譯策略:主題化 138
(一) 上古漢語名詞化手段:「主之謂」結構 138
(二) 主題化策略 140
第四節 形容詞從句的翻譯 141
一、 梵語形容詞從句的特點 141
(一) 關係結構介紹 141
(二) 梵語的關係結構:關聯式主從句 143
二、 《維摩經》中梵語形容詞從句的翻譯 146
(一) 中心名詞在關係從句 146
(二) 中心名詞在關聯主句 151
(三) 中心名詞同時在關係從句與關聯主句 155
(四) 無中心名詞 158
三、 梵語帶形容詞從句結構所對應的譯文結構 164
(一) 敘事篇章:「主題-評述」結構 164
(二) 論說篇章:「主題-評述」結構和「條件-推論」複句 164
第五節 梵語副詞從句的翻譯 165
一、 梵語副詞從句的類型 165
二、 《維摩經》中梵語副詞從句的翻譯 166
(一) yadi 166
(二) sacet 171
(三) 時間:yadā……tadā…… 175
(四) 空間:yatra……tatra/tatas…… 180
(五) 方法:yathā......tathā...... 186
三、 梵語帶副詞從句結構所對應的譯文結構 190
(一) 對應從屬關係詞語副詞從句的譯文結構 190
(二) 對應副詞從句的譯文結構 191
(三)「在+所(+名)」 192
第六章 分詞構句的翻譯 200
第一節 絕對分詞的翻譯 200
一、 梵語的絕對分詞 200
二、 《維摩經》中絕對分詞的翻譯 200
三、 梵語帶絕對分詞結構所對應的譯文結構 205
第二節 獨立結構的翻譯 207
一、 梵語的獨立結構 207
二、 《維摩經》中獨立位格的翻譯 208
三、 《維摩經》中獨立屬格的翻譯 215
四、 梵語帶獨立結構所對應的譯文結構 224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 227
第一節 結論 227
第二節 研究反思與未來展望 229
參考文獻 233
一、 傳統文獻 233
二、 近人論著 234
(一) 經論譯本 234
(二) 研究論著 234
(三) 網路資料 245

一、 傳統文獻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劉向集錄,《戰國策》上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許惟賢整理,《說文解字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後漢]安世高譯,《佛說㮈女祇域因緣經》(T14,no. 553)。
[後漢]康孟詳譯,《佛說興起行經》(T04,no. 197)。
[吳〕支謙譯,《佛說維摩詰經》,(T14,no. 474)。
[西晉〕竺法護譯,《正法華經》,(T9,no. 236)。
[東晉〕法顯著,《高僧法顯傳》,(T51,no. 2085)。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T9,no. 262)。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T14,no. 475)。
[後秦〕釋僧肇撰,《注維摩詰經》,(T38,no. 1775)。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T2,no. 99)。
[南齊]求那毘地譯,《百喻經》,(T04,no. 209)。
〔梁〕僧祐著,《出三藏記集》(T55,no. 2145)。
〔梁〕慧皎著,《高僧傳》(T50,no. 2059)。
[隋〕笈多譯,《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T8,no. 238)。
[唐〕玄奘譯,《說無垢稱經》,(T14,no. 476)。
[唐]玄奘譯,《本事經》,(T17,no. 765)。
〔唐〕窺基著,《說無垢稱經疏》,(T38,no. 1782)。
[唐]慧琳撰,《一切經音義》,(T54,no. 2128)。
[唐]澄觀撰,《大方廣佛華嚴經疏》,(T35,no. 1735)。
[宋]施護譯,《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T08,no. 228)。
[明]長春真人等編,《正統道藏》,第二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二、 近人論著
(一) 經論譯本
高永旺、張仲娟譯著,《維摩詰經》,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陳引馳、林曉光注譯,《新譯維摩詰經》,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
黃寶生,《梵文佛經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黃寶生譯注,《梵漢對勘維摩詰所說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賴永海釋譯,《維摩詰經》,高雄縣:佛光,1997年。
坂本廣博,〈支謙譯《維摩經》試譯(一)〉,《叡山學院研究紀要》2009年,第31號,頁15-60。
坂本廣博,〈支謙譯《維摩經》試譯(二)〉,《叡山學院研究紀要》2010年,第32號,頁15-60。
高橋尚夫、西野翠訳,《梵文和訳維摩経》,東京:春秋社,2011年。
高橋尚夫編著,《維摩経ノート》I-V.,東京:ノンブル社,2017-2019年。
植木雅俊譯,《維摩経:梵漢和対照・現代語訳》,東京:岩波書店,2011年。
(二) 研究論著
大木康,〈「國際漢學講座」專欄:日本人怎樣閱讀中文文獻?──「漢文訓讀」與「中文直讀」〉,《中正漢學研究》,第1期,2016年6月,頁229-250。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方一新,〈《興起行經》翻譯年代初探〉,《中國語言學報》,第11期,2003年,頁276-285。
___,〈《佛說㮈女祇域因緣經》翻譯年代考辨〉,《漢語史學報》,《漢語史學報》,第7輯,2008年,頁238-261。
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___,《漢語語法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年。
王文顏,《佛經重譯經研究與考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王重民,《敦煌遺書論文集》,臺北:明文出版社,1985年。
王培培,《西夏文《維摩詰經》整理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
王繼紅,〈語言接觸與佛教漢語研究〉,《安陽工學院學報》,第3期,2006年6月,頁91-94。
______,〈玄奘譯經的語言考察──以《阿毗達摩俱舍論》梵漢對勘為〉,原發表於《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第1期,2006年,頁66-72。本文使用收入蔣紹愚、胡敕瑞主編,《漢譯佛經語法研究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頁107-122。
___,《基於梵漢對勘的《阿毗達磨俱舍論》語法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4年。
古景伊,《漢譯《金剛經》的語言風格研究──以羅什和玄奘譯本的詞彙、虛詞、句法的比較為中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史慧超,《《世說新語》中的疑問句分析》,北京:北京語言大學碩士學位,2008年。
申小龍,《中國句型文化》,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
如實佛學研究室,《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多經》,臺北:綠林寮有限公司,2014年。
朱德熙,〈自指和轉指──漢語名詞化標記「的、者、所、之」的語法功能和語義功能〉,《方言》,第1期,1983年,頁16-31。
朱冠明,〈中古佛經与漢語受事主語句的發展──兼談佛經翻譯影響漢語語法的模式〉,《中國語文》,第2期,2011年,頁169-178,192。
___,〈漢譯佛經語法研究述要〉,收入《漢譯佛經語法研究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頁1-45。
___,《先秦至中古漢語語法演變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___,〈佛教漢語研究概況〉,《文獻語言學》,第1期,2021年,頁155-186。
朱慶之,《佛經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___,〈漢譯佛經語文中的原典影響初探〉,《中國語文》,第5期,1993年,頁379-385。
___,〈漢譯佛經的「所V」式被動句及其來源〉,《古漢語研究》,第1期,1995年1月,頁29-45。
___,〈佛教混合漢語初論〉,原載《語言學論叢》,第24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本文引自《佛教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頁1-32。
___,〈略論笈多譯《金剛經》的性質及其研究價值〉,《普門學報》,第36期,2006年11月,頁17-34。
___,〈再論佛教漢語研究的主要任務和基本方法〉,《漢語教學與文化新探》,2017年,頁248-269。
___,〈從平行梵本看支譯《維摩詰經.菩薩品》所謂「『是』後置特殊判斷句」的真實句法語義結構〉,《佛光學報》,新5卷,第2期,2019年7月,頁39-76。
朱慶之、朱冠明,〈佛經與漢語語法研究——20世紀國內佛教漢語研究回顧之二〉,《漢語史研究集刊》,第9輯,2006年,頁413-459。
江素雲,《維摩詰所說經敦煌寫本綜合目錄(序言)》,臺北:東初,1991年。
江藍生,〈語言接觸與元明時期的特殊判斷句〉,《語言學論叢》,第28輯,2003年,頁43-60。
李佐豐,《古代漢語語法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何樂士編,《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語文出版社,2004年。
______,《史記語法特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上冊,上海:商務印書館年,1947年。
呂叔湘,〈通過對比研究語法〉,收入《語言教學與研究》,第2期,1992年,頁4-18。
宋金蘭,〈漢藏語選擇問句的歷史演變及類型分布〉,《民族語文》,第1期,1996年,頁27-33。
李子瑄、曹逢甫,《漢語語言學》,臺北:正中書局,2009年。.
李博寒,《漢語歷史語言學框架中的《無量壽經》語法梵漢對勘研究──以梵文名詞工具格、從格和處所格的漢譯為例》,香港: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哲學博士論文,2017年。
___,〈佛經翻譯對「時」的語法化之影響〉,《漢語史學報》,第1期,2021年,頁123-133。
李煒,〈試談梵漢對比研究的方法和意義〉,《漢語史學報》,第15輯,2015年,頁66-76。
吳娟,〈漢譯《維摩詰經》中「云何」的特殊用法〉,《中國語文》,第1期,2011年,頁43-52,95-96。
沈家煊,〈關於語法演變的機制〉,《古漢語研究》,2013年,第3期,頁59-71。
侃本,《漢藏佛經翻譯比較研究》,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8年。
周法高,《中國古代語法.造句篇》,臺北:史語所,1961年。
周曉彥、龍國富,〈漢譯佛經由伴隨到被動的「與」字被動句〉,《古漢語研究》,2020年,第4期,頁83-93,127-128。
季羨林,《印度古代語言及吐火羅文研究》,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7年。
林光明,《阿彌陀經譯本集成》,臺北:迦陵出版社,1995年。
林家妃,〈漢譯佛經帶「與O+俱」套接式主題鏈的構成及其成因〉,《漢學研究》第40卷,第2期,2022年6月,頁227-257。
林美伶(釋堅融),《《中部》關係句及其對應漢譯句式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8年。
林純瑜,《龍藏.維摩詰所說經研究》,臺北:法鼓文化,2001年。
___,《藏文本《維摩詰經》傳衍考析》,臺北:藏典出版社,2017年。
果濱編撰,《漢譯《維摩詰經》四種譯本比對暨研究:全彩版》,臺北:萬卷樓,2018年。
俞理明,《佛經文獻語言》,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姜南,〈漢譯佛經中增譯的話題轉移標記──以《妙法蓮華經》的梵漢對勘為基礎〉,原刊於《中國語文》,第3期,2007年。本文使用收入蔣紹愚、胡敕瑞主編,《漢譯佛經語法研究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頁143-156。
___,《基於梵漢對勘的《法華經》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___,〈漢譯佛經等比標記「如……等/許」探源〉,收入漢譯佛經語言研究編委會編,《漢譯佛經語言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2014年,頁73-78。
___,〈再探指示代詞「那」的來源——來自漢譯佛經的證據〉,《古漢語研究》2020年,第2期,頁68-73,127。
姚振武,《上古漢語語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梅祖麟,〈現代漢語選擇問句法的來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9本第1分,1978年,頁15-36。
柳士鎮,《魏晉南北朝歷史語法》,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年。
段晴,〈梵文以及梵文的啟示〉,收入於于維雅主編《東方語言文字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胡欣宜,《梵本《維摩詰經.天女品》之譯註》,宜蘭:佛光大學佛教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胡適,《胡適文存》第3集上1-4卷,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30年。
孫天心,〈草登嘉戎語的關係句〉,《語言暨語言學》,2006年,第7卷,第4期,頁905-933。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___,《中國文學中的維摩與觀音》,天津:天津教育,2005年。
徐江勝,〈論古漢語「所」、「者」關係從句〉,《寧夏大學學報》,第37卷,第5期,2015年9月,頁55-59。
唐鈺明、周錫䪖,〈論先秦漢語被動式的發展〉,《中國語文》,第4期,1985年,頁281-285。
唐鈺明,a 〈古漢語被動式動詞帶賓語的考察〉,收入《人類學論文選集2》,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7年,頁315-327。
___,b 〈漢魏六朝被動式略論〉,《中國語文》,第3期,1987年,頁216-223。
高列過,〈中古同經異譯佛經語言研究概述〉,《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6期,頁143-148。
高明道,〈漢譯佛經「時」字雜談(上)〉,《法光》,第260期,2011年5月,頁2-3。
___,〈漢譯佛經「時」字雜談(下)〉,《法光》,第261期,2011年6月,頁2-3。
高橋彌守彥,〈關於無定處所名詞〉,《雲夢學刊》,第1期,1994年,頁61-66。
郭錫良等,《古代漢語》,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張伯江,《什麼是句法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年。
張延成、孫婉,〈漢文佛經詞彙研究現狀概述〉,收入《第二屆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暨《中國宗教文學史》編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8年,頁414-427。
張會森,〈對比語言學問題〉,原載《外語學刊》,1991年,第5期,本文使用收入王福祥編《對比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巿:外語教學與研究,1992年,頁15-29。
張赬,〈晚唐五代的受事前置句〉,《語言科學》,第4卷,第2期,2005年,頁81-91。
曹逢甫著;王靜譯,《漢語的句子和子句結構》,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4年。
曹廣順、遇笑容,〈從語言的角度看某些早期譯經的翻譯年代問題——以《舊雜譬喻經》為例〉,《漢語史研究集刊》,第3輯,2000年,頁1-9。
曹廣順,〈從中古譯經選擇問句中連詞的使用談起〉,《歷史語言學研究》,第3輯,2010年,頁135-145。
曹廣順、遇笑容,〈中古譯經、元白話語法研究與語言接觸〉,《漢語史學報》,第10輯,2010年,頁77-85。
曹廣順、遇笑容,〈變與不變——漢語史中語言接觸引發語法改變的一些問題〉,《歷史語言學研究》,第8輯,2014年,頁150-165。
曹廣順、遇笑容,〈從中古譯經和元白話看第二語言習得導致的語言接觸〉,《歷史語言學研究》,第9輯,2015年,頁1-10。
曹廣順,〈歷時與共時──漢語語法史中語言接觸研究的兩個不同視角〉,收入朱慶之等編,《漢語歷史語言學的傳承與發展──張永言先生從教六十五周年紀念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年,頁343-360。
曹日升,《文言常用虛詞通解》,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許仰民,《古漢語語法新編》,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
許世瑛,《中國文法講話(修訂本)》,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3年。
許偉銘,〈譯註〈諸法言品〉〉,收入萬金川主持〈新出梵本《維摩詰經》與漢譯諸本文獻學對勘(III-II)研究成果報告〉,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 計畫成果報告,2007年,頁1-185。
陳玉潔等,〈萊比錫標注系統及其在漢語語法研究中的應用〉,收入《方言》,2014年,第1期,頁1-13。
陳建民,《翻譯學:理論、策略、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陳秀蘭,《基於梵漢對勘的魏晉南北朝佛經詞彙語法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年。
陳淑芬,〈《金剛經》梵文複合詞及其漢文譯語的對勘研究:以羅什本與玄奘本為依據〉,《中正漢學研究》,第2期,2015年,頁189-240。
___,《梵漢對勘《藥師經》讀本》,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20年。
___,〈梵文關聯式主從句之漢譯「若」句式研究:以《藥師經》為主〉,佛教傳播與語言變化——第十四屆漢文佛經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教育大學、香港中文大學。2021年12月10日—12月12日。
程恭讓,《華梵之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黃成龍、余文生(Jonathan P. Evans),〈羌語關係子句的類型〉,《漢藏語學報》,第1期,2007年,頁143-161。
黃成龍,〈羌語子句的關係化手段〉,《民族語文》,第4期,2008年,頁19-31。
解惠全、崔永琳、鄭天一編著,《古書虛詞通解》,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楊伯峻,《古漢語虛詞》,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___,《文言語法》,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2。
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大陸語文出版社,1992年。
楊樹達,《詞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9年。
楚永安,《文言複式虛詞》,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6年。
萬金川,a 〈宗教傳播與語文變遷:漢譯佛經研究的語言學轉向所顯示的意義(一)〉,《正觀雜誌》,2001年,第19期,頁5-52。
___,b 〈宗教傳播與語文變遷:漢譯佛經研究的語言學轉向所顯示的意義(二)〉,《正觀雜誌》,2001年,第20期,頁5-82。
___,a 〈佛教學研究的語言素養──從佛陀的方言能力談起〉,《法光雜誌》,第164期,2003年5月。
___,b 〈佛經譯詞的文化二重奏〉,《普門學報》,2003年11月,第18期,頁47-78。
___,《佛經語言學論集:佛經研究的語言學轉向》,南投縣:正觀,2005年。
___,〈佛經漢譯流程裡「過度性文本」的語文景觀【第一部】〉,《正觀雜誌》,2008年,第44期,頁103-142。
___,〈《維摩詰經》支謙譯本的點校──兼論該一經本的譯者歸屬及其底本語言〉,《佛光學報》,新1卷,第2期,2015年7月,頁101-232。
董秀芳,〈論「時」字的語法化〉,《欽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5卷,第1期,2000年3月,頁48-54。
___,〈古漢語中的後置詞「所」──兼論古漢語中表方位的後置詞系統〉,《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8年,頁108-109。
董琨,〈「同經異譯」與佛經語言特點管窺〉,《中國語文》,第6期,2002年,頁559-576。
遇笑容,〈漢語語法史中的語言接觸與語法變化〉,《漢語史學報》,第4輯,2004年,頁27-34。
___,〈梵漢對勘與中古譯經語法研究〉,《漢語史學報》,第6輯,2006年,頁61-67。
___,〈理論與事實:語言接觸視角下的中古譯經語法研究〉,《漢語史學報》,第7輯,2007年,頁121-127。
___,〈試說漢譯佛經的語言性質〉,《歷史語言學研究》,第1輯,2008年, 頁65-78。
___,《《撰集百緣經》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___、曹廣順,〈再談中古譯經與漢語語法史研究〉,收入《漢譯佛經語法研究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頁46-69。
遇笑容、曹廣順,〈從中古譯經的譯本和譯者談起〉,《漢語史學報》,第18輯,2017年,頁14-23。
裴文,《梵語通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廖桂蘭,〈如是我聞,《維摩詰所說經》文本的敘事分析〉,收入《文化越界》,第1卷,第6期,2011年09月,頁121-148。
趙淑華,《《維摩詰經》諸本對勘及研究──以〈法供養品〉及〈囑累品〉為中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9年。
劉丹青編著,《語法調查研究手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
劉月華,《實用現代漢語語法》,臺北:師大書苑,1996年。
劉宏文,《《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之研究》,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劉承慧,〈試論先秦漢語的構句原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9本,第1分,1998年,頁75-101。
___,〈先秦漢語的受事主語句和被動句〉,《語言暨語言學》第7卷,第4期,頁825-861。
___,a〈先秦條件標記「苟」、「若」、「使」的功能〉,《清華學報》,新40卷,第2期,2010年6月,頁221-244。
___,b〈中古譯經「已」對近代「了」的影響──語言接觸如何牽動語法演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1本,第3分,2010年9月,頁467-512。
___,c〈先秦書面語的小句合成體──與現代書面語的比較研究〉,《清華中文學報》,第4期,2010年12月,頁143-186。
___,〈先秦語體類型及其解釋──以《左傳》為主要論據的研究〉,《當代修辭學》,第1期,2018年,頁59-72。
蔡耀明主編,《世界文明原典選讀V:佛教文明經典》,新北:立緒文化,2017年。
魯迅,《魯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龍國富,〈從語言接觸看漢譯佛經中連接詞“若”的特殊用法〉,《漢語史學報》第7輯,2007年,頁137-145。
龍國富、葉桂郴,〈中古譯經中的假設語氣助詞「時」〉,《古漢語研究》,第1期,2005年,頁74-78。
龍國富,《姚秦譯經助詞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戴浩一著,黃河譯,〈時間順序和漢語的語序〉,《國外語言學》,第1期,1988年,頁10-20。
韓小荊,〈同經異譯與佛經音義研究──以慧琳、可洪《道地經音義》為例〉,《佛光學報》,新5卷,第2期,2019年7月,頁077-104。
瀋陽北塔翻譯組,《金剛經梵文注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佛學研究中心,2013年。
顏洽茂,《《金剛經》《壇經》直解》,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
___,《翻譯佛經語料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9年。
魏培泉,〈東漢魏晉南北朝在語法史上的地位〉,《漢學研究》,第18卷特刊,2000年12月,頁199-230。
釋惠敏、釋齎因編譯,《梵語初階》,臺北:法鼓文化,1996年。
羅世方,《梵語課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日〕山田龍城著,許洋主譯,《梵文佛經導論》,中和巿:華宇出版社,1988年。
[日]中村元主編,余萬居譯,《中國佛教發展史》(上),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
〔日〕水野弘元著,許洋主譯,《佛教文獻研究》,臺北:法鼓文化,2003年。
〔日〕太田辰夫著,蔣紹愚、徐昌華譯,《中國語歷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日〕太田辰夫著,江藍生、白維國譯,《漢語史通考》, 重慶:重慶出版社,1991年。
[日]木村清孝著;辛如意譯,〈第一章 中國佛教〉,收入於沖本克己、菅野博史編輯,《佛教的東傳與中國化》,臺北:法鼓文化,2016年,頁26-74。
〔日〕加地哲定著,劉衛星譯,《中國佛教文學》,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0年。
〔日〕辛嶋靜志,〈漢譯佛經的語言研究〉,原載《俗語言研究》,第4期,1997年,本文使用〔日〕辛嶋靜志著,裘雲青等譯,《佛經語言及傳承》,上海:中西書局,2016年,頁1-22。
___,〈漢譯佛典的語言研究〉,《文化的饋贈──漢學研究國際會議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頁512-514。
〔日〕辛嶋靜志著,徐文堪譯,〈早期漢譯佛教經典所依據的語言〉,《漢語史研究集刊》,第10輯,2007年,頁293-305。
〔日〕辛嶋靜志,〈試探《維摩詰經》的原語面貌〉,《佛光學報》,新1卷,第2期,2015年,頁73-110。
[日]志村良治著;江藍生、白國維譯,《中國中世語法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日]船山徹著;辛如意譯,〈第五章 佛經漢譯史要略〉,收入於沖本克己、菅野博史編輯,《佛教的東傳與中國化》,臺北:法鼓文化,2016年,頁238-283。
〔日〕榊亮三郎著;許洋主譯,《新修梵文學》,收入如實佛學研究室編著,《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5冊,臺北:如實出版社,1996年。
〔法〕拉蒙特(É. Lamotte)著,郭忠生譯,《維摩詰經序論》,南投縣:諦觀雜誌,1990年。
〔法〕房德裏耶斯(Vendryes,J.)著,岑麒祥、葉蜚聲譯,《語言》,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年。
〔英〕麥克唐奈著,張力生譯,《學生梵文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英]戴維.克里斯特爾(David Crystal)編;沈家煊譯,《現代語言學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荷〕許理和(Erik Zürcher)著,蔣紹愚譯,〈最早的佛經譯文中的東漢口語成分〉,《語言學論叢》,第14輯,1984年,頁197-225。
〔荷〕許理和(Erik Zürcher)著,顧滿林譯,〈關於初期漢譯佛經的新思考〉,《漢語史研究集刊》,第4輯,2001年,頁286-312。。
〔荷〕許理和(Erik Zürcher)著,朱冠明譯,〈早期佛經中的口語成分──確定最佳源材料的嘗試〉,收入朱冠明著,《《摩訶僧祇律》情態動詞研究》,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年,頁223-242。
[德]哈杜默德‧布斯曼著(BuBmann, Hadumod);陳慧瑛譯,《語言學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德〕斯坦茨勒(A.F. Stenzler)著,季羨林譯,段晴、范慕尤續補,《梵文基礎讀本:語法.課文.詞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德〕威廉.馮.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著,姚小平譯,《論人類語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展的影響》,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二宮陸雄,《サンスクリット語の構文と語法―印欧語比較シンタクス》,東京:平河出版社,1989年。
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梵文佛經研究會編,《梵藏漢対照『維摩經』》,東京:大正大學出版會,2004年。
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梵文佛經研究會編,《梵文維摩經 = ポタラ宮所藏寫本に基づく校訂》,東京:大正大學出版會,2006年。
加地哲定,《增補中國佛教文學研究》,京都:同朋舍,1979年。
辻直四郎,《サンスクリット文法》,東京:岩波書店,1994年。
和辻哲郎,《佛教倫理思想史》,日本:岩波書店,1985年。
松濤泰雄,〈『維摩経』サンスクリッテキストの検討ーー諸訳本との比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5卷,第2號,2007年3月,頁513-522,1234-1235。
深浦正文,〈維摩詰所說經解題〉,收錄於《國譯一切經》,第29冊,東京:大東出版社,1974年,頁296-297。
菅沼晃,《新.サンスクリットの基礎[上]》,東京:平河出版社,1994年。
菅沼晃,《新.サンスクリットの基礎[下]》,東京:平河出版社,1997年。
菅沼晃,《新.サンスクリットの実践 :実例文で学ぶサンスクリット文の読み方》,東京:平河出版社,2012年。
植木雅俊,《梵文「維摩経」翻訳語彙典》,京都:法藏館,2019年。
植木雅俊,《梵文「法華経」翻訳語彙典》,京都:法蔵館,2020年。
鈴木晃信、古宇田亮修合撰,〈《維摩經》與其他著作引用的對照(他書における引用との対照)〉,收入《維摩経解題.付録一》,東京:大正大學出版社,2004年,頁23-41。
鎌田茂雄,《中国佛教思想史研究》,東京:春秋社,1968年。
Shobha Rani Dash,《パーリ語文法.仏典の用例に学ぶ》,京都:法蔵館,2021年。
J.Gonda著,鎧淳譯,《J.ゴンダ:サンスクリット語初等文法》,東京:春秋社,1982年。
McIntosh, Angus, and M. A. K Halliday. Patterns of Language : Papers in General, Descriptive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London: Longmans, 1966.
Apte, Vaman Shivaram. The Student’s Guide to Sanskrit Composition : A Treatise on Sanskrit Syntax for the Use of Schools and Colleges. [28th ed.]. Varanasi: Chowkhamba Sanskrit Series Office, 2002.
Dixon, R. M. W. Basic Linguistic Theory: Volume 2.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Dryer, M. 1992. “The Greenbergian word order correlations.”Language 68.1, pp. 81-138.
Edgerton, Franklin.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Grammar and Dictionary.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1993.
Egenes,Thomas. Introduction to Sanskrit. 3rd rev. ed.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2003.
Hart, George L. A rapid Sanskrit method. 1st ed.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84.
Leech, Geoffrey N. 1994 “Students’ Grammar -- Teachers’ Grammar -- Learners’ Grammar.” In Bygate, Martin, Tonkyn, Alan and Williams, Eddie eds. Grammar and the Language Teacher. New York: Prentice Hall, pp. 17-30.
Macdonell, Arthur Anthony. A Sanskrit grammar for students. 3rd ed.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erry, Edward Delavan. A Sanskrit Primer. Delhi: Motilal Banarisidass, 1936.
Qingzhi Zhu and Bohan Li. 2018 “The language of Chinese Buddh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historical linguist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Vol. 5:1, pp.1-32.
Richards, Jack C., and Richard Schmidt.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3rd ed. London: Longman, 2002.
Staal, J. F. Word Order in Sanskrit and Universal Grammar. Deventer: Kluwer, 2012.
Speijer, J. S. Sanskrit syntax. 1st ed.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98.
宗玉媺, review: Vimalakīrtinirdeśa: A Sanskrit Edition Based upon the Manuscript Newly Found at the Potala Palace梵文維摩經——ポタラ宮所藏寫本に基づく校定——, ed. by The Institute for Comprehensive Studies of Buddhism, Bulletin of the Instu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 33, pp. 288-294, Sep. 2008
曹逢甫. Sentence and Clause Structure in Chinese :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初版.臺北: 臺灣學生, 1990.
(三) 網路資料
《佛光大辭典》線上查詢系統:https://www.fgs.org.tw/fgs_book/fgs_drser.aspx 
印度學、佛教學電子詞典平台的《梵佛詞典(Fanfo Dictionary)》:http://fdict.cn/#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https://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
漢譯佛經梵漢對比分析語料庫:http://ckc.eduhk.hk:8080/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zh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https://dict.variants.moe.edu.tw/variants/rbt/home.do
CBETA Online: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
LINGUINDIC: https://linguindic.com/data/browse/linguisticnotions/1/
Monier-Williams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1899:https://www.sanskrit-lexicon.uni-koeln.de/scans/MWScan/2020/web/webtc/indexcaller.php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