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91.132.6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顏美琇
作者(外文):Yen, Mei-Hsiu
論文名稱(中文):承接、飛散與賦歸:木心散文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Inheritance, Diaspora and Homing: The Study on Mu-Xin’s Prose
指導教授(中文):楊佳嫻
指導教授(外文):Yang, Chia-Hsien
口試委員(中文):郝譽翔
劉正忠
口試委員(外文):Hao, Yu-Xiang
Liu, Cheng-Chu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號:103041510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9
中文關鍵詞:木心散文承接飛散賦歸貴族性
外文關鍵詞:Mu-XinProseInheritanceDiasporaHomingAristocratic connot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6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3
  • 收藏收藏:0
木心(1927—2011)為浙江省桐鄉縣烏鎮人,木心身歷離鄉、戰爭、文革與留學,從烏鎮、杭州、上海「散步」到紐約,此後長住紐約,直至晚年(2006)返回故鄉——烏鎮定居,地理空間上跨越東西方。人生的經歷與駐居可以概分為:烏鎮(童年)、杭州與上海(青壯年)、紐約(中晚年)、烏鎮(晚年),寓居紐約期間,木心開始重拾創作。
本文從郭松棻與陳丹青皆以「五四」為衡定木心散文特質的參考線為研究發軔,追探木心散文如何呈顯、承接五四文學特質。以木心的經歷與年紀,他恰好銜接了現代文學與當代文學,也領受過古典與前衛、中國與西方的洗禮,諳熟古典卻不拘泥,擷取西方文藝而不為堆砌,調融國粹與洋粹。木心散文經常流露著一股「貴族氣」,其貴族性是「唯美與厭俗」,以「機鋒與凝鍊」的書寫手法表現,在「言與不言」之間悠然顯露其貴族性。
木心在紐約時,回望自己的家鄉,在「邊緣」的位置書寫「中心」,站在現在回憶過去,時間與空間的錯位,唯有書寫能將記憶與現實彌合。從木心散文的「源」與「流」,探究空間與創作的互涉,「飛散」與「賦歸」如何踐履在木心散文風格中,又如何涵詠木心散文世界的紛繁多樣。「烏鎮/杭州/上海/紐約」,每一個地理空間,每一次的奔赴、顛沛或流寓,在這些人事異移與空間遷徙的連動中,在飛散的過程裡,領受藝術的教養,唯有信仰藝術,方能不固著於國家、文化、鄉愁。在「經」「歷」中認識自己與認知世界,迥然互異的生活經驗與題材,匯聚成木心寫作世界的精神內核。




關鍵詞:木心、散文、承接、飛散、賦歸、貴族性
Mu-Xin(1927—2011) was born in Wuzhen. He experienced displacement, war,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studying aboard, migrating from Wuzhen, Hangzhou, Shanghai to New York across the East and the West geographically and long stayed in New York before his return home in his later life (2006). His whole life could be categorized into stages based on his residence: Wuzhen (childhood), Hangzhou and Shanghai (young adult), New York (middle and early old age) and finally Wuzhen (old age). Mu-Xin restarted writing during his stay in New York.
This essay follows Kuo Songfen and Chen Danqing utilizing “Five Fourth Movement” to evaluate Mu-Xin’s prose and explore how Mu-Xin’s prose could manifest and inherit Five Fourth Literature. What Mu-Xin had experienced in his life connected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went through the baptism across classical and modern, the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style, knew much about the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way but not be constrained by either side; eventually he could combine the core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into his creations. Mu-Xin’s prose reveals a kind of aristocratic connotation inside; the aristocratic connotation is beauty praising and tacky hating, presented by means of sharp words and revealed the aristocratic connotation in writing and unwriting.
Mu-Xin looked over his homeland from New York, writing his hometown from overseas, commemorating the past from the present. The confusion in time and space made writing the only way to integrate the memory and the reality. From the origin of Mu-Xin’s prose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space and creation, how “diaspora” and ”homing” carried out in Mu-Xin’s works, and how they enriched the diversity in Mu-Xin’s prose. Each relocation, migration and displacement among the residence in his life- Wuzhen/ Hangzhou/ Shanghai/ New York, going through the vicissitudes in his life, Mu-Xin could perceive the art’s upbringing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diaspora, marking him not be constrained by the country, the culture and the homesick. Recognizing the life through personal vicissitudes, the living experience in different residence and various subject matters comprised of the core of Mu-Xin’s prose.




Key words: Mu-Xin, Prose, Inheritance, Diaspora, Homing, Aristocratic connotation
目 次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1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24
第四節 章節架構與說明 29
第二章 承接:敏於受影響,烈於展個性 32
第一節 呈顯五四文學特質 32
第二節 貴族性 45
第三節 印象與主見 51
第四節 小結 59
第三章 飛散:杭州、上海與紐約 60
第一節 此岸的克利斯朵夫:杭州 61
第二節 上海賦:上海 77
第三節 哥倫比亞的倒影:紐約 98
第四節 小結 111
第四章 賦歸與文化認同:故鄉與精神原鄉 113
第一節 告別與回歸:烏鎮 114
第二節 紹興希臘人 136
第三節 小結 151
第五章 結論 152
第一節 研究成果 153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展望 158
參考書目 159
附錄:木心作品版本差異說明 168
一、 專書

(一) 木心作品(依出版時間排序)

木 心,《散文一集》,臺北:洪範,1986年。(散文)
木 心,《瓊美卡隨想錄》,臺北:洪範,1986年。(散文)
木 心,《即興判斷》,臺北:圓神,1988年。(散文)
木 心,《溫莎墓園》,臺北:圓神,1988年。(小說或敘事性散文,18篇)
木 心,《素履之往》,臺北:雄獅,1993年。(散文)
木 心,《巴瓏》,臺北:元尊,1998年。(詩)
木 心,《馬拉格計畫》,臺北:翰音,1999年。(散文)
木 心,《同情中斷錄》,臺北:翰音,1999年。(散文)
木 心,《哥倫比亞的倒影》,新北:印刻,2012年。(散文)
木 心,《瓊美卡隨想錄》,新北:印刻,2012年。(散文)
木 心,《愛默生家的惡客》,新北:印刻,2012年。(散文)
木 心,《即興判斷》,新北:印刻,2012年。(散文)
木 心,《素履之往》,新北:印刻,2012年。(散文)
木 心,《溫莎墓園日記》,新北:印刻,2012年。(小說或敘事性散文,21篇)
木 心,《魚麗之宴》,新北:印刻,2012年。(訪談)
木 心,《雲雀叫了一整天》,新北:印刻,2012年。(詩)
木 心,《西班牙三棵樹》,新北:印刻,2012年。(詩)
木 心,《偽所羅門書》,新北:印刻,2012年。(詩)
木 心,《巴瓏》,新北:印刻,2012年。(詩)
木 心,《豹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小說)

(二) 中文著作(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丁曉原,《行進中的現代性:晚清「五四」散文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
木 心講述,陳丹青筆錄,《1989—1994文學回憶錄:古代之卷》,新北:印刻,2013年。
木 心講述,陳丹青筆錄,《1989—1994文學回憶錄:十七世紀之卷》,新北:印刻,2013年。
木 心講述,陳丹青筆錄,《1989—1994文學回憶錄:十八—十九世紀之卷》,新北:印刻,2013年。
木 心講述,陳丹青筆錄,《1989—1994文學回憶錄:二十世紀之卷》,新北:印刻,2013年。
木 心講述,陳丹青筆錄,《木心談木心:〈文學回憶錄〉補遺》,新北:印刻,2015年。
木 心作品編輯部編,《木心研究專號(2016):木心美術館特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
王安憶,《故事和講故事》,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1992年。
王安憶,《長恨歌》,臺北:麥田,2000年。
王安憶,《尋找上海》,新北:印刻,2002年。
王安憶,《情感的生命》,北京:中國文聯,2008年。
王國櫻,《中國文學史新講(上)》,臺北:聯經,2006年。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1998年。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2007年。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2012年。
朱光潛,《談文學》,臺北:萬卷樓,1990年。
朱自清著,朱喬森編,《朱自清全集》第一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
朱航滿,《精神素描——現當代文人閱讀筆記》,臺北:秀威,2009年。
江 力、瓊虎主編,《中國散文論壇—散文名家之講演、評析及作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何寄澎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5)散文批評卷》,臺北:正中,1993年。
汪曾祺著,鄭九平編,《汪曾祺全集(六)散文卷》,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李有成、馮品佳主編,《管見之外:影像文化與文學研究》,臺北:書林,2010年。
李有成,《離散》,臺北:允晨,2013年。
李 劼,《中國八十年代文學歷史備忘》,臺北:秀威,2009年。
李 劼,《木心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金宇澄,《我們並不知道》,臺北:東美,2017年。
周作人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一集(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藝,2003年。
周作人著,鍾叔河編訂,《周作人散文全集2(1918—1922)》,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周作人著,鍾叔河編訂,《周作人散文全集4(1925—1926)》,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周作人著,鍾叔河編訂,《周作人散文全集5(1927—1931)》,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周作人著,鍾叔河編訂,《周作人散文全集6(1932—1935)》,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周振甫譯註,《文心雕龍譯注》,臺北:五南,1993年。
宗白華,《美學的散步》,臺北:洪範,1981年。
於可訓,《中國當代文學史》,臺北:秀威,2013年。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范培松,《中國散文史》(下),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年。
范銘如,《空間/文本/政治》,臺北:聯經,2015年。
茅 盾著,婁東仁、夏龍編,《茅盾小品散文》,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6年。
郁達夫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藝,2003年。
夏承燾,《夏承燾集:第六冊天風閣學詞日記(二)》,杭州:浙江古籍,1998年。
孫 郁、李靜編,《讀木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孫 郁,《民國文學十五講》,太原:山西人民,2015年。
孫 遜、陳恆主編,《書寫城市:文學與城市體驗》,上海:上海三聯,2014年。
袁瓊瓊主編,《九歌一〇四年散文選》,臺北:九歌,2015年。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臺北:皇冠,2010年。
張愛玲,《華麗緣》,臺北:皇冠,2010年。
張曉風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台灣1970-1989)散文卷(壹)》,臺北:九歌,1989年。
梁一萍主編,《亞/美之間:亞美文學在台灣》,臺北:書林,2013年。
許志強,《批評的抵制:2005—2010年書評論文自選集》,臺北:秀威,2010年。
陳子展,《中國近代文學之變遷•最近三十年中國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2000年。
陳平原,《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一場遊行 一份雜誌 一本詩集》,臺北:二魚,2003年。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臺北:二魚,2005年。
陳平原,《千年文脈的接續與轉化》,香港:三聯,2008年。
陳幸蕙主編,《七十五年散文選》,臺北:九歌,1987年。
陳明惠、歐蒂•琳絲主編,一元翻譯、吳旻珊、魏綺慧譯,《跨界:當代藝術中的游轉與鄉愁》,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5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2011年。
陳思和主編,《當代大陸文學史教程1949—1999》,臺北:聯合文學,2001年。
陳獨秀著,任建樹、張統模、吳信忠編,《陳獨秀著作選》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1993年。
傅德岷,《散文藝術論》,重慶:重慶,1988年。
黃長春主編,《美的顯影》,臺北:雄獅,2016年。
黃錦樹,《論嘗試文》,臺北:麥田,2016年。
楊佳嫻,《小火山群》,新北:木馬,2016年。
楊 牧編,《周作人文選,臺北:洪範,1983年。
楊 牧,《失去的樂土》,臺北:洪範,2002年。
楊 澤編,《閱讀張愛玲》,臺北:麥田,1999年。
葉文心等合著,《上海百年風華》,臺北:躍昇,2001年。
葉聖陶著,劉國正主編,《葉聖陶教育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教育,1994年。
葉維廉,《解讀現代•後現代:生活空間與文化空間的思索》,臺北:東大1992年。
瘂弦編,《散文的創造(上)——聯副名家散文選》,臺北:聯經,1994年。
劉正忠,《現代散文之旅》,高雄:中山大學出版社,2012年。
劉再復,《共鑒「五四」——與李澤厚、李歐梵等共論五四》,香港:三聯,2009年。
劉瑞琳主編,《木心紀念專號:〈溫故〉特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
劉瑞琳主編,《木心逝世兩周年紀念專號:〈溫故〉特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
劉瑞琳主編,《木心逝世三周年紀念專號》,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臺北:長安,1986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臺北:大安,1987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臺北:三民,2010年。
鄭 重,《畫未了:林風眠傳》,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2005年。
魯 迅,《魯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學,2005年。
魯 迅,《魯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學,2005年。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著,《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臺北:五南,2002年。
駱以軍,《經驗匱乏者筆記》,新北:印刻,2008年。
鍾怡雯,《后土繪測:當代散文論Ⅱ》,臺北:聯經,2016年。
簡宗梧,《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

(三) 外文著作(依作者姓氏字母排序)

George, Rosemary Marangoly. The Politics of Home: Postcolonial Relocations and Twentieth Century Fi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65pp.

(四) 翻譯著作(依作者姓氏字母排序)

Adey, Peter.(彼得•艾迪)著,徐苔玲、王志弘譯,《移動》,新北:群學,2013年。
Berger, John.(約翰•伯格)著,吳莉君、張世倫、劉惠媛譯,《攝影的異義》,臺北:麥田,2016年。
Calvino, Italo.(伊塔羅•卡爾維諾)著,王志弘譯,《看不見的城市》,臺北:時報,1993年。
Crang, Mike.(邁克˙克朗)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2003年。
Cresswell, Tim.(提姆•克瑞斯威爾)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2006年。
Flaubert, Gustave(古斯塔夫•福樓拜)著,梁永安譯,《情感教育》,新北:野人文化,2013年。
Kalra, Virinder S., Raminder Kaur, and John Hutnyk.著,陳以新譯,《離散與混雜》,臺北:國立編譯館,2008年。
Lynch, Kevin.(凱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曉軍譯,《城市意象》,北京:華夏,2001年。
Lynch, Kevin.(凱文•林奇)著,林慶怡、陳朝暉、鄧華譯,《優質城市形態》,臺北:六合,2004年。
Naipaul, V. S.(奈波爾)著,李三沖譯,《抵達之謎》,臺北:大塊文化,2002年。
Nietzsche, Friedrich.(弗里德里希•尼采)著,安捷工作室譯,《悲劇的誕生》,臺北:信實文化,2017年。
Owen, Stephen.(宇文所安)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臺北:聯經,2006年。
Parker, Simon.(西蒙•帕克)著,王志弘、徐苔玲譯,《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臺北:群學,2007年。
Peet, Richard.(李察•皮特)著,國立編譯館主譯,王志弘、張華蓀、宋郁玲、陳毅峰譯,《現代地理思想》,臺北:群學,2005年。
Said, Edward W.(艾德華•薩依德)著,彭淮棟譯,《鄉關何處》,新北:立緒,2000年。
Said, Edward W.(艾德華•薩依德)著,單德興譯,《知識份子論》,臺北:麥田,2011年。
Tuan, Yi-Fu.(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增訂本)》,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6年。
葉文心著,王琴、劉潤堂譯,《上海繁華——都會經濟倫理與近代中國》,臺北:時報,2010年。


二、 學位論文(依出版時間排序)

孫于清,《九歌年度散文選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徐廣華,《流散文化身份與知性寫作——木心散論》,泉州:華僑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劉 雯,《在文學與繪畫間遊戲——木心的藝術風格考察》,武漢:華中科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萬浩琳,《一株生僻的植物:木心散文論》,武漢:華中科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楊 嵐,《寫給世界的情詩:木心詩集〈我紛紛的情欲〉解讀》,武漢:華中科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楊 華,《二十世紀美國華人文學中的中國形象》,濟南:山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
孫萌萌,《修辭中的「畫意」——語言視覺修辭在散文中的運用考察》,天津:天津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陳 聯,《木心的文體嘗試》,廣州:暨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張 萌,《木心文學作品的貴族性》,武漢:華中科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張 卓,《木心〈童年隨之而去〉及其翻譯中的文化缺省與補償》,貴陽:貴州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盧虹貝,《木心文學創作中的「文本再生」現象研究》,南京: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曹碩涵,《木心散文研究》,開封:河南大學文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Zhen Zou(2014):Mu Xin: A Double Recluse outside the Tower of Chinese Literature, Rheinischen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Bonn, Germany.
趙姚紅,《「行過」與「完成」——論木心的生命觀》,杭州:杭州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李多利,《木心創作論》,蘭州:蘭州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高 銘,《論木心的文藝觀》,濟南:山東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馮上華,《木心散文的精神維度》(泉州:華僑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周啟星,《「塔外人」的心靈觀照——論木心作品的悲劇精神》,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盧巧丹,《跨越文化邊界:論中國現當代小說在英語世界的譯介與接受》,杭州:浙江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學位論文,2016年。
孫振桐,《木心的文藝思想研究》,成都:四川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曹夢霞,《從接受美學看「木心熱」》,合肥:安徽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鄒 綠,《流散視域下的原鄉情結:木心創作論》,南寧:廣西民族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蔣 慧,《木心作品的審美性研究》,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三、 期刊及單篇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木 心,〈戰後嘉年華(一)〉,《雄獅美術》月刊273期,1993年11月,頁93。
木 心,〈戰後嘉年華(二)〉,《雄獅美術》月刊274期,1993年12月,頁78。
木 心,〈戰後嘉年華(三)〉,《雄獅美術》月刊276期,1994年2月,頁94。
木 心,〈魯迅祭——虔誠的閱讀才是深沉的紀念〉,《南方周末》「文化版」,2006年12月14日。
《印刻文學生活誌——木心紀念輯》第玖卷第伍期,第113期,新北:印刻,2013年1月,頁30-161。
朱光潛,〈論小品文(一封公開信)——給《天地人》編輯徐先生〉,《天地人》一期,1936年1月,頁23-25。
李宗陶,〈木心:我是紹興希臘人〉,《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第26期,2006年10月21日,頁52-54。
李 渝,〈散文眼〉,《中報》(美國)「東西風」文藝副刊,1986年6月20日。
杜秋實、紀坤,〈宋詞水意象的情感內涵〉,《宜賓學院學報》,2010年2月第十卷第2期,頁40。
沈麗源,〈略論中國詩歌意象的傳承性——以「水」、「船」為例〉,《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10月第5期,頁86-89。
胡美馨,〈在世界文化家園裡心懷慈悲——略論木心的飛散性〉,《浙江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37卷5期,頁59-65。
孫 郁,〈近三十年的散文〉,《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31卷1期,頁19-25。
留 白,〈木心:神話的誕生與結束〉,《社會觀察》,2006年第8期,頁62-63。
張 檸、孫郁,〈關於「木心」兼及當代文學評價的通訊〉,《文藝爭鳴》,2015年1期,頁63-65。
郭松棻,〈喜劇•彼岸•知性〉,《中報》(美國)「東西風」文藝副刊,1986年6月20日。
陳丹青,〈一個異數〉,《中報》(美國)「東西風」文藝副刊,1986年6月20日。
陳 村,〈關於木心〉,《文匯報》筆會版,2005年1月14日。
童 明,〈木心風格的意義—論世界性美學思維振復漢語文學〉,《中國圖書評論》,2006年第8期,頁4-13。
童 明,〈飛散的文化和文學〉,《外國文學》,2007年第1期,頁93。
楊建偉,〈木心逝世5周年被神化還是被低估?〉,《新商報》A16版,2016年12月3日。
楊春時,〈魯迅的貴族精神與胡適的平民精神——從現代性審視的文學思潮〉,《學術研究》,2012年第1期,頁147-153。
楊 澤,〈精彩的•更精采的〉,《中報》(美國)「東西風」文藝副刊,1986年6月20日。
劉再復,〈貴族精神的失落〉,《上海采風》,2012年7期,頁90-91。
鄭明娳,〈開始動手就造出廢墟的人:評木心的《散文一集》〉,《文訊》,第23期,1986年4月,頁189-193。


四、 電子媒體(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Sternberg, Timothy. and Bello, Francisco.聯合執導,《Dreaming Against the World》(《夢想抵抗世界:木心紀錄片》,又名《逆流尋夢》),上映日期:2015年4月23日。Timothy Sternberg與Francisco Bello,在2010年12月前往中國訪問木心拍攝而成的紀錄片,原名為《Mu Xin:Notes from the Underground》(《木心:來自地下的筆記》),瀏覽日期:2017年10月5日,https://www.filmdoo.com/films/dreaming-against-the-world/。
《木心物語第1集:上海倒影》,中國旅遊China Travel頻道,刊載日期:2017年4月21日,瀏覽日期:2018年3月10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oUez_R7CFY。
《木心物語第2集:紐約散步》,中國旅遊China Travel頻道,刊載日期:2017年4月22日,瀏覽日期:2018年3月10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Dpp8Ul8Eoc。
何可人,〈童明:讀不懂木心,不是他的錯〉,《鳳凰文化》,刊載日期:2015年11月18日,瀏覽日期:2017年10月5日,http://culture.ifeng.com/a/20151118/46292129_0.shtml。
何立偉,發表於〈關於木心〉留言區【第57則留言】,《陳村在上海》,刊載日期:2005年2月3日,瀏覽日期:2017年10月5日,http://bbs.tianya.cn/post-books-55891-1.shtml。
李桐豪,〈一聲不響,譬如梁朝偉—讀金宇澄《我們並不知道》〉,《博客來OKAPI閱讀生活誌》,刊載日期:2017年3月16日,瀏覽日期:2018年1月10日,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9543。
夏 烈,〈與木心先生的下午茶〉,《夏烈的博客》,原作於:2006年9月24日,刊載日期:2010年9月9日,瀏覽日期:2018年1月10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18b0d10100kvck.html。
張 檸,〈木心:被高估的文學大師〉,《羊城晚報》,刊載日期:2013年3月13日,瀏覽日期:2018年1月10日,http://culture.ycwb.com/2013-03/13/content_4367904.htm。
曾 進,〈海外作家木心獨家專訪:我不是什麼國學大師〉,《外灘畫報》,刊載日期:2006年3月10日,瀏覽日期:2017年10月5日,http://news.sina.com.cn/c/2006-03-10/12119317566.shtml。
楊 澤、詹宏志,〈文學相對論:楊澤VS.詹宏志(四之二)新人〉,《聯合報》,刊載日期:2017年2月13日,瀏覽日期:2017年10月5日,https://reader.udn.com/reader/story/7048/2280477。
羅智成、胡晴舫,〈文學相對論:羅智成VS. 胡晴舫(五之一)寫作與科技〉,《聯副電子報》,刊載日期:2015年11月2日,瀏覽日期:2018年1月10日,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C0004/287790/web/。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