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2.182.29)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林立雄
作者(外文):Lin, Li-Hsiung
論文名稱(中文):立基於承繼的新變: 李漁傳奇的編創手法及其演出考述
論文名稱(外文):The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Convention:The Writing Strategy and its Archaeology of Performance of Li Yu's Plays
指導教授(中文):汪詩珮
鍋島亞朱華
指導教授(外文):Wang, Shi-Pei
Nabeshima, Asuka
口試委員(中文):林芷瑩
林智莉
口試委員(外文):Lin, Chih-Ying
Lin, Zhih-L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號:103041501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5
中文關鍵詞:李漁傳奇《笠翁十種曲》敘事程式編創手法專業編劇傳播展演
外文關鍵詞:Li-YuChinese opera chuanqi”Li Weng Shr Jung Chiu”ConventionWriting StrategyPlaywrightCommunicationPerformanc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1
  • 點閱點閱:7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0
  • 收藏收藏:0
近年,李漁小說研究仍舊如過去,受到許多人關注。但,傳奇相對於小說而言,卻較少人有人關注,而主要關注之課題,又大多是劇論、曲論,非文本本身。作為一位編劇,李漁無疑是明末清初最前衛、出奇的劇作家。在政治空氣緊張、傳統禮教規範的清初,李漁的劇作遭到許多人詬病、謾罵是能夠被理解的,不過,到了當代不免會讓人思考,在諸多戲曲團體開始挖掘舊文本,並對舊文本加工、重新搬演時,卻少見李漁傳奇被今日之創作者青睞,不免讓人覺得可惜,更好奇:為何李漁傳奇如此前衛,卻無人問津?於是,本論文以前人之「分期」方法為基礎,就「文本」、「展演與傳播」為兩個主要的觀察角度,試圖叩問「李漁如何成為一位專業編劇?」更希望能夠過這一問題的探究理解李漁如何創作、創新,而他人又如何看待李漁的創作。

第一章為本論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除此之外,本論文將過去至今的李漁研究進行統整、評述,為龐大的研究文獻切出不同的時代脈絡,並歸納各時期之研究趨勢,希望能夠提供後續欲進行李漁研究之學者重要的參考基礎;第二章以「杭州時期」刊行之六部傳奇為中心,希望透過對李漁傳奇《笠翁十種曲》的分析,觀看李漁如何「承繼」,並對「敘事程式」進行「新變」。此外,第二章除透過分析觀察李漁之創作過程外,亦試圖從其創作中的承繼到新變過程建構出一套李漁個人常用的「編創手法」,並從傳奇中的技法使用理解李漁的創作目的,觀看李漁於杭州時期的創作共性;第三章由「形式」進入「內在」,以李漁於杭州時的創作累積為基礎,進一步對李漁「南京時期」刊行之四部傳奇進行分析,理解李漁在遷居南京後創作風格、手法、思想等變化。相較於「杭州時期」李漁的創作不再單純是「出新」,劇中闡發更多對道學、教化的思考,並埋藏更多個人的寄寓與對社會的關懷;第四章,從李漁傳奇的舞臺實踐與展演傳播為關照重點,以梨園本、曲譜、演出紀錄、報刊等文獻爬梳一條李漁傳奇的展演軌跡,建構李漁傳奇之展演傳播史,也理解過去到當代的觀眾如何觀看、理解李漁。

總之,本論文在分期與文本個別分析的基礎上,再探李漁「杭州時期」、「南京時期」不同的風格表現與創作關懷,並透過不同的文本風格展現,擴充前人之「分期」意義,以及他者如何觀看、接受李漁傳奇,理解一位專業編劇如何創作、如何誕生。
In recent years, Li Yu(李漁)’s novels have been well discussed by researchers. His works of Chuanqi(傳奇), by contrast, receive less attention, with some exceptions of focuses on Li’s theories of drama, music and lyrics rather than the texts. As a playwright, Li Yu was undoubtedly one of the most progressive and surprising playwrights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In a society during the early Qing dynasty, particularly noted for its tense political climate and traditional Confucian values, it is known that Li Yu’s plays were criticized by many people.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many Chinese opera group began to explore old texts by re-adapting and re-producing. It is however rare to see Li Yu’s Chuanqi plays to be favored. This thesis thus raises the following question: Why do today’s theater creators not care about Li Yu’s plays, even though they are so avant-garde? By asking "How does Li Yu become a professional playwright?", this thesis is concerned with an inquiry of how Li Yu creates and innovates, as well as how people read Li Yu's creation, based on the "staging" methods of previous essays, "text", "performance and communication."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n addition, this thesis integrates and reviews both historical and current researches of Li Yu by dividing different contexts of his research literature and summarizing research trends of each periods. I hope that this chapter provides a significant reference for incoming scholars in favor of conducting research on Li Yu.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six chuanqi plays published during the "Hangzhou Period". I hope that by analyzing the chuanqi of Li Yu, " Li Weng Shr Jung Chiu "(笠翁十種曲), I can see how Li Yu “inherits” and "transforms" the "convention". In the same chapter, I also analyze Li Yu's creative process by looking into the way in which he tries to construct a set of "writing strategy” from inheritance to a new process of his creation. By understanding Li Yu from the use of legendary techniques, his purpose of creation will be found in observations of the commonality of Li Yu's creation in Hangzhou. The third chapter deals with a reading of Li Yu from "form" to “content.” By firstly examining Li Yu's creation in Hangzhou, I further analyze and understand the four chuanqi of Li Yu's "Nanjing Period". Li Yu changed his style, writing strategy and thoughts after moving to Nanjing. Compared with the "Hangzhou period", Li Yu's creation is no longer simply "new" but, as I argue, full of ideas of Taoism, education,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care for the society. Chapter Four is from stage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s of the exhibition of Li Yu’s plays. Literature reviews on the performances of Li Yu’s plays, including Li Yuanben(梨園本), music scores, performance records,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are discussed with constructing the history of Li Yu’s plays exhibition, and understanding how the audience during the time watched and understood Li Yu and his plays.

In shor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taging and individual texts, this thesis explores different styles and creative motifs of Li Yu's "Hangzhou Period" and "Nanjing Period." By expanding the meaning of "staging" from predecessors through different text styles, as well as reasoning how people watch and accept Li Yu’s plays, this theis is a work of understanding how a professional playwright is born.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概述 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二、研究範圍 4
三、研究取徑與章節安排 5
第二節、李漁研究文獻回顧分期與評述 6
一、海峽兩岸的李漁研究回顧與評述 7
二、歐、美李漁研究狀況與評述 22
三、日本李漁研究狀況與評述 24
第二章、杭州時期:李漁傳奇立基於明傳奇程式的新變 28
第一節、明清傳奇「敘事程式」的成立與變異 28
一、明傳奇「編劇技法」中的「敘事程式」 28
二、明末清初傳奇的「編劇技巧」對「程式」的偏離 30
三、「敘事程式」與《閒情偶寄》中李漁的「編劇概念」 31
第二節、設計情節:李漁傳奇對敘事程式的「承繼」與「創新」 34
一、如何「承繼」?如何「創新」? 34
二、情節設計的類型與定義 35
三、小結 40
第三節、既有「框架」中的出新:六部傳奇中的「承繼」與「創新」 42
一、《憐香伴》 42
二、《風箏誤》 45
三、《意中緣》 47
四、《玉搔頭》 49
五、《奈何天》 52
六、《蜃中樓》 56
七、舊瓶新酒、晦藏鋒芒的寫作策略 58
第三章、南京時期:李漁遷居南京後傳奇編寫的延續與發展 60
第一節、真與假:《比目魚》中的真情表現與個人寄寓 62
一、伶人、書生與隱士:劉絳仙、劉藐姑、譚楚玉與真假莫漁翁之人物形象 63
二、戲臺之上、之下的真與假:劇中人物的情感表現 70
三、「清客」與「盜版事件」 74
第二節、「一夫二妻」結構的再突破--《凰求鳳》中的「一夫三妻」 76
一、從「一夫二妻」到「一夫三妻」的結構轉化 77
二、奇中求奇、險中求險:《凰求鳳》的情節鋪寫 79
第三節、從矛盾到互為一體的「風流道學」--以《慎鸞交》為中心 83
一、「道學」?還是「風流」? 85
二、欲拒還迎的男女關係:華秀與王又嬙 88
三、從「言與不言」間觀看情、理間的平衡 92
第四節、亂世、血親與自我抉擇:「家庭悲喜劇」《巧團圓》 96
一、離亂中的窮書生:姚克承的選擇 96
二、親/非親生:姚克承與他的家人們 98
三、武(鬧)戲情節中的歷史現場 102
第四章、李漁傳奇從清初到當代的展演軌跡 107
第一節、從「十種曲」的誕生到清乾嘉時期前的展演狀況 108
一、從「十種曲」的誕生至康熙十九年前後:李漁在世前的傳奇傳播、展演情況 108
二、《綴白裘》與《納書楹曲譜》的問世:李漁身後至乾隆六十年前 113
第二節、從乾嘉時期到清末民初的傳播、展演狀況 116
一、花譜、筆記、抄本與昇平署檔案的相關記載 116
二、清末民初的另一線:從曲譜、戲單、報刊等史料看李漁傳奇的傳承與展演 126
三、永嘉崑劇與其他草臺崑班的劇目留存 136
第三節、「傳字輩」及其後的李漁傳奇展演情況 139
一、報刊、回憶錄與崑劇史:崑劇傳字輩與北京崑弋班的李漁傳奇展演 139
二、「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之後:1957年浙江崑劇團的《風箏誤》 144
三、2000年後李漁傳奇的再被關注 146
第五章、結論:一位專業編劇的誕生 150
附錄一、李漁六部傳奇的敘事路徑、出場腳色、編劇技巧 154
附錄二、成書年代表 184
引用書目 185

一、傳統文獻
[元]王實甫著、王季思校注,《西廂記》,臺北:裡仁書局,1995年。
[元]高明原著、錢南揚校注、李殿魁補校注,《琵琶記》,臺北:裡仁書局,1998年。
[明]焦循,《劇說》,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卷五,2015年。
[明]王驥德,《曲律》,收入《中國古典戲劇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明]徐復祚,《曲論》,收入《中國古典戲劇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明]阮大鋮撰,徐淩雲、胡金望點校,《阮大鋮戲曲四種》,合肥市:黃山書社,1993年。
[明]周履靖,《錦箋記,收入毛晉編,《六十種曲》,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1955年,第9卷。
[明]馮夢龍《墨憨齋新定灑雪堂傳奇》,收入《馮夢龍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明]無名氏著,《霞箋記》,收入毛晉編,《六十種曲》,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1955年,第7卷。
[明]湯顯祖撰,徐朔方、楊笑梅校注,《牡丹亭》,臺北:裡仁書局,1995年。
[明]謝讜,《四喜記》,收入毛晉編,《六十種曲》,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1955年,第6卷。
[清]李漁著、單錦珩等編,《李漁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佚名,《鞠臺集秀錄》,收入《清代燕都梨園史料(正續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下冊。
[清]玩花主人、錢德蒼編,《綴白裘》,收入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清]怡庵主人,《六也曲譜》,收入劉崇德主編,《中國古代曲譜大全》,瀋陽:遼海出版社,2009年,第五冊。
[清]怡庵主人編,《精選繪圖崑曲大全》第一集、第二集,收入波多野太郎主編,《中國語文資料彙刊》(東京:不二出版社),第一編。
[清]淩濛初,《譚曲雜劄》,收入《中國古典戲劇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清]倦遊逸叟,《梨園舊話》,收入《清代燕都梨園史料(正續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下冊。
[清]梁廷枏,《曲話》,北京:愛如生數字化研究中心,清代藤花亭十二種本,卷二。
[清]董含:《三岡識略》,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肆輯第 29 冊。
[清]葉堂,《納書楹曲譜》第一、四冊,收入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清]餘不釣徒,《明僮小錄》,收入《清代燕都梨園史料(正續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上冊。
[清]劉廷璣撰、張守謙點校,《在園雜志》,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清]鐵橋山人等撰、周育德校刊,《消寒新詠》,北京:中國戲曲藝術中心,1986。
中國國家圖書館編,《清宮昇平署檔案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第23冊。
吳書蔭主編,《北京大學圖書館藏程硯秋玉霜簃戲曲珍本叢刊》,北京:北京大學圖書館出版社,2014年。
周秦主編,《崑戲集存》,合肥:黃山書社,2011年,甲編卷五。
許九埜,《梨園軼聞》,收入《清代燕都梨園史料(正續編)》,下冊。

二、近人論著
麼書儀,《晚清戲曲的變革》,臺北:秀威資訊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
王永敬主編,《崑劇志》,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5年。
王季烈著、週期政疏正,《螾廬曲談疏正》,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5年。
王芷章,《清代伶官傳》,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
北京市戲曲編導委員會編,《京劇匯編》(北京:北京出版社,1957年),九十四集。
安志強,《張君秋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朱家溍、丁汝芹,《清代內廷演劇始末考》,北京:中國書店,2007年。
吳梅,《吳梅戲曲論文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3年。
──,《顧曲麈談》,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
吳新雷主編,《中國崑劇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杜書瀛,《李漁美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論李漁的戲劇美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
沈不沉,《永嘉崑曲》,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08年。
───,《永嘉崑劇史話》,臺北:國家出版社,2010年。
───,《崑壇甌韻:永嘉崑劇人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沈新林,《李漁新論》,蘇州市:蘇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
周作人,《知堂書話‧曲詞穢褻》,收入《藥堂語錄》,作於1940年1月26日。
周明泰,《京戲近百年瑣記》,收入《平劇史料叢刊》,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4年。
周傳瑛口述、洛地整理,《崑劇生涯六十年》,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
林幸慧,《由申報戲曲廣告看上海京劇發展(一八七二至一八九九)》,臺北:裡仁書局,2008年。
林鶴宜,《明清戲曲學辨疑》,臺北:裡仁書局,2003年。
俞為民,《宋元南戲考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李漁《閒情偶寄》曲論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年。
洪惟助主編,《崑曲演藝家、曲家及學者訪問錄》,臺北:國家出版社,2002年。
胡元翎,《李漁小說戲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胡忌、劉致中,《崑劇發展史》,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范鈞宏,《戲曲編劇技巧淺說》,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年。
夏寫時,《論中國戲劇批評》,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
徐宏圖,《浙江崑劇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桑毓喜,《幽蘭雅韻賴傳承:崑劇傳字輩評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馬少波等主編,《中國京劇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年。
高美華,《李漁戲曲學三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16年。
徐達君,《崑音笛技傳承》,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有限公司,2017年。
崔子恩,《李漁小說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亞里斯多德著、陳中梅注譯,《詩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張岫雲編,《補園舊事》,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05年。
張敬,《明傳奇導論》,臺北:華正書局,1986年。
張瑞雲編,《補園舊事續編》,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08年。
張曉軍,《李漁創作論稿》,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
梅蘭芳,《梅蘭芳回憶錄》,臺北:思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4年。
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匯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許子漢,《明傳奇排場三要素發展歷程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1999年。
許之衡,《曲律易知》卷下,久保文庫民國十一年飲流齋刊本。
陸萼庭,《崑劇演出史稿(修訂本)》,臺北:國家出版社,2002年。
單錦珩,《李漁傳》,成都市: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年。
曾永義,《戲曲與詩歌》,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
游宗蓉,《元雜劇排場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黃果泉,《雅俗之間——李漁的文化人格與文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黃春燕,《李漁敘事觀念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
黃強,《李漁考論》,臺北市:國家出版社,2015年。
──,《李漁研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
黃麗貞,《藝文雙絕李笠翁:李漁研究》,臺北市:國家出版社,2014年。
楊廷福、楊同甫編,《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增補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下冊。
趙文卿、趙肖羽,《李漁研究麟鱗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年。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作為一種現象的遺民》,桃園:昌明文化有限公司,2017年。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第六卷。
蕭榮,《李漁評傳》,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
駱兵,《李漁的通俗文學理論與創作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年。
謝虹雯、安志強,《張君秋》,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顧篤璜,《崑劇史補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
[日]青木正兒,《中國近世戲曲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美]韓南著,楊光輝譯,《創造李漁》,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
[美]張春樹、駱雪倫,《明清時代之社會經濟巨變與新文化——李漁時代的社會與文化及其現代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三、單篇論文
王璦玲,〈清初江浙地區文人「風流劇作」之審美造境與其文化意涵〉,收入《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2002年,頁385-493。
王鐿容,〈傳「奇」乎?傳「教」乎?——《千古奇聞》的編選視域初探〉,《中極學刊》第7輯,2008年6月,頁237-265。
朱亮潔,〈李漁的園林生活及隱逸思維〉,《中國文學研究》第22期,2006年6月,頁93-132。
朱湘,〈批評家李笠翁〉,《語絲》第19期,1925年3月。
朱萬曙,〈論李漁的戲劇理論體系〉,《藝術百家》1991年第1期,頁37-45。
朱錦華,〈李漁戲曲理論研究50年綜述〉,《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4期,2004年7月,頁17-21。
何大衛,〈明末清初的「男色」風氣與笠翁之文學作品〉,《中國文學研究》第19期,2004年12月,頁133-158。
吳嶽霖,〈演員劇場的消解與重解:從魏海敏的表演藝術探究戲曲的「當代性」〉,收入《民俗曲藝》189期(2015年9月),頁157-215。
吳曉鈴,〈考李笠翁的新傳奇八種〉,收入《中華戲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五輯,頁278-298。
呂依嬙,〈機趣、戲謔、新詮釋——論李漁《無聲戲》的性別書寫〉,《中極學刊》第3輯,2003年12月,頁91-113。
李元貞,〈李漁的喜劇風格及其曲論的成就(上)〉,《大陸雜誌》1989年4期,頁24-34。
───,〈李漁的喜劇風格及其曲論的成就(下)〉,《大陸雜誌》1989年5期,頁35-46。
李時人,〈李漁小說創作論〉,《文學評論》1997年第3期,頁96-108。
李惠綿,〈李漁劇作中的神異情節〉,《中國文學研究》第5期,1991年5月,頁277-302。
杜書瀛,〈李漁生平思想概觀〉,《文史哲》1983年第6期,頁17-23。
───,〈李漁論戲劇真實〉,《文學遺產》1980年第1期,頁79-92。
───,〈李漁論戲劇導演〉,《文藝研究》1980年第4期,頁125-133。
汪詩珮,〈文心百變與經典轉化:從《荊釵記》到《比目魚》〉,《民俗曲藝》第167期(2010年3月),頁221-270。
───,〈圖像、敘事、讀者反應:論李漁的〈譚楚玉〉與《比目魚》〉,《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010年第1期(2010年6月),頁111-150。
───,〈政治與藝術的癒合:「時勢造英雄」的《十五貫》〉,收入《朱曉海教授六五華誕暨榮退慶祝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5年11月),頁295-342
───,〈擇選眼光與翻譯策略:德庇時「中國戲劇推薦書單」初探〉,《臺大中文學報》第53期(2016年6月),頁49-51。
沈惠如,〈李漁家伶演劇研究〉,《德育學報》第8期,1992年10月,頁119-128。
沈新林,〈論李漁小說中的自我形象——兼論自我寄託的創作方法〉,《明清小說研究》1989年第4期,頁103-114、128。
車行健,〈李漁論「琵琶記」〉,《輔大中研所學刊》第3期,1994年6月,291-301。
林佳儀,〈論張紫東家藏崑曲曲本的傳鈔意義與文獻價值〉,《臺大中文學報》第36期(2012年3月),頁193-224。
洪惟助,〈乾嘉以來崑劇折子戲、全本戲演出情況〉,《戲劇學刊》第24期(2016年7月),頁87-105
胡緒偉,〈試論元代帝王戲繁榮的原因〉,《湖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1期,頁99-104。
徐保衛,〈幻滅和希望——前創作時期的李漁〉,《藝術百家》1993年第4期,頁122-129。
徐保衛,〈李漁的選擇〉,《明清小說研究》1994年第1期,頁156-167
袁震宇,〈李漁生卒年考證補苴〉,《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1期,頁107-109。
高小康,〈論李漁戲曲理論的美學與文化意義〉,《文學遺產》1997年第3期,頁82-92
高文彥,〈李漁題畫詩析論〉,《東方人文學誌》第3卷第2期,2004年6月,頁153-168。
張薰,〈李漁「窺詞管見」析論〉,《致理學報》第19期,2004年11月,頁99-128。
許暉林,〈《比目魚》的政治意涵:李漁改編實踐的一個案例研究〉,《政大中文學報》第32期,2015年6月,頁207-240。
郭英德,〈稗官為藍本——論李漁小說戲曲的敘事技巧〉,《文學遺產》1996年第5期,頁70-83。
陳多,〈好事從來由錯誤——《風箏誤》新析——李漁淺析之一〉,《藝術百家》1989年第2期,頁69-77、128。
──,〈從「學而優則仕」到學而「優」——李漁淺探之一〉,《藝術百家》1988年第2期,頁18-28、53
──,〈試談李笠翁的寫劇理論〉上,《劇本》1957年第7期,頁89-94、80。
──,〈試談李笠翁的寫劇理論〉下,《劇本》1957年第9期,頁61-63。
陳佳彬,〈李漁家班演員培訓及其理論探討〉,《藝術論衡》復刊第3期,2010年11月,頁21-47。
陳東炘,〈從「風箏誤」談李漁對賓白理論的實踐〉,《劇說‧戲言》第1期,1996年12月,頁93-112
陳建華,〈凝視與窺視:李漁〈夏宜樓〉與視覺文化〉,《政大中文學報》第9期(2008年6月),頁25-54。
單錦珩,〈李漁年表〉,《浙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4期,頁36-46。
曾永義,〈明代帝王與戲曲〉,《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40期(1993年6月),頁1+3-23。
黃天驥,〈論李漁的思想與劇作〉,《文學評論》1983年第1期,頁107-118。
黃果泉,〈李漁:集文士與商賈於一身——試論李漁戲曲創作思想的商業化傾向〉,《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5期,1995年,頁62-65
黃強,〈中國古代散文題材領域的新拓展——從李漁的《一家言》到沈復的《浮生六記》〉,《浙江社會科學》2009年第8期,頁91-128。
──,〈李漁生平三考〉,《揚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3期,頁64-68。
──,〈李漁曲目的「前後八種」與「內外八種〉,《文學遺產》1987年第1期,頁94-98。
──,〈李漁移家金陵考〉,《文學遺產》1989年第2期,92-96。
黃淑祺,〈李漁戲曲《憐香伴》中的女性情誼〉,《世新中文研究集刊》第5期,2009年7月,頁167-193。
黃雅莉,〈李漁《窺詞管見》淺析〉,《語文學報》第12期,2005年12月,頁57-85。
──,〈談李漁論詞之「以景結情」審美表現〉,《中國語文》第97卷第2期,總578期,2005年8月,頁28-29。
黃春燕,〈李漁的「風流道學」與清初士人心態的蛻變〉,《民族藝術研究》2017年7月,頁165-170。
塗怡萱,〈李漁戲曲理論中的觀眾意識〉,《中極學刊》第一輯,2001年12月,頁133-158。
楊絳,〈李漁論戲劇結構〉,收入《楊絳文集(文論戲劇卷):文論、喜劇二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頁89-105。
溫宜芬,〈覺世新編:易代文人李漁的世道因應〉,《育達學報》第26期,2012年12月,頁259-283。
劉有恆,〈談崑劇傳統劇本之重編與新譜:以重編新譜李漁「比目魚」傳奇為例(上)〉,《民俗曲藝》第55期,1988年9月,頁113-144。
───,〈談崑劇傳統劇本之重編與新譜:以重編新譜李漁「比目魚」傳奇為例(下)〉,《民俗曲藝》第56期,1988年11月,頁106-143。
鄭振鐸,〈阮大鋮與李玉〉,收入《插圖本中國文學史》(臺北:莊嚴出版社,1991年),下冊,頁1019-1024。
蕭涵珍,〈李漁與江戶文藝:論笠亭仙果的《清談常磐色香》與《美目與利草紙》〉,《民俗曲藝》第189期(2015年9月),頁121-122。
賴慧玲,〈從李漁的「科諢論」看他的三部喜劇——「風箏誤」「蜃中樓」「奈何天」〉,《興大中文學報》第6期,1993年1月,頁267-282。
戴不凡,〈李笠翁事略〉,《劇本》1957年第3期,頁95-97。
謝柏梁,〈李漁的戲曲美學體系(上)〉,《戲曲藝術》1993年第3期,頁3-10。
───,〈李漁的戲曲美學體系(下)〉,《戲曲藝術》1994年第1期,頁53-57。
───,〈李漁的戲曲美學體系(中)〉,《戲曲藝術》1993年第4期,頁47-50。
鍾明奇,〈耕雲釣月,綠野娛情——試論李漁對漁樵人生的艷羨企慕〉,《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4期,頁81-87。
───,〈論李漁「道學」與「風流」合而為一的情愛理想及其文化選擇〉,《明清小說研究》1998年第2期,頁155-164。
───,〈李漁:一個有作為的書坊主與編輯家〉,《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4期,94-100、75。
魏中林、謝遂聯,〈20世紀的李漁戲曲理論研究〉,《江海學刊》2001年第4期,頁167-171。
龔和德,〈京劇男旦的最後輝煌──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80周年〉,《中國戲劇》2001年第3期,頁28-32。
[日]伊藤漱平,〈李漁と曹霑,その作品に表はれたる一面〉上,《島根大學論集》第6號,1956年7月,無頁數。
[日]伊藤漱平,〈李漁と曹霑,その作品に表はれたる一面〉下,《島根大學論集》第7號,1957年3月,無頁數。
[日]伊藤漱平,〈李漁の小説の版本とその流伝——「無声戯」を中心として〉,《日本中國學會報》第36期,1984年,頁191-206。
[日]伊藤漱平,〈李漁の小説「無声戯」の版本について——足本「連城壁」と四巻本「無声戯」を中心に〉,《中哲文學會報》第9號,1987年6月,頁126-132。
[日]阿部泰記,〈李漁の反俗精神について〉,《東方學》第53期,1977年1月,頁85-98。
[日]阿部泰記,〈朱素臣による李漁の小説のドラマ化〉,《山口大學文學會誌》第38期,1987年,頁23-38。
[日]中里建敬,〈李漁の小説——「譚楚玉戯裡伝情,劉藐姑曲終死節」を中心に〉,《集刊東洋學》第58號,1987年11月,頁43-60。
[日]大塚秀高,〈懼内文学の流れ——小青伝を論じて李漁に及ぶ〉,《琦玉大學紀要》第25期,1989年,頁108-182。
[日]岡晴夫著,〈李漁的戲曲及其評價〉,《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6期,頁51-59。
[日]岡晴夫著,〈李漁的戲曲與歌舞伎〉,《文藝研究》1987年第4期,頁66-69。
[日]岡晴夫著,〈李漁評価に関する考察〉,《藝文研究》第53期(1989年3月),頁103-133。
[日]岡晴夫著,鬱琹敏潔譯,〈李笠翁與日本「戲作者」〉,《中國典籍與文化》1995年第3期,頁87-93。
[日]岡晴夫著,季根林、鬱刊浩敏譯,〈明清戲曲界中的李漁之特異性〉,《中國比較文學》1998年第3期,頁55-69。
[日]岡晴夫,〈李漁與平賀源內——日中「戲作」(Gesaku)之比較〉,收入北京論壇《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學藝術的對話與共生」中國文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2004年,頁48-55。
[日]岡晴夫,〈中国文学における"遊び"--李漁を中心に〉,《藝文研究》第88號,2005年,頁132-139。
[日]蕭涵珍,〈李漁の小説における同性愛——眞情と禮教の角度から〉,《日本中國學會報》第61號,2010年,頁298-211。
[日]宍戸道子,〈「渚の藻屑」と李漁の「聞過楼」〉,《江戶風雅》第1期,2009年11月,頁39-47。
[美]駱雪倫,〈李漁戲劇小說中所反映的思想與時代〉,《大陸雜誌》第50卷第2期,1975年2月,頁4-35。

四、碩、博士論文
王敏傑,《以「性/別研究」觀看《笠翁十種曲》》,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平松圭子,《李笠翁十種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72年。
朱亮潔,《李漁新論——遺民觀點的考察》,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7月。
江仁瑞,《李漁十二樓的創作特質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7年。
余美玲,《李漁的《連城璧》與《十二樓》之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吳芬燕,《李漁話本小說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5年。
吳淑慧,《李漁及其《十種曲》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吳麗晶,《李漁擬話本小說敘事研究——以敘事邏輯與行動元分析為主》,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2月。
呂宜哲,《李漁小說理論探述——從《閒情偶寄》中的「文學觀」談起》,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林雅鈴,《李漁小說戲曲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7月。
林靜如,《李漁的音律理論在《笠翁傳奇十種》中的實踐》,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林鶴宜,《阮大鋮石巢四種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6年。
張百蓉,《李漁及其戲劇理論》,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0年。
張東炘,《李漁戲曲三論》,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張毓晏,《奇優:以李漁、曹雪芹為例的明清人物審美新論》,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6月。
許鳳鳴,《李漁《十二樓》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陳美芳,《李漁《十二樓》之女性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系國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陳靖怡,《風月與風教:李漁與袁枚小說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
陳儀珊,《《連城璧》之婦女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論文,2007年。
單文惠,《「笠翁十種曲」研究》,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0年。
彭郁文,《雅俗之趣對李漁園林觀的影響》,桃園:桃園: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辜贈燕,《李漁韻學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葉雅玲,《李漁文學理論與小說創作關係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0年。
詹皓宇,《明末清初私人養優蓄樂之探討──以李漁家班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6月。
劉幼嫻,《李漁的戲曲理論》,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
歐怡岑,《李漁《十二樓》中性別認同及意志之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6月。
歐陽君亭,《《無聲戲》中男性意志與命運觀之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6月。
盧壽榮,《李漁戲曲小說研究——以娛樂性為中心》,上海:復旦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4月。
蕭淑汶,《李漁小說貞節觀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鍾雪寧,《王驥德與李漁戲曲論著之比較初探》,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6年6月。
韓佩思,《李漁擬話本小說中的人物審美形象與情理觀》,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6月。
鄺采芸,《明末清初傳奇多元對應關係研究—以李玉、李漁、洪昇、孔尚任為主》,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
羅曉,《美國漢學界的李漁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4月。
羅曉,《美國漢學界的李漁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4月。
顧晶晶,《評點者與創作者的互生共存——以杜濬與李漁為例》,揚州:揚州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5月。

五、報刊
《申報》
《立言畫報》
《北洋畫報》
《北洋畫報‧戲劇專刊》
《玫瑰畫報》

六、網路資源
〈關錦鵬最新崑曲作品《憐香伴》〉,刊載於《文化中國》(網址:https://goo.gl/TG4Yr3,瀏覽日期:2018.5.15);〈李漁誕辰400年 關錦鵬導崑曲《憐香伴》展女愛美〉,刊載於《人民網》(網址:https://goo.gl/2NzCQ4,瀏覽日期:2018.5.15)
〈知音版崑曲《憐香伴》將在正乙祠上演〉,刊載於《每日頭條》(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xem9pg.html,瀏覽日期:2018.5.14)
〈浙江崑劇團傳承大戲《奈何天》發佈會舉行〉,刊載於《戲劇網》(網址:http://www.xijucn.com/html/kunqu/20130708/48542.html,瀏覽日期:2018.5.15)
張君秋錄音、王蓉蓉音配像,《憐香伴》,影像取自Youtube,轉載自CCTV中國戲曲頻道(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wpILH3rMJ4,瀏覽日期:2018/8/2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無相關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