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8.217.19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邱鈺珺
作者(外文):Chiu, Yu-Chun
論文名稱(中文):⽂化資產保存法中財產權限制之研究—美國法之⽐較
論文名稱(外文):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Restriction of Property Rights in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ct
指導教授(中文):黃居正
指導教授(外文):Huang, Chu-Cheng
口試委員(中文):邱文聰
劉靜怡
口試委員(外文):Chiou, Wen-Tsong
Liu, Ching-Y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科技法律研究所
學號:102074604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2
中文關鍵詞:徵收條款財產權⽂化遺產管制性徵收絕對徵收
外文關鍵詞:Taking ClauseProperty RightsCultural HeritageRegulatory TakingPer Se Taking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4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7
  • 收藏收藏:0
保護⽂化資產是瞭解⾃⾝過去不可或缺的⼀部份,政府透過實施限制⼈民財
產權之法規以保護⽂化資產,但是卻未給予⼈民相對應的補償⽽導致⼈民不願意
參與⽂化資產的保存。我國⾃民國 71 年起施⾏⽂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
資法」),期間經歷多次修法,惟經過實務操作後仍發現部分條⽂與實務運作仍
有不合宜之處,因此於民國 105 年通過新版⽂資法。
本⽂即從新版⽂資法中的財產規則出發,檢視限制⼈民財產權之條⽂內容,
例如⽂化資產的指定、發現考古遺址後對⼟地所有權之限制,以及建築物被指定
為⽂化資產後所須承擔的管理維護義務。基於上述規定限制了⼈民財產權,有必
要檢討財產權損失補償體系,以實現憲法保障⼈民財產權之意旨,因此本⽂⽐較
美國的徵收(taking)制度,探討⽂資法中對⼈民財產權之限制是否已達應給予補
償之程度。根據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不得未經正當法律⼿續剝奪其⽣命、⾃由
或財產。⾮有公正補償,不得將私有財產徵收為公⽤。為實現憲法下的徵收條款,
美國發展出管制性徵收,指政府雖未對私⼈財產進⾏公⽤徵收,但是對它的限制
已形成了徵收效果,我國雖無管制性徵收之概念,但是此與我國⽂資法中對⼈民
財產造成限制的情形相同,爰本⽂以美國就徵收制度所累積的判例、學說作為借
鑑,檢視我國⽂化資產法中的財產規則,並發現在給予所有權⼈補償上仍有不盡
周全之處。
Protecting cultural property has always been an integral part in understanding our pasts. Governments protect these cultural properties through enacting regulations that might restrict the landowner’s property right without just compensation which causes private owners un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preserving cultural properties.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ct (“the Act”) in Taiwan was first enacted in 1982 and has been amended several times since then. However, after years of practice the modified Act was still found lacking. Therefore, the Act was modified once again in 2016.
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the 2016 Act, examining the articles which restricted owner’s property right including those of cultural properties designation restrictions on land where archaeological sites were found and the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bligation put upon owners after his or her building was designated. Because of the aforementioned restrictions, it is important to examine the current compensation system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people’s property right under the constitution. According to the Fifth Amendment of the U.S. Constitution, “…nor be deprived of life liberty or property without due process of law; nor shall private property be taken for public use without just compensation.” To serve the purposes of the Takings Clause of the Fifth Amendment the U.S courts have developed regulatory takings jurisprudence which applies different tests to determine whether a regulation that restricts or deprives a property owner of the right to develop use or alter his or her property constitutes a compensable taking under the Fifth Amendment. There is no such concept as “regulatory takings” in Taiwan. Nevertheless, the property rules in the Act causes the same effect as a regulatory taking.
Therefore, this article based the examination of the property rules of the 2016 Act upon the U.S. taking regime and found that improvements could be made so as to offer the property owner a more comprehensive protec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一項 研究動機 1
第二項 研究目的 4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
第三節 論文架構 5
第二章 現行文化資產保存法之規定分析 7
第一節 文化資產之指定與登錄 7
第一項 文化資產之定義 8
第二項 古蹟之指定與解除 9
第三項 歷史建築之登錄與廢止 11
第四項 紀念建築之登錄與廢止 13
第五項 聚落建築群之登錄與廢止 13
第六項 考古遺址之指定與廢止 16
第七項 史蹟之登錄與廢止 17
第八項 文化景觀之登錄與廢止 18
第九項 古物之指定與廢止 18
第十項 自然地景、自然紀念物之指定與廢止 19
第二節 文資法對財產權之限制 20
第一項 使用收益及處分之限制 20
第一款 優先購買權 20
第二款 古蹟之修復與再利用 21
第三款 聚落建築群之修復與再利用 22
第四款 進入考古遺址所附著之公、私有土地 23
第二項 財產之管理維護 24
第三節 小結 25
第三章 美國財產權限制構成徵收之判斷標準 28
第一節 我國特別犧牲理論 28
第二節 美國徵收制度 30
第三節 徵收之判斷標準 31
第一項 絕對徵收 32
第一款 絕對性規則 32
第二款 Lucas v. South Carolina Coastal Council 33
第三款 絕對性規則之例外 34
第二項 部分徵收 42
第一款 政府行為 42
第二款 管制影響投資回報期待之程度 60
第三款 管制對財產所有人造成的經濟影響 75
第四節 徵收之補償 77
第五節 小結 79
第四章 比較徵收理論在文化資產保存上之應用:以美國法為中心 80
第一節 古蹟指定 80
第一項 指定為古蹟是否構成徵收 81
第一款 古蹟外部 81
第二款 商業財產的指定 81
第三款 宗教機構的指定 92
第四款 古蹟內部 94
第二項 要求私有古蹟開放大眾參觀 105
第一款 公眾進入內部古蹟遭受限制 105
第二款 強制向公眾開放是否構成徵收 106
第二節 考古遺址 110
第一項 美國考古遺址法制沿革 112
第二項 考古遺址管制可能構成徵收的三大領域 113
第一款 土地所有人無法開發土地 113
第二款 考古調查工作的侵擾 116
第三節 財產之變更與拆除 120
第一項 變更或拆除 121
第一款 適當性證明(certificate of appropriateness) 121
第二款 經濟困難(economic hardship) 122
第二項 疏於維護所造成之拆除 125
第一款 意義 125
第二款 案例 125
第三項 案例 128
第一款 Maher v. City of New Orleans 128
第二款 Lemme v. Dolan 129
第四節 小結 130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一項 研究動機 1
第二項 研究目的 4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
第三節 論文架構 5
第二章 現行文化資產保存法之規定分析 7
第一節 文化資產之指定與登錄 7
第一項 文化資產之定義 8
第二項 古蹟之指定與解除 9
第三項 歷史建築之登錄與廢止 11
第四項 紀念建築之登錄與廢止 13
第五項 聚落建築群之登錄與廢止 13
第六項 考古遺址之指定與廢止 16
第七項 史蹟之登錄與廢止 17
第八項 文化景觀之登錄與廢止 18
第九項 古物之指定與廢止 18
第十項 自然地景、自然紀念物之指定與廢止 19
第二節 文資法對財產權之限制 20
第一項 使用收益及處分之限制 20
第一款 優先購買權 20
第二款 古蹟之修復與再利用 21
第三款 聚落建築群之修復與再利用 22
第四款 進入考古遺址所附著之公、私有土地 23
第二項 財產之管理維護 24
第三節 小結 25
第三章 美國財產權限制構成徵收之判斷標準 28
第一節 我國特別犧牲理論 28
第二節 美國徵收制度 30
第三節 徵收之判斷標準 31
第一項 絕對徵收 32
第一款 絕對性規則 32
第二款 Lucas v. South Carolina Coastal Council 33
第三款 絕對性規則之例外 34
第二項 部分徵收 42
第一款 政府行為 42
第二款 管制影響投資回報期待之程度 60
第三款 管制對財產所有人造成的經濟影響 75
第四節 徵收之補償 77
第五節 小結 79
第四章 比較徵收理論在文化資產保存上之應用:以美國法為中心 80
第一節 古蹟指定 80
第一項 指定為古蹟是否構成徵收 81
第一款 古蹟外部 81
第二款 商業財產的指定 81
第三款 宗教機構的指定 92
第四款 古蹟內部 94
第二項 要求私有古蹟開放大眾參觀 105
第一款 公眾進入內部古蹟遭受限制 105
第二款 強制向公眾開放是否構成徵收 106
第二節 考古遺址 110
第一項 美國考古遺址法制沿革 112
第二項 考古遺址管制可能構成徵收的三大領域 113
第一款 土地所有人無法開發土地 113
第二款 考古調查工作的侵擾 116
第三節 財產之變更與拆除 120
第一項 變更或拆除 121
第一款 適當性證明(certificate of appropriateness) 121
第二款 經濟困難(economic hardship) 122
第二項 疏於維護所造成之拆除 125
第一款 意義 125
第二款 案例 125
第三項 案例 128
第一款 Maher v. City of New Orleans 128
第二款 Lemme v. Dolan 129
第四節 小結 130
第五章 檢討與建議 131
第一節 古蹟的指定 131
第一項 當指定會造成嚴重的經濟困難 131
第二項 因指定而永久剝奪整塊土地全部經濟有益性 132
第三項 古蹟指定而構成部分徵收 133
第一款 指定對當事人所造成的經濟影響 133
第二款 因古蹟指定而無替代的合理經濟使用 133
第四項 慈善機構因古蹟指定實行慈善目的受到妨礙 133
第五項 古蹟應開放大眾參觀 134
第一款 建築物在指定前已照例向公眾開放 134
第二款 建築物在指定前並未照例向公眾開放 135
第二節 考古遺址 136
第一項 土地所有人無法開發土地 136
第二項 考古調查工作的侵擾 137
第三項 開放大眾參觀考古遺址 137
第三節 財產之變更與拆除 138
第一項 不拆除將無法產生最大利潤 138
第二項 不拆除會造成經濟困難 139
第三項 管理維護負擔過重 139
第四節 現行法中的補償與獎勵方式 140
第一項 補償 140
第二項 容積移轉 140
第三項 免稅 141
第四項 補助 141
第五節 損失補償請求權 142
第一項 實務 142
第二項 學說 143
第三項 釋字第747號解釋 144
第六節 結論 145

壹、中文文獻
一、專書
1. 李建良、陳愛娥、陳春生、林三欽、林合民、黃啟禎,行政法入門,元照,
二版,2004年5月
二、學位論文
(依姓氏筆畫排序)
1. 陳昭榮(2011),《我國古蹟指定法制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2. 葉建慈(2016),《台灣與大陸考古遺址現地保存方式多個案之比較研究》,
東海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
三、期刊論文
(依姓氏筆畫排序)
1. 王服清(2013),〈論財產權特別犧牲損失補償原則在行政救濟之實踐問題----
無法律,無補償?〉《興大法學》,第14期
2. 張泰煌(1998),〈從美國法論財產權之限制〉,《臺灣土地金融季刊》,
第135期
3. 陳立夫(2017) ,〈土地利用限制形成特別犧牲之損失補償請求權----司法院
釋字第747號解釋之意義〉,《月旦裁判時報》,第64期
四、網路資源
1. 聯合新聞網(15/02/2018),痛心!竹市最後的四合院「太原第」,今天除夕拆
了,https://udn.com/news/story/7324/2987759
2. 自由時報(04/01/2016),北港糖廠大火,75年廠長宿舍付之一炬,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1560830
3. 自由時報(24/06/2016),虎尾建國二村火災禍首找到了?嫌犯一口氣認6
件,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1741025
4. 蘋果日報(06/03/2016),鳳山海軍明德訓練班失火,碉堡局部燒毀,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60306/809674/
5. 今日大話新聞(27/07/2016),台南下營百年古厝燒毀,不排除人為縱火,
https://www.times-bignews.com/content.php?t=40017
6. 自由時報(05/08/2016),北市古蹟前南菜園日式宿舍,才剛整修就燒毀,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018378
7. 中時電子報(25/09/2016),北市歷史建物,原台北刑務所官舍失火,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925001949-260405
8. 中時電子報(06/03/2016),台中州文書倉庫被燒毀,將展開修復,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1110005378-260402
9. 蘋果日報(30/11/2016),台中新火車站龐老舊平房驚傳火警,現場濃煙竄
天,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61130/1001246/
10. 台中市文化資產處網站,
http://www.tchac.taichung.gov.tw/archeology?uid=36&pid=66
11. 台灣好新聞網站(26/05/2016),方便建商蓋大樓?國定安和遺址遭中市「狸
貓換太子」,http://www.taiwanhot.net/?p=342291
12. 中時電子報網站(07/12/2018),鹿港再挖出清代官員古墓群,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1207000663-260102
13. 華視新聞網站(25/12/2018),鹿港珍貴古墓,學者批:彰化縣政府縱容大規
模破壞,https://news.cts.com.tw/cts/arts/201812/201812251947086.html
14. 大學報網站(21/03/2018),老屋留下了,然後呢?居住權與文史保存的拔
河,http://www.unews.nccu.edu.tw/unews/老屋留下了,然後呢?居住權與文
史保存的拔河/
貳、英文文獻
一、專書及專書論文
(依姓氏字母排序)
1. Eugene McQuillin (2010), McQuillin municipal corporations (3d ed.). New York: Clark Boardman Callaghan
2. Norman Williams Jr. & John M. Taylor (1974), American land planning law (Rev. Ed.). Chicago, Ill. : Callaghan
3. John G. Sprankling (2012), Understanding Property Law (3d ed.). New Providence, NJ : LexisNexis
二、期刊論文
(依姓氏字母排序)
1. Albert H. Manwaring, IV (1990), American Heritage at State: The Government’s Vital Interest in Interior Landmark Designations, 25 New Eng. L. Rev. 291
2. Alvin L. Arnold, A.B., J.D., Marshall E. Tracht, M.B.A., J.D. (1994), Condemnation: Pennsylvania High Court Rules Historic Designation Not a “Taking”, 23-MAR Real Est. L. Rep. 1
3. Bradford J. White (1994), Recent Developments in Historic Preservation and Architectural Control Law, 26 Urb. Law. 777
4. Christopher T. Goodin (2007), The Role and Content of the Character of the Governmental Action Factor in a Partial Regulatory Takings Analysis, 29 U. Haw. L. Rev. 437
5. Daniel T. Cavarello (1995), From Penn Central to United Artists’ I & II: The Rise to Immunity of Historic Preservation Designation from Successful Takings Challenges, 22 B.C. Envtl. Aff. L. Rev. 59
6. Frank I. Michelman (1967), Property Utility and Fairness: Comments on the Ethical Foundations of “Just Compensation” Law, 80 Harv. L. Rev. 1165
7. H. David Gold (2002), Relaxing the Rules: The Supreme Court’s Quest for Balance in Palazzolo v. Rhode Island, 29 Ecology L.Q. 137
8. H. David Gold (2002), Relaxing the Rules: The Supreme Court’s Quest for Balance in Palazzolo v. Rhode Island, 29 Ecology L.Q. 137
9. Jan G. Laitos (1993), The Takings Clause in America’s Industrial States After Lucas, 24 U. Tol. L. Rev. 281
10. J. David Breemer & R. S. Radford (2005), The (Less) Murky Doctrine of Investment-Backed Expectations After Palazzolo, and the Lower Courts’ Disturbing Insistence on Wallowing in the Pre-Palazzolo Muck, 34 Sw. U. L. Rev. 351
11. Joachim Beno Steinberg (2011), New York City’s Landmarks Law and the Rescission Process, N.Y.U. Ann. Surv. Am. L. 951
12. Melanie E. Homer (1996), Landmarking Religious Institutions: The Burden of Rehabilitation and the Loss of Religious Freedom, 28 Urb. Lawyer 327
13. Michael Lewyn (2010), Character Counts: The “Character of the Government Action” in Regulatory Takings Actions, 40 Seton Hall L. Rev. 597
14. Norbert Lee Bartochowski (2002), Takings, Archaeological Sites, and Artifacts, 8 Alb. L. Envtl. Outlook J. 134
15. Nicholas Caros (2016), Interior Landmarks Preservation and Public Access, 116 Colum. L. Rev. 1773
16. Patty Gerstenblith (2000),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Found on Private Land: The Paradigm of the Miami Circle and Regulatory Takings Doctrine after Lucas, 13 St. Thomas L. Rev. 65
17. Patty Gerstenblith (1995), Identity and Cultural Property: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Prop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 75 B.U. L. Rev. 559
18. Robert Meltz (2007), Takings Law Today: A Primer for the Perplexed, 34 Ecology L.Q. 307
19. Scott H. Rothstein (1994), Takings Jurisprudence Comes in from the Cold: Preserving Interiors Through Landmark Designation, 26 Conn. L. Rev. 110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