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224.3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徐琦
作者(外文):Xu, Qi
論文名稱(中文):凝視邊緣:「後-新電影」中族群與地方的文化身份建構及其表徵(2008-2018)
論文名稱(外文):Gaze at the Margin:The Construc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the Ethnic Groups and Places Cultural Identity in "Post-New Movies”(2008-2018)
指導教授(中文):謝世宗
指導教授(外文):Shie, Shr-Tzung
口試委員(中文):王鈺婷
陳惠齡
江美萱
王萬睿
許珮馨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號:102049891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1
中文關鍵詞:文化身份族群地域太陽的孩子只有大海知道人之島夏天協奏曲車拼
外文關鍵詞:cultural identityethnic groupregionWawa No CidalLong Time no SeaPONSO NO TAOSummer TimesIt Takes Two to Tango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7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6
  • 收藏收藏:0
2008年為重要分水嶺的台灣電影正式開啓了「後—新電影」時代,創作者們將此前國片創作當中較為遲疑的更現實與在地化的創作意識和關注視角注入創作當中,將社會影響的驅動力及文化思考的變革,均投射到最基本的人群與地方,回歸本土的文化場域,加深自我的身份懇認,從而以對根基的思考與觀察去反映社會。
對台灣電影的身份問題研究多集中在國族認同之上,而文化身份的研究目前也較為小眾,本文以《太陽的孩子》、《只有大海知道》、《人之島》、《夏天協奏曲》、《車拼》等五部劇情片為論述對象,以文化身份表徵為主要參考理論,以文類分析的方法進行文本分析,觀察五部影片如何對台灣的文化身份進行建構及表徵。
本文借由以族群身份、地區身份等面向對電影中的文化身份進行觀察。筆者認為這五部影片分別從以上維度,分別呈現具有抗爭性與傳統承繼性的原住民族文化身份、兩岸歷史語境影響下的發聲焦慮等不同側面的當下台灣文化身份。電影借由對這種具有台灣性的文化場域及文化身份敘事,表徵出具有邊緣性的台灣文化身份。
The Taiwan cinema had an important watershed in 2008. This year officially opened the era of "post-new cinema". The creators inject the more hesitant and realistic and localized awareness attention creation perspectives in the previous creation of the films. Put the driving force of social influenc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thinking, projected to the most basic people and places. Return to the local cultural field to make deepen self-identification, so as to reflect the society by thinking and observing the foundation.
The research on the identity of Taiwan cinema is mostly focused on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research on cultural identity is currently relatively niche. This article include "Wawa No Cidal"、"Long Time no Sea"、"PONSO NO TAO"、"Summer Times"、"It Takes Two to Tango" as the object of discussion. Taking the cultural identity representation as the main reference theory, use perform text analysis to genre analysis. Observe how the five films construct and characterize Taiwan's cultural identity.
This thesis observes the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film through these aspects: ethnic identity, and regional identity. The author consider that these five films are from the above two dimensions, Respectively presentin digenous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with resistance and traditional inheritance, and the voice anxie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These sides characterization different aspects in the current Taiwan cultural identity . By narrating this Taiwanese cultural field and cultural identity, the film represents the marginal Taiwanese cultural identity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問題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1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0
第四節 研究範疇及章節框架 26
第二章 《太陽的孩子》:原住民身份正義的尋找 31
第一節 鄭有傑的影像創作與《太陽的孩子》 31
第二節 原住民現代身份的被動性現狀 34
第三節 找回身份的正義 40
第四節 章小結 56
第三章 《只有大海知道》:傳統文化傳承的缺失與尋回 59
第一節 原住民影像與蘭嶼影像 59
第二節 原住民隔代教養的族群現狀 64
第三節 孩童與達悟傳統文化的連結 74
第四節 章小結 83
第四章 《人之島》:跨越空間的身份之思 87
第一節 夏曼.藍波安的達悟族寫作與電影《人之島》 87
第二節 空間跨越中的邊緣與主流 91
第三節 文化符號下的達悟身份表徵 97
第四節 章小結 108
第五章 《夏天協奏曲》:金門的地方身份之傷 111
第一節 金門影像概述與《夏天協奏曲》 111
第二節 戰爭地景之上的地方關係 117
第三節 疾病對地方身份的隱喻 129
第四節 章小結 139
第六章 《車拼》:兩岸關係語境下的台灣身份建構 143
第一節 萬仁作品及《車拼》 143
第二節 語言中的身份建構 149
第三節 歷史語境下的身份迷思 159
第四節 章小結 165
第七章 結論 169
參考文獻 179
一、電影文本
鄭有傑、勒嘎·舒米,《太陽的孩子》(新北:一期一會影像製作有限公司,2015)
崔永徽,《只有大海知道》(新北:沃土影像製作有限公司;台北:內容物數位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台北:兔將創意影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
王金貴,《人之島》(台北:張作驥電影工作室有限公司,2008)
黃朝亮,《夏天協奏曲》(台北:想亮影藝股份有限公司,2009)
萬仁,《車拼》(台北:萬仁電影有限公司,2013)

二、專書
三澤真美惠,《殖民地下的「銀幕」 台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
2)》,台北:前衛,2001年。
巴瑞玲,《原住民影片的原漢意識及其運用》,台北,秀威資訊,2011年。
內政部營建署,《金門國家公園計畫》,台北,內政部營建署,1995年。
王恩湧,《政治地理學:時空中的政治格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王君琦總編,《2019台灣電影年鑑》,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2019年。
王耿瑜總編輯,《光陰之旅:台灣新電影在路上》,台北,北市文化局,2015年。
王嵩山,《台灣原住民:人族的文化旅程》,新店,遠足文化,2010年。
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十年台灣》影片介紹〉,《2018台北金馬影展專刊》,2018年。
祁林,〈作為身份認同的鄉愁——以香港電影的懷舊意蘊為例〉,《跨學科視野下的文化身份認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西蒙·弗里茲,〈音樂與身份〉,Stuart Hall、Paul Du Gay編著,龐璃譯,《文化身份問題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
夷將·拔路兒,〈我們為什麼選擇「台灣原住民」這個稱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
宋子文,《台灣電影三十年》,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范銘如,《眾裏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2002年。
李仕德,《金門縣志·第一册》,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9年。
———,《金門縣志·第九冊》,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9年。
———,《金門縣志·第十一冊》,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9年。
林文淇總編輯,《台灣電影年鑑.2015》,台北,國家電影中心,2015年。
林文淇、王玉燕主編,《台灣電影的聲音:放映週報×台灣影人》,台北,書林,2010年。
周蓓姬總編輯,《電影年鑑.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台北,新聞局,2006年。
胡台麗,《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台北,聯經,2003年。
洪國鈞,《國族影音:書寫台灣.電影史》,新北,聯經,2018年。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編輯部,《2009年台灣電影年鑑》,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2009年。
———,《2010年台灣電影年鑑》,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2010年。
———,《2011年台灣電影年鑑》,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2011年。
倪進誠,《台灣的離島》,新店,遠足文化,2003年。
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聯合文學,2010年。
徐樂眉,《百年台灣電影史》,新北,楊志文化,2015年。
孫慰川,《當代港台電影研究》,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4年。
陳斌全總編輯,《台灣電影年鑑.2016年》,台北,國家電影中心,2016年。
陳雨嵐,《台灣的原住民》,新店,遠足文化,2004年。
陳飛寶,《台灣電影史話》,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年。
陳明華,《華語電影敘事的文化身份》,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6年。
陳儒修著,羅頗誠改編翻譯,《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萬象,1994年初版,1997年一版三刷。
———,《電影帝國 另一種注視:電影文化研究》,台北,萬象,1995年。
陳曉雲,《電影城市:中國電影與城市文化(1990-2007年)》,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年。
夏曼.藍波安,《海浪的記憶》,台北,聯合文學,2002年。
———,〈自序——遊牧的身體〉,收錄於夏曼.藍波安《航海家的臉》,台北,印刻,2007年。
———,《大海浮夢》,台北,聯經,2014年。
席萳·嘉斐弄,《達悟族宗教變遷與民族發展》,台北,南天,2009年。
梁良,〈「後海角時代」年輕導演創作的新台灣電影〉,收錄於黃仁編著《新台灣電影:台語電影文化的演變與創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3。
梁婷婷,〈顛覆還是尊重?——《邊緣時空的女人》中社會性別化的烏托邦幻想》〉,劉岩等著,《後現代文化語境中的文化身份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許南明、富瀾、崔君衍主編,《電影藝術辭典》,修訂版,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年。
張火木,《金門古今戰史》,台北,稻田,1992年。
張讚合,《兩岸關係變遷史》,台北,周知文化,2006年。
黃振良,《金門戰地史蹟》,金門縣,金門縣文化局,2004年。
———,《金門戰地文化實錄》,金門縣,金門縣文化局,2013年。
勞倫斯·格羅斯伯格,〈身份和文化研究:這是全部嗎?〉, Stuart Hall、Paul Du Gay編著,龐璃譯,《文化身份問題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
焦雄屏,《映像台灣》,台北,蓋亞文化,2018。
———,《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文化,1988年。
葉龍彥,《八十年代台灣電影史》,新竹,新竹市影像博物館,2003年。
———,《圖解台灣電影史(1895-2017年)》,台中,晨星,2017。
葉蓁著、黃宛瑜譯,《想望台灣:小說、電影、國家中的文化想像》,台北,書林,2011年。
葉月瑜、戴樂為,《台灣電影百年漂流》,台北,書林,2010年。
楊政賢,《島、國之間的「族群」——台灣蘭嶼Tao與菲律賓巴丹島Ivatan關係史的當代想像》,花蓮,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2012年。
楊樹清,《金門影像紀事》,台北,稻田,1998年。
______,《金門社會觀察》,台北,稻田,1998年。
楊碧川、蕭景文編,《台灣歷史辭典》,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
詹俊峰、洪文慧、劉岩編著,《男性身份研究讀本》,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
聞天祥,《過影:1992-2011台灣電影總論》,台北,書林,2012年。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1994年。
趙靜蓉,《文化記憶與身份認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鄭秉鴻,《台灣電影愛與死》,台北,書林,2010年。
______,《台灣電影變幻時:尋找台灣魂》,台北,書林,2018年。
霍米·K.芭芭,〈文化中介〉,Stuart Hall、Paul Du Gay編著,龐璃譯,《文化身份問題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1998年。
蕭菊貞編著,《我們這樣拍電影》,台北,大塊文化,2016年。
謝仁昌主編《台灣電影年鑑.2007年》,台北,新聞局,2007年。
謝建華,《台灣電影與大陸電影關係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
謝世宗,《電影與視覺文化:閱讀台灣經典電影》,台北,五南,2015年。
謝世忠,《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玉山社,2017年。
簡政珍,《第三種觀眾的電影閱讀》,台北,書林,2013年。
譚光輝,《症狀的症狀:疾病隱喻與中國現代小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台北,群學,修訂一版,2010年。
羅樹南、魏蓓蕾合編,《中華民國九十一年電影年鑑》,台北,電影資料館,2002年。
Anthony D.Smith著,葉江譯,《民族主義:理論、意識形態、歷史(Nationalism: Theory, Ideology, History)》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Benedict Anderson 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台北,時報文化,1999年。
C.Barker著,羅世宏譯,《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2004 年。
Dani Cavallaro著,張衛東譯,《文化理論關鍵詞》,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Edward W. Said著,王宇根譯,《東方學》,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
Raymond Henry Williams著,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Richard Jenkins 著,王志弘、許妍飛譯,《社會認同》,台北,巨流,2006年。
Roger Silverstone 著,陳玉箴譯,〈表演〉,Roger Silverstone 著,陳玉箴譯《媒介概念十六講》,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2002年。
Stuart Hall,〈表徵的運作〉,Stuart Hall編,徐亮、陸興華譯,《表徵——文化意象與意指實踐》,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導言〉Stuart Hall編,徐亮、陸興華譯,《表徵——文化意象與意指實踐》,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導言:是誰需要身份〉,Stuart Hall、Paul Du Gay編著,龐璃譯,《文化身份問題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
———,Cultural Identity and Cinematic Representation,Frame Work36,1989.何文敬,〈延續與斷裂——朱路易《喫一碗茶》裡的文化屬性〉,單德興、何文敬主編,《文化屬性與華裔美國文學》,台北:台灣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4年。
Susan Sontag著,程巍譯,《疾病的隱喻(Illness as Metaphor and AIDS and Its Metaphors)》,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
Terry Eagleton著,方傑譯,《文化的觀念》,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Edward Burnett Tylor. The Origins of Culture.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58。
John Hartley et al. ,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adies.2and.ed. London:Routledge,1994。
Paul J. Braisted.Cultural Cooperation:Keynote of Coming Age. New haven:the Edward. W. Hazen Foudation,1945。

三、期刊論文
王靜,〈人類學視野中的「儀式」與「文化展演」〉,《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6期,2009年12月,頁32-37。
王萍,〈李安電影中的文化身份問題探究〉,《雞西大學學報》第15卷第11期,2015年11月,頁134-137。
王靜欣,〈語言使用中的文化身份〉,《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21卷12期,2007年12月,頁131-132+149。
王詩秒,〈現代中國電影理論中民族文化身份建構〉,《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017年02期,2017年8月,頁241-249。
阮俊達,〈族群主流觀點下的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6卷第3期,2016年9月,頁51-71。
朱雙一,〈從政治抗爭到文化扎根——台灣「原住民文學」的創作演變〉,《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期,2001年2月,頁 48-52。
車轔,〈地緣政治理論評述〉,《中共雲南省委黨報》第10卷第2期,2009年3月,頁154-157。
吳永毅,〈香蕉.豬公.國:「返鄉」電影中的外省人國家認同〉,《中外文學》第22卷第1期,1993年6月,頁32-44。
李成蹊,〈侯孝賢電影的文化身份及其意義〉,《創作與評論》2015年18期,2015年9月,頁87-91。
李蓉,〈性別視角下的疾病隱喻〉,《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6期,2007年6月,頁9-15。
宋怡明著,李仁淵譯,〈戰火下的記憶政治:金門,1949-2008〉,《考古人類學刊》第71期,2009年12月,頁47-69。
范銘如,〈後山與前哨:東部和離島書寫〉,《台灣學誌》創刊號,2010年4月,頁61-74。
林文玲,〈翻轉漢人姓名意象:「請問『蕃』名」系列影片與原住民影像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8期,2005年6月,頁85-134。
林文淇,〈戲、歷史、人生:《霸王別姬》與《戲夢人生》中的國族認同〉,《中外文學》第23卷第1期,1994年6月,頁139-156。
______,〈九〇年代台灣都市電影中的歷史、空間與家/國〉,《中外文學》第27卷第5期,1998年10月,頁99-119。
周士煌,〈「原住民族」與「原住民身份」:民族運動與民族理論的交叉發展〉,《民族學界》第43期,2019年4月,頁5-36。
侯錦雄,〈形式的魅影——金門觀光的戰地異境想像與體驗〉,《觀光研究學報》第五卷第1期,1999年6月,頁39-52。
侯錦雄、李素馨、謝宗恆,〈觀光發展歷程下的文化衝擊:蘭嶼文化地景的另一種閱讀〉,《設計學研究》第14卷特刊,2011年6月,頁39-52。
郭李宗文,〈原住民隔代教養家庭中順利成長之重要元素探討〉,《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9期,2011年6月,頁71-105。
郝永華,〈《疾病的隱喻》與文化研究〉,《集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4期,2008年10月,頁46-50。
陳翠臻,〈原鄉地區之隔代教養分析——以花蓮縣光復鄉為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2卷第2期,2009年6月,頁137-161。
陳嘉新,〈評蔡友月,《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台灣社會學刊》第48期,2011年12月,頁231-240。
陳儒修,〈另一種注視:台灣電影中的病人〉,《中外文學》第23卷第6期,1994年11月,頁106-113。
———,〈歷史與記憶:從《好男好女》到《超級大國民》〉,《中外文學》第25卷,1996年10月,頁47-57。
張文馨(Anita Wen-Shin Chang),〈In the Realm of the Indigenous: Local, National and Global Articulations in 「Fishing Luck」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2卷第2期,2009年6月,頁97-144。
張英進,〈香港電影中的「超地區想象」:文化、身份、工業問題〉,《當代電影》2004年第4期,2004年7月,頁41-44。
張燕、黃朝亮,〈探索台灣都會電影與純愛小品,在電影中呈現詩意純美——黃朝亮導演訪談〉,《貴州大學學報》2017年第5期,2017年5月,頁1-11+13。
程春燕,〈從飲食角度解析李安「家庭三部曲」中的文化身份問題〉,《電影文學》2010年第24期,2010年12月,頁40-41。
黃宣衛,〈阿美族的人名制度與異族觀:一個海岸村落的例子〉,《東台灣研究》第4期,1999年12月,頁73-121。
雅柏甦詠.博伊哲努(Yapasuyongu Poiconu),〈台灣原住民族主權的虛相與實相〉,《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2卷第4期,2012年12月,頁1-26。
曾建元,〈向左走,向右走,還是向中看齊?——戰後初期台灣原住民族政策的定位(1945-1958)〉,《中華行政學報》第6期,2009年6月,頁233-246。
楊爽,〈寂靜的探尋——論侯孝賢電影對台灣文化身份的呈現〉,《棗莊學院學報》第23卷第6期,2006年12月,頁28-32。
楊仁煌,〈文化建構與復振之研究─以阿美族「Pancah」會所文化內涵與核心價值為例〉,《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創刊號,2007年6月,頁67-102。
焦雄屏,〈尋找台灣的身份:台灣新電影的本土意識和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0年第2期,1990年9月,頁13-30。
詹閔旭,〈從《海角七號》談草根台灣想像的形塑〉,《Fa電影欣賞+FaAj電影欣賞學術版》第28卷第2期總第142期(2010年1-3月),頁170-184。
趙庭輝,〈當戰場變成情場:青少年電影《夏天協奏曲》的文化再現〉,《廣播與電視》第36期,2013年6月,頁69-90。
鄭人豪,〈「消失文化的行動者」:論《只有大海知道》〉,《電影欣賞》第36卷第2期總第175期,2018年11月,頁140-144。
劉丹,〈淺談「後九七」香港電影的文化身份認同〉,《電影評介》2012年15期,2012年8月,頁22+33。
謝國斌、何翔如,〈族群認同與社會結構的角力——原住民回復傳統姓名運動的社會學分析〉,《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3卷第4期,2010年12月,頁47-69。
謝若蘭、吳明季,〈轉型正義的思考與實踐〉,《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6卷第3期,2016年9月,頁1-29。
譚光輝,〈「疾病隱喻」的符號學研究〉,《中外文化與文論》第40期,2018年11月,頁184-193。

四、學位論文
李碩,《當代華語電影奇觀化與民族身份的建構》,重慶,重慶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12年。
李曉婷,《儀式與展演——坳瑤「跳盤皇」樂舞的雙重變遷與族性堅守》,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汪標,《內地香港合拍片的文化身份建構研究(2006-2016)》,重慶,重慶工商大學傳播學碩士論文,2018年。
肖闈,《流變與融合:1970-2015年香港電影文化身份的研究》,重慶:重慶大學戲劇與影視學碩士論文,2016年。
畢洋,《畢飛宇小說的疼痛書寫與超克》,牡丹江,牡丹江師範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徐瑤,《探戈舞的文化內涵與藝術特征》,長春,吉林藝術學院音樂與舞蹈學碩士論文,2015年。
陳如觀,《原住民學童隔代教養與血液優異影響因素之研究》,台東,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係(所)教育研究碩士班學位論文,2009年。
陳奕璇,《原住民舞樂學習與文化展演對學生文化認同影響之研究-以新北市樟樹國中「原住民藝文表演社」為例》,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陳紫薇,《跨文化身份的影像表述——李安電影研究》,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14年。
林育聖,《金門文化意象造型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學系在職進修組碩士論文,2011。
隋青,《香港懷舊電影中的港人身份認同研究》,大連,東北財經大學社會學碩士論文,2015年。
張超群,《「疼痛」後的回歸——畢飛宇小說的城市書寫》,長春,東北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12年。
楊政賢,《島、國之間的「族群」——台灣蘭嶼Tao與菲律賓巴丹島Ivantan關係史的當代想像》,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
簡毓群,《蘭嶼紀錄片的主體性建構與反思》,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教師碩士在職專版碩士論文,2013年。
魏新春,《論全球化語境中的文化身份與民族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03年。
鐘亞妹,《斯圖亞特·霍爾的文化身份理論研究》,濟南,山東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18年。

五、網路資料
文化部文化統計網,《2015年文化觀光產值估計摘要報告》,2018-01-31,(網址:https://stat.moc.gov.tw/Research.asp- x?type=6)。
王浩翔,崔永徽 真正蘭嶼故事《只有大海知道》。(網址:https://www.shea spire.com.tw/p2-weekly_column-detail.php?PKey=fc8b-VzZPq cEb2znTY mYT3_QooqWDOuiR82OeMx4Kqk)。
水利署水源組,〈台灣水圳文化-清代三大水利(一)〉,《水利署電子報》184期,2016-07-22。(網址:http://epaper.wra.gov.tw/Article _Detail. asp x?s=2974300672B32D70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當海梯田遇上生態地景藝術》,農政與農情, 303,2017,(網址:https://www.coa.gov.tw/ws.php?id=2506834)。
何如甯,部落觀看的方式:《太陽的孩子》,(網址:https://newbloommag. net/2015/11/25/wawa-no- cidal-tw/)。
新聞人報社,記錄社會真實的樣貌 我們同是《太陽的孩子》,新聞人電子報,2015-11-23。(網址:http://www.newspeople.com.tw/n_23/)。
許文貞,原鄉登銀幕——太陽的孩子守護家鄉稻田,中國時報,2016-07-29,(網址: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729000744-260115?chdtv)。
她渴望SheAspire,〈《只有大海知道》崔永徽導演:如何認識一地的文化?〉,(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l3_gEWAuoE&t= 8s)。
吳老拍,「獻給台灣的溫柔力量」《太陽的孩子》影評與導演鄭有傑、勒嘎·舒米(Lekal Sumi)專訪,2015-10-20,(網址:https://opinion.cw.com. tw/b log/profile/304/article/3426)。
花蓮縣豐濱鄉公所網站(網址:https://www.fengbin.gov.tw/Default.aspx)
到蘭嶼尋找自我的都會女性: 公視人生劇展《藍色假期》,2013-07-01,(網址:https://blog.xuite.net/evereen/everlove/163430482)。
金門觀光旅遊網,(網址:https://kinmen.travel/zhtw/travel/attraction /528)。
洪健倫,<萬仁談《車拼》在藝術與通俗間的抉擇>,放映週報,第484期,2014-11-13,(網址: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 =541)。
徐國明,〈邊緣發聲——當代台灣原住民族紀錄片導演訪調計畫〉,國藝會輔助成果檔案庫。(網址: https://archive.ncafroc.org.tw/upload/re sult/16346-G1002/16346-G1002_內容摘錄_內容摘錄 _0_15401811844 26.pdf )。
麥若愚,〈《軍中樂園》的時代感,不是年輕人的菜?〉。鳴人堂。2014-09-26。(網址: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 6 64/388293)。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顏子矞.部落文化的失根與尋根——小飛魚文化展演隊〉,《未來教育台灣100專案·2019第二屆成果展現》,(網址:http://tw100-2019.cwgv.org.tw/contents/ results_dem o?id=771)。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台灣數位典藏中心,影人目錄之鄭有傑資料頁面,(網址:http://www.ctfa.org.tw/filmmaker/content.php?cid= 2&id =775 )。
蔡雨辰,〈找回自己的名字——專訪《太陽的孩子》導演鄭有傑、勒嘎.舒米〉,博客來OKAPI閱讀生活誌,2015-09-21,(網址:https://okapi. books.com.tw/article/4000)。
鄭秉泓,〈軍中樂園:大時代小茶室裡的愛與死〉,ETtoday新聞雲,(網址:https://star.ettoday.net/news/395455)。
藍色電影夢,〈私顏:輕輕曖昧是最美〉,2009-09-14(網址:http:// 4bluestones.biz/mtblog/ 2009/09/post-1720.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