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料】 1. 〔唐〕柳宗元,〈梓人傳〉,《柳河東集》,上海:上海人民,1974。 2.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台北:廣文書局,1971。 3. [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北京:人民美術,1964。 4. 〔明〕利瑪竇、徐光啟譯,《幾何原本》;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1300・子部・西學譯著類》,上海巿:上海古籍, 1995。 5. 〔明〕畢方濟,《睡畫二答》;張西平等主編,《梵蒂岡圖書館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叢刊:第一輯》,鄭州市:大象,2014。 6. 〔清〕年希堯撰《視學》;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1067.子部.藝術類》,上海:上海古籍,1995。 7. 〔清〕鄒一桂,《小山畫譜》,台北:藝文,1966。 8. 〔清〕于敏中,《日下舊聞考》,北京:古籍,1981。 9. 〔清〕于敏中,《國朝宮史》,台北:新興,1975。 10. 〔清〕章乃煒,《清宮述聞》,北京:古籍,1988。 11. 〔清〕清高宗,《清高宗御製詩文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3。 12. 〔清〕《大清高宗純(乾隆)皇帝實錄》,台北:華文書局,1964。 13.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故宮博物院主編,《清宮內務府奏銷檔》,北京:故宮,2014。 1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香港中文大學文館合編,《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北京:人民,2005。 15. 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藏清宮陳設檔案》,北京:紫禁城,2013。 16. Pozzo, Andrea.Perspective in architecture and painting : an unabridged reprint of the English-and-Latin edition of the 1693 "Perspectivapictorum et architectorum" New York : Dover Publications Press, 1989. 17. Alberti,Leon Battista. De re aedificatoria.2.1 (ed. Giovanni Orlandi [Milan, 1966], 99) (published 1490).
【專著】 1. Anderson.B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 Michel Beurdeley著;耿升譯,《清宮洋畫家(Peintresjésuitesen Chine)》,濟南:山東畫報,2002。 3. Rudolf Arnheim著;李長俊譯,《藝術與視覺心理學》,臺北巿:雄獅,1982。 4. Rudolf Arnheim著;滕守堯、朱疆源譯,《藝術與視知覺》,成都:四川人民,1998。 5. 上海博物館編,〈“以大觀小”和“一斜百隨”—談宋代界畫的空間意識:試述一種准科學的模式〉,《千年遺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2006。 6. 王子林,《在乾隆的星空下:乾隆皇帝的精神境界》,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 7. 王傭,《中外美術交流史》,湖南:湖南教育,1999。 8.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總編輯,于水山,〈西藏藏傳佛教建築裝飾題材的淵源及含義〉,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碩士學位論文,《藏傳佛教寺院建築形制演變》 ,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發行,2003。 9. 吳蔥,《在投影之外:文化視野下的建築圖學研究》,天津市:天津大學,2004。 10. 吳瓊,《雅克. 拉康 : 閱讀你的症狀》,北京市 :人民大學,2011。 11. 吳繼明,《中國圖學史》,武昌:華中理工大學,1988。 12. 李允鉌,《華夏意匠:中國古典建築設計原理分析》,台北:明文書局,2000。 13. 李治亭等编,《愛新覺羅家族全書一家族全史 》,〈卷七 皇族制度〉,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 14. 李寶臣,〈 清代宗室王公府制與“乾隆京城全圖”記錄的王公府第〉《北京古都風貌與時代氣息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15. 汪榮祖著;鐘志恒譯,《追尋失落的圓明園(A paradise lost the imperial garden Yuanming Yuan)》,臺北市:麥田出版,家庭傳媒發行,2004。 16. 周蘇琴,〈建福宮及其花園始建年代考〉,《禁城營繕紀》,北京:紫禁城,1992 。 17. 柯嬌燕(Pamela K.Crossley)著,劉鳳雲,劉文鵬編,〈中國皇權的多維性〉,《清朝的國家認同―新清史研究與爭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18. 柳肅,《古建築設計理論與方法》,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1。 19. 苑洪琪,〈乾隆時期重華宮的使用功能〉,《清代皇宮禮俗》,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3。 20. 夏鑄九,〈古蹟保存做為一種異質空間的營造〉《異質地方之營造:理論與歷史》,台北:唐山,2016。 21. 孫文良、張杰、鄭川水,《乾隆帝》,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22. 孫若怡,《圓明園西洋樓景區的園林建築與精緻文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23. 康無為(Harold Kahn),〈帝王品味:乾隆朝的宏偉氣象與異國奇珍〉《讀史偶得:學術演講三篇》,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 24. 張羽新,《清代治藏要論》,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3。 25. 莫小也,《十七-十八世紀傳教士與西畫東漸》,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 26. 郭黛姮,《乾隆御品圓明園》,杭州:浙江古籍,2007。 27. 郭黛姮,《遠逝的輝煌:圓明園建築園林研究與保護》,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28. 郭黛姮、賀豔,《圓明園的記憶遺產:樣式房圖檔》,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29. 舒牧、申偉、賀乃賢編,《圓明園資料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4。 30. 愛新覺羅.溥儀,《 我的前半生》,北京:群眾出版社,1991。 31. 楊永源,《盛清台閣界畫山水之研究》,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87。 32. 漢寶德,《明清建築二論》,臺北:鏡與象出版社,1988。 33. 漢寶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清院畫「十二月令圖」中的空間觀念〉《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2。 34. 褚瑞基,《建築歷程:建築歷史,建築理論,建築評論,從遠古時期到文藝復興》,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2000。 35. 劉克明,《中國建築圖學文化源流》,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36. 劉暢,《北京紫禁城》,北京市:清華大學,2009。 37. 潘耀昌,〈乾隆趣味和乾隆風格—中西融合論探源〉,《走出巴貝爾︰融合中的沖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38. 潘鬘,《建福宮:在紫禁城重建一座花園》,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39. 賴惠敏,《天潢貴冑:清皇族的階層結構與經濟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9。 40. 聶崇正,《清宮繪畫與「西畫東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8。 41. 羅文華,《龍袍與袈裟:清宮藏傳佛教文化考察(上)》,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 42. 羅文華,《龍袍與袈裟:清宮藏傳佛教文化考察(下)》,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 43. Ackerman, James S. Origins, imitation, conventions : representation in the visual arts.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2002. 44. Gombrich,E.H..Art and illusion :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9. 45. Holdsworth, May.The Palace of Established Happiness : restoring a garden in the Forbidden City. Beijing : Forbidden City Publishing House Press, 2008 . 46. Liang, Su-Cheng and Fairbank,Wilma.“two grammar books”,A Pictorial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ts Structural System and the Evolution of its Types. Cambridge, Mass, and London: MIT Press, 1984. 47. Needham,Joseph.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 IV Physics and Physical Technology, part 3: Civil Engineering and Nautics .Cambridge, United King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1 . 48. Osborne, Harold.The Oxford Companion to Ar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1970. 49. Panofsky,Erwin.Translated by Christopher S. Wood.Perspective as symbolic form.New York:MIT Press,1991. 50. Panofsky,Erwin. Renaissance and Renascences in Western Art.New York:Westview press,1972. 51. Perez Gomez,Alberto, Architectural representation and the perspective hinge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2000. 52. Zou,Hui.A Jesuit garden in Beijing and early modern Chinese culture. West Lafayette, Ind. : Purdue University Press,2011.
【期刊論文】 1. Christopher W. Tyler ;陳建中,〈Chinese Perspective as a Rational System : Relationship to Panofsky's Symbolic Form〉《中華心理學刊》,53:4 (台北,2011),頁11-19。 2. 王子林,〈乾隆皇帝與文殊菩薩―梵宗樓供俸陳設探析〉,《故宮博物院院刊》,4(北京,2006),頁126-128。 3. 王正華,〈傳統中國繪畫與政治權力:一個研究角度的思考〉,《新史學》,8:3 (臺北,1997),頁161-216。 4. 王其亨,〈樣式雷“已做現做活計圖”研究〉,《古建園林技術》,02(北京,2013),頁53-41。 5. 朱慶徵(2002),〈建福宮及其花園的平面佈局研究〉,《故宮博物院院刊》,102:4 (北京,2002),頁88-92。 6. 何培斌,〈紙上營構―清代繪畫中的建築〉,《二十一世紀》,32:12(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995),頁78-89。 7. 林莉娜 ,〈靜觀建福-清丁觀鵬〈畫太簇始和〉之研究〉,《故宮文物月刊》,326 (台北,2010),頁114-127。 8. 夏鑄九,〈營造學社─梁思成建築史論述構造之理論分析〉,《台灣社會研究》,春季號,3:1(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1990),頁5-50。 9. 張十慶,〈古代營建技術中的"樣"、"造"、"作"〉,《建築史論文集》,15(東南大學建築研究所,2002),頁37-41。 10. 張威,〈試說樣式房〉,《新建築》,02(武漢,2008),頁1-7。 11. 張淑嫻,〈建福宮花園建築歷史沿革考〉,《故宮博物院院刊》,5(北京,2005),頁157-171。 12. 曹正偉,鄧宏,賈祺,〈觀照欲望與圖示概念--傳統建築圖示中的視角分析〉,《重慶建築大學學報》,3(重慶,2007),頁17-21。 13. 陳韻如,〈製作真境:重估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在雍正朝畫院之畫史意義〉,《故宮學術季刊》,28:2(台北,2010),頁1-64。 14. 傅熹年,〈中國古代的建築畫〉,《文物》,3(北京,1998),頁75-94。 15. 楊伯達,〈郎世寧在清內廷的創作活動及其藝術成就〉《故宮博物院院刊》,2(北京,1988),頁3-26。 16. 趙辰,(關於中國傳統建築的「立面」―以西方古典主義建築理論詮釋中國傳統建築產生的誤解)(Elevation or Facade?―A Study on the Mis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Based upon the Western Classicism ),《城市與設計學報》,18(臺北: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2007),頁71-83。 17. 劉暢、張克貴、王時偉,〈清代內務府樣式房機構初探〉,《故宮博物院院刊》,3(北京,2001),頁66。 18. 羅文華,〈清宮六品佛教模式的形成〉,《故宮博物院院刊》,4 (北京:2000),頁64-81。 19. Hearn ,Maxwell K. “Document and Portraits: The Southern Tour Paintings of Kangxi and Qianlong,” In Ju-his Chou and Claudia Brown eds., Chinese Painting under the Qianlong Emperor: The Symposium Papers in Two Volumes, Phoebus vol6.no.1 ,1988.
【學位論文】 1. 王嘉驥,《郎世寧與清初畫院》,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1986。 2. 李曉丹,《17-18世紀中西建築文化交流》,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04。 3. 龍珠多傑,《藏傳佛教寺院建築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博士論文,2011。
【電子資料庫】 1. 劉俊文總纂,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硏究中心,「中國基本古籍庫」,由清大網域瀏覽。 2. Dr. Donald Sturgeon,「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線上電子圖書館,http://ctext.org/zh。 3.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中研院明實錄、朝鮮王朝實錄、清實錄資料庫」,http://hanchi.ihp.sinica.edu.tw/mql/login.html。 4.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 5. 漢リポ Kanseki Repository, https://www.kanripo.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