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5.168.20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孔令安
作者(外文):Kung, Ling-An.
論文名稱(中文):竹林意識的形成
論文名稱(外文):The Formation of Bamboo Grove Consciousness
指導教授(中文):林聰舜
指導教授(外文):Lin, Tsung-Shun
口試委員(中文):郭永吉
曾美雲
口試委員(外文):Kuo, Yung-Chi
Tseng, Mei-Yu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號:102041513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1
中文關鍵詞:竹林七賢意識自覺
外文關鍵詞:Bamboo GroveSeven Sagesconsciousnessindividual awarenes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0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0
  • 收藏收藏:0
本文以竹林意識的形成為研究主題,自竹林七賢的源起為起始點,探究其聲名型塑的過程,包括七人的交游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聚合的政治社會背景。以個體自覺為切入角度考察七賢內在思想和外顯行為,以及竹林之游的象徵意涵,並透過《世說新語》和〈思舊賦〉、〈竹林七賢論〉、〈道賢論〉等傳世文獻分析「竹林」一詞在竹林七賢出現前後的意義轉變,及其形成為一文化符號所代表的內涵與在世人心中的價值和形象。以意識形成後的轉化情形為開展,藉庾信和杜甫一脈為主軸析解竹林文化符號入詩的情形,梳理其在不同時空的演變和異同,藉此建構竹林意識形成後的發展脈絡。文末總結竹林意識的起始、象徵和演變,並以相關議題為延伸,試圖架構竹林意識在各代人世的篩選下所呈現的樣貌與動態歷程。

本文分為五章:一、交待研究動機、方法和預期成果,並探討重要研究論述對本文的啟發。二、竹林意識的源起與背景。以東晉時期為主,考察竹林七賢名稱的源起,及其聲名顯揚的背景因素。三、竹林符號的探析。透過《世說新語》記載綜觀七賢言行舉止與魏晉風度,探究〈竹林七賢論〉、〈道賢論〉對「竹林游」樣態的塑造,並藉〈思舊賦〉為原型對照後世「竹林游」形貌的變化。四、竹林意識的接受與轉變。以庾信和杜甫為主軸,研究竹林意識在不同背景文化下的接受情況,以入詩突顯的事例分析竹林意識在後世的形貌轉換。五、總結前論,解答第一章所欲探討的問題,並提出其他研究方向。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formation of Bamboo Grove consciousness. First of all, the essay starts with the beginning of Seven Sages of Bamboo Grove, and concerns about the formation of their reputation, including the timing, location, and reasons of the social background. Secondly, the essay discusses their inner thought and external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ividual awareness and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Bamboo Grove excursion. By analyzing the changing meaning of “Bamboo Grove” in Shishuoxinyu 世說新語, Sijiufu 思舊賦, Zhulinquxianlun 竹林七賢論, and Daoxianlun 道賢論, we can understand the value of this cultural symbol around the world. We also examine how the Bamboo Grove culture symbol was integrated into Yuxin 庾信 and Dufu’s 杜甫 poems, and clarify the changes in different era.At the end of this essay, we summarize the beginning, symbol and evolution of Bamboo Grove consciousness, and try to construct the appearance and dynamic course of it under various era.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First, we explain research motives, methods and expected results, and also discuss important researches. Second, we explore the beginning and background of Bamboo Grove consciousness in the Eastern Jin 東晉 Dynasty, including origin of the name and the cause of Seven Sages’ reputation. Thirdly, we analyze the Bamboo Grove symbol through ancient literatures by observing the record of their behavior and how the people valued them. Fourthly, we evaluate the accepta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Bamboo Grove consciousness through the usage of their allusions. Last but not least, we generalize the argument and provide other suggestions of the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文獻回顧------------------------------------------------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目的-----------------------------------------17

第二章 竹林意識的源起與背景---------------------------------------20
第一節 竹林七賢傳說考證---------------------------------------20
一、竹林七賢的名稱確立---------------------------------20
二、竹林七賢交游地點及時間-----------------------------22
第二節 由「竹」走入「竹林」-----------------------------------27
第三節 個體自覺的甦醒-----------------------------------------31
第四節 小結---------------------------------------------------33

第三章 竹林作為文化符號-------------------------------------------43
第一節 《世說新語》中的竹林七賢:以「任誕」為中心-------------44
一、「我輩」中人之任誕----------------------------------52
二、任誕與酒和裸袒-------------------------------------56
三、容止與清逸-----------------------------------------63
四、《世說新語》與竹林七賢形象的奠定--------------------66
第二節 論「竹林七賢」:以向秀、戴逵、孫綽為中心----------------68
一、向秀〈思舊賦〉:竹林意識的原型----------------------68
二、戴逵〈竹林七賢論〉:標舉「竹林」之為高--------------71
三、孫綽〈道賢論〉:加深名士與名僧形象的結合------------75
四、小結-----------------------------------------------79

第四章 竹林意識的接受與轉變-------------------------------------81
第一節 「不以禮立,不以義方」──竹林符號之核心價值----------81
一、「林下」與「林下風氣」-----------------------------81
二、由山、王之黜析「竹林」符號意涵--------------------85
第二節 竹林意識的發展:以庾信和杜甫為主軸--------------------90
一、竹林意識在庾信以前的發展--------------------------90
二、「哀江南」中的竹林:庾信仕隱間的孤兒意識-----------92
三、「草堂」之竹徑:杜甫的孤島空間意識-----------------98
第三節 結語:不羈之材的不繫之舟------------------------------105

第五章 結論----------------------------------------------------111
第一節 「竹林」與「竹林七賢」與「竹林意識」------------------111
一、「竹林七賢」名號確立於東晉時期---------------------111
二、「竹林之游」係以一次聚會為原型---------------------112
三、個體自覺與魏晉風度:以竹林七賢的任誕為中心--------113
四、論竹林七賢----------------------------------------116
第二節 竹林意識的原型與變形----------------------------------117
第三節 竹林七賢若干問題討論----------------------------------120
一、竹林七賢的團體屬性--------------------------------120
二、七賢作品間的互相呼應------------------------------121
第四節 回顧與展望--------------------------------------------122

引用書目--------------------------------------------------------124

引用書目


一、傳統書目(按筆劃順序排列)

王先謙撰,吳格點校,《詩三家義集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
王勃,《王子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王若虛,《滹南遺老集》,收入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王隱,《晉書》,收入黃奭輯,《黃氏逸書考》,新北:藝文印書館,1971。
江淹撰,胡之驥註,李長路、趙威點校,《江文通集彙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吳淑撰注,《事類賦注》,北京:中華書局,1989。
呂不韋撰,高誘注,《呂氏春秋》,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李白撰,王琦注,《李太白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李昉等編,《太平廣記》,臺北:古新書局,1967。
李昉編纂,夏劍欽等校點,《太平御覽》(第八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
沈約,《宋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
孟浩然撰,孔祥義標點,《孟浩然集》,收入魏同賢、安平秋主編,《凌夢初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
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昭明太子撰,李善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
洪興祖補注,白化文點校,《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2011。
范曄撰,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徐堅,《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4。
桑欽撰,酈道元注,《水經注》,新北:藝文印書館,1977。
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第6冊,北京:中華書局,1962。
祝穆,《古今事文類聚別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二三三類書類》第92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袁梅,《詩經異文彙考辨證》,濟南:齊魯書社,2013。
崔鴻,《十六國春秋》,新北:藝文印書館,1964。
庾信撰,倪璠注,許逸民校點,《庾子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
___,吳兆宜註,《庾子山集箋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聖祖敕編,《全唐詩》,臺北:復興書局,1967。
郭象注,成玄英疏,《南華真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
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
陶潛撰,陶樹注,戚煥塤校,《靖節先生集》,臺北:華正書局,1980。
___,李公煥箋註,《箋註陶淵明集》,臺北:中央圖書館,1991。
曾慥,《類說》,收入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八七三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葉夢得,《石林詩話》,新北:藝文印書館,1966。
劉向,《說苑》,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
劉義慶著,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劉勰著,詹瑛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北京:中華書局,1965。
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正義》,收入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整理本》,臺北:臺灣古籍出版,2001。
蕭統,《昭明太子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
謝靈運,《謝康樂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
魏收,《魏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
魏徵,《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唐山出版社,2007。
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世界書局,1963。
釋僧肇,《肇論》,臺北:新文豐書局,1993。
釋慧皎等撰,《高僧傳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酈道元著,陳橋驛校證,《水經注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

二、近代論著(按筆劃順序排列)

(一)專書

川本芳昭著,余曉潮譯,《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王仁祥,《先秦兩漢的隱逸》,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1995。
王岫林,《由「適性安命」到「達生肆情」──西、東晉世人應世思想之轉折》,收入林慶彰主編,《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十編》第17冊,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
王葆玹,《玄學通論》,臺北:五南圖書,1996。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田曉菲,《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新竹:清大出版社,2009。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
何啓民,《竹林七賢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余蓮 (François Jullien) 著,吉普森 (Ralph Gibson) 攝影,林志明、張婉真譯,《本質與裸體》,新北:桂冠出版社,2004。
李國熙,《庾信後期文學中鄉關之思的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宗白華,《美從何處尋》,新北:駱駝出版社,1987。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
馬良懷,《崩潰與重建中的困惑──魏晉風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高遠東,《現代如何「拿來」──魯迅的思想與文學論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張朝富,《漢末魏晉文人群落與文學變遷──關於中國古代「文學自覺」的歷史闡釋》,成都:巴蜀書社,2008。
張毅編,《羅宗強古代文學思想論集》,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9。
符杰祥,《國族迷思:現代中國的道德理想與文學命運》,臺北:秀威經典出版社,2005。
許尤娜,《魏晉隱逸思想及其美學涵義》,臺北:文津出版社,2011。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文史論集》,香港:文文出版社,1972。
勞思光,《中國文化要義新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收入賀昌群等著,《魏晉思想‧甲編五種》,臺北:里仁書局,1984。
湯錫予,《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黃昭寅,《唐代詩詞述要》,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3。
黃偉倫,《魏晉文學自覺論題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
蜂屋邦夫著,隽雪艷、陳捷等譯,《道家思想與佛教》,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臺靜農,《中國文學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蔡志超,《杜甫繫年考論》,臺北:萬卷樓圖書,2012。
鄭毓瑜編,《中國文學研究的新趨向:自然、審美與比較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魯迅,《南腔北調集》,上海:同文書店,1934。
___,〈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九月間在廣州夏期學術演講會講〉,收入魯迅,《魯迅雜文集‧而已集》,瀋陽:萬卷出版,2013,頁251-259。
戴明揚,《嵇康集校注》,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
韓格平,《竹林七賢詩文全集譯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出版社,1993。
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6。
___,《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譚家哲,《詩文學思想(卷二)》,臺北:漫遊者文化出版,2014。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
___,《中國文學史》(上冊),臺北:里仁書局,2009。

(二)專書論文集

王美秀,〈翟里斯《中國文學史》中的竹林七賢〉,收入江建俊主編,《竹林學的形成與域外流播》,臺北:里仁書局,2010,頁271-294。
朱曉海,〈論向秀〈思舊賦〉〉,收入江建俊主編,《竹林名士的智慧與詩情》,臺北:里仁書局,2008,頁13-54。
江建俊,〈竹林學之形成──從域外竹林七賢之流播證成〉,收入江建俊主編,《竹林學的形成與域外流播》,臺北:里仁書局,2010,頁295-350。
宋德熹,〈唐代「風流」小考〉,收入逢甲大學中文系主編,《唐代文化、文學研究及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逢甲大學出版社,2007,頁1-21。
林聰舜,〈玄學式的體制與反體制論述──魏晉思想的一個方向〉,收入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魏晉南北朝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輯)》,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頁465-489。
胡大雷,〈「竹林七賢」盛名興起之原因考察〉,收入江建俊主編,《竹林風致之反思與視域拓延》,臺北:里仁書局,2011,頁 117-140。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
江建俊,〈魏晉「朝隱」風氣盛行的原因及其理論根據〉,收入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著,《尉素秋教授八秩榮慶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頁449-480。
___,〈由劉伶「酒德頌」談到魏晉名士之酒德〉,收入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魏晉南北朝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頁599-631。
袁行霈,〈陶淵明與魏晉風流〉,收入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魏晉南北朝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頁571-597。
梅家玲,〈《世說新語》品鑒美學中的人與自然〉,收入廖蔚卿教授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廖蔚卿教授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3,頁257-276。
陳弱水,〈漢晉之際的名士思潮與玄學突破〉,收入陳弱水主編,《中國史新論:思想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頁171-249。
黃奕珍,〈論《世說新語》中以自然物象為主的人物比喻〉,收入廖蔚卿教授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廖蔚卿教授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3,頁417-460。
葉常泓,〈在忘卻中紀念:論南潮詩援竹林名士入典〉,收入江建俊主編,《竹林風致之反思與視域拓延》,臺北:里仁書局,2011,頁537-588。
劉家幸,〈竹林和音──《世說》七賢形象對角田簡《近世叢語》之投射與影響〉,收入江建俊主編,《竹林學的形成與域外流播》,臺北:里仁書局,2010,頁492。
顏崑陽,〈論「典範模習」在文學史建構上的「漣漪效用」與「鍊接效用」〉,收入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建構與反思中國文學史的探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頁787-833。
___,〈「文學自覺說」與「文學獨立說」之批判芻論〉,收入慶祝黃錦鋐教授九秩嵩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慶祝黃錦鋐教授九秩嵩壽論文集》,臺北:洪葉文化,2011,頁917-946。

(三)期刊

尤雅姿,〈《世說新語》篇章結構與敘事話語研究〉,《成大中文學報》,48,臺南:2015,頁1-34。
王曉毅,〈「竹林七賢」考〉,《歷史研究》,5,北京:2001,頁90-99。
仲瑤,〈盛唐文士與魏晉風度──以杜甫〈飲中八仙歌〉為中心〉,《文史哲》,2,濟南:2017,頁55-64。
江建俊,〈顏延之〈五君詠〉與蕭統〈詠山濤王戎〉作意蠡測〉,《成大中文學報》,10,臺南:2002,頁1-28。
___,〈魏晉名士「裸袒褻慢」之風的多維解讀〉,《成大中文學報》,33,臺南:2011,頁23-66。
宋德熹,〈參透風流二字禪──「風流」詞義在中國社會文化史上的遞變〉,《淡江大學中文學報》,創刊號,新北:1992,頁37-75。
李錫鎮,〈試論庾信〈擬詠懷〉詩二十七首〉,《臺大中文學報》,17,臺北:2002,頁67-108。
周鳳章,〈「竹林七賢」稱名始於東晉謝安說〉,《學術研究》,6,廣州:1996,頁102-107。
紀志昌,〈東晉居士謝敷考〉,《漢學研究》,20.1,臺北:2002,頁55-83。
孫正軍,〈魏晉南北朝史研究中的史料批判研究〉,《文史哲》,1,濟南:2016,頁 21-37。
馬鵬翔,〈「竹林七賢」名號流傳與東晉中前期政局〉,《中國哲學史》,2,北京:2008,頁116-122。
張蓓蓓,〈世說新語別解──任誕篇〉,《臺大文史哲學報》,38,臺北:1990,頁19-45。
___,〈世說新語別解──容止篇〉,《臺大文史哲學報》,37,臺北:1989,頁101-122。
梅家玲,〈依違於婦德與才性:《世說新語‧賢媛篇》的女性風貌〉,《婦女與兩性學刊》,8,臺北:1997,頁1-28。
許結,〈對「竹林」文學傳統的思考〉,《天中學刊》,31.1,駐馬店:2016,頁78-82。
郭章裕,〈「德行」與「文學」關係之考察──從《文心雕龍》〈程器〉談起〉,《淡江中文學報》,26,新北:2012,頁221-246。
陳志強,〈對郭象哲學所受質疑提出辯解〉,《清華學報》,44.3,新竹:2014,頁351-384。
陳昌明,〈論庾信的「孤兒意識」〉,《中外文學》,14.8,臺北:1986,頁96-115。
彭婉蕙,〈《世說新語》「我輩」一詞探義──兼論魏晉士人的群我處境與自我定位〉,《中極學刊》,2,南投:2002,頁23-51。
曾敬宗,〈戴逵評述竹林七賢及反放達心迹探微〉,《東方人文學誌》,8.2,臺北:2009,頁107-150。
黃偉倫,〈六朝隱逸文化的新轉向──一個「隱逸自覺論」的提出〉,《成大中文學報》,19,臺南:2007,頁1-26。
楊自平,〈嵇康「養生論」之養生主張與思惟表現〉,《鵝湖月刊》,366,新北:2005,頁21-33。
楊儒賓,〈遊之主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5,臺北:2014,頁1-39。
萬偉成,〈魏晉文人飲酒的自覺意識──魏晉文人與酒新論〉,《哲學與文化》,5,臺北:2006,頁119-137。
寧稼雨,〈《世說新語》中的裸袒之風〉,《中華文化論壇》,3,北京:2005,頁74-78。
劉懷榮,〈從魏晉風度到盛唐精神──以文人個性和玄儒關係的演變為核心〉,《文史哲》,6,濟南:2002,頁55-60。
樊榮,〈「竹林七賢」名號考〉,《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9.1,焦作:2013,頁1-3。
衛紹生,〈竹林七賢若干問題考辨〉,《中州學刊》,5,鄭州:1999,頁106-109。
___,〈竹林七賢: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https://kknews.cc/zh-tw/culture/k8x268r.html,2017年9月13日下載。
鄭毓瑜,〈身體表演與魏晉人倫品鑒──一個自我「體現」的角度〉,《漢學研究》,24.2,臺北:2006,頁71-104。
鄭聖勳,〈只要不是這個世界:庾信《擬詠懷詩》中的認同與拒斥〉,《人間思想》,13,臺北:2016,頁51-58。
盧桂珍,〈嵇志內蘊解析──兼論嵇康之矛盾與統合〉,《成大中文學報》,30,臺南:2010,頁37-70。
謝大寧,〈儒隱與道隱〉,《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3.1,嘉義:1992,頁121-147。
韓格平,〈《竹林七賢論》殘句輯注──兼論《竹林七賢論》的文獻價值〉,《古籍整理研究學刊》,6,長春:1992,頁19-23。
___,〈竹林七賢名義考辨〉,《文學遺產》,2,北京:2003,頁25-31。

(四)學位論文

王章震,《庾信的隱逸思想研究》,重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沈凡玉,《六朝同題詩歌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