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8.151.5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王思齊
作者(外文):Wang, Szu-Chi
論文名稱(中文):生命定位與自覺書寫──蘇軾《和陶詩》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Life Orientation and Conscious Writing:A Research of Su Shi’s Responding Poems to Tao Yuanming
指導教授(中文):李貞慧
指導教授(外文):Lee, Chen-Hui
口試委員(中文):劉少雄
許銘全
口試委員(外文):Liu, Shao-Hsiung
Hsu, Ming-Chu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號:102041509
出版年(民國):106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2
中文關鍵詞:蘇軾《和陶詩》生命定位身心安頓士大夫自覺
外文關鍵詞:Su ShiResponding Poems to Tao Yuanming’s WorksLife OrientationSpiritual SerenityConsciousness of Scholar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4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8
  • 收藏收藏:0
蘇軾的《和陶詩》不僅為其晚年詩藝卓絕的代表,更是以陶淵明為典範來進行自我書寫的範例。本文試圖探討蘇軾在《和陶詩》特定主題下所呈顯的思考與詮釋,透過對陶詩生命議題的反思和對話,蘇軾以追和所表露的精神內蘊與志意理想,展現了其於困境中尋求生命定位的過程,也體現了《和陶詩》在晚年詩作中的獨特意義。

本章分為五個章節,首章「緒論」述研究動機、相關研究回顧及章節安排內容。第二章「《和陶詩》背景概論」綜論《和陶詩》的相關背景細節,包含詩集形式、篇章收錄、文體意義及和陶風氣等,作為後續篇章的論述基礎。第三章「仙道思想與精神家園的追求」在理解蘇軾仙道詩創作概況的前提下,關注於其晚年對對仙道思想的反省和修正,以及其對仇池夢境的形塑過程,這兩項主題不僅是蘇軾晚年詩歌中的獨特主題,也反映出其理性思考的面貌。第四章「士大夫自覺與仕隱典型的新解」分為三部分,首先以淵明詠史三首為討論對象,蘇軾的詮解不僅展現了對自身仕宦經歷的體悟,也呈顯了一名政治家的價值判斷;而另一方面,次節對《和陶擬古》與《和陶雜詩》的分析,則著重於蘇軾探索個人生命價值的具體成果,其在仕隱間的矛盾掙扎和最終定案的人文使命,反映了一名知識分子回應時代的積極態度。最末,本文以《和陶歸園田居》、〈和陶桃花源〉至〈和陶歸去來兮辭〉的創作軸線,探究蘇軾對「歸」的詮釋因應處境而隨之調整的轉變過程。第五章為「結論」,蘇軾追求身心安頓的成果不僅蘊含時代性的士大夫精神,亦融合了對人生流程的體悟和曠達自適的生活哲學,顛覆了貶逐士人的傳統悲劇性模式。
Su Shi’s Responding Poems to Tao Yuanming’s Works (和陶詩) were not only the masterpiece of his later years, but well-known as the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 by taking Tao as his model. This thesis focuses on Su Shi’s thoughts and interpretations in specific themes of Responding Poems to Tao Yuanming’s Works. By the profound reflections on life issues revealed in Tao’s poem, Su’s responding poems to Tao show his personality, self-reflection, and humanistic concerns, which presents the process of struggle with the dilemma and also indicates the special significance in Su’s poetry during the Lingnan period.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Background of the Responding Poems to Tao’s Works discusses the details of the collection, including the form, content and spread as the basis of following chapters; Chapter Three The Search of Immortals and Spiritual Home focuses on Su’s reflection on the Taoist belief of immorta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dream called Chouchi (仇池). The viewpoint in Responding Poems to Tao’s ‘Reading the Book of Mountains and Seas’ (和陶讀山海經) and the portrait of Chouchi are not only the particular themes in Su’s poetry in later years, but also reflect his rational thinking about life; Chapter Four The consciousness and Prototype of Scholars are separated into three parts. First part is Su Shi’s response to three pieces of Tao’s In Memory of Historical Personages (詠史三首), which show his reviews about the official career. Seco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Responding Poems to Tao’s ‘Mimicking an Old Style’ (和陶擬古) and Responding Poems to Tao’s ‘Untitled Poems’ (和陶雜詩), we can understand Su’s contradiction between being an official and being a hermit, as well as his academic mission which reveal th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life. Last, following the approach of Responding Poems to Tao’s ‘Returning to Nature’ (和陶歸園田居), Responding Poems to Tao’s ‘The Peach Colony’ (和陶桃花源) to Responding Poem to Tao’s Returning Home (和陶歸去來兮辭), we can observe how Su Shi adjusts his mental state to the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which show his contemplation about the world and the philosophy of life; Chapter Five is the Conclusion. With the writing of Responding Poems to Tao’s Works, Su Shi’s fulfillment of searching for the value of life not only embodies the spirit of scholar-officials of the Song dynasty, but makes a subversion of exiled literati tradi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13

第二章 《和陶詩》背景概論 ……………………………………………………………...15
第一節 追和古人,始於東坡──《和陶詩》之創作意涵 ………………………………..16
(一) 詩集形式與篇章收錄 ……………………………………………………………16
(二) 追和的文體意義 …………………………………………………………………19
(三) 和陶之風的盛行 …………………………………………………………………21
第二節 我不如陶生,世事纏綿之──追和意識與和陶開端 ……………….…………… 23
(一) 「和陶」自覺的形成 …..…………………………………………………………23
(二) 《和陶飲酒》:追和的開端 ………………..……………………………………28
第三節 斜川追淵明──盡和其詩的實踐 ……….………….………………………………32

第三章 仙道思想與精神家園的追求 ….……………………...…………………………37
第一節 與仙同遊:死亡焦慮與苦悶心境的消解 ………..…………………………………37
第二節 《和陶讀山海經》:求仙慕道的反思與驗證 ……..……………………………....45
第三節 〈和陶桃花源〉:心靈歸宿的建構 ……………………..…………………………56

第四章 士大夫自覺與仕隱典型的新解 ………………………………….……………..66
第一節 以詠史為鏡──出處進退典型的再詮釋 ……………..……………………………67
(一) 〈詠二疏〉:功成身退的最佳典範 ………..……………………………………68
(二) 〈詠三良〉:盡忠侍君的最高境界 ………..……………………………………70
(三) 〈詠荊軻〉:功敗垂成的悲劇英雄 …..…………………………………………73
第二節 於學術中立身──自我安頓的新途 ……….……………………………………….77
(一) 學術活動的定位與成果 …………..………………………………………………77
(二) 《和陶擬古》:儒家身分的抉擇與依歸 ……..…………………………………83
(三) 《和陶雜詩》:生命價值的確立與印證 ………………………………..………87
第三節 以不歸為歸──「歸」的探求與突破 ………..……………………………………97

第五章 結論 ………………………………………………………………………………......106

引用書目 ………………………………………………………………………………...............111

附錄 ………………………………………………………………………....................................119
一、傳統文獻 (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士禎撰,勒斯仁點校,《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1982。
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______,《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總案》,成都:巴蜀書社,1985。
王先謙撰,《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7。
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
王 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
王叔岷,《列仙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7。
王若虛,《滹南詩話》,收入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3。
王雲五主編,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
王 瑤編注,《陶淵明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
孔凡禮撰,《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
元好問,《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元好問撰,姚奠中主編,李正民增訂,《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4。
方東樹著,汪紹楹校點,《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
北京大學中文系編,《陶淵明詩文彙評》,北京:中華書局,1961。
北京大學中文系、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合編,《陶淵明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
局,2004。
司馬光撰,李文澤、雷紹暉校點,《司馬光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
司馬光編著,胡三省音著,《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
朱 熹,《四書集注》,新北:頂淵文化,2005。
朱謙之撰,《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
竹添光鴻,《毛詩會箋》,臺北:大通書局,1975。
何 薳,《春渚紀聞》,收入張海鵬輯,《學津討原》,江蘇:廣陵古籍出版社,
1990。
李之儀,《姑溪居士後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120冊,臺北:臺灣商
務出版社,1983。
李 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
李 昉編纂,夏劍欽校點,《太平禦覽》,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李重華,《貞一齋詩說》,《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70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2。
李道平撰,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4。
杜 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
沈 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吳 喬,《答萬季埜詩問》,收於王夫之撰,丁福保編,《清詩話》,臺北:木鐸出
版社,1988。
吳 雲、李春台校注,《賈誼集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
吳 騫,《拜經樓詩話》,收入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簡編》第680-685冊,臺
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周紫芝,《太倉稊米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141冊,臺北:臺灣商務
出版社,1983。
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房玄齡等撰,《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
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
金 埴撰,王湜華點校,《不下帶編.巾箱說》,北京:中華書局,1982。
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洪 邁撰,何卓點校,《夷堅志》,北京:中華書局,1981。
洪 邁,《容齋隨筆》,收入上海師範大學股及整理研究所編,《全宋筆記》第五編
之五,鄭州:大象出版社,2012。
胡 仔纂集,廖德明校點,《苕溪漁隱叢話》,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范 曄撰,李賢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78。
晁補之,《濟北晁先生雞肋集》,《四部叢刊初編》集部第56冊,臺北:藝文印書
館,1975。
班 固撰,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翁方綱,《石洲詩話》,收入郭紹虞編,《清詩話續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3。
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
張 耒撰,李逸安、孫通海、傅信點校,《張耒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
張邦基撰,孔凡禮點校,《墨莊漫錄》,收入《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
局,2002。
脫 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郭慶藩輯,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新北:頂淵文化,2005。
陳秀明,《東坡詩話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416冊,臺南:莊嚴文化,
1997。
陳 璉撰,九龍真逸補,《羅浮志補》,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陳飛龍註譯,《抱朴子外篇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
陶 潛著,龔斌校箋,《陶淵明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舒岳祥,《閬風集》,《欽定四庫全書電子版》,香港:迪志文化,2007。
嵇 康著,戴明揚校注,《嵇康集校注》,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
曾棗莊主編,《蘇詩彙評》,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0。
費 袞撰,傅毓鈴標點,《梁溪漫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逯欽立校注,《陶淵明集》,臺北:里仁書局,1982。
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四部叢刊初編》集部第54冊,臺北:藝文印書館,
1975。
黃庭堅撰,任淵、史容、史季溫注,《山谷全集》,臺北:中華書局,1970。
楊 時,《龜山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125冊,臺北:臺灣商務出版
社,1983。
楊伯峻注,《春秋左傳注》,臺北:洪葉文化,1993。
楊家駱編,《陶淵明詩文彙評》,臺北:世界書局,1964。
楊載鳴纂,《惠州府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19冊,臺北:新文豐出
版社,1983。
葉夢得撰,樊運寬述,《石林詩話選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
葉 燮,《原詩》,收入王夫之等撰,丁福保編,《清詩話》,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8。
葛 洪,《神仙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趙 翼,《甌北詩話》,收入郭紹虞編,《清詩話續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3。
歐陽修、宋祈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歐陽修著,洪本健校箋,《歐陽修詩文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鄧安生,《陶淵明年譜》,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
戴 良,《九靈山房集》,《欽定四庫全書電子版》,香港:迪志文化,2007。
韓 愈撰,馬通伯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香港:中華書局,1984。
鍾優民,《陶淵明研究資料新編》,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魏 收撰,《魏書》,臺北:中華書局,1965。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蘇 過著,舒大剛、蔣宗許校注,《斜川集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96。
蘇 軾,《東坡易傳》,《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第9冊,臺北:臺灣商務出版
社,1983。
______,《東坡書傳》,收入張海鵬輯,《學津討原》,江蘇:廣陵古籍出版社,據
清嘉慶張海鵬輯刊本影印,1990。
蘇 軾著,王文誥輯註,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
蘇 軾撰,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蘇 軾撰,龍榆生箋,《蘇軾樂府箋》,新北:漢京文化,1983。
蘇 轍著,曾棗莊、馬德富點校,《欒城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酈道元,《水經注》,北京:中華書局,1975。

二、近人著作
一海知義,《陶淵明──虛構の詩人》,東京:岩波書店,1997。
王水照,《蘇軾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5。
王 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王世舜、韓慕君編著,《老莊詞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
王國瓔,《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論析》,臺北:允晨文化,1999。
______,《中國文學史新講》,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
田 菱著,張月譯,《閱讀陶淵明》,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
田曉霏,《塵几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
艾德華.薩依德 (Edward W. Said) 著,彭淮棟譯,《論晚期風格──反常合道的音
樂與文學》,臺北:麥田出版社,2010。
李建中,《魏晉文學與魏晉人格》,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李劍鋒,《元前陶淵明接受史》,濟南:齊魯書社,2002。
李 華,《陶淵明新論》,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2。
李澤厚,《美的歷程》,臺北:三民書局,1996。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抱朴子》,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1。
______,《仙境與遊歷:神仙世界的想像》,北京:中華書局,2010。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______,《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
2003。
林文月,《中古文學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
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社,2010。
岡村繁,《世俗與超俗──陶淵明新論》,臺北:臺灣書店,1992。
胡不歸,《讀陶淵明集劄記》,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洪順隆,《六朝詩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85。
高大鵬,《陶詩新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1。
原田愛,《蘇軾文学の継承と蘇氏一族──和陶詩を中心に》,福岡:中国書店,
2015。
陳怡良,《陶淵明之人品與詩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陳新雄,《東坡詩選析》,臺北:五南圖書,2003。
張兆勇,《蘇軾和陶詩與北宋文人詞》,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
張 健,《知識與抒情:宋代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臺北:里仁書局,1997。
梁啟超,《陶淵明》,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
梁歸智,《神仙意境》,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葉嘉瑩,《陶淵明飲酒詩》,臺北:桂冠圖書,2000。
______,《葉嘉瑩說陶淵明飲酒詩及擬古詩》,北京:中華書局,2007。
鄧安生,《陶淵明新探》,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蔣 寅,《古典詩學的現代詮釋》,北京:中華書局,2003。
蔡 瑜,〈陶淵明的人境詩學〉,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
錢鍾書,《談藝錄》,香港:龍門書店,1965。
鍾來因,《蘇軾與道家道教》,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______,《中古仙道詩精華》,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4。
鍾優民,《陶淵明論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______,《陶學史話》,臺北:允晨文化,1991。
龔 斌,《陶淵明傳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三、學位論文
江佳芳,《蘇軾詩歌神話運用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
士論文,2010。
李天祥,《蘇軾的「寄寓」與「懷歸」──以時間、空間為主軸的考察》,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李宗翰,《葛洪《抱朴子.內篇》中的神仙思想研究》,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
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宋丘龍,《蘇東坡和陶淵明詩之比較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1975。
金汶洙,《蘇軾和陶詩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金甫暻,《蘇軾《和陶詩》考論──兼及韓國《和陶詩》》,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博
士論文,2008。
林採梅,《東坡瓊州詩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林淑惠,《蘇軾嶺南詩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
紀清賜,《葛洪《抱朴子.內篇》的生命哲學研究》,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系碩士論
文,2010。
洪麟瑩,《蘇軾嶺南詩探析》,臺北: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2010。
陳英姬,《中國士人仕與隱的研究──以陶淵明詩文與蘇東坡之「和陶詩」為主》,臺
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
陳雅娟,《蘇軾遊仙詩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
文,2006。
馬菁珍,《蘇軾《東坡志林》文學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
文,2012。
張尹炫,《東坡生平及其嶺南詩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
文,1989。
張輝誠,《熔鑄、重塑與本色──蘇軾詩之道與技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
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
黃蕙心,《蘇東坡和陶詩研究》,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
楊松冀,《精神家園的詩學探討──蘇軾《和陶詩》與陶淵明詩歌之比較研究》,北
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
廖玉華,《魏晉〈雜詩〉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
文,2006。
鄭芳祥,《蘇軾貶謫嶺南時期文學作品主題研究──以出處、死生為主的討論》,嘉
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
鄧瑞卿,《蘇軾儋州詩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2003。
劉昭明,《蘇軾嶺南詩論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9。
羅珮瑄,《蘇軾和陶詩的文化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12。

四、單篇論文
丁 曉、沈松勤,〈北宋黨爭與蘇軾的陶淵明情結〉,《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
科學版),33.2,杭州:2003,頁111-119。
方 瑜,〈抉擇、自由、創造──試論蘇東坡筆下的陶淵明〉,《臺大中文學報》,
12,臺北:2000,頁259-284。
衣若芬,〈敬觀真賞:翁方綱舊藏本《施顧註東坡詩》研究〉,《清華中文學報》,
11,新竹:2014,頁57-102。
李貞慧,〈典範、對位、自我書寫:論蘇軾集中的《和陶擬古》九首〉,《清華學
報》,36.2,新竹:2006,頁427-463。
______,〈由〈論武王〉看蘇軾海外《志林》的詮釋問題〉,《文學遺產》,3,南
京:2010,頁67-74。
李 華,〈近20年陶淵明研究綜述〉,《江西社會科學》,3,南昌:1997,頁88-
92。
______,〈20世紀陶詩風格研究重要成果概說〉,《江西社會科學》,10,南昌:
2001,頁28-32。
李劍鋒,〈蘇軾「和陶詩」深層意韻探論〉,《九江師專學報》,3,九江:2002,
頁15-20。
吳 云,〈功夫在陶外與功夫在陶內──20世紀陶學研究論略〉,《九江師專學報》,
增刊,九江:2001,頁11-33。
姚 華,〈蘇軾詩歌的「仇池石」意象探析〉,《文學遺產》,3,北京:2016,頁
155-165。
袁行霈,〈論和陶詩及其文化意蘊〉,《中國社會科學》,6,北京:2003,頁149-
161。
陳可人,〈蘇軾《和陶詩》研究綜述〉,《文學教育(下)》,24,武漢:2012,頁
18-21。
陳 忠,〈臺灣五十年發表出版陶淵明研究的動向〉,《九江師專學報》,3/4,九
江:1994,頁17-20。
______,〈二十世紀中日韓陶淵明研究信息概說〉,《九江師專學報》,4,九江:
2003,頁3-10。
陳盈瑞,〈發孔氏之秘──蘇軾《論語說》的辯孟思想〉,《成大中文學報》,44,臺
南:2014,頁81-120。
高煥祥,〈司馬遷筆下最早的儒學史〉,《齊魯學刊》,5,曲阜:1993,頁88-93。
黃偉倫,〈論蘇軾《和陶詩》中的「本色」意義〉,《高雄師大學報》,21,高雄:
2006,頁33-48。
舒大剛,〈蘇軾《東坡書傳》敘錄〉,《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2.4,成都:2001,頁149-151。
______,〈蘇軾《論語說》流傳存佚考〉,《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22.6,成都:2001,頁123-125。
______,〈蘇東坡「經學」三書提要〉,《湖湘論壇》,3,長沙:2013,頁62-
67。
程 杰,〈從陶杜詩的典範意識看宋詩的審美意識〉,收入張高評編,《宋詩綜論叢
編》,高雄:麗文文化,1993,頁199-217。
齊益壽,〈傷老悲志中的省思──陶淵明《雜詩》前八首析論〉,《世新中文研究集
刊》,1,九江:2005,頁1-21。
______,〈風華清靡與慷慨悲憫──陶淵明《擬古》詩九首之解讀〉,收入《鄭因百先
生百歲冥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2005,頁87-104。
______,〈多重「對話」與「讀者」反應──陶淵明三首「以史為體」的詠史詩探微〉,收入洪漢鼎、傅永軍編,《中國詮釋學》第5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8,頁183-200。
趙雅娟,〈論陶淵明對蘇軾貶謫生活之影響〉,《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9.2,
潮州:2010,頁43-46。
劉尚榮,〈宋刊《東坡和陶詩》略說〉,收於《中國蘇軾研究.第一輯》,北京:學
苑出版社,2004,頁452-469。
蕭慶偉,〈論蘇軾的《和陶詩》〉,《中國韻文學刊》,2,湘潭:2000,頁40-45。
魏正申,〈日本二十世紀陶淵明研究述評〉,《九江師專學報》,增刊,九江:
2001,頁140-146。
簡澤峰,〈生的欲求與死的觀照──〈形影神〉的自我辯證與詮說〉,《興大中文學
報》,36,臺中:2014,頁1-32。
Cong Ellen Zhang, “Between Life and Death: Song Travel Writings
about Zhang 瘴 in Lingnan,” Journal of Song-Yuan Studies, 41,
2011, pp. 191-225.
Curtis Dean Smith, “The Dream of Ch’ou-ch’ih: Su Shih’s Awakening,”
Chinese Studies, 18.1, 2000, pp. 255-28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