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圖書館首頁
|
網站地圖
|
首頁
|
本站說明
|
聯絡我們
|
相關資源
|
台聯大論文系統
|
操作說明
|
English
簡易查詢
進階查詢
論文瀏覽
熱門排行
我的研究室
上傳論文
建檔說明
常見問題
帳號:guest(3.145.175.5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詳目顯示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論文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作者(中文):
黃子揚
作者(外文):
Wong, Tsz-Yeung-Fernando
論文名稱(中文):
游弋與漂移:論前期臧棣的詩論、批評和實踐
論文名稱(外文):
Cruising and Drifting: On Zang Di's Poetry Theory, Critics and Writing
指導教授(中文):
劉正忠
楊佳嫻
指導教授(外文):
Liu, Cheng-Chung
Yang, Chia-Hsien
口試委員(中文):
林淇瀁
陳義芝
口試委員(外文):
Lin, Chi-Yang
Chen, I-Chih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
中國文學系
學號:
102041401
出版年(民國):
106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61
中文關鍵詞:
臧棣
、
新詩
、
游弋
、
漂移
、
流動性
、
德勒茲
、
羅蘭巴特
外文關鍵詞:
ZangDi
、
XinShi
、
Cruising
、
Drifting
、
Liquidity
、
Deleuze
、
Barthes
相關次數:
推薦:0
點閱:228
評分:
下載:29
收藏:0
摘要
本文擬以「游弋」與「漂移」二個概念,綜覽臧棣在1984年至2003年間對當代漢語詩歌的思考和實踐。「游弋」與「漂移」的內涵係指臧棣在詩歌批評和創作上展現的獨特的詩人姿態,在語言領域上的勘察考究,在詩歌層次上的語言實驗,更同時涵蓋了讀者對臧棣詩歌的閱讀感受。作為單一的詩人研究,本文旨在透過剖析臧棣的詩學批評和詩歌作品,辨認出若干詩人所特別關懷的詩學議題,以指明他在當代漢語詩歌領域中的重要角色,在詩歌史上初步描畫一個適當的地位。
本文所謂「游弋」與「漂移」,係以鮑曼(Zygmunt Bauman)的「流動的現代性」(liquid modernity)為論述基礎,並以德勒茲(G. Deleuze)、瓜達里(F. Guattari)的哲學理論來作輔助。在導論中,我們將對「游弋」與「漂移」的內涵作一全面界說,並說明本文之研究動機,交代相關的文獻回顧及研究材料與方法。從臧棣的詩學理念出發,我們將在第二章考察臧棣的傳統、詩歌和批評意識,循一種認識論的角度理解詩人在構建他自己的詩歌本體論的理念過程。他標舉新詩有其自身的,以追尋現代性為主要目的的寫作傳統,反對將古典傳統的詩學尺度套進新詩的寫作實踐當中。其次,臧棣服膺一種探尋性的、發現的詩歌意識,以實驗性的語言態度去擴展詩歌的包容範圍,拓寬詩歌可以到達的邊界。同時,詩人亦重視技藝的鑽研和開發,以期最大限度地保持和維護詩人的想像力、感受力及其個人的藝術修養。此外,臧棣的批評觀展現為一種本文所稱的游弋意識,詩人警惕於詩歌政治立場的選擇、批評的標準機制和指引,乃至詩意話語權的爭奪。
在第三章,我們重組了臧棣的成長經歷,發現他很早便對自我角色的定位抱有一定的反思。在此階段,馬拉美(S. Mallarmé)、瓦雷里(P. Valéry)等法國象徵主義者的影響即深植臧棣的詩學認知當中,其詩學源頭在某種意義上都是圍繞著對純詩主義和神秘主義所作的修正、發展及補充而來。再者,青年臧棣於此時確立起自己的詩歌聲音,開始寫出代表性的作品,如〈在埃德加.斯諾墓前〉、〈七日書〉、〈月亮〉等;並同時在其他作品中展現了漂移特徵的先聲。
至於第四章,則先論述維特根斯坦(L. Wittgenstein)的神秘主義對臧棣詩學的關鍵性引導,指出詩人重視過程(是這樣的)而不是結果(為什麼)的重要特質。其後,我們將分析《燕園紀事》的若干作品,勾畫臧棣的現實提煉和想像建構的內容實踐。繼而,又會借用德勒茲的哲學理論和視野,拆解臧棣的一些複雜而晦澀的作品,認為臧棣的寫作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解域化與逃逸效果,能夠在根莖蔓生的意義上不斷生成詩的意義,變化事物於漂移的瞬間。再次,則選取蝴蝶為臧棣詩歌的核心意象,解釋其在想像力、生成意義、變化功能等方面所扮演的微妙角色。而最後,我們將針對「同題系列」,以元詩的角度來闡釋「未名湖詩」和「協會詩」的部分旨趣,認定臧棣有將批評論述「創作化」的寫作意圖。
關鍵詞:臧棣、新詩、游弋、漂移、流動性、德勒茲、羅蘭巴特
Abstract
“Cruising” and “Drifting” are two concepts that the thesis is undertaking to describe Zang Di’s poetry between 1984-2003. They refer to the unique style of his poetic criticism and writing, the intensive study of the poetic languages, the experiment on the poetic level, and also the reader's reading experience to Zang Di's poems. As a single poet studies, the thesis aims to indicate his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eld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 and to depict an appropriate position along the history of modern poetry, by analyzing the critics and works of the poet, and the poetic issues that he cares most.
In chapter 1, Introduction, we will first explain the basis of the argument, “Cruising” and “Drifting”, is chiefly based on the “Liquid Modernity” theory of Zygmunt Bauman, and with the philosophical theory of G. Deleuze and F. Guattari as an auxiliary. Secondly, we will make a comprehensive defini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Cruising" and "Drifting", explain the research motives, methods and materials, and review the related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Zang Di’s poetry idea, we will examine his senses on literature tradition, poetry writing and criticism in chapter 2. He marked the New poetry (Xīnshī) has its own tradition, which is the writing itself, in course of pursuing modernity, as opposed to the classic traditional scale of poetry. Then, we believe that Zang Di has an exploratory sense of poetry for discovering and extending the inclusive range of modern poetry, with an experimental use of language. In the meantime, he pays much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riting skills, hoping to maintain the imagination, feelings and artistic taste. In addition, the critic style of the poet also represents a patrolling sense. The poet is vigilant in the choice of the political position of poetry, the standard mechanism and the guidance of criticism, and the poetic content itself.
In the third chapter, we reorganize the growth experience of the juvenile Zang Di via his poetic works. At this stage, the influences of the French symbolists such as S. Mallarmé and P. Valéry have deeply rooted in the poetic cognition of Zang Di. To a certain extent, that is the origin of Zang Di’s poetry. At the same time, he establishes his own poetic voice, representative works such as “zài āi dé jiā sī nuò mù qián”, “qī rì shū”, “yuè liàng” emerged, while showing the initial “Drifting” characters in other works.
In chapter 4, we will first discuss the key guidance of the mysticism of L. Wittgenstein to Zang Di, pointing out that the poet respects the process rather than the outcome of poem writing. After that, we will analyze the works in “yàn yuán jì shì”, outline the reality refining and the constructs of the imagination. We will use the philosophical theory and vision of Deleuze, dismantling some of the complex and obscure works of Zang Di, pointing out that the poet’s writing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deterritorialization and effect of escaping, which could continue to generate the meaning of the poetry. Afterwards, we select “butterfly” as a core image of Zang Di poetry, explain its subtle role on imagination, becoming significance, and functioning. We will discuss the works of “wèi míng hú shī” and “xié huì shī” at the end of this chapter, from a view of meta-poetry, advocating that the poet has an intention to establish critic-like poems.
Key words: Zang Di, Xīnshī, Cruising, Drifting, Liquidity, Deleuze, Barthes
目錄
第一章 10
導論 10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0
第二節 研究旨趣 11
(一)論理依據 12
(二)什麼是游弋與漂移? 18
(三)為什麼臧棣? 21
第三節 文獻回顧 28
第四節 材料、路徑與方法 31
第五節 餘話 35
第二章 37
起步:游弋的架構 37
第一節 前言 37
第二節 游弋在瀾滄江 39
第三節 傳統就是詩人:臧棣的傳統意識 42
(一)此在式的傳統 42
(二)新詩的現代的傳統 46
第四節 流動的漩渦:臧棣的詩歌意識 49
(一)探尋的詩學 49
(二)實驗的詩學 54
(三)技藝的詩學 58
第五節 詩歌的政治:臧棣的批評意識 61
(一)知識分子,詩人,話語政治 62
(二)新詩認證機制 67
(三)詩意的政治 72
第六節 小結 77
第三章 78
醞釀期:個我身份的探索1984-1993 78
第一節 前言 78
第二節 劇作家詩人的敘事語調 79
第三節 象徵主義的影響痕跡 85
第四節 自畫像式的主體摸索 91
第五節 在斯諾墓前的自我啟悟 97
第六節 轉折點上的內在省察 107
第七節 90年代初漂移風格的先聲 111
第四章 121
漂移:詩歌姿態的分析1994-2003 121
第一節 神秘與高貴:作為寫作的詩歌 121
(一)重構詩學的線索 121
(二)再現實驗的痕跡 126
(三)探問語言的秘密 131
第二節 現實與想像:詩歌內容的塑造 136
(一)新純詩:現實的提煉 136
(二)虛構性:想像的建構 146
第三節 解域與逃逸:詩歌意義的生成 156
(一)解域化:游牧的根莖 156
(二)逃逸線:漂移的維度 166
第四節 餘論:未名湖畔的蝴蝶鑑賞協會 179
(一)花朵與蝴蝶 179
(二)未名湖詩及協會詩 189
第五章 206
結語 206
參考文獻 211
附錄 223
臧棣詩歌年表(1984-2014)* 223
參考文獻
一,臧棣詩集(按出版年份排序)
《燕園紀事》(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3月)
《風吹草動》(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0年10月)
《新鮮的荊棘》(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1月)
《宇宙是扁的》(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1月)
《空城計》(臺北:唐山出版社,2009年10月)
《未名湖》(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年12月)
《慧根叢書》(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
《小輓歌叢書》(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3年9月)
《紅葉的速度》(香港:飛地書局,2015年1月)
《騎手和豆漿》(北京:作家出版社,2015年3月)
《必要的天使》(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年5月)
《仙鶴叢書》(The Book of Cranes: Selected Poems)(Newtown NSW: Vagabond Press, 2015)
二,臧棣的論文及訪談(按出版年份排序)
臧棣、張頤武等:〈從「我」的失落到「我」的發現——關於當代文學思潮的對話〉,《文學自由談》1988年2期,頁123-132。
臧棣:〈霍拉旭的神話:倖存和詩歌〉,《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1期,頁7-11。
臧棣:〈自白的誤區〉,《詩探索》1995年3期,頁48-52。
臧棣:〈現代詩歌批評中的晦澀理論〉,《文學評論》,1995年6期,頁16-28。
臧棣:〈後朦朧詩:作為一種寫作的詩歌〉,《文藝爭鳴》1996年1期,頁50-59。
臧棣:〈人怎樣通過詩歌說話〉,《北京文學》1997年7期,頁71-72。
臧棣:〈90年代詩歌:從情感轉向意識〉,《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1月,第31卷第1期,頁70-71。
臧棣:〈現代性與新詩的評價〉,《文藝爭鳴》1998年3期,頁48-53。
臧棣:〈當代詩歌中的知識分子寫作〉,《詩探索》1999年4期,頁1-5。
臧棣:〈犀利的漢語之光——論戈麥及其詩歌精神〉,收於戈麥著,西渡編:《戈麥詩全編》(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頁434-450。
臧棣:〈假如我們真的不知道我們在寫些什麼⋯⋯——答西渡的書面採訪〉(訪談於1999年進行),收於西渡、王家新編:《訪問中國詩歌》(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頁202-233;原載於蕭開愚、臧棣、孫文波編:《從最小的可能性開始:中國詩歌評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12月),頁258-296。
臧棣:〈記憶的詩歌敘事學——細讀西渡的《一個鐘錶匠的記憶》〉,《詩探索》2002年Z1期,頁54-73。
臧棣:〈無焦慮寫作——談王敖:他的姿態,他的語感,他的意義〉,《詩潮》2002年1期,頁29-34。
臧棣:〈出自固執的記憶——讀趙野的詩〉,《詩探索》2004年Z2期,頁241-256。
臧棣:〈新詩傳統:一個有待講述的故事〉,《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23卷第4期,2004年8月,頁12-14。
臧棣:〈詩歌反對常識〉,《詩潮》2004年4期,頁33。
臧棣:〈一種不同尋常的「笨拙」〉,《詩刊》2005年20期(2005/10),頁37-38。
臧棣:〈詩歌的風箱〉,《青年文學》2006年9期,頁73-74。
臧棣:〈詩的批評關乎詩的誕生〉,《詩林》2006年3期,頁122。
臧棣、泉子:〈請想像這樣一個故事:語言是可以純潔的〉(訪談稿),《西湖》2006年第9期,頁72-79。
臧棣:〈「詩意」的文學政治——論「詩意」在中國新詩實踐中的蹤跡和限度〉,收入北京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編:《新詩評論:2007年第1輯(總第5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頁3-30。
臧棣:〈無焦慮寫作:當代詩歌感受力的變化——以王敖的詩為例〉,《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27卷第2期,2008年4月,頁5-11。
臧棣:〈詩歌政治的風車:或曰「古老的敵意」——論當代詩歌的抵抗詩學和文學知識分子化〉,收入蕭開愚、臧棣、張曙光主編:《中國詩歌評論:細察詩歌的層次與坡度》(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年2月),頁53-78。
臧棣、胡少卿:〈建立中國新詩的認證機制——臧棣訪談〉,《西湖》2013年9期,頁82-93。
臧棣:〈一種超越口語的語言態度〉,收入潘洗塵、宋琳等編:《讀詩.忽然之年》(2013年第四卷)(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3年11月),頁186-192。
臧棣:〈海子詩歌中的幸福主題〉,《文學評論》2014年1期,頁204-214。
臧棣、木朵訪談:〈詩歌就是不祛魅〉,《詩歌月刊》2014年1期,頁24-28。
三,詩集及詩選(按筆劃排序)
戈麥著,西渡編:《戈麥詩全編》(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
北島:《守夜》(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9年)
北島、舒婷等著:《朦朧詩經典》(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1年)
伊沙編選:《新世紀詩典.第1季》(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2年)
伊沙編選:《新世紀詩典.第2季》(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年)
伊沙編選:《新世紀詩典.第3季》(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5年)
安琪、遠村、黃禮孩編選:《中間代詩全集》(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04年)
海子著,西川編:《海子詩全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3月)
唐曉渡、王家新編選:《中國當代實驗詩選》(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年)
陳東東:《導遊圖》(臺北:秀威資訊,2013年)
張棗:《春秋來信》(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
黃禮孩主編:《詩歌與人——中國大陸中間代詩人詩選》(民刊)
黃禮孩主編:《70後詩人詩選》(福州:海風出版社,2001年)
楊牧:《楊牧詩集(1)》(臺北:洪範,1978年9月)
雷平陽:《雷平陽詩選》(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6年)
萬夏、瀟瀟主編:《後朦朧詩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8月)
穆旦:《穆旦詩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3年)
韓東:《韓東的詩》(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5年)
蕭開愚:《山坡和後街的涼暖》(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3年)
顧城:《顧城的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3月)
艾略特(T. S. Eilot)著,葉維廉譯:《諾貝爾文學獎全集24.荒原》(臺北:遠景,1983年)
史蒂文斯(W. Stevens)著,陳東颷、張棗譯:《最高虛構筆記:史蒂文斯詩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布羅茨基(J. Brodsky)著,王希蘇,常暉譯:《從彼得堡到斯德哥爾摩》(桂林:漓江出版社,1989年)
里爾克(R. M. Rilke)著,李魁賢譯:《里爾克詩集(1)》(臺北:桂冠,1994年1月)
里爾克著,黃燦然譯:《里爾克詩選》(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里爾克著,林克譯:《杜伊諾哀歌》(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5年7月)
拉金(P. Larkin)著,桑克譯:《菲利普.拉金詩選》(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孟德雷(E. Montale)著,楊渡譯:《諾貝爾文學獎全集47.孟德雷詩選》(臺北:遠景,1982年10月)
哈代(T. Hardy)著,飛白、吳笛譯:《夢幻時刻——哈代抒情詩選》(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2年9月)
茨維塔耶娃(M. Tsvetaeva)著,汪劍釗譯:《茨維塔耶娃文集.詩歌》(北京:東方出版社,2003年1月)
荷爾德林(F. Hölderlin)著,林克譯:《浪遊者》(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4年)
葉芝(W. B. Yeats)著,傅浩譯:《葉芝詩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臧棣編:《里爾克詩選》(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1996年)
Thomas Hardy, Selected Poems, London: Macmillan, 1922
四,中文專書(按出版年份排序)
葉維廉:《秩序的生長》(臺北:時報文化,1986年)
聞一多著,孫黨伯、袁謇正主編:《聞一多全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周倫佑選編:《打開肉體之門》(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4年11月)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1995年)
羅貴祥:《德勒茲》(臺北:東大,1997年)
奚密:《現代當詩文錄》(臺北:聯合文學,1998年)
黃燦然:《必要的角度》(香港:素葉出版社,1999年)
王家新、孫文波編:《中國詩歌:九十年代備忘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奚密:《從邊緣出發:現代漢詩的另類傳統》(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
洪子誠:《問題與方法: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講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程光煒:《中國當代詩歌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張旭東:《批評的蹤跡:文化理論與文化批評:1985~2002》(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8月)
陳國球:《文學史書寫形態與文化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洪子誠、劉登翰:《中國當代新詩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超:《游蕩者說》(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7年12月)
柳冬嫵:《從鄉村到城市的精神胎記——中國「打工詩歌」研究》(廣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
吳曉東、王麗麗、金銳編:《我們的園地》(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臧棣、夏曉虹、賀桂梅編:《我們的青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孫文波:《在相對性中寫作》(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
敬文東:《道旁的智慧:敬文東詩學論集》(臺北:秀威資訊,2010年10月)
陳仲義:《現代詩:語言張力論》(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2年)
楊小濱著,《欲望與絕爽:拉岡視野下的當代華語文學與文化》(臺北:麥田出版,2013年)
霍俊明:《無能的右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6月)
陳仲義:《蛙泳教練在前妻的面前似醉非醉:現代詩形式論美學》(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年11月)
陳東東:《隻言片語來自寫作》(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張清華:《狂歡或悲戚:當代文學的現象解析與文化觀察》(北京:新星出版社,2014年)
李怡:《中國現代新詩與古典詩歌傳統(增訂三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
劉波:《當代詩壇「刀鋒」透視》(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14年5月)
顏煉軍:《象徵的漂移:漢語新詩的詩意變形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1月)
五,翻譯專書(按筆劃排序)
尼采(F. Nietzsche)著,錢春綺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詳注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
卡勒爾(J. Culler)著,方謙譯:《羅蘭.巴特》(臺北:桂冠,1994年)
卡爾維諾(I. Calvino)著,黃燦然、李桂蜜譯譯:《為什麼讀經典》(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年)
布魯姆(H. Bloom)著,朱立元、陳克明譯:《誤讀圖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布羅茨基著,黃燦然譯:《小於一》(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4年)
伊格爾頓(T. Eagleton)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臺北:書林,1993年)
沙特著,劉大悲譯:《沙特文學論》(臺北:志文,1980年)
艾略特(T. S. Eliot)著,王恩衷編譯:《艾略特詩學文集》(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米沃什(Milosz)著,黃燦然譯:《詩的見證》(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瓦雷里著,段映虹譯:《文藝雜談》(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年)
伽達默爾(H. 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
8科勒布魯克(C. Colebrook)著,廖鴻飛譯:《導讀德勒茲》(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4年)
庫恩編著,朱志順譯:《希臘神話》(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8月)
海德格爾(M. Heidegger)著,孫周興譯:《荷爾德林的詩闡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海德格爾著,陳嘉映、王慶節譯:《存在與時間》(修訂譯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
納博科夫(V. Nabokov)著,潘小松譯:《固執己見》(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8年)
納博科夫著,主萬譯:《洛麗塔》(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年)
納博科夫著,梅紹武譯:《微暗的火》(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9年)
納博科夫著,陳東飆譯:《說吧,記憶》(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8年)
納博科夫著,申慧輝等譯:《文學講稿》(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年)
袁可嘉、董衡𢁉、鄭克魯選編:《外國現代派作品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
馮亞琳、埃爾(Erll, A.)主編,余傳玲等譯:《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博爾赫斯著,盛力、崔鴻如譯:《私人藏書:序言集》(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5年)
雷諾.博格(R. Bogue)著,李育霖譯:《德勒茲論文學》(臺北:麥田,2006年)
雷納.韋勒克(R. Welleck)著,楊自伍譯:《近代文學批評史:第二卷》(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年)
雷納.韋勒克著,楊自伍譯:《近代文學批評史:第四卷》(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
愛默生(W. Emerson)著,博凡譯:《自然沉思錄:愛默生自主自助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維特根斯坦(L. Wittgenstein)著,郭英譯:《邏輯哲學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年)
維特根斯坦著,韓林合譯:《邏輯哲學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鮑曼(Z. Bauman)著,郇建立等譯:《後現代性及其缺憾》(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年)
鮑曼著,歐陽景根譯:《流動的現代性》(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
鮑曼著,徐朝友譯:《流動的生活》(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
衛姆塞特、布魯克斯著,顏元叔譯:《西洋文學批評史》(臺北:志文,1972)
德勒茲(G. Deleuze)、瓜達里(F. Guattari)著,林長杰譯:《何謂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
德勒茲著,劉漢全譯:《哲學與權力的談判:德勒茲訪談錄》(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德勒茲著,陳永國、尹晶主編:《哲學的客體:德勒茲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德勒茲、加塔利著,姜宇輝譯:《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上海:上海書店,2010年)
德勒茲著,劉雲虹、曹丹紅譯:《批評與臨床》(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諾爾曼.馬爾康姆(Norman Malcolm)著,李步樓、賀紹甲譯:《回憶維特根斯坦》(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7月)
羅蘭.巴爾特(R. Barthes)著,李幼蒸譯:《符號學原理: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8年)
羅蘭.巴爾特著,汪耀進、武佩榮譯:《戀人絮語——一個解構主義文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11月)
羅蘭.巴爾特著,屠友祥譯:《文之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羅蘭.巴爾特著,李幼蒸譯:《寫作的零度》(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
六,期刊及單篇論文(按出版年份排序)
羅門:〈內在世界的燈柱〉,見張默、管管主編:《從深淵出發》(臺中:普天出版社,1972年),頁60-69。
楊煉:〈傳統與我們〉,《山花》1983年9期,頁73-74。
馬拉美(S. Mallarme)著,王道乾譯:〈關於文學的發展〉,收入伍蠡甫主編:《西方古今文論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4),頁264-270。
葉維廉:〈漏網之魚:維廉詩話〉,見葉維廉:《秩序的生長》(臺北:時報文化,1986年),頁257-280。
赫.戈爾德(Herbert Gold)整理,張平譯:〈納博科夫訪問記〉,《世界文學》1987年05期,頁92-107。
沃倫(R. P. Warren)著,楊紹偉譯:〈詩歌就是生活〉(訪問稿),《外國文藝》1987年第2期
沃倫著,蔣一颿、蔣平譯:〈純詩與非純詩〉,收入趙毅衡編選:《「新批評」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頁157-186。
鄭敏:〈世紀末的回顧:漢語語言變革與中國新詩創作〉,《文學評論》1993年3期,頁5-20。
蕭開愚:〈當代中國詩歌的困惑〉,《讀書》1997年11期,頁90-97。
宇文所安著,文楚安譯:〈環球影響的憂慮:什麼是世界詩?〉(完成於1990年),《中外文化與文論》1997年2期,頁47-60。
程光煒:〈九十年代詩歌:敘事策略及其他〉,《大家》1997年3期,頁137-143。
西渡:〈歷史意識與90年代詩歌寫作〉,《詩探索》1998年2期,頁11-17。
西渡:〈發現詩歌——民間詩刊《發現》簡介〉,《當代》1998年5期,頁199-200。
蕭開愚:〈猶如操場從半空落下,猶如上午……——臧樣和他的詩〉(完成於1997年4月),《詩探索》1998年1期,頁111-117。
洪子誠:〈我和「北大詩人們」〉,收於臧棣、西渡編:《北大詩選》(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1998年5月),頁9-14。
陳超:〈少就是多:我看到的臧棣〉(完成於1998年12月),《作家》1999年3期,頁92-94。
張清華:〈一次真正的詩歌對話與交鋒——「世紀之交:中國詩歌創作態勢與理論建設研討會」述要〉,《北京文學》1999年7期,頁68-77
楊遠宏:〈暗淡與光芒〉,收入王家新、孫文波編:《中國詩歌:九十年代備忘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頁85-92。
張棗:〈危險旅行——當代中國詩歌的元詩結構和寫者姿態〉,《上海文學》2001年第1期,頁74-80。
于堅:〈當代詩歌的民間傳統〉,《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4期,頁84-90。
周瓚:〈論當代漢語詩歌的書寫者——臧棣〉,《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5期,頁116-123。
敬文東:〈道旁的智慧——詩人臧棣論〉,《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5期,頁110-116。
胡續冬:〈臧棣:金蟬脫殼的藝術〉(完成於2000年10月),《作家》2002年3期,頁47-52。
錢文亮:〈1990年代詩歌中的敘事性問題〉,《文藝爭鳴》2002年6期,頁14-17。
沈浩波:〈下半身寫作及反對上半身〉,《詩刊》2002年15期(8/2002),頁77-80。
梁宗岱:〈新詩底分歧路口〉(1935,原名「新詩底十字路口」),收入《梁宗岱文集》(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第2卷,頁156-160。
孫文波:〈從外面向內看——讀臧棣的詩〉,《詩潮》2004年第4期,頁34。
李丹夢:〈對語言的生存性楔入與思考:詞的意識流——論臧棣的詩〉,《作家》2004年2期,頁103-106。
張桃洲:〈穿梭於地面的技藝——臧棣詩歌論〉,《當代作家評論》2004年3期,頁21-28。
歐亞提問,周瓚、于堅、臧棣、伊沙等詩人答:〈當代漢語詩歌關鍵詞〉,《詩潮》2004年5期,頁66-73。
唐曉渡:〈臧棣:另一種印象〉,《南方文壇》2005年2期,頁13-14。
周瓚:〈用鉛筆寫詩,用鋼筆寫評論——論批評家、詩人臧棣〉,《南方文壇》2005年2期,頁9-12。
柯麗娜:〈智性的「高雅」徜徉——臧棣詩歌淺論〉,《綏化學院學報》第25卷第6期,2005年12月,頁71-73。
田茅整理:〈尖峰嶺詩歌研討會紀要〉,《詩刊》2005年20期,頁30-33。
劉春:〈近20年新詩選本出版的回眸與評說〉,《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24卷第1期,2005年2月,頁16-23。
李少君:〈草根性與新詩的轉型〉,《南方文壇》2005年3期(5/2005),頁23-28。
白燁、何鵬:〈2005年中國文壇大事記(7月-12月)〉,《北京文學》2006年2期,頁123-128。
姜濤:〈「每驕傲一次,便完美一小會」——論臧棣〉,《當代作家評論》2006年2期,頁101-107。
林賢治:〈新詩:喧鬧而空寂的九十年代(上)〉,《西湖》2006年5期,頁70-77。
麥永雄:〈後現代多維空間與文學間性——德勒茲後結構主義關鍵概念與當代文論的建構〉,《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2期,頁37-46。
陳仲義:〈詩歌的出逃、承載、掙扎——新世紀詩歌生態劇變〉,《探索與爭鳴》2007年11期(11/2007),頁65-68。
程光煒、張清華:〈關於當前詩歌創作和研究的對話〉,《詩歌月刊》2008年1期,頁84-88。
李海燕:〈存在的智性歌者——臧棣論〉,《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第22卷,頁67-69。
張潔宇:〈「新詩分歧路口」上的梁宗岱——論1930年代梁宗岱詩學理論的意義〉,《社會科學輯刊》(總191期),2010年第6期,頁212-218。
楊小濱:〈欲望、換喻與小它物:當代漢語詩的後現代修辭與文化政治〉,《政大中文學報》第十四期,2010年12月,頁241-266。
楊小濱:〈存在的神話〉(完成於1993),見其《語言的放逐:楊小濱詩學短論與對話》(臺北:釀出版,2012年),頁25-29。
顏煉軍:〈「天鵝」在當代漢語新詩中的詩意漂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2年11期,頁168-181。
耿占春:〈微觀知覺和語言的啟蒙:論臧棣〉,收入張爾主編:《飛地.有詩為圳》(深圳:海天出版社,2012年5月),頁147-162。
賴佩娟:〈秘密的傾訴者——臧棣詩歌中的秘密主題〉,《中國詩歌》第45卷,2013年第9期,頁121-126。
楊小濱:〈朝向漢語的邊陲〉,收於臧棣:《小輓歌叢書》(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3年),頁3-11。
陳超:〈論「元詩」寫作中的「語言言說」〉,《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2卷,2013年第3期,頁72-79。
雷武鈴:〈與新詩合法性有關:論新詩的技藝發明〉,《江漢學術》第32卷第5月(2013年10月),頁40-46。
茱萸:〈化圓為方,或心智的想像力——以「協會」系列為例,論臧棣詩的旨趣〉,收入張爾主編:《飛地.孤獨與狂歡》(深圳:海天出版社,2014年5月),頁12-18。
王凌雲:〈比喻的進化:中國新詩的技藝線索〉,《江漢學術》第33卷第1期,2014年2月,頁51-61。
洪子誠:〈認識臧棣〉(2014),收入謝冕、孫玉石、洪子誠主編:《新詩評論.總第19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7月),頁11-19。
楊小濱:〈爽意:臧棣詩(學)的語言策略〉,《臺大中文學報》第五十二期(3/2016),頁135-172。
T. S. Eliot, “What Dante means to me”(1950), in To Criticize The Critic and other writings,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78
Michelle Yeh, “Light a Lamp in a Rock: Experimental Poetry in Contemporary China”, Modern China, Vol.18, No.4 (Oct., 1992), pp.379-407.
Dian, Li, “Naming and Antinaming: Poetic Debate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New Perspective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 edited by Christopher Lupk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8, chapter 11, pp.185-200.
J. Macgregor Wise, “Assemblage”, in Gilles Deleuze: Key Concepts, edited by Charles J. Stivale, New York: Routledge, 2011 second edition, pp.91-102.
Ronald Bogue, “Deleuze and literature”, 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Deleuze, edited by Daniel W. Smith and Henry Somers-Hal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pp.286-306.
七,碩博士論文(按出版年份排序)
魏天無:《九十年代詩論研究——新詩現代性追求的演進與轉折》(武漢:華中師範大學文藝學博士論文,2004年4月)
劉波:《新詩期的新詩批評研究》(保定:河北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06年)
昝立龍:《當代詩歌中的元詩寫作》(濟南:山東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年)
胡新宇:《德勒茲差異哲學與美學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博士論文,2012年)
李璐:《論臧棣詩歌的輕逸與凝重》(昆明:雲南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16年8月)
八,外文書目(按出版年份排序)
Roland Barthes, The Pleasure of the Text, translated by Richard Miller,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75
V. Nabokov, Lectures on Literature, edited by Fredson Bower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0
Gilles Deleuze and Felix Guattari, A Thousand Platea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translation and foreword by Brain Massumi,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7
Dylan Evans, An Introduction Dictionary of Lacanian Psychoanalysi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C. Colebrook, Understanding Deleuze, Crows Nest NSW: Allen & Unwin, 2002
Reidar Due, Deleuz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7
Crevel, Maghiel van, Chinese Poetry in Times of Mind, Mayhem and Money, Leiden, Brill, 2008
九,網路資源
王敖:〈追憶自我的藍騎士之歌——解讀臧棣〉,載於「詩生活」網站,「詩觀點文庫」:http://www.poemlife.com/libshow-49.htm
賈鑒:〈詩歌變形記與「幽靈」到場——臧棣90年代詩歌論〉(2014),見「詩生活」網站,詩觀點文庫:http://www.poemlife.com/libshow-3477.htm
電子全文
中英文摘要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1.
歇斯底里游牧主義——論駱以軍長篇小說
2.
林泠詩研究
3.
散文與房間的相互生產:當代台灣案例
4.
當代中國歷史變動與知識分子的理想追尋:王安憶心靈史的考察
5.
台灣現代詩壇的「新世代」論(1985∼1990)──以林燿德為問題核心
6.
勞動與知識的辯證: 夏曼.藍波安與亞榮隆.撒可努作品中的身體實踐與身體書寫
7.
蕭紅故鄉書寫的抒情特質
8.
周作人晚期散文研究(1949-1967)
9.
閻連科鄉土小說中的國家與權力
10.
面對霸權:從重述神話論阿來《格薩爾王》
11.
沈從文1940年代文學研究
12.
編織真實的敘事操演-以1990年代三部長篇小說為例
13.
晚境風華──楊絳散文的美感研究
14.
詩化目光──陳克華詩中的觀視書寫
15.
暴力與修辭 ——1950年代至1980年代兩岸政治詩比較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論文瀏覽
|
熱門排行
|
管理/審核者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