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8.137.6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陳俊益
作者(外文):Chen, Chun-Yi
論文名稱(中文):保釣世代的形成及其文化實踐:感覺結構與論述語境
論文名稱(外文):The Formation of the Baodiao Movement Generation and Cultural Practices: The Structure of Feeling and Discourse Contexts
指導教授(中文):劉柳書琴
指導教授(外文):Liu Liu, Shu-Chin
口試委員(中文):吳密察
陳萬益
蕭阿勤
王鈺婷
口試委員(外文):Wu, Mi-Cha
Chen, Wan-YI
Hsiau, A-Chin
Wang, Yu-Ting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號:101049802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00
中文關鍵詞:釣魚臺事件保釣運動保釣世代釣運刊物感覺結構霸權場域
外文關鍵詞:Diaoyutaithe Baodiao MovementBaodiao Movement GenerationBaodiao PublicationStructure of FeelingHegemonyField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臺灣的七〇年代是政治制度、民主自由及文化變遷最為顯著的年代,因此被研究者定義為「軸心時期」。這個「軸心時期」緣起於臺灣在七〇年代初期接踵而至的外交失利所引發一群戰後世代成員的革新意識,因此也促成「回歸現實世代」的出現。而「釣魚臺事件」即是這段軸心時期臺灣外交挫敗的濫觴,隨後的「保釣運動」更帶出了這一群「保釣世代」對於國府施政、外交及文藝政策的意見分歧,也都提出了革新的路向,就此蔚為「回歸現實世代」其中的「世代單位」之一。
過去攸關「釣魚臺事件」或「保釣運動」的相關研究都慣於以「保釣世代」稱呼這一群曾經參與過釣運的知識分子,意即「保釣世代」已經形成研究中既定的範疇。據此,本論文試圖將六〇年代中期以降的「前釣運刊物」、七〇年代初期的「釣運刊物」作為研究對象,進一步想藉由「世代」理論重建「保釣世代」之所以成形的過程。首先,必定涉及到六〇年代中期以降的「知識分子」轉變為七〇年代初期「保釣世代」後各自呈現的「感覺結構」;其次,又以釣魚臺事件攸關於東亞冷戰體制內的權力恆動關係,故在此援引「霸權」理論釐清前、後階段「感覺結構」的承接與變異;最後,再以「場域」概念梳理出保釣世代分子之間的資本競合關係,以期勾勒出保釣世代內部分歧的全貌。
本論文以「議題式」的抽譯方式對於刊物群體進行分判辨析,目的在於歸納及分類出這些刊物群體所代表的知識分子或保釣世代的調性。在「前釣運刊物」裡,可以見到六〇年代中期以降知識分子具備的世界觀與國際視野,無論對於留學潮的風行、存在主義及其他文化思潮的辯證,或是對於政治、民主的殷切關注,都成為了日後可以動員的思想資源。直至歷史的轉捩點「釣魚臺事件」爆發、留學生發起「保釣運動」、再由臺灣大學生迴響,自此「保釣世代」從創傷事件中覺悟啟蒙,進而成形。
從「釣運刊物」裡,可以窺見「保釣世代」成形後的分化路徑──保臺革新、左翼路線、親官方右翼,筆者所採用、取樣的釣運刊物代表的正是「保釣世代」分化後的三大路線。這樣的迥異立場,逐一展現在對五四議題、政治革新及文藝政策的討論之上,這也代表著保釣世代群體在異空間裡透過不同的刊物言論,試圖回應當前臺灣內政及國際局勢的方式,即便路線不一,但這一群具備文化菁英特質的「保釣世代」,其實已經動員了他們在釣魚臺事件、保釣運動之前積累的思想資源,又各自形成了保釣世代獨有的「感覺結構」,或反對國府、或協力政黨、或遊走在禁忌,都表現了他們接合世界後,轉而回顧臺灣的反思性質,也替七〇年代以降的臺灣政治體制、自由民主或文藝思潮埋下了革新的伏筆。
本論文從刊物群體的前、後變化,描繪出「保釣世代」成形的演化過程;也從刊物群體內的議題式討論歸納出「保釣世代」分化後的核心關懷。從六〇年代「蒼白無根」邁向七〇年代「回歸現實」的路程上,「保釣世代」面臨到的是初入軸心時期第一個重大的衝擊,因此他們用獨有的感覺結構的前、後變遷,重現了這一群戰後世代作為知識分子主體性最大的開拓性質,成為「回歸現實世代」的世代單位之一。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e-Baodiao publications during the mid and late 1960s and the Baodiao publications in the early 1970s and further reconstruct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Baodiao Movement Generation based on Karl Mannheim’s generation theory. To reconstruct the process, first, different structures of feeling represented by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mid-60s that composed the Baodiao Movement Generation in the early 1970s are discussed; second, since the Diaoyu Island Incident is related to the power dynamics within the context of East Asian Cold War, Antonio Gramsci’s theory of hegemony is used to clarify the re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structures of feel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start of Baodiao Movement; last, by using Pierre Bourdieu's field theory to look into the capital co-opetition among the Baodiao Movement Generation, the difference of political ideologies within the generation is demonstrated.
Adopting an issue-based analysis of the Pre-Baodiao and Baodiao publications, the paper aims to characterize the intellectuals or Baodiao Movement Generation behind the publications. In the pre-Baodiao publications, what can be observed is the world picture portrayed by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mid and late 1960s, whose focus on literary and artistic trends and democratic politics gradually turned into ideological resources. Upon the outbreak of Diaoyu Island Incident, leading to the Baodiao Movement, the intellectuals of that period formed the Baodiao Movement Generation and split into three factions—Defending Taiwan through Reform, the left-wing, and the pro-official right-wing. From the Baodiao publications, the paper discovers that the different political positions of the Baodiao Movement Generation, who expressed divergent opinions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political reform, and literary and artistic policies. Those opinions are the Generation’s attempt to respond to the domestic affairs of Taiwa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hey were facing. Despite different political views, they all employed ideological resources previously accumulated and created their unique structures of feeling. Whether opposing the Kuomintang, cooperating with the regime, or wandering in the taboo, the Baodiao Movement Generation’s points of view show their reflections on Taiwan after they were connected to the world, and they all laid the groundwork for the reform of Taiwan's political system, liberal democracy, or literary and artistic trends since the 1970s.
To sum up, using the publications issued before and after the emergence of the Baodiao Movement, the paper depicts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Baodiao Movement Generation and, based on the discussions of various issues covered in the publications, summarizes the core concerns of the Generation after their ideological separation. What the Baodiao Movement Generation faced was the first major impact of Taiwan's entry into the Axial Period. In response, they, as intellectuals, used their unique structures of feeling to re-present the pioneering nature of the post-war generation and officially became one of the generational units of the Back-to-Reality Genera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議題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框架與概念定義…………………………………………………………………………………………………………………11
第四節 研究回顧及對話…………………………………………………………………………………………………………………………21
第五節 研究對象及理論觀點…………………………………………………………………………………………………………………28
第六節 章節架構說明………………………………………………………………………………………………………………………………41

第二章 釣運前的「世代醞釀」:歐美思潮引介與臺灣知識分子的覺醒…………………………… 48
第一節 《歐洲雜誌》、《大學雜誌》、《聯合季刊》的發行與訴求…………………………… 49
一、「美」化之外:《歐洲雜誌》與留法學生的新視野…………………………………………… 49
二、止於至善:狂飆之前的《大學雜誌》與發刊初衷………………………………………………… 56
三、「美」土紀實:《聯合季刊》的留學生與美國視角…………………………………………… 63
第二節 被譯介的「留學潮」:六〇年代臺灣大學生的世界圖像…………………………………… 71
一、憧憬「洋墨水」:「留學潮」的譯介與引力………………………………………………………… 72
二、當局者「清」:「現實」與「想像」的留學經驗…………………………………………………78
三、異地「中國性」:從「無根」、「尋根」到「埋/立根」的想望……………… 86
第三節 「存在主義」追隨者:知識分子思想形塑及其他思潮的影響………………………………93
一、思想的養分:沙特、卡繆及嬉皮文化思潮的時代意義……………………………………… 95
二、「存在主義」的借鏡:臺灣知識青年的思想形塑及精神結構…………………………101
三、「哲學」的思索:中西合併的文化與當代美國思潮的重現……………………………104
第四節 政治「不冷感」:國際政治、民主制度、臺灣改革………………………………………………110
一、反抗的力量:歐美學生運動與社會運動的思想資源……………………………………………111
二、東亞冷戰體制的反思:反越戰、反共的世界性浪潮……………………………………………116
三、政治的正軌:自由意志、民主思想的訴求………………………………………………………………123

第三章 釣運時期的「世代成形」:政論刊物中臺灣知識分子的思想塑形………………………132
第一節 《大學雜誌》、《水牛》、《自由人》的發行與關懷…………………………………………134
一、掣肘官方:《大學雜誌》與島內知識分子的政治關懷…………………………………… 134
二、釣運「左」轉:《水牛》的左翼之眼與統運路線……………………………………………… 140
三、國府「右」手:《自由人》的先「右翼反共」再「革新保臺」……………………147
第二節 挪植的遺產:「保釣運動」中的五四運動遺緒…………………………………………………………154
一、「五四」再充電:《大學雜誌》中的「五四精神」賡續與轉向……………………156
二、「五四」的左窗:《水牛》中「五四精神」的左翼路線…………………………………160
三、不談而談:《自由人》中隱晦「五四精神」的意涵……………………………………………164
第三節 革新的聲音:追求「理想」的臺灣知識分子………………………………………………………………168
一、耕耘左翼:《水牛》中的階級、經濟、反戰思想與統一訴求…………………………169
二、溫和妥協:搖擺在官方立場及革新意志之間的《自由人》……………………………174
三、針針見血:《大學雜誌》的具體主張及實踐目標…………………………………………………178
第四節 文化的競逐:保釣世代的文藝思想及主張…………………………………………………………………183
一、聞者足以戒:《自由人》中藉左批左的文藝攻勢…………………………………………………183
二、同曲不同調:《水牛》左翼文藝中的樣板戲及「尋根」策略…………………………189
三、夾縫求生存:《大學雜誌》革新意念及文藝社會觀……………………………………………201

第四章 「保釣世代」的共感及歧異:「感覺結構」及「霸權」、「場域」的競合……216
第一節 溶解流動中的社會經驗:「感覺結構」與「霸權」的關係…………………………………217
一、「感覺結構」的溶解流動性質、「文化霸權」的宰制與內化…………………………219
二、「感覺結構」與「文化霸權」的連動、辯證關係…………………………………………………223
第二節 六〇年代中期以降的「感覺結構」:以「前釣運刊物」為例……………………………228
一、「前釣運刊物」在霸權體系中的位置說明………………………………………………………………228
二、「前釣運刊物」在霸權體系中的「感覺結構」………………………………………………………233
第三節 七〇年代初期的「感覺結構」:以「釣運刊物」為例…………………………………………236
一、「釣運刊物」在霸權體系中的「感覺結構」…………………………………………………………237
二、左翼思想的隱蔽、醞釀及再現:以左翼保釣世代分化前、後為例………………243
第四節 文化場域中的「資本競合」及「生存心態」:「保釣世代」的歧異……………250
一、「場域」的要素:「資本」、「生存心態」及「文化」形構的競逐…………250
二、「場域」的競逐:「保釣世代」的生存心態、資本差異及文化形構…………253

第五章 結論……………………………………………………………………………………………………………………………………………………265
第一節 「回歸現實」的路上:「保釣世代」的實踐及其歷史意義…………………………………265
第二節 「刊物研究」的視野:從「世代」角度見證「時代」的轉型……………………………267
第三節 保釣的「未竟之路」:「保釣世代」研究的再延續及可能性………………………… 270
參考書目……………………………………………………………………………………………………………………………………………………………272
附表頁數
表一、「感知結構」在霸權場域中的相對位置(轉引自邱家宜之彙整)…………………………227
表二、《歐洲雜誌》在霸權體系中的「感覺結構」分析表………………………………………………………229
表三、《聯合季刊》在霸權體系中的「感覺結構」分析表………………………………………………………229
表四、《大學雜誌》(前釣運刊物階段)在霸權體系中的「感覺結構」分析表……………230
表五、《大學雜誌》(釣運刊物階段)在霸權體系中的「感覺結構」分析表……………………237
表六、《水牛》在霸權體系中的「感覺結構」分析表…………………………………………………………………238
表七、《自由人》在霸權體系中的「感覺結構」分析表………………………………………………………… 238
表八、保釣世代分子的掌握「資本」與「文化」關係表………………………………………………………… 260
附錄:1963-1972年清大圖書館收錄之「前釣運刊物」與「釣運刊物」……………………… 291
一、報刊雜誌(按首字筆畫排列)
1.《大學雜誌》(1968.1-1987.9)
2.《水牛》(1971.10-1978.6)
3.《自由人》(1971.10-1972.10)
4.《歐洲雜誌》(1965.5-1968.12)
5.《聯合季刊》(1968.4-1971.11)

二、口訪稿、演講稿
1.陳光興、林麗雲主訪、郭佳整理,〈一生釣運、普及教育的苦行僧:林孝信訪談〉,《人間思想》,2016年春季號,頁12-46。
2.林麗雲、陳瑞樺、蘇淑芬,〈保釣與海外左翼運動:林孝信訪談〉,《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03期,2016年6月,頁155-175。
3.劉大任,〈想像與現實──我的文學位置—根據2011年9月19日在台灣清華大學的演講錄音改寫〉,《文化研究月報》第122期,2011年11月,頁29-33。
4.鄭小惠、童慶鈞訪談,鄭小惠、張娛、齊靜整理,〈第三章 美國、海外口述訪談〉,收錄於春雷系列編輯委員會主編,《崢嶸歲月‧壯志未酬:保釣運動四十週年紀念專輯(上冊)》,臺北:海峽學術,2010年6月,頁541-553。
5.謝小芩、李雅雯、蔡虹音訪問,李雅雯記錄編輯,〈第三章 劉源俊教授訪談〉,收錄於李雅明、謝小芩、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編著,《保釣風雲半世紀:保釣運動領軍人士的轉折人生與歷史展望》,臺北:時報文化出版,2021年3月,頁131-164。

三、專書(按出版姓氏筆畫排列)
1.(英)詹姆斯‧約爾著,石智青校閱,《葛蘭西》,臺北:桂冠圖書,1994年4月。
2.(美)Philip Smith著,林宗德譯,《文化理論面貌導論》,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1月。
3.(美)雷蒙德‧加特霍夫(Raymond L. Garthoff)著,伍牛、王薇譯,《冷戰史:扼制與共存備忘錄》(A journey through the Cold War:a memoir of containment and coexistence),北京:新華出版,2003。
4.(美)Roger Sliverstone著,陳玉箴譯,《媒介概念十六講》,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公司,2003年。
5.(美)約翰‧梅森(John W. Mason)著,何宏儒譯,《冷戰》(The Cold War 1945-1991),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6.(英)雷蒙德‧威廉斯著,王爾勃、周莉譯,〈第二章 文化理論〉,《馬克思主義與文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
7.(美)Edward W. Said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文化,2001年。
8.(美)考夫曼編著,陳鼓應、孟祥森、劉崎譯,《存在主義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9.(美)薩克文‧伯科維奇主編,孫宏主譯,《劍橋美國文學史》,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年。
10.(奧)佛洛伊德著,葉頌壽譯,《精神分析引論‧精神分析新論》,臺北:志文出版社,1997年。
11.(日)本田善彥著,風間鈴譯,《保釣運動全紀錄》,臺北:聯經出版,2019年。
12.(日)若林正丈編,廖兆陽譯,《中日會診台灣¬──轉型期的政治》,臺北:故鄉出版,1988年。
13.(日)若林正丈著,洪郁如等譯,《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出版,2014年。
14.(阿根廷)Ernesto Laclau、(比利時)Chantal Mouffe著,陳墇津譯,〈文化霸權:辛苦推出的新政治邏輯〉,《文化霸權和社會主義的戰略》,臺北:遠流出版,1994年6月。
15.科薩克著,王念寧譯,《存在主義的大師們》,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
16.丁幸豪、潘銳,《冷戰後的美國》,臺北:五南出版,1993年。
17.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臺灣‧大陸‧香港‧海外》,臺北:遠流出版,1991年。
18.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1997年。
19.王曉波,《尚未完成的歷史:保釣二十五年》,臺北:海峽學術,1996年。
20.王曉波,《釣魚台風雲》,臺北:海峽學術,2011年。
21.王智明編,《從科學月刊、保釣到左翼運動》,臺北:聯經出版,2019年。
22.丘為君編著,《臺灣學生運動(1949-1979)》,臺北:稻香出版社,2003年。
23.白先勇,《第六隻手指》,臺北:爾雅出版,1995年。
24.朱棟霖、丁帆、朱曉進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臺北,文史哲出版,2000年。
25.朱棟霖、朱曉進、龍泉明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2000》,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26.朱芳玲,《流動的鄉愁──從留學生文學到移民文學》,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年。
27.任孝琦,《有愛無悔:保釣風雲與愛盟故事》,臺北:風雲時代,1997年。
28.任天豪,《從正統到生存,東亞冷戰初期中華民國對琉球、釣魚台情勢的因應》,臺北:國史館,2018年。
29.何榮幸,《學運世代──從野百合到太陽花》,臺北:時報文化,2014年。
30.杜小真,《一個絕望者的希望──沙特引論》,臺北:桂冠圖書,1989年。
31.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出版社,2002年。
32.李筱峰,《進出歷史》,臺北:稻香出版社,1992年。
33.李雅明、謝小芩、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保釣風雲半世紀》,臺北:時報文化出版,2021年。
34.李瑞騰,《文化理想的追尋》,南投:南投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
35.李松,《「樣板戲」的政治美學》,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3年。
36.李鈞,《存在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
37.李賦寧等主編,《歐洲文學史》第三卷下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38.吳錫德,《我反抗,故我們存在:論卡繆作品的現代性》,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8年。
39.何欣,《從存在主義觀點論文學》,臺北:環宇出版社,1971年。
40.林玉体,《跨世紀的教育演變》,臺北:文景書局,1998年。
41.林國炯等編《春雷聲聲:保釣運動三十週年文獻選輯》,臺北:人間出版社,2001年。
42.林孝庭,《台海‧冷戰‧蔣介石:解密檔案中消失的台灣史1949-1988》,臺北:聯經出版,2017年三版。
43.孟繁華、程光煒著,《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44.周策縱,王潤華等人譯,,《五四運動史上》,香港:香港聯合書刊物流有限公司,2019年。
45.周湘華、董致麟、蔡欣容,《台灣國際關係史:理論與史實的視角(1949-1991)》,臺北:新銳文創,2017年。
46.金恒杰著,《昭和町六帖:金恒杰文集》,臺北,允晨文化,2017年。
47.邵玉銘主編,《風雲的年代──保釣運動及留學生涯之回憶》,臺北:聯經出版,1991年。
48.邵玉銘,《保釣風雲錄──一九七〇年代保衛釣魚臺運動知識分子之激情、分裂、抉擇》,臺北:聯經出版,2013年。
49.春雷系列編輯委員會主編,《崢嶸歲月‧壯志未酬:保釣運動四十週年紀念專輯(上、下冊)》,臺北:海峽學術,2010年。
50.洪子誠,《大陸當代文學史 上編(1950-1970年代)》,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8年。
51.施淑,《兩岸文學論集》,臺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7年。
52.施淑,《文學星圖:兩岸文學論集》,臺北:人間出版,2012年。
53.施叔青,《回家,真好:原鄉的變調》,臺北:皇冠出版,1997年。
54.柯慶明,《臺灣現代文學的視野》,臺北:麥田人文,2006年。
55.洪三雄,《烽火杜鵑城:七〇年代臺大學生運動》,臺北:自立晚報出版,1993年。
56.南方朔,《自由主義的反思批判》,臺北:風雲時代,1994年。
57.高宣揚,《存在主義》,臺北:遠流出版社,1993年。
58.高宣揚,《布爾迪厄》,臺北:生智出版,2002年。
59.高朗,《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1950~1972)》,臺北:五南出版,1993年。
60.馬森,《東西看》,臺北:圓神出版,1986年。
61.馬英九,《從新海洋法論釣魚臺列嶼與東海劃界問題》,臺北:正中書局,1986年。
62.唐疆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簡編(增訂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
63.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臺北:傳記文學,1985年。
64.許文堂主編,《七〇年代東亞風雲:台灣與琉球、釣魚台、南海諸島的歸屬問題》,臺北:台灣教授協會,2015年。
65.許國惠,《樣板戲與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思想》,臺北:秀威科技資訊,2019年。
66.陳林瓊琚等人著,《啟蒙者 臺灣良知:陳少廷先生紀念文集》,臺北:臺北市荻生文化藝術基金會,2012年12月。
67.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出版,2011年。
68.陳平原主講,《晚清文學教室:從北大到臺大》,臺北:麥田出版,2005年。
69.陳建忠等人合著,《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出版,2007年。
70.陳建忠,《島嶼風聲:冷戰氛圍下的臺灣文學及其外》新北市:南十字星文化工作室,2018年。
71.陳達弘策畫編著,《見證狂飆的年代:《大學雜誌》20年全紀錄提要(1968-1987)》,臺北:華品文創,2019年11月。
72.陳秀端,《文化與性別:趙淑俠的書寫維度》,臺北:致出版,2019年。
73.陳振堯,《法國文學史》,臺北:天肯文化出版,1995年。
74.張澤乾、周家樹、車槿山編著,《20世紀法國文學史》,青島:青島出版社,2004年。
75.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台灣:文學典範的軌跡》,臺北:聯經出版,2015年。
76.張俊宏,《我的沈思與奮鬥》,臺北:高山彩色印書有限公司,2001年。
77.張俊宏、許信良、甄燊港、邱立本、何步正、夏春祥籌備召集,《重現狂飆:大學雜誌五十週年紀念》,臺北:財團法人城鄉改造環境保護基金會,2017年。
78.張燦輝、劉國英合編,《存在主義哲學新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79.郭松棻,《郭松棻文集:哲學卷》,臺北:INK印刻文學,2015年11月。
80.郭松棻,《郭松棻文集:保釣卷》,臺北:INK印刻文學,2015年11月。
81.郭紀舟,《七〇年代台灣左翼運動》,臺北:海峽學術,1999年。
82.黃啟峰,《河流裡的月印──郭松棻與李渝小說綜論》,臺北:秀威資訊,2008年5月。
83.傅毅成,《沙特──自己反對自己》,臺北:北辰文化,1989年。
84.愛盟編著,《愛盟‧保釣──風雲歲月四十年》,臺北:風雲時代,2011年。
85.楊澤主編,《七〇年代‧懺情錄》,臺北:時報文化,1994年。
86.楊碧川,《漢江怒潮──韓國學生運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1988年2月。
87.楊照,《忠於自己靈魂的人:卡繆與《異鄉人》》,臺北:麥田出版,2014年。
88.楊渡,《有溫度的台灣史》,臺北市:南方家園文化,2018年。
89.楊任敬,《20世紀美國文學史》,山東:青島出版社,1999年。
90.趙剛,《求索:陳映真的文學之路》,臺北:聯經出版,2011年。
91.樊洛平,《當代台灣女性小說史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
92.鄭海麟,《從歷史與國際法看釣魚臺主權歸屬》,臺北:海峽學術,2003年。
93.鄭鴻生,《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代台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臺北:聯經出版,2001年。
94.鄭鴻生、王曉波主編,張鈞凱編輯,《尋找風雷:一九七〇年代臺大保釣學生運動史料彙編》(全六冊),臺北:海峽學術,2011年。
95.閻素娥,〈釣魚問題的歷史與現狀〉,《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第24卷第3期,2008年,頁141-145。
96.蔡明諺,《燃燒的年代──七〇年代台灣文學論爭史略》,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2年。
97.劉容生、王智明、陳光興主編,《東亞脈絡下的釣魚台:繼承、轉化、再前進》,新竹:清大出版社,2012年。
98.劉金質,《冷戰史》(上)(中)(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年1月。
99.謝小芩、劉容生、王智明主編,《啟蒙‧狂飆‧反思──保釣運動四十年》,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
100.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一九七〇年代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研院社研所,2010年二版。
101.戴肇洋、詹中原,《出國留學人數降低問題及因應對策》,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8年。
102.簡明海,《五四意識在台灣》,香港:開源書局、臺北:民國歷史文化學社,2019年。
103.顧正萍,《從「介入境遇」到「自我解放」:郭松棻再探》,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2年11月。
104.龔忠武等編,《春雷之後:保釣運動三十五週年文獻選輯》第一~三卷,臺北:人間出版,2006年。

四、專書文章、論文
1.(美)艾蘭‧普瑞德著,許坤榮譯,〈結構歷程和地方──地方感和感覺結構的形成過程〉,收錄於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1983年3月,頁81-103。
2.(英)雷蒙‧威廉斯著,趙國新譯,〈文化分析〉,收錄於羅鋼、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9月,頁125-137。
3.(日)松永正義,〈第二章 「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若林正丈編,廖兆陽譯,《中日會診臺台灣¬──轉型期的政治》,臺北:故鄉出版,1988年11月,頁141-149。
4.王杏慶,〈《大學雜誌》與現代台灣──一九七一至七三年的知識分子改革運動〉,收錄於澄社,《臺灣民主自由的曲折歷程:紀念雷震案三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自立晚報,1992年,頁375-397。
5.呂芳上,〈當「五四」成為啟蒙與革命的複合體:百年學運省思〉,收錄於思想史編委會,《思想史9》,新北:聯經出版,2019年12月,頁35-60。
6.韋政通,〈三十多年來知識分子追求自由民主的歷程──從《自由中國》、《文星》、《大學雜誌》到黨外的民主運動〉,收錄於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臺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臺北:中國論壇出版,1985年,頁341-380。
7.馬森,〈現代主義文學在台灣──二度西潮的美學導向〉,收錄於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輯,《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2003年,頁274-292。
8.張誦聖,〈「非常時期」與台灣冷戰時代的文化生產〉,陳建忠編,《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台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論文集》,新竹:清大台灣文學研究所,2010年11月19-20日,頁7-20。
9.張誦聖,〈臺灣冷戰年代中的「非常態」文學生產〉,陳建忠編,《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台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新竹:清大台灣文學研究所,2011年5月,頁17-38。
10.張重崗,〈失敗的潛能:關於釣運的文學反思〉,《自然、人文與科技的共構交響──第二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萬卷樓,2017年4月,頁343-368。
11.簡義明,〈理想主義者的言說與實踐──郭松棻釣運論述的意義〉,《郭松棻文集:保釣卷》,臺北:INK印刻文學,2015年11月,頁23-43。

五、期刊文章(按出版姓氏筆畫排列)
1.〈紀念保釣鬥士林孝信(1944.4.3~2015.12.20)〉,《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02期,2016年3月,頁303-308。
2.編輯部,〈從新竹清華到北京清華的吳國禎:《犇報》社慶談保釣一代的心路歷程〉,《遠望》第2卷第5期,2016年5月,頁46-47。
3.王曉波,〈釣魚台事件的「亞洲觀點」──《尚未完成的歷史:保釣二十五年》自序〉,《海峽評論》第69期,1996年9月,頁70-71。
4.王曉波,〈保釣與台灣愛國主義傳承──序吳瓊恩《輕舟已過萬重山》〉,《海峽評論》第88期,1998年4月,頁71-73。
5.王曉波,〈不要再為保釣擔憂 林孝信的典型理想主義〉,《海峽評論》第301期,2016年1月,頁75-78。
6.王智明,〈亞美研究在台灣〉,《中外文學》第33卷第1期,2004年6月,頁11-40。
7.王智明,〈敘述七〇年代:離鄉、祭國、資本化〉,《文化研究》第5期,2007年秋季,頁7-48。
8.王鈺婷,〈五〇年代台港跨文話語境:以郭良蕙及其香港發表現象為例〉,《臺灣文學學報》第26期,2015年6月,頁113-151。
9.王可菊,〈釣魚島及其在東海劃界中的地位〉,《中國海洋法學評論》3期,2006年,頁39-49。
10.王德水,〈從國際法視角看中日的釣魚島主權爭議〉,《海洋開法與管理》24卷3期,2007年,頁65-69。
11.王燕,〈淺析樣板戲中的女性形象〉,《大舞台》2011卷8期,2011年7月,頁22。
12.王雪梅,〈試析三島由紀夫《春雪》的敘事策略〉,《文學教育》2011卷2A期,2011年2月,頁88-89。
13.王淑容,〈「愛之死」的構圖:三島由紀夫的〈憂國〉、電影《憂國》與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德》〉,《音樂研究》第19期,2013年11月,頁91-115。
14.毛鑄倫,〈保釣二十五週年懷想〉,《海峽評論》第54期,1995年6月,頁57。
15.(日)本田善彥著、劉滌昭譯,〈戒嚴令下的蠢動:保釣系譜〉,《海峽評論》第290期,2015年2月,頁70-76。
16.白依璇,〈保釣世代、現代主義、民族想像:論郭松棻、李渝早期寫作及所處歷史脈絡〉,《國史館館刊》第49期,2016年9月,頁65-98。
17.朱華陽、丁友芳,〈「命運」主題的折光——論《雷雨》的封建意識〉,《三峽論壇》2013卷5期,2013年12月,頁106-108。
18.任育德,〈描繪丁文江:論胡適《丁文江的傳記》〉,《國史館館刊》,第38期,2013年12月,頁67-108。
19.邱家宜,〈戰後初期台灣報人群體的多重「感知結構」〉,《新聞學研究》第112期,2012年7月,頁117-158。
20.呂正惠,〈讀張系國〈職業殺手〉〉,《中外文學》第25卷第10期,1997年3月,頁94-96。
21.李瑞騰,〈文藝雜誌學導論〉,《文訊》第213期,2003年7月,頁6-7。
22.李進益,〈劉大任小說中的父與子──以《晚風習習》為中心〉,《花蓮師院學報》第20期,2005年5月,頁1-16。
23.李知灝,〈「被嫁接」的台灣古典詩壇──《中華民國文藝史》中官方古典詩史觀的建構〉,《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五期,2007年10月,頁187-216。
24.李孟舜,〈誰來喚醒你?──從《浮游群落》探討六十年代知識青年的思想歷程〉,《華文文學》第99期,2010年4月,頁11-17。
25.李楠,〈甲午恥猶未雪,南京恨不曾休 滕王閣上話保釣〉,《海峽評論》第238期,2010年10月,頁29-30。
26.李東霖,〈郭松棻〈草〉的孤寂書寫〉,《輔大中研所學刊》第24期,2010年10月,頁143-156。
27.李紀岩、李夢婕,〈見黨百年視域下的「紅色娘子軍」革命形象的源‧流‧魂研究〉,《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4期,2021年8月,頁389-397。
28.李松,〈近十年來革命「樣板戲」研究評述〉,《涪陵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2007年1月,頁26-31。
29.李妮娜,〈從樣板戲看中國戲劇現代化轉型的探索〉,《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8期,2010年8月,頁146。
30.李保平,〈打開吧,三島由紀夫碩大的感官花朵〉,《滿族文學》2010卷6期,2010年11月,頁74-77。
31.汪立峽,〈《夏潮》、保釣、鄉土文學論戰與黨外雜誌:「反杜邦運動」的歷史匯集及其前後發展〉,《人間思想》,2017年4月,頁152-159。
32.宋玉祥,〈中日釣魚島爭端的解決方式問題〉,《中國海洋法學評論》3期,2006年,頁50-63。
33.宋子玉,〈釣魚島爭端問題的不同解決方案比較分析〉,《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31卷1期,2011年,頁111-114。
34.宋光瑛,〈銀幕中心的他者:「革命樣板戲電影」中的女性形象〉,《文藝研究》2007年第4期,頁103-111。
35.宗育文,〈青春無悔話保釣──釣運二十五週年紀念座談會〉,《海峽評論》第55期,1995年7月,頁45-52。
36.沈志中,〈解構事件與911創傷〉,《當代》第207期,2004年11月,頁42-56。
37.谷小水,〈丁文江與胡適關係略論〉,《浙江學刊》2005卷3期,2005年5月,頁51-55。
38.吳聰敏,〈美援與台灣的經濟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1期,1988年2月,頁145-158。
39.吳國禎,〈「保釣」運動──二十五週年有感〉,《海峽評論》第55期,1995年7月,頁43-44。
40.吳國禎,〈不容青史盡成灰(上)周本初教授捐贈北京清華大學圖書館「保釣、統運」史料〉,《海峽評論》第203期,2007年11月,頁57-64。
41.吳國禎,〈不容青史盡成灰(下)周本初教授捐贈北京清華大學圖書館「保釣、統運」史料〉,《海峽評論》第204期,2007年12月,頁61-64。
42.吳任博,〈再探一九七〇年代初期之保釣運動:中華民國政府之視角〉,《史耘》第15期,2011年6月,頁133-174。
43.吳慧,〈國際海洋法爭端解決機制對釣魚島爭端的影響〉,《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7卷4期,2007年,頁22-33。
44.武聖濤,〈中國對釣魚島享有主權之歷史依據〉,《內蒙古電大學刊》2008卷10期,2008年,頁20-21。
45.林滿紅,〈東亞海域上的琉球與台灣〉,《歷史月刊》第227期,2006年,頁52-56。
46.林建光,〈政治、反政治、後現代:論八〇年代台灣科幻小說〉,《中外文學》第31卷第9期,2003年2月,頁130-159。
47.林家鵬,〈淺論當代海外小說中的國族想像:以郭松棻〈雪盲〉與白先勇〈謫仙記〉為例〉,《真理大學人文學報》第9期,2010年4月,頁1-12。
48.林雯玲,〈解構紅色大敘述:《紅燈記》與樣板戲在海峽兩岸的兩個「小敘述」〉,《戲劇學刊》第15期,2012年,頁149。
49.侯如綺,〈王鼎鈞〈土〉、劉大任〈盆景〉與張系國〈地〉中的土地象徵與外省族裔的身分思索〉,《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17期,2010年1月,頁235-264。
50.南方朔,〈「保釣」的新解釋:歷史沒有被浪費掉的熱情〉,《印刻文學生活誌》第74期,2009年10月,頁85-88。
51.南方朔,〈廢墟中的陳儀〉,《中外文學》第25卷第10期,1997年3月,頁80-84。
52.胡祖述,〈保釣的解讀〉,《海峽評論》第222期,2009年6月,頁17-19。
53.姜宇晨,〈要保釣,中國必須統一賀"1970年代保釣運動文獻編印與解讀國際論壇"〉,《海峽評論》第222期,2009年6月,頁13-16。
54.袁詠紅,〈臺灣與釣魚島問題當議〉,《湖北大學學報》第42卷第2期,2015年3月,頁95-101。
55.徐聖心,〈在異域回眸中國:劉大任袖珍小說的文化反省〉,《中外文學》第42卷第4期,2013年12月,頁51-77。
56.唐雅君、鄭麗瑩,〈美國「60後」嬉皮士文化與中國「90後」非主流文化的異同比較〉,《青年探索》雙月刊總第184期,2013年第6期,頁44-49。
57.孫益,〈校園反叛──美國20世紀60年代的學生運動與高等教育〉,《清華大學教育研究》第27卷第4期,2006年8月,頁77-83。
58.孫愷,〈論青年馬英九的「保釣」實踐〉,《常州大學學報》第15卷第1期,2014年1月,頁73-101。
59.孫國軍,〈中日釣魚島爭端中「美國因素」的歷史探究〉,《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3卷10期,2012年,頁1-4。
60.徐敏,〈「樣板戲電影」:電影工業、文本政治與獻身者的國家儀式〉,《文藝研究》2007年第4期,頁99。
61.郝譽翔,〈現代小說的返「鄉」之路——從1930年前後的上海再出發〉,《成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8年10月,頁95-119。
62.陳國寶,〈丁文江——一位倡導和踐行中國近代科學的思想者〉,《自然雜誌》30卷5期,2008年10月,頁304-308。
63.陳崇真,〈從保釣到釣魚台教育計畫到年輕世代〉,《人間思想》第13期,2016年8月,頁21-25。
64.陳昭瑛,〈霸權與典律:葛蘭西的文化理論〉《中外文學》第21卷第2期,1992年,頁54-92。
65.陳惠芬,〈跨域的知識流轉:《政治典範》在中國〉,《歷史教育》第21期,2016年12月,頁133-184。
66.張朋園,〈政治家蕭公權〉,《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9期,2008年6月,頁75-91。
67.張東才,〈民族的復興與價值觀的發展 海外釣運40年的反思〉,《海峽評論》第237期,2010年9月,頁47-49。
68.張俐璇,〈雙面一九八三──試論陳映真與郭松棻小說的文學史意義〉,《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5期,2017年10月,頁219-249。
69.張磊、卓慶林,〈紅色娘子軍傳奇〉,《嶺南文史》2009年第1期,頁58-64。
70.曾健民,〈釣魚島風雲的本質和保釣之路〉,《海峽評論》第262期,2012年10月,頁38-41。
71.游美惠,〈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第8期,2000年8月,頁5-42。
72.黃俊傑,〈蕭公權與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臺大歷史學報》第27期,2001年6月,頁151-185。
73.黃庭康,〈葛蘭西、霸權、與教育社會學〉,《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11期,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2000年12月15日。
74.黃心雅,〈創傷與文學書寫〉,《英美文學評論》第20期,2012年6月,頁v-xi。
75.黃錫麟,〈保釣風雲再起:勇者無敵〉,《海峽評論》第212期,2008年8月,頁39-40。
76.黃錦樹,〈詩,歷史病體與母性──論郭松棻〉,《中外文學》第33卷第1期,2004年6月,頁91-119。
77.黃錦樹,〈窗、框與他方──論郭松棻的域外寫作〉,《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5期,2012年10月,頁9-35。
78.黃啟峰,〈主觀的真實──論台灣現代主義世代小說家的國共內戰書寫〉,《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9期,2014年10月,頁9-49。
79.黃秀端,〈政治權利與集體記憶的競逐-從報紙之報導來看二二八的詮釋〉,《臺灣民主季刊》,2008年12月,頁129-180。
80.黃碧蓉,〈先秦名論視域中的釣魚島「正名」考〉,《外語學刊》2012卷6期,2012年,頁19-24。
81.黃雲霞,〈樣板戲之「現代性」質疑〉,《上海戲劇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總123期),頁24-29。
82.黃亞萌,〈三島由紀夫的自我救贖與解體〉,《現代語文》2010卷19期,2010年7月,頁91-93。
83.單昕,〈從《雷雨》1951年修改本看知識分子的文化生存狀態〉,《瀋陽教育學報》第7卷第3期,2009年9月,頁15。
84.葉先揚,〈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保釣和統運的現實意義〉,《海峽評論》第54期,1995年6月,頁59-63。
85.葉其忠,〈從張君勱和丁文江兩人和〈人生觀〉一文看1923年「懸科論戰」的爆發和擴展〉,《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5期,1996年6月,頁211-267。
86.楊瑞松,〈「集體記憶」專題引言〉,《東亞觀念史集刊》第7期,2014年12月,頁55-61。
87.楊昌年,〈不屈不撓話丁玲〉,《歷史月刊》第172期,2002年5月,頁117-122。
88.趙綺娜,〈美國政府在臺的教育與文化交流活動(1951-1970)〉,《歐美研究》第31卷第1期,2011年,頁79-127。
89.趙剛,〈陳映真對保釣可能提出的疑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9期,2010年9月,頁377-397。
90.趙黎明,〈「革命樣板戲」的群眾——英雄話語探析〉,《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頁46。
91.趙兵,〈談戲劇《雷雨》「序幕」與「尾聲」的文化意蘊〉,《現代語文》2012卷10期,2012年7月,頁60。
92.漢渝,〈美國華人二度保釣記〉,《海峽評論》第1期,1991年1月,頁50-52。
93.潘怡帆,〈重複或差異的「寫作」:論郭松棻的〈寫作〉與〈論寫作〉〉,《中山人文學報》第42期,2017年1月,頁29-46。
94.潘怡帆,〈「將臨」或「匱乏」?論〈論寫作,以及它的〉匱乏:論郭松棻的小說〉,《中山人文學報》第44期,2018年1月,頁55-56。
95.潘怡帆,〈缺席及錯置的作品:從郭松棻的〈寫作〉到〈論寫作〉〉,《政大中文學報》第30期,2018年12月,頁249-280。
96.蔡米虹,〈從1964年柏克萊言論自由運動論美國大學生的理想教育-兼 論戰後美國高教危機〉,《興大歷史學報》第20期,2008年,頁200-209。
97.鄭保國,〈美國釣魚島政策的緣起與演變〉,《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2卷2期,2015年,頁89-94。
98.劉大任,〈反芻民族主義〉,《人間思想》第1期,2012年7月,頁49-57。
99.劉源俊,〈保衛釣魚台是一長期的事業:講於「中華保釣協會」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海峽評論》第216期,2008年12月,頁58-59。
100.劉建基,〈愛與「癱瘓/麻痺」:論郭松棻〈雪盲〉中的喬伊斯幽靈〉,《文化越界》第1卷第4期,2010年9月,頁121-134。
101.劉秀美,〈位移的南方、想像的鄉愁──張系國七〇年代小說中的故土想像〉,《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8期,2014年4月,頁241-260。
102.劉彼德,〈觀點和記憶──試比較白先勇《謫仙記》和張系國《香蕉船》〉,《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9年3月,頁60-64。
103.劉玉山,〈中國民間保釣運動研究的學術史回顧及前瞻〉,《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9卷第11期,2014年11月,頁70-73。
104.劉淑貞,〈論寫作,以及它的匱缺:論郭松棻的小說〉,《中山人文學報》第44期,2017年1月,頁33-54。
105.劉紹銘,〈十年來台灣小說:一九六五—七五──兼論王文興的「家變」〉,《中外文學》第4卷第12期,1976年,頁4-16。
106.劉中民,〈近十年來國內釣魚島問題研究綜述〉,《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卷1期,2006年,頁21-25。
107.劉艷,〈京劇的寫意特徵與「樣板戲」的英雄形象塑造〉,《文藝研究》2001年第6期,頁39-50。
108.賴慈芸,〈不在場的譯者——論冷戰期間英美文學翻譯的匿名出版及盜印問題〉,《英美文學評論》第25期,頁29-65。
109.簡政珍,〈張系國:放逐者的存在探問〉,《中外文學》第24卷第1期,1995年6月,頁20-42。
110.簡義明,〈冷戰時期台港文藝思潮的形構與傳播〉,《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8期,2014年4月,頁207-240。
111.簡君玲,〈「整理國故」與「接軌西學」:論丁文江對徐霞客再閱讀的意義〉,《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第12期,2015年3月,頁119-146。
112.蕭阿勤,〈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思與言》第35卷第1期,1997年3月,頁247-296。
113.蕭阿勤,〈記住釣魚台:領土爭端、民族主義、知識分子與懷舊的世代記憶〉,《臺灣史研究》第24卷第3期,2017年9月,頁141-208。
114.鮑煥然,〈模式與意義:文化整體性視域中的「樣板戲」研究〉,《學術論壇》2010年第11期(總第238期),頁80。
115.魏偉莉,〈創傷與重生──從早期作品論郭松棻創作基調的形成〉,《台灣文學研究》第1期,2007年4月,頁33、35-71。
116.魏邦,〈丁文江:「最講究科學的一個人」〉,《民主與科學》2011卷1期,2011年2月,頁55-59。
117.羅久蓉,〈近代中國女性自傳書寫中的愛情、婚姻與政治〉,《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007年12月,頁77-140。
118.羅長青,〈「紅色娘子軍」創作素材之史實考證〉,《南方文壇》2010卷4期,2010年7月,頁67-72。
119.藤井倫明,〈三島由紀夫與《葉隱》——現代日本文人所實踐的武士道〉,《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7卷2期,2010年12月,頁255-288。
120.關文亮,〈回首保釣風雲二十五年〉,《海峽評論》第55期,1995年7月,頁38-40。
121.蘇敏逸,〈「個性主義」與「革命理想」的辯證發展——丁玲小說創作發展歷程及其特色〉,《成大中文學報》第23期,2008年12月,頁157-194。
122.蘇敏逸,〈從啟蒙走向革命——論二〇年代至三〇年代初期胡也頻與丁玲的小說創作〉,《淡江中文學報》第22期,2010年6月,頁67-103。

六、學位論文(按出版姓氏筆畫排列)
1.王鈞慧,〈世代感與感覺結構-論《七〇年代理想繼續燃燒》、《七〇年代懺情錄》、《狂飆八〇》中的文化論述與記憶建構〉,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2.王攸如,〈張系國小說中的人道關懷與價值反思〉,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
3.李家旭,〈張系國小說的救贖之道〉,臺北: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4.李佩儒,〈唐文標與其《張愛玲雜碎》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5.林燕珠,〈劉大任小說中的家族與國族〉,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6.林仁傑,〈一段跨時代的敘事:台灣學生運動史研究(1920-1994)〉,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7.林振平,〈七十年代「臺灣意識」論述探求──以《大學雜誌》、《臺灣政論》、《美麗島》三本雜誌為中心〉,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8.林肇豐,〈王拓的文學與思想研究(1970-1988)〉,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9.林竣達,〈政治主體的誕生:戰後台灣政治論述及民主概念1970s-1980s〉,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2010年。
10.林秀一,〈環境運動的演變及其思想背景:70~90年代台灣環境與論述的一個歷史考察〉,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11.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1月。
12.周倩鳳,〈七〇年代台灣留學生小說的國/家認同-以外省籍留美青年為例〉,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13.吳靜儀,〈文學的寂寞單音:郭松棻小說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14.吳孟琳,〈流放者的認同研究──以聶華苓、於梨華、白先勇、劉大任、張系國為研究對象〉,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15.吳泰豪,〈《大學雜誌》政治主張之研究──以1971至1973年為中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16.吳任博,〈中華民國政府與駐外人員的折衝:以一九七一年前後留美學界保釣運動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17.吳銘龍,〈胡秋原在台文化觀之研究(1951-2004)〉,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18.施淳孝,〈時代考驗青年?從中國青年自覺運動到統中會事件(1963-197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19.施志輝,〈「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20.洪麗娟,〈被遺落的歷史拼圖──《台灣與世界》雜誌研究(1983-1987)〉,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21.柯鈞齡,〈李渝小說的藝術性追尋與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22.柯志融,〈戰後臺灣留學生赴法及參與社團之分析〉,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
23.范怡舒,〈張系國小說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24.高淑芬,〈流動與轉向──文季系列刊物研究(1959-1985)〉,臺北: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25.莊永同,〈長廊杜鵑望鄉關──劉大任小說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26.張鈞凱,〈世代與時代:1970年代台大保釣與學生運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27.陳卓欣,〈劉大任散文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28.陳韋廷,〈知識分子與疏離──張系國前期小說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29.陳昱齊,〈國民黨政府對美國台灣獨立運動之因應〉,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30.陳昱文,〈臺灣香港一九七〇年代現實主義文學傳播現象──以《龍族》、《羅盤》詩刊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31.陳美美,〈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萌芽與再起〉,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32.黃小民,〈郭松棻小說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33.黃啟峰,〈河流裡的月印:郭松棻與李渝小說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34.黃啟峰,〈戰爭‧存在‧世代精神: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的境遇書寫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
35.蔡雅薰,〈臺灣旅美作家之留學生小說及移民小說研究(1960~1999)〉,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
36.蔡明諺,〈龍族詩刊研究──兼論七〇年代台灣現代詩論戰〉,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37.鄧安琪,〈鶴與鷺鷥的飛行──閱讀李渝與郭松棻〉,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4年。
38.劉明亮,〈對陣者的掙扎──劉大任小說研究〉,臺北:國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39.劉秋蘭,〈於梨華小說創作道路與主體嬗變之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
40.盧乙欣,〈從精神分析探論郭松棻現代主義小說──以〈奔跑的母親〉、〈論寫作〉、〈今夜星光燦爛〉為例〉,臺中: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41.謝國雄,〈文化取向的傳播研究──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論點之探討〉,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42.簡義明,〈書寫郭松棻:一個沒有位置和定義的寫作者〉,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
43.顏訥,〈台灣香港存在主義文學傳播現象──以五〇至七〇年代現代主義文學報刊與書籍為對象〉,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44.魏偉莉,〈異鄉與夢土:郭松棻思想與文學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45.魏龍達,〈想像主體的轉換:1970-1990年代政治論述的歷史社會學考察〉,臺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46.羅皓文,〈劉大任運動散文研究〉,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47.羅燕芬,〈從政治環境來看舞蹈創作-以雲門舞集的林懷民舞蹈作品為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48.羅永莊,〈唐文標的生平及其在戰後臺灣文學的地位〉,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12年。
49.羅玉瑩,〈1970年代黃春明小說中兒童的家國寓言〉,臺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