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2.121.13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施以慈
作者(外文):Shih, Yi-Tzu
論文名稱(中文):人間佛國裡的佛光小姐: 青春女性的宗教工作經驗及自我追求
論文名稱(外文):Miss Fo Guang in the “Pure Land on Earth” : Working Experiences, Religiosities, and the Senses of Being Oneself of Young Females Workers in Fo Guang Shan
指導教授(中文):李威宜
指導教授(外文):Lee, Wei-I
口試委員(中文):黃應貴
鄭瑋寧
簡美玲
口試委員(外文):Huang, Ying-Kuei
Cheng, Wei-Ning
Chien, Mei-L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人類學研究所
學號:101046508
出版年(民國):106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9
中文關鍵詞:佛光山新自由主義工作宗教性性別自我
外文關鍵詞:Fo Guang ShanNeoliberalismworkreligiositygenderself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87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8
  • 收藏收藏:0
面對新自由主義時代之宗教市場,佛光山組織經營轉型下,在寺院空間外建設出充滿科技感官體驗的佛陀紀念館,以文化產業之姿迎向當代社會。為了經營順利,佛光山雇用年輕未婚女性擔任佛光小姐,負責接待導覽,試圖打造「人間佛國」之佛教主題園區。「佛國」的觀光娛樂性質,隱含制度性宗教在新自由主義下營運的矛盾,而佛光小姐一職正處在此銜接裂隙中。事實上,佛光小姐的身份交疊信徒與勞工,工作不再僅為經濟收益,已成為自我實踐之領域,因而個人化心理化的工作經驗,涉及了自我追求以及面對我是誰的課題。論文自佛光小姐日常生活著手,從外在客觀社會環境條件展開,進而至個人內在主觀經驗探討。本研究發現,即使在既有的性別、經濟條件,或宗教工作的限制性之下,當個人逐漸面對了解自己後,就能夠創造工作的不同意義以及個人未來的可能性。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Fo Guang Shan monastery transforms its operating mode to adapt to the religious market under Neoliberalism. This organization built the Buddha Memorial Center and employs unmarried young females as tour guides. Those young females called Miss Fo Guang. Miss Fo Guang guides visitors to experience the “Pure Land on Earth” in this Buddhism theme park. For them, work is not just for economic income, but a field of self-actualization. Therefore, individualization and psychologicalization of working experiences involve the issues about: the senses of being oneself and the question “who I am”. This thesis begins with the daily life of Miss Fo Guang, analyzes the external and objectiv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hen enters the internal and subjective world of the individual. In conclusion, under restrictions of religious work, gender, or economic conditions, people still can create new meanings of work and imagine possible future through understanding and facing themselves.
第一章 緒論1
導言1
第一節 田野地背景介紹2
一、佛光山發展與台灣社會背景3
二、佛光山的人間佛教4
三、宗教市場化下的佛光山企業經營5
第二節 問題意識及內容簡介8
第三節 論述架構及章節安排8

第二章 打造佛國11
前言11
第一節 地理位置及交通11
第二節 禮敬大廳:先解決人間的需求13
第三節 成佛大道與八塔:一路成佛15
第四節 菩提廣場景觀:修行成道階序17
第五節 外圍建築:佛陀時代地景再現、故事空間與慈悲餐廳營運20
一、靈山、祇園與恆河20
二、故事空間21
三、以餐廳經營慈悲精神23
第六節 本館:從科技啟動感官的趣味佛國23
一、展示殿堂25
二、趣味娛樂科技展廳26
三、流通處:把佛國精神買回家28
第七節 金身大佛像:朝聖精神指標28
小結29

第三章 成為佛光小姐32
前言32
第一節 佛光小姐培訓班32
一、佛光小姐從哪來32
二、徵才與挑選33
三、佛光小姐培訓班34
四、備受討論的小姐37
第二節 成為佛光小姐之後38
一、單位分配38
二、佛光小姐工作日常40
三、宿舍生活40
四、「下班」時光43
小結44

第四章 家庭背景與工作中的人際關係46
前言46
第一節 家庭背景46
第二節 佛光小姐之間48
一、佛光小姐共同體48
二、單位分工50
第三節 小姐與職員、師父、佛光山52
一、職員52
二、師父53
三、佛光山57
小結60

第五章 佛國裡的工作經驗63
前言63
第一節 殿堂儀式體驗63
第二節 商品67
第三節 超自然展物69
第四節 瞬息生滅的佛國75
小結96

第六章 青春女性宗教工作者99
前言99
第一節 佛光小姐職位中的生涯想像99
第二節 小姐身份的轉換104
第三節 舊困境新旅程?108
小結126

第七章 結論129
前言129
第一節 工作意義在時代與文化脈絡中之轉變與差異130
第二節 女性身份與經濟討論中的「我是誰」與自我追求133
第三節 宗教工作與活動中之「我是誰」與自我追求134
第四節 工作與自我追求137
本研究未盡之處140
後記:研究者身份的自省144
參考書目146
Berger, Peter L.
1967 The Sacred Canopy. New York: Anchor.(《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之要素》,高師寧譯。上海:人民。1991)

Baudrillard, Jean
1981 Simulacres et Simulation. Éditions Galilée: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擬仿物與擬像》,洪玲譯。台北:時報,1998)

Comaroff, John L. and Jean Comaroff.
2009 Ethnicity, Inc ..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Daniel, E. Valentine
1984 Fluid Signs:Being a Person the Tamil Wa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urkheim, Emile
1893 De la division du travail social. Paris: Félix Alcan Press. (《社會分工論》,渠東譯。台北縣:左岸,2002)

Fajans, Jane
1997 They Make Themselves:Work and Play Among the Baining of Papua New Guinea.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oucault, Michel
1977[1975]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Goody, Jack
1976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ang, Julia
2009 Charisma and compassion : Cheng-Yen and the Buddhist Tzu Chi movement.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unt, Stephen
2005 Relig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Routledge.(《宗教與日常生活》,王修曉、林宏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

Kavanagh, Gaynor
2000 Dream space: Memory and the Museum. London ; New York :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Lazzarato, Maurizio
2012[2011] The Making of the Indebted Man:An Essay on the Neoliberal Condition. Translated by Joshua David Jordan. Los Angles: Semiotext(e).

Miller, Daniel
1987 Material Culture and Mass Consump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Ortner, Sherry B.
1978 Sherpas Through Their Ritual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iketty, Thomas
2014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ranslated by Arthur Goldhammer.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ahlins, Marshall
2011 What kinship is (part one).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17(1):2-19.
2013 What kinship is - and is not.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illis, Paul
1977 Learning to Labou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Saxon Hous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丁仁傑
2009 《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論述、認同與社會再生產》。台北:聯經。

呂玫鍰
2015 〈當代媽祖信仰的個人化與宗教性:以白沙屯為例〉,《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黃應貴主編,頁:79-148。新北市:群學。

李丁讚、吳介民
2005 〈現代性、宗教、與巫術:一個地方公廟的治理技術〉。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9:143-184。

林瑋嬪
2000 〈漢人「親屬」觀念重探:以一個台灣西南農村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90:1-37。

符芝瑛
1995 《傳燈:星雲大師傳》。(初版)台北市:天下文化。


黃應貴
1993〈導論:人觀、意義與社會〉,《人觀、意義與社會》(主編)。頁1-26。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1995〈 導論:空間、力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主編)。頁1-37。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2012《「文明」之路第三卷:新⾃自由主義秩序下的地⽅方社會(1999年迄今)》。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15〈 導論: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主編)。頁1-25。新北市:群學。

陳緯華
2012〈資本、國家與宗教:「場域」視角下的當代民間信仰變遷〉。台灣社會學。23:1-49。

張珣
1995〈 大甲媽祖進香儀式空間的階級性〉,《空間、力與社會》,黃應貴主編,頁351-390。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鄭瑋寧
2014〈情感、存有與寓居於「家」:當代魯凱人的家之樣態〉,《21世紀的家:臺灣的家何去何從?》,黃應貴主編,頁399-477。台北:群學。

2015〈再現死亡、悲懷難遣:當代魯慨人的喪葬實踐〉。刊於《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黃應貴主編,頁309-367。台北:群學。

2016〈閱讀「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另一種可能〉。刊於芭樂人類學。http://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507

劉惠純
2008 〈誰可以成為空服員?—情緒勞動與性別化的生產政治〉。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國雄
2003《茶鄉社會誌:工資、政府與整體社會範疇》。台北:中央研究院。

簡美玲
2015〈人類學與民族誌書寫裡的情緒、情感與身體感〉,《身體感的轉向》(身體與自然叢書)。余舜德編,頁129-163。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釋星雲
2011《人間佛國: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紀事》。(初版)台北市:天下文化。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