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16.77.15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林佳樺
作者(外文):Lin, Jia-Hua
論文名稱(中文):青年、治理、影像生產:兩個中國NGO組織及其青年參與者的個案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Youth, Governance, and Film Production: Case Analysis of two NGOs and their youth participators in China
指導教授(中文):古明君
指導教授(外文):Ku, Ming-Chun
口試委員(中文):方怡潔
王君琦
口試委員(外文):Fang, I-Chieh
Wang, Chun-Ch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學號:101045604
出版年(民國):106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5
中文關鍵詞:青年治理影像生產紀錄片個體化
外文關鍵詞:youthgovernancefilm productiondocumentaryindividualiz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3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
  • 收藏收藏:0
19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後,國家已無法全面掌控影像生產,更多的行動者進入影像生產的場域中,特別是出現許多由NGO主導、青年為參與者的青年紀錄影像計畫。本研究關注於「青年拍紀錄片」之現象,探討「青年」與「影像」之間如何被建構?誰動員青年進入影像生產之中?國家、NGO與青年在青年紀錄影像計畫中如何想像與實踐?影像計畫的實作過程如何可能?本研究立足於中國社會個體化的理論脈絡下,以青年紀錄影像計畫作為例,探討其中國家對社會治理的變化,以及青年個人如何回應社會變遷。
本研究採取兩個青年紀錄影像計畫作為個案分析,研究方法以深度訪談與文本分析為主。訪談對象為青年紀錄影像計畫中的NGO工作人員與青年參與者,分別設計二種半結構式訪談大綱。以新聞文本與影像計畫招募文案作為文本分析之資料,分析影視產業政策變遷與影像計畫的青年動員論述。
本研究發現:一、青年紀錄影像計畫的誕生,是由於青年對新的社會集體之需求、NGO為了提倡其文化理念與創造新的道德價值,以及國家對青年治理手段變革,此三方面所致的結果。二、透過兩個案歸納出「協作型」與「競賽型」的青年紀錄影像計畫,呈現出青年與NGO在互動過程與行動策略的差異,以及NGO與國家之間的治理關係。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China since 1980s, more and more actors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field of film production, especially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NGOs) and youth.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phenomenon of “youth filming documentary,” which explores how “youth” and “film” are constructed. Who mobilizes youth into the field of film production? How do state, NGOs, and youth imagine and practice in “youth filming documentary” project? How is the process of the “youth filming documentary” proje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dividualization in Chinese society, this study takes the “youth filming documentary” project as examples to discuss the change in state’s governance and youth’s responds to social change.
In this study, two “youth filming documentary” projects were taken as case studies. The research methods were mainly based on in-depth interview and textual analysis. Two kinds of semi-constructed interview outlines were designed for two groups of interviewees respectively, one interview outline for four NGO staff members and the other for eight youth participators in the “youth filming documentary” program.
This study found that: (1) The emergence of “youth filming documentary” projects results from the demand for new social community from youth, the promotion of new values by NGOs, as well as the change of the governance means by the state; (2) With two cases categorized into two types, the differences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NGOs and youth are manifest, and so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GOs and the stat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現象 1
第二節、問題意識 5
第三節、文獻回顧 7
一、紀錄片的影像政治 7
二、當代中國青年論述 10
第四節、研究架構與方法 14
一、個案選擇與田野介紹 14
二、研究方法 16
三、章節安排 17
第二章 國家、NGO與青年:多重視角下的青年紀錄影像 19
第一節、1980年代以來中國紀錄片的發展變遷 19
一、電影與電視紀錄片的政策變遷 19
二、獨立紀錄片的變遷 26
第二節、青年紀錄影像計畫的兩個案 28
一、緣起 29
二、運作 36
三、動員 42
第三節、青年紀錄影像計畫的參與者 50
一、小穎:懷抱電影夢的小鎮青年 50
二、行僧:且戰且走的夢想潛行者 53
第四節、小結 59
第三章 過程與策略:協作型青年紀錄影像計畫 62
第一節、相異的公益想像 62
第二節、選擇拍攝議題的衝突 66
第三節、討論會的行動策略 70
第四節、作品使用的衝突 74
第五節、小組內的集體創作 75
一、不明確的分工與權力關係 76
二、成員的「不參與」 79
三、作品觀點的模糊性 82
第六節、小結 85
第四章 過程與策略:競賽型青年紀錄影像計畫 86
第一節、精細化的遊戲規則與行動策略 86
第二節、影像計畫中的自我審查 90
第三節、情感動員製造「甘願」 92
第四節、各取所需的合作 96
第五節、作品使用的雙向利益 99
第六節、小結 100
第五章 結論 102
第一節、研究總結與發現 102
第二節、研究限制與反思 106
參考文獻 109
網路資料
中國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6年12月13日,〈第二屆CFDG中國青年電影導演扶持計劃新聞發佈會舉行〉。http://www.sarft.gov.cn/art/2016/12/13/art_114_32201.html,取用日期:2017年6月16日。
中國發展簡報,2015年5月26日。http://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news-17560.html ,取用日期:2017年3月15日。
時光網,2008年12月23日,〈北京電影學院"扶持青年優秀電影劇作計劃"劇本徵集活動通知〉。http://group.mtime.com/movteach/discussion/346043/,取用日期:2017年6月16日。
陶慶梅,2016年4月14日,〈民眾劇場在中國〉。台灣被壓迫者劇場推展中心。http://www.ctotw.tw/2016/04/blog-post.html,取用日期:2017年4月28日。
搜狐,2016年10月21日,〈2016北京青年影展隆重開幕〉。http://www.sohu.com/a/116749461_351607,取用日期:2017年7月6日。
搜狐,2017年3月10日,〈想拍紀錄片但有心無力?青年導演助力計劃給你一個機會!〉。http://www.sohu.com/a/128501395_372917,取用日期:2017年7月7日。
萬佩萱,2011年3月2日,〈萌芽中的大陸民眾劇場〉。台灣被壓迫者劇場推展中心。http://www.ctotw.tw/2011/03/blog-post_02.html,取用日期:2017年4月28日。
銀杏基金會,2015年8月30日。http://www.ginkgofoundation.org/2012/245.html,取用日期:2017年3月15日。
鳳凰網娛樂,2016年12月6日,〈助夢!中國青年電影導演扶持計劃暨青蔥計劃正式啓動〉。http://ent.ifeng.com/a/20161206/42773861_0.shtml,取用日期:2017年6月16日。
鳳凰網娛樂,2016年12月6日,〈助夢!中國青年電影導演扶持計劃暨青蔥計劃正式啓動〉。http://ent.ifeng.com/a/20161206/42773861_0.shtml,取用日期:2017年6月16日。
影視工業網,2015年11月5日,〈【解讀】取消《電影攝制許可證》,對我們有什麼影響?〉,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EyOTIyMA==&mid=400660607&idx=2&sn=50646638180a8351c1746101c9809a11&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取用日期:2017年6月19日。
應屆畢業生網,2016年11月19日,〈《電影產業促進法》全文及解讀〉,http://www.yjbys.com/news/478599.html。取用日期:2017年6月14日。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14,《2014-2017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青年戰略:加強青年賦權,促進可持續發展》。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騰訊娛樂,2013年5月12日,〈電影精品專項資金存在17年:每年1.5億給了誰〉。http://ent.qq.com/a/20130512/001682.htm,取用日期:2017年6月15日。
騰訊娛樂,2015年9月4日,〈解讀:關於電影法,你真的讀懂了嗎?〉。http://ent.qq.com/a/20150903/023744.htm,取用日期:2017年6月14日。

中文書目
文海,2016,《放逐的凝視——見證中國獨立紀錄片》,台北市:傾向出版社。
方方,2003,《中國紀錄片發展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方怡潔,2016,〈市場化的青春:青春作為中介移民打工的社會機制〉。《考古人類學》84: 111-144。
王信賢、李宗義,2008,〈尋找中國NGOs:兩種路徑與困境〉。《社會科學論叢》2(2): 113-145。
王慰慈,2001,《記錄與探索:1990-2000大陸紀錄片的發展與口述記錄》。台北:電影資料館。
司徒兆敦,2001,〈中國紀錄片創作前瞻〉。頁186-200,收錄於單萬里編,《紀錄電影文獻》。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全根先,2015,〈口述史、影像史與中國記憶資源建設〉。《國家圖書館學刊》97: 10-16。
成慶,2007,〈張藝謀與賈樟柯的背後:當代中國文化生產的第三隻手〉,《思想》5: 291-295。
吳小英,2011,〈青年話語的建構與表達——198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青年話語的變遷〉。論文發表於「2011兩岸三地華人青少年研究暨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第四次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2011年11月25日至26日。
呂新雨,2001,〈當代中國的電視紀錄片運動〉。頁689-694,收錄於單萬里編,《紀錄電影文獻》。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呂新雨,2003,《紀錄中國:當代中國新紀錄運動》,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李令儀,2014,〈文化中介者的介入與介出:出版產業創意生產的內在矛盾〉,《台灣社會學》28: 97-147。
李道明,2013,《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台北:三民書局。
李鐵成,2012,《體制與亞體制——重讀中國獨立電影的獨立性》。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所文化研究課程博士論文。
林木材,2016,〈歷史裡的星辰:民間記憶計畫〉。頁102-103,收錄於第十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編,《第十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特刊》。台北: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姜娟,2012,《主體‧視點‧表達:中國獨立紀錄片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倪震、單玎、王海洲等人,1994,《改革與中國電影》。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唐晨光,2011,《影像中的20世紀中國:中國紀錄片的發展與社會變遷》。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高維進,2001,〈中國新聞紀錄電影〉。頁131-168,收錄於單萬里編,《紀錄電影文獻》。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張磊、胡正榮,2015,〈宣傳、商業與藝術的三駕馬車——中國當代電影政策變遷研究(1986-2013)〉,《現代傳播》225: 65-68。
張靚蓓,2002,《十年一覺電影夢》。時報文化。
陳映芳,2007,《“青年”與中國的社會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陸玉林,2009,《當代中國青年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
單光鼐、陸建華主編,1994,《中國青年發展報告》。遼寧人民出版社。
詹慶生、尹鴻,2007,〈中國獨立影像發展備忘(1999-2006)〉,《文藝爭鳴》 5: 99-127。
賴曉黎,2013,〈幻象與共謀:布赫迪厄論秩序的自我持存〉,《台灣社會學》26: 1-36。
閻云翔,2011,〈導論:自相矛盾的個體形象,紛爭不已的個體化進程〉。頁1-41,收錄於Mette Halskov Hansen與Rune Svarverud編、許燁芳等譯,《“自我”中國:現代中國社會中個體的崛起》。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Yan, Yunxiang, 2010, “Introduction: Conflicting Images of the Individual and Contested Process of Individualization.” Pp 1-38 in iChina: The Rise of the Individual in Modern Chinese Society, edited by Mette Halskov Hansen and Rune Svarverud. Denmark: NIAS Press.)
閻云翔著、陸洋等譯,2012,《中國社會的個體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Yan, Yunxiang, 2009, The Individualiz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London: Bloomsbury Academic)
Barsam, Richard M.著、王亞維譯,1996,《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台北:遠流。(Barsam, Richard M., 1992, Non-fiction Film: A Critical Histor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Beck, Ulrich, Elisabeth Beck-Gernsheim,2011,〈前言:個體化的種類〉。頁1-8,收錄於Mette Halskov Hansen與Rune Svarverud編、許燁芳等譯,《“自我”中國:現代中國社會中個體的崛起》。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Beck, Ulrich, Elisabeth Beck-Gernsheim, 2010, “Foreword: Varieties of Individualization.” Pp xiii-xx in iChina: The Rise of the Individual in Modern Chinese Society, edited by Mette Halskov Hansen and Rune Svarverud. Denmark: NIAS Press.)
Rolandsen, Unn Målfrid H.,2011,〈他們自己的集體:作為黨的外圍的青年志願者協會〉。頁145-178,收錄於Mette Halskov Hansen與Rune Svarverud編、許燁芳等譯,《 “自我”中國:現代中國社會中個體的崛起》。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Rolandsen, Unn Målfrid H., 2010, “A Collective of Their Own: Young Volunteers at the Fringes of the Party Realm.” Pp. 132-163 in iChina: The Rise of the Individual in Modern Chinese Society, edited by Mette Halskov Hansen and Rune Svarverud. Denmark: NIAS Press.)
英文書目
Berry, Chris and Lisa Rofel, 2010, “Introduction.” Pp. 3-13 in The New Chinese Documentary Film Movement: for the Public Record, edited by Chris Berry, Lu Xinyu, and Lisa Rofel.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Berry, Chris, 2006, “Independently Chinese: Duan Jinchuan, Jiang Yue, and Chinese Documentary” Pp. 109-122 in From Underground to Independent: Alternative Film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edited by Paul G. Pickowicz and Yingjing Zhang. Lanham: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Chan, Anita, 1985, Children of Mao: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Activism in the Red Guard Generati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Cole, Jennifer, and Deborah Durham, 2008, “Introduction: Globalization and the Temporalities of Children and Youth.” Pp.3-23 In Figuring the Future : Globalization and the Temporalities of Children and Youth, edited by Jennifer Cole and Deborah Durham. School for Advanced Research Press.
Evans, Mike et al, 2009, “Representation in Participatory Video: Some Considerations from Research with Métis in British Columbia”. Journal of Canadian Studies 43(1): 87-108.
Gold, Thomas B., 1991, “Youth and the State.” The China Quarterly, Special Issue: The Individual and State in China 127: 594-612.
Johnson, Matthew D, 2014, “Bringing the Transnational Back into Documentary Cinema: Wu Wenguang’s China Village Documentary Project, Participatory Video and the NGO Aesthetic.” Pp. 255-281 in China’s iGeneration Cinema and Moving Image Cultur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edited by Luke Vulpiani, Matthew D. Johnson, Keith B. Wagner, Kiki Tianqi Yu. Bloomsbury Academic.
Lunch, Nick and Chris Lunch, 2006, Insights into Participatory Video: A Handbook for the Filed. InsightShare.
Negus, Keith, 2002, “The work of cultural intermediaries and the enduring distance betwee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Cultural Studies 16(4): 501-515.
Rosen, Stanley, 2009, “Contemporary Chinese Youth and the State.”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8(2): 359–69.
Swidler, Ann, 1986, “Culture in Action: Symbols and Strateg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1(2): 273-286.
Walder, Andrew G., 1983, “Organized Dependency and Cultures of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3(1): 51-76.
Zhang, Yingjin, 2004, “Styles, subjects, and special points of view: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independent documentary.” New Cinema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Film 2(2): 119-136.
Zhang, Zhen and Angela Zito, 2015, “Introduction.” Pp. 1-25 in DV-Made China : Digital Subjects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after Independent Film, edited by Zhang Zhen and Angela Zito.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